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第二階段COVID地球反擊戰:美國大選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6日
【明報專訊】美國大選尚未塵埃落定,一如所料,可能需要等到今天才有「較正式」結果。執筆時,民主黨拜登已接近勝利,但始終還有數個關鍵搖擺州份,包括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喬治亞(Georgia)、 北卡羅萊納(North Carolina)、內華達(Nevada)和亞利桑那(Arizona)等仍未完成點票,所以不可正式宣布下一任美國總統勝利者。拜登暫時在內華達和亞利桑那兩州領先,只要勝出,已剛足夠全國勝出所需的270選舉人票,其他州份就不重要。但如贏不到亞利桑那,就必須贏得賓夕法尼亞或喬治亞其中一個州,暫時拜登稍為落後,但傾向民主黨的郵寄票點得較慢,所以拜登仍有機會。
題外話,為何美國人數學真的那麼差,選舉人票總數竟是個雙數 (538),即是可能出現269對269的打和局面,決定權落入眾議院手中的奇怪現象,又製造多一個憲法「漏洞」。在這次選舉中,只要拜登拿不到內布拉斯加(Nebraska)的一票──只有內布拉斯加和緬因(Maine)按地區和普選票來分割選舉人票,就有機會出現此情况!
選舉過程和初步結果與我預期相距不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郵寄選票和提早投票佔比過半,且郵寄選票傾向拜登,等到選舉當日才親自投票的較多為特朗普支持者。其中,點票較快的必然是親身投票,所以初時顯示特朗普領先,應為意料中事。隨着也開始點算郵寄選票,多個州份如威斯康星(Wisconsin)和密歇根(Michigan)就開始逆轉,最後拜登反敗為勝。
美國不穩定 對全世界都沒好處
我的兩個最主要預測也正確。雖然選舉人票可能非常接近,但特朗普仍大輸普選票差距應超過400萬票,遠比2016年的近300萬票;投票率是百年來最高,可能高達65%。
我真心希望拜登能勝出,不是因為我支持他,而是因為如特朗普在輸400多萬普選票的反民主情况下仍能勝出,將令美國分裂情况變得更嚴重,亦為《美國憲法》和選舉制度造成更大傷害。我不會幸災樂禍,一個危險、不穩定和憤怒的美國,對自己、中國和全世界都沒有好處。
我也早料到特朗普必嘗試搶閘宣布勝利,周二深夜他在Twitter和白宮發布會上說他認為自己已經勝出,並指民主黨企圖以訛騙手段「steal the election」,這是極嚴重指控。他更講明必將到最高法院進行訴訟,阻止他認為是違法的遲來郵寄票。其實每州有不同規定,賓夕法尼亞和喬治亞都容許郵戳顯示在大選日前寄出的票,如在大選日後3日內收到,仍將被接受;北卡羅萊納更容許9日的寬限,但威斯康星和密歇根則遲到1日都不接受。
不過,選舉仍出現點意外。最替美國高興的是選舉過程順利,到現時為止,暴力事件不算多。看到的只有「驕傲男孩」(Proud Boys)的一名領袖和三名「同志」,在華盛頓被一批據報為BLM支持者用刀襲擊;另外還有持械特朗普支持者,在亞利桑那包圍一些點票站,企圖干擾點票過程。只希望特朗普不再發tweet和發聲,煽動暴亂!
除此,整體選舉結果仍比事前民調顯示的接近(但對比上次,已有些少進步)。特朗普仍在佛羅里達(Florida)勝出,且距離比2016年更大,證明仍有不少躲在衣櫃裏,不好意思承認支持特朗普──支持一個充滿種族主義、性別和性取向歧視的人。
較突出的是特朗普得到不少拉丁裔選民支持,尤其來自古巴的移民,他們都痛恨卡斯特羅(Fidel Castro)建立的政權。我去年去過邁亞密(Miami),跟當地古巴移民聊天,也發現他們極反對非法移民,因為他們認為美國是「天堂」,他們自己千辛萬苦才去到(不敢問他們用什麼方法去的),所以必須阻止其他人湧入美國。我可以理解這種思維,但其實非常自私,可謂過橋抽板。
至於國會兩院選情亦比民調接近,絕對沒有「Blue Sweep」(藍掃)的出現。最重要是民主黨未能重奪參議院控制權,雖仍將在眾議院佔多數,卻減少數席。
倘拜登成總統 冀可修補兩黨以至全國分裂
如拜登成為下任總統,我認為對美國和全球利大於弊。他年紀固然有點大,精力或有限,也非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只可寄望副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和未來內閣幫他分擔工作。拜登最大的優點是他性格隨和,以及30多年當參議員的經驗,希望有助修補兩黨以至全國的極度分裂情况。
前年我在華盛頓一次峰會上見過他,當時他仍未宣布參選,但已發聲呼籲兩黨慎防各走極端,應攜手合作,以人民福祉為依歸。他懷緬昔日,雖和已故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政見不盡相同,但私底下仍是要好的朋友,且多次共同推動法案。他感慨現今環境,很多議員連跟敵對黨派議員共進午餐都不願意。
即使拜登勝出,他首要面對的最大難題仍是COVID疫情。昨天美國確診人數破紀錄升穿10萬,死亡人數1200。人類已疲勞透,對COVID疫情亦非常厭倦甚至麻木,但其實疫情一點都沒有慢下來,昨天全球確診已升至60萬,死亡人數首次過萬。拜登必定較認真應付疫情,但COVID在美國已散播到如此地步,覆水怎可重收?他或將嘗試推行全國口罩令,但以美國人的所謂崇尚個人自由性格,既無知更自私,執行上將極度困難。美國人亦漸漸明白研發有效疫苗需時,不應被總統過度催促,即使今年底前推出,亦不可能馬上大量生產;再加上最少過半人將拒絕接受疫苗注射,所以COVID疫情必繼續擾攘一段長時間。
特朗普任內經濟不俗 沒疫情可連任
想清楚,其實COVID就是影響今次美國大選的無形之手。如非COVID的出現,特朗普的連任,幾無懸念。他雖是個頗討厭的bully,但明顯有不少愚蠢的鐵粉,即使不喜歡他的人,也絕不介意他的減稅,雖無聊甚至加劇貧富懸殊,以及擴大財赤,但亦推高股市。特朗普當政的這4年,美國經濟增長不算突出,只約2%,但也已不錯,疫情出現前,失業率更曾跌至50年來最低的3.5%。正常來說,在這經濟環境下,總統的連任,幾乎應該是易如反掌。原來如果拜登成功打敗特朗普,將是美國歷史上僅有的第4次挑戰者擊敗現任總統!
疫情逼各國正視問題 改變政策取向
不過,我早已說過,COVID可說是地球反擊戰派出來的最新改良抗體,比過去的SARS和MERS都更有效,取得傳染性和死亡率的最佳平衡。死亡率既不會太高而減低傳染性,亦不會太低而容許人類和各國政府袖手旁觀,坐視不理。第一階段結果就是非常成功地逼全人類的旅遊步伐慢下來,航空業幾近癱瘓,相關旅遊業亦當然瀕臨崩潰。今年全球GDP將萎縮約3%,是前所未有的真正全球經濟衰退。更重要的是今年全球碳排放也大幅下降,第二季度曾跌12%,但隨着各國經濟逐漸重開,最新全年估計是下降約6.5%,已頗接近《巴黎氣候協定》訂下的每年下降7%目標,但如要達到防止全球暖化攝氏1.5度的長期目標,需要持續此下降步伐10年!
我本無意把地球反擊戰這譬喻過度形象化,但實在愈來愈覺得非常適合。今次美國選舉的結果,COVID當然是一個重要元素,某程度上可否算是地球反擊戰的第二階段,開始影響人類的政治和政策取向?在疫情威脅下,美國人被迫放棄他們認為對經濟更好的特朗普(雖然是個錯誤的假象),寧願選擇將較認真應付疫情,和可能企圖推動「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的拜登。
白宮國會陷僵局 短期對投資者非常有利
我想再加一個溫馨提示。美國政府將再次出現僵局(Gridlock),白宮和參議院由不同黨派控制。華爾街表現興奮,傳統智慧是僵局等如維持現狀,既不能加稅,亦不能打擊Big Tech的壟斷行為,短期內應對投資者非常有利。但美國單是在政制層面上,已可能有開展大手術的需要。如民主黨能重奪參議院,還有點機會擴大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數,甚至取消終身制。其他更重要的修憲,如第二修正案(2nd Amendment)的槍管,和改善選舉人票制度更加無望。
我認為拜登已算是位頗有原則的政客,在上次辯論會上,不止說氣候變化是人類面對的最大挑戰。雖不承認將馬上禁止開採頁岩油氣常用的「水力壓裂法」(fracking)技術,但夠膽說將計劃逐步取締化石能源。不過,在政府的僵局下,「綠色新政」或將更難實現。小心如人類太過冥頑不靈,地球將發動下一階段反擊戰!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04602470169&issue=20201106
凱恩斯主義意思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羅斯福總統六講之四:站上歷史,百日維新,每一個領袖都該學習的一堂歷史課》
陳文茜音頻:小羅斯福總統六講之四:音頻:
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522092
小羅斯福是 美國面1929 年大蕭條時最重要的拯救者。在1932 年,他贏得了美國總統的大選。
在第三講的最後,我告訴各位,當他知道自己當選的時候,沒有玩樂,沒有慶恭,他語重心長地告訴他的大兒子:「我擔心我沒有足夠的能力做好工作,你要幫我多多祈禱,這麼多人把寄託放在我身上。」
當時美國的狀況是什麼?
我們現在到美國紐約可以看到很漂亮的中央公園,在那個時期處於大雪當中,很多樹被砍伐卻沒有人管,因為太多人失業了,繳不起瓦斯費。失去家的遊民們,在中央公園用破板子拚成勉勉強強抵擋風雪之處,棲息其中。一間又一間,佈滿中央公園,組成了外界稱為「胡佛村」的現象:他們痛罵的就是前仼總統胡佛;遊民們用來蓋棲身之處的材料,就是從垃圾堆中撿來的木板條塊;紐約空地到處都是他們臨時的房子。
我前面三講也告訴大家一個數字:1929 年大蕭條發生的時候,股市剛崩潰:10 月,全美國有 600 萬人失業;到 1932 年,由於胡佛總統一連串的錯誤決策,經濟如自由落體更加惡化,三年後失業人數就已經變成 1300 多萬人;到 1933 年小羅斯福即將就任的時候,已經變成 1350 萬人。增加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驚人。
在他已當選還沒有就職之前,美國已經有5000 多家銀行因為存款客戶擠兌,被迫關閉;在1933 年 3 月 4 日他就職當天,全美國只剩 2 個州有銀行。
除了戰爭,你很難想像這是什麼局面。
那時候美國還下著大雪,股票和市場也統統都關閉了、商業活動完全停滯。紐約、芝加哥所有大城市街頭,都是飢荒的老百姓:活著的抗議遊行,沒有力氣的躺在地上。
這時候迎來了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就職演說——小羅斯福就職美國總統《最大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以下分享當時的典禮及演說:
https://m.youtube.com/watch?v=HRylj-_HBAw
https://m.youtube.com/watch?v=Lm3Bntsp2ck
演說中他提出要解決失業問題、要幫助農民、要復蘇經濟的幾個立即措施。這些「立即措施」馬上帶來了老百姓對他的信心,為什麼?因為他說的話是過去總統從來沒有說過的話。
羅斯福在他第一次四年的任期當中,國會所通過的立法超過其他所有總統任期內所通過的立法。
1933 年 3 月 5 日也就是就職的第二天,白宮幕僚合拍了一張照片,如果你現在去美國的白宮會看到這張歷史照片,沒有一個人有笑容。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挑戰。
羅斯福總統也發明瞭一種很特別的和民衆溝通的方法。就職演說之後,他展開一連串的演說。
當時沒有電視,主要的傳播工具是收音機。美國當時很多人家中已有了收音機,羅斯福總統就利用收音機「爐邊談話」,和很多美國老百姓博感情並且解釋他的政策。他的第一句話往往是「我的朋友們」,像和一般人聊天一般。
羅斯福總統第一個爐邊談話是:宣佈銀行休息四天,因為他不要讓金融危機產生心理擴大作用,人們拿不到錢、排很長隊的情況不斷出現,只會造成恐慌。
這個時刻他知道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餵飽數百萬飢餓的民眾。
就職演講他已經承諾,成立「聯邦急救總署」,透過緊急的聯邦補助款交給各個州,然後再協助需要現款的老百姓。
他還要成立「民間工程署」,要創造很多工作,這就是著名的凱恩斯理論第一次實踐。
根據記錄從 1933 年到 1934 年,美國政府們總共雇傭了 600 萬人從事包括維修道路、蓋運動場、公園、下水道、修飛機場這些工作。
美國開始從小政府進入大政府。
他也在演說中表示要設立「公共工程署」,開始蓋橋梁、水壩、醫院等其他的公共計劃。所以其實我們看到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各國祭出的刺激方案,差不多也就是這些東西——當時羅斯福「新政」基隆建設是主要的內容。
那時候還有一個創舉:他雇請了一些黑人。現在我們到紐約市有一個很有名的Triborough Bridge 大橋,從上面經過可以看到很漂亮的哈德遜河,就是當時羅斯福成立的公共工程署所蓋的。
另外芝加哥的新下水道,堪薩斯的音樂廳,丹佛的自來水系統……都是那個時候一一被建出來的。
如果你不能做工程,那就做衣服或幫盲人做點字書……在公共工程的部分,總共創造的工作量高達 300 多萬個工作。
接著他又建造了 2500 家醫院,讓 330 萬人可以又有薪水;再加上後來的一堆機場、5900 所學校、13000 座運動場,總共提供了 800 萬人可就業。
美國示威人潮,突然少掉了一大部分。因為找到工作了。
他的計劃一共有多少項?
你一聽,可能就要昏倒,難怪沒有人有笑容——25 萬個。所以有一些人就說風涼話,說風涼話永遠都最簡單,說這些東西是沒有用的、是浪費錢的。
還有一些人不能做以上這些事的怎麼辦呢?做藝術家、音樂家、演員、歌唱家、作家都可以。羅斯福說他們要吃飯,而且還可以給老百姓快樂:快樂在這個時候很重要,要克服恐懼。而且他還解除了禁酒令,可以喝酒,於是 Hip-Pop 來了,開始有很多黑人出來唱歌;包括搖擺音樂、爵士音樂等都是那時候出現的。
其實羅斯福自己不是太好的藝術家。在那個時刻,因為他的計劃跑出來了一大堆壁畫跟藝術作品,他說這作品有些不怎麼樣,但是至少充滿自然人性、熱情與生命,最主要是讓他們有飯吃。
25 萬個計劃里還有很多戲劇。四年里演了 2700 場戲劇,有古典戲劇、兒童劇、舞蹈劇、美國新劇等等。差不多有將近 3000 萬名美國人,看過 1-2 次由聯邦劇院計劃演出的劇團。
所以那個時期在文化方面的推廣很重要,雖然目的不是推廣文化,但卻意外的推廣出了爵士、藍調Pub文化。
接著還有人失業怎麼辦呢?他雇了 270 萬名 18-20 歲年輕男子植樹,保護水土、防止森林大火、建壩、防止蚊子......諸如此類的工作。還有改善濱海環境,把美國弄漂亮;還有各州的公園,包括國家公園、黃石公園等很漂亮的公園,很多都是那個時候所建出來的。
這些年輕人就像住在軍隊裡,每個月的薪水是 30 美元,其中有 23 美元直接寄家裡補貼家用。所以這個叫平民環保團或者平民救助團,或者青年救助團,真的幫助了很多人。
然後國家有一個國家青年署,贊助 50 萬名的大學生半工半讀,可以在圖書館裡工作、擔任研究助理;有 150 萬名的中學生也可以這麼做,繼續求學。
所以你可以想像新政包羅萬象到什麼樣的程度,總失業人口裡有接近一半的人都受到了羅斯福新政的支持。
在這個時刻他也走向了農村,因為他發現住在城市裡的民眾面臨飢餓邊緣,他們沒有錢,所以農村所有的產物自然也賣不掉,也很窮。於是就在農村裡開始蓋水壩,提供各種好的水利計劃。
比如他在 1933 年要求國會成立一個「河谷管理局」,這個管理局就在田納西這一個州蓋了 15 個大水壩,控制河水流量;而且利用這個發電,變成很廉價的電力。
附近好幾個州,全部都可以得到很便宜的電力供應。
要注意,在這個之前,美國的電力公司是私人的,從來沒有國營事業。在美國的字典沒有國營事業,所以在美國一些人士眼中,羅斯福根本就是個激進左派份子。
他同時也改善了美國的金融機構。1933 年他通過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這個機構到今天還在——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
FDIC 意思是你在銀行的存款只要在 10 萬美元以下,如果這銀行倒閉了,政府都會全數付給你,以保障個人存款安全性。
然後他也改善了證券交易委員會。所有的證券都要向該交易所註冊登記,而且要交出完整正確的資料,不能再搞這種 1929 年的大騙局。當時他任命的第一任證交所總裁,就是美國後來總統甘迺迪的爸爸約瑟夫·甘迺迪。
我剛講這一大堆,你猜猜他花多少時間提出來?
一百天,任職一百天之內。
所以西方政治學有一句話叫「百日維新」,意思就是你要趁著你剛剛當選,在老百姓對你有「蜜月期」、充滿了信心、某個程度對你有所期待的時刻,你所有政策要一股腦在那一百天儘可能推出來。
尤其如果你的政策和傳統的觀念、既有的利益團體格格不入時,要在他們根本來不及遊說、來不及阻擋你前,一個一個通過。
到了 1935 年的時候,小羅斯福總統在美國做了一件大事,這件事情也徹底改變了資本主義——建立社會安全法。我為什麼特別提這個事情?因為在資本主義中,達爾文背後思想就是該失業的讓他失業,市場經濟該倒的就讓它倒。
但新政改變也推翻了這個觀念,這是對整個自由主義經濟達爾文主義徹底的扭轉;也等於是在資本主義、市場決定一切之下,非常重大的革命性扭轉。
許多時刻很多人的失業並不是他的責任,而是由於整個社會的大經濟環境,或是金融機構的貪婪,或是某些不負責任的人的鼓吹改變法令,或是經濟大轉型。
所以在社會安全法被推出來後,開始有一個政策叫「失業保險」以及「失業救濟金」。
以前失業只是你家的事情,優勝劣敗,就是達爾文主義;可是有很多弱者並不是弱者,他們很努力,他們只是在權力上是弱者,他們並不是能力上的弱者。
所以羅斯福作為一個出生在羅氏大宅,從富有的房子里走出來的人,如何去理解窮人的痛苦,而且大膽地提出這些在美國過去傳統的哲學里,一直到今天,美國都未必可以接受的概念?
2008 年,美國當時的聯儲會主席提出了一堆政策,結果這個主席在 2012 年大選時不斷的被攻擊,這在美國歷史上是很少見的。因為美國至今為止還有一大堆傻瓜,他們就相信「你不可以支持大銀行、你不該是個大政府」。
那時候美國也提出很大的刺激方案,讓很多道路重新修補等等,但這些在奧巴馬政府的時代都被批評。
所以你就可以知道美國對於那種市場經濟、自由主義經濟的根深蒂固的信仰,已經到了像宗教信仰一樣。但是他們從來不讀書,不去閱讀羅斯福時代之前的胡佛時代美國人所受到的苦,而理解到這是一個重大的一個轉折。
實際上這個轉折不是羅斯福的轉折,不是美國的轉折,是資本主義的轉折。
研究資本主義的人會告訴你:如果沒有這次大蕭條之後小羅斯福的做法,可能資本主義在那時候就崩潰掉了。
但是整個小羅斯福的做法,等於是綜合了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的某些想法,如果我們用一種比較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他修補了資本主義重大的缺陷,使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可以再持續下去。
他保留了市場經濟好的競爭部分;屬於不好的部分,做了金融的監管:1933 年開始的金融監管直到 1999 年,被美國後來的聯準會主席格林斯潘廢除了,也間接導致了2008 年的金融海嘯。
所以我們現在再閱讀《羅斯福傳》,不是在說過去、也不只是回憶,而是重修一門課,這門課是很多人,遲來的一堂課。
音頻: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522092
凱恩斯主義意思 在 御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終疆2】節錄23之前進吧!我把寶藏都放在那裡了,說好的中官市!
「該不會……」凱恩嚴肅地說:「其實我就是──」
「不是你。」我搶白道:「火王不在這塊大陸,在梅洲的人是雷神。」
凱恩瞬間萎了,其他人則有志一同地看向書君,打從開始訓練以來,他們對書君的尊敬程度與日俱進,還紛紛覺得「原來做家事也可以練得這麼威」,於是紛紛搶著做家事。
曾雲茜努力洗衣服;百合打掃屋內連一顆灰塵都不放過;小殺負責曬衣服順便吹乾;鄭行翻土種菜一把罩;瓦斯不夠的時候,有凱恩在不怕沒火。疆域傭兵團都快改名疆域家事團了。
現在反而三個拖油瓶最閒,我看這三個白吃白喝的傢伙很不順眼,蘇盈和沈千茹就算了,她們可以陪君君,還多少會做點家事,至於那個悶不吭聲的丁駿,哼哼,接下來就忙死吧!
百合震驚地結結巴巴說:「該、該不會雷神就是書、書君?」
我無奈了,剛剛說話都沒人聽是吧?「雷神是男的。」
眾人都鬆了口氣,看得我牙癢癢,真想喊一聲「通通到外面開始訓練」,要知道我多希望書君就是雷神,那我們都能在末世橫著走了!
「今天我想去中官市看看。」大哥突然開口說:「會多注意你口中的雷神,但是會碰上的機率很低。」
確實很低,不過大哥居然想進城市去?我想了一想,也不是很意外,其實警局已經在城市邊緣,這附近大致也沒什麼好搜索了,物資是不缺,地下室早放不下了,缺的是槍械彈藥,但連警局之行都沒有多少斬獲,真要找到東西,一定得進城市了。
「書宇,你留下來看著家裡。」
我一怔,連忙說:「大哥我應該跟去才對。」
大哥搖頭說:「城市的路程遠,如果要找到好東西,是一定要過夜,只有你守著家才能讓我放心離開幾天,我會把小殺留下來跟你一起守。」
……大哥,你這麼汲汲營營地讓小殺跟著我,是真的沒有別的意思嗎?
我想了一想,若是自己和大哥都離開,實在放心不下家裡,終究得留一個人下來,但也不能讓大哥留下來,再怎麼樣,傭兵團是大哥才能指揮若定,我只是單兵能力強些,指揮是不成的。
「你不如留雲茜給我,她會用狙擊槍,那是我比較不擅長的。」
關薇君可沒那麼好運可以找到狙擊槍這種高階玩意兒。
「好。」
我瞥了拖油瓶三人組一眼,說:「大哥,你把丁駿也帶去,想吃飯就要幹活。」
丁駿看了我一眼,仍舊一聲不吭。
我承認自己大男人主義了,只刁難丁駿,卻放過蘇盈和沈千茹,實在是下意識覺得女生還是待在家裡,能夠不參與戰鬥就不要參與,就算書君如此有攻擊力,我和大哥還是不想讓她跟著傭兵團出去,可以護著就護著。
實在不是件好事,但又改不了,實在是捨不得啊……
「書天、小宇啊。」嬸嬸突然開口說:「我也去吧。」
我一怔,脫口:「這怎麼可以!」
大哥也皺了眉。
「我的能力是感覺到周圍的生物,可以讓書天他們及時避開危險,就讓我跟去,我和你叔叔才能放心。」
差點忘了嬸嬸的能力,這倒是真的有大用。我遲疑了一下,看向大哥。
沒想到,大哥只沉思了一下就點頭說:「好,嬸嬸妳跟著來,還有,蘇盈妳也得去。」
蘇盈慌亂了,甚至回頭看了書君一眼,但書君並沒有開口為她求情,不愧是我家妹妹,知道大哥是對的,聽話就是。
蘇盈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我了解大哥帶她的意思,蘇盈是精神系的,曾經和腦魔長期相處,若是又遇上腦魔那一類的精神系異物,她的抵抗力會比較強,可以出聲喚醒其他人。
大哥站起身來,對眾人說:「任務地點中官市,時間三天,立刻去準備,一小時後出發。」
說完,眾人喝了一聲後解散,訓練有素的程度讓我對這趟旅程放心許多,想想大哥都能從市中心衝出來,現在只是去外圈晃晃,眾人的異能又略有小成,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下完命令,大哥自己卻沒去準備行李,因為書君代替他去收拾了。
他轉頭問我,「書宇,有什麼東西要我幫你帶回來嗎?」
我想了一想,說:「GOD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