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財劃法讓利地方正確,財源應再考慮
延宕16年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草案終露曙光,財政部經與主計總處討論多次,已擬定「公式統一、權重調整」、「保證財源」、「中央讓利地方」及「強化財政管理」四大基本原則,更宣稱:「一定會讓地方政府有感!」,但仍有許多縣市表達不滿。目前依財劃法中「統籌分配款」分成「特別統籌款」及「普通統籌分配款」。前者是因應特別重大事件,比例為6%,剩下為後者。目前納入「普通統籌分配款」財源的國稅有3項,「所得稅總收入的10%」、「營業稅(扣除統一發票獎金後)的40%」及「貨物稅總收入10%」。「地方稅」中只有「土地增值稅的20%」納入「普通統籌分配款」重新分配,當初設計是為了平衡城鄉發展,因為大都市的經濟成長高,帶動土地價格的成長,土增稅的上繳重新分配,能發揮「劫富濟貧」的效果。
然而依據財政部公佈的資料,今年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分配直轄市(六都)比重高達64.76%,其餘16縣市分配26.59.%,其他鄉鎮市8.65%,由於六大直轄市本身工商稅收、土地交易等地方稅收就多,而中央統籌款比例又太過懸殊,因此《財劃法》改革聲浪從沒停過。
歷屆政府都有意修改《財劃法》,2002至2006年間,林全擔任財政部長時就曾提出《財劃法》修法草案;2008年後也有提出修法版本,這些修法的精神與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把原本的三層制分配改為二層,訂定更明確的分配指標,讓統籌款分配「公式化」。然而《財劃法》之所以未能通過,關鍵並非分配公式不公,或是人口、土地等分配指標的爭議,而是各縣市的「獨特性」,例如:農業生產為主的縣市,因農業不用繳稅,因此統籌分配款分到的也有限。而依靠金酒翻身金門,認為他們比農業縣市更加弱勢,要求降低菸酒稅上繳比例,增加回饋地方。加上工業大縣市不滿中央收稅,汙染留給地方,幾乎每個縣市都有各自的立場,要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版本,十分困難。
目前行政院版本的《財劃法》規劃將所得稅提撥率擬由現行10%降為6%,營業稅由現行提撥40%提升為100%。同時取消現行對貨物稅10%及土增稅20%的提撥,改由菸酒稅取代。在共分稅部分,遺贈稅將由現行直轄市拿50%、一般縣市拿80%,改為一律分得60%,剩下40%歸屬中央。其中,營業稅100%納入統籌分配款的作法可能要審慎評估。
若以稅目比重來看,2015年總稅收1.27兆元,所得稅占總稅收比重高達51%,其中個人綜合所得稅約占26.6%,而營業稅只占13%。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所得稅的比重高,不僅在OECD國家中名列前茅,與歐洲社會福利國家相比不遑多讓,也高於美國、日本及韓國的47%、32.5%及29.3%。但同時營業稅占總稅收的比例明顯較低,美日韓占比約是14.6%、15.9%及17%,而英國與瑞典則高達32.2%及27.8%。
從稅率來看,台灣的個人綜所稅最高稅率為45%,和先進國家相近,但營業稅率只有5%,遠低於OECD營業稅率平均的25%,臨近的大陸也有17%、日本安倍政府也將在明年將營業稅率提升至10%。除了香港免稅,台灣的營業稅應該是全球最低了。
這數據的背後指出,台灣的租稅負擔率低,其實是因為營業稅太低,勞動者所面對的稅負擔壓力其實並不比其他國家低,因此未來合理的稅改方向應該是「營業稅的調升」,而不是針對所得稅下手。
因此,就全面性財政結構的改革來看,將有大幅調整空間的「營業稅」全部提撥給地方,不但將使已經窮困中央財政更加捉襟見肘,更使得未來地方議會綁架營業稅,使得營業稅的調整更加困難。建議政府應該要審慎全面評估,分散財源也能降低風險。
財劃法已經16年未能修改,早已跟不上現在台灣的環境,期盼這次修法能夠有個圓滿結局,讓台灣更好。
(工商時報)
2016年10月14日 04:10 林建甫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大經濟系教授
共分稅統籌分配稅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學者觀點-財劃法讓利地方正確,財源應再考慮
2016年10月14日 04:10 工商時報 林建甫
延宕16年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草案終露曙光,財政部經與主計總處討論多次,已擬定「公式統一、權重調整」、「保證財源」、「中央讓利地方」及「強化財政管理」四大基本原則,更宣稱:「一定會讓地方政府有感!」,但仍有許多縣市表達不滿。目前依財劃法中「統籌分配款」分成「特別統籌款」及「普通統籌分配款」。前者是因應特別重大事件,比例為6%,剩下為後者。目前納入「普通統籌分配款」財源的國稅有3項,「所得稅總收入的10%」、「營業稅(扣除統一發票獎金後)的40%」及「貨物稅總收入10%」。「地方稅」中只有「土地增值稅的20%」納入「普通統籌分配款」重新分配,當初設計是為了平衡城鄉發展,因為大都市的經濟成長高,帶動土地價格的成長,土增稅的上繳重新分配,能發揮「劫富濟貧」的效果。
然而依據財政部公佈的資料,今年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分配直轄市(六都)比重高達64.76%,其餘16縣市分配26.59.%,其他鄉鎮市8.65%,由於六大直轄市本身工商稅收、土地交易等地方稅收就多,而中央統籌款比例又太過懸殊,因此《財劃法》改革聲浪從沒停過。
歷屆政府都有意修改《財劃法》,2002至2006年間,林全擔任財政部長時就曾提出《財劃法》修法草案;2008年後也有提出修法版本,這些修法的精神與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把原本的三層制分配改為二層,訂定更明確的分配指標,讓統籌款分配「公式化」。然而《財劃法》之所以未能通過,關鍵並非分配公式不公,或是人口、土地等分配指標的爭議,而是各縣市的「獨特性」,例如:農業生產為主的縣市,因農業不用繳稅,因此統籌分配款分到的也有限。而依靠金酒翻身金門,認為他們比農業縣市更加弱勢,要求降低菸酒稅上繳比例,增加回饋地方。加上工業大縣市不滿中央收稅,汙染留給地方,幾乎每個縣市都有各自的立場,要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版本,十分困難。
目前行政院版本的《財劃法》規劃將所得稅提撥率擬由現行10%降為6%,營業稅由現行提撥40%提升為100%。同時取消現行對貨物稅10%及土增稅20%的提撥,改由菸酒稅取代。在共分稅部分,遺贈稅將由現行直轄市拿50%、一般縣市拿80%,改為一律分得60%,剩下40%歸屬中央。其中,營業稅100%納入統籌分配款的作法可能要審慎評估。
若以稅目比重來看,2015年總稅收1.27兆元,所得稅占總稅收比重高達51%,其中個人綜合所得稅約占26.6%,而營業稅只占13%。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所得稅的比重高,不僅在OECD國家中名列前茅,與歐洲社會福利國家相比不遑多讓,也高於美國、日本及韓國的47%、32.5%及29.3%。但同時營業稅占總稅收的比例明顯較低,美日韓占比約是14.6%、15.9%及17%,而英國與瑞典則高達32.2%及27.8%。
從稅率來看,台灣的個人綜所稅最高稅率為45%,和先進國家相近,但營業稅率只有5%,遠低於OECD營業稅率平均的25%,臨近的大陸也有17%、日本安倍政府也將在明年將營業稅率提升至10%。除了香港免稅,台灣的營業稅應該是全球最低了。
這數據的背後指出,台灣的租稅負擔率低,其實是因為營業稅太低,勞動者所面對的稅負擔壓力其實並不比其他國家低,因此未來合理的稅改方向應該是「營業稅的調升」,而不是針對所得稅下手。
因此,就全面性財政結構的改革來看,將有大幅調整空間的「營業稅」全部提撥給地方,不但將使已經窮困中央財政更加捉襟見肘,更使得未來地方議會綁架營業稅,使得營業稅的調整更加困難。建議政府應該要審慎全面評估,分散財源也能降低風險。
財劃法已經16年未能修改,早已跟不上現在台灣的環境,期盼這次修法能夠有個圓滿結局,讓台灣更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14000091-260202
共分稅統籌分配稅 在 黃秀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黃秀芳七大主張─要改革
1.修正財政劃分法,檢討中央及地方分配之合理性,提高地方自主財源,防止城鄉差距惡化。
2.督促政府積極推動稅制改革,強化資本利得課稅,擴大社會福利支出,落實社會公平正義,縮小貧富差距。
3.務實合理推動各項年金改革,反對債留子孫,更不能透支下一代的未來。
4.改革教育制度,建立自主多元學習,強化技職教育體系,培養青年國際觀、語文能力及專業深化,以塑造青年國際競爭力。
5.持續推動12年國教改革,真實反應家長心聲。
6.設立國會電視台,各項議事公開透明,全程錄影轉播,杜絕密室政治。
1.修正財政劃分法,檢討中央及地方分配之合理性,提高地方自主財源,防止城鄉差距惡化。
我國目前財政收支劃分法,係採地方政府之獨立稅及共分稅制外,另以統籌分配款及專案計劃補助等方式調節,但地方政府因工商發展程度不同,財政狀況好壞不一,各項自有財源之成長彈性低,根本難以支應日趨增加之公共支出,造成中央及地方分配不均之情形,進而影響地方均衡發展。尤其,地方政府想要積極招商,但業者投資設廠所繳納稅收又幾乎全給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分配很少,導致工廠所在縣市不能對等享受業者投資設廠納稅所帶來的好處,造成縣民的反對。因此,秀芳主張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研議修訂分配合宜且具招商誘因之財政稅制,讓地方政府有一定稅收,使政府利益與產業投資息息相關,各地方政府才會相互競爭積極爭取業者赴當地投資,如此,台灣的產業與經濟才能得以永續發展。
2.督促政府積極推動稅制改革,強化資本利得課稅,擴大社會福利支出,落實社會公平正義,縮小貧富差距。
我國的貧富差距在國民黨執政8年下更加擴大,政府施政讓人民深深感覺向財團傾斜,向富人低頭。因此,推動稅制改革,強化資本利得課稅,是秀芳要努力的方向,將課徵富人的稅賦,用於擴大社會福利支出,才能落實社會公平正義,消弭對立。
3.務實合理推動各項年金改革,反對債留子孫,更不能透支下一代的未來。
年金問題一直吵得沸沸揚揚,但始終不見具體可行方案,因為改革一定會遭遇阻力,但為了下一代的未來著想,政治人物不能耽溺於職位或如何連任,對的事就應該勇於推動。因此,秀芳任內會要求政府,在確保國家永續發展原則下,務實合理推動各項年金改革。
4.改革教育制度,建立自主多元學習,強化技職教育體系,培養青年國際觀、語文能力及專業深化,以塑造青年國際競爭力。
我們的教育制度是有問題了!大學院校供過於求,畢業生的程度似乎沒有跟上時代的進步,造成畢業即失業,但企業主卻找不到員工的矛盾問題。追根究底,在於國人過度重視文憑,卻忽略了一技之長。因此,改革教育制度,強化技職教育體系,進而培養學子國際觀與專業能力,才能提升青年的競爭力。
5.持續推動12年國教改革,真實反應家長心聲。
12年國民基本教育在政府配套措施不足下,倉促上路,造成民怨沸騰,卻又騎虎難下。秀芳任內會要求縣政府召開公聽會,多方聽取家長意見,並帶到立法院作為國教改革的參考。另外,落實社區學校優質化,特色化也是秀芳的推動重點。
6.設立國會電視台,各項議事公開透明,全程錄影轉播,杜絕密室政治。
國會密室協商制度一直為國人所詬病,因此國會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設立國會電視台,讓各項議事公開透明。目前立法院僅以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IVOD)轉播,只限於能高度運用電腦技能的民眾使用,無法滿足大多數民眾的需求。而且,轉播的內容也不夠完整,許多重要畫面及會議內容可能被刻意排除,因此秀芳認為應該成立國會電視台,即時完整地透過電視轉播立法院各種會議過程及立法院各式活動實況,讓國會的運作攤在陽光下。
->我是秀芳。用心聽,認真做<-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milefangfang/
LINE:http://line.me/ti/p/%40smilefang
官方網站:http://smilefang.blogspot.tw/
http://i.giphy.com/xT77XQmxshNajHizny.gif
共分稅統籌分配稅 在 #統籌分配稅款 - Explore | Facebook 的必吃
·中央欠高雄錢卻扯外縣市陳其邁市政問題請鬼拿藥單? 一場政見發表會,很慶幸市民朋友可以稍稍理解高雄的施政核心問題,就是財政問題。財政問題又可分為統籌稅制不公、 ... ... <看更多>
共分稅統籌分配稅 在 Re: [問題]何謂獨佔稅共分稅及統籌分配稅? - tax - PTT職涯區 的必吃
引述《maumaumau (心情也好好喔^^)》之銘言: : 依照財劃法規定: 何謂獨佔稅共分稅及統籌分配稅呀: 可以舉個例子嗎: 多謝喔~~~~ 獨佔稅應該是指某地方徵起的稅,全都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