【澄清唬爆米花教室:同出一系互相敵視的歷史政權--前後趙、前後秦、東西魏】 #福編
退役陸軍少將于北辰日前在某談話性節目說現存兩個「中國」之間的問題,他說東漢、西漢「都稱對方是偽政權」、「都稱對方是篡漢」,「晉朝也是,東晉、西晉當時都稱自己是晉」、「宋朝也是叫南宋、北宋,當時雖然分裂,都稱自己為宋」,這些場景跟現在「一模一樣」。說完之後引發極大的議論。😅
因為這些朝代其實都是前後繼受的朝代,但中間遭遇國難,皇帝被俘或死難,皇室旁支重建政權,所以歷史家還是把他們分開,而不視為單一朝代。
🧐但撇開于將軍的平行宇宙史觀,歷史上有沒有類似兩個「○」系出同門,卻「都稱對方是偽政權」、「都稱自己是○」,然後互相敵視開幹呢?
有的,其實有3次,但 #都發生於魏晉南北朝期間。
◎第一次:「前趙」、「後趙」(319-328)
劉淵率內遷之匈奴部橫掃北方後,子嗣陷入不斷的內爭兵變,傳至劉粲時因粗暴亂政又沉迷淫樂,被岳父靳準奪權殺害。但在外領兵的劉系旁支劉曜帶兵回剿,劉曜勝利後改國號為趙。
而匈奴劉漢另外一位大將石勒,則藉機襲取控制多數山(肴山)東區域,也跟著稱帝,國號也為趙。因劉曜稱帝較早數月,故稱前趙,石勒之羯趙稱為後趙。時為西元319年。
但前後趙並立沒有維持很久。雙方互有衝突,9年後(西元328年),劉曜發起總攻,後趙軍大敗,洛陽岌岌可危,石勒不顧勸阻,押上所有預備隊親自前往洛陽旁的金墉與前趙大決戰,一戰全殲前趙主力,統一漠南關內之北方。(石勒為人重朋友、惜恩情,上位以後愛讀書,希望推動民族融合,安定內政,晚年更信佛法,盡力避免殺戮,太子石弘也努力讀書,溫文儒雅。但跟隨石勒南征北討的石虎在石勒患病後開始兵變部署,石勒一死,石虎奪權,滅石勒子孫,而石虎子孫也互相仇殺攻戰,導致羯人衰微。漢人大將冉閔日後藉機發出殺胡令,以報復石虎昔日的濫殺平民之舉,羯人幾全死難,導致五胡中羯人成為後世最難實際確認族系的一族)
◎第二次:「前秦」、「後秦」(384-394)
淝水之戰後,前秦政權崩潰,被征服之各族均各自起兵。384年姚萇率關中羌人起兵,但仍自稱「秦王」,全力爭奪關中,次年殺害苻堅,394年後秦徹底攻滅前秦餘部。
◎第三次:「東魏」、「西魏」(534-550)
北魏六鎮之亂後,爾朱氏掌握山(肴山)東兵權,爾朱榮於晉見魏孝莊帝時被刺殺,爾朱兆等起兵攻魏廷殺孝莊帝,爾朱氏大將高歡藉機以覲王之名舉兵自立,攻滅爾朱氏並掌握朝政。不堪高歡專政的孝武帝元脩意圖號召關中主將賀拔岳入京護主,高歡卻收買賀拔岳戰友刺殺賀拔岳,孝武帝令宇文泰接替賀拔岳,並別奔長安,高歡改立元善見為魁儡皇帝,東西魏正式分裂,高家與宇文家均稱其政權合法合統,互相攻擊。
東魏方面,550年,高歡之子高洋不演了,逼孝靜帝禪位並害死全家。北齊建立。
西衛方面,535年宇文泰與元脩鬥爭加劇,宇文泰直接毒死元脩(元脩他自己即位時也大殺親族),掌握朝政,557年宇文泰之侄宇文護也不演了,逼迫魏恭帝禪位並殺其全家,建立北周,魏亡。
(下一集:歷史上三國鼎立,最後勝利者都是第四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銀湖葡萄園是一座對外開放的私人莊園,位於七珍佛山下。據稱它的主人是泰國一位著名女電影明星,息影后買下了這片地作私家花園。走進銀湖葡萄園,望不到邊的美景,湖邊的大風車,大面積的葡萄種植區,組成一個巨大的歐式風格園林。銀湖葡萄園內有座天然湖,每當夕陽西下時,湖面波光粼粼,猶如銀光閃爍,因此命名為「銀湖」...
南 法 別 莊 安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功夫傳奇4:拍攝回憶——日本篇】(10)
2019年的今天(8月25日),《功夫傳奇4》【古武•道】之旅第十日,也是最後一個拍攝日。
「劍祖祭」演武。這段日子一切累積的努力,都將在這天看見成果。
這日子對於整個南伊勢町來說,其實是個節慶,會有很多外地的各流派好手專誠到來參與——其中多是陰流承傳衍生下來的門派。
所有演武都在上午進行。Kate和我的「三學」演武排在中間,緊隨山本篤老師和高無老師等肥後疋田派新陰流高手之後,這個次序稍微減輕了我們的壓力。
我們當然很早就起來整裝準備出發。到了「愛洲之館」外面,已有當地的鄰里在擺攤,準備售賣土產食品。登上館後的小山,到達劍祖愛洲移香齋碑前,場地已經佈置得十分莊嚴,到處插著「劍祖祭」旗幟,碑後的大石是讓武者準備上場的後台,拉起了印有家紋的大帳布,令我想起日本時代劇裡看見的戰陣軍營。
演武開始之前,首先進行了神道祭祀儀式。之後各流派高手開始逐組上場表演。假如我只是個普通遊客,這時一定非常享受地欣賞他們的武技,有人表演各種試斬,有人是對戰形(套路),其中包括用真刀對拆,功力與信心盡顯。但我當時心情實在太緊張,難以專心觀摩,有點可惜。
之後差不多要上場了。Kate和我拿著山本老師送的袋竹刀,走到「營帳」裡準備。
心情緊張到達頂點。因為是重要場合裡的公開演武,只有一次機會。無論打得好不好,出了甚麽錯誤,都不能重來,而且將如實地紀錄在攝影鏡頭裡,呈示給大家。
看著Kate,心裡想:有個同伴來分擔,真好。
二人合作的演武,彼此都要求極端專注,一邊亂了,也會影響對方,所以不能有太強烈的「我」的意識。
這是困難的。我們只有相信自己長年的身心訓練,和對武術的認真與忠誠。
到了臨上場時,腦袋幾乎一片空白。正如我在節目裡所說,當時心裡只想著這是在劍祖移香齋跟前,展示出自己所學,不管好或不好,都是我盡了力去學習並呈現的東西。
到了這個年紀,深深體會到一個人在世上所做的各種事情,都不只為自己。尤其武術上,既是珍重前人留下的知識,也為承接啟發後來者。
一這麼想,心裡就漸漸安定下來了。
結果一開始,我還是打錯了。
「三學」五式劍招裡,第一式「覽行」和第三式「花車」,其實是左右陰陽對稱的同一招。我在擺出第一個架式時,卻做錯了方向。
幸好我很快就察覺,馬上把刀沉下再往另一邊劃弧,擺回正確的一方。
Kate並未受我的錯失影響,以正確的節奏地向我進攻過來。
第一個交鋒之後,一切都變得順利了。因為已經完全投入。
心裡想著:不要急躁。要保持良好的反應節奏。要表現出像真正戰鬥般的緊密。
然後,在沒有雜念裡,完成。
回到石頭後面的帳營,看見山本老師滿意的眼神,聽見高無老師用日語說那句「太好了」,心頭一熱。沒有辜負他們的信任。
還遇到一些不相識的前輩武者,包括其他流派的,都對我們微笑點頭。看來打得不太失禮吧。
我是很難哭的人。那鏡頭前的激動情緒,卻完全是真實的。
感官這時才隨著心情放鬆,漸漸擴張開來,可以看得見導演阿錦、攝影和興、收音超人和助導Kevin。看見他們也放鬆了的笑容,我知道我們完成了good job。
這一天,其實正巧也是我的恩師、Kalis Ilustrisimo已故掌門Tony Diego的五週年忌日。能夠在這麼值得紀念的日子,完成這演武,對我有非常特別的意義。是Mang Tony向我開啟真正刀法之道的,沒有他的教導,我這天根本不能夠打出這個水準。感恩。
「劍祖祭」的下午其實還有其他節慶活動,包括在海灣裡坐船。不過我們卻無法參加,甚至連後面的演武都沒法去欣賞,因為還要爭取時間,拍攝我們的事後感想。
當然還是要吃午飯。為了取河邊景色,我們驅車去了伊勢市那邊,在一個大商場裡,吃到很美味的天婦羅蕎麥冷麵。之後就到了那片無人的石灘拍攝,Kate用一根就地取來的長竹在水裡練劍(後來她珍重地把它帶回了香港),而我則用自己帶來的菲律賓鐵木刀示範。
因為已經完成了最大的關卡,心情自然很平靜,所以坐在河邊拍攝感想時,說了很多話。當然因為節目時間有限,不能完全收錄,不過導演阿錦將我的一些說話轉化變成了旁述,正是關於「兵器就是力量」那一段。
拍攝完這些後,我們黃昏回到「愛洲之館」跟高無老師會合(他參加了「劍祖祭」下午的節慶活動),也順道駕車接載了山本老師回家。他一直站在屋外的車道上向我們揮手道別,直到視線看不見為止。那是我們最後一次看見山本老師——他在今年初逝世了。我會永遠懷念他的慷慨與從容氣度。
在夕陽海邊,我們拍了此行最後一組鏡頭,是我跟高無老師在木搭的碼頭上交流練習。我教了一些基本的菲律賓魔杖雙刀對練法給他,他當然很快上手,跟我熟練地打起來。
拍完這個鏡頭後,這集紀錄片煞科了。我當場把我帶來的那柄菲律賓鐵木刀送贈給高無老師,作為他這些天教導我的謝禮,也是一段美好友誼的紀念。
晚上的慶功飯,在山本老師一位弟子的親人開設的食堂裡吃,實在是個完美的句點。
之後就準備回家了。
#功夫傳奇4拍攝回憶 #功夫傳奇 #KungfuQuest #古武道 #肥後新陰流 #劍祖祭 #愛洲移香齋 #山本篤 #南伊勢町
南 法 別 莊 安定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佛Q&A】助念有用嗎?
由於一般人多半不知道要修行,更遑論生死自主,所以在臨命終時,都需要他人幫忙助念。助念的用意,在於依靠助念的功德,和阿彌陀佛願力的扶助,合力將臨命終人送往佛國淨土;即使人死後依業力立即下墮、轉生或往生,助念仍然有助於亡者超生、增福或蓮品高昇。
在《觀無量壽經》中,由於阿彌陀佛發願,即使是犯下五逆十惡罪的人,在臨命終時若遇善知識,為他說法安慰,教他念佛,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得往生彌陀淨土。因此,助念者為臨終者介紹慈悲的阿彌陀佛,就是臨終者的善知識。
念佛結淨土緣
一般人臨命終時,除了身體的病痛外,心理正處於恐懼、焦慮與戀世不捨的雜亂狀態,這個時候必須為臨終者開解,使他相信並且知道念佛可以往生淨土,
再經由助念者聲聲入耳的佛號聲,引導臨終者的念頭一心嚮往淨土,阻絕顛倒妄想的擾亂。如果臨終前的意識還清楚,也可以勸他一起念佛,種善根,結淨土緣。此外,不只臨終前需要助念安心,助念更要延續到死亡之後。
助念者要分數組,一組負責四個小時,或每兩個小時輪流助念。助念時要專心一意,聲音要整齊清楚,不要太快、太高聲,也不要悲戚或急躁,以莊嚴、和諧的聲音,輕輕地念,使臨終者能安詳往生。
助念的意義
聖嚴法師向法鼓山助念團開示時,曾提出四種助念的意義:
第一是透過助念進而幫助他人:轉化家屬的無依、無奈,變成個人對個人、家庭對家庭的互助支持系統。
第二是幫助亡者往生善處:即使亡者自身福慧不深厚、意願不懇切,不能往生佛國,也能到較好的去處。
第三是協助亡者家屬安定身心:經由沉緩的佛號聲,也能幫助亡者家屬降低悲傷和恐懼的情緒。
第四是助念也是一種修行方法,有弘法的功德:當助念的經驗愈多,自己愈能堅定往生西方的信心,也就是依靠自力,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在助念修行當中功德圓滿。
因此,助念不只可以幫助別人,對自己也很有助益,是自利利人的菩薩行。
--本文摘自《生死50問》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39kvyp
#學佛問與答
南 法 別 莊 安定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銀湖葡萄園是一座對外開放的私人莊園,位於七珍佛山下。據稱它的主人是泰國一位著名女電影明星,息影后買下了這片地作私家花園。走進銀湖葡萄園,望不到邊的美景,湖邊的大風車,大面積的葡萄種植區,組成一個巨大的歐式風格園林。銀湖葡萄園內有座天然湖,每當夕陽西下時,湖面波光粼粼,猶如銀光閃爍,因此命名為「銀湖」。園中備有遊園車,四輪傳動車,出租自行車,供遊客四處參觀。園子雖大但遊園車省了不少步行時間,涼風習習空氣清新,遊覽時還不是葡萄成熟的季節,但全園鬱鬱蔥蔥的全是各式各樣的植物,景色特別優美,觀光小巴士的線路非常便捷科學,每處景點都會停下來供遊客拍照,遊客不多且分散,婚紗 照是個不錯的選擇。途經葡萄汁製作工廠及一間專門賣葡萄園特產的小店,吸引了不少遊客在試食。Silverlake葡萄園是個靜謐美麗的大農場,有歐洲農場的風格,也有熱帶的特色,一年四季草木繁茂風景如畫。園內的平台上望去,遠處荷蘭風車在夕陽下矗立著,一大片葡萄林在平野上排開,非常漂亮,平台上有歐洲鐵藝具有田園風格的椅子和桌子,這種古典和現代相結合的感覺讓人不禁沉浸在其中,只想能夠保留這段寧靜的時光。車程大約45分鐘,遊覽車會有4個停車景點︰
第一站︰有一座充滿荷蘭風情嘅大風車同一大對荷蘭鞋,大家可以落車感受阿姆斯特丹嘅風情~
第二站︰欣賞七珍佛山 (Khao Chi Chan),呢個景點特別之處係山上以黃金刻上一尊大大嘅彿像,附近有一片花海同不同主題嘅園林裝飾~
第三站︰以歐洲農村為主題,亦有多種以鮮花佈置嘅景色~
第四站︰欣賞最著名嘅天然湖,陽光下之湖水發出耀眼嘅銀光,所以葡萄園亦以銀湖為名~
七珍佛山又稱「七珍金佛山」,與九世皇廟相鄰。七珍佛山建於1997年,慶祝泰皇登基50周年,高130米,最初先用鐳射在山體上雕刻出輪廓,再灌注以黃金而成。彼時東南亞地區排華氛圍濃厚,泰國華僑為求安定自保,買下這座號稱「龍脈」的聖山,又耗巨資在山面上用黃金鑲嵌了一尊巨大金佛像,然後將此山贈予泰國國王,以示效忠。據說「七珍佛山」之名得於佛像胸口所藏七顆價值無雙的彩色寶石,也有說法稱當年挖山採出了七種不同顏色的寶石。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ounCy5Rl30/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kEN37KXEEeYEmk6qN3RAdM0ByGQ)
南 法 別 莊 安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油畫創作展 馬如龍(馬俊麟)專訪
▲「我心中的宇宙,宇宙中心的我」藝術家馬如龍以太空為背景、結合人像,試圖將創作者的孤獨狀態具體化。
▶自小立定志向◀
從小馬如龍對於繪畫可說是情有獨鍾,幼稚園自己拿著空白簿子畫四格漫畫,到國小、國中在漫畫堆中創作獨家漫畫,國中憑著天份與自信考上復興商工、進入西畫組,進而對於油畫與純藝術感到興趣,從高中到大學,馬如龍秉持對於人像繪畫的喜愛,持續以人像作為創作主軸,發展一系列的作品。在進入研究所後,他開始思考自身創作的符號與特點,開始觀察與分析藝術市場。
▶人像創作的起點◀
進入復興商工西畫組,馬如龍便喜愛上畫人物,以身邊同學為對象,以紀錄的心境繪下週遭的人事物。這時期的創作著重於寫實技巧。到了大學時期,仍持續以自己所偏好的人物像為創作主題,畫中主角呈現無表情與性別界線模糊的狀態,描繪都市中人們空殼般度日,人物姿態各異、四周擺放無意義的水果,形成荒謬組合的眾生相,展現年輕一代有些輕蔑的態度,以及被現實困住的狀態,並在創作時提出「為什麼我們是人?」這樣的疑問,反思自己創作的初衷。
退伍後工作兩年還未考取研究所時,存了一些錢才重回創作之路的馬如龍,面對睽違三年的創作,試著用一種重新出發的角度來創作,利用各種新工具等等來象徵重新開始的契機。在進入研究所後,馬如龍便開始探討多年來的創作脈絡,以及尋找自己的藝術語彙。在以往的創作中,他認為觀者在閱讀作品會有困難,似乎無法解讀、易被忽略,希望作品之間具有串連性,因此開始尋找獨有的藝術語彙與了解市場性,這樣的探討過程為此次展覽的前言。
▶關於孤獨◀
因家庭的關係,馬如龍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許多時間一人獨處沒有與他人分享的機會。馬如龍認為「孤與獨在中文原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孤為喪父的兒童,獨為老而無子。兩字合併後多指作一種孤單的,單一的狀態。但孤獨在英文中代表的是 alone 並非 lonely,縱使周遭有人,個人進入不被打擾的狀態也可稱為孤獨。所以在此指藝術創作中的孤獨指的是一種思緒不被任何人打擾的隱遁狀態。」馬如龍以往的作品以提出社會議題或是批判性為主,展現都會中一種「無」的狀態。
作家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到「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這個『獨』,李白也 用過,在〈月下獨酌〉裡,他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一種很自豪的孤獨,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有孤獨才是圓滿的。又好比你面對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頂峰,會產生一種『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的感覺,沒有任何事情會打攪,那是一種很圓滿的狀態。」。
▶衍伸為太空狀態◀
馬如龍認為在太空系列創作中,他並非強調太空的美好或夢幻,現實中太空沒有介質因此無法傳遞聲波、也看不見星空,其實是一種黑暗孤寂的狀態。與其說太空系列是在表現太空的樣貌,他個人認為更像是反芻對於生命探討和自身靈魂剖析的具象化。同時他也探討到生死的問題,大家都是一個人到來這個世界上經歷生老病死,也許過程中有家人的陪伴,但離開世間的時候也是一個人。馬如龍也舉例許多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與音樂家,他們的不朽作品多半是在極為孤獨的狀態下所創造出來的。
人類因為好奇而不斷往太空進行探索,想知道宇宙的起源與邊界。這樣的一個過程,馬如龍覺得像一位藝術家而創作的過程像是太空人在外太空這樣一種孤獨的存在,人類在外太空的的探索過程就像是藝術家在探討藝術的本質、與藝術市場的未知性。而從馬如龍作品中人像呈現訊號不良的模糊樣貌,堆砌出整體圖像與觀者之間一種攝影繪畫與擬真再現的曖昧關係。既是真實,也並非真實的狀態。
▶畫面中的象徵符號◀
在太空系列的作品中,馬如龍將氣球帶入畫面當中,除了具有提升畫面彩度的功能,他也問採訪者是否想過「為什麼人要發明氣球?」,這些常出現於遊樂園和歡慶場合當中的氣球,代表美好與希望、帶給人喜悅,是一種慶祝與童年的象徵,卻也短暫而易逝。現實當中,溫度與壓力的關係氣球無法存在於外太空,遑論飄浮。在畫面中,無法看出性別的太空人手握氣球代表著我們進行的探索旅程是保有希望的,像是孩提時的繪畫初衷,也象徵生活中我們面對的世界表面和諧但內在充滿不安定。
馬如龍認為,精神上不安定與渴望逃離,卻同時要正面保持希望、建構系列的創作核心,而太空人在太空中展演的小荒謬,也正反映了現今藝術作品多利用詼諧、反諷,甚至帶點不知所云,表現出我們所處的世代與現狀。
▲馬如龍以人像結合宇宙,展現孤獨與寂靜,表現藝術家創作的狀態。
(文:金車文藝中心)
馬如龍簡歷:
復興商工美工科西畫組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西畫創作組
重要得獎記錄:
2016 新北市美展油畫類 優選
2016 璞玉發光 西畫類 優等
2016 全國油畫展 優選
2016 百號油畫展 優選
2014 璞玉發光─藝術行銷活動 西畫類 首獎
近期展覽:
2016 他/她 人物油畫群展 雅逸藝術中心 台北
2016 第二屆鴻梅新人獎巡迴展 新竹生活美學館 台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 台北
2015 師大雙年展 徳群藝廊 台北
2015 「幾何」---馬如龍個展 桃園客家文化中心 桃園
2015 "看,我在台北”新一代人文風景特展 台北信義新天地A98F 台北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展出日期:0107-02/26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saLuyqUGm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aHihtxTRhuamEtTHBpfgv5dea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