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萍的七星明信片】汐止。慈航紀念堂
有朋友猜得出來這是哪裏嗎?南園?漢寶德?
是漢寶德老師的作品沒錯!一看就有濃濃的南園風~~但不是在苗栗的南園,而是在汐止大尖山的「慈航紀念堂」;永萍剛見到時也是驚呼,竟在這看到故舊長輩的大師作品。
慈航法師17歲毅然出家皈依佛門,曾禮佛弘法東南亞各國, 54歲來到臺灣主持臺灣佛學院,55歲進駐汐止靜修禪寺傳經說法,60歲坐缸圓寂,5年後開缸後發現慈航法師肉身保持完整,是台灣第一座肉身菩蕯,乃貼上金箔塑成慈航菩薩,金身放置在慈航紀念堂最上面的八角塔內,供信眾瞻仰膜拜。
慈航紀念堂的建築依山勢而建,融合江南庭園、閩式建築、洋樓拱廊風格,在佛寺中相當少見,襯著綠色草皮以及山景綠意,景致清幽怡人。
永萍推薦還可順遊旁邊同跟慈航法師相關的「靜修禪寺」、「彌勒內院」,來趟「大尖山禮佛之旅」,登山賞景又可滌塵洗靈,是您假日的好選擇。
#李永萍 #汐止文化觀光護照 #汐止 #大尖山 #慈航紀念堂 #慈航法師 #漢寶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2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參加教委會舉辦的「大故宮公聽會」。林佳龍表示,從必要性、可行性,故宮都提不出針對立委的質疑。大故宮計劃就是一個大問題,建了會成為國家的大災難。 林佳龍表示,大故宮計畫預算一變再變,形同兒戲。林佳龍質疑,大故宮計畫規劃建築師劉培森,早在民國87年就幫故宮編列第五期擴建工程,...
南園漢寶德 在 李永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永萍的七星明信片】汐止。慈航紀念堂
有朋友猜得出來這是哪裏嗎?南園?漢寶德?
是漢寶德老師的作品沒錯!一看就有濃濃的南園風~~但不是在苗栗的南園,而是在汐止大尖山的「慈航紀念堂」;永萍剛見到時也是驚呼,竟在這看到故舊長輩的大師作品。
慈航法師17歲毅然出家皈依佛門,曾禮佛弘法東南亞各國, 54歲來到臺灣主持臺灣佛學院,55歲進駐汐止靜修禪寺傳經說法,60歲坐缸圓寂,5年後開缸後發現慈航法師肉身保持完整,是台灣第一座肉身菩蕯,乃貼上金箔塑成慈航菩薩,金身放置在慈航紀念堂最上面的八角塔內,供信眾瞻仰膜拜。
慈航紀念堂的建築依山勢而建,融合江南庭園、閩式建築、洋樓拱廊風格,在佛寺中相當少見,襯著綠色草皮以及山景綠意,景致清幽怡人。
永萍推薦還可順遊旁邊同跟慈航法師相關的「靜修禪寺」、「彌勒內院」,來趟「大尖山禮佛之旅」,登山賞景又可滌塵洗靈,是您假日的好選擇。
#李永萍 #汐止文化觀光護照 #汐止 #大尖山 #慈航紀念堂 #慈航法師 #漢寶德
南園漢寶德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2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參加教委會舉辦的「大故宮公聽會」。林佳龍表示,從必要性、可行性,故宮都提不出針對立委的質疑。大故宮計劃就是一個大問題,建了會成為國家的大災難。
林佳龍表示,大故宮計畫預算一變再變,形同兒戲。林佳龍質疑,大故宮計畫規劃建築師劉培森,早在民國87年就幫故宮編列第五期擴建工程,工程規模與目前大故宮計畫幾乎一致,僅文創園區部份有,當時劉培森建築師幫故宮編列經費僅有34億,事隔15年後借屍還魂,經費暴增為10倍高達340億,很明顯的這個大故宮計畫內部隱含太多不合理的狀況。
大故宮計畫從提出到經過立法院審查,經費從320億到220億,自籌款從257億到164億,藝文園區從50億到20億,經費數據立基何在?擴建有沒有必要?原地擴建可不可行?一年來故宮從沒有正視解決回答立院的質疑,從工程面、財務面及後續營運面經不起考驗,立委也評為是空包彈!
林佳龍指出,大故宮計畫根本行政院還沒核定通過 ,故宮已經偷跑 ,先行逐年編列320億預算,並在102年編列1億8千萬元環境改善工程費。對於如此重大的國家計畫,尚未核定,林佳龍認為故宮已經發包1500萬做先前規劃,且先前計畫採購公報顯示 只有一家廠商有興趣,評審委員11位,其中故宮內部非工程建築專業的委員就超過6位,過程啟人疑竇。
林佳龍說,101年九月已經先行將長達10年的大故宮總顧問服務標案發包給台灣世曦公司,原公告發包預算為7.9億,最後以6.3億決標,這個費用是採用總計畫320億去估算,招標書 中故宮與台灣世曦的費用「施工前服務」1.8億總包價法是固定費用,「細部設計審查服務」與「施工中服務」採工程費1.25%百分比法計價及「辦理系統驗證語認證及其他」才採實作方式給付費用。他質疑,這根本就是固定費用,是以320億去估算,未來不管工程規模變為多少 ,故宮給台灣世曦的費用就是固定!
自然災害是各界對大故宮計畫最大的擔憂。劉格非教授進行「極端降雨事件下之災害潛勢分析」成果,在沒有興建大故宮的情況下,故宮院區內不同地點分別有可能產生邊坡滑動、落石、淹水與土石流等的災害。林佳龍指出,劉教授在公聽會上說,「若是」情況不嚴重,「往往」採取工程方式就可以確保安全,「若是」台北市政府與故宮合作,工程上是可以避免「大部分」災害,以上是沒建大故宮時的地區的健康檢查,已有這麼多條件假設,難道劉格非的研究是建了大故宮後地質的保證嗎?
林佳龍也提出,劉格非教授的評估僅考量雨量情形,大自然中的地震問題,劉格非的報告完全沒有提及,試問,當大地震來臨時,故宮所有館舍安全性如何?
林佳龍提出質疑,大故宮計畫編列的隔震費用,遠遠超過一般市價行情,況且大家都知道隔震僅能隔除部份水平地震加速度,但現在的地震不僅有水平地震加速度,往往垂直地震加速度不比水平地震加速度小,甚至還有複合型的扭曲地震加速度,這些都是隔震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林佳龍指出,在故宮南院的選址過程 ,故宮對全國各縣市開出的必要條件 ,就明白告知不准有土石流、山崩、淹水、斷層等條件,現在故宮外雙溪正館這些災害都有 ,故宮明知這些風險是人力無法克服的天災 ,卻不另尋更加地點興建安全的故宮 ?漢寶德教授都在會議中提過,大故宮最好的方案就是到別處去建!
故宮所在的山坡地帶,過去被列為山坡地保護區,20年前新光吳家申請緊鄰故宮作為1050坪的建築開發案,該案件已經送市府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將近20年,迄今台北市政府仍舊以山坡地不准開發不通過環評為理由,不同意其開發。林佳龍在公聽會提出,大故宮將在院區增建8萬500坪面積,為什麼要允許平面體積超過新光建案(1050坪的建築開發案)的80倍、體積更甚超過百倍的「大故宮」擴建?這次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要做幾年?為什麼環評還沒過就要編列預算做這個做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