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的守夜人】
──余怒詩解析
◎小編陳顥仁賞析
1.前言
余怒生於文化大革命開始的1966年,並在朦朧詩派由盛轉衰之後,進入中國文壇嶄露頭角,由於余怒與詩壇之間並無強烈連結,故余怒的詩一直處於一個未被大量討論的位置。而余怒曾獲台灣舉辦的第一屆雙子星詩獎,並因此被介紹進入台灣,雖在中國與台灣皆未獲得高度注目,但余怒大量詩作中已然達到一個高度的詩歌藝術位置,特以此文試解析探討之。
借余怒詩集《守夜人》為名,守夜人本身即是邊界的守護者,站在晝與夜切換的邊界,站在晝與夜所能達到最遠的地方──這也是我對余怒詩歌的整體感受,余怒的詩歌即是站在邊界上。本文以生活的邊界、文字的邊界兩章,分別書寫余怒詩歌對於語言的材料、性質的運用,以及如何藉由平常的語言,以詩性的組構方式達到混沌、歧義的效果。
2.生活的邊界:語言的材料與性質
首先,看余怒的詩歌,我感受到一種生活的邊界,而這樣的效果,這是來自於余怒詩中,所使用的語言材料,以及附加在這樣的材料上的性質。而這樣的生活邊界性質,也就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一種荒謬的感受,如同余怒自己所言:「荒謬,在一般意義上,是違反邏輯與知識、非理性的、反常的,並為科學所證偽。然而,在相反的意義上,荒謬構成了對世俗生活和物質世界的疏離與超越,是對世界和經驗的重組,在文學中,荒謬是想像的重要基石和源泉之一,其具有的價值應為我們所認識到。」
(一)語言的材料
余怒的詩歌語言大多取材自生活:以空間而言,有房間、醫院、火車等等;以物件而言,有椅子、窗戶、身體、樹等等;以動物而言,有蜘蛛、蝸牛、鸚鵡、夜鶯、烏鴉等等。以〈生活一頁〉為例:
生活一頁 ◎#余怒
面對面猜謎,
看不見對方。
中間是桌子。
一杯啤酒,
吹掉上面的泡沫。
她在衣服裡喝水,
嗓音變了。
水中的血絲:吸,
門:咔。
她是有機的,
他是手。
磁鐵碰她,
蜘蛛碰風景畫。
藉由桌子、啤酒、泡沫、衣服、門、磁鐵、蜘蛛、風景畫這樣的日常景物摹寫,帶給讀者一種強烈的生活印象。然而僅僅是生活印象,還不足以構成邊界性或者荒謬性,於是,要於下項探討余怒所賦予這些生活材料的性質。
(二)語言的性質
在余怒的詩中,大量的生活材料,都被賦予了一個反面的性質。例如凹陷、病殘、下沉,使得原先讀者所熟悉的生活場景,突然產生了一個荒謬性的翻轉,達成一次語言的陌生化。以〈衰老〉一詩為例:
衰老 ◎#余怒
一所房子以它的凹陷,時光
在進入中,失去了一片渦輪
窗口處,透明遮住了一個女人
於是它承受。在吊蘭中佈下
它的凹陷,被欲水填滿
大理石向內收緊,像飢餓
光滑的肚皮
她來時已經是正午,她形體不整
她與一面鏡子
以各自的凹陷,互相打量
詩的一開始,房子這樣一個日常物件,即是以「凹陷」的形象出現在讀者面前,而彷彿也是藉由這樣凹陷的特性,才能夠裝載時光,讓時光進入,但時光也不是以一個完整、平常的狀態進入,時光是「失去一片渦輪」的。畫面進入到凹陷的房子之後,有一扇窗,而且「透明」遮住了一個女人,但透明原先是沒有遮蔽性的,但在余怒的詩裡,透過「反面」的性質,這裡的透明已經可以遮住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也是「形體不整」的,也許是因為被透明所遮擋,也可能是這個女人本身就並不完整,然而這樣的完整,透過一面鏡子,呈現出來的狀態也是「凹陷」的,就如同一開始進入的這所房子,於是打量的不只是鏡子裡外的女人,也可能是女人與房子,更可能是讀者與這首詩。
透過這樣反面性質的書寫,余怒翻轉了一次讀者在經歷這些詩的時候,原先所預設的體驗,於是也產生了一種巨大的荒謬。
「荒謬感的出現,往往由世界與存在之矛盾的對抗所致,這其實也可歸結到我們對世界的困惑性的認知上:當建構與破壞無法對接時,那種錯位後的無奈往往就會逐漸趨於荒謬,我們一時無法解決,讓這種荒謬繼續存在,並得以發酵,最後定格為一種帶有存在主義色彩的哲學樣態。」(劉波,〈當代漢語詩歌的神秘魔方——余怒詩歌論〉)
藉由錯位、扭曲、荒謬,余怒將他的詩推展到了我所以為的「生活的邊界」,基調仍然是生活的,但仔細往裡頭看,卻沒有我們所熟悉的景物,於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終於抵達生活的邊界,再跨一步出去,恐怕連僅剩的生活的形式都要被取消。
3.文字的邊界:語言的詩性組構
藉由使用的材料,以及對於這些材料的性質賦予,余怒的詩歌已經產生出了一種生活的邊界性,但如此還不足以奠定余怒的詩歌高度。於是本章節要探討「文字的邊界」,即余怒如何將這些材料,進行詩性的組合,以獨一無二的組構方式,完成余怒的詩歌展演。以〈對飲〉一詩為例:
對飲 ◎#余怒
夢裡埋著鏡子,中午黯然神傷
木刻的「靜」
這一刻的他,分為衣服和他
分開:貓與悄悄
一條蛇的,他的
看不見的細紋光線。心虛的蜜
酒湧到蜜上
一滴兩滴三滴,一時無法言語
依舊是來自生活的材料,如鏡子、中午、貓、蛇、酒、蜜,也依舊是埋著、黯然神傷、看不見、心虛,這樣的反面性質,但余怒藉由整首詩的文字組構、布置,達成了一種獨特的文氣。
他的詩,每一個用詞、細節都是確定的,但整合起來後呈現的又是一種不確定感,恍惚,混沌,具有無限的多義性。無論我們從什麼角度來看,都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這種沒有固定答案的寫作,或許正是現代詩的一個方向。(劉波,〈當代漢語詩歌的神秘魔方——余怒詩歌論〉)
要達到「對飲」的效果,非得要整首詩一起呈現出完整的狀態。所有的意象都是相對而生的,「鏡」與「靜」、衣服與他、貓與悄悄、蛇與他、酒與蜜、鏡子與看不見的光線,不只是表達出「飲」,更是整首詩都表達出一個相對的狀態。然而對飲這個狀態,還有更重要的是,孤寂情緒的精準模擬。藉由被埋著的鏡子開始,黯然神傷的、分開的、看不見的,各種看似毫無關聯的物件,卻在相對的位置上產生一致的方向性,一時無法言語,細紋光線打在鏡子上,是詩人與自己對飲,也是作者與讀者對飲。
「詩人看似在玩語言魔術,實際上,他的那種變化最後仍需回歸一種真實,否則,他放出去的語言之網收不回來,其寫作就可能因缺乏整體依據而顯得虛假。」(劉波,〈當代漢語詩歌的神秘魔方——余怒詩歌論〉)。
以此回看余怒的詩,所有的意象都是為了一個更大的場景、更大的整體而配置,意象各自散落,形成文字的邊界,但也因為意象其實於內在各自串聯,也才使得這個邊界線成形,免於分崩離析。余怒也曾發表以下的詩觀:
1.不言說。
因為一來,語言的自足性常常使作者的言說失效,語言排斥他的使用者;二來,對客觀世界的言說遮蔽了世界。因此我指呈現我之所見。讓『人化』(黑格爾)的世界恢復無言狀態。
2.基於以上原因,我讓語言自語。
余怒自己的〈詩觀十六條〉,也已經成為讀者、評論者賴以解讀余怒詩歌的重要關鍵。而根據這樣的詩觀,我們也更貼近上述詩歌所採用的組構方式,捨棄了順暢的、慣常的,語言被使用的方式,反而採用「讓語言自語」的方式,雖然使得余怒的詩乍看之下「一時無法言語」,但卻產生萬鈞的氣力。
4.結語
「沒有歧義,詩歌就會一覽無餘;沒有快感,詩歌就如同雞肋。」(沙馬、余怒:〈問與答〉)
初讀余怒,不免會被余怒詩歌的歧義性弄得天翻地覆,但慢慢熟悉了詩人內在思緒的奔馳方式之後,就能夠慢慢體會余怒所謂詩歌的快感,如何跟著文字奔馳,找到文字自己發聲的方式。本文藉著分析文字材料、材料性質,以及對於這些材料的組構方式,試圖一窺余怒所達到詩歌高度的萬分之一,並以「邊界」一詞來表達我對於余怒渾沌詩歌的整體感受。
「我願意在詩和非詩的分界點上寫作。」(余怒〈詩觀十六條)
以余怒自己的詩觀「非詩化」來看,如何以一種先鋒的姿態實驗詩歌的文字語言,並站在詩歌的分界點上,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邊界的姿態、一個守夜人的姿態。雖本文未能及於余怒近來的詩作《主與客》、《蝸牛》,以及其中所帶來更嶄新的文字展演,但也期能將《余怒詩選集》中的詩作呈現即使萬分之一。
◎作者簡介
余怒,詩人,1966年生,安徽安慶人。著有詩集《守夜人》《余怒詩選集》《余怒短詩選》《枝葉》《余怒吳橘詩合集》《現象研究》《飢餓之年》《個人史》《主與客》和長篇小說《恍惚公園》;曾獲第三屆或者詩歌獎、第二屆明天·額爾古納詩歌獎、第五屆紅岩文學獎·中國詩歌獎、2015年度十月詩歌獎等獎項。
-
美術設計:FB@Sorrow 沙若
圖片來源:FB@Sorrow 沙若
-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10.html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生活 #陌生化 #快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20的網紅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凹面鏡中,如果將凹面鏡垂直於地面,當光線平行地面射入凹面鏡的時候,光線會聚焦於一點,也就是畫面中的F點,然後再散開。 因為凹面鏡有聚焦再發散的特性,如果物體放在焦點內,則看到的像會變大,是正立的虛像。 當物體離開到兩倍焦距外面的時候,看到的像會相反,而且縮小。 要是我們把物體放在焦點和兩倍焦點之間,...
凹面鏡虛像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酒類專家奇幻遭遇】〈第一次被通緝就獲釋〉2018年11月6日
午後1點20分,我在布魯塞爾機場,正在過海關,卻過不了海關,因為我被官員告知,我已經被歐洲警方通緝。
官員仔細翻著我的護照,像是在找某個戳記。他找得很辛苦,因為我的護照蓋滿了戳記,幾乎像是空姐的護照一樣那麼滿。而且還有法國長期居留證跟美國學生簽證等,一些不是太常見的東西。翻了一會兒,找不到他要的東西,於是就問我:「你什麼時候進歐洲的?」最近一個月兩進兩出,我想了一下,我說最近一次是兩週前在法國,上週進比利時。他又翻了一下,「找到了,10月21日,戴高樂機場。」
他的眼睛盯著電腦好一會兒,然後說:「有一個警示燈在閃,你進法國的時候,他們沒有告訴你?」「警示燈?什麼意思?」「就是警察在找你。」我呆了半晌,腦海開始搜索自己到底幹過哪些壞事,怎麼都不記得了。警察找我?約我喝酒嗎?我上禮拜才上比利時的電視新聞,如果被通緝,沒道理還敢上電視。我正要開始思索怎麼證明自己不是通緝犯的時候,官員說:「有一個跟你同名同姓的台灣人,被警察通緝了。但是你別緊張,因為出生日期不同,應該不是同一個人。但我還是必須請航警局派人來。」
說警員,警員就到。一名年輕警員帶著我,用一張感應卡,進入管制區。推開門之後,裡面讓我想起巴黎地鐵站,活像個地下迷宮,穿梭拐彎,重重關卡,陸續推開好幾道門,最後一道門打開,是一條長長的走道。走道左邊是一整面玻璃,也不知道是不是單面鏡,看得進去卻看不出來的那種。沿著房間的牆面,坐著十幾個人,七零八落,坐沒坐相,東倒西歪,其中有個人的屁股幾乎要滑下來了,像是癱在那裡。有些面帶愁容,有些眼神空洞,全像是已經呆很久的樣子。
沿著長廊都是辦公室,我被帶到長廊盡頭,這間看起來東西特別多、特別亂,就像是電影裡的警探工作室那樣,就連吊燈灑下昏黃卻刺眼的光線,也像電影場景。凌亂的桌上散著卷宗與文件,但卻仍有空間擺一台電腦,電腦前是一位年約四十的警官,身材壯碩,像一隻熊,稍微駝背的他,從我這個角度看,幾乎沒有脖子,像隻無脖熊(差點打成吳伯雄)。他從年輕警員手中接過我的護照,開始翻看著。我被要求站在門外等待,這位虎背熊腰的警官,開始對著我的護照,打字查東西。
我站在辦公室門口往裡頭看,他背後是個有些撞擊凹痕,而且生鏽的灰色鐵製檔案櫃,幾乎要頂到天花板那麼大,但是這位警官卻幾乎可以把整個櫃子擋住。特別吸引我目光的是櫃子旁邊桌上一個紙盤,疊著兩塊切片的蛋糕,應該不是海綿蛋糕,警察需要一些更有飽足感的東西。旁邊有一杯喝剩、杯口有乾涸咖啡漬的咖啡,也是紙杯,彷彿是早班交接剩下的,又或許是這位警官上早上買的。這裡完全沒有對外窗,幾乎與世隔絕了。待久了,應該會日夜顛倒,時間錯亂。我感覺背後玻璃窗另一邊的人,好像也都是這樣。時間在這裡彷彿靜止了,沒有自然光線,沒有了日夜,時間不再像是一條線前進著,只是個可有可無的空虛概念。
我隱約感到背後的每一個人,都隔著玻璃看我,讓我背後感到刺刺的,站在那邊很不自在。(圖說:被很多人在背後盯著看的感覺,好像被背後樹上很多雙紅色眼睛盯著一樣。)但是我又在想,如果是單面玻璃的話,他們可能甚至不知道有人站在長廊外。這讓我一瞬之間,背後芒刺頓時消失,有股衝動想要回頭好好看一下,被關在裡面的,都是怎樣的人。
但是我還來不及回頭,警官就把我的護照交給隔壁辦公室的另一位女警。我又被要求站在外面等,站著往辦公室裡面看,居高臨下,什麼都看得一清二楚。乍看之下,女警大概有35歲,但是因為歐洲人老得快,所以她可能只有23歲而已。她的業務應該簡單很多,因為辦公桌除了一個收納盒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東西,甚至沒有電腦。不知道為什麼她沒事不滑手機,而只是端坐在那邊。我還來不及好好看看辦公室裡的另一面牆上掛著哪些東西,她就從收納盒裡拿出一個像是鋼印的東西,開始噠噠噠地蓋了好幾下。彷彿前幾下沒有出墨,再多補幾下。
年輕警員從她手中拿回護照,交給我。當我走出長廊時,終於有機會看清玻璃窗後的其中幾個人。這時我才發現,幾乎癱在凳子上的那個人,是因為凳子其(差點打成鄧紫棋)實往牆面傾斜,所以才會看起來像是癱在那兒。
這群人像是沒有通過警方盤查,或者證件有問題,所以呆呆地等著被處置。依我看,他們最多就是非法移民,其中兩個人的手臂上有刺青,但是有刺青不見得是壞人,為什麼會被關進來,很明顯跟刺青無關,只不過剛好露出了刺青而已。我很好奇警員怎麼看一眼,就憑經驗或直覺判斷一個人有問題。不知道是哪來的默契還是被讀了心思,警員跟我說,他看到我的第一眼,就知道我不是他們在找的人,但是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要帶進來盤查一下。(圖說:再看一次圖中這個人,會像是通緝犯嗎?)
我的護照被噠噠噠地蓋了印,我原本以為是被加註良民,沒想到只是補蓋出境章放人。年輕警員說,下次如果發生一樣的事,可以提醒海關官員同時輸入護照上的英文別名Paul,增加一個外文名字,再加上出生日期不同,電腦基本上就會排除我跟被通緝的Wang Peng是同一個人。我跟他說,在中文裡,姓氏WANG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寫法,我的名字Peng也是,真正跟我同名的人不多。尤其我在台灣是名人,很容易判別我不是通緝犯。但是在國外旅行,名字拼寫成拉丁字母,遇到同名同姓的機會就會變多。
我被送出了管制區,彷彿又被拋回這個現實世界。回神,忽然發現布魯塞爾機場的這個角落,是我每年都會經過的地方,但卻從不知道,原來門後別有洞天。我看了手錶,才過了20分鐘,黃粱都還來不及煮熟,夢醒,我被釋放了。呼吸了一下自由的空氣,好整以暇地,優先登機。
回到台灣,如果在海關又被誤以為是通緝犯,我會請官員查一下酒類專家王鵬。懂得品酒的人不會是壞人,順便按我一個讚。
這個故事的啟示與重點實在太多了,只好用hashtag逐一列出。
#被通緝的PengWANG不見得是王鵬
#台灣有很多PengWang但本尊在此
#PengWang是菜市場名但王鵬不是
#護照加註英文別名可以更早獲釋
#就算名人也會被誤當成是通緝犯
#在國內有名不見得在國外有名
#在國外有名不見得海關也認識
#王鵬一看就不像是會被通緝的人
#王鵬面相不像通緝犯經過布魯塞爾認證
#懂得品酒的人不會是壞人
#一張插圖可以搭配不同的圖說
#你以為圖文不符但其實只要一點巧思可以化不符為神符
#暫時沒考慮動員十萬粉絲人肉搜索真正的通緝犯
#用鄧紫棋造句
#用吳伯雄造句
#王鵬好幽默
(後記:2020換新護照,不應該再被通緝。)
凹面鏡虛像 在 小雯媽咪愛漂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義大利roshambo墨鏡開團
#寶寶小孩大人款式都有
➡ 團購表單:https://gbf.tw/rdlld (9/1收單)
➡ 雯章心得:https://yehyeah.com/roshambo/
小孩眼睛的水晶體並沒有辦法像成人水晶體一樣有效率地濾掉紫外線。紫外線對兒童眼睛的引起漸增累積的傷害,將造成往後的疾病加速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的產生。而眼睛的細胞並沒有自我修復的功能,也不會汰換更新,因此保護靈魂之窗的傷害應該從0歲就要開始。越小越需要努力對抗紫外線!
⭕太陽眼鏡該如何選擇?
✔ 配戴舒適
✔ 絕佳的包覆性,阻擋四面八方進入的紫外線
✔ 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更能貼近每個兒童頭型
✔ 針對鼻樑發育未完全小小孩設計鼻墊框型,穩定性高
roshambo的墨鏡我覺得非常好看,不是橢圓形的那種很像蛙鏡,是比較復古的造型。roshambo考量到口腔期寶寶會將東西放進嘴巴,所以產品都有通過第三方公正機關認證,不含BPA等有害物質,更通過美國CPSIA及歐盟CE安全認證。能夠完全阻絕掉UVA及UVA的紫外線傷害,確實達到保護眼睛的功能。100%義大利製造,品質有保障。鏡架很軟Q,小孩亂凹也不容易斷掉XD。甚至廠商有做過實驗,汽車壓過去也不會斷。重量很輕,可以浮在水上,戴起來相當舒適,小孩就比較戴得住。另外還有矽膠綁帶可以加購,墨鏡就更不容易掉了。
✅有三種鏡片
▶ 抗藍光鏡片:低色偏的光學級多層鍍膜,有效阻絕有害藍光
▶ 頂級光鏡片:100%阻絕UVA/B/C並降低反射光及散射光
▶ 漸層鏡面鏡片:兼具頂級偏光片功能以及時尚鏡面漸層造型
✅有三種尺寸(尺寸表請看留言處)
baby寶寶款、junior兒童款、adult成人款。
▶ 丸子頭比較小,1歲半戴寶寶款偏大,2歲半戴寶寶款剛好,3歲半戴起來很憋
▶ 柚子頭比較大,4M戴寶寶款偏大,1歲半戴寶寶款剛好
▶ 阿瑋頭很大,戴成人款L/XL剛好
▶ 小雯頭很小,戴成人款L/XL偏大
以上給大家做個參考
🔔如何讓小孩願意戴墨鏡?
其實就跟戴帽子一樣。如果從寶寶很小很小的時候就給他戴,戴習慣就不會拿掉囉。如果已經來不及了XD,可以參考小雯的的方法。
只要小孩戴墨鏡,就用很誇張的語氣稱讚他好帥好可愛之類的(一定要很浮誇喔),然後趕快塞個米餅給他,他就會忘記臉上有戴東西。可能過沒多久就會拿掉,但多試幾次,每次都會拉長配戴的時間,之後就願意戴囉。丸子以前也不肯戴,後來我就用這招,一歲左右只要戴上墨鏡他就會自己去照鏡子,還會裝酷扶眼鏡勒XD。兩歲後他每次出門都會自己去拿墨鏡戴。
如果小孩已經可以溝通了,就帶他到戶外曬太陽,太陽很大眼睛張不開,給他戴墨鏡,問他說:這樣眼睛事不是比較舒服,不會刺眼張不開?他應該會說對,慢慢引導他戴墨鏡這樣。或是告訴他不戴墨鏡的恐怖下場XD
/
#一年只開一團
➡ 團購表單:https://gbf.tw/rdlld (9/1收單)
➡ 雯張心得:https://yehyeah.com/roshambo/
➡ 運費計算:台灣本島寄送80元,外島寄送100元,單筆滿1500元優惠免運,海外訂購請來訊詢問國際運費。
➡ 付款方式:匯款(虛擬帳號)/信用卡
➡ 匯款期限:付款有效期限為2天,逾期視為取消訂單
➡ 出貨時間:入帳後三個工作天內寄出
➡ 出貨款項事宜請洽
代理商:葳祈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goo.gl/UpXV1L
Line官方帳號:https://goo.gl/3R1L2S
客服信箱 :ting@wishall.com.tw
客服電話:03-4263800 (週一~週五 08:30~17:30)
官方網站:https://www.wishall.com.tw
/
👉 小雯1對1 LINE@:https://line.me/R/ti/p/%40iqj9963s (或搜尋@yehyeah)
(開團和收單會通知,也可直接在上面詢問)
👉 團購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yehyeah/
👉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yeahyeh70/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ehyeah/
凹面鏡虛像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凹面鏡中,如果將凹面鏡垂直於地面,當光線平行地面射入凹面鏡的時候,光線會聚焦於一點,也就是畫面中的F點,然後再散開。
因為凹面鏡有聚焦再發散的特性,如果物體放在焦點內,則看到的像會變大,是正立的虛像。
當物體離開到兩倍焦距外面的時候,看到的像會相反,而且縮小。
要是我們把物體放在焦點和兩倍焦點之間,則會形成一個放大的倒立實像。
另外當我們把物體放在兩倍焦距的位置上時,會形成一個和物體本身一樣大的倒立實像。
要是我們把物體放在焦點上面,因為所有的反射光線都互相平行,所以成像會在無窮遠的地方。
http://goo.gl/7eaS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