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想像與虛構】
之前有個說法,大概是說散文和小說的區別,在於散文是真實的,小說是虛構的。
這次分享的這篇文章,討論的也是散文,作者王充閭提到「生活的真實是基礎,藝術的真實是手段」的看法,甚至舉了《史記》《左傳》中的例子來說明散文寫作時的創作技巧。
一起來看看他的說法吧。
-
散文的想像與虛構 / 王充閭
一
如何處理好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這是歷史文化散文寫作中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散文必須真實,這是散文的本質性特徵,一向被我們奉為金科玉律;而散文是藝術,惟其是藝術,作者構思時必然要借助於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張開想像的翅膀;必然進行素材的典型化處理,作必要的藝術加工。兩者似乎存在著矛盾。尤其是,歷史是一次性的,它是所有一切存在中獨一以「當下不再」為條件的存在。當歷史成其為歷史,它作為「曾在」,即意味著不復存在,包括特定的環境、當事人及歷史情事在整體上已經永遠消逝了。在這種情況下,「不在場」的後人要想恢復原態,只能根據事件發展規律和人物性格邏輯,想像出某些能夠突出人物形象的細節,進行必要的心理刻畫以及環境、氣氛的渲染。因此,海德格爾說,歷史的真意應是對「曾在的本真可能性」的重演。史學家選擇、整理史料,其實就是一種文本化,其間必然存在著主觀性的深度介入。古今中外,不存在沒有經過處理的史料。這裡也包括閱讀,由於文本是開放的,人們每一次閱讀它,都是重新加以理解。
很難設想文學作品沒有細節描寫,因為它最能反映人物的情感與個性。《史記》中寫漢初名相「萬石君」石奮一門恭謹,就採用了大量細節。石奮的長子石建謹小慎微,有一次書寫奏章,皇帝已經批回來了,可是,他還要反復檢視,終於發現「馬」字有誤:這個字四點為四足,加上下曲的一筆馬尾,應當是五筆,現在少寫了一筆。他驚慌失措,唯恐皇帝發現了怪罪下來。石奮的少子石慶,一次駕車出行,皇帝在車上問有幾匹馬拉車,他原本很清楚,但還是用馬鞭子一一數過,然後舉起手說:「六匹。」小心翼翼,躍然紙上。太史公通過這些細節,寫出了當時官場中那種終日戰戰兢兢、恭謹自保的政治風氣。
明代思想家李贄講到藝術創造時,說一個是「畫」,另一個是「化」。畫,就是要有形象;而化,就是要把客觀的、物質的東西化作心靈的東西,並設法把這種「心象」化為詩性的文字,化蛹成蝶,振翅飛翔。這就觸及到散文寫作中想像與虛構這一頗富爭議的話題。近年來,隨著新生代作者的闖入,小說家、學者的加盟,以及跨文體寫作的出現,散文創作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特別是作家的主體意識在不斷增強,已不滿足于傳統散文單一的敘述方式,而是大膽引進西方的多種表現手法,吸收其他文學門類的寫作特點,輔之以象徵、隱喻、虛擬、通感、意象組合等藝術手法,意識流動,虛實相間,時空切換,場景重疊,使散文向現代性、開放性拓展。
事實上,早在「散文的想像與虛構」成為問題之前,有些作家已經在悄悄地進行著大膽嘗試了。出現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散文家何為的《第二次考試》,是一篇優秀的散文作品,曾經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可是,許多人都知道,它卻是經過想像與虛構,對真人實事進行大膽加工的產物。1956年上海合唱團招考新團員,一名女青年報考,由於考試前夕她在楊樹浦參加一場救火,弄倒了嗓子,以致影響了考試成績,但合唱團還是破格錄取了她。何為當時正在醫院休養,聽家人講述了這件事,便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設計出第二次考試的情節,加進了蘇林教授這個關鍵性人物,改換了女主人公的名字;文中陳伊玲身著「嫩綠色的絨線上衣,一條貼身的咖啡色西褲,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樹」,實際也並非如此,是作者為了加強形象的感染效果,從所住醫院一位實習醫生那裡移植過來的。
這個典型事例說明了,生活的真實是基礎,藝術的真實是手段。前提是散文是藝術,而且是一種側重於心靈表達的藝術。黑格爾指出:「藝術作品既然是由心靈產生出來的,它就需要一種主體的創造活動,它就是這種創造活動的產品;作為這種產品,它是為旁人的,為聽眾的觀照和感受的。這種創造活動就是藝術家的想像。」「在這種使理性內容和現實形象互相滲透融會的過程中,藝術家一方面要求助於覺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還要求助於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氣的感情。」
二
今年三月中旬,我率領大陸作家代表團訪問臺灣,到日月潭觀光,接待我們的是南投縣文化局長,他是一位文學博士。在同我們交談時,他直率地說,總覺得作家們想像力不足,有時過於拘謹。他說,有一次訪問日本,見到了楊貴妃的墓,便問有關人士「根據何在」。答覆是:「你們中國古代的白居易寫得很清楚嘛!」博士反詰:「楊貴妃不是死在馬嵬坡嗎?《長恨歌》裡分明講:『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答覆是:「《長恨歌》裡還講:『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海上仙山在哪裡?就是日本嘛!」博士說:「這種顛倒迷離的仙境,原都出自當事人與詩人的想像。」答覆是:「什麼不是想像?『君王掩面』,死的是丫環還是貴妃,誰也沒有看清楚;所以才說『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就這樣,生生造出一個「貴妃墓」來,結果還振振有辭!
歷史散文創作講求真實,關於史事的來龍去脈、真實場景,包括歷史人物的音容笑貌、舉止行為,都應該據實描繪,不可臆造;可是,實際上卻難以做到。國外「新歷史主義」的「文學與歷史已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歷史脫離不了文本性,歷史文本乃是文學仿製品」,「歷史還原,真相本身也是一種虛擬」的論點,我們且不去說;這裡只就史書之撰作實踐而言。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有過一段著名的論述:「《左傳》記言而實乃擬言、代言」,「如後世小說、劇本中之對話、獨白也。左氏設身處地,依傍性格身分,假之喉舌,想當然耳」。「上古既無錄音之具,又乏速記之方,駟不及舌,而何口角親切,如聆罄咳歟?或為密勿之談,或乃心口相語,屬垣燭隱,何所據依?」原來,「史家追敘真人實事,每須遙體人情,懸想事勢,設身局中,潛心腔內,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幾入情合理。蓋與小說、院本之臆造人物,虛構境地,不盡同而可相通;記言特其一端」。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孟軻讀過上古時的典章文獻彙編《尚書》中關於「周武王伐紂,血流漂杵」的記載,就曾提出過疑問,從而說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到了宋代,當學生問到「《左傳》可信否」時,著名理學家程頤的回答是:「不可全信,信其可信者耳。」
我們再來看被奉為信史和古代散文典範的《史記》。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詳細記錄了鴻門宴的座次,說是項羽和他的叔叔項伯坐在西面,劉邦坐在南面,張良坐在東面,範增坐在北面。為什麼要作這樣的交代?因為有范增向項羽遞眼色、舉玉玦,示意要殺掉劉邦的情節,他們應該靠得很近;還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而項伯用自己的身體掩蔽劉邦,如果他們離得很遠,就無法辦到了。司馬遷寫作《項羽本紀》大約在西元前94、95年前後,而鴻門宴發生在西元前206年,相距一百一十多年,當時既沒有錄相設備,而戰爭年代也不大可能有關於會談紀要之類的實錄,即使有,也不會記載座次。那麼,他何所據而寫呢?顯然靠的是想像。
三
中國文學史上還有一個典型事例。《古文觀止》中有一篇《象祠記》,作者為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當時,貴州靈博山有一座年代久遠的象祠,是祀奉古代聖賢舜帝的弟弟象侯的。當地彝民、苗民世世代代都非常虔誠地祀奉著。這次應民眾的請求,宣慰使重修了象祠,並請流放到這裡的王陽明寫一篇祠記。對於這位文學大家來說,寫一篇祠記,確是立馬可就;可是,他卻大費躊躇了。原來,據《史記》記載,象為人狂傲驕縱,有惡行種種,他老是想謀害哥哥舜,舜卻始終以善意相待。現在,要為象來寫祠記,實在難以落筆:歌頌他吧,等於揚惡抑善,會產生負面效應;若是一口回絕,或者據史直書,又不利於民族團結。反復思考之後,他找到了解決辦法:判斷象的一生分前後兩個階段,前段是個惡人,而後段由於哥哥舜的教誨、感化,使其在封地成為澤被生民的賢者,因此死後,當地民眾緬懷遺澤,建祠供奉。《象祠記》就是這樣寫成的。其中顯然有想像成分,但又不是憑空虛構。因為《史記·五帝本紀》中,有舜「愛弟彌謹」,「封帝象為諸侯」的記載。據此,作者加以想像、推理,既生面別開,又入情入理。用心可謂良苦。
這在西方也早有先例。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伯羅奔尼薩斯戰爭史》中,演說辭佔有四分之一篇幅。修氏自己承認:「我親自聽到的演說辭中的確實詞句,我很難記得了,從各種來源告訴我的人,也覺得有同樣的困難,所以我的方法是這樣的:一方面儘量保持接近實際所講的話的大意,同時使演說者說出我認為每個場合所要求他們說出的話語來。」
顧頡剛在《古史辨》中說:「我以為一種故事的真相究竟如何,當世的人也未必能知道真確,何況我們這些晚輩。」這話不假。我們都看過《羅生門》這部影片,對於事件的真相,在場親歷者言人人殊。所以,有人說,「史,就是人們口上的一撇一捺。」看來,堅持歷史事件包括細節的絕對真實,「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當然,這種想像必須是有限制的,要在尊重客觀真實和散文文體特徵的基礎上,對真人真事或基本事件進行經驗性的整合和合理的藝術加工,必須避免小說化的「無限虛構」或「自由虛構」;特別是有些散文種類是不能虛構的,比如,關於現實中的親人、友人、名人的傳記以及回憶性、紀念性文章,都是寫作者同時代的親歷親見親聞的事,與事涉遠古或萬里懸隔迥然不同,必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不應隨意地想像、虛構。須知,這類散文美學效果的實現,是借助於其內容或主體的豐富而特殊的客觀意蘊,真實與否,影響是至大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中共和俄羅斯,都在選出他們的新一屆政府。 同是專政,普京得票76%,習近平得票100%。 習近平新時代的班子組成,習身邊有兩位較矚目,一剛一柔的人物—— 不是政治局常委的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和習近平造神運動的策劃人,政治局常委王滬寧。 借習政府的人事佈局,我們談談伴君如虎的易...
劉邦性格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把英雄當「人」,「神」需要時間與空間
這屆東京奧運台灣選手們的精采表現讓各項運動成了社群媒體上狂刷版面的最熱門話題,最近剛好也看完「天才的人間力—鈴木一朗」這本書,在為台灣奧運代表選手們的成就歡呼的同時,心裡卻對近年來一個值得深思的氾濫現象—「造神」,浮出很深的感觸。
在體壇、政壇、歌壇、影壇…各個領域,都有因為出人預料的傑出與爆炸性表現而「一戰封神」的英雄。在登峰造極的當下,萬民擁戴,報章雜誌各大媒體鋪天蓋地的曝光,每個爆紅人物從小到大的一舉一動都被視為楷模,各種分析、各種吹捧蜂擁而出,頓時成為現象級的話題,而社群媒體的發達讓資訊傳播可以在零成本的條件下極快速的完成,也讓這種現象可以在點對點之間更快發酵,螢幕不論大小、隱密性不論高低,傾刻之間都會被這股熱潮覆蓋。
這些如童話般的真實故事與人物會引起大眾如此澎派的反應,激發出如此的灼熱的光芒,我想跟人性深處對於成功的嚮往與渴望是相呼應的:有野心的人看到這樣的典範很可能會出現項羽和劉邦看到秦始皇出巡時所說「彼可取而代也」、「大丈夫當如是也」的心境;芸芸眾生就算只是單純欣賞這些驚人表現也能為自已的生活跟動人心弦的勵志故事創造各種不同形式的連結,為生活增添一些刺激與色彩。這些勝利者們當然絕大部份都經過旁人無法想像的付出與努力(本屆奧運桌球大驚奇 ,圈粉無數、性格謙虛可愛的小林同學林昀儒,在之前拍廣告的時候曾說過:「我唯一休息的日子,是上場比賽的那一天」),才能成就在鎂光燈下耀眼璀燦的瞬間,無庸置疑也值得敬佩,但是,「造神」這件事,卻很容易抹殺這些人當下的生活、甚至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與長遠的可能性。
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是無可質疑的頂尖代表,但也許在性格、生活方式、價值觀…等細節上,會有跟大眾的期待與想像之間存在差距,這不應該是他們應當承擔的枷鎖,但是腦粉們跟酸民們不會費心思考什麼是這些人在場上場下真正需要的,非理性的熱情往往會引發不可收拾的野火。而在各種形式的競爭上,永遠拔得頭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但也永遠不要低估「運氣」在任何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別忘了希臘神話中的幸運女神堤喀,常常隨意(!)的把好運和厄運像矇眼射飛鏢一樣「賜予」凡人,無名小卒可以一躍而成全民偶像,但英雄也可能翻船。如果給這些人足夠的空間,相信他們可以有充足的餘裕去消化達到的成就,把成果化為養份,為下一個階段的挑戰與目標做準備。可是一旦造神的程序被啟動,在輿論歡欣鼓舞捧上天的新鮮感消退後,隨之而來的往往是大眾無孔不入的追蹤,甚至演變成拿著放大鏡無時無刻檢視,讓這些人沒有喘息的空間、沒有一個可以讓他們安置自我的洞穴。人與人之間不論彼此認識與否,如果沒有保留空間,美感與尊重很快會消失,正所謂「熟悉生輕蔑」,即使達到的成就仍然無可動搖,但大眾超過合理範圍的期待、不必要的批評甚至荒謬的高標準道德制約也會像妖魔般傾巢而出,而同樣傑出的人才很可能會在轉瞬之間被迫面對反轉的氛圍,被當初推擠他們上天的鄉民同樣毫不留情的拉下神壇。
在人生中,每個人會有自已的風光時刻,也會有犯錯的時候,不過一般人犯錯,不論有心無意,只要不是觸犯法律的行為,很少會出現千夫所指的窘境。成就傲人功業的挑戰者勝利者們,雖然成名之後承擔盛名之累是必要之惡,而選擇成為「天選之人」這條路也要有在肩上扛著萬斤重擔的決心,但請別忘了,不管再怎麼強悍超卓,人終究是人,有七情六慾,有弱點,有改進跟成長的空間。把勝利者當成「人」對待,在喜愛、崇拜、追捧的熱情降溫之後,用同理心去對待他們,尊重他們在你看不到時候的付出,尊重他們跟我們之間的不同,尊重面對任何挑戰競爭時不會永遠一帆風順的現實,給所有努力站上舞台、頒獎台、講台的人真心熱情的支持,讓他們能為自已的成就被聽見看見感到驕傲(當然除了勝利者之外,我真心覺得只要能在任何領域中挺胸奮戰的人,都值得一份屬於他們的肯定與榮耀),但是也請在掌聲與熱潮過後,給他們一些空間,用對待「人」的方式去了解、鼓勵這些願意燃燒生命追求目標、敢站上戰場搏鬥的勇者,然後平心靜氣期待他們下一次的精彩演出。
至於頂尖的「人」是否能成「神」,請給他們空間和時間,讓他們的地位、價值觀、個人品格、影響力,透過世界上最殘酷的舞台—人生,進行考驗與淬煉後,自然會浮現屬於他們的祥雲或彩虹,讓他們用自己的節奏踩著步伐,走向屬於他們的天宮聖殿。
劉邦性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學測加油【性格決定命運—運用口才逆轉勝:燭之武退秦師、馮諼客孟嘗君、鴻門宴】
這三篇史傳散文都藉歷史事件勾勒出每一個人物不同的個性,也藉精彩的對話,展現口才的重要性。
在性格決定命運部分,〈燭之武退秦師〉中鄭國大夫燭之武臨危受命,面對強秦依然面無懼色,在不卑不亢中瓦解了秦、晉聯兵圍鄭的局面,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也展現不同特質,如:佚之狐的知人之明、鄭文公身段柔軟、晉文公仁智兼備,都對事件有著相當的影響力。
同樣足智多謀又臨危不亂的還有〈馮諼客孟嘗君〉中的主角馮諼,他為被罷相的孟嘗君往見梁惠王,並促成「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的結果, 一次次的規劃佈局,都展現他沈穩的處世風格,而孟嘗君的寬厚大量,也是馮諼願意為他效命的原因,兩者互為因果,才能造就三窟的完成。
在〈鴻門宴〉中,人物個性更決定了歷史的走向。
作為主帥,劉邦身段柔軟,在面對項伯時立刻便能「奉卮酒爲壽,約爲婚姻」,可見其善於籠絡人心的一面,他能視時機應變,並接納建議,因此將士皆甘為其死,也因此逃過死劫;項羽性格火爆兇殘,一夜之間便能「坑秦卒二十餘萬人」,卻在重要時刻婦人之仁,驕縱自恃,無法接受建議,也因此失去殺劉邦的最佳時機。
同為謀臣,張良做事沈穩周延,與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的驕狂浮躁,左右了事件的發展。勇將樊噲對比項莊,突顯出智勇兼備且有勇有謀的性格。
同為奸細,有情有義的項伯,為報張良一命之恩,開啟了這場宴會,而不忠不義的曹無傷最終在劉邦回營後立刻被誅殺,也凸顯劉邦的果斷。
除「個性決定命運」之外,值得留意的是這三篇文章中,人物間的對話交鋒。
燭之武利用「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誘之以利及挑撥離間」等說服技巧讓秦穆公轉而為鄭協防,他句句為秦設想,而非為鄭考量,立論清晰,且層次分明,不僅考量了整體局勢,也勾起秦對晉的新仇舊恨,最終以口才逆轉局勢,完成了這一艱鉅的任務。
馮諼在孟嘗君被罷相之際,以妙計遊說梁惠王,以「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使得梁惠王立刻以高規格待遇三次往聘孟嘗君,又同步誘使齊王唯恐孟嘗君前往梁國而弱齊,迅速展開挽留行動,最終孟嘗君挾外援以恢復相位,且地位更加鞏固。
〈鴻門宴〉中,劉邦面對項羽時,身段柔軟,「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便是以臣下的口吻、卑下的言辭,輕易化解了項羽的怒氣。樊噲闖帳,慷慨激昂地陳述:「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爲大王不取也!」不僅與劉邦、張良說詞一致,卻更義正辭嚴,不卑不亢,將入關之事包裝得合情合理,說得項羽無言以對,難以追究,成功瓦解項羽的防衛心。
最終,劉邦尿遁,獨留張良面對項羽、范增,張良所說:「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亦是言詞合理且進退得宜,令人莫可奈何。
三篇文章皆透過口才謀略局勢、巧妙化轉危機,從每個人物的溝通應對中,亦鮮明反映出人物性格,讓我們見到「個性決定命運」的共通點。
___
❤️學測將至,最好也最及時的引用素材就在課本裡,以這篇統整與孩子們分享,祝大家考試順利!加油!
❤️辛苦終有盡頭,我等你的好消息!
#歡迎分享給需要的孩子們
#閱讀素養 #文本分析 #學測 #統測 #指考 #會考
本文出自龍騰出版【搶救國文 統測複習25週】
劉邦性格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Wong Wai Man
中共和俄羅斯,都在選出他們的新一屆政府。
同是專政,普京得票76%,習近平得票100%。
習近平新時代的班子組成,習身邊有兩位較矚目,一剛一柔的人物——
不是政治局常委的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和習近平造神運動的策劃人,政治局常委王滬寧。
借習政府的人事佈局,我們談談伴君如虎的易經臣道哲學。
習近平不惜推翻鄧小平的規矩,修改憲法,來永掌權力。
他不是劉邦、劉備式的陰柔領袖,雙劉是陰爻居君位,六五爻在火天大有卦中,天下英雄為我所用,姿態擺得低,但所有陽爻,都為我支配。
習是陽爻剛位,剛中,乾卦的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龍在天上,大權在握,是乾卦六爻中最佳位置,但這個位,有條件有要求的,要利見大人。
身在君位,本身是陽爻,有能力,位是剛位,有權力,這時候還需要什麼「大人」?
沒有大人,就是孤獨英雄項羽了,終會遇垓下之圍。做領袖的,貴人不在上而在下,始所以劉邦得天下而項羽自刎烏江。
在第五爻君位的下面,是第四爻。
易經說,三多凶,四多懼。
第四爻很麻煩。
它在上卦最底,貼近君位的第五爻,與老闆君位五爻的關係要很小心。
有能力,愛表現的陽剛人物,陽爻九四,與陽爻君位的九五必然衝突。
老闆得位得中,你九四,失位不中,和九五陽遇陽,無比無承乘友好關係,萬事只能小心。
乾卦九四:
或躍,在淵,無咎。
陽爻在第四爻,要無咎,無事,很難。
或躍,跳出來;在淵,跳下去。
這條龍,什麼時候跳出來,什麼時候潛下去,要非常之準確,進退恰當,才能無咎。
過去五年,中共表面上沒有對外用兵,其實,習是對內用兵。
以反貪腐的名義,將習近平政治障礙殺個雞犬不留。
刀手是王岐山,上屆政府的政治局常委,權傾天下,中共官場聞名喪膽,鋒頭蓋過總理李克強。
沒有五年的遇神殺神,習怎敢修憲永續權力?反對者又隱忍不動,靜待時機?
王岐山的功業,變成了漢武帝的衛青,劉邦的韓信,朱元璋的徐達常遇春,雍正的年羹堯,毛澤東的林彪……處境極之危險。
不是政治局常委的國家副主席,即是沒有權力的第二號國家領導人,是優點還是缺點?
這是太極圖中,陰陽魚的眼睛。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福禍變動的根,也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地雷復卦,和天風姤卦。
這兩個卦,復卦五陰一陽,姤卦五陽一陰,被稱為小父母卦。
復卦一陽復始,陽入陰中,力量生生不息。
姤卦五陽之下一陰生,藏在最深深處,一支陰爻主導了往後的變化。它的微妙處,在於操之不在我,唯一能做的,是應對因緣。
姤卦可遇,復卦可求;
機緣可遇,修為可求;
遇是外遇,求是自求。
王滬寧和王岐山的背景完全不同,性格更是南轅北轍,是一陰柔式人物。他以學者的身份,攀到政治局常委的權力核心 。自1995年入政府後,再沒有用自己名義發表文章,和之前的所有朋友和親戚圈子保持距離,低調潛沉。
他是一支陰爻,在第四位,陰在柔位,得位。和上面君位的九五陽爻,有比有承乘的陰陽互動,關係良好。
坤卦六四:
括囊,無咎無譽。
這個位置,要無咎,首先要無譽。
旁邊有一群虎視眈眈的人,千萬不能追求什麼譽,有譽必有咎,名高自然招謗。要懂得居高位而不求虛名,以確保絕對無咎。
保護自己的方法,就是括囊。囊是布袋,括,是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如用繩子,把袋口綁得緊緊,不顯山,不露水,謹言慎行,不跟外界有任何溝通衝突。
造神運動既已完成,神,不需要再聽什麼意見。小象傳說: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小象傳的意思,真心為慎,戒慎恐懼的目的,就是免於政治迫害。慎才能不害,要是不慎,不懂低調,這個位置就容易成為眾失之的了。
在官場,在機構,我們打工的,很容易走到了第四爻,伴君如虎的位置,無論陰陽,選擇剛柔,都有凶險的時候,借習近平身邊兩大人物,用乾坤兩卦第四爻的剛柔分別,說出高處多風雨的自處之道。
#中共政權 #王歧山 #王滬寧 #造神運動
2018年3月20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