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 教師節這天,#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 釋出 3 集自製歷史動畫,分別是國人熟悉的歷史人物 #鄭和、#劉銘傳、#曹操。發起人吳昆財教授希望拋磚引玉,讓各界共同關心歷史教育在台灣的發展。
⠀⠀⠀⠀⠀
2019年新三自運動協會成立時,宗旨是 #自己編、#自己教、#自己傳承歷史;透過動漫讀歷史,讓學生更快掌握重點,並發現歷史可以言之有物又好玩。-- #中國時報
⠀⠀⠀⠀⠀
【陳鳳馨 #財經起床號】星期一 (2021-10-04) 早上八點,特別邀請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理事長吳昆財教授 分享新三自運動協會的成立初衷與目標 🎧 歡迎 #收聽廣播 #收看直播 >> https://youtu.be/CC7FiJU-XsE
⠀⠀⠀⠀⠀⠀⠀⠀⠀
News98 FM98.1
首播/2021-10-04 Mon 08:00
重播/2021-10-04 Mon 23:00
⠀⠀⠀⠀⠀⠀⠀⠀
#陳鳳馨 #吳昆財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專任教授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理事長 中薯薯叔 #鄭和是和平的航海王 #四海之內皆兄弟 #劉銘傳是台灣現代化的奠基者 #曹操代表中國歷史的英雄史觀 #新聞焦點專題 #News98 #九八新聞台 #台灣全民廣播電台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能源 #歷史 #能源問題怎麼理解 藻礁議題、農地種電、重啟核四, 八月份很可能登場的相關公投, 這些能源時事你跟上了嗎?🤷♀️ 別急著選邊站! 今天臺灣吧要帶你回顧歷史, 先從 #臺灣電力怎麼來 開始說起, 來談談為什麼現在就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時間⏰ 綠能發展是必要的嗎, ...
劉銘傳 教育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沒錯,現在的國民黨人根本不知道甚麼是國民黨,一批小朋友說要改革國民黨,真是可愛。 在國民黨的歷史真面目面前,你都只是小朋友,而且是天真無知的小朋友 , 因為查獲的也都是國民黨寫的,所以查無實據。
這也是以假亂真、積非成是 , 造神運動的的概念?!
教科書上的歷史,都是當權者的洗腦文宣!
甚至怎麼找也找不到,什麼時候國會通過「稱孫文為國父」的記載,但是「謊話說久了就變成真的」,如此的政黨怎麼能夠長存下去?
不過 , 拜(谷歌)(臉書)(蘋果)之賜⋯ , 終於讓年輕的一代明白(國民黨)的醜陋面目 。是事實的歷史就該澄清還原真象,讓下一代延續真實。 這就是為什麼課綱微調一堆人靠杯,還有人說歷史不重要,這都是愚民政策 , 才導致一堆建國6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說要慶祝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 。
歷史的真相都被矇蔽了!
以下講解的很詳細,言簡意賅的說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8868688660898&id=1424967866
幹幹貓:於是長大了以後你發現課本裡面教的學的都只能當參考用
但蔣中正是民族救星光復台灣
蔣經國十大建設創造經濟奇蹟
戒嚴時代生活比較安定
要是沒有中華民國保衛台灣 台灣會赤化
台灣現在的民主是兩蔣給的
·
這些都是不能質疑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85053105033081&id=596668763871517
Nalan Liao :總統府是日本人蓋的,阿里山鐵路也是日本人蓋的,嘉南大圳也是日本人蓋的,蘇花與中橫也是日本人蓋的,台灣很多建設都是日本人建設的,基礎是日本人打下的,宋粉藍蛆你們在叫囂啥,不爽把總統府炸了啊,幹。
我每次聽到有人說中華民國是國民黨建立的我就笑出來了 。
https://m.facebook.com/photo.php?fbid=588180234669233&id=100004317843836&set=rpd.100004317843836&source=49
日本時代臺灣人受到日本人的壓迫,但也促成了臺灣現代化這也是事實。例如:臺灣第一座發電廠就是日本人蓋的 。
劉銘傳後來到日據時代時清廷官員破壞的建設:
劉銘傳去職後 , 他的後任劉敖就拆了他大部分的建設 。特別在電氣、電報這一塊。另外現在化教育一塊可是日本人起草 , 停掉清代私塾化的教育。此外 , 劉銘傳鐵路有被拆毀過 。日本人不就順勢恢復清代基隆到新竹段,順便完成了扣除南迴以外的環島鐵路網。
十大建設跟科技產業基礎是美國政府協助規劃還有美國全球分工體系下的受益,一旦失去了這些地利要跟其他國家上場搏擊,中國政權所扶植的這些產業有幾個能打?那些所謂80~90年代黃金時代的企業到現在成什麼德性
一點也沒有承先啟後使命感的老人,就該送去焚化爐人道處理掉才是
とよとみ 建寰:羅智強說,東部鐵路是日本人蓋的是假新聞、沒知識。
很顯然這張1938年的台灣鐵道圖是當時候日本人亂畫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9583805778598&id=697328597
【回顧】
一「從日本時代到「十大建設」,臺灣鐵路是如何蓋成的?」
一「[日本時代台灣建設] 原住民開鑿中橫; 日本建蘇花公路 - 台灣控」
一「臺灣總督府與三大州廳的建築師:日治時期臺灣建築界翹楚「森山松之助」」
【台灣自來水之父】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67241896749213&id=584986081641475
劉銘傳 教育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弱勢兒少的庇護中心—-關於忠義社會福利基金會」
#給出身自殘破家庭的孩子一個圓滿成長的機會
之前在社會被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單親媽弒子事件,到前陣子我在成大遇到教學門診的憂鬱症想帶孩子自殺的單親爸爸,都讓我一直想著該如何幫助在弱勢環境生長的幼兒們和這些父母,看到身邊出現這些人時,該如何即時提供資訊,避免未來的憾事發生。
在高雄的「荷馨關懷協會」「希恩之家」這類的機構都是僅限0-4歲左右的小小孩的收容跟轉介收養家庭,但來源常是家暴後被通報的小孩,但大多數4-18歲的兒童跟青少年,在險峻的家庭環境中卻沒有被幫助的機會,大部分也來自父母不知如何求助、或跟什麼單位求助。
因緣際會看到了正在做2021年桌曆義賣的「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基金會」,發現這個機構已經有69年的歷史,從最早1951年,劉德岑女士為幫助困苦失依、流離失所的兒童,並紀念其曾祖父劉銘傳將軍捍衛臺澎,遺愛寶島的「忠義」精神,特為孤苦無依的孩子們建造一個安頓身心的避風港─「私立忠義育幼院」。
這個「家」初期收容戰後的難民、流離失所的孩子及身心障礙人士,後來擴大收容軍眷遺孤、單親、貧困失依的兒童與少年。這個「家」,在當時收容超過五百多個來自各種不同背景、原因的孩子,有嗷嗷待哺的小嬰兒,有17、18歲的少年、少女。
身為臺北市第一個以專業工作團隊收容棄嬰、受虐兒童之私立社會福利機構,經過多年因應社會環境需求轉型,至今已擴大服務範圍包括收容棄嬰、遊童、嚴重疏忽或受虐、家庭遭遇重大變故之兒童及少年、還有「不幸少女庇護中心」,安置12至18歲 之中輟、逃家、雛妓、受虐等不適合居住在家之少女。
這個「家」已陪伴將近7500多個失依孩童的童年時光。主要是0-18歲兒少,因家庭經濟窘迫、遭受家暴或性侵等不當對待、被遺棄……等原因,提供失去家庭依靠的孩子, #短中長期生活照顧、 #教育支持、 #醫療照護及 #心理諮商輔導,為了更了解這個基金會,跟忠義基金會的組長謝小姐聊了許久,謝小姐的母親也是養女,她深深覺得「孩子在機構或育幼院長大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還是要幫她們找到一個有爸爸有媽媽的完整功能家庭,才能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
這點我非常贊同,身為母兼父職的單親雙寶媽,雖然我的孩子很幸運有很多人愛著且物質無虞,但心靈上仍需要大人們要付出很多的支持跟關切,更不用說那些還有虐待、家暴陰影的孩子,在物質匱乏兼缺少照顧的環境要如何才能身心健康的成長。
越是跟別人不一樣的成長環境,越是要給雙倍的愛。
這些愛跟關懷是金錢買不到的,不是捐物資就能讓孩子快樂長大,而是要幫她們尋找到一個成年前,可以有一輩子家庭羈絆跟歸屬感的地方。目前的收養家庭,仍是以外國家庭為主,因為東方人的某些根深蒂固思想,所以台灣本土的收養家庭大約是100個左右。
「我其實很想請這些父母分享一下心得,鼓勵某些因不孕症或各種原因無法生孩子、但又非常喜歡孩子的夫妻一個當父母的機會。」謝小姐說。「不過台灣在這方面還是比較保守的,比較避諱去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
其實並非所有的孩子都必須走出養的路徑,若是捨不得孩子離開身邊又暫時因為經濟能力無法照顧的,機構也有暫時寄養家庭,或是給予其他教育經費的協助,不得不承認,在弱勢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在課業上常常起步較慢,而且有更多疏忽照顧造成的成長遲緩,是需要花很多經費在早療、心裡復健,甚至是比較大的孩子,在比較不利的環境下,要給予更多未來就職的機會,也需要花錢給予就業輔導。
基金會的資金部分來自各縣市政府的補助,但以收容跟協助孩子的量,就會發現資金遠遠不夠,每年平均服務180-200位失依兒,這些每天的生活費、教育費及醫療費後來都需透過義賣活動來籌募。
今年忠義基金會結合快樂髮型發行『快樂愛童在』桌曆,內容是孩子們的畫作,每一頁都非常可愛😍,看了讓人會心一笑,我們每個人或許都可以藉由一只小小的桌曆,一百多元的愛心,積沙成塔,讓失依兒擁有幸福童年的夢想及未來無限的希望。
幫助孩子們連結社會的善緣,為弱勢孩子帶來2021年的祝福,「快樂愛童在」2021公益桌曆: http://bit.ly/2021calender
另外附上一些資訊,對於需提供協助的家庭可以至各縣市政府兒少科或婦女科請求相關協助,還有台灣民間團體(基金會)提供相關協助如下:
❤️兒盟-弱勢兒童及家庭:
高風險家庭預防性服務及脆弱家庭服務
家庭重建服務
逆境家庭翻轉計畫
❤️家扶基金會
貧困兒童家庭服務
❤️食物銀行-提領生活物資
安得烈食物銀行計畫
1919食物銀行
歡迎分享,若是你周邊看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家庭,讓他們知道社會有很多資源可以使用,我們並不孤單🤗
#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2021calendar
#快樂愛童屋
#給這些孩子一個2021年的希望
劉銘傳 教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能源 #歷史
#能源問題怎麼理解
藻礁議題、農地種電、重啟核四,
八月份很可能登場的相關公投,
這些能源時事你跟上了嗎?🤷♀️
別急著選邊站!
今天臺灣吧要帶你回顧歷史,
先從 #臺灣電力怎麼來 開始說起,
來談談為什麼現在就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時間⏰
綠能發展是必要的嗎,
背後又有什麼可能的問題呢?
#能源這題不簡單
#需要大家一起做選擇
特別感謝:文本顧問-廖英凱
經濟部能源局 X 臺灣吧TaiwanBar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劉銘傳 教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重慶潮汐」介紹
訪問作者:吳鈞堯
內容簡介:
日子如潮、時間似汐,
它們一丁點一丁點吃掉我,而我,一丁點一丁點吐回去,
用我的文字記錄十七年——上樓、下樓,東向、西拐,都是我與重慶南路。
從1999到2016,看一個行人、作家、編輯人怎麼走過時間,
漂流路上,直抵心岸的潮汐……
「吳鈞堯善雜談,
他擁有一雙火眼金睛,常能窺破事理人情,點出幽微的內蘊。
《重慶潮汐》體現了他做為全方位寫作者的能耐——唐捐 專文推波」
◆重慶南路 心岸潮汐
日復一日的同一條路,
他走過、生活過,
彷彿一款青春,
離開了仍不斷在夢中回望,
最終成為永恆的鄉愁。
「重慶」指的是空間。從出自遠方的地名關聯,延伸到他近身的編輯檯,以重慶南路的幼獅公司為原點、半徑五百公尺的鄰近街道做書寫版圖:開封、漢口、武昌、沅陵街等,有新公園、城中市場、明星咖啡館、中山堂與總統府……座落其間。
「潮汐」說的是時間。路寬似海,來回往復。人流、車流,合力湧動著一股能量,轉動街景的變化:從猶是手工為主的九○年代、數位化衝擊的世紀初、以迄新媒體的當代,他看盡這條路的盛衰流變:老字型大小書店、台北相機街、沅陵皮鞋街、金石堂與現代詩、劉銘傳傳奇……亦同步喚起人生各階段的成長經驗,領會歲月的起伏積澱。
雖然十多年過去,我老了、疲憊了,但這一條街會是我的留戀,尤其當一條街,愈來愈像一條河的時候。
緣於職場因素,作者在重慶南路上盤桓十七年,街道如河流,儘管無法留痕,仍欲攬住逐漸消逝的文化風景,此書承載了深厚的時代印記,也演映著個人的心影錄。
作者介紹:吳鈞堯
曾任《幼獅文藝》主編,出生金門,現專職寫作,執筆兩岸等華文傳媒專欄。作品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小說獎,梁實秋、教育部等散文獎,以及九歌「年度小說獎」、五四文藝獎章(教育類與小說創作)、文化部第三十五屆文學創作金鼎獎。
著作多種,主要有金門歷史小說《火殤世紀》、《遺神》、《孿生》,散文集《荒言》、《熱地圖》、《一百擊》、《回憶打著大大的糖果結》,童書繪本《三位樹朋友》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劉銘傳 教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臺北自來水園區介紹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臺北自來水園區,由業務專員牛正邦先生為各位聽眾朋友介紹園區。
該園區位於臺北盆地之南,公館商圈,佔地面積約20公頃,自然環境依山傍水,為臺北自來水的發源地。園區除了水鄉庭園、噴泉庭園等提供大小朋友親水、戲水的歡樂園地外,更是一個以『水資源保育』作為主題特色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除了運轉中的公館淨水場外,更包括日治時期新建全臺供水量最高之自來水設施-臺北水道水源地唧筒室(今自來水博物館)、小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及戰後新建的渾水抽水站等古蹟建築,還有免費開放的水資源教育館、園區環境教育中心精心研發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水資源教案。
該園區最大的亮點,就是自來水博物館的建築,是很多結婚新人拍婚紗照必取景的地方。
1885年(民前二十七年), 清代首任巡撫劉銘傳,力行新政且重視飲水衛生,於臺北北門街 ( 今衡陽路)、石坊街( 今博愛路 )、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此為臺北公共給水之開始。日人據臺之初,以劉氏的建設為基礎,展開自來水設施之規劃。
1896年(民前十六年 )八月,臺灣總督府特別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 )來臺,並派遣總督府技師濱野彌四郎協助,進行全臺衛生工程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
1907年,依巴爾頓先生之建議, 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再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1908年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出水量20,000噸,用水人口十二萬人,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從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1951年(民國四十年)初,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推行委員會」,由市長吳三連任主任委員。同年四月成立擴建工務所,聘請省建設廳技正范純一主持設計施工。設施包括混凝池一座、沉澱池二座及快濾池四座,容量為每日出水量20,000噸,全部工程於次年二月底順利完成。1974年(民國六十三年)進行臺北區自來水第三期擴建工程,為配合臺北水源地慢濾場之拆除工作,於沉澱池增設傾斜管,以加速膠凝沉澱效果,快濾池改換為石榴石濾材,增加出水量為每日50,000噸。
1977年(民國六十六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自1908創建迄今己有九十餘年的歷史。八十二年六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同年九月二十七日第一次對外開放二週供民眾參觀。後經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會勘,認為年久失修且多處漏水,經構堪慮應予整修。因此,民政局於八十六年度編列預算二佰萬,供作本古績之調查研究報告經費,並委請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完成「臺北市三級古蹟水源地唧筒室之調查研究」報告。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依據該報告於八十七年五月斥資捌仟餘萬元修護,恢復唧筒室之原貌,並多方蒐集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充實整體內容與相關周邊設備,完成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