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真正來談談《光影華爾滋》,以及放在書中的前三篇文章,是寫過無數回的《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愛在午夜希臘時》。簡介、書封、無數宣傳上印著大大的影評人三個字,雖然不否認自己向著這個身分努力,但還是要稍加解釋,於我而言,我未曾期許自己寫出一本影評文集。因此,亞妮的序文很敏銳,她形容這是「電影之外的新生創作」,尤其全書的起點「愛在三部曲」。
⠀⠀⠀⠀⠀
剛開始準備書稿時,原本無異於後面其他篇,以這三部電影為主題寫些觀影時的觸動,後來決定重新構思,將更私密、更個人的事物藏入其中,這本書很多片段無法單以電影本身來解讀,就如《她們》裡喬馬區終於找到寫作的動力 —— 為某人而寫。當真實人生與虛構光影交會時,相信透過書寫,還能創造出再深一點點的連結。其實可以不回望,不緬懷,不念舊的,卻仍時時刻刻自我提醒,要記得曾經執意追逐海市蜃樓的那一面。若選擇一個人物相比擬,或許會是《千年女優》的千代子,我們都知道自己並非那麼偉大、崇高、堅定、不被現實動搖的人,甚至只有受自私、幼稚、利益驅動的初衷才開始啟程,一路上搖搖欲墜,任由生存左右,唯有緊握這道虛幻光芒,才不至於摸黑前行的漫漫長路上迷失方向。
⠀⠀⠀⠀⠀
日出,日落,出現,消失,皆為時間流逝的痕跡,在彼此身上,在空白歲月,處處留下生命的軌跡,人們唯一拿得出來與其抗衡的武器就是情感,而悲傷的是,那並非恆久不變。伊森霍克也說,愛並非恆久不變,然,因愛而生的故事、音樂、文字、電影、藝術則凌駕了人性。
⠀⠀⠀⠀⠀
在重新構思的過程中,真正換了一個角度,這本書不應僅止於分析電影,重點也許是在第一本書之於我的價值、被賦予的意義,因此可以說,書中所選的電影就象徵斷代史,大步橫亙了我近年來的生活縮影。
⠀⠀⠀⠀⠀
無從否認,此書還很生澀,亦存在相當多缺點與進步空間,但看到有人評價《光影華爾滋》看不見作者的真實想法或感受,我想傳達的是,一頁一頁裡未曾刪去的就是赤裸與坦承,希望透過這本書,恆久保留那個不願遺忘的自己。至於,到大家手中後,能讀懂多少,能察覺多少,就取決於讀者了。
⠀⠀⠀⠀⠀
⠀⠀⠀⠀⠀
——
⠀⠀⠀⠀⠀
另外,再提一次此書的勘誤,目錄第一幕不想擁抱我的人,第三篇〈偶遇的必然 —— 愛在午夜巴黎時〉,多數人都知道,正確片名應為「愛在午夜希臘時」,同樣的錯誤也發生於第 28 頁的篇章名,不好意思,若再版也會趕緊修正,感謝包容與支持。
⠀⠀⠀⠀⠀
⠀⠀⠀⠀⠀
▍《光影華爾滋》
⠀⠀⠀⠀⠀
博客來:https://is.gd/sj2yE9
誠品:https://is.gd/Vp2TFa
金石堂:https://is.gd/9dFbBh
讀書花園:https://is.gd/2x0sgj
⠀⠀⠀⠀⠀
⠀⠀⠀⠀⠀
#一陣子沒有打書
#謝謝你們讓它登上誠品雙週榜
午夜巴黎 分析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為何懷緬不曾經歷的舊?- Brian Liu
面對崩壞的社會政治現實,愈來愈多人懷緬黃金時代的舊香港,當中更不乏年輕世代。未曾經歷那個時代的他們,究竟何以懷舊?美國神經科學學者 Felipe De Brigard 文章分析,類似的不解背後,往往牽涉對懷舊心理的錯誤認知。其實懷舊不必靠個人真實經歷,也未必令人意志消沉,甚至可轉化為龐大政治能量,足以改寫現實。
在美國杜克大學兼任哲學系、心理與神經科學系副教授的 Brigard 分享,他最近突然回憶起中學時的點滴,感到一陣哀愁和渴望,希望回到從前,回到當時的班房、健身房及走廊。懷緬過去,相信是很多人有過的經驗,但矛盾的是,他明明很討厭中學讀書時期,畢業前還為此發過惡夢,生怕自己要重讀中學,那麼為何又會渴望回到過去?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重新反省對「懷舊」的傳統認識。
懷舊的英文 Nostalgia,由瑞士醫生 Johannes Hofer 於 1688 年提出,以古希臘文的「回家」(nóstos)與「痛苦」(álgos)合併而成,形容人無法回家或返鄉的痛苦之情,被指可引發抑鬱、失眠、焦慮、食慾不振等徵狀。20 世紀初,懷舊成為精神科課題,被視作憂鬱症的變體;至今學術界的共識相信,懷舊有 3 個面向:認知上牽涉個人回憶,情感上使人消極軟弱,同時有使人回家的渴望。但 Brigard 反對上述觀點。
他指證,懷舊不必與任何實際地方有關。美國已經有數個研究發現,當事人想念的「家鄉」,可能是指抽象的童年經驗、失落的友誼,或者某種食物和服飾等等。這現象不限於美國,而是跨文化的共同經驗。2014 年,英國心理學家 Erica Hepper 與國際團隊調查 1,704 名來自 18 個國家的學生,發現他們的懷舊對象,通常都是一段關係、一件信物、一段童年,多於發生過的實際事件和地方。
更有趣的是,人往往會懷緬自己不曾經歷的時空,情況更相當普遍。現代英語甚至發明了 Anemoia 一字,描述對不曾經歷的過去所衍生的懷舊。2011 年活地亞倫(Woody Allen)導演作品「情迷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中,作為現代人的男主角 Gil 便沉溺於自己不曾生活過的 1920 年代巴黎。
電影「情迷午夜巴黎」中,男主角 Gil 搭上午夜列車,時空穿梭至自己極為嚮往的 1920 年代;圖為劇照。
要理解這些過去備受忽略的懷舊心理特徵,Brigard 認為可參考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證明懷舊對象之所以如此多樣,全因為懷舊的認知內容,並非基於個人回憶,反而是基於心理模擬(Mental Simulation)機制。
從想像的過去開拓未來
雖然時下觀念認為,回憶與想像是兩碼子的事,但過去 30 年的研究足以推翻這種成見。1985 年,多倫多心理學家 Endel Tulving 觀察發現,其失憶症病人在難以回憶的同時,亦難以想像未來,因此推斷回憶和對未來的想像,可能是基於相同心理機制的一體兩面。
2000 年代初的數個研究進一步證實,回憶與想像未來,牽涉大腦中的「預設網絡」(Default Network),而「預設網絡」又會支援其他心理模擬能力,譬如幻想過去的不同可能、空間導航、代入他人角度思考等等。Brigard 以此推斷,正是「預設網絡」多樣的心理模擬能力,使人在懷舊狀態下,不僅會憶起個人經歷,還可以想像不曾經歷的過去,或者利用片段的資料,拼湊出一個理想化的過去。
沉醉昔日美好時光,通常都被批評為脫離現實而不夠積極,精神分析亦沿用早期對思鄉病的報告,傾向認為懷舊使人悲傷、憂鬱和嗜睡。但 Brigard 相信,懷舊使人消極的成見,其實是倒果為因,實際上是負面情緒較容易促使人懷緬過去,但懷舊本身不必然就是消極。當代有愈來愈多情緒研究發現,懷舊反而是苦樂參半。
日常生活有很多例子,有助我們理解這種矛盾。譬如在不能旅行的情況下,你很可能會埋怨:「如果沒有武漢肺炎,我就可以去旅行啦!」想像中的圓滿結局,可帶給人安慰,但當與殘酷現實比較,反而會觸發人的遺憾。也就是說,心理模擬的行為與內容本身,可以帶來相反的情緒,懷舊也有類似的心理歷程,叫人悲中帶喜。美國心理學家 Keith Markman 和 Matthew McMullen 在 2003 年的研究證明,假如當事人能夠把注意力,從心理模擬過程的遺憾,轉移到圓滿結局的內容之上,充實感覺確實可以抵銷遺憾。
面對想像中完美過去與現實的落差,如果當事人執意要回到過去,終究會因為徒勞無功而陷入不能自拔的哀愁,除非人類能夠展開逆向時間旅行;但如果當事人把注意力放回現實,並決意在當下恢復腦海中的舊貌,那麼這種懷舊的追求,便有機會轉化為行動力,使人積極介入現實,甚至激發創意。
事實上,懷舊經常擔當重要的政治引擎,主宰著政治走向,無論過去和現在,政治領袖都曾經承諾要重建失落的美好家園。2016 年,波蘭社會心理學家 Monika Prusik 和 Maria Lewicka 進行大規模研究,並訪問了大量波蘭人對 25 年前共產時代的印象。可想而知,共產波蘭的既得利益者,或者不滿現狀的長者,大部分都有懷舊傾向,但出人意表的是,有更多年輕一代懷緬他們未曾經歷的共產時代。
如果基於傳統的懷舊認知,我們很難理解這些年輕人,甚至會嗤之以鼻,但只要明白懷舊必然牽涉的想像,可憑藉過去的片段資料,心理模擬出未曾經歷的過去,便知道這種事絕不稀奇。對美好過去的想像,往往反襯出令人失望的現實,在政治宣傳和絕望情緒推波助瀾下,很容易便轉化為政治能量,在重建昔日黃金時代的號召下開拓未來。
原文: CUP
#歷史 #人生 #文化
午夜巴黎 分析 在 驅筑出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充實的假日
#讀書會發表
有發摟我ig的人應該知道
我最近在準備讀書會
說真的很像回到大學分組報告的感覺
只是這次是自發性的
依照自己有興趣或想研究的主題👉🏻「電影」
·
喜歡看電影的人很多
但大家喜歡看的都不同
這次挑的是鬥陣俱樂部、色戒
·
在讀書會當天討論的則是民國一百年
由台灣二十位導演獻給台灣的情書影片:十加十
其中的兩部
「潛意識」「海馬洗頭」來讓大家討論
·
都超級經典又很有戲劇張力👆🏻
短短五分鐘卻充滿故事性
大家的分析都很出乎意料甚至很好玩
果然切入的點不同,最後看電影的角度也不同了
·
因為這次讀書會我也認識很多台灣好導演
甚至是用比較有系統性的方法來分析電影
也多了很多好片單😌
·
特別感謝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來擔任特別嘉賓!
謝謝八月host partner 們幫忙好多(還有假笑)
幸運加入 LaBon讓我認真開始準備一件事情☺️
Ig👉🏻 https://instagram.com/expelchuchu_travel/
·
個人很愛的電影三部
1、新天堂樂園
2、神奇大隊長 (不是marvel系列)
3、午夜巴黎
·
歡迎跟我一起討論電影!
👗 HARU's 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