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研究:空污可改變基因」 — 長期接觸空氣污染的兒童,成年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大大增加: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空汙對發育中的兒童影響甚鉅,受到髒空氣的傷害會比成人還嚴重。「空污」是當前各國皆須面對的重要議題之一。尤其,與成人相比,孩童的健康受到更大傷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報告,全球有高達93%(約18億)15歲以下的兒童,每天呼吸嚴重威脅健康的髒空氣。
世衛進一步解釋:
▪第一,兒童呼吸速度比成人還快,會吸入更多污染物。
▪第二,他們個頭較小,生活空間接近地面,此處污染物濃度卻也最高。
因此,對於身體、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來說,他們更容易受到空汙危害[1]。
史丹佛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示,兒童若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當中,成年後罹患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機率也會跟著上升,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的這項分析,是首次在人體單細胞中調查空氣污染影響的研究,並同時關注了兒童的心血管和免疫系統,而這次的發現可能會改變醫學專家和家長對兒童呼吸空氣的看法,並為那些長期暴露在嚴重空氣污染中的人提供臨床干預措施。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瑪麗說:「我認為這份研究是可以讓人相信的,且我們有證據表示因空氣污染原因造成的免疫和心血管系統變化,更可怕的是,那些看起來只是短暫的空氣污染暴露,實際上也會改變兒童基因的調控甚至改變血壓,這都會為日後罹患疾病的風險指數奠定基礎。」[2]
■史丹佛研究:空污可改變基因
空污已被科學家視為沉默的殺手,學術界愈來愈多研究提出空污對健康的危害證據,最新研究發現,童年階段接觸空污,就足以改變基因,影響成年後的健康,且即使低水平污染,也會增加罹患心肺疾病的風險。
史丹佛大學研究發現,童年時期暴露在骯髒的空氣下可能會改變基因,並可能改變血壓,從而增加成年時罹患心臟病與其他疾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針對居住在加州弗雷斯諾市(Fresno)6~8 歲兒童群體為研究對象,主要是西班牙裔。選擇這個城市原因是這個地方受到工業、農業和野火等原因影響,是加州空氣污染程度最高的城市。
研究人員計算 1 天、1 週和 1、3、6 和 12 個月的平均空氣污染暴露量,結合當地健康和人口統計調查、血壓讀數和血液樣本,並首次使用質譜分析免疫系統細胞,可同時對多達 40 個細胞標記物進行更靈敏的測量,讓研究人員可更深入了解污染暴露的影響。
研究發現長時間暴露於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與甲基化增加有關,甲基化是 DNA 分子改變,可改變 DNA 活性而不改變序列,基因表達這種改變可能會傳給後代。研究人員還發現,空氣污染與單核球[3]的增加有關,這種白血球在動脈斑塊的形成有關鍵作用,並可能使兒童成年後罹患心臟病。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是首次在單細胞層級研究空氣污染的影響,並同時關注兒童的心血管和免疫系統。
■「空氣污染被視為沉默的殺手」— 是疫情過後人類面臨最迫切的生存危機:美國心臟協會及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聯合發行的醫學期刊《循環》(Circulation)一項新研究分析 2000~2016 年超過 6,300 萬美國醫療保險患者的數據,並研究三種不同類型的污染物,PM2.5、二氧化氮和臭氧對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即使是長期接觸低於國家標準的空污,也會增加肺炎、心臟病、中風和心律不整的風險。
2019 年 PM2.5 污染最嚴重國家排名,前十名都是中東與亞洲國家,分別是孟加拉、巴基斯坦、蒙古、阿富汗、印度、印尼、巴林、尼泊爾、烏茲別克、伊拉克,中國排第 11,台灣排名第 58。
全球 90% 人口呼吸不安全的空氣,是對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每年導致死亡人數增加近 700 萬人,其中呼吸系統疾是全球第二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空氣污染被視為沉默的殺手,是疫情過後人類面臨最迫切的生存危機[4]。
■兒童健康之環境威脅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23%全球疾病負擔和 26%五歲以下兒童死亡可歸因於有調整可能的環境因素。以全球觀點來看,傳染性疾病仍是影響兒童健康極重要的環境因子。
但對已開發或工業化國家來說,導致兒童罹病或致死最主要因素已被慢性疾病取代。氣喘、神經發展性疾病、白血病與腦瘤、兒童肥胖盛行率逐年增加,且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環境暴露為重要致病因子。
人體可經由多種途徑接觸到環境汙染物,吃的食物、飲用的水、呼吸的空氣與家塵、個人用品如乳液的皮膚接觸等都是常見來源。兒童某些特質讓他們特別容易受到環境毒素的危害,例如喜歡把手放到嘴巴的行為,可能增加來自地毯、家塵或土壤中毒物接觸。
以每單位體重與成人相比,孩子喝較多的水、吃較多的食物、呼吸較多的空氣;大多數的汙染物可以通過胎盤或經由母乳傳給幼兒。
兒童的代謝系統發育較不成熟;兒童處於快速生長與發育階段,這些精細的發展進程容易被外來因子干擾、破壞;再者,對於生命早期的環境暴露,兒童比成人有更多時間發展成慢性疾病。
近年來的研究更支持健康與疾病發育起源(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的理論,即早期的生命事件,包括母體內源性因素如基因、營養,和外源性暴露如環境汙染物,都可能影響整個生命歷程的發展與健康。
2002 年世界衛生組織在曼谷舉行「第一屆兒童健康之環境威脅」國際會議,提出幾項措施,包括移除汽油中的鉛、清潔的飲用水、減少汞污染和反吸菸運動等。
而臺灣過去重大環境污染議題,從半世紀前含砷地下水導致的烏腳病流行、米糠油遭多氯聯苯汙染的油症事件、有機化學廢料或重金屬農地污染;到近期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惡意添加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起雲劑遭非法添加的塑化劑事件,這些對健康面向最大的影響往往是孕產婦及幼童;同時,臺灣也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或室外空氣污染威脅。
依據 PM2.5 的來源,東北部因地理位置,大多數汙染來自境外移入如大陸霾害,而其他地方則以本地製造為主,包括交通運輸如道路揚塵、工業汙染、燒稻草或金紙等活動。
還有各種新興關注汙染物(Contaminants of emerging concern),因為人類活動而進入環境生態圈。這些物質可能長期存在環境中,或已在人類或其他生物體被檢測到,卻未納入規律監測或管制,這都是未來訂定管制標準或策略時的挑戰,應特別考量易受傷害族群之兒童健康[5]。
■污染顆粒會入侵母體,5 歲以下兒童是最大受害者
兒童尤其是受空氣污染危害的弱勢族群,原因是兒童更接近地面,並且呼吸速度比成人更快,時常用嘴巴呼吸而不是有天然過濾系統的鼻子。兒童在戶外的時間更多,一旦孩子暴露在外,污染物會對他們的身體產生更嚴重的影響,原因是 3 歲以前,童年大腦每秒建立超過一百萬個新神經連接,身體和大腦正在快速成長。
PM 2.5 會經由鼻子和嘴進入兒童的身體,透過呼吸道進入血液,到達身體的每個器官。這些顆粒會破壞這些器官的正常功能,包括破壞腦細胞,並增加兒童在以後生活中發展心臟、大腦、呼吸、免疫和發育狀況的風險。
此外,暴露在污染物中與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子宮內認知發育受損以及自然流產有關,大約 18% 的早產可歸因於子宮內污染顆粒物的暴露。子宮內和兒童接觸空氣污染也與支氣管炎和哮喘、肺功能降低、復發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生長發育受損有關。溫哥華和上海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接觸微粒物質、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與自閉症的發病率之間存在關聯。
隨著對化石燃料繼續毒害空氣、食物和水,城市變得愈來愈不適合居住,且只有少數人能夠逃脫,扭轉空污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採取勇敢和激進的行動,如果這些努力沒有實現,兒童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商業周刊「小孩玩得越開心,空氣就越乾淨!這座遊樂場如何在空汙城市辦到」: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07345
[2](明日科學)「長期接觸空氣污染的兒童,成年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大大增加」:https://tomorrowsci.com/healthy/%E9%95%B7%E6%9C%9F%E6%8E%A5%E8%A7%B8%E7%A9%BA%E6%B0%A3%E6%B1%A1%E6%9F%93%E7%9A%84%E5%85%92%E7%AB%A5%EF%BC%8C%E6%88%90%E5%B9%B4%E5%BE%8C%E7%BD%B9%E6%82%A3%E5%BF%83%E8%87%9F%E7%97%85%E7%9A%84%E9%A2%A8/
[3](維基百科)「單核球」: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5%E6%A0%B8%E7%BB%86%E8%83%9E
單核球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白血球,單核球產生於骨髓,在血管內為單核球,血管外就變成巨噬細胞。其在人體免疫系統內有兩種作用:一,補充正常狀態下的巨噬細胞和樹狀細胞;二,在有炎症信號下,單核球會在8到12小時快速聚集到感染組織,並分化出巨噬細胞和樹狀細胞產生免疫反應。在白血球中的數量約佔2%~10%。
[4](Technews 科技新報)「沉默的殺手,史丹佛研究:空污可改變基因」:https://technews.tw/2021/02/26/air-pollution-can-change-dna/
[5](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環境健康」:https://chrc.nhri.org.tw/professionals/files/chapters/11_5_%E7%92%B0%E5%A2%83%E5%81%A5%E5%BA%B7.pdf
[6](Technews 科技新報)「污染顆粒會入侵母體,5 歲以下兒童是最大受害者」:https://technews.tw/2019/03/11/child-is-the-biggest-suffer-from-air-pollution/
➤➤照片
(天下雜誌)「全球3億兒童吸有毒空氣 傷身又傷腦」: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9099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環保署 #環境健康危害 #氣候變遷與健康 #空汙 #兒童 #空氣污染 #沉默的殺手
國民健康署 / 環境保護署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186593071836:274:商業周刊(http://xn--zsrzt.com/)]
明日科學
維基百科
Wikipedia
Technews 科技新報
天下雜誌
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開始 00:09 鳴謝各位網友, 我的影片上星期內兩次上了youtube熱爆榜 00:29 價真棧全港九新界分店 00:53 西營盤Pier Bar and Resaturant 平價高級美味抵食西餐廳 01:34 展示價真棧貨真價實廉價產品資訊 01:54 第一必買 02:11 ...
化學起源說 在 艾莉絲 X IRI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良心創辦人
#只想開發最安心無毒的有機產品
是什麼原因,讓我決定在法國開發生產有機精油?
我大概是5年前開始接觸精油的,那時候剛搬去巴黎生活和工作,發現很多歐洲人的家庭都會準備一些基礎的單方精油;除了有芳療的效果之外,也是日常生活保健的好幫手,開始對精油產生了一些興趣。
由於那時候的身心承受很大的壓力,身處異鄉又語言不通,再加上創業初期的各種挑戰、單親媽媽照顧小孩的孤單辛勞,這些種種原因讓我經常讓我失眠,甚至情緒莫名地焦慮和恐慌不安。
但我不願意吃藥,無論是止痛藥或安眠藥都不願意碰。為了自救,穩定身心,我開始接觸精油的芳香療法(Aromatherapy)。
芳香療法簡稱芳療,是指藉由芳香植物所萃取出的精油(essential oil)做為媒介,並以按摩、泡澡、薰香等方式經由呼吸道或皮膚吸收進入體內,來達到舒緩精神壓力與增進身體健康的一種自然療法。芳香療法起源於古埃及,近代盛行於歐洲。
精油大大地改變了我的日常生活健康,但市面上多數的精油都是使用噴灑農藥的植物來提煉蒸餾,我覺得實在太毒了,尤其要一直吸進呼吸道裡!因此三年前,我決定在法國開發生產有機無農藥種植的單方精油,並且通過歐盟有機認證組織EcoCert 的認證,我還是深信,自己把關的才最安心。
·★ 安定身心舒眠
我最先開發的是純正薰衣草精油,它最主要的功效有安定情緒,鎮定安神,幫助入眠、消除腸胃脹氣、抗癌抗菌抗氧化。我每天睡前都會在床頭旁的擴香儀滴入幾滴薰衣草精油,將室內燈光調整至溫和的光線,放一些輕鬆舒壓的音樂,讓自己準備好進入睡眠狀態。
現在我偶爾也會加入幾滴乳香精油(這款精油最近剛通過歐盟有機認證,預計年底會開始販售喔,請耐心等待),幫助我的思緒沉澱,不再去想東想西,這樣也會睡得比較深沉。
·★ 殺菌和預防感冒
我在巴黎的鄰居住一位老奶奶,她看我冬天一直在咳嗽感冒,很怕我就這樣病死在異鄉。某天拿了她家的茶樹精油過來,倒了一滴在湯匙裡,並且放入一塊方糖,叫我配開水一口去吞下去。
她說這是家傳的治感冒方法,當時我半信半疑,而且嘴巴裡滿滿的苦味,卻沒想到咳嗽症狀竟然好了許多。茶樹精油實在很好用,尤其在疫情時代,我會滴在口罩上、洗衣精裡,來做殺菌的效果。家裡和辦公室也會用擴香儀,減少空氣中可能的細菌感染。
·★ 小孩乖乖
家裡的小孩如果情緒太過煩躁,或者壓力太大,食慾不振提不起精神時,我會使用甜橙的精油來讓愉悅他們的心情。
·★拯救荒漠乾燥肌膚
肌膚到了換季的時候,我會使用100%純正有機的酪梨果油來保養肌膚,加入幾滴精油馬鞭草精油,均勻混合之後塗抹在臉上,為臉部進行按摩舒壓,可以達到除皺和消水腫的效果,完全沒有任何化學配分成分,最安心天然的保養方式。
最近疫情又開始擴散,相信很多人的身心都面臨著許多壓力和恐懼。有個好姐妹跟我說,她常常會睡不好,或者是擔心很多事情。我推薦她使用精油來做芳香療法,舒緩身心的壓力,會好過每天吃鎮定劑或安眠藥來入睡。
請試試看 #ouiorganictw 天然的守護力量,選用精油一定要選擇無農藥種植的有機植物所提煉的喔,希望大家都能夠健康康康、平平安安的。
最安心的選擇都在唯有機
https://lihi1.com/C1CVW
化學起源說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法肯豪森的作為
賽克特就任顧問團團長的日子只有10個月,他對中國軍事的構想,許多才剛開展,有些則還未付出行動。繼任的法肯豪森所要做的,就是承接前任的措施並繼續發揚光大,而事實上,法肯豪森完全不負所託。
像在建軍方案,法肯豪斯於民國25年(西元1936年)提出強化過往曾被整編過的部隊,這個方案後來被定名為「調整師」。
順帶一提,現在若要在網路上搜尋中德軍事合作的相關資訊,通常會打上「德式師」或「德械師」等關鍵字。但當年的政府檔案可沒以上字眼,因為這些接受德國訓練的部隊正式名稱是「調整師」或「整理師」。尤其某些軍迷對「德械師」這個名詞非常反感,主要原因就是接受德國訓練的國軍未必拿德國兵器(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國軍的裝甲部隊就能了解狀況),所以如果你想在別人前面秀出你很懂民國軍事的逼格,可千萬別喊錯稱呼呀。
當時法肯豪斯建議:
一、
各步兵團應依照教導總隊步兵團之德國新編制盡速編齊,各團應裝備步兵榴彈砲、戰防砲各一連。
二、
為加強管支援火力,營迫砲排應增為四門、機槍連定數則增為九挺。
三、
各陸軍師應編成一個騎兵連,以落實戰場情資偵蒐。
四、
每個師中的戰鬥及勤務支援部隊,若是工兵及通信兵還無法達到營級規模,至少也要成立連級單位,另須特別重視通信裝備及光學觀測儀器。
五、
各師應加強炮兵編制,最好能成立內含三個營的炮兵團(其中兩個營裝備野戰炮或山炮,一個營裝備105mm輕榴彈炮)。
六、
兵器應統一使用中正式步槍、捷克式ZB26輕機槍、廿四式7.92mm重機槍。
七、
各陸軍師應設立修械所好保養維護兵器。
在此原則下,有30個師將率先調整,最終目標是完成60個調整師。而調整師的編制,以執行最徹底的88師為例,內容為:
每個師下轄2個旅,每旅各有2個步兵團(也就是從魏澤爾時代就確立的2旅4團制)
1個炮兵營,下轄3個炮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工兵營,下轄3個工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通信營,下轄2個有線電連與1個無線電連
1個輜重營,下轄2個連
1個高射炮防空營(這個編制後來被取消,因為後來格國顧問團決定成立專門的高射炮部隊,好將炮火集中使用,不過有些部隊仍保有此編制)
另有師本部直轄的特務連、騎兵連、戰車防禦炮連、野戰醫院各1個。
而作為戰鬥主力的步兵團,其編制為:
1個團下轄3個步兵營,通信連、步兵榴彈炮連各1,另有團本部直屬的特務排。
1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迫炮排及特務排各1。(這裡特別註記一下,在原先魏澤爾編制的步兵營中,規劃的是配備2門20mm輕機炮的小炮排,而法肯豪斯此時則將小炮排升級成裝備2門八二式迫擊炮的迫炮排。)
1個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每排下轄3個步兵班,每個班有14位成員並配給一挺輕機槍。
1個機槍連下轄3個機槍排,每排下轄2個機槍班,每個班配有一挺重機槍......
與舊有的編制相比,調整師特別著重提升支援兵種的質與量,像是增強火炮能力(輕機炮變迫擊炮、增加反坦克炮及口徑更大的榴彈炮),設立恢復傷員的野戰醫院,另外讓更多部隊都具有通訊能力以方便聯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我特別要提一下,在法克豪森任內多出來的新單位:野戰醫院
話說現代護理人員的精神象徵是南丁格爾,這位英國貴族小姐之所以能讓人意識到護理人員對醫療體系的重要性,是因為她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在這場英、法、俄三個歐洲強權對抗且耗時3年的戰爭中,南丁格爾改善傷兵醫院的品質,使她駐紮的傷兵死亡率從42%降低到了2%。
大家注意到沒有……傷兵死亡率原先是42%!這個死亡率高的可怕!
換言之,若是能提高醫療素質,將會有效減少軍隊人員的損失。後來在一次世界大戰,各國更是在慘烈的戰事中吸取經驗,像是1917年Wwkeen的《戰傷救治專書》就詳細說明傷兵收容、疏散及感染控制等内容,而1918年FrankKeeper的《軍事生基本手冊》内容也提及疾病、營養、飲食管理、野營行軍衛生、戰傷分類分級、排泄物處理、士兵培訓等基本常識。
國民政府在北伐成功後,於1927年設立軍政部軍醫司,之後在1935年4月將軍醫司與其他單位合併為「軍醫署」;順帶一提,法肯豪森是在1935年3月接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一職,或許這是國民政府逐步提升對軍醫的重視,才能讓法肯豪森在調整師的方案中,得以提出設立野戰醫院的方案。
截至1936年,軍醫學校培訓出1045名醫生、300名藥劑師,另有108名在校學員,每年則能加強陪訓50名醫生。而在1937年,林可勝編制出内容包含:毒氣戰、疾病控制、戰時衛生管理……等知識的野戰醫療手冊,可見軍醫的逐步發展。(這位林可勝被譽為中國生理學之父,日後擔任國防醫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當時深受世界科學界推崇的中國科學家之一。)
雖然新部隊成立,如此里程碑值得掌聲喝采,但在後來的抗戰中證明……這些軍醫的功能極其有限。
首先很明顯的問題,是人數實在過於稀少。
當時國民政府包含陸海空三軍,粗略人數約300萬。1000多位醫療人員的比例有多麼稀少,那是不言可喻。事實上,當時一個陸軍師「理論上」設有2個衛生連,其成員包含:1名首席軍醫官、9名醫官、87名部屬;而他們的照顧對象大概是9000多人……當真需要能者多勞。
可真說到能者多勞,當時軍醫有第二個問題:素質堪憂。
剛剛提到有87名衛生連部屬,但這些護士、擔架兵、後勤人員其實並不具備醫療技術,因為他們大多是未經培訓的農民、苦力。大家想像當有士兵在戰場上被打到斷手,可是第一時間趕來的卻是耕田的王老先生……我想大家對結局應該是心裡有數。
那為何醫療人員素質堪憂呢?除了培訓資源稀缺外,這就帶出第三個原因:待遇低下。
首席軍醫官,聽上去非常威風,但實際上,軍醫官是沒有軍銜的。沒軍銜就代表沒加給薪水,在錢少事多沒資源的情況下,自然沒多少軍隊人員願意擔任或進行相關的研修。
甚至就連培訓機構也有問題,這就是第四點:醫療理念之爭。
在1934年以前,國軍的軍醫培訓走的是德日派路線。所謂德日派,起源來自於清末的北洋武備學堂,也就是中國現代化軍醫的起始點,而北洋軍在清末逐漸隸屬袁世凱麾下,袁世凱則在部隊內採用德國式訓練;而除了北洋軍,清末各省也有創設各地的新軍,只是他們的經費資源不如袁世凱豐厚,所以他們的軍官人才通常都是留學日本(因為比較近而且物價也比較便宜),而日本的陸軍也是效法德國,所以自清末以來的軍醫訓練,就以發源德國,再經日本轉化學習吸收,故稱為「德日派」,而此派特點是比較重視理論研究。但在民間的醫療體系中,卻有另一股強大的派系,那就是重視實踐操作的英美派,而看名字也知道,這源流來自英美兩國。這兩派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優劣問題,可是在1934年,當時軍醫學校聘請一位來自民間醫療體系的學者擔任新任校長,而這位新任校長一上台就決定將軍校全面改走英美派路線,並將全校職員解聘後再重新招聘。還是強調,英美派與德日派並沒有孰優孰劣,但如此人事大變動,說不影響學生學習那是睜眼說瞎話。
在1937年的淞滬以及南京戰役,透過傳教士醫生的報導,當時國軍各部隊嚴重缺乏手術繃帶、破傷風血清、藥品、夾板、救護車……等醫療器械,亦無訓練有素的手術助理,而擔架兵的不足,導致大批傷兵直接被棄置於戰場,可見國軍的醫療體系的低下。
這樣說起來,我似乎Diss國軍,但其實我想說:當時的國軍就是在資源匱乏的萬難處境下,持續進行改革進展。雖說在就事論事的精神中,必須要檢討結果的不如意,但對創立以及成長的理念及付出,絕對值得旁人以及後人致敬。而以上理念,就是本人德式中央軍文章的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回來新成立的調整師,不只野戰醫院,其他單位雖在理想上應當擴增,但現實狀況卻是因為資源匱乏,許多部隊的裝備未能到位(像有些步兵團沒有迫擊炮,只能沿用以往的小型機炮,或是有些師沒有裝備反坦克炮),有些更慘的,僅完成表面上的編制重整,在武器及訓練上均不到位。加上後來抗戰突然爆發,所以國軍最終只成立35個調整師,以及還沒接受最新式改編但先前已有做到部分改造的24個整理師,以當時全國177個陸軍師來看,新軍的比例不算高,卻已是較具戰力的部隊。而這當中能夠達成顧問團設立標準的調整師可謂當時國軍中的戰力頂峰,這些部隊分別是: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
(不過這支部隊成立的本意是樣板,也就是擺出來好看的,並沒有足夠的實戰經驗,但正因為要擺出來好看,裝備絕對在各部隊中最為先進整齊。)
接受德式訓練最老資格的陸軍第87師、第88師,以及從以上兩師抽出補充團而擴編成的第36師。
而有財政部銀彈支持的稅警總隊,同樣戰力超群,有時甚至能比陸軍更早領到最先進的武器(至於原因就是……有錢是大爺)。
民國二十四年,政府為了檢視德式訓練部隊的戰力,還有提升多兵種搭配的作戰經驗,並且趁機模擬上海至南京一帶的攻守實戰演練(這地區是國軍預設未來對日衝突的戰場),於是進行一場秋季操演。
這當中,陸軍出動87師、36師、教導總隊,讓以上部隊分成東西軍對抗,另外加上裝甲部隊、空軍也一併參與。可以說,這是多年德式訓練的整體展現,雖然空軍及支援兵種的數量依舊偏少,顯示國家整體實力還不以支撐足夠規模的現代化部隊,但是步兵的作戰水準及觀念與過往相比已有飛躍式成長。
除了步兵的提升,法肯豪森特別注意炮兵的整頓,他協助國軍將現有火炮進行整編,然後將全國457門火炮分成了4個獨立炮兵旅、5個獨立炮兵團、4個獨立炮兵營。之後更是向德國購入24門150mm重榴彈炮以及36門105輕榴彈炮,因而建立最現代化的支援部隊─炮兵第10團、第11團。
這兩個團除了擁有最先進的火炮外,相比其他傳統炮兵部隊還停留在用騾馬載重牽引,他們可是購入了重炮牽引車還有裝炮彈的載重卡車,所以在機動力上大大提升(但也話說,現代化的火炮重量非常驚人,真要用馬匹去拉,估計馬都快累死炮卻動沒幾公里,所以使用摩托化移動是必要的提升)。
另外,由於中日兩國關係越加緊張,法肯豪森與顧問團規劃出諸多對日戰略。其具體內容為:
以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為戰略規劃的重心,北方設定黃河為最後戰線,四川為戰略大後方。
以此為基準,四川需工業化,提供後勤。而長江會是整個戰略的核心,所以必要時須封鎖長江航道,防止日本海軍逆流而上的攻擊。黃河則作為最終防線,如果必要,需要進行有計畫的人工氾濫,增加對鄭州、武漢的防衛。(大家可以注意這一點,因為這將成為抗戰史上不容忽視且極具代表的一個事件。)
在賽克特─法肯豪斯的接力合作下,德式師日漸茁壯,但說了這麼多,到底這批耗費國家心血打造的部隊,相比其他派系軍隊會有何不同?接下來,老ㄕ就來好好介紹德式師的士兵有什麼特別的行頭。
圖片為: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
化學起源說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 開始
00:09 鳴謝各位網友, 我的影片上星期內兩次上了youtube熱爆榜
00:29 價真棧全港九新界分店
00:53 西營盤Pier Bar and Resaturant 平價高級美味抵食西餐廳
01:34 展示價真棧貨真價實廉價產品資訊
01:54 第一必買
02:11 煎蛋神器
04:04 第二必買
04:38 意大利粉冷知識
05:23 第三必買
05:41 第四必買
06:22 第五必買
06:50 第六必買
07:03 第七必買
07:41 第八必買
08:02 第九必買
08:27 第十必買
08:36 點解唔好買太平嘅紅酒
09:08 是咁的環節
灣仔【平價抵買 】食品超市、 家居用品"價真棧", 中環 │灣仔│北角 │銅鑼灣│ │荃灣 │油麻地│九龍城 │九龍灣 │太子│荃灣│大埔│元朗│天水圍│將軍澳 │屯門
#全港最平 #食品超市 #家居用品 #深水埗 #灣仔 #中環 #北角 #天后 #銅鑼灣 #香港仔 #分店 #平價抵買 #筲箕灣 #鰂魚涌 #炮台山 #堅尼地城 #土瓜灣 #旺角 #油麻地 #九龍城 #九龍灣 #紅磡 #慈雲山 #太子 #藍田 #長沙灣 #荃灣 #沙田#大埔 #元朗 #天水圍 #青衣 #將軍澳#屯門 #價真棧
#全港最平 #食品超市 #家居用品 #深水埗 #灣仔 #中環 #銅鑼灣 #分店 #平價抵買
#油塘 #觀塘 #佐敦 #油麻地 #何文田 #太子 #九龍灣 #九龍城
#天水圍 #荃灣 #粉嶺#上水 #元朗 #馬鞍山 #大埔 #將軍澳#沙田 #屯門 #元朗
Hello大家好, 我叫呀Tsar,
今日為大家介紹一間好平的生活百貨超市
價真棧,上個星期我上載的家興超市、大生生活超市,
連續一星期之內,兩次上了youtube熱爆榜,
對於網友但凡有分享、訂閱、點讚、甚至只留言一個表情符號
我都衷心感激,容許我隔住空氣無以為報、咀返兩咀,
Any肥, 說回價真棧,它在全香港九龍新界總共有34間分店
我會將它的地址放在留言置頂,連同我之前拍過所有平價超市
放在同一位置,好讓你可以容易格價
我又在該店買了些食物,一陣煮給大家看
一邊分享下廚房冷知識,你看我的影片
並非純粹格價那麼簡單,我可以由平民美食説到fine dining
都有好多實用的資訊跟大家分享,
我星期一晚去了西營盤一間餐廳Pier Bar and Restaurant
又好味、又超級抵食,我請客,給少少片段你們看
你們想快些知道的話,留言給我,若想看影片
因為我經常去這間餐廳光顧,好平,
但是那個大廚曾經在多間蘭桂坊餐廳做過總主廚
亦曾在赤柱BoatHouse黃金時代當過總主廚
餐廳物超所值, 有機會我剪條片給大家看看
我拍影片,一向注重怎樣可以用最少錢,
都可以過優質生活, 只要你們每次看我的影片十幾分鐘,
就可以吸收到新知識 , 又有片尾娛樂無窮是咁的環節,
看完影片,記得幫我用whatsapp facebook分享出去,
留個表情符號以示支持,事不宜遲
快看今天的十大必買,Are u ready?
第一必買,韓國三養辣炒雞麵,外面賣$58.9
這個品牌出名超級辣, 江湖傳聞,這個辣炒雞麵,
紅色勁辣無臭,殺人於無影無蹤
我一向都食得辣,所以今次就要來挑戰挑戰
另外,之前我在十元店買了一個心形煎蛋器
一來可以present得靚仔些,二來加隻煎蛋可以中和辣味
煎蛋之前,煎蛋神器裏面最好噴些油,
一陣放回隻蛋出來的時候沒那麼黐
開大火,見到有少少熱氣上升時放蛋,
見到隻蛋開始慢慢變固體,立刻轉細火
好快就可以熄火,因為我的麵未煮好,
等隻蛋在鑊上慢慢自己熟, 最重要蛋黃不好太快熟
否則不美觀,煲滾才落即食麵 ,
韓國即食麵需要煮的時間需要耐少少
要食好西,不可以太心急,
七分鐘時間之內你可以走去做其他事,
女士們可以走去抆個灰水,即上粉底
後生仔就可以找五姑娘傾下偈
麵好快煮好了 ,你要make sure個麵擎乾水
因為這是撈麵,不是湯麵,如果還是水滴滴,
醬汁的味道會被溝淡;首先倒辣醬
再撈勻 ,如果你不想太辣,千萬別落曬成包醬汁
建議你落三分一已經夠辣, 淨下的辣醬可以第日用來炒飯
不過我落了整包;食得辣,爛達達;食得苦,有抱負
吃得苦中苦,方為陳奐仁
第二包再打開落一半, 因為另一半芝麻紫菜 ,落在蛋上
這才夠吸引, 夾一注麵,夾少少蛋,送入口,
嘩! 頭兩秒還可以,之後我開始流鼻涕, 浪奔,鼻涕流,
辣到黐筋甩肺最想嘔,Oh! Man,
如瀑布瀉下來,辣到想跳海
辣不死我算好彩, 快點找個baby愛一愛
第二必買, 比利時出品的義大利麵醬
Bolognese sauce起源於意大利北部ㄧ個叫Bologna的城市,
是ㄧ個肉醬及蔬菜 (soffrito) 為基底的義大利麵醬汁,
嚴格說起來,肉類應該用牛肉或豬肉、pancetta(義式醃肉)
你可以用普通火腿代替, 而蔬菜ㄧ般為紅蘿蔔和西洋芹菜為底.
這裹的意大利粉好平 ,$8的份量一個人吃三餐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意大利粉的冷知識
Pasta泛指所有的意大利麵食
而Spaghetti則是Pasta的其中一種,Spaghetti細長、圓柱狀
嚴格來説Bolognese sauce並非配spaghetti ,
而是配一種叫做(tagliatelle) 的闊麵,
如果你將來遇到意大利的客人,跟他提起
Bolognese sauce配tagliatelle,他一定會對你另眼相看
但在意大利以外的地方,為了方便和成本
其實好多人都不會跟到太足,肉醬意粉,
Bolognese sauce配 spaghetti,你知道背後文化就ok 了
是0但啦! 難道你去食西多士裏面真的有屎嗎?!
菠蘿油裏面真的有菠蘿?買老婆餅送個老婆給你?
Life is short, take it easy!
第三必買, 這裏的果醬出名平靚正,
還有好多選擇,我手上這一隻就是無花果味道
這裏一瓶,一個人可以食到三、四十次,
果醬三文治做早餐, 衣食住行過三關,
打斧頭你要識慳,家用照攞你咪話我奸
第四必買 ,新東陽滷肉燥,乜乜tv mall買三盒$ 43.50
我見到有些網站一罐賣$41或$38 HKD, 非台幣喎
幸好有我在格價,看我的影片,你會慳好多錢
這款罐頭標榜精選上等豬肉,不添加防腐劑、味精,
加入乾葱以古法慢火燉滷製成, 肉燥色澤較淺,
油分醬汁幾多下,但口感不算肥膩,滷肉燥頗有咬口、
煮飯加餸最一流;食完落街抖一抖
要識靚仔/女拖隻狗;三句唔埋手牽手
第五必買 ,UNO芒果味椰果果凍
這個就是我的飯後甜品,我鍾意放入冰格幾個小時
雪到好像冰粒般硬,放入口慢慢在嘴裏溶化
能夠享受到濃濃的芒果果汁味,還有好大粒椰果肉,
啖啖肉,好滿足,飽暖思床褥,想多鹹嘢變頭禿,
還是勸君把書讀, 人間仙氣更脫俗
第六必買 , 這裹有好多朱古力、餅乾、薯片都好平,
但Ritter Sports這隻朱古力,在大生生活買得平些
你番看我講大生生活百貨超市那條影片, 比較價錢啦
第七必買 , 越南咖啡粉 ,外面賣 $24
沖三合一的即溶咖啡,超級簡單
只想給大家看我平日去旅行, 有帶自己的水煲
其實你可以即沖飲,不過我覺得落花奶更加滑
去越南旅行,千祈不要貪平在街邊檔飲咖啡
因為小販檔有好多假咖啡,
他們將栗粉、豆粉,甚至是帶有咖啡味的化學品混到劣質咖啡中
反正現在冇得去旅行,買這些三合一即沖即飲,
平得來又不會飲到假貨, bắt đầu từ nay,一沖即飲加奶奶
第八必買,這個美國Nutty Bounty的牌子
採用了罐裝抽真空充氮氣的果仁,
出名夠新鮮爽脆衛生, 它標明公司所用的堅果
原產地來自美國、澳洲及越南,品質有保證,
你會食得放心,不會食大量的農藥落肚
第九必買、韓國午餐肉, 分析午餐肉的好壞
要看四方面:一要肉味濃、二要有咬口
三肉質不可太鬆散、四不能太鹹
韓國午餐肉在這四方面都做得不錯
所以無論每一間的價錢都不一樣,有些賣得貴點
但銷量都一樣好,搵次煮給大家看看
第十必買,餅乾、曲奇、薯片、牛肉乾、豬肉鬆 都好平
當然店舖裏面亦有好多其他又平又正的賣啦,
但有一樣我要提醒大家,無論你到任何店鋪,
最好不要買幾十元一支的紅酒,
正所謂100元三支;飲到你白痴
香港有位作家沈西城先生,我不怕講,
因為他曾在陶傑光明頂節目講過
並非什麼秘密,他太太前一兩年過身;
原因就是成日買些幾十元一支的紅酒,
因為太平的紅酒其實加添了好多色素
留在胃入, 產生好多疾病,所以買酒千萬別貪平
不開心的事少提吧,純粹溫馨提示大家
那麼你們不要走得那麼快,陪我聽埋是咁的先啦
又來到是咁的環節,
.............................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9HFz8y81v8/hqdefault.jpg)
化學起源說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等價交換? #人體煉成? #賢者之石
✔︎ 成為七七會員(按這裡,你可以幫助我們繼續日更):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18 煉金術的哲學
02:27 煉金術的起源
04:33 「賢者之石」的謎團
05:43 轉入地下的煉金術
06:49 煉金術的高峰:燒瓶中的人造人
08:08 煉金術為什麼沒落了?
09:26 煉金術對現代化學的影響
10:11 我們的觀點
10:49 提問
11:08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化學的起源:煉金術 - LIS:https://bit.ly/2zRJqOk
→ 從四元素假說到週期表—淺談現代化學的起源|蔡朝翔:https://bit.ly/3cOqCyc
→ 化說從頭-淺談煉金術 |蕭暐翰、林智揚、戴佑亘:https://bit.ly/2Azq68W
→ 賈比爾|維基百科:https://bit.ly/3g0UQju
→ 尼古拉.弗拉梅爾|維基百科:https://bit.ly/2yflKmP
→ 賢者之石|維基百科:https://bit.ly/36c2NOb
→ 禁止煉金術的教宗|Wikipedia:https://bit.ly/2ZicNnW
→ 煉金術符號|維基百科:https://bit.ly/3dWRLiE
→ 帕拉塞爾蘇斯|維基百科:https://bit.ly/2TdGWkn
→ 何蒙庫魯茲|維基百科:https://bit.ly/3cQ7u32
→ 波以耳與近代化學的誕生 - 台灣化學教育:https://bit.ly/3g1BLxv
→ 用科學打臉的先驅:波以耳與《懷疑的化學家》(上):https://bit.ly/3bLbgcz
→ 用科學打臉的先驅:波以耳與《懷疑的化學家》(中):https://bit.ly/2ZgQoY4
→ 用科學打臉的先驅:波以耳與《懷疑的化學家》(下):https://bit.ly/2TmBFai
→ 鍊金術的前世今生:https://bit.ly/2zSz8NT
→ 【科學史沙龍】鍊金術的前世今生:https://bit.ly/3bJycbZ
【 延伸閱讀 】
→ 《煉金術、科學與歷史課》科學發展2004年12月號384期:https://bit.ly/3bLlklA
→ 西方煉金術與哈利波特:https://bit.ly/2ZnWzJE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wMQbpIalrE/hqdefault.jpg)
化學起源說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外星系主任 02 - 火星的生物 (國語)
https://youtu.be/1t6oZsv2PQ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火星生命是指有關火星的生命。火星生命經常出現在群眾娛樂中,如火星人。由於火星與地球自然環境相似,且火星氣候嚴寒,缺乏板塊構造,無大陸漂移現象,因此地質幾乎沒有改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火星表面擁有35億年歷史,因此很有可能保存生物形成前的狀態。這些均引起了研究生命起源的學者對火星的興趣。
美國太空總署前首席研究員近日披露,早在40年前,火星探測器維京號,就在火星上的任務中發現生命跡象。
1976年,NASA將火星探測器維京號送上火星。《自由時報》報導,時任該團隊首席研究員的萊文, 10月10日在著名的《科學人》雜誌發表文章指出,當時維京號在火星表面上已發現生命存在的積極證據。
萊文以其特立獨行且積極的研究風格著稱,他在過去數十年間一直堅持認為「人類可以證實發現地球外生命」。
萊文說,維京號上搭載的探測器將營養物置入火星土壤樣本,結果發現「有東西將食物吃掉,並留下代謝的氣態痕跡」。
為證實這是生物反應,該團隊對土壤進行高溫處理後重複前述步驟,這次就完全沒有出現反應。
不過,NASA聲稱無法在實驗室中複製實驗結果,並將上述發現定調為仿生物的化學反應,而非真實的生命。
而且在此後的43年間,NASA再也沒有在任何一具火星探測器上,裝設生命探測工具來追蹤這些生命,這引起外界諸多猜測。
NASA對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探索其實並未中斷,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學部主任吉姆.格林博士在接受英媒採訪中表示,他相信NASA很快就會找到火星上的外星生命,並宣布消息。
格林對英國《電訊報》說:「這將是革命性的,就像哥白尼所說的,『不,我們繞著太陽轉。』徹底革命性的,它將開啟全新的思路。」
他同時也對此表示擔心,「我認為我們還沒有為此做好(心理)準備,還沒有。」
NASA計劃在2020年7月發射「火星2020」探測器,希望它能成功地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找到外星生命。
去年1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選擇傑澤羅火山口(Jezero Crater)作為火星探測器的著陸點,預計它將在2021年2月18日降落在這顆行星上,並展開探測活動。
萊文呼籲當局在2020年的火星探測器上加設生命探測裝置。
NASA的2020年火星任務將與歐洲航天局(ESA)旗下、將鑽探火星地表之下的「火星太空生物」探測計劃(ExoMars)合作。
2020年火星任務還包括蒐集火星物質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進行檢測。NASA指出,這將是首度展現取回這類樣本能力的任務。這些樣本可以為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的生命提供線索,並且它們很可能揭示出火星上某種生活形式。
ESA的探測計劃則將遵循類似軌跡,並朝火星岩石往下鑽約2米。格林認為,NASA和ESA的兩部火星探測車都很有機會找到外星生命的證據。
「當我們在90年代首次開始研究天體生物學時,便開始尋找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生命。」格林補充說,「我們曾深入到地表以下2英里(3.2公里),亦曾進入像是核廢料池這種大家認為什麼也無法生存的環境,結果這些地方都充滿生命。最重要的是,有水就有生命。」
他認為,在像火星這樣的「極端環境」中,某些微生物為了生存會「鑽入岩石內」。
今天我們的課暫時完畢, 謝謝各位同學那麼用心聽課, 喜歡我們課堂的朋友, 請讚好, 和分享, 最重要是訂閱我們頻道, 還要點按旁邊的小叮噹, 我們有新影片出台, 各位便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吧, 現在下課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t6oZsv2PQs/hqdefault.jpg)
化學起源說 在 19.2 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说-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19 - 生命来自何方——生命的 起源 与生物进化(1)19.2 生命 起源 的 化学 演化说课程 ... ... <看更多>
化學起源說 在 科學人的照片 的必吃
【反重力思考】濃湯生物學:生命真的起源於濃湯? 1953年,美國化學家米勒混合了水、甲烷、氫與氨(他認為這是40億年前大氣的主要成份),煮成這鍋著名的濃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