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札記,關於食物】
為了要了解台東布農族的變化,從各種採訪筆記與觀察,論文、歷史與地圖去解讀資料,找尋脈絡連結。慢慢會發現,一切事情都有脈絡可循,在於如何詮釋、賦予意義。
許多族群變化、遷徙、食物意涵,彼此都相關聯。
布農族:內本鹿、鸞山、崁頂、利稻,連結到卑南溪流域
阿美族、客家人:池上,則是卑南溪上游的新武呂溪
甲仙平埔族、那瑪夏布農族、卡那卡那富族,都是尋著楠梓仙溪流域而變。
六龜平埔族:荖濃溪,美濃客家人則是美濃溪、荖濃溪。
卑南溪、楠梓仙溪、荖濃溪,三個區域彼此透過南橫的聯結。
荖濃溪與楠梓仙溪會合的高屏溪流域,我有個跟過往不同的解讀,其實食材本身的種植,常常是失去文化性,而進入經濟性,例如那瑪夏種水蜜桃、甲仙種芭樂、美濃種煙葉、各種水果,六龜種芒果、蓮霧。
看起來都是這個流域的食材,但是這些食材常常不是因為文化而生,而是經濟與生計考量,農會要你種什麼就種什麼?現在流行什麼就種什麼?風土的意義其實很有限,跟地方的文化連結度不深,除非是入口的食物,扣緊生活脈絡的食物。
我記得過世沒多久的人類學大師李維.史陀曾說,食物是值得深索之物。
在生活中、在一定的風土脈絡中,吃下肚子的庶民食物,才有更深切的故事。食物怎麼來的?怎麼料理?跟誰吃?為何而吃?
這些食物,如果透過旅行的呈現,就能讓旅人進入那個場域中,感受一個地方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這是我正在努力的課題。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