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期間以來,大家都有很多的失去,但別讓苦悶佔據我們有限的人生。閱讀能豐富我們的視野、充實我們的心靈、給予我們不同的思考方向,也能學習新技能,獲取新知。小說也好,食譜也好,為下一趟旅行準備的旅遊書也好,就是現在,去尋本自己喜歡的書吧!
---------------------------------------------
📚【Keep Reading! Let’s讀it.】📚
#文化部書單推薦接力活動
『沒錢、沒時間、或受困於疫情無法去旅行,那就閱讀。因為文字可以帶你到任何遠方,謝謝房市達人 張旭嵐點名邀請,為大家推薦一些對身心靈有益,喜歡的書單。』
👉(1)必讀No1
《樹冠上THE OVERSTORY》
作者:Richard Powers
譯者:施清真
出版社:時報文化
期待了非常久,終於盼到《樹冠上THE OVERSTORY》上架!這本書曾獲2019年普立茲小說獎,在美國上市三年多,至今仍高踞各獨立書店暢銷書排行榜。作者鮑爾斯藉由幾段故事,道出樹木在九位主角人生中的關鍵存在,每個人物都伴隨一棵與命運休戚與共的樹登場,小說裡除了展現作者對植物的熱情與調查深度,故事線還延伸到越戰歷史、北歐移民史、以及戰後中國移民面臨的內心糾結,內容甚至還出現中文古詩,鮑爾斯的文采令人讚嘆,但用英文呈現的中文詩,要「再」譯回中文談何容易,想來就是個艱鉅挑戰!
譯者施清真是我大學時期非常喜愛的一位老師,施老師目前旅居美國,為了完整譯出原文的意境,她與原著作者長期保持書信往來,反覆商討用字,還因此結交為好友,在施老師的邀請下,鮑爾斯更欣然為中文版撰寫一篇全球獨家的跋文,成了這本書的一大驚喜!我完全認同鮑爾斯所說的:「若想在地球上永續生存,我們就必須與樹木結盟。」因為人類在地球上有如滄海一粟,樹木才是地球真正的守護者,我們得試著去傾聽,傾聽樹木想說些什麼。
👉(2)《通往世界的植物》
作者:游旨价
出版社:春山出版有限公司
非常適合作為《樹冠上》延伸閱讀的書,這是一部臺灣高山植物的自然溯源史,透過高山植物群引路,揭開百萬年來臺灣島與全世界的連結。南半球高寒植物「山薰香」是如何跨越赤道來到中央山脈?你知道與加州巨杉齊名的東亞珍貴巨木就在臺灣嗎?臺灣唯一的特有屬植物是什麼?這本書能告訴你答案。
👉(3)《改變歷史的50種礦物》
作者:Eric Chaline
譯者:高萍
出版社:積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前面都介紹植物了, 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連礦物一起來吧(笑!)其實是孩子學校的暑期書單裡有這本書,在網路書店試閱了幾頁後,覺得非常有趣,馬上訂一本來看,國一升國二馬上要接觸理化科目的學生,非常建議閱讀。這是一本貫穿遠古時代到現代科技世界,述說礦物如何影響、甚至定義人類生活的故事集。像是促使甘地發起獨立運動的開端,竟是再平凡不過的鹽;居禮夫人發現的鐳,曾被不知情的工廠女工塗在指甲及牙齒上當成夜光塗料炫耀,引發一場百人中毒大悲劇;馬路上灰黑的瀝青,曾是保護基督教國家免於毀滅的神奇「希臘火」,這本書的圖片非常豐富,從遠古原始人類敲出第一柄燧石刀刃起,以50種礦物描繪出貫穿數百萬年的人類足跡,敘述我們如何用礦物構築家園,如何發現並利用它們建構起整個人類文明社會。
👉(4)《讓天賦自由》
作者:Ken Robinson/Lou Aronica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但遇到成天只知道闖禍惹事,成績又不怎麼樣的孩子,爸媽只能乾瞪眼,實在不知道他會有用在哪裡?在我對教育徬徨無助的時候,有老師建議我看看這本書,書中59個最真實的生命故事,每個人都過著挑戰重重的生活。他們的人生歷經低潮與阻礙,卻終究獲得肯定與成就,這些故事的重點不在於他們的成功,而在於你如何回應內心的呼喚,找到你的熱情所在,或許一切都會改觀!
👉(5)《自在生活: 涓涓的101道家傳好味》
作者:胡涓涓
出版社:幸福文化
這本書對身心靈超級有益啊😆!想吃什麼?照做就對了!
沙茶羊肉空心菜/黑胡椒牛小排/鹽酥蝦/螞蟻上樹/乾扁四季豆/薑絲炒大腸/乾燒蝦仁糖醋雞丁/蒼蠅頭/魚香肉絲/麻婆豆腐/鹹蛋炒苦瓜/滑蛋蝦仁/油豆腐鑲肉/回鍋肉/照燒豬肉片/客家小炒/宮保雞丁......
Carol老師的食譜不管中式還是西式,只要照著做不大會踩雷,我煮菜煮到沒點子的時候就乾脆把書丟給小孩,「來,自己去翻一翻看想吃什麼?媽去買菜來做。」這本主婦寶典,你必須擁有。
推薦好書大家一起來,我邀請好朋友 東森氣象主播王淑麗一起種下閱讀的種子,靜待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萌芽。
#KeepReading
#Lets讀it
#疫起待在家
#一起來讀書👉
南半球有哪幾個國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1.不是只有戰亂才會導致生離死別,21世紀的氣候變遷已取代戰爭,無論冰山或火山,大自然都對人類發動了猛烈的回擊。且自2009年暖化墜入了失速列車,大自然與人類展開了新一輪搏鬥,全球即將消失的一百個地方,正從絕美成為絕景。
2.2009是這場氣候戰爭一個重要的起點,那年在北歐丹麥哥本哈根舉辦的氣候峰會COP15亟欲在京都議定書之後,替人類找尋減排的具體作法,因為全球遭逢了一連串氣候災難,包括暴雨洪水野火,不只工業革命發源地的歐洲,就連台灣也因莫拉克風災在大自然的搏鬥中倒了下來。
3.正負二度C紀錄片也因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在隔年誕生,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試圖用科學數據向台灣民眾發出預警,也就在同一時間,畢生致力於抗暖化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家科學院院士史耐德於奔波途中在飛機上心臟病發辭世,享年65歲。他所任教的史丹佛大學整理他生平重要談話,迄今聽來仍如暮鼓晨鐘。
{內文}
我們曾經以為只有戰亂,才會導致生離死別;只有外族侵略,才會國破家亡。其實當人類走入21世紀,氣候變遷已經取代戰爭,來自極地的冰川,來自沉默地底的火山地震帶,都正在對人類肆無忌憚的掠奪攫取,發動一波波猛烈的回擊。
像是位於印度西部的馬爾地夫,這串上帝灑落在印度洋上的珍珠,由22個環礁1200個熱帶島嶼組成,因為海平面上升,最早被宣告100年內不再適合人居,多數島嶼可能在本世紀末沉入海中消失;位於加拿大的西哈德遜灣,暖化加速導致冰層破裂時間,足足比北極圈早了三個星期,也正危及食物鏈頂端北極熊的生存;而跨越非洲西南部的納米比亞沙漠,號稱全球最古老沙漠,由於平均氣溫預估將在未來80年間上升攝氏3.5度,粗估氣溫只要拉高攝氏2.1度,就會讓當地四到五成獨特的野生動植物了無生機。
「全球即將消失的100個地方」,這是2009辦在北歐哥本哈根對全球最重要的一場氣候峰會COP15場外最受矚目的照片展。從清真寺到消失的葡萄園,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率先提出報告,然後委由當時國際頂尖攝影師拍攝照片,希望能喚醒世人對環境的重視,卻沒想到絕景成了絕響,全球暖化自此墜入了失速列車,整整十年一路狂飆,釀成2019年7月,成為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歷史上最熱的五個年份,全出現在距離我們最近的五年裡,而也是從那一年2009開始,地球與人類展開了新一輪的搏鬥。
那年6月的北京,暴雨使正午的白晝如黑夜,其後整個中國22省下起了大豪雨,不只四川、湖南、湖北淹大水,連廣東、廣西、江西、貴州,過去鮮少出現大水患的長江以南地區,降雨量及降雨強度都超越了歷史極值;同年11月,澳洲驚傳70年來規模最大也最嚴重的沙塵暴,粗估4千萬噸的沙塵讓雪梨宛若火星,知名地標雪梨大橋及歌劇院,也淹沒在漫天風塵裡。
台灣也在那場大自然的搏鬥中倒了下來,同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許多人的家園就在眼前被整座沖走,大片村落也瞬間被土石流掩蓋徹底消失,搜救罹難者的義消,甚至在攝影機前被洪水活活滅頂,全是因為颱風來襲時,全球暖化所導致史無前例的瞬間暴雨。
同一時間,地球另一端陷入嚴重乾旱,那年聯合國估計東非之角,至少有相當台灣總人口數的2300萬饑民無水無糧,其受難人數及慘況,遠超越過去任何一場非洲戰爭。
而那年的森林野火,也從南半球的澳洲,一路燒向美國、希臘等每一片乾旱土地;年底的寒冬,地球向工業革命起源地發出重大警訊,多地氣溫直逼攝氏零下22度,宛若一片南極大地,直到這個相信人必可戰勝大自然的標誌地,也在大自然面前認輸倒下。那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在哥本哈根,號稱史上最多全球元首出席,卻未能達成挽救人類的氣候協議,彷彿宗教家的末日預言,宣告了人類未來10年20年氣候戰爭的節節敗退。
正負2度C紀錄片內容:「八月八號傍晚,這邊就淹水了....土石流我會害怕啊..... 」
「我非常關心氣候變遷,因為我不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來質疑我們,就像我今天需要對採取更具體的行動應對氣候變遷所提出的質疑一樣。」
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2010年率領團隊製作正負二度C紀錄片,以科學數據向台灣民眾提出預警,自1750年工業革命之後,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都快速飆升,但在兩次大戰期間,還勉強被控制在大自然可接受的範圍內,其後一直到1980年代,溫室氣體與地球生態展開拉鋸戰,也就在這段期間,科學家開始辯論暖化是否真正存在。1980年後,全球氣溫一路飆升,人為影響力超越了自然,直到今天。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史耐德教授:「海平面上升伴隨颱風加劇,仍將是人類未來第一及第二大威脅,還有大火在半乾燥地區,長期乾旱加上溫度升高都會增加野火的可能性。我非常擔心未來兩到四世紀,海平面會上升2到5公尺,一旦這個過程開始啟動,我們稱之為臨界點,你恐怕就無法再回頭。」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史丹佛大學教授史耐德,畢生致力於氣候變遷研究。早在尼克森時期擔任總統顧問的他,盡一切力量遏制全球暖化。2007年,他以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之共同撰寫人,與前副總統高爾共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卻不料晚年罹患血癌,仍馬不停蹄地為氣候變遷議題奔走。直到2010年7月,在倫敦飛往斯德哥爾摩的機上心臟病發辭世,享年65歲。史丹佛大學在他過世後,整理出他生平幾段重要談話,迄今聽來仍如暮鼓晨鐘。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史耐德教授:「這已經是科學界的一大共識,二氧化碳累積會成為一個潛在問題,但關於在10年或20年內,它將產生多大影響,且氣候在哪些地區會變得更好,哪些地區會變得更糟,這部分才是爭議所在。我們也知道,你們必須停止讓大氣環境像一個毫無標價的汙水管線任意傾倒,讓諸如煙囪、汽機車廢氣或土地變更使用任意汙染,這些都是大家所知道的,不是僅限於數百人左派小圈圈腦袋才知道。我們向國會聽證,跟官員部長交談,還有在國內外會議討論裡,早就有了。特殊利益者往往會抓住有利於他們意識形態或立場的東西,結果就是出現雜音,通常是他人斷章取義,變成是世界末日對上對你有益的事,我坦承我有偏見,世界末日和對你有益這兩種結果是可能性最低的。我們研究的是多層面的潛在結果,系統科學家所做的,就是嘗試找出多種結果間的相對可能性。所以如果嘗試當是非題來解決,拿出200份科學報告,諸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之類的科學家報告,通常得歷經三年撰寫,通過兩輪審查,每個章節都有1000條評論。然後,對於石油地質學家來說,你會知道他們的特殊利益就是尋找石油,拿你知道的石油公司的錢,只因為他們擁有博士學位,就能在電視上大放厥詞,你知道我們會對此感到有點憤怒,我們說那是扭曲言論。他們說不,那是平衡報導,這才不是什麼平衡報導,完全是扭曲言論,因為他們沒有相對可信度及呈現多方立場,這意味著他們要把它交付公眾和政治領域自行解決。他們明明有能力(持平論述),但他們卻幾乎不這樣做。」
整整12年,人類在這場與大自然的搏鬥中載浮載沉,2021疫情下的地球日,讓我們想起了2009年那個悲傷的開始。在美國領導下,人類似乎試圖重新扭轉局勢,只是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回到初始、最美麗的起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jgwg3gLLQ
南半球有哪幾個國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融融紙幣小教室】EP1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張塑膠鈔票是哪個國家發行的嗎?
.
紙質鈔票的歷史已有上千年,但塑膠鈔票卻只有不到80年的歷史喔!
從1960年代開始,許多國家就開始著手研發聚丙烯(BOPP)材質的塑膠鈔票,為什麼要使用塑膠鈔票呢?原因有三:
【清潔簡單】相信不少人都有把鈔票放進褲子內,直接丟進洗衣機裡的經驗,洗沒幾次基本上那張鈔票就已經不成人形,但塑料鈔票不會,因為由高分子聚合物所組成,聚丙烯(BOPP)的水氣阻隔性可以說是所有塑膠薄膜材料中最好,丟進洗衣機洗基本上只多了一些摺痕而已,使用上完全沒問題。
.
【耐用度高】一般來說,一張紙質鈔票的壽命大概是18-24個月,塑膠鈔票則是輕輕鬆鬆就能使用5年以上,保存良好更是10年沒問題。
.
【夠環保】塑膠鈔票經過回收,加工成小塑膠片,還能再製成其他相關的塑膠製品,紙質鈔票就不行了,回收後不能再使用只能銷毀,或成為工業廢物。
.
所以說在當時,研發塑膠鈔票成了許多國家的首要之務,而世界上第一張塑膠鈔票就在1988年的澳洲誕生了。
1988年正值歐洲人移居大洋洲200周年,澳洲政府為了慶祝,發行了1700萬張的面值10元的紀念鈔票。
不得不說,當時這張塑膠鈔的發行轟動了全世界,可以說是讓造幣工藝進入了全新時代。
也就因為這樣,許多國家也委託澳洲來印製塑膠鈔票~
.
接下來就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鈔票的細節吧~
大小跟我們的新台幣差不多,胖了一點點而已。
正面的圖案,是一位年輕的澳洲原住民,其身上的圖騰其實並不是刺青,而是彩繪,唯有遇到祭祀或慶典時才會有全身彩繪,不同顏色野有不同的意。原住民的背後還有一根象徵土著權利的「晨星棒」(Banumbirr),這個晨星棒很有趣,你只會在澳洲北領地的阿納姆地(Arnhem Land)可以看到,就在達爾文(Darwin)旁邊,這裡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文化區域。
晨星棒(Banumbirr)在每個部落當中都會有,而且每根長的也都不一樣,最前段是由各種鳥類的白色羽毛組成,象徵那些日出東方的閃耀之星,指引著前人如何開創屬於他們的文化與社會。
.
正面還有一點很特別的是,當你用手去觸摸原住民和晨星棒,會發現他們是立體的,很酷吧!因為這是使用了凸版印刷的關係,讓這張塑膠鈔票的正面更顯趣味。
.
正面看完了,讓我們來看看背面。
翻過來會看到有一艘大大的雙軌帆船停靠在港邊,這艘船可是大有來頭,英國皇家艦隊的薩帕拉號(HMS Supply)。
澳洲在1788年成為了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時任英國國王的喬治三世在議會宣佈:向「大英帝國的各殖民地」轉送罪犯,以解決監獄擁擠引起的種種不便,因為地處邊疆,澳洲順理成章成為了英國囚犯流放的首選,往後的80年間,前後輸送了至少16萬5000名的囚犯至此,而剛好薩帕拉號就在此服役。
.
鈔票背後所描繪的,雖然只有看到一艘薩帕拉號,但其實還有將近10艘的船艦在後面等著,這就是遠從英國樸茨茅斯(Portsmouth)航行了大半年,於1787年5月13日抵達雪梨灣的大英帝國第一艦隊。
除了薩啪拉號之外,可以看到岸上聚集著不少人,有水管工人、掏金者、駱駝商人、正挑水經過的挑夫、一看服裝就知道是上流社會的貴族、最特別的是還可以看到亞洲家庭喔!
描繪出一個不論你的膚色是什麼,不論你的行業是什麼,來到這塊新大陸,這裡是人人平等且和平的社會。
.
最後看到鈔票上方有個透明的防偽標誌,那個頭像其實是詹姆士庫克(James Cook),他另外一個赫赫有名的名字,就是那個曾經三度橫越太平洋,繪製出非常精準的第一張紐西蘭地圖,誤打誤撞發現澳洲與大溪地的庫克船長。
庫克船長的豐功偉業這邊就不多加贅述,若你注意看那個庫克船長的防偽標記,他會隨著不同的觀看角度而呈現不同的顏色,就跟小時候那個遊戲王卡的浮雕一模一樣。
.
好了,現在大家對這張鈔票的裡裡外外都有了大致上的了解,接下來就來説說我和這張鈔票的淵源。
.
會得到這張這麼特別的鈔票其實很簡單,我在市場買到的嘿嘿,就是在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市場買到的。
還記得那天本來一家四口要去維多利亞市場,這個南半球最大規模的露天市場好好給他逛好逛滿,但融爸融媽還有融姐竟然吵著要去Outlet(完全不能理解..),最後只好分道揚鑣,這也造就了我和這張鈔票的緣份。
去過維多利亞市場的人都知道,裡面的東西真的是有夠多,逛一逛會迷路的那種,我也是不知道逛了多久走到哪裡了,突然來到了一家小攤位,賣的東西就是隨處可見的明信片啊、袋鼠和無尾熊娃娃、還有Made in China的吊飾。
.
本來沒什麼興趣,正當我要離開抬頭往上方看的時候,老闆身邊的櫃子上放了一個相框,相框內的不是照片,是一張正在對我微笑、閃閃發亮的鈔票!
立馬三步併作兩步,撥開重重人群,直接把那個相框緊緊抱進懷裡,用一個意志堅定的眼神向老闆問了問:「這個要多少錢?」
「這個嗎?已經有30年的歷史,你看我把它保存得非常好,沒有任何的摺痕和損傷,你要的話,30塊好了。」
「(心想30塊澳幣等於600台幣),老闆!我是遠從台灣來的背包客,看到你們澳洲這麼漂亮的鈔票,覺得好美,可不可以算我便宜一點?」
「Taiwan?!好啦好啦,你要的話20塊給你囉」
一聽到只要20澳幣,立馬把錢從口袋掏出來,帶著一張非常有紀念價值的
紙幣開心離去。
.
將近2年過去了,我最近在查這張塑膠鈔票的價值是多少,在蝦皮上面一看,哇賽!竟然增值了欸嘿嘿~~~
當初只花了400臺幣就入手的,蝦皮上竟然賣到2000!
誰說收藏紙幣是在收集廢紙的?(沒錯,艾米莉就是在說你啦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