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21121-Q21140)
Q21121:
老師,我上了四堂也明白你講解的,但返到屋企總有點記不起。再睇筆記時又好像似曾講,但印象不深,要多看幾次。
點樣可以加快學習?
龔成老師:
你最好落堂後或第二日,立刻溫習一次,因為這刻記憶最好,你可以好有效將所學的知識整理。
當一直溫書時,就要同時用筆計數、寫重點等,不斷這樣溫習,到明白後,就要應用,在市場上找一些股票,做分析,這樣會有更大的進步。
保持溫書、做功課、實戰分析企業。
------------------------------------------------
Q21122:
hello
龔sir
我想問
3738
2013
現價可以入嗎?
龔成老師︰
阜博集團(3738)是較高風險類。
業務是線上視頻內容保護服務供應商,客戶包括七大全球電影公司、電視網絡公司及其他內容擁有者。
過往一直虧損,近年開始有錢賺,業務增長加快,不過,本身的獨特性不是好強,規模未算好大,因此,未見佢有好確定的優勢。
潛力度有的,不過就存有較有不確定性,這類股只適合小注投資。
微盟集團(2013)集團主要在中國從事提供軟件即服務產品及營銷服務。
佢的產品分為「商業雲」解決方案、「營銷雲」解決方案及「銷售雲」解決方案三類。
「商業雲」可助商戶開設線上業務並助彼等提升顧客參與度、轉化率、收益及忠誠度。「營銷雲」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力及AI技術為商戶提供智能營銷服務。
這次中期虧損大部份來自"可換股債券的公平值變動",簡單咁講,唔係佢業務上出左大問題。
長遠業務上係有一定潛力,但盈利和股價上佢都幾波動。你現時投資係可以,但同樣只可以小注。
------------------------------------------------
Q21123:
龔成老師,您好!本人四十多歲,最近半年才開始接觸股票,也開始閱讀關於您的書籍,現有兩隻股票想
問您的意見!
近排見股價回落了,以26.35入咗兩手175吉利汽車及以237.3入咗兩手9988阿里爸爸,但係買入
之後股價一真跌,尤其吉利越跌越多,而阿里爸爸也好像沒有回升反彈的勢,本人有留意你提
及過這兩隻股票都係有質素及適合長期持有的,但以我的買入價,請問我是否應該止蝕定還是,可以長期持有呢?
望請教,謝謝!
龔成老師︰
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阿里(9988)和吉利(0175)都有質素,只是你買入價略貴,現在股價只是回調至較合理水平。
佢地發展潛力係有,你照長線持有就可以。
------------------------------------------------
Q21124:
老師你好!睇完你書中介紹,我想問下有關788前景:
1. 上網見到有人分析話因為三大電訊商係中國鐵塔大股東,令到鐵塔公司失去議價能力
三大為左降低成本,佢地都會傾向維持支付低租金,呢個現象會否令塔類/室分業務收益增長有限?
2. 根據在2020年報,跨行業業務及新能源經營業務增長比較強勁,請問呢兩類業務發展空間是否很大,有無望發展成為其中一個收益主力?
3. Starlink開始進入試用階段,如未來幾年後發展完善,會否直接影響鐵塔收入?
我天真咁諗中國未必會比呢項技術用係中國......中國境內現有網絡用家比較細機會投入較大資金
使用類似starlink 既服務。
謝謝。現在平均價在1.22
龔成老師︰
1) 有機會,但畢竟佢有壟斷優勢。中國的3大電訊巨頭作為大股東,令到佢可以更受惠於5G發展,整體前景仍然正面。
因此,佢會賺到合理而不過多的利潤,投資價值有,但不是高增長類。
2) 這2個部份,的確有發展空間,不過見佢之前的數務數據,暫時比例唔算好大。但現時佢地佔集團收入好少,中短期內相信變成主力機會唔大。
3) 這個新技術會否在中國應用,中國本身會否發展這技術,暫時無人預計到。
其實這刻仍充滿未知數,根本好難話成唔成功。另外,中國鐵塔的母公司係中國的電訊,最終控股是中國政府,以這個角度分析,中國政府應該唔會比外資對中國的電訊行業有核心性的影響。
但此刻,中國鐵塔(0788)在整體條件上,依然係有投資價值。不過,潛力度比過往略減。如這刻買入,分注入係可以的。
------------------------------------------------
Q21125:
老師你好!多謝你無私力推比亞迪,令我同先生資產增值咗三倍!雖然數目都唔係多,但我哋早年唔多儲錢,
而家已經係一個好開始。
我32 歲,先生35 歲,有一個bb,自住未補地價公屋(家人名)
1. 我和先生有現金$170000,合計家庭收入$40000,扣除供養兩邊父母、工人人工、日常開支,每月只餘下$10000,現儲$5000,月供股票$5000,比例合適嗎?
2. 先生為自僱人士沒有公司保險,三人保險合計約$45000 一年,會否太多?
3. 現只有2800( 3788股 $26@ )及 1211 (527股 $44@)如果以一百萬為目標,應該再月供2800
還是3067?還是其他股?以我哋情況可再月供潛力股嗎?
4. 手上有約$150000 結婚金器,先保留還是換成現金再分段購入股票?
5. 長輩還有另一間自住的公屋,現在$1300 租金,售價為60 萬,三十年樓齡,應該買還是儲錢買私樓?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比亞迪(1211)有質素的,你可長線,一直持有就得,我都仍然持有。
1) 大市現在合理水平,這月供比例正確。
2) 算差不多,大前提係只需要買基本保障,儲蓄/增值成份係唔需要。
3) 你可以一半供盈富,一半供3067,已經是一個平衡組合,當然,同時要加上其他股作配置,以你年紀應用"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作為組合,大約各一半。你先用每月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你現有17萬和每月所儲倒的資金,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以恆指過去年平均回報10%計(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10000 + 35萬資產(現金+持股),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120萬,故這樣安排相信很大機會達至5年100萬的目標。
4) 黃金主要係用來對沖突發性金融事件,佢唔會產生現金流,所以佔組合3%就好了。但由於係"結婚金器",除了本身黃金價值外,也會其他額外意義,故你可以自行衡量。
5) 如果本身資金不多,買該公屋是一個不差的選擇。但如果你長遠用「投資」角度,其實可先用股票增值,再另覓私樓會都可考慮。
------------------------------------------------
Q21126:
Sir..一直都根據你的價值投資宗旨 慢慢吸納建立了一個組合 當中新舊經濟都有
但近期大市回調不少 希望你給點意見 看看其中有哪些該繼續持有哪些該放出..謝謝
6 電能實業
12 恒基
14 希慎
16 新地
293 國泰
688 中國海外
823 領展
880 澳博
883 中海油
1211 比亞迪
1299 友邦
1810 小米
1928 金沙
1997 九置
2018 瑞聲
2845 中國電車
6993 藍月亮
8069 縱橫遊
9618 京東
9988 阿里爸爸
9999 網易
龔成老師︰
就算再優質企業,中短期股價都會有機會波動。原因不一定是本質出問題,可以係一些與其本質無關的因素。
只要長線質素無變,中短期波動我地唔需要理會,長線持有就可以。
而我地投資股時,會因應人生階段。年輕時,可以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到中年"潛力股"比重要減少,到近退休應集中在"收息股"上。
你現時組合太雜亂,要維持10隻以內,會較易管理。
先講質素上,國泰(0293)、縱橫遊控股(8069)投資價值一般,建議你慢慢換至其他優質股。
縱橫遊控股(8069)風險較高。
業務非常波動,過往持續出理虧損,其實投資價值不高,因為佢就算疫情之前,都是虧損的。所以本身質素已唔高。
中海油(0883)質素較中等,而網易(9999-S)有一定波動性,2隻都不宜持有太多。
其餘股票都可以,他們都有增長力,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係合適。當中電能(0006)主要係收息,增長力會較弱。
最後,就是要留意唔好太集中單一行/企業,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成,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否則會有過度集中風險。
我見你名單中有不少地產股,你要留意翻有無這個問題。
------------------------------------------------
Q21127:
現時我持有現金$150萬,到明年,可儲多$20萬。保險$108萬,未來三年需要供$44萬,強積金$52萬。
股票~$100萬,整體蝕緊。跌市前買入175,1211,981,3800。去年買2018,1787。~6年前一直持有
941,992,2628。去年不貪心,赚10幾%就賣左幾萬股992,真後悔! 赚少起碼20萬! 941,500股 $116買,
2628 ,6000股~$31
以现時持有以上組合,怎样部署可穩建每月~$ 12000 -15000收入?
債券利息低,年金,回報也不高,頭7年,不能取回供款。
是否將部分現金,投資收息股? 因現金不能增值
股票組合方面,可長線持有嗎?
謝謝回覆!
看了你的書"80後百萬富翁",你寫的概念,同我以前看過医生謝其燊寫的"心想事成
秘笈'很相似! 要有正面樂觀態度,利用潛意識等等
龔成老師︰
如果你希望每月有1.5萬蚊現金流,以股息率5%計,你需要本金360萬。
現時你可以先用一些有增長力,股去累積這筆錢,之後再換成收息資產(如收息股、年金等),咁就可以。
你現時保險類其實有點多,原本持有無問題,但之後就唔需要加得太多,可以將資金集中增值方面。
你現時持股,大體上都可以。但山東黃金(1787)、中芯國際(0981)、保利協鑫能源(3800)和中國人壽(2628)質素中等,但唔建議持有太多。
你每月5成儲蓄,去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150萬現金,你可以用多30-40萬,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部份和每月儲蓄,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
Q21128:
龔成老師你好,我之前上過你初階班,獲益良多,尤其是宜家大跌市,所有股票都坐艇,但我相信長期持有優質股,就可以度過中短期波動,多謝老師成日係fb 幫我地調整心態。
我呢問老師:
我今年35歲,手頭上有450萬cash, 係預備2022 年8月比柏傲莊首期,呢1年半可以為呢筆
錢做資產增值嗎?放係銀行蝕通脹好浪費,應該如果分配?感謝老師!
龔成老師︰
無錯,只要係優質股,就唔洗理中短期波動,一直持有就可以。
至於買樓資金方面,由於時間太短,最多只可以用部份資金,投資收息股收下息。
但你要明白,就算係收息股,都會有價值波動,有機會得不償失。以下收息股,會相對較穏陣,現價計都有5%、6%的股息率。
收息股︰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或收息基金(3110)。
你最多只可以用一半資金,慢慢分注入儲貨。餘下一半,就最多做定期好了。到動用前半年,就慢慢分注沽出,咁就可以。
------------------------------------------------
Q21129:
龔成老師你好呀,我已經退休沒收入了,之前80元買左好多5號仔
而家想轉去內銀股加中移動好唔好,現價轉是否合理?,請老師指教,
龔成老師︰
退休人士,應以收息資產為主。你投資好似匯控(0005)這樣收息股,透過佢架股息,為你退休生活提供穏定現金流,係可以的。
但問題是,我地唔可以過份集中係個別行業或企業。因為一個行業就算更有優勢,也有機會面對行業週期及突發風險,太集中會對你整個財富組合不利。
因此,你要建立一個平衡的投資組合,當中有不同的類別、不同的行業,這是最好的平衡風險方法。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成,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
匯控(0005)你可以維持持有,但要將部份分到其他股票。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中移動(0941)、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或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如果你能承受到風險,有些更有超過8%、10%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要自己衡量,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只能小注)。
這些收息股現價合理,現時換碼係可以。
------------------------------------------------
Q21130:
老師,我36歲,已婚,未有小朋友 ,每月可儲$10000,最近才開始月供3067,每月5000
有100000應急,手上有2013,4000股,$18.5,有3319,1000,$33.5,有857,10000,$7.2,可以5年後有100萬嗎?
睇了你的書,發生自己儲蓄有甘大問題
龔成老師︰
你現要時每月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係正確的。
但選股上,唔可以完全去晒安碩恒生科技(3067)這類潛力股身上。佢地雖然有增長潛力,但同時波動風險都唔細,故不宜持有太多。
未來,你可以將一半每月資金,放係平穏增長股上面,令組合更平衡。
至於持股方面,中石油(0857)都算有質素,但這始終是商品企業,產品沒有差異性。質素只屬中等,不宜大注。
微盟集團(2013)集團主要在中國從事提供軟件即服務產品及營銷服務。
佢的產品分為「商業雲」解決方案、「營銷雲」解決方案及「銷售雲」解決方案三類。
「商業雲」可助商戶開設線上業務並助彼等提升顧客參與度、轉化率、收益及忠誠度。「營銷雲」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力及AI技術為商戶提供智能營銷服務。
這些都是將來發展的大趨勢,從業務潛力上,的確是有的,見佢財務數據的增長都強勁。但在估值上都唔平。同樣組合上,不宜持有過多。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餘下資金就等機會,若出現大跌市,你就可以大力入市。
我用翻恆指年度平均回報10%計(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10000 + 資產約23萬(持股和現金),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110萬,故這樣安排相信很大機會達至你的財務目標。
------------------------------------------------
Q21131:
愚昧一問
什麼是新/舊經濟股?
龔成老師:
新經濟股就是較為新興的經濟類別,例如科網類,美團(3690)這類新興的外賣模式,你會見到結合了一些新科技。
同時,現時好多科網的企業,應用了較新的科技,都可以稱為新經濟股。
至於舊經濟,就是傳統的經濟類別,例如地產、傳統零售、傳統餐飲就是這類。
------------------------------------------------
Q21132:
另外,我媽66歲,持2400股HSBC,約$80買入
4000股1766,約$8買入
400000股261,幾年前唔知幾錢買入,去年開始我幫佢沽極都沽唔到
我幫佢買左:
500股2800, $28.5買入
2000股83,$13.1買入
龔成老師:
匯豐(0005)是收息股,其實都適合你媽,只是買入價貴,要耐心持有,同時唔建議太多,但其實都可以守,不過就唔好對股票有太大期望。
GBA集團(0261)主要從事物業發展及金融業務,生意持續下跌,年年虧損,投資價值很低。
如果真的要賣,可以打去銀行,佢地可以有方法同你掛牌。
至於其他股票,其實可以持有,都有質素的。
------------------------------------------------
Q21133:
阿sir你好!琴日上完堂今日瞓醒覺時突然諗到一個問題
早幾個月啲新科技股就係市場熱炒狀態
依家開始見到依啲股慢慢跌返,同埋都會見到好多人話走貨
我明白依家雖然跌緊但都仲係偏貴,要學埋點樣估值先可以決定佢平貴,但想問下去到咩情況你先會覺得係買入嘅時機?
早幾個月個個衝去買嘅人依家都開始驚算唔算係一個開始?唔該晒阿sir
龔成老師:
首先要睇質素,唔好盲目去投資,另外要睇自己的財富配置及現金情況,如果你本身的年齡要投資水桶1類的股票,而你完全無這類,就可以以月供或分注的模式,去慢慢買入。
當然,要同時考慮佢的平貴情況,但有時就算少少貴,如果你無貨,月供都得。
現時部分水桶1類股,開始去翻合理區頂,其實可以考慮加翻。
其實,你話「早幾個月個個衝去買嘅人依家都開始驚算唔算係一個開始」,只要我地明白當時唔平,就算想入貨,都一定會控制注碼,同時只會慢慢分注。
------------------------------------------------
Q21134:
老師想請教一下如果平衡及重整到現有股票,原持有:
(00001) 1 手 73.95
(00005) 1手 63.4
(00788) 22手 1.721
(01177) 5手 9.92
最近慢慢草貨,新加入了:
(01810) 3手 25.079
(02382) 1手 170.283
(03319) 2手 31.494
(09988) 1手 223.547
原持有蝕得較嚴重,新加入了一些股票後好左少少,想請教如日後打算繼續增持新加入的股票
另打算再加入(03067)及 (01448),此組合是否可以,(03067)$16.5或以下是否可以吸納?
至於原持有的股票打算不理,如升反去買入價再處理是否OK? 還是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可短期內改善到組合呢? 希望老師可以給我一些建議,謝謝!
龔成老師:
原本持有的,其實都是有質素的,只要你不是持有過多就得,不過不少買入價都唔平,因此之後要做好估值方面的功夫。
暫時可以守住先。
至於現時持有的股是否上翻買入價先處理,其實我地最重要不是睇買入價,最重要睇質素、組合比例。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至於新加的,方向正確,可以平衡翻你整個組合。因此現時組合基本是無問題的。
而你加入了較有潛力的股票,只要你年齡不過大,就無問題。
另外的恆生科指etf(3067)、福壽園(1448),你都可以考慮,但就要留意現價唔算平,要注意風險,同時等有回落先考慮就更好。
現時大市波動,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21135:
你好, 老師
目前我持有
1810 1000股 @18.52
175 1000股 @23.6
9633 800股@56.45
6993 500股@15.28
9618 200股@324.7
823 100股@63.35
700 100股@604
由早前全數有盈利到目前虧損逐漸擴大
本人理解新科技股估值高,股價波動, 我都做到唔理短期升跌, 不過我女友知我買估票, 之前賺緊, 最近知我賺轉蝕好有意見, 開始令我感受壓力
我除咗等回升仲可以如何操作?謝謝
龔成老師:
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我見你持貨不是無質素,其實都可以持有,但市場可以好波動,你要平常心,別人的說話你唔需要太理會,最重要是方向正確。
------------------------------------------------
Q21136:
老師,多謝你花時間俾意見我
雖然我地素未謀面
而家我好努力咁搞網站,影靚相,希望可以宣傳得好啲。發覺自己真係好門外漢,所以都有上網睇下人講解點搞網店~
而家返工真係好攰,不過都想努力做好佢,工作如果有得忙裡偷閒,我都係搞緊網店。每日都好忙,好充實,時間真係過得好快,希望快啲可以儲到第一個一百萬。
老師,早排科技股熱嘅時候,我入咗啲小米、3067安碩,同埋第一次抽股,抽咗一手09888百度,又咁啱俾我抽到,但面家係咁跌,我係想長線投資,但見三隻股最近都升唔返去平均買入價,有啲啲不安。
以下是平均買入價:
09888 @$252 50股
1810@$27.86 1000股
3067@$22.023 1200股
0066@$39.0 1000股
2388@$21.45 1500股
2800@$26.26 2000股
請問我的組合還可以嗎?
安碩3067同百度,令我比較擔心,因為一買咗就係咁跌,上唔返去。
而小米知佢有潛力,但要啲時間增長,所以都唔係太擔心。
老師,如果我下次再入貨,應該用咩策略好?
多謝你
龔成老師:
你加油,我過往都是一邊打工,一邊並行發展其他事業,雖然當時會較為辛苦,但你一定會有回報的,加油!只要有第一個$100萬,之後就會好快有第2、3個。
百度(9888)有質素,有獨特性,長遠發展不差。
佢係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營運商,係內地用家搜尋資訊主要對口,用戶規模突破10億,百度App日活潑用戶超過2億,多個指標都處中國第一。
業務上,佢擁有好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自2010年起一直投資AI以提升搜索及變現能力,並使用核心AI技術引擎「百度大腦」開發新AI業務。
我睇翻一些報告:
1. 佢擁有中國最多的AI專利數量以及AI專利申請數量。
2. 按累計拉取請求計,百度的深度學習框架飛槳居中國深度學習框架榜首,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Facebook Pytorch。
3. 按開發者數目計,百度開放式AI平台擁有超過數百萬名開發者,係中國最大的開放式AI平台。
4.按開發者數目計,係百度雲基礎設施上運行的Baidu OSChina是中國最大的開源活動開發平台,全球排名第三。
百度核心業務(唔包括愛奇藝)由AI驅動,為其貢獻超過70%的總收入,主要提供基於搜索、信息流及其他在線營銷服務,以及來自AI新領域的產品及服務。
並廣泛使用AI技術開發創新營銷服務(例如動態廣告),為各搜索用戶推薦最適合的營銷客戶產品。
現時佢坐擁不少資訊和客戶群,就可以利用佢地去發展很多不同業務,可以話係一個好大的優勢。佢收入不差,長遠有發展,但由於本身有相當規模,因此,未必是高速增長型。
百度在規模和質素上,一定係有。但近期科網股波動,風險高左,同時到上市一刻不確定性高左。
之前有少少貴,但只要你貨不過多,可以守。
至於你組合,無問題的,你耐心持有就得,唔好太著重短期股價。
但我見你之前所入的新經濟股,都有少少貴,所以你可能在掌握平貴度仍要進步,建議你可以之後,用慢慢分注或月供策略,現時新經濟股大多在合理區頂至略貴,如投資,要慢慢分注,同時留現金。
------------------------------------------------
Q21137:
無聽老師講,短炒左,30萬資金變左20萬,好後悔。
宜家月入10萬,剛剛買左樓,約3.5萬供樓,每月要還2萬卡數,大約1萬家庭支出。
當初短炒諗住希望2-3年可以有2-3百萬換樓. 短炒後發覺自己心理質素差,彈出彈入。同時因為開頭有賺,錢都洗大左。
宜家無貨係手,想重新投資,想問老師有無建議,現時我留意緊0175吉利同2013微盟,請問佢地現價可入?
龔成老師:
短炒好難賺錢的,建議你之後集中長線投資。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業績弱將會對股價短期不利,企業價值都有少少影響,不過最重要睇翻長遠價值,吉利(0175)本身的質素不差,擁有一定的銷售網絡及品牌,不錯的市場策略及定位,而又能把握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機遇。
長遠來講,佢的品牌與發展在中國仍理想,2018年,吉利透過旗下海外企業,動用超過$500億人民幣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9.69%股份。由于戴姆勒股權結構分散,所以吉利已經成為了戴姆勒集團最大單一股東。這不單有利佢有中國發展,同時長遠,可能加快了海外發展速度。
另外,佢未必發展自己的電動車品牌,但會發展當中的技術,相信在合作及自身價值上,長遠仍是正面的。
現時價位在合理區中上部至頂位,股價波動,有貨可長線。如果現價入貨,小注都得。
微盟集團(2013)集團主要在中國從事提供軟件即服務產品及營銷服務。
佢的產品分為「商業雲」解決方案、「營銷雲」解決方案及「銷售雲」解決方案三類。
「商業雲」可助商戶開設線上業務並助彼等提升顧客參與度、轉化率、收益及忠誠度。「營銷雲」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力及AI技術為商戶提供智能營銷服務。
這些都是將來發展的大趨勢,從業務潛力上,的確是有的,見佢財務數據的增長都強勁。但在估值上都唔平,所以,如果投資,這刻小注好了。
建議你除左上述兩股,同時考慮其他股,建立一個平衡組合。
------------------------------------------------
Q21138:
有啲心聲想同老師分享,上年10月上完基礎班後就開始入市 都係小注進行 因為冇咩現金係手
不過最近個市真係有啲波動
見自己個組合由高位有15%回報到宜家得番4.6% 個心好似真係會患得患失咁 成日有種感覺係「早知當時高位放左佢算啦」
不過岩岩睇完老師個專訪 令我本來忐忑既情緒又穩定番 因為我希望長線係可以做到價值投資哩個方法 因為屋企人同身邊既人都係短炒多 我希望我可以做一個成功既例子話佢地知 價值投資法係有用
現時組合中佔比最大係1177同9988 (各佔25%)其次係3067同823 (各佔15%)
有啲問題希望老師可以俾啲意見我
1. 我每月會買2手3067 根據現況老師建議停一停 先儲現金 還是可以繼續長線進行買入動作?
2. 宜家28歲 所以組合多以新經濟股/水桶1為主 以上組合會過於進取嗎?(已經特登加左823係水桶2 分散風險)
3. 如果投資水桶2 投資823/1928 係咪差唔多?因1928現時值搏率好似冇咁高
4. 最後亦都係最重要,我希望趁年輕可以爭取多啲時間搵錢 雖然宜家有份office正職番星期一至五 星期六有幫4個學生補習 但都想再搵多啲外快
會繼續每日留意老師facebook update
多謝老師抽空睇完我打既野
龔成老師:
1)由於你無太多現金在手,所以,建議你先停一停。
2)你持有的股票,都是有質素的,不過,你較集中在新經濟股,同時,我地同一隻股票的比例不宜太多,15%已經是上限。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3)都有質素,都可以考慮,現時值博率接近。
4)我建議你可以試下做小生意,以及做一些高時薪的兼職,以提高本金。
加油!
------------------------------------------------
Q21139:
阿sir 我之前問過你,雖然我有上堂,但我衣家既股票全部係打和,如果驚佢黎緊會繼續向下,係咪由佢放係到唔睇就算thanks
香港電訊6823 - 1000股
港鐵 66 - 500股
領展 823 - 200股
盈富2800 - 1000股
海豐1308 - 1000股
鐵塔 788 - 8000股
海爾智家6690 - 800股
阿里巴巴9988 - 100股
騰訊700 - 100股
恆生科技3033 - 4000股
中國潔能2809 - 150股
AAPL - 20股
TSM - 15股
SE - 6股
呢d係我衣家既股票, thanks 我都明上堂講要長線,但都仲係驚驚地 哈哈。謝謝你
龔成老師:
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基本上我見你持有的股,都是有質素的,你唔好太著重中短期股價,平常心。
上述的組合,各類別股票都有,只是你年齡不過大,其實無問題,你長線就得。
------------------------------------------------
Q21140:
你好, 我一直以來都無買過股票, 因為我父母炒股輸過好多錢, 甚至乎我覺得佢地輸埋自尊, 炒輸股票之後對自己失去信心
正職都做不好. 2008年金融海嘯我見匯豐$30都無錢買, 所以都決定儲錢, 下一次大跌市時入貨, 希望賺錢.
到2020年3月, 呢個機會終於來了, 所以我買左3手盈富, 到年尾已經賺左40%
但因為後來的升市, 好多隻股都大升, 所以我都加碼買左其他, 當中試過短炒賺少少.
長話短說, 我以家手上揸住:
小米3手@$29.7
阿里巴巴2手@$255.5
吉利汽車2手@$28.225
領展房產基金2手@$70
只係大約13萬貨, 所以即使依家跌左幾成, 心理都仲支持到.
我想問吉利你覺得有機會升返上$30嗎?
記得08年個陣, 我好多frd買了中人壽, 有D$30幾蚊入, 有frd歷史高位$50幾蚊入, $50幾蚊好似已經永遠唔會返到家鄉了.
吉利會唔會都係咁?
老師, 我已經受不住驚慌, 將個2手吉利今早19元賣左, 立即買返美團同小米, 呢次我一定會長揸. 另外, 我睇緊年報勝經, 之後會睇埋另外兩本, 之後股票班我要星期六日開的才可以來上堂, 我會等你供佈.
龔成老師:
其實你的持股都有質素的,又不用太過擔心。
其實,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所以,你其實唔需要轉來轉去,建立一個組合,長期持有就得。
至於中人壽(2628)的例子,其實佢當時貴,同時增長力及質素有少少下跌,因此企業價值都向下,所以我地分析時,要懂得分析質素及估值,同時,不能太集中在單一股票。
我間中都會開星期六班的,通常一年開1、2次,星期六下午時間。
下次在今年年尾。
你或者可以預早留位,只要whatsapp 55457212我同事,打「留位星期六班」就得。我地有具體資料就會 whatsapp。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公司宗旨大全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ric's English Lounge 到底在做什麼啊?是補習班嗎?
Recently, I have gotten quite a few emails asking if I do private tutoring. Some have asked if I have a bushiban or run the page with a team. While our readers know we publish English learning posts, what exactly is it that we do?
最近,我收到一些信件,詢問我是否有提供私人家教,也有人問我是否為補教業者或有一個團隊在經營這個頁面。我們的讀者都知道,我們在粉專上發布英語學習的貼文,但我們究竟是做什麼的?
★★★★★★★★★★★★
To be completely honest, I am not sure if there is a category suitable for our page. My current positions are a doctoral student and an educational consultant for e-learning companies and policy makers. In addition to hosting my classes, I use the page mainly to provide free resource and perform charitable activities.
坦白說,我不確定是否有相關的類別適合我們的粉絲專頁。目前我是一位博士生,也是網路公司的教育顧問。除了我開設的課程之外,我主要透過本專頁來提供免費的英語學習資源,並執行慈善計畫。
★★★★★★★★★★★★
I started the page in 2012 as a lecturer and the general manager of an overseas study company, and the aim was to share learning materials with my students. I would occasionally compile information online, edit them, and publish them for free. I started investing more time around 2014 and 2015, and we had about 20K fans at this point. I did not commercialize the page, so people did not know what I was doing (they literally wrote and asked me). I left my position as the general manager, and I was unsure of my next move.
起初,我以海外留學公司總經理兼講師的身份,於2012年設立了這個粉專,以便與學生們分享資訊。我偶爾會整理網路上的資訊並加以編輯,免費與大家分享。在2014年與2015年期間,我開始投入更多時間,當時我們約有2萬名粉絲。我並沒有將粉專商業化,所以很多人確實不清楚我在做什麼。之後,我辭去了海外留學公司的所有職務,但不確定自己的下一步是什麼。
★★★★★★★★★★★★
I did not want to open a test prep center like many suggested. I did not want to sacrifice my ideals to meet business goals, and I felt I could do more to make use of my experience and strengths as a curriculum writer and teacher. I started consulting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worked on my own online classes. It was a difficult path because there was simply very little demand for “educational consultants” in Taiwan. I had to carve my own path, and worked with numerous organizations such as ETS-Taiwan and the British Council to do so. Meanwhile, I kept writing and compiling information on our page, and it became arguably one of the largest databanks of free bilingual learning resources in Taiwan.
我知道自己並不想如許多人建議那樣,開設一間補習班。我不想犧牲自己的理想來實現商業目標,而我也覺得可以發揮身為課程編寫者及老師的經驗與力量,做更多的事。因此,我開始為教育機構提供諮詢,並開設自己的線上課程。這是一條艱難的路,因為臺灣對「教育顧問」的需求非常少。我必須開闢自己的道路,並與許多機構合作,像是「ETS-臺灣」以及「英國文化協會」。同時,我持續在粉專上撰寫與整理資訊,而這似乎也讓粉專成為臺灣最大的免費雙語學習資料庫之一。
★★★★★★★★★★★★
It was around late 2016 when I started regularly posting news in English (https://bit.ly/36o3Z1e). I felt that students need to be aware of current events and think critically rather than focusing only on basic linguistic features. Whil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re undoubtedly important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here are already ample resources in these domains. Given my interest in international news and years of experience living and working in both Taiwan and the US, I aim to offer language learners a unique perspective in learning. My posts began to cover the news, social issues, and educational editorials. We reached about 30K subscribers around 2018 with this approach.
大約在2016年,我開始定期用英語發布新聞 (https://bit.ly/36o3Z1e)。我覺得學生需要關注時事,並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而非只是專注在語言本身。儘管詞彙與文法對第二語言學習者而言無疑是重要的,但在這一方面已經有相當多的資源。鑒於我對國際新聞的興趣,以及在臺美兩地生活與工作多年的經驗,我想為語言學習者提供獨特的觀點。我的貼文開始涵蓋了新聞、社會議題與教育觀點。藉由此一方式,我們的粉專約於2018年突破了3萬名的追蹤人數。
★★★★★★★★★★★★
Early 2020, we broke 50K fans on FB, and I knew it was time for me to post more regularly. I added two people to my team of one, and we started regularly posting bilingual news, education editorials, posts on empathy, and of course, free English learning resources. We also have periodic giveaways of books and educational materials. Our subscribers now include students, parents, and teachers primarily from Taiwan, Hong Kong, and the US.
2020年初,我們的追蹤人數突破5萬,我便知道是時候定期發布貼文了。我邀請了兩位成員加入這個原本只有我一人的團隊,我們開始發布雙語新聞、教育評論、翻轉視界的系列貼文,當然還有免費的英語學習資源。我們也定期贈送書籍與教育資料。現在,我們的訂閱者包含了學生、家長與教師,主要是來自臺灣、香港與美國。
★★★★★★★★★★★★
Some have advised me to just completely turn the page into a business since we have significant following. However, I have held back from doing so because I view myself more as a teacher and not a business owner or a social media influencer. It is not all about traffic flow and commercialization. In fact, I place many restrictions on commercial cooperation, turning down opportunities to advertise and work with many large language edu companies.
有些人建議我將這個粉專完全轉為商業用途,畢竟我們擁有可觀的追蹤人數。然而,我之所以不這麼做是因為,我認為自己是一位老師,而非公司的老闆或網紅。並非所有的事物都關乎流量與商業化。事實上,我為自己以及商業合作設下許多限制,婉拒了諸多廣告宣傳以及與許多大型語言教育公司合作的機會。
★★★★★★★★★★★★
Currently, Eric’s English Lounge is not a company. I do have online classes through VoiceTube and other platforms, and I do have a team of two editors. However, all other sources of income from collaboration with businesses and influencers on my page are donated to charities in a transparent manner: https://bit.ly/3fKytik. I started this project (http://bit.ly/3990snT) this past year and plan to move the page in a sustainable, non-profit direction.
目前,Eric’s English Lounge 並不是公司。雖然我在 VoiceTube 確實有線上課程,也有一個團隊(我與兩位小編),但其餘與企業或具有影響力的人(influencers)合作所帶來的收益,均以透明的方式捐贈給慈善機構:https://bit.ly/3fKytik。
去年,我開啟了公益講座計畫(http://bit.ly/3990snT),並計劃讓粉專朝著可持續且非盈利的方向發展。
★★★★★★★★★★★★
I hope to provide as much free resource as I can. You might have noticed that I am in my 40s, a tad older than most online influencers. I come from a low-income, divorced family, and I started working when I was in junior high. I became independent when I turned 18, and took numerous jobs just to make ends meet. I am already fortunate compared to many, as I had some remarkable teachers and received aid and scholarships from the government. Nevertheless, it has been a long climb, and this has allowed me to empathize and connect with some disadvantaged students.
我希望竭盡所能地提供免費資源。也許你已經注意到我40幾了,比多數在網路上有影響力的人(online influencers)要稍年長一些。我來自一個低收入的單親家庭,國中時便開始打工。18歲那年我開始獨立自主,從事許多工作以維持生計。與多數人相比,我已非常幸運,因為我遇到許多非常傑出的老師,也獲得政府的補助與獎學金。這無疑是段漫長的過程,但也正因如此,讓我得以更加瞭解那些缺乏資源與引導的人,並與他們有所連結與擁有同理心。
★★★★★★★★★★★★
Thus, this is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f the page. In all honesty, our page is still growing and evolving. It is used to provide free resources, to spread ideals of empathy, to do charity, and to sustain myself. I aim to continue using the page to provide educational resources, raise awareness of social issues, and offer students diverse perspectives. These are my current goals for this page. After eight years, Eric’s English Lounge is still going strong. May we all continue to learn, think, and grow together.
以上便是粉專的基本背景。老實說,我們的粉專仍在持續成長。粉專旨在提供免費的資源、提倡同理心、做慈善,並維持我個人的生活。我的目標是繼續藉由粉專為各位提供教育資源,提升社會議題的關注度,並為學生帶來不同的觀點。這些都是我當前對粉專的期許。歷經八年的風風雨雨,Eric’s English Lounge 仍屹立不搖。願我們繼續學習、持續思考,並且共同成長。
★★★★★★★★★★★★
P.S. You know that ERIC stands for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right?
It is an online digital library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ponsor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ttps://bit.ly/2TzYF5L
Vision & Mission 宗旨與目標: https://bit.ly/2Uo9sAK
Equity in Education 教育公平: https://bit.ly/36qYor4
Developing Empathy 同理心的發展: http://bit.ly/3990snT
★★★★★★★★★★★★
公益講座計畫:http://bit.ly/3990snT
慈善機構捐贈:https://bit.ly/3fKytik
英文學習資源大全: http://bit.ly/2klC66h
公司宗旨大全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大全球集思論壇力邀產業龍頭-探討平台模式下將對社會帶來的改變】
GIS Taiwan at NTU: Social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Platform Business Models
亞太區最具規模與代表性的國際學生學術論壇─臺大全球集思論壇(Global Initiatives Symposium in Taiwan, GIS Taiwan)今日(7/10)邁入第二天,早上迎來本年度兩大主題--平台經濟與人工智慧的學術專題演講,講座中充斥了豐富的思想交流與熱絡的互動,參與學生代表藉由講座更加認識平台經濟模式及AI人工智慧與其應用,講者們則透過該活動更加了解年輕學子的想法。
平台經濟的講者則包括臺大資管系助理教授孔令傑、Uber臺灣區資深營運總監吳罡、Uber Eats臺灣區總經理李佳穎、Airbnb 臺灣暨香港公共政策總監蔡文宜以及PwC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合夥人林一帆;人工智慧的講者包括臺大電機系副教授于天立、臺大心理系助理教授黃從仁、台積電IT功能組織資深處長陳文耀、臺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顧問協理陳昌裕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網路法中心主任Rob van den Hoven van Genderen。
孔令傑教授說明,平台的興起除了使商業競爭不再遵循傳統模式外,更使資本較低者擁有較多創業機會,以及帶動企業快速成長與發展。然而,新型態模式的崛起也產生許多需要克服的難題,包含公司對於是否使用平台的態度、消費者在平台經濟模式下面臨的資訊不對稱、工作者的權益及政府對於稅務及相關法律的配套措施。雖然平台經濟已經發展一段時間,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平台經濟的模式亦不斷改變,如何善用平台經濟模式仍是未來企業與個人決勝的關鍵,我們仍需持續學習與更新平台經濟模式的知識與應用。
Uber臺灣區資深營運總監吳罡表示,平台使公司與客戶端產生緊密連結,能即時反映客戶方的需求。因應客戶需求,配合公司的三大基石:安全、品質、便利,Uber推出UberAssist、UberXL、UberSeat等等針對特定客群的服務,以提供更完善而全面的服務,便是其中一個成功的例子。Uber Eats臺灣區總經理李佳穎表示,Uber Eats有別於其他平台,是串起三方(包含消費者、平台、店面)的共享平台。而平台經濟蓬勃發展的原因在於,除了千禧世代對科技的依賴,更因為它充斥於每個人的生活中,讓生活更方便。因此,如何讓該平台更符合每個人的生活需求並提供更客製化的服務,便是接下來平台模式企業的發展指導方針。
Airbnb的臺灣暨香港公共政策總監蔡文宜說到,Airbnb讓平台深入到人們生活中,更藉由平台建立超越金錢往來的信任關係,Airbnb 的客群也不僅限於背包客,跟家人的朋友旅行,都可以使用這個平台,未來將朝向十億的使用者邁進。
PwC也基於會計的專業角度提出對平台經濟發展的隱憂,包含平台經濟對跨國交易納稅義務責任的影響、低價值產品卻擁有高聲量銷售、如何進行審計等議題。更針對新創平台企業提出幾項建議,包含瞭解會計、稅務及其他商業模組原則、隨組織發展設計並調整商業模式、尋求方法填補市場的空隙。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審視平台經濟的發展,為演講做了發人深省的結論。
全球集思論壇以促進年輕學生與優秀企業媒合,並且為臺灣年輕學子建立國際化的交流平台為宗旨,過往十年逐年成長,並且以朝向第二個十年,創造更多國際、產業、學術多方交流為目標邁進。
*注意事項:
1. 本次論壇於各項活動中皆備有記者席,請親愛的媒體朋友事先告知有意願前來的活動場次,以便我們協助安排與提供更進一步之資訊。
2. 如有意願專訪各活動講者,請另外先與我們聯繫方便協助安排,若可行則會另外準備休息
室進行專訪。
3. 本活動全程以英文進行,除 7/13(五)下午柯文哲市長之演講為中文、並提供同步口譯
的服務之外,其餘恕不提供翻譯。
*聯絡人:
第十屆全球集思論壇公關部長 傅靖惠
Mobile: 0932-213-024
Email: chfu@gis -taiwan.ntu.edu.tw
第十屆全球集思論壇公關部長 彭寶賢
Mobile: 0978-397-142
Email: phpeng@gis -taiwan.ntu.edu.tw
===
GIS Taiwan invited the following speakers to share their views on platform economy: NTU Assistant Prof. Ling-Chieh Kung, Uber Taiwan’s Senior Operating Director Gang Wu, General Manager of Uber Eats in Taiwan Chai Lee, Airbnb Head of Public Policy for Taiwan and Hong Kong Gina Tsai, and PwC Audit Partner Yi-Fan Lin.
The speakers highlighted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merging with the rise of platform economy. Kung noted potential challenges concerning information asymmetry, labor rights, taxation, and legal issues. Wu highlighted platforms’ ability to reflect customers’ needs immediately and build a closer business-customer relationship. Tsai indicated that Airbnb has utilized its platform to build a trust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 that transcends monetary transactions. Lin raised concerns about taxation responsibilities in multinational transactions and the potential difficulties in auditing products sold on platforms.
公司宗旨大全 在 企业宗旨口号集锦大全 - WWE之家 的相關結果
企业宗旨口号集锦大全 · 1、与狼共舞,必须自己成为狼,而且变成“超级狼”。 · 2、学历有上限,不是越高越好;其次是动手能力强;此外,人际关系还要和谐。 · 3、爱岗敬业、开拓 ... ... <看更多>
公司宗旨大全 在 服務宗旨標語 - 白雲飄飄網 的相關結果
服務宗旨標語 · 1、承諾守信,健康惠民。 · 2、傳播健康理念,創造美好人生。 · 3、弘揚中華文化,成就世紀夢想。 · 4、仁心濟世,仙方救人。 · 5、規範管理,誠信互利。 · 6、 ... ... <看更多>
公司宗旨大全 在 企業宗旨的標語大全,服務宗旨口號大全 - 優幫助 的相關結果
1、生活因拼搏而存在,拼搏因生活而永恆 2、面對變化,理性對待,充分溝通,誠意配合 3、合格的員工從嚴格遵守開始 4、立足新起點,開創新局面 5、塑造人的品質,建立管理根基 6、企業以人為本,員工以廠為榮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