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有個重要的朋友遇到壞心惡口的人,沒臉人,可能是一個小group,傳訊息給我。我明白她的難過。
其實在這個圈子這麼久,沒安好心沒禮貌沒家教⋯血口噴人,像瘋狗一樣聚集在一起亂咬的⋯
我會少遇到嗎?
有的人其實白天還有高尚職業,一變成沒臉人就四處亂咬,不知道在迴護什麼。
古人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現代人所說的吸引力法則。
這麼多年來,我就是沒有看到內心惡毒的人長期過得幸福過。
前不久,送一位幫忙過我的年輕女創業者一個漂亮的杯子。她忽然眼眶泛著淚水說:
謝謝你對我好。我從20出頭就開始創業了,十年來在這個行業中,我遇過很壞很壞的人,有同行也有顧客,那些很壞很壞的至少有100個,謝謝你給我溫暖。
我的確喜歡對朋友好。只要這人人格光明值得喜歡。(當然很多禮物也是朋友給我,轉送而已)
我喜歡幫想讀書的孩子們付學費。孩子們永遠無辜,一點點幫助他們會找到未來。
對,我喜歡當好人。你說我偽善我也不在乎!
不過我是個有原則的好人。我偶爾會選擇性對付壞人,不能讓他們太過分去欺負別的弱者!
因為惡質的人是永遠會欺負弱小的,假某種意識形態之名,或為了要實現某種偏激目的。
尋找光明的人會遇到陽光,而有著醜陋之心的人也總是會碰到另外的醜陋。呵呵黑吃黑就是這樣來的。你也不用在意每一個壞人,回力鏢會回到他們自己身上!當他用刀跟刺在攻擊和面對無辜者,你覺得別人會回送他什麼好禮物?
有的人也不是壞,是無知。(像最近連講莎士比亞都有「沒臉人」來攻擊,我都不知道這位偉大的英國作家是哪裡得罪此人的意識形態?他挑戰了你的無知了嗎?)
我從14歲到台北來獨自求學和生活,平安順利活到老(就是老怎麼樣?也祝大家爸媽長壽)!靠得也不是家人,靠的是許多陌生人的仁慈。
所以我也願意給別人陽光,甚至送心靈雞湯。
夜深了,如果你還沒睡,送給你大家可能都讀過的德瑞莎修女的語錄(當然也有人考證這個不是德瑞莎寫的):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
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誠實而率直,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
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因為你的人生是你和上天之間的事
而絕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譯文略有更改)
你會來到這個FB就是因為你是好人,
至於那些沒人臉,名字聽起來像拉丁文猩猩狒狒學名的⋯
你喜不喜歡,跟我無關,沒有人有資格用他的喜好來控制我!更何況,你連臉都搞丟了🤣🤣我只做我想做的事,我不能夠因為你不高興我就說謊。我也不會因為怕你就說你對!
我想這就是我的態度。
我永遠不會跟你成一丘之豬(哈哈,有時候用語音會有錯字,不過這個字絕對不是錯的!因為我怕有些反智人士,不認識貉字)
猜猜我是什麼星座的?👿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家語言發展法》自2019年總統公布施行,今年是施行後第一階段要交初步成績單相當重要的一年。上個月總質詢教育及文化組,我向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文化部李永得部長、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質詢相關法規進度。而今天我來到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向教育部潘部長深入了解有關教育部部屬社教機構本土語言多元化以及本土語言課綱書...
別業現代用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深夜,有個重要的朋友遇到壞心惡口的人,沒臉人,可能是一個小group,傳訊息給我。我明白她的難過。
其實在這個圈子這麼久,沒安好心沒禮貌沒家教⋯血口噴人,像瘋狗一樣聚集在一起亂咬的⋯
我會少遇到嗎?
有的人其實白天還有高尚職業,一變成沒臉人就四處亂咬,不知道在迴護什麼。
古人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現代人所說的吸引力法則。
這麼多年來,我就是沒有看到內心惡毒的人長期過得幸福過。
前不久,送一位幫忙過我的年輕女創業者一個漂亮的杯子。她忽然眼眶泛著淚水說:
謝謝你對我好。我從20出頭就開始創業了,十年來在這個行業中,我遇過很壞很壞的人,有同行也有顧客,那些很壞很壞的至少有100個,謝謝你給我溫暖。
我的確喜歡對朋友好。只要這人人格光明值得喜歡。(當然很多禮物也是朋友給我,轉送而已)
我喜歡幫想讀書的孩子們付學費。孩子們永遠無辜,一點點幫助他們會找到未來。
對,我喜歡當好人。你說我偽善我也不在乎!
不過我是個有原則的好人。我偶爾會選擇性對付壞人,不能讓他們太過分去欺負別的弱者!
因為惡質的人是永遠會欺負弱小的,假某種意識形態之名,或為了要實現某種偏激目的。
尋找光明的人會遇到陽光,而有著醜陋之心的人也總是會碰到另外的醜陋。呵呵黑吃黑就是這樣來的。你也不用在意每一個壞人,回力鏢會回到他們自己身上!當他用刀跟刺在攻擊和面對無辜者,你覺得別人會回送他什麼好禮物?
有的人也不是壞,是無知。(像最近連講莎士比亞都有「沒臉人」來攻擊,我都不知道這位偉大的英國作家是哪裡得罪此人的意識形態?他挑戰了你的無知了嗎?)
我從14歲到台北來獨自求學和生活,平安順利活到老(就是老怎麼樣?也祝大家爸媽長壽)!靠得也不是家人,靠的是許多陌生人的仁慈。
所以我也願意給別人陽光,甚至送心靈雞湯。
夜深了,如果你還沒睡,送給你大家可能都讀過的德瑞莎修女的語錄(當然也有人考證這個不是德瑞莎寫的):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
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誠實而率直,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
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因為你的人生是你和上天之間的事
而絕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譯文略有更改)
你會來到這個FB就是因為你是好人,
至於那些沒人臉,名字聽起來像拉丁文猩猩狒狒學名的⋯
你喜不喜歡,跟我無關,沒有人有資格用他的喜好來控制我!更何況,你連臉都搞丟了🤣🤣我只做我想做的事,我不能夠因為你不高興我就說謊。我也不會因為怕你就說你對!
我想這就是我的態度。
我永遠不會跟你成一丘之豬(哈哈,有時候用語音會有錯字,不過這個字絕對不是錯的!因為我怕有些反智人士,不認識貉字)
猜猜我是什麼星座的?👿
別業現代用語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知行合一](六之四)
國安法第一審繼續就「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八個字的意義,繼續進行討論。控方由嶺大學者劉智鵬以歷史學者身份,早前指出「光時」有分裂國家意思;而辯方的港大學者李詠怡 (Eliza)則已作供進入第三天。今天下午,和Eliza一起撰寫專家證人報告的另一位學者,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Francis)開始作供。
由於辯方兩位專家的姓氏同為「李」,「雙李」容易引起混淆。甫坐下,高個子的李立峯教授說,他想用Eliza稱呼李詠怡教授,獲法庭接納。
李立峯解釋,Eliza專長政治學,故對政治選舉及相關理論熟悉。而Francis自己則是傳播學教授,辯方劉偉聰大狀在庭上先介紹Francis, 指出他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博士論文研究美國9.11事件中,比較報紙讀者來信和網上論壇的言論,專研範圍為「政治傳播學」。
Francis曾出版學術著作,有講述雨傘運動與傳播關係,將出版另一本書,談及六四紀念活動的集體港人記憶現象,「我對香港近年的大型社會運動,有現代歷史脈絡的理解」。Francis亦曾於2017年成為香港法庭歷史上第一位以「民意研究專家」,為佔中九子案擔任專家證人。以往,香港法庭專家證人多為醫生及物理學家等。
三位法官表示接納Francis的專家證人身份。今天在大狀袍下穿了條子花紋西裝褲的劉偉聰大狀,溫文向法官們道謝:「I am grateful」.
Francis花了頗長時間,解釋社會科學中,量化研究(大型民調)和質化研究(焦點小組)的方法論及兩者作為理解社會現像的用途。
由於過往香港法庭甚少傳召社會科學家作專家證人,三位法官發問了很多問題。唯一男性法官陳嘉信說:「我是laymen(普通人)有這些問題」;女法官杜麗冰亦在休庭前向主問劉偉聰說笑:「對不起我們打斷了你的發問。」
休庭前,三位法官先後向Francis多次問及社科研究法的疑問。Francis越答越興起,語速快了。控方周天行說:「教授請說慢一點。」Francis說笑:「我教書時,學生經常說我說得太快。」此時法庭響起了輕鬆的笑聲。
Francis說,他們進行了的量化研究,就是於2019年從連登討論區上,以電腦程式,抽取討論區上曾提及口號相關的帖子,抽取的口號分別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香港獨立」、「港獨」、「五大訴求」。由於連登上的留言量可以數以百萬計,需要由懂寫電腦程式的學者作技術上協助,他再進行統計學分析。法官們沒有太多發問。
Francis說:「看數字,以數量計,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就可以處理,但要看人們怎樣建構意義,那要進行質化研究,因為做簡單問卷,是不可以看到意義建構的過程。此時要靠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我們做了焦點小組(focus group)。」
七個焦點小組,每個有五至八人參加,三組是包含了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市民,四組是參與者背景相近的小組,一組是社工,一組是老師,一組是年輕人。總共有40人參加焦點小組,都是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有參與示威或同情反修例運動的人。「因為我們要看示威者在想甚麼。」
三位法官發問頗頻密,其中,陳嘉信問,焦點小組只有四十人那麼少,如何有代表性?Francis解釋,質化研究是找「意義成形的過程」,代表性則由量化研究補充:「所以我們用不同研究方法互補不足。」
法官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和社科學者明顯有差別。
陳官問道:「參加焦點小組的人,會不會心裡想一樣,答你說另一樣?好像美國選舉你問選民選誰,可能他因為尷尬告訴你一個答案,但去到票站就投另一個。」陳法官形容,這是一個「危險」(danger).
作為社會科學學者,Francis這樣回應:「我不看成一種『危險』,因為人是複雜的動物,人的腦子裡不只有『單一的真相』,面對不同人,在不同處境,會影響人如何建構意義。從社會學及人類學角度,人們會在不同處境『管理自己的形像』,我會形容為因應處境而作出的『調整』,而不是在直白地說謊」。
Francis繼續解釋,「而建構意義是一個過程,同一個人在不同時候,他的想法也有改變。像我們現在在討論『甚麼是焦點小組』,我們(他和法官們)也在集體參與意義建構的過程。」
此時,Francis引述了焦點小組裡,其中一個焦點小組參與者,對「光時」口號的理解,隨時間而出現改變。
Francis在庭上說,其中一個支持反修例運動的焦點小組參與者說:
「最初我面對『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口號,我說不出口。為何呢?因為我最初認為這口號與『港獨』有關,好像要推翻政府,這不是我的目的,我不支持港獨的。但隨着反修例運動發展下,我理解這個運動是關於爭取普選,關於愛好自由,公義。漸漸我可以喊出口了。這個口號好像承載了一種精神。當我去到集會現場,我喊『光時』口號時,我會覺得和其他香港人連繫起來。」
Francis解釋:「這是一個好例子,這個人最初覺得,『嘩,光時口號好激進』,但漸漸他覺得意義改變了。即使他不支持港獨,他也會嗌這口號。」
「這例子正正示範了,口號的意義建構過程,可以如此複雜,豐富,充滿餘韻(nuances).」Francis說。
Francis還引述了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Lance Bennett對政治口號的見解 “Effective political themes and slogans invite people to bring their own meaning to a situation. Thus, an image is an impression anchored partly in symbolic suggestion and partly in the feelings and assumptions that people have in response to that suggestion.”
(有效的政治口號邀請人們把他們自己的意義加諸其上。所以,一個影象像個錨,作為一個符號提示人們把自己的感受及假設投射到其中。)
Francis亦說,焦點小組中發現,只有部份人認為「光時口號」與港獨有關,所以口號是開放式的。「總的來說,光時口號就是關於一些失去的東西,而人們覺得需要改變。至於失去了甚麼又如何改變,則因人而異。」
法官們亦用法律用語詢問,焦點小組裡會否有「引導性問題」(leading question),即因為主持者主動提起「港獨」而引導被訪者去提及這個答案。這顯然是法庭常關注點。
但Francis說,焦點小組做法是開放讓大家討論,「而進行焦點小組時間正好在2019年9月,那時基本上整個社會都在討論這句口號的意思,是否和港獨有關。所以在焦點小組裡不需要提示,就會自然進行討論。」
法庭場境裡,引導性問題,會是法官關注的事。
這天早上,李詠怡(Eliza)教授,繼續接受控方盤問。Eliza早前曾說過,為甚麼「光時」口號在7月21日於社會流行起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人們對「元朗襲擊」感到憤怒,需要一個口號去表達其情緒。
然而代表律政司的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 則挑戰Eliza,周專員多次指,7月21日口號最初出現於白天,當時中聯辦被示威者包圍,國徽被損毁,當時中聯辦外牆上更出現「光時」口號,周專員指,「光時」口號的意義,應該與中聯辦事件有關。
控方的周專員說:「中聯辦外示威中,清楚反映拒絕中華人民共國和政府的意思,你為何不認為這些示威活動的意義,有助我們脈絡性地理解口號的意思?」周專員亦呈上了多張中聯辦被損毁的照片叫Eliza細看。
Eliza指,她和研究伙伴,曾在7.21後,嘗試從數據了解為何當天之後,光時口號的使用明顯更普遍。於是她從兩張報紙裡,點算傳媒提及過的地區,發現「元朗」字眼出現的頻率,要比「西環」、「中聯辦」及「上環」高出很多。
「媒體注意力反映公眾注意力,而焦點小組發現,7.21大家一致是關注警察暴力,而不是關注中聯辦。故此我們認為令到7.21口號普及化,元朗事件比中聯辦事件重要得多。」Eliza說。
Eliza早前指,梁天琦在造勢晚會曾引述過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說「the Ballot or the Bullet」意思,Eliza認為「子彈」只是比喻,並非像控方專家劉教授所說有「武器」的意思。控方更指控梁天琦有意推翻政權。Eliza當時更說,以她所知, Malcolm X不是「分裂國家主張者」(secessionist)。
周專員今日呈上Malcolm X的1964年的演講,讀出部份內容,又追問Eliza知否Malcolm X被指為 “separatist”和知否Malcolm X曾經加入激進伊斯蘭組織。
Eliza語氣有點難以置信地反問:「我們是否要進入複雜的美國種族歷史?美國黑人民族主義(black nationalist)和非洲裔美國人那時的分離主義(separatism), 尤其是於種族隔離(apartheid)的過去有多複雜?要研讀多少歷史脈絡?」
周堅持追問:「那Malcolm X是不是分離主義者?」
Eliza沒好氣答: 「若是說建立一個有主權的國家這個理解下,我認為不是。」
周專員仍在要求Eliza看Malcolm X說話節錄。此時,彭官要求暫停提問,三位法官退後座椅商議一會,然後彭寶琴說,Malcolm X是否分離主義者,與本案案情「拉扯得太遠」(far far removed), 彭官提醒周專員,Eliza一直不反對梁天琦在選舉演說中對港獨持正面看法。
周專員另一處的追問,把梁天琦與Eliza拉得更近,問答更有火花。周專員引述去年夏天來自《眾新聞》的報導,報導中訪問了三位學者,表達學者們對泛民立法會議員在政府表示因疫情把選舉延期一年後,是否應該總辭。
報導中,Eliza認為議員應該留任,訪問中提到議會是重要「抗爭陣地」「在威權政治下,策略上考慮比民主原則更重要……」周專員反問,梁天琦進入議會,會否也像她所說的一樣,「具策略意義,目的是去推翻政權」?
Eliza罕見地光火起來:「你在引述我?你是否在說我和梁天琦是一伙?說我和他是同黨?(You suggest I am part of his cohort?)……好了,現在我被審訊,我要回答吧? (I am the person on trial, I have to answer this……)」辯方劉大狀立即站起來抗議,指Eliza是來做證人的。
此時彭寶琴語氣溫和地望着Eliza說:「不是的,妳是來作供,提供專家意見給法庭。請不要覺得來被審判,這不是原來的意思。」彭官打圓場道:「我想周先生要想問妳,會不會梁天琦進入立法會,覺得策略上可以作出改變,而不是留在結構以外。」
Eliza鬆了一口氣,望着彭官說了幾聲:「感謝妳的澄清,感謝。」然後Eliza詳細解釋,她在泛民總辭上的看法,已經算是「溫和派」,因為當時社會上較激進的想法,是主張泛民議員一起總辭以表示對選舉延期的不滿。而Eliza說,我主張泛民留任,是希望有議員監察政府,希望加強政府問責性。
現在仍身陷囹圄的梁天琦,始終成為庭上反覆被斟酌的客體。
Eliza今日完成作供前,有機會詳細解釋,她作為政治學者,如何理解梁天琦為何要使用「光時」口號。Eliza解釋,2016年梁天琦參加的是新界東補選,和以往立法會選舉不同,選舉制度是「單議席單票制」,並非「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之下,勝選者需要的票數不需很多,只拿取選票一成也可以拿到席位。然而補選的規則,則是誰多選票誰便勝出,故要爭取選票數量。
Eliza說,回看2016新東補選中,參選者多達6人,當中梁天琦的對手,有知名度高的政黨領袖,梁天琦當時相比之下,是一個無人認識的小伙子,只有大學宿生會經驗,或參加過一些小型社會運動,但知名度不高。「他需要設計一個非常搶耳的口號,以拿得最多的票數。」
Eliza指,一個知名度不夠的參選者,設計口號會有「不成比例地戲劇化」的情況(dramatizing out of proportion),故此梁天琦即使說「選票就是子彈」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而已。
Eliza進一步指出:「很多提倡港獨的政治組織,大部份沒有具體的行動計劃,只是口說『香港獨立』」。法官彭寶琴補充:「妳所說的沒有具體行動計劃,是在公眾知道的情況下沒有而已。」
Eliza再補充:「究竟(這些組織主張的)是和平遊說,還是使用暴力或武裝力量?沒有看到這些(資訊)。」
今次被告唐英傑的電單車上,插着旗幟的版本,除了有「光時」這個八字中文口號,亦有七字英文“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中英文版本均在法庭反覆被檢驗。辯方學者卻說,原來口號的出現,並非有明確的設計時刻,或單一設計者。
彭官曾詢問,英語口號如何出現, “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那裡來?彭官留意到梁天琦2016年造勢晚的佈景板已出現這七個英文字。
但Eliza指出,她曾經從梁天琦遞交給選管會的個人簡介中,找到「光時」的英文版,卻是被譯成「Ignite Revolution to Reclaim Our Age.」對於造勢晚會和選管會的文宣為何有差異,Eliza說她不知道。
而Eliza亦曾找遍不同資料,去嘗試看看梁天琦當初創作「光時」口號的原意,但發現他除了在晚會說過,口號不想專注「世代」差別,除此之外,她沒找到更多解釋。不過Eliza說,原來梁天琦最初創作了另一個八字口號,但她認為,梁天琦最初的口號不搶耳,不令人留下深刻印像。
「選舉口號要搶耳,要令人容易記起這個參選人,而原來梁天琦最初設計的口號很悶蛋,孩子氣得像大學活動口號一樣。」
原來,於社會掀起沸沸揚揚的談論,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被廣泛流傳過,今天被法庭研究是否違反國安法的八個字口號,並不是梁天琦最初的構思。
此時,Eliza翻查文件找到了紀錄,並以廣東話在高等法院朗讀出,梁天琦最初曾經構思,但最後放棄了的意念。這個被埋葬了的口號,原來一樣是八個大字:「知行合一,世代革新」。
如果歷史有如果,假若「光時」沒有出現過,今日香港的光景又會如何?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第二位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離開高院,明天他會繼續作供)
別業現代用語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國家語言發展法》自2019年總統公布施行,今年是施行後第一階段要交初步成績單相當重要的一年。上個月總質詢教育及文化組,我向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文化部李永得部長、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質詢相關法規進度。而今天我來到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向教育部潘部長深入了解有關教育部部屬社教機構本土語言多元化以及本土語言課綱書面語名稱。
本土語言多元化友善環境
去年暑假期間辦公室接到民眾陳情,表示教育部部屬機構部分展覽僅只提供華語服務,專業用語部分也無法全然使用台語解說。為了解實際情形,辦公室隨即發便簽向教育部了解情況。據教育部回覆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場館主要以華語、英語、日語,以及縱使有提有供台語,但卻不見有民眾預約。
我希望教育部能主動調查了解,若有設置這類的服務,當然要好好宣傳讓大眾知道有提供本土語言導覽,若真的沒有設置此類服務,那就著手補強。並且,有機會提供資源後,我希望在「品質」上能有所要求,期望未來導覽因地制宜可以逐步做到全台語、全客語、全原住民語。專業領域用語在以前是沒有機會被創造,不是沒有詞彙,這就是所謂語言「現代化、專業化」,期望語言發展的路上持續與時俱進研究和發展。
讓台語成為台語
此外,我在今年 3 月 23 日總質詢時間有限,沒有機會來得及向潘部長追蹤去年 10 月在委員會質詢有關「台語不是閩南語」,那時部長回應表示各部會名字要一致。今年 1 月文化部表態擬規劃書面語 為「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語」,因此這次就本土語課綱和母語教材課本的書面語使用,來跟部長做討論。
在此我想給語教育部潘部長肯定,感謝部長正向表態,當國家語言發展報告針對語言種類定義公告之後,教育部相關本土語言書面名稱一定會讓它一致化。
《國家語言發展法》施行兩年,但我們在中央部會相關網站和課本,還是會看到過去中國國民黨政府打壓台灣母語的用詞遺毒,把台灣母語稱之為「方言」,實在非常可惜。希望今年在語言名稱書面語定義公告出來,逐一對名稱用語盤點並修正。
台灣本土語言相關議題我會繼續追蹤及關心,期望中央部會上下確立實踐的決心,共同打造台灣本土語言的友善環境。
所以,這次我特別要求教育部:
1. 中央先行示範規劃多語言友善環境,帶動地方社教場館,培養全台語、全客語、全原住民語之導覽內容
2. 部屬場館機構本土語言多元語言友善空間「常態化」,並多加積極宣傳。
3. 教育部為《國家語言發展法》教育主管機關,應積極改正「閩南語」及「方言」一詞。
4. 十二年國教111學年度上路前,本土語文課綱教材課本積極處理「書面語」,不再使用閩南語稱呼。
2021-03-31,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教育部 潘文忠部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別業現代用語 在 まとめまとめ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まとめのまとめ】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goo.gl/QN6ioA
子供に「笙子」という
名前を付けた。
実父が楽人をやってて笙を
吹いてたので、
私にとっては幼い頃から
とても馴染みがある好きな
楽器だったし、
笙の音は空から差し込む
光を表すという言い伝えが
あるので、
いつも明るい人生が歩める
ようにという意味も込めた。
しかし実際に付けてみると、
ふりがなないと読んでもらえない。
書き間違えられる。
そればっかり。
一度「竿子」って書かれた
ときは唖然とした。
私にとってはとても身近な
言葉だっただけに、
世間との乖離がショックだ。
しょ…しょうこ…?
名前に使えるの?笙
そりゃあ、身内に雅楽を
やってる人がいるなら笙は
身近なものだろうけど、
現代日本の中で誰でも知っ
てる一般的な楽器か?
と問われれば否なんじゃない?
読み方教えてほしいです。
しょうこしかないよね
文化的で知性あるわーと
思ってたら
世間知らずだったっていう、
よくあるパターンね
「しょうこ」と読むと仮定
して確かにあなたは
世間知らずだったと
思うけど名前としては
素敵だと思うよ
?
付きだけど大抵の人は読めるでしょ
あと変に気取らなければ、
だけどね
マイナー世界の用語で
すみません てへぺろ
くらいの気持ちでいれば
実父が吹いてるの
どうのなんて子供には関係
無いよね。
珍しい漢字使って
目立ちたくて後付けの理由
考えたんだね。
レス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読みはそのまま「しょうこ」です。
人名用漢字なので使えます。
小中学校の音楽の時間に
雅楽の授業もあったし、
吹いたことはなくても皆
知ってる楽器だと思ってました。
コントラバスとか
サックスとかと同じ
レベルかなーと。
夫や夫の両親は和楽器とは
あまり馴染みのない方々でしたが、
笙子という名前を出したら
反対されませんでした。
落ち着いて品のある
名前だと義母に言われ、
夫も義父も女性らしい
名前を希望だったので、
この名前になりました。
年配の方からは読んでもらえるし、
褒められることもよくある
のですが、
若い方で読んでくれる人は
ほとんどいないです。
漢字の説明自体は竹冠に
生物の生ですと説明すれば
良いので楽なんですけど、
この字はどういう意味なの?
って聞かれたりとかして、
雅楽で使う笛の「笙」
ですと説明しても何それ?
だったりとか。
私にとっては当たり前に
いつも家にある楽器で
いつも父が吹いている笛で、
柔らかくて優しい
透き通った音色でとても
大好きな笛です。
そんな笙の音色のような
子になってほしいという
気持ちで付けた名前なだけに、
子供にこれから不便を
かけてしまうのかと思うと
本当に悲しいです。
今のところは子供が
気に入ってくれているのが
心の救いですが…。
雅楽の授業は一瞬で終わるから、
習ってもすぐ忘れるよ
超変な名前じゃないし
そこまで後悔しなくていい
んじゃないの
お子さんが大人になったら
話のネタになるや
男子には竿子って言われる
んですねw
子供の名前は子供の
ものであって親の自己
紹介じゃないっていうのに
授業でやるからみんな知っ
てる楽器っていうなら、
オーケストラにある楽器の
こと全部知ってたりするのかな
「サオコ」と書いた人は、
サオリの派生かなー変な
名前だなー女児に竿って
wwwと思い込んでるんだろうね
何にしろ、本人が
気の毒だと心底思った
笙は後悔するような名前じゃない。
ひちりき子ちゃんとか言わ
れたらポカーンだけど、
笙子なら琴子と変わらないじゃん。
80年代に大ヒットした
大映ドラマ
「不良少女と呼ばれて」の
ヒロインの名前が笙子だったなぁ
その子の家も雅楽やっ
てたから笙からとって笙子
最近の若い人は
知らないだろうが30後半
40代の人はほとんど
知ってると思うよw
読めるけど、楽器も知っ
てるし光が天からも知っ
てるし一緒に演奏会に
コラボしたこともあるけど
笙の字はしっかり覚えてない、
書けない。
説明されたら竹冠に生、
でわかるけど余程親しくて
よく書くとかじゃなきゃ
たまに書くぐらいなら確認
しないと誤字はするなあ。
知ってたとしても笙を
人生で書く機会なんてある
人が少ないし。
でもまあいいんじゃないかな。
それより不良少女懐かしい!
笑子と間違われそうだなあ
笑と笙で漢字が似てるうえに、
どちらもショウと読む
でんでん太鼓に笙の笛
って子守唄にもあるし
(楽器としては別物だろうけど)
そんなマイナーかな
でも字を知らないとしても、
百姓読みでも見当つくし、
そんな悪い名でもないと思う
堂々と竿と間違っちゃう
人の方がちょっと…
意味が良かろうと、
めったにお目にかからない
字を使う時点で…って
言いたいんだけど理解できる?
学校の授業で出てきたから
ーって本人もゆーてるけど、
音楽とかのちょろっと話す
箇所だし、
そもそも習ってることを
すべて覚えてるわけがなかろう。
笙をぐぐって画像みて
みなよ「なにこれ?」って
層と「あーみたことある」って層
この差は大きいよ。
身分階層が違うと言ってもいい。
それぞれお互いに関わり
合いにならない方がいい
実父が嗜んでたって
理由だけで十分名づけていいよ
まったく繋がりない親の
エゴだけで名付けるDQN
ネームとかと全く違うんだから
自分としては知らない人の
方がアレなんだろうな、
とは思った
笙なんてテレビでもたまに見るし、
そこそこメジャーな
楽器だと思うけど
音も本当に綺麗だし、
知らない人には聞かせれば
納得じゃないかな
字も綺麗だし外国人にも
受けそうだし、
良い名前だと思うよ
ちなみに紫でゆかりという
名前の友人は時々柴と書か
れると言われてたから、
書き間違いに関しては気に
する程じゃないと思う
間違える人はどんな字でも間違える
別業現代用語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輔導金國片《醬狗》,藉由一本中華民國無戶籍護照,描寫一群被遺忘在海外的中華民國人,身分認同的困境,影片議題在世局的變化下,充滿矛盾衝突,也顯現當代國族認同的焦慮,風光入選亞洲規模最大電影節「#東京國際影展」東京首映單元(Tokyo Premiere 2020)
!成為唯一一部代表台灣入選該單元的電影,於具有指標意義的日本東京影展進行世界首映!
《醬狗》本片以一本台灣發放的「中華民國無戶籍護照」貫穿全片,講述韓華混血屁孩到哪裡都被當成外人的成長困境。「醬狗」在韓語意為「掌櫃」,是歧視華人的用語,主角雖在首爾土生土長、講著流利韓語,仍被血統純正的「高麗棒子」奚落是「醬狗」。台韓兩地「國罵」在片中交流,火藥味十足。
《醬狗》是一個關於韓國華僑的故事,醬狗透過在韓國出生成長的中二生李光龍的遭遇,進入一個因為二次大戰後歷史政治糾葛,衍生出來的種族文化衝突與認同的故事。藉由一本中華民國無戶籍護照,描寫一群被遺忘在海外的中華民國人。當政治上中華民國被台灣取代後,這些上一代來自中國山東的中華民國僑民,發現失去了原來認同的國家,同時在僑居的韓國,也被視為中國佬醬狗。
年輕的光龍沒有歷史和國族意識形態的包袱,他只想過的和韓國同學一樣,不要因為華人身分被歧視,甚至霸凌,這個簡單的心願,在潛在的民族對立情緒下,似乎遙不可及。而當初劇組為了找到會講道地韓語,又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的演員,幾乎翻遍了全韓甚至美國,導演透露:「我們挑演員先看護照,一定要確認有中華民國國籍,只為了符合輔導金的規範!」而這個護照更是特別,叫做「無戶籍護照」,也被戲稱為「空殼子護照」。
《醬狗》榮獲TOKYO FILMeX影展企劃開發補助獎與國片輔導金的肯定,並且獲得首爾電影委員會的拍攝補助,堪稱台、日、韓三方支助,卡司「台韓雙拼」,集結《皇后的品格》潛力新星賀業文、《特務行不行》華裔男星于澤偉、《快樂第四名》韓國女星李恆娜、《騷動青春》美少女金叡恩
《醬狗》監製劉嘉明先生深入說明了拍攝背景,初接觸此案,劉嘉明便知全劇會因拍攝的需要,以韓國為主要拍攝地,只是不確定最終比重會是多少。隨著劇本的發展與完成,設定製作一部韓國華僑電影成為目標後,便決定以首爾為主。
導演智瑋他的母親是韓國人外,也在首爾中央大學攻讀電影博士學位,具有血緣和文化台韓混血的身分,導演幾乎在講述自己的故事,對於影片主題,有相對的掌握度,也讓製片方有更大的信心選擇前往海外拍攝。
《醬狗》預計2021年初與台灣觀眾見面
無戶籍國民,是指沒有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設有戶籍的中華民國國民[1]。中華民國的《國籍法》認為許多海外華人以及絕大多數中國大陸、香港與澳門居民皆為中華民國國民[2]。這類人士可受到中華民國的外交保護並領取中華民國護照。然而,國籍只是可否居留臺灣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無戶籍國民必須受中華民國《入出國及移民法》管理,且必須在2年期間於臺灣地區居留1年以上,才能享有全民健康保險。除此之外,這類人士可免除服兵役義務。
無戶籍國民起源於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主權宣示。在此情形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與許多海外華人,基於中華民國《國籍法》皆為中華民國國民。
大約2,000名無戶籍國民原先居住於菲律賓[7]。外一群無戶籍國民是所謂的泰北孤軍:中華民國陸軍士兵在國共內戰後期,與其後代從雲南省逃亡至泰國北部與緬甸北部[9]。
호구 등록이없는 ROC 여권을 들고 골든 스테이트 영화 '소스 독'에 대한 상담은 해외에서 잊혀진 ROC 시민 집단의 정체성 딜레마를 묘사하고있다. 영화의 주제는 변화하는 세계 상황에서 모순과 갈등으로 가득 차 있으며 동 시대적으로 보인다. 국가 정체성의 불안, 풍경이 아시아 최대 영화제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초연 유닛으로 선정 (도쿄 프리미어 2020)
! 이 유닛에 선정 된 유일한 대만 대표 영화가되어 상징적 인 도쿄 영화제에서 세계 초연!
영화 '소스 독'은 대만에서 발행 한 '중화 민국 무 호출 권'으로 영화 전체를 훑어 보며 한화 반혈 아이들이 도처에서 외부인 취급을 받고있는 곤경에 대해 이야기한다. '장구'는 한국어로 '가게 주인'이라는 뜻으로 중국인을 차별하는 용어로 서울에서 태어나고 자랐으며 한국어를 유창하게 구사하지만 여전히 순혈 '코리아 스틱'에 '장구'라는 조롱을 받고있다. 영화 속 대만과 한국의 '국가적 저주'교환은 화약으로 가득하다.
辅导金国片《酱狗》,藉由一本中华民国无户籍护照,描写一群被遗忘在海外的中华民国人,身分认同的困境,影片议题在世局的变化下,充满矛盾冲突,也显现当代国族认同的焦虑,风光入选亚洲规模最大电影节「#东京国际影展」东京首映单元(Tokyo Premiere 2020)
!成为唯一一部代表台湾入选该单元的电影,于具有指标意义的日本东京影展进行世界首映!
《酱狗》本片以一本台湾发放的「中华民国无户籍护照」贯穿全片,讲述韩华混血屁孩到哪里都被当成外人的成长困境。 「酱狗」在韩语意为「掌柜」,是歧视华人的用语,主角虽在首尔土生土长、讲着流利韩语,仍被血统纯正的「高丽棒子」奚落是「酱狗」。台韩两地「国骂」在片中交流,火药味十足。
《酱狗》是一个关于韩国华侨的故事,酱狗透过在韩国出生成长的中二生李光龙的遭遇,进入一个因为二次大战后历史政治纠葛,衍生出来的种族文化冲突与认同的故事。藉由一本中华民国无户籍护照,描写一群被遗忘在海外的中华民国人。当政治上中华民国被台湾取代后,这些上一代来自中国山东的中华民国侨民,发现失去了原来认同的国家,同时在侨居的韩国,也被视为中国佬酱狗
ゴールデンステート映画「ソースドッグ」のカウンセリングでは、世帯登録のないROCパスポートを使用して、海外で忘れられたROC市民のグループ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ジレンマについて説明します。この映画のトピックは、変化する世界情勢の下での矛盾や対立に満ちており、現代的にも見えます。アジア最大の映画祭「#TOkyoInternationalFilm Festival」(東京初演2020)のプレミアユニットに、国民性への不安と風景が選ばれました。
!このユニットに選ばれる台湾を代表する唯一の映画になり、象徴的な東京映画祭で世界初公開されます!
映画「ソースドッグ」は、台湾が発行した「中華民国の世帯登録パスポートなし」で映画全体を網羅しており、ハンファの半血の子供たちがいたるところで部外者として扱われるという窮状が高まっていることを物語っています。 「長剛」は韓国語で「店主」を意味し、中国人を差別する言葉です。主人公はソウルで生まれ育ち、流暢な韓国語を話しますが、純血の「韓国スティック」から「長剛」と嘲笑されています。映画の中での台湾と韓国の間の「国民の呪い」の交換は、火薬でいっぱいです。
「江犬」は韓国の海外中国人の物語です。韓国で生まれ育った李光龍の2年生の李光龍の経験を通して、長宮は第二次世界大戦後の歴史的・政治的紛争に由来する民族文化紛争と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物語に入ります。世帯登録のないROCパスポートで、海外で忘れられたROC市民のグループを説明します。中華民国が政治的に台湾に取って代わられたとき、中国の山東出身のこれらの前世代の中華民国国民は、彼らが最初に特定した国を失ったことに気づきました。同時に、彼らは外国人として住んでいた韓国では中国人と見なされていました
Counseling the Golden State film "Sauce Dog", with a ROC passport withou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escribes the identity dilemma of a group of ROC citizens who have been forgotten overseas. The topic of the film is full of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under the changing world situation, and it also appears contemporary The anxiety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 scenery was selected as the premiere unit of Asia's largest film festival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Tokyo Premiere 2020)
! Become the only film representing Taiwan to be selected for this unit, and its world premiere at the iconic Tokyo Film Festival!
The film "Sauce Dog"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film with a "Republic of China No Household Registration Passport" issued by Taiwan, telling the growing plight of Hanwha half-blood kids being treated as outsiders everywhere. "Janggou" means "shopkeeper" in Korean and is a term that discriminates against Chinese. Although the protagonist is born and raised in Seoul and speaks fluent Korean, he is still ridiculed as "Janggou" by the pure-blooded "Korea Stick". The exchange of "national curses" betwee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in the film is full of gunpow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