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就像吃垃圾食物,等你累積到身體發出警訊已經為時已晚。
上禮拜六是第二屆青年抗暖大遊行,因為疫情的關係改在西門町舉辦定點活動,為高碳排產業舉辦一場畢業典禮,地球公民作為共同籌備團體之一,也一起站上了肥皂箱為氣候發聲。
🌎🌍🌏
氣侯變遷不只發生在未來或在遠方,不只是亞馬遜森林大火、北極冰山融化、太平洋上的海島要被淹沒了,氣候變遷真真實實的發生在你我身邊,從去年的中部缺水,到今年南部淹水蔬果漲價,還有從五月一路以來的高溫。
面對這些衝擊,有些人會說我只要不吃漲價的幾樣蔬果就好,但是對於戶外工作者來說,他別無選擇,只能承受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犧牲的體系,當企業排出超過全國一半以上的碳排,卻要全國人民要一起承擔排碳所帶來的氣候變遷,當電廠附近的人要概括承受用電所帶來的空污碳排,當行人要承受燃油汽機車使用者所帶來的空污碳排,這顯示,氣候變遷不只是環境問題,更是公平正義的問題。
面對氣候變遷,每個人都應該站出來,呼籲政府和企業做出更積極的行動來因應氣候變遷。
速修《氣候法》,並提出2050淨零碳排的具體作法,更務實的面對減碳政策當中的各種爭議,以及照顧低碳轉型下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
-
🌪🌏瞭解更多氣候變遷議題脈絡,歡迎參考「疫情下的氣候緊急時代」系列專文🌏🌪
https://bit.ly/3kLBLGC
同時也有1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家海洋研究院、中央大學與波蘭哥白尼大學跨國合作,在8月底完成以海面微型浮標,即時接收海洋變化相關數據,要研究北極洋流、海表溫度以及波浪,對北極冰層融化的影響,印有我國國徽的微型浮標,也出現在北極圈海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
「北極冰」的推薦目錄:
北極冰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30年北極冰就全融了?暴雨只是開端...科學家警告第6次大滅絕 】
近年天災不斷,各項指標都「#人類自毀中」若再不修正,世界公認國寶級科學家警告...
2030年,北極海將迎來無冰的夏天,#北極熊 再無立足之地。
2050年,海洋吸收過多碳導致酸化,你我 #再也沒有海鮮吃。
2080年,地力耗竭、農耕失敗,全球都陷入 #糧食短缺危機。
2100年,地球大多地區不宜居住,國家邊界消失 #爆發戰爭。
最後不到一世紀的時間,我們只能接受第6次大滅絕到來!
👉最新城市議題,加入 城市學 看更多!
北極冰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繼格陵蘭首度降下70億公噸雨水後,《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最新研究顯示:隨著全球冰川迅速融化,導致全球水量重新分配,部分地殼因無法承受該重量而輕微翹起,每年的幅度高達 0.3 公釐!
研究中顯示,2003年至2018年間,格陵蘭島和北極冰川融化導致「大部分北半球地表水平移動」,科學家們使用了21世紀早期格陵蘭島、南極洲、高山冰川和冰蓋流失的衛星資料,來預測地殼如何隨著冰川量的變化而變形。
北極海冰每年以超過一個臺灣大小的面積迅速流失中,氣候危機的多項警訊已出現!綠色和平未來十年將積極推動氣候倡議行動,要求各國政府作出氣候改革,並積極減碳以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目標,邀請您加入連署一同守護北極海冰👉https://act.gp/38xv3ge
北極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家海洋研究院、中央大學與波蘭哥白尼大學跨國合作,在8月底完成以海面微型浮標,即時接收海洋變化相關數據,要研究北極洋流、海表溫度以及波浪,對北極冰層融化的影響,印有我國國徽的微型浮標,也出現在北極圈海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78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OavvgmNez0/hqdefault.jpg)
北極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介紹
訪問作者:邱一新
內容簡介:
不同於以往,
這次是「有任務的旅行」,也是「科普旅行」,
於我個人更是「尋找意義的旅行」──
讓生命騰出空間接受更多體驗。
我一向視「不尋常的旅行」為救贖與重生的途徑,
過程就像與天使摔跤得到祝福一樣,
現實的困惑、愁煩、不安、自怨自艾,
甚至內心創傷都在這場旅行後霧消雲散不見了。
──邱一新
邱一新是資深媒體人、企業主管、作家,更是一名旅行家,走遍世界各地,用生命實踐自己的旅行,寫下多本膾炙人口的旅遊書經典,每一本都能帶領讀者看見關於旅行的極限與可能。
這次,他將帶我們進行一場思辨之旅,踏上尋找那些改變世界、改造心靈的人與事。從一位不尋常讀者委託的科普旅行開始,邱一新追尋那些用科學改變世界的人:愛迪生、特斯拉、福特、萊特兄弟;也追尋那些用生命改造心靈的人:梭羅、梅爾維爾、佩蒂.史密斯、阿米許人……他把這些人的心理圖景和自己的生命體驗結合,昇華成另一種「地景」,再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書名《與天使摔跤》典出於《聖經.創世紀》,形容與天使近身博鬥,即便傷痕累累,卻都是祝福的歷程;或說是,上天為邱一新安排的特別洗禮。對照邱一新在這趟旅行中的各種觀察與反思,也像是一次與天使摔跤的過程,表面上看似在尋找愛迪生,但實際上卻是在重新定義自己;人生下半場,旅行帶來更多的思辨,彷彿生命所經之處,都因旅行而琢磨出更深的價值與意義,成為「路上的沉思者」。
本書亦藉由閱讀整理大量的文獻與實地的考察,平實且流暢地勾勒出愛迪生做為一個發明家的平凡與不平凡。歸納出了:創業時期、實驗室工廠時期、電力發展時期、研發中心時期、少年報童時期、童年時期、流浪電報員時期。不同時期連結了不同景點與思辨,作者自由穿越時間與空間,在人們以為愛迪生已然「過時」的當下,再度創造出一段獨特而迷人的對話空間。
理工科背景的邱一新,擁有一個邏輯井然的頭腦,以及一雙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文學之心」,讓他的旅程充滿豐富多元的風景,如同亨利.米勒所言:「旅人的目的地從來就不是地方,而是一種看待事情的新方式。」
如果你熱愛旅行,你會在這本書中看見全新的旅行模式;如果你熱愛閱讀,你翻開的將不只是一本書而已;如果你是管理者,這本書將帶給你創新的管理思維;如果你是創業者,這本書將告訴你那些成功與失敗背後的邏輯。
如果你就是你,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一個追尋自己的故事。
作者簡介:邱一新
著迷閱讀旅行,曾循《倚天屠龍記》探拜火教總壇,踏查《聖經》地點,亦曾追蹤摩西(出埃及)、達爾文(加拉巴哥群島)、黛安佛西(高山大猩猩)、海明威(老人與海)、塞凡提斯(唐吉軻德)、三毛(撒哈拉)、希臘神話(諸神誕生地)……
旅歷包括:「星空聯盟」邀請環航世界一圈半。浪遊巴塔哥尼亞高原、亞馬遜河、勘察加、西藏、貝加爾湖等地。住過南極科學研究站、北極冰旅館、波札那狩獵營等。潛過馬紹爾、楚克、帛琉及加勒比海等。
採訪經歷包括:伊拉克、柬埔寨內戰,偽裝身份相親越南新娘、偽裝身份直擊北韓、恆河火葬等。
曾任《TVBS周刊》、《食尚玩家》、《女人我最大》、《健康兩點靈》發行人暨總經理,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以及國立台灣博物館董事、客委會築夢計劃委員、觀光局國際光點委員;目前擔任吳寶春食品公司總經理。
著有《跟著大亨去旅行》、《天方夜譚探險記》、《我是丐幫旅行家》、《總有一天要去吃》、《人生的旅行存摺》、《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與天使摔跤》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dcVeEkiWPI/hqdefault.jpg)
北極冰 在 台客劇場 TKstor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地球倡議 #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
https://www.sow.org.tw/2021earthhour
➡「加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hPiQIi_uyjF1YHKj-FhGw/join
music license
Tim Prebble remix by Tim Prebble is licensed under a Attribution 3.0 United States License.
End titles by Itsensäsyöjät is licensed under a Attribution License.
Space-age elevator jazz by Itsensäsyöjät is licensed under a Attribution License.
cantelope instrumental by Yshwa is licensed under a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why you saying that instrumental by Yshwa is licensed under a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台客劇場對於生活,社會以及環境充滿好奇。
透過故事以及紀錄片啟發不同觀點,帶你體驗台灣的精彩。
Director:Al K Lin 林冠廷導演
Producer: Azuma Chang 東風 製作
-----------------------------------------------------------------------------------
商業合作請洽 taikestory@gmail.com
特別感謝: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
-----------------------------------------------------------------------------------
台客劇場 IG & FB:
▶ https://www.instagram.com/taikestory/
▶ https://www.facebook.com/taikestor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_sSGWfnJQg/hqdefault.jpg)
北極冰 在 北極冰Arctic Ice車載行動冰箱- Home 的必吃
我司為專業車載冰箱製造商,除了北極冰全品項外亦可維修艾凱/冰虎,Indel B,WAECO,Dometic等各大品牌的產品我司企業精神為售後永遠比銷售重要的基本理念來開發所有項目 ... ... <看更多>
北極冰 在 天氣小觀:熱呼呼的夏天,太平洋高壓熱浪季- 看板TY_Research 的必吃
熱呼呼的夏天其實沒甚麼好說的,
海面上的大氣高空為太平洋高壓+南亞高壓聯手控場,
季風槽偏西的環境下,只有東風波擾動,颱風還要再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
未來一週北極渦旋弱極,但還不至於瀕危,
中心百帕高度場還能撐在16500米,
難怪,侵入北極的暖高壓竟然可以被北極渦旋處理掉,
一週過後,
模式顯示7月23日以後,北極渦旋重整,強度反降為升,
看來今年8月初冬季系統甦醒會很準時了。
但8月上旬也是夏季系統邁向巔峰的季節了,
颱風,太平洋高壓、南亞高壓(西南季風)就看誰來影響台灣,
目前,
台灣迎接的當然是太平洋高壓的熱浪囉。
(以上說說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49.1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657964034.A.9A1.html
北極的夏天很短,落於7月下旬。
北極氣候對應太陽直射點南移很直接。
7月23日以後太陽南移低於北緯20度起,"加速南移",
夏至到~7月23日,一個月太陽直射往南3個緯度,
7月23日~8月7日,半個月太陽直射往南4個緯度。
當然,
往南移動速度最快就是秋分前後,2~3天就移動1個緯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