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圖表 明明台灣降雨量是世界平均的兩倍,卻還是常缺水?】bit.ly/3tlq7mz
才在苦惱乾旱該怎麼解決,近來卻又來了幾場大雨,似乎稍微緩解了中南部水庫見底的情形。印象中,台灣不是一個少雨的國家,那為什麼我們這麼常缺水?
#乾旱在台灣有多常發生
首先,先來看看近30年台灣有多常發生乾旱。從圖中可以看出台灣每年降雨量的變化很大,最多可以超過3000公釐,最少連1500公釐都不到,相差兩倍以上。
這段期間台灣總共發生過四次較大的乾旱,在 1993 年基隆雨港有連續三個月乾旱,當時高雄就連飲用水都必須用買的。在 2002 年大台北地區則實施了 20 年來第一次大規模限水。
2014 年因為降雨量少,隔年石門水庫甚至出現了低水位才會看見的「夢幻草原」。去(2020)年則是 56 年以來,豐水期首度沒有颱風經過台灣,導致今年台中、苗栗等地開始實施限水。
#台灣降雨量其實不算少
事實上,台灣的降雨量比許多大陸型國家都多。跟同樣為海島型國家的日本與菲律賓相比,也是相對較多。以 2014年資料來看,台灣的長期平均降雨量 2,429 毫米大約是世界平均降雨量 1,155 毫米的兩倍。
但若以「每單位人口分配降雨量」來看,台灣卻僅有 3,752 毫米,比起許多國家都來得低。甚至比沙烏地阿拉伯的 4,105 毫米還要少。
而台灣每年每人可以分配到雨量這麼低,是因為台灣每年降下的雨水,大部分都流失成為無法被轉為可用的水。
#到底雨水都流失去哪裡了呢
根據2003-2012年的平均資料,台灣的降雨超過七成都留不住。平均每年一半以上的降雨都會流入大海,另外有21%的降雨會自然蒸發。而僅有20.54%的降雨才會進入到河川、地下水與水庫,也就是說僅有五分之一的雨水,能變成可用的淡水。
☂️ 三張圖看雨水到底去哪了:https://bit.ly/3tlq7mz
#缺水 #梅雨季 #乾旱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