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確診到痊癒,只花了五天!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教你如何快速有效加強免疫力封面故事
加強自身免疫力,是對付病毒的關鍵。居家期間雖然有點悶,但也是改變生活型態與習慣的契機。
這波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台灣的疫情愈來愈緊繃,全國也將停課至6月14日。才過了幾週,家長們已經大喊吃不消,而在彼岸的美國,孩子們大都上了一年多的網課。「到了第三個月的時候,我們已經悶慌了,必須找有意義的事來做!」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這樣說。
美國的疫情慘重,醫院病房嚴重不足,大部分輕症患者都只能待在家裡自行隔離。今年一月,陳博士剛好在台灣有事,延遲回到美國,但於此同時,他的太太和兩個女兒,卻不幸在美感染新冠病毒,當時在台灣的他,只能越洋連線指導。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太太在確診後第四天,幾乎完全痊癒,也沒有留下後遺症。從確診到治癒,只花了短短五天。
許多讀者一定很好奇,這是如何做到的?陳俊旭是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也是多本健康相關暢銷書作家,對於推廣健康自然醫學不遺餘力,這次他特別接受專訪,分享整個過程,同時也提醒讀者,在疫情中如何提高免疫力,戰勝病毒!
提升免疫力 加快痊癒速度
他的太太和兩個女兒都是輕症,陳博士特別提醒,重症患者還是需要去醫院治療,每個人的體質與症狀都可能不同。
從他太太的發病日期往前推算,他研判可能是前幾天搭飛機感染的,通常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應該是二到十四天。一開始的症狀是喉嚨怪怪的,往常都是用咽炎噴劑就會好,可是用了兩三天都沒有用,陳太太才覺得不對勁,擔心可能得到新冠肺炎,第三天她去預約做檢測,第四天Drive Thru做PCR檢驗,而隔天便得知確診。之後,便遵照陳博士的指導,用了以下幾個方法:
1.服用大量的維他命C
尚未得知確診前,陳太太原本每天只吃一顆500mg的劑量,確診後她則加量四十倍,一天吃到20公克。陳博士說,健康的人吃維他命C時,應該是酸的,但當身體急速需要時,口感會變甜,當時他的太太在症狀最嚴重的時候,維他命C就覺得特別的甜,當時20公克是很恰當的劑量,等到快要痊癒時,味覺又開始變酸時,必須要減量,也表示病快好了。
2.保持身體溫暖和泡腳
當時陳太太的另一大症狀就是畏寒,尤其冷空氣一吸進肺裡,就想咳嗽。後來她開暖氣,將室溫調至攝氏三十度左右,就比較舒服(當時是冬天)。陳博士觀察,新冠病毒會導致末梢血液變差,很多病患有腳趾發紅或紫的現象,顯示血液流通不好。泡腳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使得身體變暖。而陳太太曾經咳嗽到非常嚴重,但只要一泡腳與流汗,症狀就會減緩,也比較好入睡。
3.根據體質搭配中藥
陳太太發熱不明顯,開始有微燒,泡腳後會發汗,比較舒緩。陳博士根據其傷風症狀怕冷,沒有熱象,開了小青龍湯的處方。大陸用「清肺排毒湯」,在台灣則推「清冠一號」的單方,都宣稱能夠治療新冠肺炎,不過陳博士認為,還是必須依照個人症狀開藥,較為妥當。
4.其他保健食品包括大蒜粉、納豆激酶、NAC、硫辛酸
每天喝大骨湯加大量蒜粉,直到發汗,也會吃納豆激酶(避免血栓),NAC清肺方(修復肺部),這是一種特殊氨基酸,可清痰。
陳博士高三和小五的兩個女兒,在媽媽發病幾天後,也開始出現症狀,不過十分輕微。高三的姊姊起初也只是喉嚨痛,但中間一度完全失去嗅覺和味覺。陳博士形容,她可以咬一整顆洋蔥完全沒有感覺,絲毫不覺嗆辣!但即使沒有嗅覺和味覺,因為仗著年輕,也沒有特別吃保健食品或中藥,便慢慢改善,只不過時間拖得比較久,近乎十天,比情況嚴重的媽媽還長。期間女兒曾經一度恢復嗅覺味覺,但因為熬夜,第二天症狀又出現了,也顯示睡眠對於抵抗力的重要。
年紀小免疫力反而好
「年紀愈小反而愈沒事!」陳博士說,小女兒只有在第一天有點喉嚨痛,後來完全沒有症狀,精神與活動度完全不受影響,她還擔起照顧媽媽和姊姊的責任,每天煮三餐,把餐點放在他們房門口。
陳博士解釋,之前在美國參加線上醫學研討會時,就得知人體的胸線(Thymus)是對抗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利器。胸線是身體裡面產生T細胞的腺體。T細胞和身體是否能產生抗體有很大的關係,小孩的胸線最發達,到了二十歲胸線開始逐漸萎縮,老年人的胸腺幾乎不存在,這解釋為何小孩得到新冠肺炎絕大部分無症狀,年紀愈大愈容易轉重症甚至死亡。
免疫力分為兩種:天然免疫力是靠NK細胞和巨噬細胞,一起對抗外來的病菌。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和小孩子,主要靠NK細胞,把受外來病毒侵犯的細胞瓦解掉。後天免疫力是透過T細胞和B細胞,在病毒進來一兩週後,身體產生抗體,未來可以對付相同的病毒。而疫苗就是一種後天的免疫力。
現在台灣疫情愈來愈緊繃,在家隔離期間,該如何提升免疫力呢?陳博士認為以下五點很重要:
1.大量維他命C的攝取
維生素C對抗過敏、抗發炎、抗自體免疫疾病都極為重要。特別是有壓力的人,不管短期或長期,都需要攝取足量的維生素C 。尤其在防疫階段,建議每天服用1-3克的維他命C。
2.足夠的維他命D
維他命D是身體免疫力的荷爾蒙,和免疫力的高下直接相關。很多人容易感冒、腰痠背痛,或是長期骨質疏鬆,都是因為缺乏維他命D。
陳博士認為,判斷D是否充足,最好的方式還是驗血。他診所的癌症病人,驗出來的維他命D含量都是個位數。很難從食物中獲取足量的維他命D,曬太陽是很好的來源,但最終還是要由驗血來判斷,現階段防疫期間若無法檢驗,也無法到戶外曬太陽,可以每天補充5000IU的維他命D。
3.維持腸道的健康
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腸胃道,腸道如果很健康,免疫力才會好。如果長期拉肚子、便秘、腹瀉、消化不良、腸躁症、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要特別小心。如果對食物過敏,也要注意。
平時可以吃益生菌,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腸道的學問很大,腸胃如果不好,整個免疫力就會下降。
4.充足睡眠
睡眠是一種深沉的紓壓方式,但前提是睡覺的時段要正確,熟睡時間要足夠。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最重要的黃金4小時。有些人每天只睡4、5個小時,還是精力十足,這都是靠腎上腺皮質醇硬撐的結果,很快身體就要進入疲乏期。
另外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醒來以後不要馬上起床,大約等5-10分鐘以上,等唾液開始分泌後再起床,這樣整天的精神會比較好,也就是說,能夠自然醒是最健康的。只要有優質睡眠,身體修復的效果很明顯,睡眠其實是最好的療法。
5.正確運動
運動雖然對身體很好,也很有必要,但如果要運動,切記一定要先補足睡眠。身體一定要在睡眠飽足的情況下,才會發揮最大的健身效果。
身心運動(伸展拉筋、瑜伽體操、太極拳等)是比較低強度的運動,適合各階段執行,而且結合意念,對於調整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有其他運動不能取代的功效,因此在疲乏期或大病初癒,建議先做身心運動,等筋骨慢慢鬆開了、氣慢慢補起來了,再來提高運動強度與時間,最終目標是要執行高強度運動和重量訓練,那麼就能讓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
陳博士認為,只要擁有充足的免疫力,即使遇到病毒來襲,也可能是輕症或無症狀,不用過度焦慮。居家期間雖然有點悶,但是可能也是改變生活型態與習慣的契機。
轉載、分享
感謝🙏分享
副交感神經胃食道逆流 在 跟著Annie 一起來運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個小時5分鐘,用一張椅子解決你的肩頸僵硬,改善虎背熊腰”
在開始進入主題前,要請大家先看一下,下面的問題中,你中了幾個?
🔸常常頭痛或感覺頭很重
🔸常常脖子痛或超級緊繃
🔸覺得無時無刻肩膀僵硬
🔸沒有理由常常感覺頭暈
🔸偶爾會沒有理由覺得想吐
🔸睡眠品質不佳、半夜常常醒來
🔸眼睛看不清楚、疲勞、視線模糊
🔸經常眼睛乾澀、流眼淚
🔸容易拉肚子或是便秘、肚子痛等腸胃問題
🔸動不動就想躺下來
🔸容易覺得累全身倦怠、疲勞
🔸感覺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莫名奇妙整個人會感覺狀態不佳
🔸無法集中精神、記性不好
🔸莫名其妙感到感到不安焦躁煩悶
🔸工作或學習無法長時間專注、缺乏耐性
🔸頭部發熱,手腳冰冷、麻痺
🔸沒有理由的覺得胸口悶有壓迫感
上面的這些症狀,你有沒有發現很多症狀,在你的生活中,其實還真的一點都不陌生?
我有計算過我自己每天使用手機跟電腦低頭工作加上看書閱讀的時間,每天都超過6個小時,當我們長時間低著頭,低頭的動作讓頭向前傾,整個身體的重心也會跟著向前移動,為維持身體的直立與平衡,我們的上半身就必須向後拱起,造成駝背,視覺及體態上就造成虎背熊腰,日積月累下來除了會造成體態不佳,可能也會影響胸廓空間變得狹窄,而造成胸悶、壓胸感,整條脊椎的彎曲,會直接壓迫胸椎旁的交感神經,當交感神經失調,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心臟功能,造成心悸、心律不整、腸胃功能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等問題。
我之前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醫生用油門跟煞車來形容我們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我真心覺得太貼切.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在面臨緊急狀況或需要非常專注與注意力時,為了讓身體發揮最大效能,身體會加速心跳、收縮血管、血壓上升,進入高速運轉模式,相反的,在我們的身體放鬆、休息的時候,副交感神經就會啟動,讓我們的心跳血壓下降、身體運作減緩、增加腸胃道的消化功能,讓身體獲得舒緩與休息,如果油門和煞車出了問題,那這台車就會沒辦法正常行駛運作,甚至產生故障。
肩頸僵硬所衍生出來的身體健康危機,肌肉異常,其實很像線路系統因為打結而無法正確傳導訊息,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體態不佳、肌肉僵硬、頭痛、腸胃不適、血壓不穩、容易心悸或喘不過氣,間接產生憂鬱、焦慮、晚上睡覺不斷醒來等障礙,大家有沒有發現,原來平常看似不重要的肩頸,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如此的重要!
另外,因為我們長期低頭族的習慣,會造成肩頸的肌肉僵硬沒有彈性,直接增加我們落枕的機會,當肩膀的肌肉已經變得沒有彈性,頸部肌肉長期過伸或過屈,就會造成睡醒後肌肉容易出現急性痙攣、孿縮與發炎現象,而負責我們身體引導脊椎活動的小面關節,也會因為不良的姿勢使肌肉筋膜過度負荷、緊繃,加重關節負擔,只要一個動作稍作不對,肌纖維就會拉傷而斷裂,然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落枕的惡夢,甚至造成關節退化、神經壓迫等健康問題。
多數人肩頸痠痛都是因為長期維持一個姿勢與坐姿,姿勢不良、缺乏運動、血液循環不良,導致我們肩頸的肌肉一直處於緊繃狀態,無法休息造成缺氧缺血,肌肉僵硬及頸椎關節活動不佳,如果我們可以每天伸展放鬆肌肉,減少關節對神經的壓迫刺激,就能有效紓緩肩頸僵硬與疼痛,也能避免因為駝背造成的虎背熊腰。
今天Annie要教大家五個只要靠一張椅子,就可以伸展放鬆我們肩頸的伸展運動,會建議大家在上班坐辦公室的期間,可以至少每1個小時就讓自己做一次這幾個動作的伸展,順便讓自己的眼睛有機會休息,好好喘口氣專注在自己身上,早上睡前也可以做一次,只要給自己每個小時5分鐘,真的一點都不難,大家馬上拿張椅子開始做練習。
貓式頸關節伸展 60 Sec
牛式頸關節伸展 60 Sec
坐姿扭轉伸展 60 Sec
坐姿老鷹式伸展 60 sec
椅子前彎式伸展 60 Sec
🙉大家來分享一下,上面的問題症狀你中了幾個?
#每個小時5分鐘 #遠離肩頸僵硬 #遠離虎背熊腰 #落枕 #肩頸痠痛 #椅子伸展超簡單 #請分享 #實用
副交感神經胃食道逆流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LUE MONDAY『胃』教時間】
*如何區分是「逆流咳」還是「感冒咳」?!*
耳鼻喉科是腸胃科永遠的好戰友,
不只喉嚨卡卡症狀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咳嗽病人更是常在這兩科間徘徊,
你知道怎麼分辨要掛哪一科才適合嗎...
#慢性咳嗽 是胃食道逆流非典型症狀之一,
首要工作是:排除呼吸道感染症!
沒逆流史、沒其他典型症狀就找胸腔內科,
有典型症狀、躺著咳更厲害就找胃腸科。
#為什麼胃食道逆流會咳嗽
原因1:胃酸向上逆流嗆入氣管裡,引起咳嗽症狀。
原因2:胃酸刺激食道副交感神經的反射性咳嗽。
📍什麼時候要看 #耳鼻喉科
在一個星期內才突然開始的咳嗽,
且伴隨發燒症狀、拉肚子、全身無力。
※
特別是有黃痰的人要留意細菌感染,
有白痰則最可能是病毒性感染,
尤其流感病毒更需要搶時間進行適當處置。
📍什麼時候要看 #腸胃科
咳嗽已經持續兩三個星期,
且沒有發燒或其他感冒症狀,
但有胃食道逆流相關病史。
※
若經檢查有發現喉嚨紅腫、
食道入口紅腫或帶血、聲帶水腫等症狀,
通常可以合理懷疑是胃食道逆流。
#吳醫師小叮嚀
千萬不要因為 #咳嗽 但怕被隔離,
就全跑來腸胃科說自己胃食道逆流啦…
想知道咳嗽有多纏人
讓我跟耳鼻喉科好朋友 #陳亮宇醫師 講給你聽
https://reurl.cc/6lE1xZ
在《#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裡,
我也有特別邀請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寫了耳鼻喉科的跨科診療室專欄喔!
請多多支持我的處女作喔
來自處女座的龜毛醫師的著作
三分鐘許你一個好胃來 https://reurl.cc/8nlQNd
一秒鐘把吳醫師(的書)打包回家 https://reurl.cc/9ERljx
#吳文傑醫師
副交感神經胃食道逆流 在 康爾喜藥局- 胃食道逆流何因正常運作的自律神經系統中,交感與 ... 的必吃
在下食道括約肌上同時有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分佈,交感神經會促進此肌肉收縮,讓胃內容物不致於逆流到食道;而副交感則負責放鬆,食物能經由食道順利進入胃。 以病理角度,胃 ... ... <看更多>
副交感神經胃食道逆流 在 【三分鐘就了解】胃酸逆流如何根治平衡失調的自律神經 的必吃
標題:胃酸逆流如何根治:平衡失調的自律 神經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鐘文廷醫師在我門診當中有不乏一些 胃食道逆流 的病人來就診他們常常抱怨的一句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