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後遺症: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台灣從5月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防疫在家,靠打電玩渡過漫長時光,轉眼間暑假過去了,即將開學,你家裡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宅在家期間對我們身心的長遠影響,似乎現在才浮現。例如,螢幕成癮問題。疫情爆發前,家長們從來不用擔心螢幕時間的問題。不是因為紀律嚴明,而是因為生活中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天氣好的日子可以游泳、可以跟朋友打球,天氣不好的日子也有各種室內遊戲場、購物中心裡的遊戲區可供選擇,家裡兩個小小孩,七歲的兒子、兩歲的女兒壓根兒不會主動想去看電視或玩電玩。
但是疫情爆發後,這些活動都沒有了。居家防疫期間,兒子開始跟同學連線玩「太空狼人殺」,女兒開始在迪士尼頻道上看「米奇妙妙屋」。我跟女兒約法三章:「每個週末可以看三集米奇妙妙屋」,但每次關掉電視時,她總會撲倒在地上,聲嘶力竭地大哭至少半小時。兒子的談話內容也總是圍繞著狼人殺遊戲打轉,好像對生活中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了。
跟媽媽朋友們聊天時,我開玩笑地說:我的小孩玩電玩、看電視上癮了。她們都表示有類似的困擾,我們互相表示同情,但都解決不了問題[1]。
■電玩的回饋造成高濃度多巴胺上癮
「多巴胺」是人類大腦的一種酬賞物質,當我們從事任何讓人快樂的事情時,就會產生多巴胺,讓我們感覺無比的美妙興奮。但這些都是透過自然途徑,刺激的頻率也正常,沒有任何人需要持續不斷接受多巴胺刺激,也絕對沒有人受得了。
當打電玩的回饋或是往返不止的社交訊息沒日沒夜地大量湧入,大腦就會被迫一直處在高度興奮之中。但人類尚未發展出抵擋多巴胺攻勢的機制,所以就形成不斷被勾引以維持高濃度多巴胺的上癮行為[2]。
■「成癮症」有兩大條件:耐受性和戒斷症狀
▸耐受性
指的是成癮者必須要花愈來愈多的時間玩遊戲,才能帶來快樂感,這代表主掌情緒中樞的大腦前額葉、杏仁核等部位已經受損。
▸戒斷症狀
則是指只要不打遊戲,就會出現焦慮、憂鬱、不安等情緒障礙;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暴力、自殺傾向。
不過,與菸癮、酒癮、毒癮這類的「物質成癮」不同,像網路成癮這類的「行為成癮」並沒有讓人體攝入像尼古丁、酒精這樣的額外成分,但在精神醫學上看來,也確實影響到大腦運作,達到精神疾病的等級。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初在新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將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正式承認電玩成癮是重大公共衛生議題。在台灣2018年衛福部也追隨WHO的腳步,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之內,加以預防及推廣相關輔導治療[3]。
■「電玩成癮症」: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王文隆醫師說,「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及社交生活方面的不良後果,假若無法控制,比如迷戀電玩遊戲無法自拔就叫做電玩成癮,迷戀上網無法自制就叫網路成癮,如是攝取某種物質就稱為物質成癮,如毒癮、酒癮、菸癮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成癮」加入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之精神疾病當中,主要症狀為「無節制沈溺於網路遊戲」,「即使有負面效果仍持續遊玩」,而諸多研究亦發現人際關係困難或個性內向或有憂鬱及焦慮症狀的人比較容易「成癮」。
▶大帥,被媽媽帶來安南醫院精神科就醫。大帥低頭不語,但媽媽卻一直駡他:「整天都在打電玩講不聽才讓成績一落千丈,再這樣下去真正就要撿角了...」
王文隆醫師表示,有這樣的困擾可以到精神科求助,而不是一味的責駡,處罰與禁止,若造成個案選擇化明為暗將更難解決。他也呼籲正在放暑假的學生及家長們,應把玩電玩成癮看成是一種疾病,所以更應迅速就醫,就如同身體疾病一樣,若不及早治療,病情可能因此日益嚴重。
個案中的大帥在經過幾次心理治療後,真正發現其打電玩背後主因竟是因為缺乏愛及為了填補空虛,在王醫師引導方向後,其更懂愛惜自己身體與學會正向思考,面對困難時亦能更加冷靜來處理,也讓人際關係明顯改善許多,真正邁出電玩成癮的深暗黑淵世界[4]。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將過去使用的「網路成癮」聚焦在「網路遊戲成癮」上,針對沈迷於遊戲內容的行為進行相關研究。
其中,網路遊戲成癮中的「手機遊戲成癮」類型值得關注,其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也與傳統上的「成癮行為」相當類似。
為了解國內學童、青少年手機成癮情形,「國衛院群體健康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針對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做大規模調查,當中113名高中生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性會談,以驗證手機遊戲成癮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結果的一致性。
▶研究結果發現,手機成癮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明顯較長,在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也較高,手機遊戲成癮的國小學童中,有21.4%願意花錢購買手遊點數或寶物,國中生為36.3%,高中生更高達42.2%,遠遠高於一般學生的消費意願。
▶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只要回答4個問題,每項敘述可選擇1(極不符合)到4分(非常符合)若得分超過10分以上,就可能有成癮風險。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題目如下:
1.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2.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一下。
3.在過去3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
4.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5]。
■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
▶「網路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
根據世衛網站的資訊,包括打線上遊戲(digital-gaming)或電玩(video-gaming)的行為,連續長達12個月以上,已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學習和工作等,並危及身心健康者,就可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症。
「這個問題被關注十多年了,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網路成癮後的症狀和酗酒、吸毒很像,都有戒斷問題」,「衛福部心口司」諶立中司長說,令人擔心的是,臺灣、大陸、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網路成癮高風險族群,比歐美國家高,尤其臺灣兒童和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時間少,民眾上網時間早已名列全球前茅,很需要提醒。
根據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民國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可發現,全球青少年網路成癮高風險比率約為4.6%,台灣的網癮高風險族群,國小為9.9%、國中19.2%、高中職19.4%,均較其他國家高出甚多。以假日實際上網時數來看,國小平均3.5小時、國中5小時、高中職6小時。
研究「網路遊戲障礙症」的林煜軒醫師,曾以8000名青少年網路玩家為分析對象,發現經過專業診斷後,被確診的比例是3.1%。[6]。
■遊戲成癮具體有哪些表現?
《國際疾病分類》中,專門為「遊戲成癮」設立條目,並明確「遊戲成癮」的多項診斷標準。確診遊戲障礙疾病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以縮短。
現行標準中一共列出了9種症狀:
1. 完全專注於遊戲
2. 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
3. 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 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 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 即使了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注遊戲
7. 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的時間
8. 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 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7]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黃彥勳醫師建議,遠離誘惑、增加多元興趣,改善人際關係,積極尋求協助是成癮行為改善的不二法門。
「減少生活上使用網路、手機、電腦的機會,並且開發其他的興趣,當有更多時間投入不同的興趣或是人際活動時,花在網路遊戲的時間相對就會減少,就能降低網路遊戲的誘惑性。」[8]
■網路遊戲成癮是警訊,家長應及時介入
「桃園療養院」邱献章院長表示,網路遊戲成癮這個現象或許可發揮預警功能,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孩子的心理危險因子或精神疾病。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精神科」林峯立醫師提醒,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家長務必帶孩子就醫,經由謹慎且完整的評估,再採取不同的介入協助方式。
林峯立醫師強調,即使沒有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家長們仍需注意隱藏在背後的心理健康危機。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常見的共病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
除了積極就醫外,他提醒家長,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和「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家人更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建立人際關係和加強溝通技巧[9]。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親子天下)「居家防疫後遺症:我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857
[2](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為什麼別人小孩打電動不會成癮?彭菊仙:把孩子從電玩拉走,你要把孩子拉到哪兒呢?」: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488
[3](數位時代)「電玩成癮「5年增3成」!不上網就無法生活,科技發展何以讓網路難以戒斷?」: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099/internet-addiction
[4](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電玩成癮症 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醫呼籲尋求專業幫助回歸正常生活」:http://www.tmanh.org.tw/NewsInfo/NewsArticle?no=796
[5](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10分以上即有成癮風險!」: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7989
[6](Yahoo 新聞)「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 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https://bit.ly/3jwva2a
[7](風傳媒)「孩子一直打遊戲怎麼辦?心理師以過來人角度現身說法,4招帶孩子走出遊戲成癮」: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427615?page=3
[8](健康醫療網 )「你遊戲成癮了嗎? 出現這些症狀提高警覺」: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639
[9](健康2.0)「孩子整天上網玩遊戲 家長務必留意:恐暗藏這5種精神疾病!」: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6168
➤➤照片
[2]
[10] (Yahoo新聞)「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https://bit.ly/38vDWXy
▶圖說:網路遊戲成癮症狀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精神疾病 #成癮 #成癮症 #遊戲成癮 #電玩成癮 #螢幕成癮 #手機成癮 #手機遊戲成癮 #網路成癮 #網路遊戲成癮 #網路遊戲障礙症 #多巴胺上癮
衛生福利部 /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 衛福部心口司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署立桃園療養院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利他能戒斷症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Re: [討論]ADHD藥物副作用與討論心得- 看板Child_Psy 的評價
- 關於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一篇ADHD藥物副作用改善心得(轉自PTT) 的評價
- 關於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以前很樂意自己完成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利他能戒斷症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利他能戒斷症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更文長我的人生不一樣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個男人因為殺了自己的太太,而決定成為一名作家,並寫下了20世紀公認的經典文學之作《裸體午餐 Naked Lunch》(1959)。
.
一切要先回到1946年。32歲的威廉.布洛斯(William Burroughs)因為偽造麻醉藥品的處方被捕,當時的他還沒有成為一名「聲名狼藉」的作家。他與女友瓊.佛瑪(Joan Vollmer)兩人都深陷毒癮,而布洛斯則同時以販毒來換毒。
.
為了逃離司法制裁,布洛斯倉促地與佛瑪成婚,在1950年逃往墨西哥定居。不過這對新婚夫婦對彼此卻很快陷入厭倦,少了毒品的催化,生活的現實逐漸放大。擁有雙性戀傾向的布洛斯轉而向其他男人尋歡,而深受戒斷症狀所苦的佛瑪則染上酗酒惡習。
.
在1951年9月6日,夫婦倆與友人在酒吧聚會。酒醉的布洛斯取出一把手槍,高呼現在是玩「威爾.泰爾(William Tell)」的時候了。該遊戲的玩法,是將一個物品放在一方頭上,另一方試圖擊落之。同樣醉醺醺的佛瑪也同意了,將高腳杯放在自己的頭頂上。
.
布洛斯的子彈呼嘯而過,射穿了佛瑪的腦門。
.
事發後,布洛斯被當地監獄拘留了13日。後來因為他的家人前來賄賂墨西哥官員,使得他得以獲得保釋。在現場的友人則謊稱布洛斯是在裝子彈的時候誤射,彈道學專家也收了一筆賄賂,故同意為這個說法背書。但眼見審判不斷拖延,布洛斯最後寧願逃回美國受審,最後被判入監兩年。
.
到底當時的具體事發經過為何,也沒人說得清,有人認為布洛斯是蓄意殺妻,而他們的好友、「垮掉的一代」的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則主張瓊.佛瑪在死前幾週就有厭世傾向,指出她同意參與這場遊戲正是意味著她可能本來就想求死。
.
無論如何,殺害妻子之後的威廉.布洛斯忽然覺得有股力量激發了他,讓他得以義無反顧地投身寫作事業。他自言:「如果不是因為瓊的死,我永遠不會成為一名作家。」並強調有一股「醜陋的精神」要佔有他的心智,而透過寫作與之對抗,是唯一的出路。
.
不過他說指稱的「醜陋的精神」不是一種心理疾病,而是真的相信有邪靈入侵他的身體。於是布洛斯非常認真地投身神秘學研究,親自走訪哥倫比亞、祕魯尋找巫醫迷幻藥雅哈,也參加過驅逐惡靈的薩滿教儀式。他的創傷也意外對後世的流行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據說包括「23之謎」(23 Enigma)和2012年世界末日的馬雅預言,都是威廉.布洛斯最早開始散布。
.
為了對抗體內的邪靈,威廉.布洛斯寫就《裸體午餐 Naked Lunch》,在1959年出版。很難具體敘述故事劇情,因為該書是一部沒有明確情節的非線性敘事之作,大概是關於一名特務(作者投射)逃離警察追捕而來到墨西哥之後的生活。由於布洛斯本身確實在一個尚未全球化的時代,便有周遊南美、歐洲與北非等地的經驗,於是他的作品本身不具有典型美國式的浪漫主義,一切見地都是獨樹一幟的,甚至存在大量乏人使用的生澀用語或市井色彩的黑話。
.
布洛斯本人在60年代時也開始執導實驗短片,因此也產生了將之搬上大銀幕的構想,不過人物太多、場景太多、沒有明確故事、太多淫穢場面等等,他也很快打消了念頭。
.
不過,加拿大鬼才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在1991年完成了這項不可能的挑戰。只是他也知道如果照著小說拍,電影肯定無法成立,直言如果真的照小說拍,預算恐怕要一億美金,「然後被全世界所有國家禁映」。
.
於是他決定另闢蹊徑,採取的角度是融合更多威廉.布洛斯的人生真實經歷在其中。甚至也可以說,這是一部威廉.布洛斯的傳記電影,「同時也有一點《裸體午餐》的情節」。
.
柯能堡在布洛斯的首肯之下,自由地將他對這個作家的理解轉化在故事之中,包括殺妻造成的心理陰影、藥物濫用與同志生活等等。看過原作小說的影評人無不為柯能堡的創造力感到驚艷,影評人喬納森.羅森鮑姆(Jonathan Rosenbaum)更將片中如同夢魘的迷幻場面與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橡皮頭 Eraserhead》(1977)相提並論(附圖)。
.
但一般觀眾恐怕就沒那麼領情了,影迷固然可能會為大衛.柯能堡創造的奇幻場面感到著迷,但如果事前不知道威廉.布洛斯的生平與他的小說,根本無法看懂。因此觀眾口碑與票房雙輸。
.
也許很多觀眾真的就像《辛普森家庭 The Simpsons》(1989-)當中霸子與他的朋友們一樣,被片名誤導,以為這是一部成人電影。當他們看完走出戲院之後,阿浮說:「我想這個片名至少搞錯了兩件事。」(意指這部電影既無關裸體,也與午餐無關。)(附圖請見留言處)
.
就現在來看,無論是原作小說還是電影版,《裸體午餐》都被視為經典。不過它同時也令新一代的學者感到尷尬。威廉.布洛斯聲稱自己是在殺妻之後才獲得了投入寫作的動力,雖然他堅稱自己真的是誤殺,也入獄服了刑,但他卻也的確利用了此一事件,讓自己獲得了一種神話地位。不僅成為文壇傳奇,也成為反文化運動的偶像人物。
.
如果現在有人說自己的才華是靠殺人得來,一定會面臨抵制,但在上個世紀時居然沒有任何人覺得他的言論有任何不妥。難道瓊.佛瑪的性命真的不比威廉.布洛斯的文學作品還來得重要嗎?如果他活過21世紀,能否逃得過取消文化的狙擊呢?又或者,既然人已辭世,這樣的事情就不需要再繼續追究了呢?
.
各位,你怎麼看?
甲上娛樂 #裸體午餐 #NakedLunch #威廉布洛斯 #WilliamBurroughs #JoanVollmer #大衛柯能堡 #DavidCronenberg
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吸毒不只害人,還讓魚也上癮?研究指出,如果河川受到甲基安非他命污染,魚可能會上癮,甚至出現戒斷症狀!
甲基基安非他命污染遍佈世界各地河流,因此研究人員將魚養在含有安非他命的水缸中八週進行實驗,發現魚類戒斷期間產生對安非他命的偏好。
研究人員表示,將非法藥物排放到淡水生態系統中會導致魚類上癮,並改變棲地偏好,對個體和族群產生意想不到的負面後果。
#上癮 #魚 #污染
https://e-info.org.tw/node/231630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一篇ADHD藥物副作用改善心得(轉自PTT) 的必吃
基本上Methylphenidate(利他能學名藥),在藥物作用期間一開始會讓基底核 ... (這跟安非他命類興奮劑很像),不過也不用太擔心上癮的問題或戒斷的問題, ... ... <看更多>
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以前很樂意自己完成 - Facebook 的必吃
【我快崩潰了利他能副作用】 我兒子服用利他能之後,後遺症已經開始浮出檯面, ... 【警告】:請勿自己停止服用精神科藥物,自行停藥可能造成嚴重的戒斷症狀;民眾應該 ... ... <看更多>
利他能戒斷症狀 在 Re: [討論]ADHD藥物副作用與討論心得- 看板Child_Psy 的必吃
首先要感謝有人對於藥物問題提出一些心得以及正確觀念
畢竟要有人整理出這些其實很花時間與心力
但身為一個專業人員 我想有必要針對這篇文章提出一些修正
內文有些部分會適度刪除 要不然字數太多 還請作者見諒
※ 引述《babylovetw (unconditionallove)》之銘言:
: 標題: [分享] 關於ADHD藥物副作用心得與解決方法
: 時間: Thu Oct 12 10:59:25 2017
:
: ADHD/ADD醫學認為的原因
:
: 基本上醫學研究把它定義
: 在「腎上腺素不足」和「多巴胺不足」,
: 導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或「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但我個人覺得每個人成因都會有點不一樣。
: 且大部份ADHD在成年後都會因為「社會化」的因素,
: 變成ADD而沒有「過動症」的H部分(Hyperactivity),
: 因此也更容易憋在心裡,常有挫折感在工作或學業。
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上成因有許多可能不可考
但問題是在憋在心中之下 長期的挫敗感又無處宣洩
其實很容易讓個案有容易焦慮或憂鬱的特質
: 從小就有鼻中隔彎曲的問題,還有鼻過敏的問題,
: 我一直以為這是我白天嗜睡,腦袋缺氧所導致。
: 然後常常跑去耳鼻喉科看醫師,甚至被醫師慫恿開刀,
: 但有些醫師評估後說沒必要(因為我的換氣量正常)。
過去研究 有部分合併嚴重呼吸中止症的ADHD個案 開完刀之後可以進步非常多
當然 這些人ADHD的原因絕對不是因為什麼過敏或腦部缺氧的原因所導致....
: 但個人認為ADHD不能被定義成一種「症」(個人主觀認為)
ADHD絕對是一種症。就是有功能上的缺損。
: ADHD或ADD很容易被誤診出來,只要注意力不足,
: 然後體力太多嚮往戶外活動或是好奇愛跑來跑去,
: 別人的話左耳進右耳出,不喜歡看課本,
: 看到課本就會睡覺等狀況都會被診斷出ADHD或ADD。
沒錯。所以診斷時在蒐集夠多必要資訊,是非常關鍵的。
也因此幾年前新北市政府要執行所謂大規模篩檢ADHD的時候,被各專業罵翻了。
(所幸,之後也沒去執行這個腦殘的計畫就是)
單純填個量表,對於診斷ADHD來說,是完全不夠的。
如果有人可以聽家長講個五分鐘,快速確診ADHD,那應該要換個地方就醫。
: 但如果認真從人類歷史來看,只是ADHD不適合生存在這個年代罷了
: 。可能ADHD在以前是擅長狩獵,戰士或拓荒者一樣擁有高活動力
: 的人,不適合坐在教室讀書的人。
: (ADHD不代表學習力不足,他們只是比較無法長時間專注,
: 常常會分心神遊陷入思考中。)
完全錯誤觀念。不要再用這個偽科學的說法來合理化ADHD。
請參見底下這篇,高雄醫學大學顏正芳教授提出的解釋。
https://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524/1125016/
另外,ADHD孩子分心神遊,並不一定是陷入思考,反而有一定比例是在放空。
: 例如牛頓(自問自答的人)、愛因斯坦(不認真工作只喜歡思考的人)、
: 圖靈(發明電腦的重要人物,熱愛長跑)
: 、英國首相邱吉爾(小時候過動,每天下課去跑10分鐘才能專心上課)。
: 如果拿到現代的表準看他們無疑是ADHD/ADD、
: 猝睡症的代表人物;且自從美國川普當選後
: ,媒體也一直調侃他有很多ADHD的症狀,
: 就連賈伯斯(喜歡散步談公事)以前的影片也被挖出來說他也是ADHD...
沒見過的人,只憑著傳記來描述,不要隨便推論對方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這些描述有他們小時候主要照顧者的說法?有足夠持續的狀況?
媒體記者,甚至是精神科醫師,做隔空診斷是非常恐怖且不負責任的。
: 利他能(中樞神經興奮劑類)
:
: 然這款藥爭議性頗大,因為在美國被譽為窮人版古柯鹼
: ,在華爾街也常被濫用,導致藥物被嚴格管制,
: 讓有需要的患者很難拿到藥。但他也沒外傳的聰明藥那麼神奇,
: 了不起只是提升注意力,思路變清晰而已。
利他能在美國被稱為窮人版古柯鹼?
應該說,利他能被山達基教會抹黑成窮人版古柯鹼才對。
剛剛google了"窮人版古柯鹼" 發現好幾筆從"無毒世界基金會"出現的連結
聽起來很不錯,實際上認真再去追,你會發現這個基金會,根本就是山達基的分支。
拜託。不要再把這個藥物跟毒品做任何連結。會加深大眾恐懼。
: 副作用太多了,不太可能上癮
:
: 基本上Methylphenidate(利他能學名藥),
: 在藥物作用期間一開始會讓「基底核」釋放出更多必要傳導物質,
: 藉此刺激腦中「多巴胺a1受體」+「正腎上腺素b2受體」,
: 讓多巴胺產生像運動後的暢快感或飲酒前段的欣快感
: (這跟安非他命類興奮劑很像),
: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上癮的問題或戒斷的問題,
: 因為吃幾天後這些快感很快就會被大腦習慣,
: 最後就只剩下保持清醒和一大堆副作用。
: 正常人吃過幾次後根本不會想在去碰它,因為藥退了會很痛苦。
: (所以副作用多,可讓有心人士不至於把它變成毒品使用)
: 當然ADHD的患者也會有一些副作用產生,只是比一般人來得少。
methylphenidate,不會促進多巴胺的分泌。
這個藥物,是抑制多巴胺在腦部的再回收,藉此增加腦中多巴胺的濃度。
至於古柯鹼,雖然也有抑制多巴胺回收的作用。但因為太快在腦部就被代謝,
加上其高成癮性,因此並不會被拿來當作ADHD的藥物使用。
安非他命,才會促進多巴胺的分泌,進而讓腦部產生精神症狀。
兩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不要再說很像了。說很像,還是會讓家長恐慌。
然後,副作用是因人而異。吃藥沒有副作用產生的兒童多的是。
戒斷就更不用講了,比例其實也不是那麼高。
因此成癮性,其實是很低的(可以忽略啦,基本上會成癮的話,個案不會一直漏藥)
: 有壓力或重大事情時盡量少吃
:
: 當人處於壓力時候,腎上腺會分泌皮脂醇(又名可得松)
: 的壓力賀爾蒙,讓你增加清醒或迴避的動力,
: 但是過多的皮脂醇會傷害大腦短期記憶的海馬迴(短期記憶),
: 如果吃利他能+壓力會加重壓力賀爾蒙釋放,
: 誘發其他如躁鬱等問題。
: 而如果一些會議或是運動的狀況請勿食用,
: 因為他會引起心跳過快,或高熱症與橫紋肌溶解症等問題。
請舉證?這樣的說法有科學實證嗎?
起碼我在學的時候,沒聽說過服藥應該要避免壓力或重大事件。
而且當有這樣的狀況下,反而個案更容易不專心,因此規律服藥才是重要的。
至於心跳?我只能說會微幅增加,但要到心跳過快應該差很遠。
高熱跟橫紋肌溶解,假使從維基百科來看,也要到"嚴重的過量"才會。
怎麼定義嚴重的過量,是沒講,但我相信照著仿單上開並不會"嚴重的過量"。
所以有很多網路上查到看似恐怖的藥物副作用,是可以省略的。
而且查詢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引用的來源有沒有問題。
: 前一陣子有一個英國人喝了烈酒+利他能,然後還跑去游泳
: ,最後掛了...但這只是一千萬人裡面的一個例子而已,
: 不要把它當成娛樂性用藥就不會有什麼大礙。
像這樣的例子,根本就無法確定死因是什麼。
光是喝完烈酒就可以產生一大堆問題,跟服用利他能的關聯性完全不明。
: 基本上有我看過一個92歲的老人家為了讀完報紙,醫師給
: 他低劑量的藥,他還活得好好的。這就代表正當使用,他
: 的風險很低,但要注意不要天天服藥,偶爾該停止幾天,
: 讓藥物「耐受性」變好,不會一直追加量。
年紀大的個案,用利他能應該不會長期服用。
畢竟這類藥物不太可能在老人家身上做太多大型研究。
藥物適應症上也未必有到那麼大。
但是,對於兒童青少年,我的建議就是,請依照自己的醫師指示來服用。
不要沒事自己加減藥物,最後出了問題卻又來錯誤歸因。
耐受性這件事情,在利他能身上其實並沒有那麼明顯。
沒有必要因為害怕所謂的的耐受性而加加減減。它這不是鎮定劑,也不是酒精。
: 副作用可能是維他命B群不足
哪來這樣的副作用?請舉證。不要誤導大眾。
以台灣現在的經濟狀況,與兒童的飲食狀況,很少有B群不足的機會。
(好啦其實我覺得根本幾乎沒有)
家長沒事都會想要補個B群,老實講只是補自己心安而已。
: 副作用的問題自己試驗後覺得是「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
: 被耗光了,所以缺乏會引起身體很多不舒服現象,
: 食慾不振、其他神經敏感問題等。
食慾不振才是最典型且最多的副作用,但了不起佔三成。
換個角度來說,有七成的個案吃過methylphenidate並不會有食慾的問題。
至於是不是多巴胺被耗光,我只能說是您多慮了。這是您自己的錯誤連結。
: 且現在食物都是加工或糖分很的食物(包含麵包、白米等)
: 因為窮學生時期早餐可能一個三明治打發,
: 吃飯或吃麵下午再來個麵包或一杯飲料..
: 只會讓胰島素分泌過多,血糖飆升,
: 造成這些碳水化合物轉換成更多脂肪造成肥胖代謝不良,
: 讓人注意力不足昏昏欲睡的感覺。
: 另外吃進去的東西到底有沒有被吸收轉換成
: 有用的傳導物質才是關鍵,所以吃B群可讓這些糖類、
: 蛋白質類,有效率的轉化成腦部重要物質,
: 這是解決副作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嘗試看看。
什麼方法都可以嘗試。針對食慾不好的輔助方法:
1.少量多餐。
2.不要因為食慾不好,反而讓個案吃太多零食而有惡性循環。
: 但也別嗑太多B群或礦物質(一個禮拜大概3-4天份就很多了)
: 晚上別吃B群以免影響睡眠或是肝腎負擔。
: B6會讓神經亢奮睡不好。
: 也有臨床研究顯示,B群“有可能”會助長快速分裂細胞
: (例如:頭髮、指甲、“腫瘤”等)
: 所以我覺得還是中立的看待營養食品與藥品,
: 因為每個東西過量一定有它的問題存在,
: 即使是水喝多了也會水中毒一樣。
不管補充什麼東西,都照著仿單走應該問題都不大就是。
: 另外冬天容易體溫偏低的人,B群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改善。
: 因為多巴胺缺乏時手腳也容易冰冷、
: 體溫偏低。對於ADD、憂鬱症等症狀的人會有明顯改善。
........我只能說無害,至於有沒有這麼樣的益處,倒是沒看過類似研究就是。
: 有氧運動
:
: 最簡單的就是拉拉筋(像貓一樣的伸展動作),或打球、
: 跑步的戶外運動,一週至少最少三次,
: 運動可以釋放肌肉裡面GABA抑制劑(鎮靜、穩定神經)
: ,讓過動和煩躁可以降低,同時也可加快血清素多巴
: 胺的合成,還有腦部血流量的提升降低疲勞感增加注意力,
: 但別運動過頭反而只會更疲勞而已...
重點。運動很重要。非常重要。但是不要過度疲勞。
很多家長會希望可以用運動取代藥物?拜託不要那麼不切實際了....
有時候把孩子累壞,到頭來又去罵他們注意力差,是很本末倒置的。
: 運動+飲食控制
:
: 這些方式甚至可以減少用藥量與減少副作用。
: 有時候甚至可以停個一兩天,還能保持不錯的專注度。
老話一句。請依照醫囑服用藥物就好。
: 以上純屬患者個人經驗,可能只適用某群人,
: 並非一體適用或是實證醫學。但值得參考看看!
經驗分享的重點。從其中找適合自己的部分採用就好。
但是上面內容有涉實證醫學相關的部分,或是理論謬誤的地方,請大家注意。
: 有副作用歡迎提出,我會盡量想辦法回答,畢竟問沒有吃利他能的醫師,他們也不能講個
: 所以然,然後換成專司達或Ritalin LA 但學名藥都是一樣的,反而沒什麼幫助。
其實,專思達或利長能(Ritalin LA),副作用都比利他能少。換藥不盡然無效。
: 推 s52053033: 我女兒吃10毫克的利他能,藥效退之後會有皮膚癢(約15 10/14 15:50
: → s52053033: ~30分)食慾差,心情低落,自我刺激更多 10/14 15:50
: 那她可能要再劑量低一點5+5先適應劑量,間隔半小時(先不要一口氣吃到10mg,可以自行
: 1/4去抓到適合自己的劑量因為這種成分他不是用身高體重去衡量的,而且劑量拿捏不容
: 易),B群跟運動先開始做(提高左璇酪氨酸,吃香蕉深色蔬菜機轉),另外小孩比較好的方式還
: 是18mg的專司達(5+5+5+3=18mg在12小時內緩慢釋放)但它單價比較貴大概30~40不過健保
: 有給付,但「早餐」吃一顆就可以了。
: 先注意您女兒的情緒低落問題,藥退了會誘發躁鬱問題(因為多巴胺,腎上腺素耗光了,
: 我上面有寫)
藥物,還是建議回原就醫地點跟醫師討論。網路上分析多半是空談。
孩子問題在網路上不適合隔空診斷。畢竟我們沒看過病人,也沒看過他跟別人互動。
情緒行為問題可能有更多前事或其他成因造成,不應該全部歸咎在藥物。
: 皮膚癢兩個原因:缺乏B6.B12發炎反應或神經敏感。
皮膚癢原因太多,不適合隔空診斷。
: → s52053033: 準確度如何,醫師說心智年齡不到3歲的小孩本來就好動 10/14 21:57
: 有點不負責任的說法,過動跟活潑的孩子的特徵不太一樣
完全同意。但三歲以前我們不太會放ADHD診斷。太早了。氣質因素影響為主。
: → s52053033: 不過您說的維生素我會讓她補充,謝謝您 10/14 22:01
: 讓她吃魚油+B群,發展前額葉皮質區,還有修復神經異常用。但不用到天天吃...一瓶也蠻貴的
實證還不夠。但在無害的原則下可以試。
: 推 s52053033: 對了,也有小兒神經科醫師說自閉過動妥瑞都有關聯,她 10/14 22:03
: → s52053033: 去評自閉也有, 10/14 22:03
: 自閉症、妥瑞症、亞斯伯格大部分都跟多巴胺失調有關,也是同一個腦區的問題。
: 我建議讓她去做更完整診斷如:SPECT單光子腦部斷層掃描,或腦波掃描EEG,
: 測試哪一個腦區血流不順,或前額葉發展不穩(老實說有些醫師聽她講兩三句話
: 就判定她的症狀,有點像算命的感覺)如果有申請到傷病卡是可以減免很多,
: 自付好像在6~8000左右(我不太了解行情soory)
抱歉因為不太會回文,上一段修改內文格式。
1.不要把這些診斷歸在同一個腦區的問題。這些診斷上其實有很多腦區都不太一樣...
2.做SPECT,EEG,老實講一點必要都沒有,除非你要做研究。
最近研究顯示,部分ADHD的EEG的異常,有可能是ADHD之後的結果,而非成因。
因此除非懷疑有腦傷,要不然做EEG無意義。
SPECT研究出來,對於藥物的治療上不會有任何差別。
我看過個案自費到美國做了30萬元的研究腦部影像,
最後醫師給他的建議是....回台灣繼續吃一樣的藥。
3.在無意義的狀況下,健保不會給付。你有重大傷病卡也是一樣。
: 推 s52053033: 抱歉,手機重複推文,真的很謝謝您給我如此寶貴的意見 10/15 00:32
: → s52053033: ,我會再找時間帶去檢查,感激不盡 10/15 00:32
: 推 s52053033: 您說的這些檢驗項目,還沒有醫師有建議作.另可能是病患 10/15 00:36
: → s52053033: 多,醫師沒時間一一解釋,也加上看診及侯診時小孩都坐 10/15 00:36
: → s52053033: 不住,所以都很快的看完 10/15 00:36
: 推 s52053033: 也謝謝您跟我說一些專有名詞,讓我更瞭解有關adhd多一 10/15 00:39
: → s52053033: 點 10/15 00:39
: 嗯,正常來說如果有穩定下來做EEG腦波斷層掃描就可以了。因為是要看治療效果,
: 還有營養補充後看多巴胺傳遞在前額葉(組織能力控制衝動區)跟顳葉(情緒,記憶)有沒有恢復平緩,
: 才會知道真的問題。因為感覺上服用利他能皮膚癢有點不太正常。很像開了A毒藥,然後
: 又去看皮膚科拿解藥,用藥邏輯上有點矛盾。只是覺得怪怪的...
EEG那段錯誤。
醫師排EEG剛剛提過沒有意義,而且需要冒著被健保核刪的風險。
皮膚癢的話....回去找醫師討論吧,搞不好需要換藥。
: 推 s52053033: 抱歉,再請教一下,eeg腦波斷層要檢查是要掛小兒神經 10/15 13:35
: → s52053033: 科還是心智科呢?小時後有帶去作核磁共振,醫師是說正 10/15 13:35
: → s52053033: 常 10/15 13:35
不管掛哪科,醫師如果覺得沒有必要就不會開。
斷層掃描就更沒意義了。
: SPECT單光子腦部斷層是測量腦部活動量情況,當然它健保補助不多就是了。
: (用藥前後的差別,有沒有幫助看掃描就知道了)
實務上,我們不會因為確認想要比較用藥前後的差別,讓孩子去做腦部檢查。
再說一次,這樣的檢查幾乎都是人體研究用。
: 但光從您口述的內容其實就知道她的狀況是非典型的ADHD,如果您住台北的話,
: 可以找台大高淑芬醫師判斷看看,因為她是國內少數有在做研究的醫師(臨床
: 醫師較少碰非典型的ADHD問題)
高醫師有一段時間很少接初診了。多半都是研究導向。現在他複診就已經看不完囉。
如果有興趣做相關的研究,建議先打電話到台大醫院兒童精神部洽詢再說。
台大的初診有夠難掛,如果去了又不符合自己需求就很尷尬了。
: ※ 編輯: babylovetw (111.184.213.165), 10/15/2017 17:21:46
: 推 s52053033: 謝謝您的回複,我們住彰化,往台北有些距離,我有掛小 10/15 22:31
: → s52053033: 兒神經科,也會詢問醫生看能不能作檢查 10/15 22:31
中部的話,也可以考慮台中榮總,或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兒童精神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5.181.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ld_Psy/M.1508493402.A.80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