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暗的房屋一角,傳來像是動物的悲鳴聲。木籠裡關的不是牲畜,而是一個披頭散髮,活生生的人類。這樣可怕的場景,其實就出現在不到 30 年前的台灣。
在 1990 年台灣通過「精神衛生法」之前,有無數台灣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為醫療資源的匱乏、家人以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不理解,就這樣被遺棄或勉強「安置」在家中的鐵籠、倉庫,或者是以現代醫療標準來看,根本稱不上醫療機構的「收容所」。
精神疾病患者也是人,也有基本的人權,這在現在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日治時期一直到 1990 年的台灣,許多精神疾病患者,就是過著這樣不見天日、被當作像是牲畜一樣對待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好奇,在 1990 年精神衛生法通過之前,台灣難道都沒有精神疾病相關的法令嗎?其實也是有的,例如「精神病者監護法」、「精神病院法」都是,但這些法令不是為了精神患者的人權而設立的,而是為了「社會安全」的角度,希望「隔離」這些患者,有利於統治者的管理。
但為何現在的精神疾病患者人權,能得到這麼多改善呢?這背後其實是無數前人的犧牲奉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就是葉英堃醫師。
19 日就是台灣精神醫學人權先行者葉英堃醫師的告別式了。葉醫師是台灣最早推動精神疾病患者人權的先行者之一,可惜我年紀太小,沒有機會接受過葉醫師指導,但我的老師陳永興醫師就是葉醫師帶出來的學生,最近拜訪陳醫師的時候,親耳聽到葉醫師的總總生平,覺得應該趁自己還記得,趕緊記錄下這段台灣精神醫療珍貴的口述歷史。
#台灣精神疾病人權的先行者
葉英堃醫師於 1924 年生於日治時期的台南望族,曾就讀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在日本戰敗後考入台大醫學院,後來成為精神科醫師,並且擔任台北市立療養院(今天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創院院長。
當年我的老師陳永興醫師,在 1980 年於市立療養院工作時,受到葉醫師的支持,踏遍了全台灣調查了所有的精神醫療照護機構。在當年 80 個處所,共 6200 多個病床中,醫師只有 160 幾個,無論是硬體設備,軟體的資源,以及專業的醫療人力,都非常不足。因此陳醫師在 1981 年出版了「飛入杜鵑窩」這本書,揭露了台灣精神病患者的處境。
在那個言論被管制的年代,像葉英堃醫師,或者陳永興醫師這樣願意為精神病人爭取人權的人們,其實要背負沈重的壓力,也要有巨大的勇氣。
陳永興醫師回憶,當年他們向媒體發表這些患者的處境時,許多媒體記者看到這些慘絕人寰的資料都流下眼淚,但也只能跟他說這些資料採訪後都「報不出來」。但在這樣的壓力下,葉英堃醫師始終堅定、持續地做好精神醫療的服務以及研究,並且用盡了所有心力,讓台灣的精神醫療制度得以逐漸健全,並用專業來推動法令,確保精神疾病患者的醫療環境與人權。
但在大家持續的努力下,政府在 1985 年開始辦理「台灣地區精神醫療院所評鑑」,並於 1986 年開始實施專科醫師制度,同年並開始規劃「全國精神醫療網」,1988 年開始推展「社區精神復建計畫」,1989 年開始補助公私立醫院於社區中設置社區復健中心,庇護性工作場所及康復之家,1990 年時也才通過了精神衛生法。
#保護學生追求人權與公理的真正人師
陳醫師也提到,當年他在唸醫學院的時候,因為辦學生刊物「不聽話」,沒有乖乖給教官審查,還有邀請了當時黨外的人物到學校演講,險些被退學,一直到畢業後,相關「不乖」的資料,都一直被留在身邊。
後來陳醫師在當兵、找工作時,都持續受到這些「不乖」資料的影響。甚至在陳醫師被推薦去北醫當精神科主任時,都還因此沒辦法就任。
後來陳永興醫師投入了 228 事件的平反運動,持續受到情治單位的壓力,多虧了葉教授暗中對他保護。甚至當年陳醫師能順利進入市立療養院工作,也是葉教授扛住了所有來自情治、人事系統的壓力。甚至在陳醫師參選花蓮立委時,葉教授和李鎮源醫師等前輩親自帶領了上百名的醫師,穿著白袍在花蓮給他支持與鼓勵,陳醫師說,那是他一生中永難忘懷的一幕。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葉英堃教授在 2018 年 12 月 28 日仙逝,永遠離開了我們。但葉教授的一生,給了所有醫師,以及醫學生們最好的身教。
葉英堃醫師出身望族,仍努力求學,後來身居高位,掌握了一些權力與資源,但他沒有辜負這些幸運和努力,而是用這些幸運和努力,為台灣留下了更好的精神醫療制度、為精神疾病患者去除污名、爭取人權,也同時為了人權與公理奮戰不懈。他的一生,正是最好的醫師、最好的人師表率。
作為醫師的我們是非常幸運的,我們會永遠記得葉英堃教授的慈悲、仁愛,和勇者無懼的精神,用我們的幸運,和葉教授一樣扛起知識份子的責任,為無法替自己出聲的人們發聲。
謝謝葉英堃醫師,感謝您一生的付出!我們繼續努力,請在天堂繼續庇佑台灣這塊土地,和所有善良的台灣人吧。
(如果有對葉醫師生平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找吳佳璇醫師所撰寫的葉英堃傳記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015438.html )
--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tinyurl.com/yak2hmkw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醫藥保健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跟我們一起邁向 YouTube 20 萬訂閱:
http://bit.ly/subMedPartner
🌟立即用 Line 輕鬆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MedPartner
🌟與超過 5000 位網友共同參與產品開發:
https://bit.ly/2MdQmtL
「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經驗] 北醫蔡尚穎醫師我不懂自己真的沒病? - 看板prozac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北醫精神科不愉快看診經驗(文偏長)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 「精神科台北」+1 藥師家 - Saxun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醫院診所網路醫療資訊站北醫神經內科醫師的原因和症狀,PTT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 榮總精神科ptt 的推薦與評價,PTT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 北榮精神科PTT、心理醫生PTT - Fijo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 心理醫生費用ptt 的原因和症狀,PTT - Xisafu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DCARD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 台北精神科ptt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 尋求台北精神/身心科醫師推薦 - Yowu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 精神科醫生很搶手嗎看板C_Chat 批踢踢實業坊 ...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北辰身心醫學診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 大安身心診所: 就診說明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尋求台北精神/身心科醫師推薦- 台北精神科ptt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 心悅診所Ptt :: 健保診所維基百科 - 11pgwin.com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身心科診所權威|蘆洲心理醫生|中永和精神- 台北精神科ptt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精神科台北」+1 藥師家- 台北精神科ptt - Jikede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新北推薦精神科身心科醫師心情板Dcard>#問台北 - Puso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的評價
- 關於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 尋求台北精神/身心科醫師推薦 - Vones 的評價
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幽暗的房屋一角,傳來像是動物的悲鳴聲。木籠裡關的不是牲畜,而是一個披頭散髮,活生生的人類。這樣可怕的場景,其實就出現在不到 30 年前的台灣。
在 1990 年台灣通過「精神衛生法」之前,有無數台灣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為醫療資源的匱乏、家人以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不理解,就這樣被遺棄或勉強「安置」在家中的鐵籠、倉庫,或者是以現代醫療標準來看,根本稱不上醫療機構的「收容所」。
精神疾病患者也是人,也有基本的人權,這在現在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日治時期一直到 1990 年的台灣,許多精神疾病患者,就是過著這樣不見天日、被當作像是牲畜一樣對待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好奇,在 1990 年精神衛生法通過之前,台灣難道都沒有精神疾病相關的法令嗎?其實也是有的,例如「精神病者監護法」、「精神病院法」都是,但這些法令不是為了精神患者的人權而設立的,而是為了「社會安全」的角度,希望「隔離」這些患者,有利於統治者的管理。
但為何現在的精神疾病患者人權,能得到這麼多改善呢?這背後其實是無數前人的犧牲奉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就是葉英堃醫師。
19 日就是台灣精神醫學人權先行者葉英堃醫師的告別式了。葉醫師是台灣最早推動精神疾病患者人權的先行者之一,可惜我年紀太小,沒有機會接受過葉醫師指導,但我的老師陳永興醫師就是葉醫師帶出來的學生,最近拜訪陳醫師的時候,親耳聽到葉醫師的總總生平,覺得應該趁自己還記得,趕緊記錄下這段台灣精神醫療珍貴的口述歷史。
#台灣精神疾病人權的先行者
葉英堃醫師於 1924 年生於日治時期的台南望族,曾就讀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在日本戰敗後考入台大醫學院,後來成為精神科醫師,並且擔任台北市立療養院(今天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創院院長。
當年我的老師陳永興醫師,在 1980 年於市立療養院工作時,受到葉醫師的支持,踏遍了全台灣調查了所有的精神醫療照護機構。在當年 80 個處所,共 6200 多個病床中,醫師只有 160 幾個,無論是硬體設備,軟體的資源,以及專業的醫療人力,都非常不足。因此陳醫師在 1981 年出版了「飛入杜鵑窩」這本書,揭露了台灣精神病患者的處境。
在那個言論被管制的年代,像葉英堃醫師,或者陳永興醫師這樣願意為精神病人爭取人權的人們,其實要背負沈重的壓力,也要有巨大的勇氣。
陳永興醫師回憶,當年他們向媒體發表這些患者的處境時,許多媒體記者看到這些慘絕人寰的資料都流下眼淚,但也只能跟他說這些資料採訪後都「報不出來」。但在這樣的壓力下,葉英堃醫師始終堅定、持續地做好精神醫療的服務以及研究,並且用盡了所有心力,讓台灣的精神醫療制度得以逐漸健全,並用專業來推動法令,確保精神疾病患者的醫療環境與人權。
但在大家持續的努力下,政府在 1985 年開始辦理「台灣地區精神醫療院所評鑑」,並於 1986 年開始實施專科醫師制度,同年並開始規劃「全國精神醫療網」,1988 年開始推展「社區精神復建計畫」,1989 年開始補助公私立醫院於社區中設置社區復健中心,庇護性工作場所及康復之家,1990 年時也才通過了精神衛生法。
#保護學生追求人權與公理的真正人師
陳醫師也提到,當年他在唸醫學院的時候,因為辦學生刊物「不聽話」,沒有乖乖給教官審查,還有邀請了當時黨外的人物到學校演講,險些被退學,一直到畢業後,相關「不乖」的資料,都一直被留在身邊。
後來陳醫師在當兵、找工作時,都持續受到這些「不乖」資料的影響。甚至在陳醫師被推薦去北醫當精神科主任時,都還因此沒辦法就任。
後來陳永興醫師投入了 228 事件的平反運動,持續受到情治單位的壓力,多虧了葉教授暗中對他保護。甚至當年陳醫師能順利進入市立療養院工作,也是葉教授扛住了所有來自情治、人事系統的壓力。甚至在陳醫師參選花蓮立委時,葉教授和李鎮源醫師等前輩親自帶領了上百名的醫師,穿著白袍在花蓮給他支持與鼓勵,陳醫師說,那是他一生中永難忘懷的一幕。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葉英堃教授在 2018 年 12 月 28 日仙逝,永遠離開了我們。但葉教授的一生,給了所有醫師,以及醫學生們最好的身教。
葉英堃醫師出身望族,仍努力求學,後來身居高位,掌握了一些權力與資源,但他沒有辜負這些幸運和努力,而是用這些幸運和努力,為台灣留下了更好的精神醫療制度、為精神疾病患者去除污名、爭取人權,也同時為了人權與公理奮戰不懈。他的一生,正是最好的醫師、最好的人師表率。
作為醫師的我們是非常幸運的,我們會永遠記得葉英堃教授的慈悲、仁愛,和勇者無懼的精神,用我們的幸運,和葉教授一樣扛起知識份子的責任,為無法替自己出聲的人們發聲。
謝謝葉英堃醫師,感謝您一生的付出!我們繼續努力,請在天堂繼續庇佑台灣這塊土地,和所有善良的台灣人吧。
(如果有對葉醫師生平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找吳佳璇醫師所撰寫的葉英堃傳記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015438.html )
-\-\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tinyurl.com/yak2hmkw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醫藥保健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跟我們一起邁向 YouTube 20 萬訂閱:
http://bit.ly/subMedPartner
🌟立即用 Line 輕鬆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MedPartner
🌟與超過 5000 位網友共同參與產品開發:
https://bit.ly/2MdQmtL
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書籍推薦 #性別教育 #高中公民
《讓傷痕說話: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的那些彩虹人生》
摘錄臺大城鄉所畢恆達教授的推薦文:
「我們聽聞了太多異性戀中的性暴力、外遇、情殺,但是社會大眾不會因此懷疑異性戀本身。然而同樣的事件發生在同性戀身上的話,大眾就質疑同性戀存在的本質。結果,同性戀在成長過程中,在剛意識到自己和多數人不一樣的時候,就會從媒體、從眾人異樣的眼光中,察覺到敵意與否定。什麼事情都沒做,就已經要為自己性傾向感到羞恥。反同(婚)與反性平教育的公投,沒說出來的暗語,其實是:你不配(與異性戀平起平坐)。這樣的心態,只會把更多的LGBTI與其親友推向精神科的門診。」
徐志雲
1982年生,金門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精神科專科醫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目前在金門醫院工作,也在台大醫院兼任開設同志諮詢門診。
幼稚園時喜歡紫色,國小喜歡藍色,國中以後最喜歡白色跟黑色,現在喜歡彩虹。在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當義工十多年,現在擔任理事長。
在社運與醫療當中,經常看到扭曲的事實可以害人多深,也看到醫學和社會的語言還有許多扞格不入的地方,希望能做點事縫補這些缺憾。寫些真實人生的故事,是期待在社會湍急的評斷之中,留下每個人能夠立足的地方。
真摯推薦
aMEI 金曲歌后
尤美女 立法委員
王小棣 導演
王浩威 作家、精神科醫師
朱家安 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呂世浩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呂欣潔 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集人
李屏瑤 作家
周美玲 電影導演
紀大偉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桃色壞男孩 同志圖文插畫家
畢恆達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陳芳明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陳珊妮 歌手
許毓仁 立法委員
黃宗正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黃惠偵 《日常對話》導演
鄧惠文 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蘇芊玲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
羅毓嘉 詩人
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北醫精神科不愉快看診經驗(文偏長) - 心情板 - Dcard 的必吃
我掛的是北醫精神科的黃守宏, 因為看到他的經歷跟焦慮、恐慌有關,還有青少年相關精神病什麼的,覺得還不錯所以就去看了。 我是跟媽媽去,但想跟醫生單獨 ... ... <看更多>
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台北精神科ptt - 「精神科台北」+1 藥師家 - Saxun 的必吃
精神科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 台北精神科ptt; 長庚精神科醫師推薦、台北長庚身心科、長庚身心科推薦在PTT、社; 文章列表批踢踢實業坊>看板Psychiatry 文章 ... ... <看更多>
北醫精神科醫師推薦 在 [經驗] 北醫蔡尚穎醫師我不懂自己真的沒病? - 看板prozac 的必吃
今天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蔡尚穎醫師的門診初診(朋友推薦)
受了非常大的傷
去的時候聽到護士小姐回答一個病患問題說:
蔡醫師看診不會到五六點
網路掛號叫我3點6分到,
後來我發現到我的號碼的時候一直拖,4點45分進去
1.醫師為了提早門診時間,幾乎不讓我回答完整問題,快速,匆促!
2.打斷我的問題,我正在聊我媽媽,他說:不要跟他談原生家庭
3.我因為失眠的緣故辭職,問他目前的情況,是不是可以有些藥,他說,他
不開藥的
4.問他,自己的狀況比較接近怎樣的精神問題,他說.....我沒有精神疾病
5.那問他失眠的問題要怎麼解決??他說去找"華心"(問第二次才知道是華
人心理治療發展基金會
我的疑問是,
1.我去別間醫院都有開MD或是PTSD,失眠的問題本身就算是身心症,患者
有求於你,你說他沒病,那我是不是連下次想回診的面子都提不起來
2.不開藥???
3.我因為失眠辭職了,華心的諮商費用是一小時2500到5000,醫師的同理
心覺得我能負擔???能負擔多久????
4.我上網查,你的專長之一提到了失眠,結果最後只有得到,
你推薦"諮商師"來解決???
我真的不懂.....後來我朋友跟我道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44.1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