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近年來關係緊張,也連帶影響到了當地的華人社區。這篇來自【CUP】上的文章,介紹了1960年代印度的反華事件,以及事隔60年之後今日華人社群所遭遇的挑戰。
橫跨60年的印度反華事件讓我門進一步思考「認同」到底為何?我們可以想像,已經於印度落地深根的華人社群其實面對著身處在在地印度人與中國與其他華人國家之間的尷尬。這個尷尬來自於自身的膚色外,其實也與社會地位、歷史情結、經濟能力等密切關係。如何促成族群之間互動交流與互解歧視,成為當代許多多族群國家要面對的挑戰。
----------------------
事隔近 60 年,殘存的華人社區又再面臨威脅 —— 中印邊境再起流血衝突,印度反中情緒高漲,更號召抵制中國商品和食物。但「經濟學人」最近在加爾各答唐人街採訪,卻未發現有緊張氣氛,華人不但未有站在中國一邊,更組織合唱團大唱印度愛國歌曲,以示忠於印度,華人寺廟亦如常高掛印度國旗。傳統的華人木匠、牙醫和皮匠,依舊受到老一輩印度人青睞。
能操印地語、孟加拉語、英語和客家話的華人 Winnie,在 1962 年的慘劇中失去上學機會,更痛失了父親,事後好不容易在 1968 年開設美容店自力更生。她在訪問中指出,絕大多數華人已經移民海外,加拿大萬錦市(Markham)的加爾各答華人後代人數,比留居加爾各答的還要多。在訪談間,就連她的侄女也在打聽加拿大簽證問題。
不過,並非所有華人都對印度如此放得開。Patrick Lee 仍然操持家族生意,與兄弟出產老字號醬油「寶昌」(Pou Chong),他寄望子女能夠回國繼承事業,並確信印度是個好地方。縱然他依舊記得,岳丈母在 1962 年時的囚禁經歷:「一夜之間,他們喪失一切、喪失畢生積蓄,變得一無所有,所以難免是有點恐懼。」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cup.com.hk/2021/03/29/chinese-communities-in-india/
加拿大牙醫移民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病沒錢醫的美國中產階級》
Grace 有幾次在網路上跟別人議論健保的議題
不過不是因為網路上最夯的議題
「僑民是否該禁止用健保?」(註)
而是因為台灣人是否該以健保為傲
Grace來美國前在醫療業待了四年多
我的主張是台灣醫療第一真的沒什麼好自豪的
因為台灣的醫療業真的太血汗了呀⋯⋯
過低的勞動工資跟過多病人、過長的工作時間
以及趨向廉價服務業化的工作環境
導致青年不願意投入護理或照護甚至調劑工作
這產業不但面臨原廠藥紛紛撤出的危機
二十年後也會產生可怕的年齡斷層
再不改善 未來全體台灣人要共同承擔
這些感觸在我實際定居後美國越發得到應證
美國醫療以精緻和昂貴聞名
為了給予每位病人最良好的服務
預約各科門診通常都要等上兩週至一個月
因為所有人都是預約制
當你到達醫院或診所時
你不會像台灣一樣
在候診室看見滿滿的人
頂多有一兩位跟你預約同時間但不同醫生的病人
也因為如此櫃檯通常都已經知道你是誰
在你到達後很快的把你迎到單獨的診間
由護士進行基礎的檢查後
醫生會出現並且幫你做後面的問診跟治療
幾乎所有的診療都只會在診間裡進行
病患能感受到充分的隱私
而且Grace自己的經驗是
一個看診通常長達半小時至一個半小時
完全不會有醫生趕著要看下一位的感覺
而且由於醫生問診時間較久
他們會像認識新朋友一樣自我介紹並問你問題
他們會記得你的姓名、家庭成員、喜好等資訊
並且在下次你去看診時從裡面找話題
此外在下次看診前
你對你這次看診有任何疑問
是可以打去診所找醫生問
而且醫生真的不用翻病例也記得你是誰
既然一次看診要消耗醫生一小時的寶貴時間
醫療費用當然所費不貲
在Grace有醫療保險前
有一次不得不帶女兒去看眼科量視力
自費竟然花了$256美金
痛的Grace一週吃花生醬吐司度日
後來Grace有正職工作開始有醫療保險
決定在美國看牙醫洗牙
Grace本身因為是公務員保險已經相當好
而且Grace因為有小孩給付保到最高
去看牙醫的結果是洗牙要分三次洗
而且每次自付額還要$49.60元
如圖一 而且如果保險不給付
帳單竟然高達$248元
相較於Grace上次回台灣自費洗牙
帳單竟然只有1200台幣
相同的服務在美國的價格竟然是近二十倍
後來Grace還去做了保險給付的身體檢查
檢查完醫生給我開了一個月份的藥
右圖 拿十五顆藥再扣除醫療保險給付後
竟然也還要自付$23元 是不是很驚人
Grace自己認為這裡的物價跟台灣比較
頂多是兩至三倍左右
更顯得台灣的醫療廉價的不合理
那麼在美國誰看不起病呢?
一般人會認為是底層的窮人
但其實美國收入低於政府標準的族群
是可以享受美國的紅藍卡 (Medicare) 和白卡 (Medicaid)
他們只需付非常少的月付金額
就可以享受各種療程吃到飽
在美國真正看不起病的
其實是收入超過標準又低於平均值
家裡還有老小的中產階級
這些人往往家裡有人生疾病或重病
只能抵壓房產治病或是欠下一大筆債務
付了大錢換得的治療卻不到窮人的一半
Grace就聽過有人得了癌症
卻沒錢把一整個化療療程做完
或是明明有心臟病卻得花兩三年時間存錢動手術
一個疾病可以把原本小康的家庭經濟拖垮
所以在很多世人努力移民美國的同時
有一群美國人是拼了命想要移民加拿大
為著加拿大有免費的醫療卡制度
當然這裡也有慈善的免費醫院
Grace去過一次
候診室裡面滿滿的人
空氣混濁 感覺很糟雜
不過當時因為Grace不符資格
所以沒看診就離開了
還有另外一種診所叫urgent care
是由護理師開的
收費低廉很多
但是他不能做很多醫院可做的處置
特別是慢性病跟外科手術
這邊不多討論
Grace喜歡美國的自由空氣
因此覺得付貴森森的醫療費用也覺得還可以
只希望六十五歲之前不要生太多次大病
(美國六十五歲之後有社會保險基金支付大部份醫療)
總之 隔岸觀景總是只會看到好的一面
實際搬到新的國家生活前
記得調查好當地風俗民情確定自己喜歡
對優缺點徹底分析免得之後後悔
最後在行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才不會花了大錢只換得後悔
註:僑民其實不會沒事就回台灣用健保,因為大部份的人跟Grace一樣,都是上班族且自己在當地有醫保,沒時間也沒閒錢特別為了小病坐飛機回台灣治療,真的生大病更不可能有體力坐飛機回去治療。根據健保局的數據顯示,僑民付的健保費其實是高過僑民申請的健保給付,所以僑民容許加保其實對台灣健保是有好處的。健保會入不敷出其實是因為慢性病患跟洗腎患者的龐大醫療費用。至於僑民用健保為什麼被污名化,大概是因為少部份的僑民言行舉止讓人討厭吧。
加拿大牙醫移民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2017.10.16 法國 ※
2012 年土魯斯猶太兒童屠殺事件巴黎法庭聽證
上週是猶太教的住棚節(Sukkot),這是慶祝豐收的歡樂節日,然而法國土魯斯的猶太社區卻再度重溫了 2012 年三月的恐怖事件,也是導致三百個猶太家庭決定移民到以色列的主因。
在巴黎警戒森嚴的司法宮(Palais de Justice),審判的焦點事件是:2012 年,穆罕默德·梅拉(Mohamed Merah)屠殺三名猶太兒童、拉比、三名士兵,最後被警方擊斃。
他的哥哥,阿布德卡德·梅拉(Abdelkader Merah)以勾結罪遭到起訴,另外一名男子則被控提供自動步槍、防彈背心給兇手,也一樣被提起公訴。兩人都否認檢方的指控。
對於牙醫師江密歇·柯恩(Jean-Michel Cohen)來說,梅拉的犯行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此之前,他在土魯斯貧窮區看牙,已經感到敵意愈來愈嚴重,例如被罵為「骯髒的猶太人」。
來他診所看牙的眾多穆斯林病人中,包括了阿布德卡德·梅拉。
在穆罕默德·梅拉犯行之前的幾天,柯恩看到他在猶太學校(Ozar Hatorah)外遊蕩徘徊。
2012 年 3 月 19 日,梅拉騎著一輛偷來的摩托車,對學校大門進行掃射。三十歲的拉比強納森·山德勒(Jonathan Sandler)企圖用身體阻擋子彈,保住五歲與四歲兒子的性命,但三人當場死亡,另外一位喪命的兒童是校長的女兒,米莉安(Myriam Monsonego)。
柯恩在臺拉維夫的新居接受電話採訪表示:「我是第一個抵達兇案現場的人。住在法國愈來愈不安全,該事發生後,我太太跟我決定移民到以色列。」
巴黎的審判,柯恩決定不全程跟隨,但對於在巴黎法庭現場的人來說,那是很痛苦的經驗。
戴著猶太小帽、穿著黑背心、白襯衫的 20 歲年輕人米穆尼(Dovan Mimouni)出庭作證時,全場靜默無聲。他斷斷續續地描述兩個小男孩,以及小女孩米莉安躺在血泊中的樣子。他必須深吸一口氣,才能不痛哭出聲,他說:「我雙臂抱著她,但我能怎麼辦?我不知道能做什麼。我只有十五歲,年紀太小。」
土魯斯猶太組織的發言人馬克·弗里曼(Marc Fridman)說:「聽到證人提起當天的經過,實在是很令人難過。法國的反猶情緒升高,但我們從未想到小朋友會在學校門口被冷血屠殺的一天。」弗里曼的兩個兒子當天在同一所學校裡。他說:「我的長子當年十六歲,他打電話給我,說:『爸,這裡有槍擊案,不要來』,我當然馬上趕過去。」
土魯斯人口一百三十萬人,猶太人口約有十萬到十二萬人。弗里曼說,自從該事件發生後,至少已有三百個家庭移民到以色列,其他人則移民到英國、加拿大、美國。
他們的出走,讓土魯斯感到痛苦。土魯斯是法國最成功的城市——它是太空科技、生物科技與數位產業的中心。市長江-呂克·穆丹(Jean-Luc Moudenc)表示:「為了宗教的理由,人們覺得土魯斯不是一個安全的城市,看到他們離開,是不可忍受的事情。這代表著我們在退步,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當政者必須盡全力改變這種情況。」
弗里曼指出,猶太民族在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在土魯斯區域定居。中古世紀的西班牙排猶宗教大審判、以及俄國迫害猶太人,都造成此區猶太人人數增加。
1950 至 60 年代,前法屬的北非殖民地紛紛獨立,許多北非移民開始移入土魯斯外圍的市郊。其中包括兇手梅拉的家庭,但也包括被梅拉殺死的三位士兵家人——30 歲的中士恰丹(Imad Ibn Ziaten)、25 歲的中士薛努夫(Abel Chennouf)、23 歲下士雷辜阿德(Mohamed Legouad),他們都來自北非。
現年 35 歲的阿布德卡德·梅拉對於弟弟當年的行為表達「憂傷、恥辱、遺憾」,但他聲稱事先毫不知情。他跟另一名被告坐在強化玻璃螢幕後面,由六名警衛看守。
弗里曼說,法國稍後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特別是 2015 年以後的事件(譯按:指《查理週刊》以降的恐怖攻擊),反而讓猶太人不再覺得完全孤立無援。
以色列官方的數據顯示,來自法國的移民在 2015 年達到最高點,約有七千八百人,但之後下降到約為三千人。
https://www.thetimes.co.uk/…/toulouse-a-city-in-shock-as-co…
圖:2012 年的受害者葬禮、以及行兇時 22 歲的穆罕默德・梅拉。
加拿大牙醫移民 在 台灣牙e通- [線上課程] 加拿大考照移民說明會又到了畢業的 ... 的必吃
加拿大 政府自2011年起重啟「外國畢業牙醫師考照計畫」,使全世界非加拿大畢業的牙醫師,得以透過一個非常困難的三階段考試來取得加拿大牙醫學系畢業的同等 ... ... <看更多>
加拿大牙醫移民 在 Re: [問題] 加拿大牙醫申請- studyabroad - PTT職涯區 的必吃
申請牙醫的條件就是你必須在加拿大大學念過書然後它們會要求一些特定科目的成績 ... 通過一個考試(關於牙科) 還有面試不曉得你是要用國際學生身分念還是要用移民者身分 ... ... <看更多>
加拿大牙醫移民 在 [新聞] 醫生短缺加拿大正在消除外國醫生移民障- 看板medstudent 的必吃
醫生短缺 加拿大正在消除外國醫生移民障礙
更新: 2022年10月06日 5:20 AM
【大紀元2022年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面對加拿大全國范圍內合格
醫生持續短缺,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已做出改變,使已經居住在加拿大的
外國醫生,通過快速通道(EE)移民所涉及的一些要求被豁免。
據CIC News報導,已在加拿大工作的醫生經常發現自己無法滿足快速通道的資格要求,因
為加拿大的醫生常採用「按服務收費」的模式,使他們成為自僱者。
自僱者在加拿大獲得的工作經驗,不符合大多數經濟移民途徑的資格要求,例如快速通道
提供的途徑。
加拿大移民部長弗雷澤(Sean Fraser)上週在新斯科舍省宣布,取消醫生移民的這一障
礙。
「特別是在我的家鄉,外國出生的醫生一直在幫助保持家庭健康,並照顧我們的老齡人口
。」弗雷澤說,醫生的技能是加拿大社區的重要資源,醫生在新斯科舍省或全國其它地區
安家,「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政府的新措施是在發出一個信號:「我們希望他們留下來
」。
加拿大目前醫療保健行業的職位空缺率接近6%。這意味著,在2022年第二季度,全國有超
過13萬6,000個醫療保健專業崗位需要填補。
CIC News的報導稱,針對醫生的例外政策標誌著快速通道的變化開始,預計將持續到2023
年。去年6月,C-19法案獲批,並賦予了移民部更多權力,來針對具有特定工作經驗、教
育或語言能力的快速通道候選人,而不是像目前的常態那樣,僅根據打分挑選候選人。
弗雷澤在6月的一次採訪中表示,這些新權力將允許加拿大邀請勞工市場急需的候選人,
為加拿大經濟做出貢獻,而不是挑選勞工市場不需要的人移民。
心得:
雖然這篇是講已在加拿大工作的醫生,但仍可見到加拿大移民政策改變,對於特殊執業如
醫生,不再以打分挑候選人,現在正是最加移民加
拿大的時刻
加拿大城市的生活費其實跟台北的生活費差不多,台灣的水果蔬菜在溫BC省的溫哥華都買
得到
而且加拿大對醫生很保護,醫療糾紛很難告成
不過省醫療管理機關對醫生用off label
合理用藥判斷有不公正的介入,之
前一位亞伯達省的急診室醫生用伊維菌素成功救回多位新冠病危病人,但卻被省的衛生機
關解除醫院職務。這是該醫生在紐倫堡法典慶祝活動的演講影片:
https://rumble.com/vngfgx--75-daniel-nagase-.html?fbclid=IwAR27uK1WUHhxsPXf1cB
Wsg_zzFEvAfUDh8BnWy9zK5hGm2IFLt8XFRRVeOQ
縮址:https://reurl.cc/GXKRED
如果所有方法和可用藥物都試過都救不病人,你知道最後仍有一款藥可能有希望救活,病
人家屬也懇求你使用,但政府政策因龐大藥廠利益禁止你使用這便宜有效的藥,你是冒著
被解雇甚至被吊銷執照的風險使用,還是遵守政策不使用並開始為病人死亡到數計時?
以上題外話
名詞解釋:什麼是off label ?
https://reurl.cc/ROylXG
若想移民,現在就開始去補雅思,英文成績考高點,是最重要的關鍵
關於移民表格連結,可參考我這篇文:
https://moptt.tw/p/medstudent.M.1668912562.A.7B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94.78 (香港)
※ 編輯: yule1224 (203.145.94.78 香港), 11/24/2022 06:21:24
※ 編輯: yule1224 (203.145.94.78 香港), 11/24/2022 06:22:17
※ 編輯: yule1224 (203.145.94.78 香港), 11/24/2022 06:25:23
看來可以不用
https://mcc.ca/about/route-to-licensure/
2. Join a practice-ready assessment (PRA) program
If you are looking to get a provisional licence so you can begin independent p
ractice, a Practice-Ready Assessment (PRA) program may be a good option for yo
u. Designed for internationally trained physicians who have pursued postgradua
te clinical medical training abroad, this program is available in several part
icipating provinces and offers a clinical field assessment over a period of 12
weeks. For more information, contact the PRA program of the province where yo
u would like to practise.
缺醫生移民局減低對醫生移民難度
跟你移民通過後去哪住,這是兩件不相關的事
你可以挑容易移民的省申請移民,等移民通過拿到居民權就跑去溫哥華住
哪個省容易移民,可以在填官方移民資格問卷時把每一省都試一下,就知道了
https://moptt.tw/p/medstudent.M.1668912562.A.7B3
※ 編輯: yule1224 (203.145.94.78 香港), 11/25/2022 06:17: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