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2019首播中文劇/電視電影。年度至hit必推《守百年之約》】2019年剩下7天,也是時候來重溫一下今年首播的本地中文電視劇及電視電影;雖然數量不多,但一年裡能擁有3部引人熱議、掀起熱潮的至hit作品,本地劇前路雖然難行,但依然不乏支持者,版主寄望來年再出佳作,殺出一條光明路!
說到年度至hit,當然必推《守百年之約》啦;它在八度空間開播後收視也頻破紀錄,還創下熱播中就開始重播時段,及結局擁有電視版和網絡版兩個版本;而且也是首部登陸中國芒果TV國際APP視頻網的本地制作電視劇,非常威水。
雖然先後在“TV3:Anugerah Skrin 2019”及“2019亞洲影藝創意大獎”頒獎禮(Asian Academy Creative Awards)失意獎項,但看它由其他各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已證實它是一部製作超水準的優質年代劇。
順帶一提,由開播前的各種幕前幕後的訪問,到播映中的on劇開講及報導,《守百年》也打破了版主寫單劇相關貼文的次數,是版主心目中的至hit第一名。
至於第2部至hit,當然就是國慶特備電視電影《當時明月在》了!兩大華巫實力派林奕廷和Azizah Mahzan演出媽媽無私的愛,一對由張順源及陳香郿飾演龍鳳胎兄妹的和解也牽動人心,此戲一出即獲三大民族給予很高的評價,讓版主覺得這戲好像把三大民族的心連成一條心了,真厲害。
第3hit呢,應該就是最入屋的賀歲系列《春天花啦啦》了,今年《春天花啦花啦啦》以電視電影形式會觀眾,新加入的歌神由許亮宇飾演,與歡樂組屋居民打成一片,有好歌聽又有暖心劇情,深得觀眾歡心,紛紛請求來年再拍系列~~果然,2020年續拍三部曲啦,相信來年收視和口啤都不錯的話,系列應該長拍長有。
其他本地作品方面,雖然以美食為主題的《開餐吧!吃貨小妹》相當清新有趣,而且也榮獲“TV3:Anugerah Skrin 2019”中文最佳電視劇獎,但播放期間並未掀起熱潮,版主覺得極有可能是被《春天花啦花啦啦》分散了觀眾的關注力;而《逆行者》最初未獲觀眾青睞,之後隨著劇情越發緊張,討論度才漸漸熱起來;相較之下,目前仍在tv2播出的《陰陽大轉移》及已播的《再憶起》就略遜一籌,除了播出時段的問題外,電視台鮮少為中文作品搞宣傳,也因此讓tv2中文劇常被人忽略,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吧。
文字/阿雪
=================================
🧡2019年版主看過的本地劇/電視電影小檔
❤️《守百年之約》(The Promise)
首播日期:13/5/19
劇長:26集
導演:郭福華、林大凱、蘇鈺褀
演員:盛天俊、陳子穎 、莊可比、原騰、陳美君、羅勵勤、釋福如、王衍任、陳斾江、盧政揚、蔡煒祥、溫紹平、林奕廷、張順源、陳浩嚴等
《守百年》主要講一個染布坊大戶之家經歷二戰的故事,由一間暗藏穿梭時空密道的百年老宅,牽起了兩個年代的邂逅,也意外讓生於不同年代的男女主角在過程中扯出隱藏的家族秘密。
❤️《當時明月在》(Back To You)
首播日期:31/8/19
劇類:電視電影
導演:巫紹棋
演員:林奕廷、張順源、陳香郿、Azizah Mahzan、Nu'Man Salleh、Clara James、Elza Idanie、劉文捷及鄧綉金等。
故事講述一位華人母親發現失散28年的女兒,被馬來夫婦領養並接受了馬來文化和教育;華人母親為了女兒學起馬來語,而馬來母親得知女兒與生母相認頓覺晴天霹靂,直接駕車找華人母親對質。。。
❤️《春天花啦花啦啦!2019》(Singing In The Spring 2019)
開播日期:6/2/19
劇類:電視電影
導演:周發耀
主演:許亮宇、朱浩仁、陳慧恬、陳子穎、盛天俊、蕭麗玲、謝承偉、小玉、呂愛瓊、陳沛江、甘家旗等。
故事發展銜接2018年的《春天花啦啦!一屋滿堂》番外篇,歡樂組屋眾人重拍《春天花啦啦!》改編版的MV,不小心把花恬、花琪(陳子穎)和常樂(盛天俊)三人留在荒野。花恬更意外遇到被誤以為是鬼的“歌神”(許亮宇),還把歌神带回歡樂組屋物色美聲,鬧出笑話百出。。。
❤️《逆行者》(Turning Point 2)
開播日期:19/8/19
劇長:25集
導演:林秉泗
演員:李銘忠、梁祖儀、陳俐杏、李偉燊、朱浩仁、謝承偉、蕭麗玲、盛天俊、張水發、林佩琦等。
梁祖儀飾演一場嚴重交通意外中唯一的生還者,雖然保住了命卻因此失去行動能力。5年來,她在朱浩仁飾演的心理醫生的治療下,漸漸恢復求生意志,但得知那起車禍的兇手劉謹言(李銘忠飾)因翻案而釋放,隱藏的創傷記憶再次浮現,但在她執意要定罪劉謹言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他可能是無辜的,兩人決定聯手調查真相追緝真兇。
❤️《開餐吧!吃貨小妹》(Sweet Delicacy)
開播日期:24/1/19
劇長:22集
導演:譚少偶
演員:陳俐杏、盛天俊、許亮宇、高藝、葉良財、溫紹平、張詠華、謝承偉、小玉、林奕廷和韓依婷。
故事講述溫紹平和葉良財是中餐館同門師兄弟,但因一場誤會而鬧分裂,未料兩人的後代陳俐杏及盛天俊卻在陰錯陽差之下結為冤家,之後更發展成情侶,而他們的師弟張詠華的兒子許亮宇也同時愛上陳俐杏。。。
❤️《陰陽大轉移》(Missing In Possible)
開播日期:8/10/19
劇長:20集
導演:陳偉昌、Alan Foo
演員:溫紹平、陳斾江、張詠華、釋福如、李偉燊、狄妃、蕭麗玲、劉益行、劉嘉興、陳立揚、蔡煒祥、劉文捷、曾玟偉等。
故事講述風水大師賴世仁(陳鴻)因祖傳的幽遊帛書被最小的徒弟尹英傑(陳家亮)偷了半本,一病不起離開人世。
賴世仁過世後,劉為民(陳斾江)及陳世峯(溫紹平)兩家人繼續住在賴世仁留下的大宅裏,陳世峯的兒子陳家威(李偉燊)雖有風水天分,卻無意繼承父業,劉為民的女兒劉嘉玲(狄妃)則對風水極有興趣,卻因命格不適合接觸風水被父親力阻,兩家原本相安無事,直至師弟殷英穎(張詠華)再次出現。。。
❤️《再憶起》(Before I Sleep)
開播日期:7/11/19
劇類:電視電影
導演:ALAN FOO符育騰
演員:狄妃、蔡煒祥、劉益行、茵茵、陳立揚、黃子康、周麗棋、陳汶樺、波音等
故事女主角阿菲(狄妃)命運坎坷,自小與患有憂鬱症的父親(蔡煒祥)相依為命,長大後卻發現自己患上與走失的母親相同的病症: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為了在記憶力退化前為父親先規劃未來,未料卻被父親誤以為她想拋棄他,繼而離家出走~~這對父女最後將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呢。。。
#守百年之約#ThePromise
#當時明月在#BackToYou
#春天花啦花啦啦2019#SingingInTheSpring2019
#逆行者#TurningPoint2
#開餐吧吃貨小妹#Sweet Delicacy
#陰陽大轉移#Missing In Possible
#再憶起#Before I Sleep
#重溫2019首播中文劇電視電影
#大馬LocalSta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香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以前學生時期,我每天都在找比賽! 這好康我決定在下面詳細跟你們分享! 【2019第五屆礁溪微電影暨詞曲創作徵選活動】 礁溪鄉公所為行銷礁溪優越之自然人文景緻,持續舉辦「礁溪微電影暨詞曲創作徵選活動」,即日起至9月30日受理收件,活動總獎金30萬元。 PS:交通運輸工具上請酌量觀看‼ 免費住宿申...
劉 住 春天 交通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挖出了好多我們的歷史啊~
與王堅院士有關的日子
本文來自杭派工程師。撰文 | 猛哥;視頻 | 阿竜
…………………………………………………………………
21年前,他是學界翹楚,比爾·蓋茨最信任的人之一。
11年前,他受馬雲之托,在阿裡掀起技術革命。
從“騙子”到“雲計算開拓者”,十年一覺“飛天”夢。
他就是王堅,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
1
那年,李開復37歲,受比爾·蓋茨之托,帶著一項使命飛抵北京。
甫一落地,他就到處尋找電腦使用者介面領域的頂尖人才,跑遍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沒有。後來,北京大學電腦系圖形學老師董士海給他指了條道。
董士海在視覺化領域深耕多年,熟諳學界,他想了想,說,“有一個,在杭州!”
此人就是王堅。
李開復又多方打聽,大家都說王堅是國內研究“人機界面”最優秀的一個人。
人機界面,是人與電腦之間傳遞、交換資訊的媒介和對話介面,是電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堅生長在西子湖畔,卻南人北相,身材高大,總是頂著一頭亂髮,挎著黃色軍用挎包,衣服皺巴巴,走路一顛一顛,脖子前伸,全然不關心外界的書生派頭。
細數王堅的經歷,完全稱得上是一個“異類”。他生於1962年,被打上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烙印,癡迷大飛機,卻在1980年考入杭州大學工業心理專業,讀研期間常去浙江大學旁聽電腦課程,他的碩士論文《人機交互和多通道使用者介面》是中國第一部人機交互的論文,後來還影響了航太工程。
這多少算間接圓了他的“飛天”夢,也許是覺得不滿足,很多年後,他乾脆直接上陣,帶領一幫年輕人編造另一個版本的“飛天”夢,歷經挫折,每當下屬們洩氣時,他總會講,過去“那麼多優秀的工程師一輩子連造飛機的機會都沒有”,相較之下,現今一切堅持都是值得的。
1990年,王堅獲得心理系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2年就晉升為教授,1993年又列為博士生導師,並擔任心理系系主任。1998年8月,杭州大學與浙江大學合併,王堅新增了一連串耀眼的頭銜:中國人類工效學會理事、浙江大學工業心理學國家專業實驗室主任。
不過,李開復一門心思要找到他,可不是因為這些頭銜,而是另有緣由。他給王堅發出郵件,邀請他來京參加一個典禮。
2
1998年11月5日,北京天氣蕭瑟,長安街兩邊的白楊樹正在凋零。
但與北京火車站相去不遠的國際俱樂部門庭若市,來了300餘人,均為中國電腦業的翹楚,包括18位院士、56位教授、4位大學校長、9位系主任、27位研究員、7位所長、1個總工程師、1個高級工程師和1個總裁。
此外,還有29個政府官員和美國駐華使館的1位外交官。
王堅沒有到場。但這個小插曲絲毫沒有影響李開復的好心情。
科技部部長及教育部副部長先後登臺致辭,此外資訊產業部及中科院等官方機構都贈送了花籃。
這些官員和學者聚集一堂,只因美國微軟公司在中國建立了一個研究院。
微軟CTO 奈森·梅爾沃德是敦促比爾·蓋茨做出此項決議的“推手”。當天,他在祝賀視頻中說:“因為人才是成功研究的先決條件,我們決意追隨人才,到人才濟濟的地方開設研究院。”
李開復進一步解釋說,微軟中國研究院的初衷是“彙聚中國本地的優秀人才和微軟公司自己的專業人才,彙集其思想。”
此話當日與會者都未給予足夠的注意。只有王選(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電腦漢字雷射排版技術創始人)隱約覺得微軟志不在此,“有眼光”,還有“遠大戰略。”
1999年春節前,微軟中國研究院開始大規模招攬人才,觸角幾乎覆蓋了所有一流科研院校。
《經濟日報》說微軟中國研究院“一網”就“網”了十幾位拔尖人才。
3
儘管1998年的秋天,李開復和王堅沒能見面,但兩人在通了五封郵件後,再次約定見面。
李開復出差時,曾專門去浙江大學找王堅,沒見上,後來微軟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沈向洋(剛宣佈從微軟離職。此前為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美國工程院院士)去浙江大學做演講,李開復囑託他去與王堅見一面,仍然緣慳一面。
李開復只好在郵件上邀請王堅北上,“看看研究院。”
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如此執著,這令王堅既驚訝又感動,他回信說:“我來北京看你。”
1999年1月10日,李開復終於見到了王堅。沒有寒暄,開門見山。談話只有半小時,但對聰明人來說已經足夠。
當王堅回到杭州時,一封電子郵件已在等著他,那是李開復發的。儘管李開復很希望王堅能夠加盟微軟中國研究院,但抹不開情面直接挖人,畢竟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是微軟中國研究院的顧問。
李開復只是提出可以和王堅的實驗室合作,這讓王堅很開心,覺得大展宏圖的機會來了,但幾天後,他給李開復回信說,要到微軟中國研究院做訪問學者。
導致王堅改變主意的原因是作為系主任和副院長,需要參加無數的冗雜會議,這令他不勝其煩。
1999年的春天剛開始,王堅來到微軟中國研究院。接觸越深,李開復越希望王堅把“訪問”變成“加盟”。
最後,還是王堅自己捅破窗戶紙。到了夏天,他向李開復明確表示要到微軟來工作。
王堅被任命為多通道使用者介面組的主任研究員,組員有張高(中科院博士)和韓堅(清華大學博士)兩個年輕人。
以潘雲鶴的身份和學養,自然不能阻攔王堅的出走。
那個夏天和潘雲鶴一樣心情複雜的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黨委書記李生,他是哈工大電腦系的老系主任,也是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第一個博士生候選人(因為選擇提副教授沒有繼續讀博,張大鵬遂成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第一個博士生)。
李開復給李生寫了一封信,說要挖走三個人,即:荀恩東、王海峰和劉挺。
荀恩東,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工作了兩年,後被引入香港科技大學,現在北京語言大學任教,研究機器翻譯和語法分析。
劉挺,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呆了一年,又返回哈工大教書,現在是哈工大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
王海峰,是中國最早做搜索的一撥人,加入微軟中國研究院後,李開復親自帶他。一年多後,跳槽到東芝中國研究院,2010年加入百度,深得李彥宏信任,2019年5月出任百度空缺了10年之久的CTO。
巧合的是,同月,中國工程院公佈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所涉專業為“人工智慧”方向的候選人共有五位,分別是王海峰(百度),沈向洋(微軟中國),楊強(微眾銀行),莊越挺(浙江大學),鄭慶華(西安交通大學)。
候選名單中還有兩位與人工智慧相關的企業人物,分別是李彥宏和王堅,均位元列工程管理學部“新興交叉領域工程技術創新管理”專業。
一個月後,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公佈,李彥宏、王海峰、沈向洋落選,王堅仍在列。
能PK掉沈向洋和王海峰等老同事,足以證明王堅的卓越,此時他的身份是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
20年前,當王堅離開杭州來到北京時,創業失敗的馬雲正帶領一幫人從北京折返杭州,希冀東山再起;當王堅正式加入微軟中國研究院時,馬雲與“十八羅漢”在湖畔花園創辦了阿裡巴巴。
一個是風頭正勁的學術明星,一個是屢敗屢戰的創業者,誰能想到這兩個人將來會有交集,並作出驚天之事。
機緣就是這麼神奇。
4
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專家學者們得以全心全意投入基礎研究,而不用操心經費及產出。
在王堅看來,研究院要做的就是提出新概念,“我們不是要改進現有的而是要提出新的,不是把人家已經做過的東西做得更好,而是要做人家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
即使是三流的開創也要比一流的跟隨更加艱難。所以,王堅一直給自己出難題。夏天開始的時候,他帶領張高和韓堅全力投入“人機界面”的研究,改進中文輸入法就是他加入微軟後的“首秀”,結果“驚豔”。
1999年10月18日,李開復帶領微軟中國研究院的6個研究員(王堅、李勁、周明、高劍峰、沈向洋和張益肇),抵達微軟美國總部,親自向比爾·蓋茨彙報。
李開復著重介紹了中文輸入方面的研究,比爾·蓋茨非常感興趣。回京後,微軟中國研究院專門舉辦了一次新聞發佈會。
王堅最後上臺,他說“做研究不一定隨大流。”
2001年,微軟中國研究院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2004年,王堅出任常務副院長。他的主要成果包括:SQM大規模資料處理系統、數位墨水、支援亞洲語言的無模式切換使用者介面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在世界上首次推出手寫數學公式識別器,並在胡錦濤主席2006年訪問微軟時專門為主席和夫人作了演示。
王堅深受比爾·蓋茨信任。他帶的組是研究院裡當面和比爾·蓋茨討論問題最多的小組。
微軟正處巔峰期,微軟亞洲研究院兵強馬壯,王堅有足夠的空間去大展拳腳,直到一個叫劉振飛的人找上門來。
5
劉振飛,現阿裡巴巴合夥人、高德總裁,不過2008年他找到王堅時,還是淘寶網技術保障總監,他因為資料上的技術難題,想挖王堅的手下,結果被跳票,他索性直接去挖王堅。
王堅當時帶人所做的專案正和資料相關,通過海量資料分析瞭解使用者習慣、優化軟體反覆運算。有人寫郵件給王堅,描述了他在比爾·蓋茨面前提到軟體的資料分析,比爾·蓋茨說你應該去找王堅。
劉振飛畢業於北京大學,是王選院士的高足,眼光可謂毒辣。
那年夏天,阿裡巴巴CPO彭蕾(阿裡巴巴創始人、合夥人,現任Lazada董事長)親自找到王堅,一見面就說:“我們現在很差,就希望你來拯救我們”。
她說的是阿裡巴巴的“登月計畫”。
頭一年,馬雲召集阿裡巴巴的高管們在寧波開了一次戰略會,決定要把淘寶、支付寶、B2B 等子公司的底層資料打通,實現“商業新文明”。為此,阿裡巴巴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技術“救星”。
王堅就這樣進入了彭蕾的視野。
彭蕾說,阿裡巴巴的資料就是一座金山,但不知道如何挖掘,現在是坐在金山上吃饅頭。
王堅心動了。
2008年11月18日,阿裡巴巴宣佈,王堅博士正式加盟阿裡巴巴集團,擔任首席架構師一職,直接向馬雲彙報工作。
馬雲表示:“王堅博士將幫助阿裡巴巴集團建立世界級的技術團隊,並負責集團技術架構以及基礎技術平臺建設。”
彼時,阿裡巴巴高管中不乏技術牛人,比如中國開源第一人章文嵩。他本碩博均就讀於國防科大,師從電腦學院泰斗胡守仁教授(我國第一台億次銀河巨型電腦研製的設計者和主要領導者之一),1998年創建LVS(Linux Virtual Server),2000年,Google搜索“wensong”會出現上千萬條記錄,2009年加入淘寶後,帶動了一系列開源運動。
但為何馬雲偏偏如此相信王堅?
除了都充滿理想主義氣息之外,在阿裡巴巴安全團隊負責人吳翰清看來,原因是“王博士是唯一一個能把技術講得連馬雲都能聽懂的人。阿裡有很多技術VP,但他們都沒有王博士這本事,所以他們也只能做到VP,而做不到CTO。”
被馬雲任命為CTO是王堅加入阿裡巴巴差不多四年後的事情,卻招致了這家公司史上最強烈的反彈。
阿裡巴巴已很長時間沒有CTO,上一任CTO還是吳炯。
吳炯曾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後赴美,1989年畢業于密西根大學,1996年加入美國雅虎,負責搜尋引擎和電子商務技術的開發。他1997年結識馬雲,2000年初成為阿裡巴巴的天使投資人,2000年5月正式加入阿裡巴巴,擔任CTO,領導開發了阿裡B2B網站,淘寶網以及相關系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設計。2005年阿裡巴巴合併雅虎中國後,他還主持了雅虎中國搜索事業部的工作。2008 年離職,專做投資人。
兩相對照,吳炯的光環太矚目了,而王堅進入阿裡巴巴後,卻成了名噪一時的“騙子”。
6
一切皆因阿裡雲所起。
1961年,美國總統甘迺迪向全世界宣佈:“美國要在十年內,把一個美國人送上月球,並將使他重新回到地面。”從此,美國雄心勃勃的“阿波羅登月計畫”開始實施,共分為“水星計畫”、“雙子星座計畫”及“土星計畫”三步。
雖然沒有關於阿裡巴巴“登月計畫”的具體時間表,但顯然也採用了分步走的策略。2009年9月10日,阿裡巴巴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阿裡雲成立了,它要為阿裡巴巴“登上月球“提供無盡的算力。
王堅擔任阿裡雲首任總裁,他對400多名團隊成員說:“如同電力是工業社會的底層設施,雲計算將取代傳統IT設備,成為互聯網世界的底層設施”。
雲計算這項新技術的雛型來自上世紀70年代,1963年,D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向麻省理工學院提供津貼啟動MAC專案,要求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多人可同時使用的電腦系統”技術,這產生了“雲”和“虛擬化”技術的雛形。
2003-2006年Google發表了四篇文章,分別是關於分散式檔案系統(GFS),平行計算(MapReduce),資料管理(Big Table)和分散式資源管理(Chubby)。至此奠定了雲計算發展的基礎。
2006-2008年,亞馬遜、Google、微軟、IBM等巨頭相繼推出雲服務生態系統和雲計算平臺。
這樣看來,中國雲計算起步並不算晚。但先行者註定孤獨。阿裡雲成立之初,雲計算在中國還是個新名詞,外界充滿不解。
一個令阿裡雲老員工們記憶猶新的細節是,公司剛成立的前兩年,他們出差用餐時,開發票的服務員總是“好心”地將“阿裡雲計算有限公司”加一個字“阿裡雲電腦有限公司”。
王堅從微軟亞洲研究院帶過來的林晨曦等人成為阿裡雲乃至中國雲計算的最初班底。
林晨曦,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亞洲第一個ACM全球大賽總冠軍,2005年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他和同事們“每天思考著全人類命運這樣的宏大未來,從不為經費擔心。“ 有一天,王堅把他和孫冰(奧林匹克資訊學競賽冠軍)叫到辦公室,說他和馬雲聊得非常好,打算去阿裡,準備做雲計算,如果他們有興趣,可以一起去。
王堅的遊說很具有鼓舞性,他說,“雲計算這件事非做不可。如果我們所有的資訊計算都必須通過國外的系統,那麼未來的中國不堪設想。”
林晨曦和孫冰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其實很簡單,我相信王博士。只能選擇相信。“
儘管阿裡雲是2009年9月10日才宣佈成立,實際上早幾個月前就開始運轉了。林晨曦記得很清楚,阿裡雲第一個員工在2008年10月24日入職,正好是1024。“冥冥註定,阿裡雲和代碼脫不開關係。”
林晨曦成為阿裡雲第一任技術總監,入職後“兵荒馬亂,十幾個人邊寫代碼邊四處招人。”
阿裡雲當時辦公室在北京上地,沒有空調,夏天很慘,工程師們只好買來一堆冰塊,放在臉盆裡降溫。此外,辦公室還經常停電。
有次馬雲來京,專門去阿裡雲辦公室,想看看工程師們到底在做什麼。林晨曦打開電腦想給馬老師看看,不巧還停電了,馬雲只好坐在辦公室等了半個小時,直到電力恢復。
環境確實太差了。許多工程師來面試,一看樓裡這麼破,就不想來了。林晨曦趕緊解釋,這只是暫時的,新的寫字樓還在裝修。
饒是如此,在那個破舊辦公室裡,2009年2月1日,阿裡雲工程師寫下“飛天”第一行代碼。
“飛天”是阿裡雲為了“登月計畫”而做的分散式運算系統,其英文名是Apsara——吳哥王朝的阿僕薩羅飛天仙女,寓意希望為人帶來幸福。
“飛天”是想將全球數百萬台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電腦,讓任何企業、機構和個人只要聯網就能獲得即開即用的計算能力。
關於“飛天”,林晨曦有個通俗的比方:
有一波人不知天高地厚,想做分散式系統,好比大家把腳綁在一起,單、雙報數,然後同時邁步。人數少時,這很簡單。但是當人足夠多時,就不簡單了。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邁腳,但實際上不是,這是分散式系統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同時性具有相對性;有人邁左腳,有人邁右腳,有些人兩隻腳一起邁,就有人摔倒了,摔倒的人會把邊上的人帶著摔倒,這是分散式系統遇到的第二個難題;還有第三個問題,那就是異構,有的人長得高,有的人長得矮,步伐不一樣,就會帶來困難;還有很多動態環境下帶來的不確定性,路面有石頭,或者颳風下雨……最後還是走到了終點。
可誰也沒想到,“終點”那麼遠,“走”得好辛苦。
7
馬雲對王堅是百分百支持, 要人給人、要槍給槍,阿裡巴巴內部各路精兵強將都彙集到阿裡雲。
有一次元旦年會上,王堅把馬雲叫來給工程師們打氣。馬雲說他不懂技術,但很尊敬搞技術的人,認為技術大牛都是俠客,還說“程式都是bug 組成的”,贏得了全場的掌聲。接著,馬雲更是豪氣的說“登月計畫”是一定要做的,先砸10 個億,不夠再砸10 個億,直到做出來為止,再次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一開始大家都志得意滿,意氣風發,覺得一群技術牛人在一起還有什麼是做不出來的?
但現實是,沒有先例可循,阿裡雲得從零開始。
在林晨曦看來,“阿裡雲就像是一個軍隊,在攻佔一個看起來不可能攻克的山頭,一批衝鋒者倒下了,下一批衝鋒者接著頂上。其實是很悲壯的,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到底能不能成功。”
工程師們的黃金時間只有幾年,不願意在黑暗中一直摸索。各種爭吵和懷疑出現。壓力實在太大,很多人只在團隊呆了半年就走了。
甚至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追隨王堅而來的人也在放棄。2010年,一位老部下離開阿裡雲時,深情又失落地對王堅說,做雲計算的感覺就像集體合圍抱一棵大樹,誰都知道最終大家的手會連在一起,但誰也不知道那一刻會發生在何時。
2011年底到2012年初,是阿裡雲最艱難的時候。
在阿裡巴巴外部,業界都不看好雲計算。中國IT 領袖峰會上,李彥宏說“雲計算這個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馬化騰則認為"它是一個超前的概念,目前佈局為時過早。"
在阿裡巴巴內部,大家都在看王堅的笑話,譏諷他是糊弄馬雲的“騙子”。其它部門的技術leader們都虎視眈眈,就等阿裡雲解散,然後去“瓜分”工程師。
有一次一群人吃飯,劉振飛問王堅,外面那麼多人罵你不靠譜,看你好像不在乎。眾人都愣住了。王堅埋著頭,想了半天說了一句,“我這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
當王堅被燙的體無完膚時,馬雲又添了一桶開水。2012年8月14日,他發文任命王堅為CTO,全面負責規劃、制定和實施集團技術發展戰略。
阿裡巴巴內網徹底炸了,反對之聲洶湧不止,概而言之就是:王堅不懂技術、不懂管理,浪費資源無數,不被追責,反而高升,難以服眾。
沒人知道那段時間王堅承受了多少壓力。“有時候堅持是很難的,有時候放棄是很難的,進退維谷,但是具體到做飛天這件事我覺得堅持是很難的。”
關鍵時刻,又是馬雲撐了王堅和阿裡雲一把。他在內網公開回應:“博士是人不是神,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我瞭解的也並不比大家少,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計很少有人知道。假如,10年前我們就有了博士,今天阿裡的技術可能會很不一樣”。
為此,王堅對馬雲無比感激,後來寫書時,把這段話作為前序。
8
因為“理想主義”和“太執著”,王堅被認為是阿裡巴巴最像約伯斯的人,他的書架上也有一本沃爾特·以撒森寫的《約伯斯傳》。
約伯斯不好相處,以“現實扭曲力場”著稱。無獨有偶,王堅身邊人也能感受到他的“現實扭曲力場”。
那幾年,阿裡雲的工程師們一旦決定留下來,就會成為王堅的“腦殘粉”,他們堅信王堅的方向永遠正確。即使錯了,也是他們這些執行者錯了,“能力無法匹配博士的要求”。
王堅極具感染力,總喜歡給部下講雷達的故事。在二戰勝利前夕,《時代》週刊封面本來要刊登雷達的照片,都已經通知發明雷達的團隊了,這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結果發行前,改為刊登原子彈的照片。雷達團隊非常沮喪,因為從整場戰爭來說雷達的意義才是最大的。
每次王堅講這個故事時,聽眾都很興奮。他總會用“你們在做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不要怕犯錯”一類的話來鼓勵大家,然後眾人就覺得在做著一份無比光榮的工作。
2012年8月,王堅把每年一度的阿裡雲“飛天獎”頒給了全體員工,頒獎詞是一句略帶悲情的話——“堅持就是偉大”。
那年下半年,淘寶系“去IOE”完成,“飛天”已經跑得比較順暢,林晨曦可以放心離開了,“我在阿裡四年,其實相當於呆了十年。阿裡雲是一年走完了正常研發兩年半的路。人的頻率調快了兩倍半。”
離職那天,他和同事們在西湖國際旁邊的一家小館子聚餐,氣氛有點沉重。王堅開玩笑,“我們不應該這麼自私,晨曦不只屬於阿裡。”
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林晨曦覺得不是傷感,不是難過,恍惚覺得:“在阿裡雲的四年,像是過完了一輩子。以後的事情,都是下輩子的。”
榮光時刻到底來臨。2013年8月15日,“飛天”5K系統上線提供服務,這是中國第一次實現單個集群超過5000台伺服器的通用計算平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這種能力的公司。
阿裡雲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同年12月,啟動“登月計畫”。
“去IOE”完成後,阿裡雲沉澱了一套“商業-開源-自主” 軟體交互反覆運算的工程管理方法,成功服務國內關鍵行業客戶超過20萬家,推動了國內企業向雲計算的全面轉型。
後來,那些早年離開的工程師,一直在想,阿裡雲最終能成功,王堅的堅持是不是唯一的原因?
有一次,林晨曦和老同事們聚會,為這個問題一直聊到淩晨3點,結論是:“如果換一個人,也許早就掛了10遍了”。
在2012 年的阿裡雲年會上,王堅走上台,他緊攥話筒,幾次抬眼望向遠處,幾次欲言又止,最終泣不成聲。
他說:“這兩年我挨的罵甚至比我一輩子挨的罵還多。但是,我不後悔。只是,我上臺之前看到幾位同事,他們以前在阿裡雲,現在不在阿裡雲了。”
這其中就包括吳翰清,2012年9月離職創業,就在“飛天”即將展露曙光的前夕。走之前,王堅約他長談,臨別時,他流淚說:“博士,其實我一直是相信你的!”
兩人相對,淚眼凝噎。
當吳翰清創業後,才深深體會到王堅的不易。“現在我回想起來,王博士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他沒有太多的創業經驗和產品經驗,僅憑著一腔熱忱帶領著一群同樣熱忱的工程師們在做世界上最難的技術之一。走了很多彎路,也傷了很多人的心,但也栽了很多樹,讓後人乘了涼。”
9
乘涼者甚多。
阿裡雲趟出一條路後,國內雲計算熱潮興起,2013年就此成為中國雲計算的轉捩點。UCloud和七牛雲等協力廠商雲計算企業成立,騰訊開放平臺也是這一年對生態企業開放,AWS高調入華。
2014年9月19日,阿裡巴巴在美國上市。在上市故事中,阿裡巴巴一再強調的核心業務之一是“雲”和大資料,業務戰略是“雲+端”。這個基於“雲”的宏大敘事,正是始於六年前王堅掀起的內部技術革命。
技術底座已經構築,接下來就是高歌猛進。
馬雲再次展現了善於點將的本領,用阿裡小貸負責人胡曉明(現為螞蟻金服總裁)接替王堅,擔任阿裡雲新CEO,給這家技術公司注入商業基因。
到2016年,阿裡雲營收規模已躍居亞太第一,全球第三,連續數年保持三位數的增長。
同年,王堅卸去阿裡雲總裁及阿裡巴巴CTO兩職,專任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
目前,40%的中國500強企業、近一半中國上市公司、80%中國科技類公司是阿裡雲的客戶。
在阿裡巴巴內網,王堅被貼上各種各樣的的標籤,出現頻次最高的有:“遠見”、“先知”、“堅定”、“堂吉訶德”……
但這個被稱為中國10年來最成功CTO的男人卻說,“我是一個既得利益者。”
2018年,王堅受邀參加央視《朗讀者》節目,誦讀了喬恩·克拉考爾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回憶起阿裡雲的創業史。
他對董卿說,計算像是一口井,井裡有著最珍貴的水資源。隨著大家對計算需求的增大,要有人想辦法把井水變為自來水,讓它順暢地流入尋常百姓家。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需要建水廠、鋪管道、做水龍頭、裝水錶等一系列環節的精密配合。更重要的是人們對新理念的接納,因為第一口自來水從水龍頭裡流出之前,沒有人相信。
在阿裡雲出現之前,國內也沒有人覺得這個新技術能推動社會進步。
王堅說,他願意做那個引水的人。領著一群年輕人,去做一個中國人從來沒有做過,只在他們腦子裡存在過的東西。
2017年,中國電子資訊技術年會上,王堅代表“飛天雲作業系統核心技術及產業化”專案接過科技進步特等獎的獎牌,這是該獎項設立15年以來,首次頒發的特等獎。
中國電子學會鑒定認為:“飛天系統核心技術完全自主可控,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對我國乃至全球互聯網產業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推動作用,是以企業為主體的雲計算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的成功實踐。”
有人在知乎上寫下這樣幾句話:“10年前,我也覺得博士(王堅)是個騙子。現在看看,我覺得他是個偉人。我覺得沒有這些別人嘴裡的偏執狂,世界又怎麼可能被改變。”
10
道不孤,必有鄰。
王堅現在更多扮演的是阿裡巴巴技術先驅的角色,當下研究旨趣是“城市大腦”,開闢以資料資源為關鍵要素的城市發展路徑。
人類最偉大的作品是城市,但也帶了“城市病”。在王堅看來,“城市大腦”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讓城市的資料流程動起來,產生價值。
解決交通問題,並不是“城市大腦”的唯一功效,它是未來城市新的基礎設施,可以在城市的建設發展中做出更多貢獻。
互聯網、資料、雲計算,這三者始終讓王堅念茲在茲,在他心目中就如同火,新大陸和電,足以改變世界,值得用一生去探尋。
英雄所見略同。李開覆沒有看走眼,馬雲也沒有看走眼,他真是一個純粹的技術人。
2014年,吳翰清重回阿裡雲,回首往事,他說時光本身無法倒流,如果能穿越到那個時間,他可能不會選擇離開,有可能選擇在這個公司把這個事情做成。“其實我從王博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堅持,其實他的所作所為以及他個人的軌跡,有一點顛覆我的世界觀。”
被改變的不止吳翰清一人。
如今,阿裡巴巴技術大牛雲集。許多人,無論是才智,還是年華,都不遜於10年前的王堅。當國家給予民營企業技術人至高榮譽時,對他們而言,風好正是揚帆時。
王堅的故事,重新定義了阿裡巴巴工程師這個群體,他們腳踏實地,但高舉理想主義旗幟,不墜青雲之志。保不齊,若干年後,他們之中會湧出又一個院士。
十年一覺“飛天”夢,譭謗也好,讚歎也罷,對王堅來說,皆為過眼雲煙。他撰有《線上》,結尾如此寫道:
什麼是對技術的熱愛?你真的相信技術會改變很多東西嗎?你有沒有足夠的自信和熱愛去捂暖這條蛇,哪怕它蘇醒以後可能會咬你一口?當你熱愛一個東西的時候,你很難預料最終的結果。
但是“如果困難出現,就要戰鬥到底。“ 那是他最喜歡的《進入空氣稀薄時代》中的一句話。
參考資料:
1.《追隨智慧——中國人在微軟》,淩志軍,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 《道哥:王博士》,吳翰清,道哥的黑板報
3. 《阿裡雲第一任技術總監的故事》,林晨曦,阿裡雲橙
4. 《雲之戰》,孫宏超,騰訊深網
5.《雲計算深刻改變未來》,張為民,科學出版社
6.《王堅:一個預言家的命運》,張寒、周欣宇,人物
劉 住 春天 交通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說,我送:詩聲字感恩回饋週※
韓良露〈台北康青龍街區的修學之旅〉(節錄)
前不久,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傳播學院的馬傑偉教授,帶了學院師生二十八人來台北體驗一場不尋常的修學之旅。
負責接待的南村落安排了四天三夜的不一樣的台北體驗,怎麼不一樣呢?首先,第一天中午從機場接到這些貴客,坐巴士來到位於台北南區的旅館入住後,一直到第四天離開,中間三天的旅程完全不曾用到交通工具,全都是安步當車。第一天下午先在「北區光點計劃」中為境外旅客所設立的免費的旅人茶房喝下午茶,看了些以永康街、青田街、龍泉街為主軸的台北「康青龍」街區的紀錄短片,短片的內容是二十家以賺生活而不只是賺錢的工作哲學為核心價的店家。
看完了短片,我知道香港的獨立咖啡店和二手書店的數量微乎極微,因此當我告訴這些香港人,光是在康青龍這一帶直線走路不過四十分的距離內,就有二十多家的獨立咖啡店與近十家的二手書店時,這些旅客都忍不住驚歎出聲,於是我們就開始展開我們的咖啡店、書店的旅程,原本只計劃二小時的漫步,卻因為不斷地拍照、詢問、互相交談而延長至三個多小時,晚餐時有些曾經來過台北觀光的老師、學生說,光是當天下午所體驗的台北已經和他們以前所經驗的一○一、士林夜市、西門町大不相同,有位女老師表示春節就想帶她在香港中學擔任校長的先生來從事這種有文化魅力的漫步旅行。
第二天也是從旅館走路到旅人茶房集合後,先散步十來分到殷海光故居,有學生表示他們在中學時讀過殷先生的文章,殷海光在被軟禁期間常探望他的學生中就有一些香港僑生,也許正是這些人替殷先生在香港延續了自由主義的生命價,參觀殷海光故居對這些師生而言是一趟很好的文化洗禮。後來馬傑偉教授還特別來信感激這個行程,讓他們見證了一個哲人如何在艱困屈辱的壓迫下有尊嚴地活著。
之後,我們散步去了紫藤廬,介紹一間老房子如何轉化成台灣茶文化與黨外思潮的基地,而周德偉先生舊照片背後的對聯「豈有文章覺天下,忍將功業若蒼生」也引起了這些人的注目,在幾十年紫藤廬的歷史時空中,這些十九、二十歲的香港年輕人都變得沉靜了。
接著我們繼續走小路走巷弄,沿途看這一區少數留存下來的舊屋,我告訴他們不管是台師大的日治時期的老建築或麗水街的總督府山林課老宿舍保留下來的油杉家園,都不是容易的事,都經過古蹟保護的先知先覺者的抗爭與運動,讓他們知道只有靠市民意識的覺醒,我們的城市才能有身世。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韓良露(1958-2015)
生於高雄,籍貫中國江蘇。美食家、旅行家、生活家、作家、公益文化推廣者;種種興趣、專長、投入與身分,讓她成為豐厚多元的文化人,創作主題豐富多樣,如美食、電影、音樂、旅行、觀星卜相等。
*朱全斌〈台北帶路人〉(《台北說城人.序》,節錄)
我們在台師大附近找到了安居之所,靠近巷弄密布開滿著獨立商店的永康街、青田街以及龍泉街,良露幫它取了一個「康青龍生活圈」的名字,每天閒閒地過著小日子。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去幫林語堂故居辦了一個潤餅節,由飲食文化的分享所得到的迴響中,她獲得了成就感也找到了自己的使命,遂於二○○六年成立了南村落,從倫敦觀摩到的達人帶路做起,用藝文社會企業的方式推廣人文活動。
在接下來的八年中,南村落主辦了多屆的春天潤餅節、台北文化護照、古蹟日、原民文化遊,先後辦理過一千多場的文化活動,包含了展覽、導覽、設計、講座、散步、古蹟培訓、文化夜宴、文創嘉年華、小農市集、紀錄片拍攝等,並自二○○九年至二○一三年與交通部觀光局推廣國際光點計劃,推廣深度的台北城市文化旅行。為了讓讀者了解這段時間的韓良露,本書編輯特別請作家劉克襄提供了他的側記。
韓良露是一個豐富的人,在她眾多的原型之中,說書人是一個很突出的面向,在眾多跟朋友的聚會中,總是可以看見她滔滔不絕地跟大家分享她博聞強記的心得,她熱情而愷切的風格還曾被蔡康永戲稱為政令宣導。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到她的台北身世,她對台北的愛與觀察,她多重的觀點不單是小布爾喬亞的,也是庶民的、文青的以及知識分子的。
本書文字分別寫於韓良露辭世前十年中的不同段落,雖然裡面提到的店鋪與事物有些已經不存在了,而台北的美也不像倫敦、巴黎或京都那般的永恆,儘管韶光荏苒,做為華人世界中最具有文化底蘊也最具有創作活力的所在,台北正逐漸成為一個從容、斯文,愈來愈適合慢活的城市。過去我跟良露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討論世界上最適合我們居住的城市在哪裡?而台北永遠排第一,這本書記載著我們所有的理由,也希望在良露的帶領下,能讓讀者重新發現她的美好。
*朱全斌,作家、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教授,韓良露夫婿。
#HN 手寫
*本篇收錄於韓良露《台北說城人》(有鹿文化,2017年9月)
*出版社專頁 有鹿文化.閱讀有路
劉 住 春天 交通 在 香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以前學生時期,我每天都在找比賽!
這好康我決定在下面詳細跟你們分享!
【2019第五屆礁溪微電影暨詞曲創作徵選活動】
礁溪鄉公所為行銷礁溪優越之自然人文景緻,持續舉辦「礁溪微電影暨詞曲創作徵選活動」,即日起至9月30日受理收件,活動總獎金30萬元。 PS:交通運輸工具上請酌量觀看‼
免費住宿申請辦法:https://lihi.cc/Z06TO
詞曲創作比賽簡章:https://lihi.cc/YaaOD
微電影創作比賽簡章:https://lihi.cc/F484n
徵選活動分為微電影創作組及詞曲創作組,微電影組錄取前三名及佳作二名,獎金分別為7萬、4萬、2萬、1萬元,詞曲創作組錄取前三名及佳作五名,獎金分別為5萬、3萬、2萬、1萬元。
2019年8月20日前繳交創作計畫書,經公所審查通過,就有3天2夜免費住宿入住冠翔世紀溫泉會館、和風集團(礁溪館、嘉一館、德陽館)、中冠礁溪大飯店、雪山溫泉會館、天隆大飯店、每日溫泉旅店、阿先湯泉養生會館、川湯春天溫泉飯店等10家飯店的機會,期許創作者藉由住宿期間,深入了解礁溪之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感受礁溪慢活之旅遊氛圍,創作富含礁溪特色之作品。
翻唱音樂來源:
2018礁溪詞曲創作暨詩詞徵選活動
詞曲組 佳作 不再流浪
團隊名稱:劉道文
團隊成員:劉道文
2018礁溪詞曲創作暨詩詞徵選活動
詞曲組 佳作 來到礁溪
團隊名稱:易為兄弟
團隊成員:平易、沈大為
2017礁溪詞曲創作暨音樂MV徵選活動
詞曲-銅獎-礁溪公園之戀
團隊成員:何秀羚
#礁溪旅遊 #微電影創作 #詞曲創作 #礁溪景點 #免費住宿 #比賽拿獎金
訂閱香蕉:https://goo.gl/hMk8SE
Life蕉全台美食攻略:https://goo.gl/YLsHH3
毛小孩全記錄:https://goo.gl/zKr45d
頻道中的紀錄片,會外文的朋友再麻煩幫忙翻譯字幕了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tab=2&c=UCLWkVLhzQ_BNrUwDpkB-w9g
香蕉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LOVEBN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rGz1G_hgYY/hqdefault.jpg)
劉 住 春天 交通 在 孔劉男友look帥出汁! 俏皮現身癱瘓交通... - Facebook 的必吃
俏皮現身癱瘓交通今天的粉紅色上衣看起來好春天吶~ 記者用詞好俏皮XD 2017 Gong Yoo Live in Taipei應援 ... 孔劉台灣甜心Yoo Sweetheart, profile picture ... ... <看更多>
劉 住 春天 交通 在 價格比較ptt 劉住春天(原宿)溫泉民宿-劉住美好時光住宿專案評價 的必吃
在【劉住春天(原宿)溫泉民宿】當中,每間套房都可觀賞到窗外綠意盎然的山景,視野絕佳。典雅的空間設計與用色、鋪木地板,自然清新的氛圍無一不是安撫都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