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無聲無息地過去了,沒留下任何痕跡。我也常覺得不是才剛滿22歲,怎麼不知不覺變成39歲了,這種浦島太郎的徒然感越來越重。於是想要試著記錄一些無聊的什麼:
★小年夜
男子高校同學聚會。雖然沒有事先被告知也大概能預料到,結過婚的果然帶著老婆小孩出場了,場面有點尷尬但假裝心胸開闊一起笑笑地聊著小孩的事。
「高三畢業旅行我們到底去了哪裡?住在什麼飯店?為什麼我記憶一片空白!」我提了最近讓我很困惑的問題。
沒想到其他三人也想不起來。沒有被寫起來或拍成電影,我們平凡人的青春已經永遠消失在宇宙黑洞。
★除夕
年夜飯吃了全聯買的麻辣鍋,因為失業我包的紅包全都被退回來。雖然小時候覺得自己爸媽太過平凡,現在卻很高興我的爸爸不是五寶爸,媽媽也不是張韶涵的媽媽,從小到大沒有挨餓受凍和情緒勒索,也沒有負債讓我背,已經是前10%的模範鄉村父母了。
而現在他們還在我身邊我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人生標準降到最低就很快樂。
★初一
躺在沙發看中天綜合台吳宗憲的綜藝節目,發現已經很難看懂,因為特別來賓都不認識,覺得自己好像長年居住在美國特地趕回來投票的張俐敏,對台灣的一切充滿黑人問號。
爸媽卻如數家珍地說:「伊是張秀卿ㄟ女兒啦」「小鐘啊沒結婚」「他以前跟小甜甜在一起後來分手」「他老公是哈孝遠啦」一堆就算不知道也不會怎樣的事。
看著看著突然驚覺:「難道我們的過年就只有吳宗憲嗎?」於是跑到宜蘭市區,遇見一間很多書的咖啡店,坐下來看了很多書。
★初二
阿公出現在我家客廳,說要帶媽媽回娘家(鄉下好像有這個手續)。我覺得很好笑,因為一年365天,我媽大概有300天沒人帶就自己騎機車回娘家。
我們很少在初二這天回娘家,因為媽媽要留下來招待三個姑姑們。雖然外公家離我家很近(大概從北車到忠敦站那麼近),但童年的我總是憤憤不平:「為什麼不能在初二回娘家?我們明明就住很近!」
阿公說40年前的大年初二,他派阿舅來帶媽媽回娘家,結果遲遲沒回來,他打電話來問才發現是我媽沒衣服洗完不能回娘家,三個姑姑們的衣服太多,姑姑們還常抱怨衣服沒洗乾淨。
我第一次聽到這故事很驚訝,心疼23歲左右的她,但我爸聽到這個故事竟毫無反應。
★初三
去國中同學家聚會,雖然住很近,第一次來他們家。看著雜亂的廚房和廁所的灰塵,我很高興大家都活得很自在,沒有被Instagram逼到不像自己。
轉眼間他們的女兒也已經是國中生了。聽著現在的國中生聊他們的國中生活,例如講錯話就要被班導罰寫,不准跟隔壁班同學聊天之類的事,突然覺得體制內教育二十年後還是一樣爛,好險我沒小孩讓我煩惱這些瑣事。
然後現在的年輕人拍照可以不要一直按連拍嗎?會馬上激怒老人們。
★初四
有客人來家裡拜訪,我才第一次知道我家有裝一套十萬元左右很少用的卡拉OK(還附超厚點歌本),歌雖然沒很新但也更新到2014年左右,這就夠了,我大腦裡的卡拉OK 可能都還停留在1998年左右。
表姊對我點歌:「你唱江蕙的落雨聲給我聽好嗎?」自從阿嬤的告別式出現這首歌之後,她就愛上這首葬禮之歌。
我爸也對我點歌:「你可以唱你以前常常唱的那條葉啟田的大家來聽故事嗎?」但我從來不知道這是什麼歌,到底我爸是聽誰唱的?
★初五
因為家裡浴室太多黴菌,我噴太多魔術靈除霉噴霧以為一噴就靈,結果整個家聞起來像一個有毒的化學工廠。我噴完就跑出去完全不知道嚴重性,我媽說她在家裡聞了一直咳嗽,我覺得我真是個生雞蛋無放雞屎有的不孝子。
(在此跪求除霉產品業配謝謝)
(全文完)
初四 不能回娘家 嗎 在 龍龍媽媽Tiffan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是你的親戚
#不是我的
昨晚的回娘家故事,今天又有番外篇。
好友的先生有三個兄弟姐妹,通通都已結婚,加上公公個性很好客,所以他根本沒有回娘家這件事,因為公公很堅持,他的兒女們每年從初三到初六都要「全部一起」輪流到各親家家作客。
於是每年除夕夫家全家聚,初一家裡來客人所以媳婦都要在家幫忙,初二也不能回娘家因為中午小姑和公公的妹妹要回門、晚上要集體回婆婆的娘家,初三全體一起到老大的老婆家拜訪、初四全體去老二的老婆家拜訪、初五全體去去老三的老婆家拜訪、初六全體跟老四的夫家吃飯,然後就開工了。朋友嫁過去10年,無一年例外。
問她累嗎?她說每年過年都想死。
我可以明白,對他的公公婆婆來說,四個都是他們的孩子,四個媳婦女婿都是他們的至親,媳婦女婿的家人也是他們的親家。不管真感情好或是只是例行公事,每年走動走動是必須的。
只是非要這麼一大家子不管親疏遠近都要這樣集體行動嗎?對二媳婦來說,三媳婦的家人真的跟她沒什麼直接關係,每年為什麼要非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去拜訪跟她真的沒什麼關係的人?應該說,這種行程該是自由報名參加而非強迫,但沒有什麼可是,公公下令,就是這樣。
以往每年除夕到初三我們幾乎都在西螺婆家,初五公公會請他的兩對親家聚餐;後來我父母相繼過世,爸爸走的隔年,我公公說要請親家吃飯,我說我父母不在了、就也不參加了。
公公不太高興,例行多年的行程為什麼要改變?但既然是「請親家吃飯」,我家沒人給他請,我還不能跳過嗎?公公疼我,從此我們家也沒這個行程了。
對長輩來說,都是他的孩子,都是他的親家,但對各自成家的孩子們來說,那是你的親戚,不是我的。我只想跟心愛的人在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和好好休息,難道這樣很過份嗎?
#互相體諒
今晚小噹領了他狗生第一個紅包,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