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意外的發現狗也會有黑色素瘤。自然界有許多動物會自然產生黑色素瘤(意指非實驗室誘導,例如老鼠如果不經基因誘導是不會產生黑色素瘤的),從鯊魚,鸚鵡,烏龜,河馬,劍尾魚,到馬,豬,猴子都有,其中以狗的黑色素瘤與人的模式最近似。
犬黑色素瘤最常見位置為口腔 (62%), 皮膚(27%), 腳趾 (6%), 趾甲 (4%), 及眼部(1%)。
犬口腔黏膜黑色素瘤最常發生於牙齦,且某些品種的狗特別容易發生,占了50%的病例。這些品種包括貴賓狗,黃金獵犬,拉布拉多,羅威那牧羊犬,及約克夏。
人類的黏膜黑色素瘤發生於鼻腔,陰道,口腔,食道等部位,預後較一般黑色素瘤差,而犬口腔黑色素瘤也是,局部侵犯性高,且易轉移至鄰近淋巴結,遠端轉移到肺,依照診斷期別與治療,生存期從數個月至一年都有報導。
另一與人類黑色素瘤相似處為對化療放射線治療效果不佳。
犬的肢端黑色素瘤是趾頭第二常見腫瘤,好發掌面及趾甲,局部侵襲性高且40–58%已侵犯至骨頭,導致發現時三至四成已經轉移至淋巴或肺。
至於致病機轉,犬,馬與人都有MAPK 及PI3K/AKT mTOR pathway。已經臨床運用的標靶藥物如dabrafenib (Tafinlar泰伏樂)及Mekinist麥欣霓便是針對MAPK pathway,至於針對mTOR pathway的rapamycin or everolimus 則較少運用於黑色素瘤臨床治療。病理部分,犬與人的黑色素瘤也有類似病理型態。
如果狗也跟我們一樣會去檢查自己的身體,也許可以跟我們一樣早點發現,狗也跟我們一樣會生病會得癌症,如果家中有狗毛孩,還是得注意一下他們的口腔喔。
# 犬黑色素瘤
#好想念我們家已經往生的狗狗們
# Oncept melanoma vaccine已用於犬的口腔黑色素瘤安寧治療
化療牙齦腫 在 健康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發燒疲倦出血骨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四大症狀
化療牙齦腫 在 血。拾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血拾CH筆記|罹癌前的生活與確診歷程-上】
這週CH分享實在太有趣!
有 #德國醫院移植經歷
以及 #因治療獲得免入伍門票 的超樂觀分享者
認識不同地域的治療經驗
不同戰友看待確診的角度
幫助點醒自己糾結已久的盲點
⠀
🔸#確診前的生活型態🔸
#睡眠少 似乎是比較多人共同提到的
工作時間長、心理壓力大(歷經情感問題)
或長期處於情緒緊繃狀態
當然,也有作息好超養生不煙不酒的健康模範生
⠀
血癌發生原因很難說得明確
除了 #生活型態
透過 #盤查基因突變 是常見的作法
🔸#病發徵兆🔸
發現自己患病,初期徵兆多半類似感冒症狀
感冒不癒、頻繁高燒、牙齦腫脹,甚至貧血暈眩
有些是觀察到皮膚異常瘀青並且擴大、增多
或者膝蓋疼痛
⠀
比較幸運的人,在進行定期健康檢查時
就發現血液指數異常(偏低或飆高)
進階檢查才發現
骨髓中已出現芽細胞(blast)
即刻進入早期治療
#定期關心身體做全身健康檢查
有助早期發現發病徵兆
⠀
⠀
🔸#知道確診時自己與家人做了哪些事?🔸
⠀A. 哭~爆哭~打給通訊錄的親友們一起哭!
⠀B. 埋頭瘋狂查詢資料瞭解自己未來要經歷的事,抓著醫師問
⠀C. 超前部署準備好治療所需的一切物品,等醫師號召入院
#你_是屬於哪一種呢?
⠀
確診當下對心情的衝擊肯定是晴天霹靂
面對未來治療的歷程、治療效果的不確定性
讓家屬及病人本人無比焦慮
⠀
有2個分享者的做法乍聽下佛系
可是,當不知所措時,或許是種應對態度
#醫師說什麼就做什麼
積極配合治療計畫,交給專業的來
#完成心裡想做的事情後甘心回醫院治療
不論吃美食、滑雪、旅遊,調整好抗戰心情!
⠀(❗第二種方式務必要獲得醫師評估後才能進行)
⠀
通常血液疾病的治療
一個療程約需要3~4週時間
如果血球恢復狀態不快延長住院
到6週都有可能
(📌出院評估:白血球長到2,000以上或嗜中性球比例足夠,確保身體有基本保護力)
⠀
另外,血液疾病必經的檢查
#骨髓穿刺 #骨髓切片 是確診重要依據
做的時機點通常會在:
1⃣「血液報告發現異常後進一步檢查」—確診
2⃣「每次化療結束等血球恢復好,出院前做一次」—比較療程效果
3⃣治療結束後的「定期穿刺追蹤」—數個月1次,每個人不同
⠀
⠀
🔸#確診後第一次療程的醫療🔸
第一次總是最繁雜、陌生、恐懼...
充滿對化療的負面印象
但是,現在台灣的化療用藥真的非常進步
會在掛上化療藥前,給一些副作用的預防劑
(止吐、止暈、先讓病人入睡)度過不適期
讓化療過程相對舒適,提升病人恢復的效果
⠀
而打化療之前, 幾乎每個人都會做
#安裝人工血管 (port-A) 或 #中央靜脈導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
目的是要
「讓藥物更安全及順利的輸入體內」
「減少感染風險」
如果同時有多種藥物要施打,也有
「節省給藥時間」的優點
⠀
有位病友提及他確診白血病後,只哭了一個鐘頭
並聽到醫師說 #血癌是有機會治癒的 當下信心爆棚
覺得有機會痊癒那當然要趕快治療!
他現在才29歲,不能放棄!!!!
⠀
#罹癌無非是人生谷底_現在做任何事都只會往上攀升
抱持著這個想法
每一個醫療行為都是在為罹癌的自己加分
期待著向大家宣布「我康復了」的那一天
⠀
#謝謝這位病友帶來的力量
#也謝謝每一位分享者的歷程
⠀
—
📝下篇文章預告:德國醫院移植方式和台灣大不相同?移植後是混血兒耶!
—
📍下週CH房主題:如何和照顧者互動
(病友/親屬/看護 多方對談)
⠀
#如果有想開聊的主題歡迎留言許願
#追蹤粉專收到開房通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