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南投雙龍七彩吊橋夯 縣府爭取開放七彩湖串遊程
縣府將積極爭取開放建設,規劃生態遊程讓遊程更精彩;若七彩湖能開放結合雙龍七彩吊橋,可望帶動雙龍、地利村,甚至延伸至水里沿線觀光起飛。
對於七彩吊橋開放到七彩湖,身為山友的大家怎麼看呢?
➤新聞|南投布農族出發七彩湖尋根
|地方盼能重建孫海橋
|https://bit.ly/2UncN2H
➤山友專屬的Google?
|加LINE🔎關鍵字
|goo.gl/K4mGKG
#健行筆記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60的網紅跟著領隊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濁水溪上游處,海拔約530公尺,是早期布農族巴庫拉斯的舊社。Wakr’as為布農族語,語意指河岸地勢平坦、水源豐沛的地方。日治後期,日本人為方便管理,將此地的布農族原住民遷往今地利、潭南一帶,之後,巴庫拉斯便成為人煙罕至之地,目前尚保存著許多舊石板屋遺跡,附近的生態景觀相當豐富。 ...
南投布農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回顧系列 | 八八水災重建十周年:禮納里部落】
八八水災,又稱莫拉克風災、或八八風災,你還記得嗎?
2009年那一年颱風莫拉克侵襲臺灣,挾帶了破世界歷史紀錄的降雨量,它造成臺灣許多地區山崩、滅村與土石流,中央山脈山頂凸了一大塊。
從此許多人不只失去家園,而且永遠找不到他們的家人。他們的家人在地底層很深的土層裡,多少天的挖掘,也不見屍骨。倖存的家人再走回山區,若摔了一跤,就告訴自己:或許地下的先生在叫喚她吧。
有些山區村民躲在山洞,全身濕透,沒有食物,沒有飲水⋯⋯在最文明的時代回到最原始的求生之道⋯⋯直到救援直升機出現。
救援直升機也出了意外,被山區常見的流水繩卡住,摔死了。一片霧茫茫,一片混亂,一片狼藉,一片城市的慌亂與胡亂指責。許多人走了,島嶼多數人忘記了。
於是十年又四個月後,那些喜歡指責的人們繼續指責他們從來不願深入了解的其他事。
這個世界移動地太快,人心也是如此。
感謝常民團隊(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他們累積了自1999年九二一災後重建、2005年龍王颱風災後遷村、2008年川震農房重建及起始於2005年中國大陸農村建房的經驗,接受台灣世界展望會及紅十字會委託,參與了近800戶的八八水災受災戶家屋設計及興建工作。十年,磚磚皆辛苦,這些基地位於屏東、台東、高雄、嘉義四縣市,分別以永久屋、中繼屋及避難屋等三種重建。
*瑪家農場永久屋基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又稱禮納里RINARI部落,由霧台鄉的好茶部落、瑪家鄉的瑪家部落以及三地門鄉的大社部落組成,共計483戶,為八八水災重建計畫的第二大永久屋基地。
(註:瑪家農場永久屋基地經過部落與各界討論,決定命名為「禮納里RINARI部落」,意思就是「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
基地占地94.4公頃,原為臺糖的相思樹林,做為永久屋建設基地,在建設數量的密度之下幾乎無法保留原有的植被,同時在半年工期要全數完工的壓力下,四個營造廠投入大量資源同時施工,風風火火,紅土飛揚,大興土木。
當年身處耶誕節完工地的「社區」看著形式相近的房屋綿延,像是沒有生氣的電影場景,參與建設其中的謝英俊曾經質疑自己:「協力造屋、這是他們的房子,但是居民參與在哪裡? 我們真的有做對事情嗎?」
*但禮納里部落走過八八水災重建的漫漫長路後,部落的樣貌隨著時間慢慢產生變化,家屋逐漸出現族人的文化特色,及特殊生活樣貌。其中好茶部落的魯凱族人發展出「接待家庭」的部落產業,將部落樂於分享、待客溫暖如家人的精神帶給遊客。
他們不是為了觀光產業賺錢,部落居民希望外來的人在彼此的互動下,外界有機會能夠瞭解魯凱族的好客文化。
*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臺灣工作站)工作人員從2016年開始,每一年暑假都會回訪禮納里。
事務所工作夥伴及當年的實習生們都會在部落至少住一晚,在家屋前涼棚的「主客廳」一起聊聊天;隔天一早,步行部落中,看著也習著當地住民生活友善自然環境的古老智慧。
*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人可以擁有永久的土地
「土地沒有永久擁有,人類的使用都應該是『中繼』的思維」——謝英俊
『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本是莫拉克重建條例的原則,在常民團隊參與的重建永久屋項目,除了嘉義阿里山來吉部落以外,幾乎都未遵循此原則。
但八八水災重建初期謝英俊建築師即提出了「中繼屋」的概念,這使中繼屋有機會於台東嘉蘭村、屏東三和村實踐。
有些人説「遷村是一代人的事。」但他們不是災民。
謝英俊依據過去經驗,了解僅找尋適宜地點過程,便涉及行政申請的繁文縟節,起碼是三年之後;災民的日子、處境不只是人類學,不只是文學,他們面對的是生活殘酷的現實。他們至少需要一個家,一個可以安心住下來,遮風避雨的家。
「部落生活,本來就是不斷移動的過程。」
沙還是沙。人有時候也是沙。
—以上部分內容節錄自 苦勞網 "沒有永久的土地–謝英俊與他的「中繼」思維" 文/陳韋綸 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47395
-----------------------------------------------------------------------------
規劃設計:常民建築(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
基地位置:臺灣屏東縣瑪家鄉
戶數:總數483戶(好茶部落 177戶、瑪家部落132戶、大社部落174戶)
基地面積:94,441m2
建築面積:801型 54 m2 |802型(雙拼) 108m2|803型(雙拼) 108m2
樓地板面積:801型 108 m2 |802型(雙拼) 216m2|803型(雙拼) 216m2
設計階段:2010年1月至2010年4月
施工時間: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
鋼結構施工:常民建築(達文營造+原住民工班)
施工單位:豐邑營造、大賈營造、璞園營造
常民團隊:謝英俊、謝長榮、邱芙蓉、陳美英、陳憶玲、洪明裕、江敏懿、潘泗毓、顏學理、高春貴、蔡佩妏、林書吟、張鵑后、黃柏堯、劉肇隆、陳敬烜、鄭國卿、潘昌佑、宋煥美、陳彥廷、張修瑋、吳佳華、廖期逸、廖偉佐、陳聖傑、謝以士、張志偉、王威懿、施舜文、楊彥航、謝天...等曾經參與過的每一位。
原住民工班:南投邵族工隊、南投布農族工隊、台東排灣族工隊、台東魯凱族工隊、台東卑南族工隊、台東賽德克族工隊、屏東排灣族工隊、屏東魯凱族工隊、高雄南鄒族工隊及嘉義北鄒族工隊。
南投布農族 在 伊斯坦大.貝雅夫.正福(Istanda Paingav Cengf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把父親還給家屬,把記憶還給部落與社會 】
客死異鄉67年後,布農族政治事件當事人Avali Islituan(伍保忠)終於歸返他所生長的部落,與家人團聚,並在故鄉的土地上安息。
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專任委員彭仁郁與兼任委員Eleng(高天惠)專程到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教會,參加告別禮拜與葬禮,代表政府向Avali的家屬與族人致意。
▉ 還原歷史真相:被知名案件隱沒的原民聲音
去年,促轉會在檔案調查及比對中,發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中大甲案中伍保忠、洪成、伍利政治案件當事人應為南投布農族原住民。今年初,同為東埔部落的牧師 Alang (伍錐)將一封陳情信交付給委員Eleng(高天惠),促轉會得更進一步確認Avali(伍保忠)等三位是過去不曾被發現的戒嚴時期布農族政治案件當事人。
以伍保忠涉及的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中地區案(一般稱大甲案)為例,全案多達32名的被告,7名當事人遭槍決,其中不乏著名的教師與學者,伍利、洪成及伍保忠在之中並不特別顯眼,也因此他們的原住民族身分過去也幾乎不曾被提及。
當促轉會確認他們的身分別、調閱檔案瞭解他們從被捕、偵訊、審判到最終的處遇後,才發現伍保忠的布農族身分連同他的屍骨竟已埋藏了六十多年。
▉ 即使只有一把塵土,也想讓爸爸回家
上個月底,Avali(伍保忠)之子Bukun(伍金山)在退休牧師Alang(伍錐)的陪同下,北上「尋父」,也由促轉會引領,見到落在第一墓區的父親的墓碑。相隔將近一個月後,Bukun(伍金山)昨(24)日偕同妻兒與堂兄弟姊妹等親族再次北上,這次是為了將父親的遺骨帶回故土。
因為年代久遠,加上雨侵土蝕,過往六張黎政治受難者家屬未必總能順利撿到骸骨,但Bukun(伍金山)卻表示即使最後什麼都沒有,也要拾一把塵土回鄉。幸運地,一個小時不到,即找到大腿骨、頭蓋骨碎片和牙齒,在旁摒息等待、靜默不語的伍家人,終於鬆了口氣。
骨灰罈隨後即由伍家人回到東埔,當夜家人齊聚,共敘舊話;Avali(伍保忠)的骸骨與遺照則被安放在簡單設置的靈堂裡,家人也不時進去與他說話。
今日一早,在長老帶領下,在靈堂前進行禮拜;而後家人捧著骨灰壇、帶著十字架和遺照,往東埔教會前進。
▉ 遲來的告別禮拜:終於回鄉的受難者魂魄
楊翠在告別禮拜上向東埔部落族人解釋,Avali(伍保忠)足足被羈押了5個月18天,但因為在看守所生病過世,判決不受理,反而在歷史中被抹除身影,連遺骨也長期流落他鄉。
「在白色恐怖時期,有多少部落族人,像Avali(伍保忠)這樣,原本可以有大好的人生,有溫暖的家庭,卻被國家逮捕、審判,關入監獄,失去了一切,包括他的生命,最後連遺骨都流落他方,無法回家。」
楊翠在慰詞中表示,她希望讓能回家的早點回家、能相聚的早點相聚,靈魂也能早些安頓。至於Avali(伍保忠)案,促轉會已針對他在羈押審判過程中,是否出現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與公平審判原則情況,進行調查;另一方面,也會持續從浩瀚的史料中,繼續打撈,並不會讓這件原住民政治案件就如此結束。
▉ 威權政府逮捕族人時不惜長途跋涉,族人異地身亡時卻置之不理、無聲無息
牧師全建生在證道時表示,在威權統治時期,在「反共」大旗之下,部落裡忌諱談政治,深怕一不小心就會被定罪,「我們不是要把歷史翻出來指控誰。對這段歷史,我們可以原諒,但不可以忘記。」
委員 Eleng(高天惠)表示:威權時期國家處理的方式如此冷漠粗糙,視族人生命如草芥。Avali於1952年被逮捕、羈押後,從他發病到病危過程中,國家非但沒有通知家屬探望,病逝時也未確實的通知讓部落和家屬得知。
「最為諷刺的是,當國家要逮捕族人時,是如此清楚要如何越過重山來到我們的傳統領域─東埔(ha-nu-pan),為何當族人在異地身亡時,就不清楚如何協助亡者魂歸鄉里,輕率地將他葬於陌生的墳場。」
▉ 原住民族的戒嚴:持續訪談、徵集家族與部落記憶
告別禮拜最後,由Avali(伍保忠)長子Aziman(伍金樹)的遺孀阿檳Aping(方阿粉)代表家人向促轉會、長老教會代表及Alang(伍錐)牧師致謝,隨後全體往墓園移動,完成葬禮。
Aziman(伍金樹)是Bukun(伍金山)同父異母的兄長,四歲時失去父親,如孤兒一般長大,即使課業成績優異,懷著許多技能,但在成長過程中卻被「匪諜的孩子」所困,求職不順,後擔任登山嚮導。
解嚴後,Aziman(伍金樹)想方設法,或找議員或拜託人,就是為了找到父親的下落與真相,卻頻頻落空,至2014年去世。但今日,Avali(伍保忠)即葬在Aziman(伍金樹)墓旁,父子終得相伴。
伍保忠是多年來首度被發現埋葬於六張犁公墓的原住民政治案件當事人,固然有他獨特的經歷和苦難,但促轉會希望藉由他與兒子伍金山的故事,讓大眾更為理解,原住民族在威權統治時期的集體經驗。
面對著國家政治情境急遽改變的白色恐怖時期,多半族人不識漢字、語言不通,更因國家對山地的管制,地處偏遠的部落與外界資訊溝通極為不便,許多族人就像東埔部落伍保忠的親屬一樣,僅能靠部落流傳的記憶與臆測認識當時所發生的事件,多年來也始終等著國家嚴肅並正式的給他們一個交代。
因此,促轉會計畫於6月到8月之間,深入許多原住民部落,進行訪查與對談,發掘更多被埋沒的原住民族政治案件及受難者,努力重建原住民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受害史,釐清威權體制對原住民族社會的控制手段,絕不會讓原住民族的白色恐怖歷史記憶,被輕易地掩蓋與消音。
更多資訊:
促轉會:將發掘原住民族政治案件(中時)
http://bit.ly/2VRUbp7
白色恐怖客死異鄉67年 Avali終於歸返南投故鄉安息(自由)
http://bit.ly/2VLBQdz
白色恐怖原民受害者伍保忠 客死異鄉67年終歸南投伴長子長眠(新頭殼)
http://bit.ly/2VPIRtP
客死異鄉67年 促轉會:布農族政治受難者伍保忠終返部落(民報)
http://bit.ly/2VP3t5B
南投布農族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濁水溪上游處,海拔約530公尺,是早期布農族巴庫拉斯的舊社。Wakr’as為布農族語,語意指河岸地勢平坦、水源豐沛的地方。日治後期,日本人為方便管理,將此地的布農族原住民遷往今地利、潭南一帶,之後,巴庫拉斯便成為人煙罕至之地,目前尚保存著許多舊石板屋遺跡,附近的生態景觀相當豐富。
1.換四輪驅動車往巴庫拉斯農莊出發。
2. 巴庫拉斯農莊午餐(蔬食)。
3. 布農族人文、地理環境介紹。
4. 溯茂溪沖水瀑,植物生態觀察及野菜介紹。
5.將溯溪時檢拾的龍紋石、奇石DIY成藝品
~~~~~~~~~~~~~~~~~~~~
丹大布農生態旅遊協會
報名專線:0989 178 188
~~~~~~~~~~~~~~·
領隊對自己的要求,每一趟行程一定都是精心規劃,
安排最美味的在地美食,找最優質的飯店或民宿,
分想給喜歡旅遊的每個人~
跟著領隊Sky玩
網站:https://taiwantour.info
Youtube頻道:http://www.youtube.com/c/Skyinfo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041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E5e-9uQaI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