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網友私訊來問一些電廠問題,因為很多都不懂,所以到最後變成了兩人的工廠經驗吐槽大賽。
吐歸吐,還是有很多可以拿來分享的有趣案例,人生就是這樣,跨出去看一看隔壁產業,相似度常常比不同的要高很多。這邊講一點忘記補充給這位朋友的經驗。
一個最基本的,被老師傅「洗臉」,唸書時代總覺得書本寫的應該OK啊,出去後就被洗得很慘。不是老師傅真的很聰明到哪,是經驗比你多,久了就曉得,產業中的經驗遠比你看很多重要。
像是,10多年前有需要,想起大學同學家裡做塑膠射出,上門拜訪。人家伯父也沒超高學歷,但這行經驗數十年,不過下午喝杯茶的時間,整個從北到南,哪些縣市跟廠商,擅長做什麼,適不適合我們的需求,一次搞定。可有趣的是,想找我幫忙問的客戶,離這邊距離沒有幾公里,怎麼會沒想到找鄰居問問?
答案是,客戶生意做大了,對附近的變化,留存的是印象,老闆只覺得,新北這邊不是塑膠射出廠都倒掉了,剩下的都是很小的代工廠,問了也沒用。呃。。。然後我問了問廠長,他反倒還有去周邊的小廠問,業務也整區都掃過了,只是老闆不怎麼相信,所以找我們供應商問。
然後我就傻了,因為等等要去跟老闆講一下這個私下請託的忙,我要講的全部是老闆不想聽的,他認為都是過期的資料。所以解決方法,把同學家長說的產業資訊,包裝成另一套經歷千辛萬苦才查到的故事,然後交差。(老闆其實有稍微查過網路)
很瞎?根據產業不同,差異會很大,職位不同也會不一樣,越偏公家機關的基層,沒打算爬到高位的越不會這樣,反正鐵飯碗不會因此被扣薪開除,又沒想當局長,何苦編好聽故事給上級聽。
有工會相挺的國營、大型企業,就會比公務員又好一點,私人企業中組織性高的又會好一點。結論就是越傳產,或是競爭力越大的,這種現象反而又變多。經理廠長,能混到這個位置的,很會察言觀色,知道讓老闆有故事可以看。
就遇過一個中校營長退的軍官,被請去當廠長,一年不到就被請走的例子(後來去觀音工業區的廠當主管),後來聽被請走的理由,大概是不知變通,覺得事情都沒推動,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呃,聽完之後的想法是,其實以前也都沒有推動啊(汗)。我們只是把一件沒有做到的事情,說成努力中、有點進展、接觸到誰了,只是最後功敗垂成。老闆以為勝敗乃兵家常事,有努力過至少學個經驗也不錯。
其實喔,老闆沒有錯,他是在台灣經濟加工奇蹟年代崛起的,從一家5人小廠,花了20多年時間變成50人的中型廠,只差一點時運,或許也是上市上櫃的董仔。他的經驗就是愛拚才會贏,去衝了才會知道,有做比沒做好。
我也不會說他錯,那時候我的老闆跟股東群,都是這種出身,對自己的技術極有自信,認為留洋回來的一群智障。然後周末跟留洋的後進吃飯,聽他們罵這些老闆都是智障,怎麼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根本靠運氣打造台灣經濟奇蹟。
呃,這好像也沒錯。(就陪他們笑吧)
所謂的虛耗,很多都是陷入這種狀況,老闆只想聽符合他經驗的,於是有管理經驗、技術專業的,因為講的狀況不符預期,久了就不受信任。而那些「奸臣」就是因為講好聽話,才爬到這個位置?絕不可能,沒有點能力弄好廠務基本運作,是做不到這點的,只是民間競爭強度高,不學會察言觀色的能力,無法生存。
久而久之,形成各位看到的老闆都不聽人話。但歸根究柢,就是他的生活圈,全部都是類似經驗的人,他真的知道過了20、30年,世界改變很多嗎?至少我個人的衝擊是,講到奈米科技,每一個都說自己知道,然後講出來就讓人「。。。您說的是 = ="」。
那些學歷比我高很多的學弟妹,或是業界的後進,並不是錯的,而是情境錯誤。因為他們提的各種改善方案,或是怎樣產業現況,若不是投入成本太高,或是砍到既有的員工,就是跟這些現役老闆之間管道所知完全不同。
這是誰的錯?沒有人要負責,每一個人都要負責。
因為,每一個人都在求生,都在找尋對自己最理性的選擇。對我們來說這樣做才會賺錢的方法,對你來講可能就是扣薪調職,家計立刻出狀況的痛苦。換當事人是你,必定強烈反彈。
所以,要確實讓事情可以推下去,讓上頭跟下屬願意做事,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不要破壞他們的認知太多,第二個就是傷害到的利益不大,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人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本能,這一點跟你的學經歷沒有關係,就算是學歷很低的藍領勞工也一樣。當發生了重大變故,需要立刻改變的狀況,只有在自己薪水、前途不受太多影響下,才會接受改變的需要。不然,就會開始找尋各種陰謀論(老闆的小三害的),怪罪特定的對象(新來的廠長A錢),替自己的情緒找個出口。
而且,不只是為情緒找出口,不滿會累積,隨時銃康新的主管,因為不相信新的做法會成功,只要把新做法鬥倒了,就可以證明舊的方式正確。然後就能夠把自己相信的故事,寫下完美的句點「新廠長果然貪錢才要老闆改方法」。
我常常站在供應商、協力廠的角度,而且因為不會把他們喝酒說的心內事,銃康主管所幹的壞事講出去,才累積許多小人物的行為故事。信任很難培養,我只要講一次出去,就是徹底的背叛,不用三天馬上傳遍附近各廠的基層勞工耳朵,「此人XXX不值得相信」。
很多主管級的人物,會失去對員工的控制,往往就是不經意犯下了這種錯誤,讓員工感受到被出賣,自此在也得不到現場真實的資訊。老闆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哪個人風評極差,這個人評價還好,背叛只要一次,永遠不會被忘記。
這種事情碰多了,你有一天會赫然領悟,就像是閃過一道靈光,徹底覺悟到管理學中,講到各種不可預期的失誤,必須要留下空白時間、多餘資源,軍事上要有預備隊,凡事儘量有緩衝地帶,有深刻的體悟。
尤其是,當你遇到曾經身為老闆,現在卻在那邊當藍領勞工的案例,你會得到跟現在的老闆完全不同的經驗分享。一個是怎樣失敗,一個是如何成功,失敗的案例千奇百怪,成功的例子往往相似度很高。
成功的老闆,告訴你的故事,往往欠缺細節,只說這樣做那樣做就贏了,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自認成功的秘訣不會跟你講。失敗的老闆,會沉重的跟你說,那個原物料沒備好,就只差了一點點,然後就交不出貨,賠錢被銀行追,逼著去貸民間的...很多,各種都有,共通點就是連鎖反應。
在這些故事中,旁觀者最多的就是業務,各廠跑來跑去,有時候抓著去吃飯,站在旁邊常常說風涼話,講的都是「早就說了這樣做就好了」、「前幾年就跟O董說那樣就不會失敗了啊」。
呃,呃,呃。。。
真的是風涼話,因為同樣的論點你講了三年。"Orz
三年前的情境跟現在一樣嗎?這就跟希特勒崛起一樣,拼命說德國經濟即將崩盤,只有相信納粹才能得救,每年都講講到1929經濟大蕭條,就變成先知了。
總之,說這麼多過去的東西,經過10年以上大概也都過期,沒有多大參考價值。
我想講的是,多觀察這個社會,會發現很有趣的。常常A產業的人談到自己業內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是如數家珍,甲經理愛諂媚、乙經理管不動下屬,老闆KKK很愛聽順順的故事,股東JJJ只想聽跟他投資有關的。
你明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化不是那麼簡單,怎麼A產業的人講到B產業,就是B產業的王董高瞻遠囑,陳執行長都會聽身邊專家的話哪像我們老闆。全部都莫名其妙變成立志傳的歷史人物???
難怪學長會說,讀社會科學多年,比不上你去產業界直接觀察形形色色半年。好的MBA會講無數成功失敗案例,讓你領悟到一套武功心法,爛的課程只會教你做一大堆模型,學了招式但出去被打假的。(然後怨恨這個世道不公)
碰過好幾行,其實各行各業抱怨的本質幾乎都相同,遇到的人事問題全部都一樣。啊不就廢話,人是長的不一樣嗎?
想通了就會豁達很多事情,就不會看政治事務,把每一個人都臉譜化(中國用語)。
#話說作夢夢到FGO100連抽大爆死是什麼預兆
#問題是我沒有玩FGO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綠營經典的戰術:以前是戰友,現在下毒手 藻礁這個公投案真的是經典的綠營照妖鏡。在執政之前,藻礁三接案可是綠營手中的寶石,每次拿來狂打國民黨,狂打桃園的市長,十分趁手好用。王浩宇不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選舉前比環團還衝,選舉後背叛的速度簡直好像閃電俠一般。現在王浩宇又成為討伐環團急先鋒啦,你說好笑不好...
「出賣簡譜」的推薦目錄:
- 關於出賣簡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出賣簡譜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出賣簡譜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賣簡譜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出賣簡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出賣簡譜 在 Owenmama 73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出賣簡譜 在 出賣吉他譜的評價和優惠,PTT、DCARD和商品老實說的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出賣簡譜 在 出賣吉他譜的評價和優惠,PTT、DCARD和商品老實說的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出賣簡譜 在 威廉教室- 簡譜分享: 最愛是誰(林子祥) #流行經典50年#出賣 ... 的評價
- 關於出賣簡譜 在 出賣, 容祖兒Joey Yung (鋼琴教學) Synthesia 琴譜Sheet Music 的評價
出賣簡譜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yt直播連結: https://youtu.be/lMCjeAfcRV4
綠營經典的戰術:以前是戰友,現在下毒手
藻礁這個公投案真的是經典的綠營照妖鏡。在執政之前,藻礁三接案可是綠營手中的寶石,每次拿來狂打國民黨,狂打桃園的市長,十分趁手好用。王浩宇不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選舉前比環團還衝,選舉後背叛的速度簡直好像閃電俠一般。現在王浩宇又成為討伐環團急先鋒啦,你說好笑不好笑?
【潘忠政說,在從事搶救藻礁運動中,「最痛心的是有權者的變節」,他以親身經歷指出,當今中央和地方的主官在變節一事上都有份,而民代裡面最離譜的就是這位議員,「從一開始搶救觀新藻礁時代表現比我們還衝,到搶救大潭藻礁反成為高牆的鷹犬霸凌藻礁,翻臉之快令人咋舌」。】
但更棒的不是這種背骨出賣環團的,而是不但不跟以前夥伴環團站在一起,只要你敢稍有不滿,就是中共同路人,就違反投名狀,亂我政權者必殺之!看看這些抹黑多棒,簡直不是在談環保議題,根本就是在打共匪啊!
【藻礁連署是中國介入掀起的總體戰】:人家做環保幾十年,一朝獲得民眾支持辦公投,就變成中國介入總體戰了,意外不意外,開心不開心?
更別提一下等而下之的狂暴者去翻人家財報,呼籲不要捐錢之外還不停邪惡暗示對方拿中共錢,啊民進黨也比你們有錢啊,選舉時跟狗一樣捐得很開心是有病嗎?【以後這些環團找KMT和阿共要錢就好了拉】、【荒野協會也沒有,還有荒野他們存款有五千三百萬,比看我文章的人都還有錢,所以真的不用捐了....這些環團若未來因為沒錢,但卻可以比KMT還囂張時,我反而就可以很篤定,中資真的開始收買那些態度囂張的團體了......】
更妙的側翼就是為了這個公投發動南北內戰:【南部人請貢獻出你的肺】、【懇請大家幫我這個訊息丟給那些還傻傻在聯署藻礁公投的中南部朋友,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在用肺護礁】
等等,這是甚麼智障言論?這次公投不是保護藻礁嗎?怎麼被扭曲成我們要不要屠殺南部人?這是甚麼樣的滑坡邏輯?是你媽教你執政者側翼面對公投的最好戰術就是威脅中南部人,暗示這都是北部人看輕看賤你們的環保恐怖主義?
這到底是側翼還是綁匪啊?執政者已經弱到這種程度了嗎?一個公投過了就要派中南部民眾出來送死?之前不是說不缺電完全沒問題嗎?
【蔡英文表示,上任之初備轉容量率僅1.64%,今年夏天供電穩定,備轉容量率保持10%水準,台灣不缺電,是一個不必爭辯的事實。】啊之前不缺電是你說的啊,怎麼現在面對公投就立馬要蓋國土練成陣犧牲南部國民啊?不能節電喔?不能把吃電怪獸臉書和google資料庫趕走嗎?
這是甚麼樣的公民力量啊?事先說不缺電,公投連署一過就恐嚇中南部人,萬一投過怎麼辦,要把中南部獨立出來賣電給北部嗎?以前挑起族群對抗現在要搞南北對抗是不是太刺激啦?!
出賣簡譜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我們都可以冷靜一下嗎?
.
圖文好讀版: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462990
.
記錄一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一些談話內容,有很多可以討論與思考的部分。在這個時間點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很難沒有共鳴,片中提到的問題都是現在進行式,而我們正身處其中,更能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與需要被解決的急迫性。
.
假新聞能夠快速傳播,一是煽動性,可以有效挑動他人的情緒(無論是攻擊或是同仇敵愾),二是宣洩性,透過傳播訊息來表達內心的不滿。不論分享文章的大家是怎樣的心情,我在分享一則新聞或是消息前,總希望自己可以先冷靜想想:這消息是真的嗎?有被證實嗎?它可能造成的影響為何?對於釐清事情真相有什麼幫助?我只是單純在散佈一種激烈的情緒,引發更大的對立嗎?
.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但我知道有些時候我依然做不到
.
面對社群媒體能怎麼做?當情緒過於激動時,不要第一時間回應與傳播自己看不順眼或覺得有爽度的文章,冷靜過後,再來決定該如何面對。關掉臉書或IG或Line通知,我們不必要隨傳隨到。當你發現自己的讚數變少時,不要一直問自己:「是不是我哪裡不夠好?」讚數的多寡不代表你這個人(或文章)的價值。多看新聞,並且注意出處。在網路上與人交談時,不要自行腦補對方在想什麼,不要貼標籤,也不要因為別人貼你標籤,而合理化去貼別人標籤這件事。不要時刻處於攻擊與防備的姿態,盡量闡述自己的觀點,並試著理解對方的觀點,若是對方不願深談,不要窮追猛打,因為最後很可能會變成雙方不在討論事情,而只是各說各話。
.
#誰是買家誰是賣家產品又是什麼
.
「由於我們並沒有花錢買我們使用的產品,所以我們用的產品是由廣告主買單,廣告主才是客戶,我們才是被賣的商品。」
.
「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產品,你自己就是產品。」
.
免錢的才最貴,當我們使用社群媒體時,我們是在提交出個人的資料,社群媒體利用演算法分析「使用者」的興趣,讓客戶的產品可以投放到適合(準確)的目標族群。社交媒體的使用者鮮少意識到他們在網路上展現的性格、興趣、習慣等,即是被販售的產品。
.
「這是所有公司自古以來的夢想,能夠保證只要刊登廣告,就會有效果,這是他們的業務,他們賣的是確定性,為了在這一行成功,你必須有很強的預測能力,預測能力要強就必須有一個前提,你需要大量的資料。」
.
「很多人以為這些大型公司出賣我們的個資,臉書交出這些資料必會有商業利益,重點是他們拿資料去幹嘛?」
.
電腦如何監控我們?光是你在一張照片上停留多少時間,就會成為一組數字。你是開心或難過,你晚上沒睡覺時在看什麼東西,你按了什麼文章的讚等等。透過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數字追蹤,去預測我們的行為,並建構使用者的性格數據。而且越來越能精準預測我們的喜好,進而開始有效投遞「我們會喜歡的物件或議題」。
.
#科技只要夠進步看起來就會像魔術
.
「你把手機向下拉就能更新,最新資訊就會出現在最上面,向下拉就又能更新又有新資訊,每次都是,這在心理學有個術語叫做”間歇正增強”。」
.
「你不知道何時會得到或者會不會得到某樣東西,原理就跟賭城的吃角子老虎一樣,你不能只是有意識地使用產品,我要深入挖掘人的腦幹,把潛意識習慣植入你的大腦,從你的大腦深處控制你,你甚至不會知道。每次你看桌上的手機,光是看著手機就知道只要伸手過去,就可能有新消息,就好像玩吃角子老虎試手氣,對吧?這不是意外,這是一種設計技術。」
.
「另一個例子是照片標註,如果你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說你朋友剛剛在照片上標註你,你當然會點那封電子郵件來看照片,你沒辦法放著不管。他們完全利用人類的深層人格。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郵件裡沒有那張照片?這樣看照片不是更簡單?」
.
我覺得社群媒體最變態的設計就是打字的時候會出現「刪節號」,暗示你對方正在回覆留言,那會給你一種期待感,會想著:「對方要留言給我,那我就在這裡待一下吧。」久而久之,你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就會拉長,更無法離開網路世界。
.
#我們成了實驗室的白老鼠?
.
「臉書進行他們所謂的”巨幅感染型實驗”我們要怎麼在臉書網頁上用最低限度的暗示,就能讓更多人在期中選舉投票?他們發現真的有辦法做到,其中一個結論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和情緒,的確會受到影響。而且使用者完全不會察覺。他們什麼都不知道。」
.
「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和情緒,的確會受到影響。」這件事在過去幾年的感受更為深刻,無論是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或是近期的美國總統大選,我們發現網路言論變得越來越失控,很多時候人們不再「好好談話」而是發出各種情緒化的言論,到處貼標籤,醜化彼此。其實早在網路發展初期,這樣的問題就已經發生,但激化與對立的狀況依然是一年比一年往上增強,而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為偏執、情緒化、暴力...
.
「我們拿這些人工智慧系統對付自己,用逆向工程的方式,找出怎麼做才能讓人類做出回應。幾乎就像刺激蜘蛛的神經細胞,看看怎麼讓蜘蛛的腿抽動。這就像一種監獄實驗,我們把人帶進這個數學矩陣,利用他們的一舉一動,搜刮大量金錢和資料,中飽私囊。用戶卻完全不曉得。」
.
「腳踏車面世時,沒有人受害,對吧?如果大家都開始騎腳踏車,沒有人會說:天啊,我們毀了這個社會。或者腳踏車會影響大家,讓大家都不照顧小孩、毀了民主基石,導致大家無法分辨真相等等。我們絕對不會說腳踏車有這些問題。如果某樣東西是工具,就只會靜靜躺在那裡,耐心等待。如果某樣東西不是工具,就會跟你要東要西,引誘你、操弄你、要你提供東西。我們已經不是在工具型的科技環境,而是進入成癮和操弄型的科技環境。改變的是這個:社群媒體並非被動讓人使用的工具,而是有其目標,有自己實現目標的方式,利用人類心理對付人類。」
.
社群媒體透過心理學去改變人類的行為,這其實跟《全面啟動》的概念非常相似,科技不再停留在淺層表面,而是進入深層的意識裡,植入一個想法(習慣),改變人們對一件事或一個人的想法。
.
#你在看我嗎?
.
「全世界只有兩種產業把客戶稱為使用者,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軟體。」
.
「人類演化後,開始在意其他部落同胞喜不喜歡我們,因為這很重要。但是我們有演化成在意一萬個人的想法嗎?我們並沒有演化成每隔五分鐘就需要一點點社會認可,這不是人類與生俱來能夠應付的體驗。」
.
「我們根據公認的完美標準改變生活,因為這種短期訊號就像一種獎勵,大心、按讚、豎起拇指,我們認同這種價值,以為這就是真理。但這都是虛假、稍縱即逝的人緣,不但無法長久,而且承認吧,這種生活反而讓你比以前更空虛。因為你被迫進入這種惡性循環,心裡想著:接下來該做什麼?因為我還想要這種感覺。想想看,這種情形對二十億人的影響,再想想大家對別人的觀感如何反應,大事...真的不妙。」
.
記得去年的南美旅行,有個小鎮的網路超弱,在那裡我只能發簡單的臉書訊息。在小鎮待上兩天時間,一方面感到焦慮「網路這麼慢,我會不會錯過什麼重要訊息?」一方面卻也發現,當你無法使用網路時,你不會一直被手機制約、不會一直想要知道網路上誰誰誰又說了什麼、不會一直想要分享你看到了什麼或拍了什麼照(因為那讓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當生活沒有非必要讓他人知道我們的一舉一動時,或許我們才能回過頭看見自己的真正需求。
.
諷刺的是,觀賞《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時,我一邊紀錄下劇中有意思的對白,一邊不由自主地產生:「哇,這段話講好好,我要記下來發到網路上,這樣可能會賺到很多讚。」想法。在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已經被訓練成無時不刻都在思考如何贏得他人的目光,如何索求他人的認同...即便,我正在觀看一部探討網路媒體對人的影響的作品。
.
「整個新生代都被我們訓練和制約成只要覺得不舒服、寂寞、不確定或者害怕,就可以拿數位奶嘴麻痺自己,這會削弱我們處理負面感覺的能力。」
.
#生命會找到出路
.
「你給電腦一個目標:我要這個結果。然後電腦自己學著怎麼達成,”機器學習”這個名詞就是這樣來的,所以系統每天都精進一點,用最佳順序挑選最佳貼文,讓你用這套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其實沒人知道人工智慧用什麼方法達到那個目標。」
.
「這些公司裡只有少數人,不管是臉書、推特還是其他公司,只有幾個人瞭解這些系統的運作方式,連他們都不見得完全瞭解特定內容會變成怎麼樣,所以我們人類幾乎無法控制這些系統,因為這些系統控制我們看到的資訊,系統對人的掌控能力,超出人控制系統的能力。」
.
人類創造社群媒體,利用心理學掌控使用者,社群媒體在短短幾年內迅速發展,創造者甚至難以控制它的成長速度。這讓我想起《侏羅紀公園》的經典對白:「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人類的好奇心為社會帶來便利與多種可能性,但同時間,人類的發明卻也常常讓自身陷入險境。看似無生命的社交媒體,其實是有機體,依靠人類的寂寞、孤單、自戀、恐懼、喜悅、悲憤等情緒,變得越來越強大而有殺傷力。
.
#資訊客製化的恐怖
.
「我要向大家解釋臉書的動態消息功能到底有多糟糕時,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要大家看維基百科,你登入維基百科網頁,看到的東西都跟別人一樣。這是網路上少數大家都一樣的東西。假設維基百科說:我們要讓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客製化定義,而且我們是拿錢辦事。所以維基百科會監視你,維基百科會計算:”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改變一點點,以便達到商業利益呢?”結果維基百科就改變詞條內容。你能想像嗎?你應該可以想像得到,因為臉書、Youtube動態消息就是如此。」
.
「就算是兩個很親近的朋友,他們的朋友也幾乎重疊,他們想:我去看臉書上的動態消息,就會看到同樣的更新。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他們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因為電腦會根據計算結果,顯示最適合他們的內容。」
.
#同溫層侷限你的視界
.
「你可以想像27億個《楚門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相,自己的...事實。久了以後,你會以為大家都同意你的看法,因為動態消息裡的每個人都跟你有同感,一旦你處在那個狀態,就很容易被操弄,就跟你被魔術師騙了一樣,魔術師表演撲克牌技法時會說:隨便選一張牌。你不知道的是他們早就設計好了,所以你選的是他們要你挑的牌。臉書就是這樣,臉書說:你挑選你的朋友、你挑選要點的連結等。其實都是胡扯,就像魔術師一樣,臉書控制你的動態消息。」
.
「你看到另個陣營,就會開始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笨?你看我經常看到的大量資訊,他們怎麼會看不到同樣的東西?”答案是:“他們真的看不到同樣的東西。”。」
.
#演算法下被操弄的人偶(人類)
.
「我擔心自己開發的演算法反而造成社會的兩極化,但從這個觀點來看,兩極化現象確實是讓用戶上線,非常有效率的方法。」
.
「大家以為演算法的設計是提供民眾自己想要的東西,錯了,演算法只是想找幾個夠棒的幻境,找個和用戶興趣最接近的幻境,如果你開始看這類影片,系統就會一直推薦下去。」
.
「麻省理工學院有項研究,推特上的假新聞傳播速度,比真的新聞還快六倍。如果一個人的優勢比另一個人強上六倍,這個世界會怎麼樣?」
.
「我們打造的系統讓假消息更有優勢,這不是我們故意的,只是因為假消息比真消息更能讓公司獲利,真相太無聊了。」
.
#假新聞現在式
.
「所謂的第三人並不是以駭客手法操作選舉,俄國人並沒有駭掉臉書,他們只是利用臉書為合法廣告主,並合法使用用戶開發的工具。差別是:他們的用意非常邪惡。這就像遙控戰爭,一個國家操弄另一個國家,卻不必真的侵犯實體國界。」
.
「重點不再是你要投票給誰,而是讓社會徹底混亂、民眾分裂,目的是讓兩派人馬,再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再也不想信任對方。」
.
「我們要把社會賣給出價最高的人嗎?我們要把民主體制整個賣掉,讓你潛入每個人的心理,讓特定族群相信謊言,然後造成文化大戰嗎?我們要這樣嗎?」
.
「如果我們對於何者為真沒有共識,或者認為世界上沒有真相,那就完了。這是其他問題底下的根本問題,因為如果我們對何者為真沒有共識,那就根本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
「科技並不是人類的生存威脅,而是科技擁有把社會黑暗面激發出來的能力,社會最黑暗的一面,就是生存威脅。」
.
「會不會未來世代的孩子,再也不知道網路幻境出現前,這個世界原本的樣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身在母體裡,要怎麼從母體裡醒過來呢?」
.
#經濟至上的危機
.
「我們發明"讚"按鈕時,動機是把正能量和愛散播到全世界,然而這個初衷現在反讓青少年因按讚數太少而感到憂鬱,或者可能造成政治兩極化。我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這些...」
.
「我認為很多人都被商業模式、經濟誘因和股東壓力給卡死了,幾乎不可能有別的做法。」
.
「我覺得大家必須認同企業努力賺錢其實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沒有規範、沒有規則、沒有競爭...導致公司變成實質上的政府,然後他們說:"我們可以自律"這根本是胡說八道,離譜至極。」
.
#Netflix
.
網飛推出《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這部記錄片,請求人們思考社交媒體存在的問題,但同時間,我們在 Netflix 上看的每一部影片,也會成為一組數字,Netflix 的演算法會根據觀看者的類型偏好,推薦特定的影片。好處是:使用者比較不會踩雷。缺點是片單會越來越偏,最後侷限在特定的類型上。其實...我們已經深深陷入演算法的蜘蛛網中,很難從中逃離。
出賣簡譜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綠營經典的戰術:以前是戰友,現在下毒手
藻礁這個公投案真的是經典的綠營照妖鏡。在執政之前,藻礁三接案可是綠營手中的寶石,每次拿來狂打國民黨,狂打桃園的市長,十分趁手好用。王浩宇不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選舉前比環團還衝,選舉後背叛的速度簡直好像閃電俠一般。現在王浩宇又成為討伐環團急先鋒啦,你說好笑不好笑?
【潘忠政說,在從事搶救藻礁運動中,「最痛心的是有權者的變節」,他以親身經歷指出,當今中央和地方的主官在變節一事上都有份,而民代裡面最離譜的就是這位議員,「從一開始搶救觀新藻礁時代表現比我們還衝,到搶救大潭藻礁反成為高牆的鷹犬霸凌藻礁,翻臉之快令人咋舌」。】
但更棒的不是這種背骨出賣環團的,而是不但不跟以前夥伴環團站在一起,只要你敢稍有不滿,就是中共同路人,就違反投名狀,亂我政權者必殺之!看看這些抹黑多棒,簡直不是在談環保議題,根本就是在打共匪啊!
【藻礁連署是中國介入掀起的總體戰】:人家做環保幾十年,一朝獲得民眾支持辦公投,就變成中國介入總體戰了,意外不意外,開心不開心?
更別提一下等而下之的狂暴者去翻人家財報,呼籲不要捐錢之外還不停邪惡暗示對方拿中共錢,啊民進黨也比你們有錢啊,選舉時跟狗一樣捐得很開心是有病嗎?【以後這些環團找KMT和阿共要錢就好了拉】、【荒野協會也沒有,還有荒野他們存款有五千三百萬,比看我文章的人都還有錢,所以真的不用捐了....這些環團若未來因為沒錢,但卻可以比KMT還囂張時,我反而就可以很篤定,中資真的開始收買那些態度囂張的團體了......】
更妙的側翼就是為了這個公投發動南北內戰:【南部人請貢獻出你的肺】、【懇請大家幫我這個訊息丟給那些還傻傻在聯署藻礁公投的中南部朋友,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在用肺護礁】
等等,這是甚麼智障言論?這次公投不是保護藻礁嗎?怎麼被扭曲成我們要不要屠殺南部人?這是甚麼樣的滑坡邏輯?是你媽教你執政者側翼面對公投的最好戰術就是威脅中南部人,暗示這都是北部人看輕看賤你們的環保恐怖主義?
這到底是側翼還是綁匪啊?執政者已經弱到這種程度了嗎?一個公投過了就要派中南部民眾出來送死?之前不是說不缺電完全沒問題嗎?
【蔡英文表示,上任之初備轉容量率僅1.64%,今年夏天供電穩定,備轉容量率保持10%水準,台灣不缺電,是一個不必爭辯的事實。】啊之前不缺電是你說的啊,怎麼現在面對公投就立馬要蓋國土練成陣犧牲南部國民啊?不能節電喔?不能把吃電怪獸臉書和google資料庫趕走嗎?
這是甚麼樣的公民力量啊?事先說不缺電,公投連署一過就恐嚇中南部人,萬一投過怎麼辦,要把中南部獨立出來賣電給北部嗎?以前挑起族群對抗現在要搞南北對抗是不是太刺激啦?!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Q5uf3vMejw6-BalB-xeOg/join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本日參考資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MCjeAfcRV4/hqdefault.jpg)
出賣簡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食譜: https://bit.ly/3fHXYzF
前陣子不少人從台灣購入焦糖布甸蛋糕作手信,一個甜品集齊滑溜與鬆軟口感,的確令不少甜品迷為之瘋狂。但暫時不能到台灣旅行,又想一解心癮?其實要自己製作這個焦糖布甸蛋糕並不難,只要數個步驟就能做出賣相漂亮的甜品,而且不易失手,新手都能好好掌握。
焦糖布甸蛋糕食譜:
焦糖材料
砂糖 60克
水 15毫升
熱水 30毫升
鹽 少許
布甸材料:
牛奶 320毫升
砂糖 50克
蜂蜜 10克
雞蛋 3隻
蛋黃1隻
蜂蜜蛋糕材料:
雞蛋 1隻
砂糖 25克
蜂蜜 10克
低筋麵粉 30克
做法:
1.先做焦糖。小鍋裏加入糖及水,以中小火,邊攪拌邊煮至糖完全溶化。待糖漿滾起,即可停止攪拌。
2.糖漿慢慢變成琥珀色後,轉小火煮至顏色變焦糖啡色,立即關火,並加入少許鹽,及倒入30毫升熱水。
3. 把焦糖緩緩倒入玻璃器皿內,攤涼後放入雪櫃中,冷藏至凝固,約需20至30分鐘的時間。
4.接着可以做布甸液。深碗內加入3隻全蛋及1隻蛋黃拂勻,然後加入糖及蜂蜜再拌勻,接着加入煲熱至60℃的牛奶,再攪拌至完全混合,攤涼備用。
5.現在可以做蛋糕糊。攪拌碗加入雞蛋、糖及蜂蜜,隔熱水攪拌至蛋糊微暖,移開熱水。用攪拌機,以中高速攪拌蛋糊,至顏色變淡,質地開始脹起,轉成低速攪拌至挺身。接着把低筋麵粉篩入蛋糊裏,用膠刮慢慢拌勻至沒有粉粒。
6.從雪櫃取出加了焦糖的玻璃器皿,慢慢注入布甸液,然後加入蛋糕糊。
7.把玻璃器皿置入深烤盤,注入熱水,高度約跟布甸相約。
8.預熱焗爐至160℃,然後把焦糖布甸蛋糕焗大約25至30分鐘,以蛋糕脹起為準,即可取出攤涼後食用。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l0ZHjs_-n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fTLZMSgU61Vjrc82zRW4kL_5aXg)
出賣簡譜 在 Owenmama 73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蒸臘味糯米飯
用蒸嘅方法做糯米飯可以做出賣相及味道有如生炒的效果, 聽落係咪好神奇呢?
我全程只係用左1.5湯匙油爆香,冬菇、蝦乾同臘腸, 與預先調味嘅糯米蒸熟, 米飯粒粒分明,媲美酒樓出品; 但係就一D都唔油膩; 仲唔洗炒到手軟; 試食過的朋友都大豎母指添!
呢個糯米飯啱哂嚟緊團年飯/宴客, 你地都試下整俾屋企人食啦。
食譜:
糯米500g
蝦乾十數隻
冬菇4隻
臘腸2條
調味:
蠔油2湯匙
生抽1 湯匙
砂糖1/2湯匙
老抽2/3湯匙
雞湯200ml+浸菇水50ml
1/ 糯米洗淨, 用水浸6小時(中途換水一次); 隔去水分備用
2/ 蝦乾用水浸15分鐘, 抹乾再切成小粒
3/ 冬菇早一天浸軟, 搾乾再切粒
4/ 臘腸先用熱水沖洗, 抹乾再切粒
5/ 將蠔油/生抽/砂糖/老抽,與已隔水糯米徹底撈勻備用
6/ 燒熱1.5湯匙萬歲粟米油, 先爆香蝦乾及冬菇粒
7/ 然後放進臘腸略爆
8/ 將爆香的食材與糯米撈勻; 然後倒在舖上布的蒸籠上
9/ 用筷子在糯米刺出多個小孔,以便蒸汽可以通過
10 / 蒸45分鐘至1小時
11/ 將雞湯及浸菇水到進噴壺中
12/ 每15分鐘將糯米飯取出, 在米上面噴上雞湯至糯米濕潤
13/ 用筷子將糯米翻動, 再噴上雞湯
14/ 每15分鐘重複這步驟, 直至糯米飯熟透為止
15/ 最後灑上芫茜, 蔥花,炸花生便完成
#Owenmama
#簡易食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JHrXlnUs3I/hqdefault.jpg)
出賣簡譜 在 出賣, 容祖兒Joey Yung (鋼琴教學) Synthesia 琴譜Sheet Music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Sheet Music / Website:http://music.coms.asiaSubscribe:http://subscribe.coms.asia#鋼琴教學#琴譜#SheetMusic #鋼琴#Piano #Tutorial ... ... <看更多>
出賣簡譜 在 威廉教室- 簡譜分享: 最愛是誰(林子祥) #流行經典50年#出賣 ... 的必吃
簡譜 分享: 最愛是誰(林子祥) #流行經典50年#出賣年齡系列#好歌冇分新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