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本上的東印度「公司」,不只是企業還是有主權的軍事組織?】#精選書摘
被人稱為世界第一家跨國企業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這個看似直截了當的名詞卻可能深具誤導性。「該公司把這件事當成國家經營,而不只是貿易,但在其他國家眼中看來就像是個主權國家」...…
追溯該公司的創立文件:1602年的特許狀,其中的條款指出:「可建造堡壘與要塞,可任命武裝部隊,以便保有那些地方並且維持良好的秩序」荷蘭東印度公司從一開始除了是個經濟組織之外,還是個政治與軍事組織...…
#公司與幕府 #荷蘭東印度公司 #跨國企業 #主權國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日本增福火炭路,為人類洗涮罪孽!(大家真風騷初七) 日本國(日語:日本国/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 Nippon-koku, Nihon-koku */?),通稱日本,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座島嶼組成[10],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11...
「公司與幕府」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公司與幕府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公司與幕府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公司與幕府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公司與幕府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公司與幕府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公司與幕府 在 [心得] 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 -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公司與幕府 在 左岸文化- 【OB短評#277:《公司與幕府》深入兩種 ... 的評價
- 關於公司與幕府 在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貿易,受江戶幕府牽制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公司與幕府 在 公司與幕府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公司與幕府 在 公司與幕府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公司與幕府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7 – 2020/12 家扶 清寒獎助學金
在這段時間中,臺灣還沒有疫情,所以我還做了幾場演講,包括有意思的書,以及跟書相關的幾場講座,整理如下:
《借殼上市》:汪浩新書介紹,以及我的主持筆記。
《解密陌生人》:葛拉威爾為什麼是暢銷書常勝軍?
《公司與幕府》:荷蘭東印度公司,到底是殘暴的殖民者,還是乖順的貓咪?
【後記】21 世紀的 21 堂課 導讀(天下文化x誠品夜講堂) / 蔡依橙
每次捐款,也是回看自己半年閱讀歷程的時候,期待下一次的捐款!
目前捐贈總額:318449 元
公司與幕府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7 – 2020/12 家扶 清寒獎助學金
在這段時間中,臺灣還沒有疫情,所以我還做了幾場演講,包括有意思的書,以及跟書相關的幾場講座,整理如下:
《借殼上市》:汪浩新書介紹,以及我的主持筆記。
《解密陌生人》:葛拉威爾為什麼是暢銷書常勝軍?
《公司與幕府》:荷蘭東印度公司,到底是殘暴的殖民者,還是乖順的貓咪?
【後記】21 世紀的 21 堂課 導讀(天下文化x誠品夜講堂) / 蔡依橙
每次捐款,也是回看自己半年閱讀歷程的時候,期待下一次的捐款!
目前捐贈總額:318449 元
公司與幕府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思浩大談日本增福火炭路,為人類洗涮罪孽!(大家真風騷初七)
日本國(日語:日本国/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 Nippon-koku, Nihon-koku */?),通稱日本,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座島嶼組成[10],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11]。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東海等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屬遠東,東北接千島群島,西南面臺灣及中國大陸東部。人口達1.26億[6],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人居住於首都東京及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12]。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國家及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管[13]。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14],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革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權體制,文化上則深受中國隋唐兩代之影響。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幕府等數個武士階級政權實際統治,期間包括了政治紛亂的南北朝與戰國時代...
#中國 #新年 #英文 #演唱會 #中國人 #係咪有 #係邊個 #係呢個 #係咁樣 #唔講 #人類 #日本人 #同一時間 #電視城 #郭晉安 #得唔得 #去日本 #我記得 #審死官 #行過去 #敗家仔 #思浩 #講呢啲 #魔術表演
00:00:04 去日本
00:02:26 演唱會
00:05:02 日本人
00:06:10 新年
00:06:27 中國
00:07:07 行過去
00:10:08 英文
00:14:13 電視城
00:15:15 得唔得
公司與幕府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丸DAIMARU是J.Front Retailing(日語:J.フロントリテイリング)集團的百貨店屋號。作為發源自近畿的老牌百貨店,大阪(心齋橋、梅田)、京都、神戶、東京、札幌為主力店鋪,此6分店佔據其營收的91%。上述主力店現在由株式會社大丸松阪屋百貨店(日語:大丸松坂屋百貨店)營運。歷史:
1717年(享保2年),下村彥右衛門正啓於京都伏見開設「大文字屋」吳服店,同時也兼做換幣商。。1726年進駐大阪心齋橋筋,1728年於名古屋本町開設名古屋店「大丸屋」(之後關閉)。幕末時,相對於高島屋,大丸是屬於幕府方。1907年(明治40年),大丸吳服店設立。至1928年(昭和3年)改稱「大丸」。1908年11月,個人商店「大丸吳服店」轉為股份公司。此時,早稻田大學商科出身的下村家當主(第11代下村正太郎)聘請銀行家杉山義雄(日語:杉山義雄)擔任專務理事進行改革。杉山就任專務理事時,資本50萬日圓中出資3萬日圓,從業人員與別家出資20萬日圓。別家的守舊使得杉山發起激進的改革,但卻招致資深員工與別家的反感,加上經營不佳,迫使杉山辭職。1910年,東京信託會社的岩崎一提出改革案,在大隈重信的斡旋之下,日本生命社長片岡直溫(日語:片岡直温)著手進行改革。同年秋季,東京、名古屋兩店結束營業,而京都、大阪、神戶店則進行擴建。下村家也賣出收藏的書畫骨董換取約30萬日圓的調度資金。1914年,大阪店跳票、京阪二店休業等,大丸從吳服店轉型至百貨店的過程中充滿波折,直至1928年更名為大丸,完成現代化。
高度成長期,大丸與三越(現三越伊勢丹控股旗下的三越伊勢丹)並列,有「西之橫綱」之稱,但在泡沫經濟破滅後經營陷入低迷。奧田務(日語:奥田務)就任社長後,早於其他百貨店,於1998年開始進行企業結構改造,內容包括關閉國內業績低落店鋪並全面退出海外以及裁員,並在2003年開設札幌店。在這波成功的改革之下,大丸的收益能力躍居業界首位。特別的是,各分店念法上,一般通常「〜店」是念作「〜てん」,但近畿圈各店則是延續傳統念為「〜みせ」。如直營店中,札幌店、東京店念為「〜てん」,而心齋橋店、京都店、神戶店、梅田店則念作「〜みせ」。相對於同地區其他同業都念為「〜てん」,店名念法成為大丸的特色(但高島屋也有部分社員會使用「〜みせ」的念法)。大丸的名產是加入內餡的卡斯特拉饅頭,上有「大」字燒印,名為「大丸饅頭」,現在可在大丸梅田店與博多大丸福岡天神店可購入。過去神戶店也有販售,但1995年阪神、淡路大震災造成機械毀壞後停止販售。之後2005年為了紀念震災10周年推出一周限定銷售。2007年3月14日大丸宣佈以全部以股換股形式合併松阪屋,以14日市價的溢價18%收購,等於後者具有1834.3億日元的價值。大丸股東一股將可換得新控股公司1.4股,松阪屋的股東則為一股換一股並於9月3日正式合併成立「J.零售陣線(JFR)」集團」。2009年2月28日大丸以379.1億日圓(約30億港元,3.88億美元)收購崇光百貨位於大阪心齋橋的總店,崇光百貨總店於2009年8月底結業,營業面積4萬平方米,年營業額高達440億日圓,之後大丸將把之與相鄰的大丸百貨心齋橋店合併,成為一家佔地7.8萬平方米的超大型百貨店。
公司與幕府 在 左岸文化- 【OB短評#277:《公司與幕府》深入兩種 ... 的必吃
OB短評#277:《公司與幕府》深入兩種文化的內在哲學,說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 #荷蘭人如何成為幕府將軍的忠心臣屬?... ... <看更多>
公司與幕府 在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貿易,受江戶幕府牽制 - YouTube 的必吃
推薦閱讀0246 < 公司與幕府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貿易,受江戶幕府牽制 · Comments1. ... <看更多>
公司與幕府 在 [心得] 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 - 看板book 的必吃
可惡標題太長竟然打不進去
網誌好讀版:https://yodalee.me/2021/03/wartradeandpiracy/
書名 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
原書名 War, Trade and Piracy in the China Seas 1622-1683
作者 鄭維中
譯者 蔡耀緯
出版商 衛城出版
出版日 2021-01-13
ISBN 9789869938167
在這之前大家可以先看看作者序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6080
我想應該沒有人比作者更知道該如何介紹自己的書了。
這本書的作者鄭維中為台灣的東亞海洋史的研究員
在台灣就發表過許多明鄭到清領時期的台灣史研究
後來又接受了荷蘭的 TANAP (邁向新夥伴 Toward A New Age of Partnership)
計畫贊助前往荷蘭研究東印度公司的史料,本書原文即是鄭維中在荷蘭博士班的博士論文
寫完再翻譯回中文出版,論文完成在 2013 年
因為翻譯的關係延遲八年到今年才出版。
全書高達 550 多頁,引用條目應該接近上千條,可以想見作者應該窮盡了在荷蘭研究的
歲月,翻閱數倍於此的文獻(而且還要看懂東印度公司所用的古荷蘭語)
才得以完成此書。
全書內容橫跨約從 1620 年鄭芝龍作為日本商人李旦的手下,被派往協助荷蘭東印度公司
開始,一直到 1680 年鄭克塽向攻佔澎湖的施琅投降為止,詳盡介紹這段時間鄭氏與
東印度公司在福建、台灣的貿易活動,以及明清兩朝和日本、巴達維亞、暹羅、馬尼拉
等地的競合關係。
以份量來看,全書大概是鄭芝龍 60、鄭成功 30、鄭經 8、鄭克塽 2,比較偏重於鄭芝龍
和鄭成功,當然這多少也有歷史因素, 畢竟鄭氏在進到台灣之後,幾乎在鄭經一代之後
很快就投降滿清。而鄭氏的投降,則意味著海上傭兵時代的結束。
與過去其他明清之交的著作不同,本書的重點在於大量參考荷蘭東印度公司
(VOC,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的史料,由於東印度公司無時無刻與
鄭氏在競爭海上貿易龍頭,從東印度公司的史料能比從中國記載,
挖掘出更多當時鄭氏具體的海上活動,而這樣的詳盡研究即是得益於鄭維中參與
TANAP 計畫。
就如同先前看廖文輝的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
(ISBN 9789570852752 聯經出版公司) 裡面所說:
馬來西亞的熱帶氣候讓文本保存不易,早期歷史只有斷簡殘篇,只能由其他地區如中
國、暹羅、印度的歷史,以及東印度公司記載來回溯歷史
結合東方國家的史料與大航海國家的記錄,能夠從以前未曾有的觀點來重新檢視歷史
本書即是這樣合作計畫的成果之一。
----
回到 16 世紀初,歐洲人才剛來到東亞一帶,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分別進佔馬尼拉
澳門和巴達維亞,並開始尋求亞洲的貿易機會,而當時荷蘭不如西班牙,能從墨西哥
將源源不絕的銀運往馬尼拉,只能從當時另一大白銀生產區:日本的石見銀山取得交易
所需的白銀,那時的貿易是從東南亞運送胡椒等熱帶商品、在中國交易絲、
在日本用絲交易白銀。
由於中國對邊界的強力管制,讓初到東亞的歐洲人不得其門而入,明朝的衰退又讓以往由
國家主導的朝貢貿易無法持續,必須透過其他管道對外銷售商品,以及需要足夠的水師
來維持海上貿易路線的安全,這樣的背景讓鄭氏有機會崛起為海上貿易之一員。
鄭氏透過代理中國對外貿的角色,一方面從獨佔中國貿易從中抽取豐厚的利潤,回頭則用
利潤養兵維持海上交通安全,排除競爭的海盜;在陸上則可養兵驅除盜賊確保能取得浙
江等地生產的蠶絲;確保貿易則確保了來年的利潤,鄭氏透過貿易的正向循環,逐步從
服膺官府徵召的海盜,進到官方體系甚至成長為足以和清廷爭霸的一方勢力。
從鄭芝龍以降,歷經鄭成功、鄭經與鄭克塽四代,興起與衰退都和是否能獨佔海上貿易有
關, 在鄭氏晚期由於中國沿海及內陸反叛勢力逐一被掃除,清廷開始自行主導中國貿易
體系的運作,台灣便遂失去貿易轉口港的地位;這個成長與衰退的必然與各方關係的角
力,便是本書詳細剖析解構的對象。
其實回顧歷史,明、清兩朝的海禁以及日本的鎖國,因為中國與日本在鴉片戰爭和黑船事
件,突顯了中國在海洋事務上的落後及日本幕府的無能,以至於海禁與鎖國都被冠上負
面的涵意。
若我們重回歷史現場,海禁與鎖國都不是單純的斷絕一切交流,而是試圖將對外的貿易、
交流、人員往來收歸到中央集權的管理之下,在十六世紀的初期,國際上自然不會有什
麼自由航行、海事法一類的慣例,書中也不時可以看到鄭氏與東印度公司動輒以封鎖港
口、攔截貿易船等方式試圖逼迫對方就範。
有趣的是越到後期,這類的封鎖行動通常弊大於利,也越少見諸於各方的行動手段中,
由於日本、暹羅、清廷陸續完成中央集權一統海事相關事務,封鎖行動只要被狀告中央
政府,行動發起人反而陷入被該國完全斷絕貿易的風險。
就如下面重讀鎖國 上/下 所說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289372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295441
以當時的背景與現代的觀點,海禁與鎖國都是界定國家在海洋疆界的宣示
是東亞將國家主導的秩序延伸到海上,取代海上叢林法則的開端。
----
有時候我不禁想到,歷史究竟是什麼,就如很久以前看到的,鄭家的後代後來散居日本與
中國,在甲午戰爭當頭卻是天涯咫尺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posterity-of-koxinga/
究竟這種橫跨百年的巧合,會是我們追究歷史的理由,還是流於小說飯後的閒餘談資?
我們似乎處在一個瘋狂記憶卻又瘋狂遺忘的時代,全盤電子化可以保存海量般的資料
卻又無時無刻在清理舊的資料,電子資料壽命真有紙本那麼久?
如果東印度公司保留了無數的公司記錄、書信,足以讓我們拼湊當時東亞海上各方勢力的
交手狀況, 四百年後的人,回頭看我們這個時代,我們又留了什麼樣的史料給他們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248.2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15304529.A.32F.html
※ 編輯: lc85301 (220.134.248.249 臺灣), 03/09/2021 23:44:03
可以補充一下,這本書裡面<不會>看到鄭成功如何攻台
那不過是鄭氏與荷蘭十幾年角力之下的一小部分
所以只在書裡一小部分帶過,真的要知道詳細,可能要去看其他的書比較好
這可能是最貼切的形容詞XD,看完會讓你對文史研究者多一份敬意
小弟論文只寫了 100 頁左右,引用也差不多 100 條
完全不能跟這種 500 頁的巨著相比
寫過論文就知道,寫完之後根本不會想拿起來再看,罔論重寫(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