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中獎的朋友!好看記得分享口碑阿!沒中的別氣餒⋯⋯後面還有好片喔⋯⋯❤️
沒錯! 就是有冰雪聰明的朋友猜到! 終於等到這部! 從大年初二等到現在!
成龍的動作片來囉!!!!
請注意
#上次抽中的朋友
#票券可以使用喔
萬眾所注目的華語年度動作大片《急先鋒》在經歷年初疫情延檔之後,在影迷們的聲聲呼喚下,加上台灣防疫成績斐然,終於確定將於9月30日中秋連假與台灣觀眾見面。作為一部新世代的動作冒險電影,《急先鋒》遠赴全球各地取景拍攝,一路從倫敦打到杜拜,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成龍大哥帶領楊洋、艾倫、母其彌雅、朱正廷展開全球大搜救!在仍無法出國的情況下,透過大銀幕帶領觀眾一同環遊世界,不但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盛宴,同時也體驗了動作喜劇全新進化的跨世代風采!
作為2020年少數上映的全球取景超級動作大片,《急先鋒》將通過大銀幕帶領觀眾「環遊世界」,彌補現今觀眾們無法出國旅行的遺憾。影片橫跨亞非歐三大洲,包括英國倫敦、非洲草原、中東古城、沙漠綠洲杜拜等多地實景拍攝,秉持著帶給觀眾最棒的觀影體驗,全球實景拍攝的壯觀視野,加上拳拳到肉的動作場面,將是今年中秋檔期唯一超級動作大片,加上導演唐季禮一貫的幽默喜劇風格,適合在佳節期間一家大小闔家欣賞。
除了實地取景之外,影片為呈現最佳視覺效果,動用了航空母艦、黃金跑車等大型貴重裝備實物拍攝,只為讓觀眾猶如身歷其境感受槍林彈雨、驚險爆破、飛車追逐等刺激的場面。成龍帶領年輕演員楊洋、艾倫等人親自上陣追求最佳臨場感,海陸空三棲拍攝、近身搏鬥爆破,透過大銀幕感受經典龍式動作片的刺激暢快。《急先鋒》邀請觀眾開啟一場特殊的「虛擬旅行」,用一張電影票領略世界景致,上天下地打遍全球!
談到《急先鋒》大哥用一個「拼」字概括了全部。他表示:「拍動作戲,需要很大的魄力、忍耐力、挫折、痛苦,才能熬下來」,他就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才會一直拼命往前衝。拍戲受傷在所難免,成龍表示:「收工沒有受傷就很幸運,受傷也無所謂,對動作演員來說,不到醫院都算小傷。」這種為了拍戲豁出去的態度讓同劇組的年輕演員欽佩不已,備受鼓舞,楊洋表示「大哥能拼,我們為什麼不拼呢?」,艾倫稱「在大哥的帶領下,一定竭盡全力!」。
《急先鋒》劇情講述商人秦國立在英國慘遭傭兵組織“北極狼”綁架,女兒也遭受追殺。千鈞一髮之際,急先鋒團隊成為他們唯一希望,由總指揮唐煥庭(成龍 飾)帶領雷震宇(楊洋 飾)、張凱旋(艾倫 飾)、彌雅(母其彌雅 飾)等組成的行動小組,上天下地在全球各處施展驚險營救。解救人質的過程中,竟發現“北極狼”背後的恐怖組織還策劃了一場驚天密謀。
《急先鋒》將於9月30日中秋連假上映。
這次全台冰友都有福! 抽一波~ 挺一波~ 分享一波啊~
好看的電影真的需要大家的支持,所以得到贈票會幫忙分享的朋友,你中獎的機率一定比別人更高
一起進戲院吧! 幫忙衝一波!
電影 9/30正式上映,9/30生日的朋友跟頭香者有豁免權喔( 跟我同一天)
****請大家分享在朋友看得到的臉書,既然要幫忙就大方一點
****不要都用抽獎帳號來抽
****我也知道有些人有好幾個分身,甚至抽了拿去賣票的 這是犯法的喔
拜託啦 想看電影就配合一下遊戲規則囉
😂😂😂按例如果你很常來留言互動,不是只抽電影票才來,卻一次也沒抽到的朋友,請讓我知道,給你豁免權喔千萬拜託,很常來留言的朋友,中獎機率一定很高的!!
已經有人跟我檢舉之前有些被選到的人,背地裡在賣票,我也已經拿到證據交給片商了,小心啊,你在來抽去賣,一定會被告,希望大家是為了愛看電影而來的!!!!
▍參加贈票活動 ▍
1. 按讚加入狄志為臉書粉絲團,說一下為何想看《急先鋒》跟最愛成龍哪部片
2. @你喜歡電影的朋友,一起來抽《急先鋒》
3.公開分享在朋友看得到的臉書
4.看完請分享心得在臉書,朋友看得到的,然後截圖私訊給我
作為下次被選上的依據
▍贈票資訊 ▍
🎞 片名:《急先鋒》
日期地點: 9/30全台有上映戲院五日券 9/30-10/4
一人中獎兩人同行
支持一下獨立片商
📣須知: 生日到時有中獎私訊身分證
1.千萬不要拿去賣會被告 也會被我封鎖
2活動時間即刻起至9/23號晚上8點
3.好看幫忙寫觀後感好口碑散出去
4. 活動內容如有調整,會再行公佈(通知)
5. 得獎名單將於原文留言處公佈,請自行留意,恕不另行通知
6.中獎者可到TVBS取票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51號或匯郵資郵寄
7.得獎者需主動私訊
成龍 Jackie Chan Fan Club
成龍 Jackie Chan
#急先鋒
#後疫情時期看電影還是盡量洗乾淨手戴口罩喔
全球遊戲進化黃金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現在的情況和當時相似嗎?是的!1933年時政府是怎麼處理的?政府印了很多錢,推出了與我們現在使用的相同類型的程序。是的,同樣的。零利率達到了零,同樣的事情,同樣的過程。然後是貨幣從那個點開始導致擴張。股市要多久才能超過最高點?經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超過以往的高點?很長時間!」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處境。我們在歷史上多次看到這種情況,這次危機也不例外。所以,是的,這不是經濟衰退,這是一種崩潰,拋錨。」
「市場怎麼樣取決於你所在的市場和國家,而且大約25%到45%甚至50%取決於你管理的是哪種貨幣。如果你談論的是新興市場,他們的情況是會更糟,因為它們不會拿到足夠的(資金和信貸)等等。」
「現在的狀況比那時(2008年)更復雜,因為除了銀行,還有那些銀行之外的行業(在這場危機之中),這些分佈在各個地方的小企業。這是一場更大的危機,我們的貨幣政策也沒有那麼有效,因為利率下降已經達到了極限。」
「投資者必須明白他們可能無法玩好這個遊戲。他們可能無法正確的擇時買入或者賣出。要在市場上獲得成功比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更困難。」
「我的建議是——多樣化和分散投資——對市場抱有敬畏——不要去做擇時投資,同時要意識到現金的危險!」
【Ray Dalio TED對話全文】
Corey Hajim:好的,所以現在的情況有多糟糕?我們應該多擔心?
Ray Dalio:我認為你可以把這(社會隔離中的疫情)看作是一場海嘯。那麼當你看到這些殘骸的時候,後果將會是什麼呢?從收入和資產負債的角度來看,這對收入的打擊巨大,資產負債表也損失嚴重。
如何處理呢?為了理解這一點,你必須意識到這些漏洞——收入上的漏洞和資產負債表的漏洞,然後思考到貨幣和信貸的生產——誰生產這些貨幣和信貸?貨幣和信貸有不同的方式——有美元貨幣和信貸,也有歐洲的歐元貨幣和信貸。
所以當你看世界的時候,你看到的情況和1930年到1945年的情況是一樣的。現在我們看到政府產生了大量的債務,大量的借貸。我們看到的是零利率,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貨幣政策,而是產生大量貨幣和信貸。
美聯儲正在購買美國國債,而財政部正以一種雖不完美但規模相當大的方式,將這筆錢分交給大多數美國人。
歐洲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做着同樣的事情。歐洲央行相對較小,因為世界上有大約70%是美元,歐元的比例較小。(歐洲央行和政府)會為那裏的人們生產(貨幣和信貸)。
而世界上其他地方將會有缺口,這些缺口是無法填補的。美國印鈔和借貸會給我們留下很多債務和貨幣。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我們需要討論這個話題。誰來支付這些賬單,誰來分攤這些賬單呢?
但是你知道你會得到錢(指美國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歐洲人將會得到他們的那筆錢(指歐洲的刺激政策),我們現在的世界類似於1930–45的時候,同時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地方不會得到信貸和資金。
因此,哪些實體受益,哪些實體不會受益,這將會有很大的區別。我們必須通過大規模的合作(a big collaboration)來處理,以及決定誰將最終得到什麼——一個關於財富分配的大問題。這將會發生!
Corey Hajim:你有多相信合作現在可以發生?
Ray Dalio: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決定性時刻(defining moments),就像1930年到45年那段時間。如果你回顧歷史,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人們如何共同解決現在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我認為這將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
我想給你描述一個樣版。讓我們回顧一下過去的一千年,那些一遍又一遍發生的事情。我想傳達一個模式。
有四樣東西是我們的經濟、生活方式和財富的驅動力:
第一個也是最強大的是生產力,它來自於人們的學習、發明和實踐。它增長緩慢——每年1%、2%或3%。它成長緩慢,不易變,因為知識是複雜的。但它在一段時間內增長,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
第二個是短期債務週期。短期債務週期是指衰退、擴張和繁榮,一般持續8到10年。
第三個是一個長期的債務週期。這種長期的債務週期大約每50到75年進行一次,從一種新的貨幣和一種新的信貸開始。這(現在的長期債務週期)始於1945年,(二戰和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結束後)世界創造了一個新的貨幣體系和一種新的貨幣,替代了舊的貨幣體系和貨幣。這就是新的世界秩序,也就是美國的世界秩序。我們已經看到經濟中仍然有70%的貨幣和信貸是由通過美元運行的。
第四個影響因素是政治。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們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關係。這裏有內部政治,也有外部政治。
內部政治就是如何處理貧富差距,如何處理價值觀差距。人們一個共同的使命嗎?人們是否有一個可以達成共識的美國夢?人們有共同的追求或者人們為財富而鬥爭等等。
所以當你回顧歷史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就是革命的不同形式。這其中總有一場革命。有時是和平革命,有時是破壞性的革命。這本質上是一種財富再分配。
羅斯福通過政策變化和税收完成了(財富再分配)。在其他國家,民主被推翻,希特勒上台正是因為這個差距。(內部政治)是人們如何在內部處理彼此的關係。
還有外部政治,即國家之間的政治。你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正在挑戰現有的大國。有競爭,也有戰爭的危險。所以他們如何處理彼此,他們是否互相爭鬥,會是決定性的。
總有壓力測試,這些大的壓力測試大約每75年進行一次。現在就是這樣一個壓力測試,看我們如何處理彼此的關係。我們有足夠的財富來分配。
但是當你處於支持圈之外(指不直接受益於刺激政策)時你會怎麼做呢,對於這些實體會發生什麼?或者,如果你在支持的範圍內,如何分配,如何彼此相處?我認為我們將不得不重新考慮誰擁有什麼等等。我想這就是我們的處境。
Corey Hajim:因為你已經寫了大量關於資本主義需要如何改變以及我們應該思考和做的一些事情。稍後我肯定會講到這一點。但我現在很好奇,從一個實際的層面來看,你認為我們正在走向全球蕭條嗎(global depression)?
Ray Dalio:是的,但是我想要小心的使用「大蕭條」的這個詞。儘管這個詞可以引起共鳴。但它也是很可怕的。你説的蕭條是什麼意思,像1930年那樣?我們回顧一下1929年到1932年的情況,經濟出現了下滑,失業率達到了兩位數,經濟下滑幅度達到了10%左右。我們現在的情況和當時相似嗎?
是的!1933年時政府是怎麼處理的?政府印了很多錢,推出了與我們現在使用的相同類型的程序。是的,同樣的。零利率達到了零,同樣的事情,同樣的過程。然後是貨幣從那個點開始導致擴張。股市要多久才能超過最高點?經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超過以往的高點?很長時間!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處境。我們在歷史上多次看到這種情況,這次危機也不例外。所以,是的,這不是經濟衰退,這是一種崩潰,拋錨(this is not a recession,this is a breakdown)。我剛剛描述了政府如何製造貨幣和信貸的等等。這就是我們的處境。
Corey Hajim:你剛才談到了在大蕭條之後,有四個槓桿可以幫助你恢復。削減開支也被稱為緊縮,債務重組或減免,通過税收重新分配財富,印鈔票,你提到過的一些事情。這些東西能幫我們擺脱困境嗎?你覺得以前發生過。但是你現在怎麼考慮平衡這些工具呢?
Ray Dalio:這些是長盛不衰的工具,基本上是自有記錄的歷史以來就在用的工具。我想你將會看到一個組合——你已經看到了——印鈔票和再分配(redistribution),事情發生得很快。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年。
然後是重塑(rebuilding),這個過程與創造力有關。歷史上最偉大的力量是創造性,人類的創造性、人類的適應性。所以你一定會看到這些重塑的發生,你會看到一種類似Marco那裏看到的創新。適應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力量。
如果有人感興趣的話,我在LinkedIn上貼出了一項學習研究——它追溯到500年前,研究了當時的實際GDP情況。研究報告中有一條線,你不會看到我們所説的這些蕭條。即使在這條線上,他們也幾乎沒有波動,當你深入細看某一個時間點的時候,你看到了GDP下降10%,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但它過去了。因為最大的力量是適應和創新的力量,如果人們能很好地合作。
這就是我認為的這段時間內的情況。它會過去的——世界將會變得非常不同,會產生一個新的世界秩序。但它會過去,會被創造出來,因為我們現在面對的只是貨幣和信貸。貨幣和信貸是數字化的——我是説,確實有很好的服務行業,這些是真的。但其他一切都只是會計數字而已。
所以,最多就是幾年,當你做出改變,解決問題,努力堅持下來,你就會來到這個新的改良重組後的環境之中(restructured environment)——可以説,它(指前文提到的restructured environment)在很多方面都是更健康的。因為它(通過了)一種壓力測試。
歷史上,人們(經濟上)變得更虛弱,或者説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沒有準備好,是因為人們沒有建立足夠的儲蓄,或者他們強調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我們所經歷的)這是一種重新定位的體驗,在很多方面讓我們變得健康,甚至讓我們更欣賞生活中的基本要素。
Chris Anderson:好的,我來問一些我們在線觀眾的問題。早些時候的觀眾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你認為未來的經濟會有多困難?你剛剛已經非常正面積極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比如用了「蕭條」(depression)這個詞。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詞。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你剛剛所説的(經濟不景氣的程度)比市場上大多數人認為的更嚴重。市場表現就好像是聽到了壞消息,很多人似乎認為,也許在一年之內,等到經濟復甦,我們就會回到原地。而你説,不對!這需要更長的時間。
這是否意味着,存在某種市場尚未完全看到的系統性衝擊(systemic shocks)?或許這與一些市場玩家無力應對的,堆積如山的鉅額債務有關。而現在情形下,人們不能工作。
Ray Dalio:我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市場怎麼樣取決於你所在的市場和國家,而且大約25%到45%甚至50%取決於你管理的是哪種貨幣。如果你談論的是新興市場,他們的情況是會更糟,因為它們不會拿到足夠的(資金和信貸)等等。
我可以描述我所看到的情況。我們看到大約20萬億美元的損失;我們看到,在沒有資金支持,沒有信貸支持的情形下,人們的生意(可能)會失敗。你知道的,我們周圍到處都是這樣事情發生。所以當無錢支付時,就會出現失敗。
問題是,人們要從哪裏得到怎麼樣的支票來支付這些款項,來渡過難關?我們將經歷巨大變革重組(giant restructuring),我們最終會解決這些問題。(例如)醫院可能會破產,因為(目前的境況)對醫院來説有非常昂貴的支出成本,他們無法完全覆蓋掉損失。即使我們知道人們需要醫院,它們也會破產。
所以你必須一個實體一個實體地來看,然後來思考到底最終由誰來付賬。有些人錯誤的認為這一切是(由於)病毒,病毒可能來了又走,也許我們再也見不到它了,這是可能的,誰知道呢。但如果它(病毒)再也沒有回來,(也)會有那些人破產,會有那些人失去一些收入。
我們將改變我們的運作方式,在某種程度上,供應線也將改變。換句話説,自給自足(self-sufficiency),自給自足現在意味着什麼?我們在這方面做的足夠好麼?我們將重組我們的經濟和金融體系。我們不會回到過去的樣子了(we are not going to go back to the way it was)。
Chris Anderson:那麼,你認為金融行業面臨的系統性威脅會比2008年更大嗎?
Ray Dalio:是的,這比2008年發生的事情更嚴重,我解釋一下區別。2008年,一樣的,我們有銀行,意味着你有一定的槓桿。當經濟下跌時,過多的槓桿意味着你在會計上破產了。然後環顧四周,誰是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機構?你當然不想在這個時候讓銀行倒閉,然後你就可以借錢,借貸。所以人們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讓銀行繼續維持下去。企業和銀行一起,通過銀行,產生更多的抵押貸款….這就是那時的情況。
現在的狀況比那時更復雜,因為除了銀行,還有那些銀行之外的行業(在這場危機之中),這些分佈在各個地方的小企業。這是一場更大的危機,我們的貨幣政策也沒有那麼有效,因為利率下降已經達到了極限。僅僅通過央行購買金融資產和購買普通金融資產是行不通的,他們必須購買政府債。政府,許多國家的政府必須有效地將購買力和生產能力提供給世界各地需要的人。
Chris Anderson:人們在問,在現在情況下,什麼樣的行業、組織、公司最有發展前景?
Ray Dalio:這就是它的美妙之處。基本上有兩種類型:
有一些是穩定的日常必需品,不是槓桿類的公司,你知道(比如)Campbell soup company(一家食品公司)之類的公司,每個人都會一直使用它們。
然後是創新者,那些創新,那些適應能力強,創新能力強,沒有資產負債表問題的公司。換句話説,他們有漂亮的資產負債表,所以有資本玩這個遊戲。他們將是偉大的贏家。
所以總是有新的發明,新的創造力,新的順勢而生,最後成為一個公司,成就一個企業家。他們會做得很好,加上那些製造我們總是需要的東西企業。這些事情會做得很好。
Corey Hajim:我想在繼續聊一下市場,顯然這是個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而市場好壞並不總是與經濟狀況相關。在過去70年左右的時間裏,市場參與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更多的算法和量化的投資(公司)以及被動管理型投資。你認為這對現在的市場有什麼影響?對接下來幾年有什麼影響?
Ray Dalio:這些關於貨幣、信貸、和危機的原理,比如誰有什麼收入,誰有多少支出,誰有什麼樣資產負債表,我們如何處理貨幣和信貸。
這些(原理)人們常常忽略的,因為它們可能一生只會發生一次。比如上次發生(現在類似)的事情,要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但是這些基本原理一直都存在。
同時科技一直在進化和改變,比如把一個人的思想和想法通過算法來實現。我們已經這樣做了25年了,我們的運作方式是把一個原則——我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並把它寫下來——放進一個算法裏。因為人類的思考和計算能力是有限制的,(技術)使得思考和計算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是了不起的發明。
因此,當與計算機結合時,計算機有能力進行槓桿式的思考和複製。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進步。
所以當你考慮算法時,你必須理解它的本質,即(算法)正在處理的是否是合理的因果關係。這一切都歸結於:你是否理解(算法的)本質?你是否成功地將賭注押在了因果關係上?因為這是你賺錢的唯一途徑。
電腦可以用一種更先進的方式來處理它。一些人或錯誤的直接將機器學習應用到市場上,這一般行不通。我來解釋一下原因。
在算法決策方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給電腦指令,讓它遵循指令,這樣就能讓你想法得以實現;另外一種是你可以把大量數據輸入電腦,然後讓電腦自己決定怎麼做。
兩者的關鍵區別在於你是否理解因果關係?你必須瞭解因果關係,才能知道你應該相信什麼。因為你(給機器學習)的樣本可能不夠完整。
比如現在的情況就很難在你(訓練機器)的樣本中出現,因為你必須回到20世紀30年代才能有一個類似的時期。
但是學習的能力和創造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這就是我們時代的力量。有些人會做得很好,有些人會做得很差,但歸根結底你是否理解這些因果關係?這樣你就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了。
Corey Hajim:這與被動投資市場非常不同,被動投資市場(passive investment)現在佔了很大一部分,大多數人都把錢放在被動管理(基金)上。我知道每件事每天都在變化,但我也知道每個人都會有這個問題。我不會問你具體的投資建議,但每個人都在想他們的401k計劃,你對人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錢有什麼大體的想法嗎?
Ray Dalio:是的,首先,投資者必須明白他們可能無法玩好這個遊戲。他們可能無法正確的擇時買入或者賣出。要在市場上獲得成功比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更困難。你不會想到在奧運會上競爭,但每個人都認為他們可以在市場上一試身手,跑贏市場。
市場就像一個零和遊戲,現在有更多的錢在參與競爭。我認為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你自認為能夠正確的擇時。市場的競爭激烈,我們每年投入數億美元,這真的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所以個人投資者需要做的就是知道如何分散投資風險,知道如何以一種平衡的方式分散投資。所有投資者最大的錯誤是認為最近表現好的是更好的投資,而不是認為這個投資價格更高;而最近表現差的投資是最糟糕的投資,應該賣掉,而不是認為它更便宜了。
除非你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差異,(雖然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否則就會有麻煩。世界上財富的總量,本質上不會改變太多。一個上升,另一個下降。知道如何分散投資很重要——在資產類別中分散投資;在不同國家分散投資;在外匯資產中分散投資。分散和多樣化投資你的財富很重要。
不要認為現金是安全的投資。大多數人認為,我只是想要安全的資產,即使那些債券收益率很低。現金是一種誘人的投資,因為它沒有那麼大的波動性,但它會讓你的購買力每年損失2%。因此,現金幾乎總是最糟糕的投資。
所以你必須考慮換個思路考慮一下——你有投資一點黃金嗎?如果貨幣系統崩潰,貨幣被重新定義,你有一點其他資產嗎?多樣化和分散投資的方法很多,我一時也講不完。我試着在我的書裏和LinkedIn上傳達這些理念。我的建議是——多樣化和分散投資——對市場抱有敬畏——不要去做擇時投資,同時要意識到現金的危險!
Corey Hajim:好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在我們討論如何修正資本體制之前,我想再問一個大框的問題。我在Linkedln上讀了你的系列文章《the changing world order》,這篇文章真的很吸引人。我很好奇的你對「去全球化」的看法。如果想要實現復甦,似乎是需要(各個國家)協調和一起努力。如果我們現在從全球化中撤退,在經濟上和精神上有發生很多變化。這會讓未來變得更困難嗎?
Ray Dalio:如果我們退出全球化,這肯定會使事情變得非常困難。將理想主義與現實進行比較,説到全球化,誰會給那些在他們本國領土之外的人們開支票呢?有很多這樣的(需要幫助的)人。你知道的,我和我的妻子正努力幫助康涅狄格州的人們,(關於這個)我可以一口氣説出很多東西,比如這個工作是什麼樣子的,關於什麼等等。
國會和總統,他們開始討論我們將幫助誰,如何幫助?這將意味着什麼?這將涉及到真正的實際問題,而現實是——很多人將得不到幫助。
然後你就要處理他們(國家之間)會如何對待彼此——一個國家的漏洞和弱點是另一個國家的機遇。格雷漢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寫了一本書提醒我們,在過去的500年裏有16個國家曾經經歷過一個帝國對另一個帝國的挑戰。在這些案例中,有12個已經發生了戰爭,因為到最後,甚至都還沒有一個全球性的法律體系。權力是它的貨幣。所以當你陷入這些,如何解決爭端——誰得到了什麼——這就變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所以我是一個全球主義者。我有一個夢想和一個願望,那就最好的人可以一起,一起為共同的美好而奮鬥等等。現在是時候了,因為我們處在一個相互聯繫卻支離破碎的世界(an interconnected fragmented world)。這種分裂——我可以依賴別人給我我需要的東西嗎?或者我可以依賴他們不利用我嗎?——不,你沒辦法建立那些依賴關係了。這不僅存在於國家內部,也存在於國家之間。
Corey Hajim:聽起來你在談論生產力和生產力對我們的重要性。所有人都想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似乎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如此。如果我們都集中精力在一起提高生產力,以這種相互關聯的方式,我們都會做得更好,而不只是囤積一項資產或一套資源。
Ray Dalio:你説的對極了。這一直是正確的,在今天尤其正確。同時,(一定要)閲讀歷史,理解其中的機制、問題和挑戰。在美國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被孤立之前,這種分離就已經開始了。
這種去全球化在我們有這個(病毒)之前就開始了,這種力量還有更多。它的發生是有原因的,所以不要忽視這些原因,也不要忽視對歷史的閲讀和學習。
所有事情都取決於那些手握權力槓桿的人的行為。我想要説,比如,我去過中國很長時間,中國人在很多方面都在幫助我,幫助我們這危機中需要的東西。公開這麼説句話,甚至可以説這是一件具有政治挑戰性的事情。因為我們的世界是如此的支離破碎,甚至公開説謝謝你——謝謝很多人,很多公司,幾乎是危險的事情。因為我們現在的世界環境中,(誰是)敵人,誰是惡人,你是否在這(敵人、惡人)之列?
歷史總是要去妖魔化(和我們)不同的人。環顧你的四周,(這種情形,指妖魔化假想敵的情況)是存在的,我們如何擺脱這種境況,取決於我們如何對待彼此。
Corey Hajim:是的,這一點很重要。我想我們在座的所有人都會對在這種情況下幫助我們的不同的人説聲謝謝。我們需要彼此。
然後,我想談談資本主義(capitalism)的問題,幾天前我們討論的時候你提到過,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如何變得比以前更強大和更好?大約一年前,你寫了一篇關於資本主義需要如何改革的文章,主要關注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以及由此產生的問題。那麼,現在我們的機會在哪裏?我們能做些什麼改變?
Ray Dalio:(這個問題)我理解的是——這個體系產生的結果,我們目前得到的結果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的美國夢是什麼?是什麼呢,我們甚至不討論這個了。我1949年出生時,世界新秩序剛剛建立,世界新秩序在1945年建立。那時的體系崩潰,然後我們有了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我們(那時)沒有那麼多的債務,剛從戰爭中恢復過來。
那時是一個機會均等的環境。那時我們有一個美國夢,有一個和諧的環境,有一個共同的經歷。順便説一下,這(指上文的環境狀態)不是一次性的,不是百年一遇的。如果你讀歷史,你會看這些時期是在經歷了那種崩潰、衝突和爭鬥之後而來的。然後,人們去構建資產負債表,重塑體系系統,開始一個新的系統,一起奮鬥。
然後當我看向我的四周,在教育系統中上學的孩子和貧窮的社區正在分享——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別為此找藉口。因此,認為利潤制度可以完成一切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因為資源更多的分配給了那些擁有資源的人。
縱觀歷史——你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你會發現任何制度都傾向於服務那些制度的操控者。我們有一個資本主義制度,我們有企業家,企業家獲得資金,然後與政府合作,他們有一種共生關係(a symbiotic relationship),這對他們很有效。
所以它(這個制度)是自我延續的(self-perpetuating)。這些人(指制度操控者)受到的教育要好於,那些不在這個人羣之內的人(指那些非制度受益者),例如,在我們的體制中,收入最高的40%的人在子女教育上的平均花費是收入最低的60%的人的五倍。這就變成了一種自我延續。
當我看到這種境況時,我想説——的確,我是一個資本家——我相信這個制度,我相信它可以通過增加蛋糕的大小,有效的分配(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我們要討論如何有效地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確需要這樣做——總有需要改革的時候,而這些改革必須創造生產力。
這並不意味着僅僅是把錢送出去(給需要的人),而是意味着如何讓他們更加多產,從而使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在精神上更加富有成效,在身體上也富有成效,產出更多成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需要這樣一個系統,所以出於這些原因,我在LinkedIn上發表了相關文章,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閲讀)。
現在我們就正在重組這個體系。不管人們是否意識到,財富的轉移是巨大的,通過所有這些借來的錢,印刷的錢。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我們將一直會討論的一件事——可能是越早越好——那就是我們如何進行這種重組構造restructuring。我現在擔心的和我當時擔心的是一樣的——這是否會以兩黨合作的方式進行,既能擴大蛋糕的大小,又能很好地進行分配。而不是以損害經濟發展為代價,因為這樣會失去生產力。
有些事情是很好的投資。教育是一項偉大的投資。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越多,受教育程度越平等,就有越多的人有機會互相競爭,並在一段時間內提高(整體競爭力)。如果做得好,這將產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生產力。
但實際情況是,各州和地方政府認為這是一項預算項目,所以他們關注開支,在教育上錙銖必較。如果你在一個富裕的城市,你讓你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但如果你不是——而很大一部分人正在失去這種機會。
因此,教育這件事情必須好好規劃,這樣才有生產力,才能很好地分配蛋糕。每個人都相信這個系統是公平的,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的話,我樂觀地認為我們會達到目標。這是我們的測試,這是我們的壓力測試。
Chris Anderson:人們對我們如何走出困境,是否真的有可能以一種公平的方式重建經濟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我的最後一個問題來自我的推特:你認為當前的危機是否表明,低薪和/或低技能工人是維繫國家團結的因素,甚至比銀行和對衝基金更重要?如果作為重建的一部分,我們能建立一個提高他們僱傭利益的經濟體系麼?
Ray Dalio:這些人就是英雄。真的!我們給貧困學生捐贈了六萬台電腦,用於他們的學業。你知道的,一個富裕的學生和一個貧窮的學生的區別就是一台電腦,以便於有學習的機會和能力。我要感謝——那些會感到尷尬甚至害怕聽到這麼説的人——我想感謝他們為這一進程所做的貢獻。
與此同時,還有那些每天都在以各種方式服務他人的人。所以這是好的品質。就像當人們從戰爭中歸來,來到最偉大的一代,正是這種特性與品質讓我們的國家走到了一起。但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認識到每個人在這之中的角色和使命。一個首席執行官,一個在前線的英雄,他們都能很好地工作,一起前進——所以,是的,人們必須知道自己的作用,我們必須欣賞這樣的人。
我們必須認清現實——人們要有一定程度的基礎信仰,基礎教育,基本的醫療保健,基本的基礎——你不能低於這些。否則,當你低於這個水平時,就沒有機會了。而且這實際上是代價非常高昂的,(比如)以犯罪和監禁為代價。
所以,我們的一個使命是幫助那些從高中輟學去工作高中生,幫助他們重新進入高中然後在去工作。我們相信我們這樣做可以省下很多錢,因為監禁的平均費用每年要在4萬美元到每年12萬美元之間。而如果你讓這些輟學的高中生重新加入學習,讓他們正常的找到工作,會省下一大筆錢。
但是單單靠慈善家們做不了這件事情,這些支出是巨大的。所以,如果我們的國家做了這些事情,我認為那將是偉大的。
Chris Anderson:謝謝你,Ray。作為一個慈善家,你所採取的行動讓我深受鼓舞。還有你的一些同行,他們有是了不起的故事。昨天Jack Dorsey宣佈了他對人類的巨大貢獻,這讓我十分震驚——太棒了。這聽起來就像是你行走在權利走廊中的發聲,在那些財閥聚集的地方。無論是國家之間、公司之間、大財閥之間的合作,還是拳腳之爭。這都是如此重要。聽你談感恩,我們應該在某些方面有所感悟,比如中國(為我們)做了什麼等等。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對話經歷,當你試圖提出一個觀點(的時候),有多少人試圖推動這種類型的對話,而不是充滿敵意的恐懼對話?
Ray Dalio:我認為有一種普遍的錯誤觀念。我與很多你所説的掌權的人,或是政府工作的人溝通。我認為你必須意識到的是,很少有人是根據論點的質量來做決定的。大多數人,大多數人,就像類似於在戰爭中那樣,都有一個特定的目標(站隊),這些信息甚至來自媒體。你幾乎可以辨別出每個媒體或每個人是站在那邊的。
你真的相信有多少人是沒有立場的?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站隊(side)。在這個時代,或從歷史來看,能夠從兩方面看待問題並團結一致的想法,幾乎被視為軟弱或威脅,因為你必須站在一邊或另一邊,等等。所以説出來並不容易。比如,我想對所有(應該被感謝的)人,比如中國,説:非常感謝!(感謝)那麼多的呼吸器和口罩以及所有這些東西。
但這在政治上幾乎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會有人跳出來威脅,為什麼我要這樣做?人們會説,好吧,他是個親華派(China Lover)或者説,他是我們的敵人,他站在了另一邊。
所以我想對你説Chris,你有一個座談會,把(這些看法)帶給那些你認為最具攻擊性的政策掌權者,將這(兩方)放在一起。這樣你們就可以產生碰撞後的,深思熟慮後的分歧(thoughtful disagreement)。
我相信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同意見,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同意見是為了得到正確的答案,併產生融合,雖然這並不容易。
Chris Anderson:這對我們來説是個不錯的挑戰。我也相信深思熟慮後的分歧。Corey有工作是關於狂熱的質疑者(passionate disbelievers)對於不理性的仇恨的傳播,比如兩性之間的不理性的性仇恨,現在我覺得誤解如此之深。
Ray Dalio:但你會為此奮鬥嘛?換句話説,如果有人因為你説的是真實的和有爭議的事情而反擊的話,你會回擊過去麼?這很重要。這就是考驗。
Chris Anderson:我會反擊,我甚至想説我會打回去。絕對的。
此時此刻,每個人都在影響着其他人。我們有機會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鼓舞人心的故事,那些人類向人類伸出援手的故事,那些公司做着令人難以置信的事蹟的故事,那些暫時放下利潤目的的故事,那些國家互相幫助的故事。我覺得我們需要進一步詳述其中的一些故事,我們肯定會這麼做。我們每天都在努力做到這一點。我非常欣賞你談論的一些感恩的故事。謝謝你的聲音。
Ray Dalio:總結一下,我相信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但我們會順利度過。我們將以重要的方式進行重塑,這很好。謝謝你們分享這些值得考慮的想法。
全球遊戲進化黃金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4381-Q14400)
Q14381:
老師,我欠了信用卡及家人不少錢,但我又想做月供股票,增加資產,點算?
龔成老師:
首先,你一定要還左銀行的卡數先,因為這是較為高息的負債。
之後就是到家人的,如果家人是不用比息的,在理財角度,其實可以慢慢還,不過在家人的角度,這樣始終不太好。
所以,家人的錢,你點都要有「保持還款」的動作,至於每月點還,就你自己決定。
從累積財富角度,理論上,減慢還,將資金投資月供股票是較好的,但你一定要取平衡。
我會建議你想方法開源,增加收入,這是較有效處理你問題的方法,雖然會辛苦少少,但對你是最好的。
------------------------------------------------
Q14382:
老師,想問0144 招商局港口 前景如何?
另 香港電訊行業 總覺得搵唔到好多
6823現價 值得入?
另548深圳公路 升勢好勁 但見市盈市脹派息 都幾靚
想問有冇伏
龔成老師︰
招商局港口(0144)有一定的質素,不過,近年有關貿易的行業,賺錢能力低左,同埋風險大左。先講佢的基本面,佢係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港口開發、投資和營運商,係中國沿海主要樞紐港建立了完善的港口網,並成功布局南亞、非洲、歐洲及地中海等地區。
佢有龐大的港口業務,於中國處領先地位,絕對有其優勢。不過,貿易因素受全球及中國經濟情況影響,將令業務出現略波動情況。
另外,股本回報率低,加上中國進入經濟增長較一般的年代,都令這企業的賺錢能力較一般,整體質素而言,算是中等。
過往股價一般般,長遠來說將平穩,股息則十分穩定,但增長有限,現價有投資價值,但貿易問題對佢股價有波動,分注較好,同時不建議大注。
香港電訊(6823)是業務穩定的股票,過往的派息比率達100%,絕對是典型的收息股。香港電訊擁有一定的優勢,而且市場結構對其有利,令企業的生意與盈利得以保障。
電訊行業高速發展的年代已過,智能手機爆炸式增長時代亦不再,即是這企業並不屬於高增長類型,而是收息類。現時股息率有6%,有長線投資價值。
深圳高速公路(0548),同樣是不錯的股票,收入主要來自公路路費。現時9成收入依靠路費收入,另外佢都有做環保事業,這部份會有增長潛力,現階段佔比重很低。預期此股長遠會由收息股,慢慢進化成平穏增長股。
現時股息率雖有逾7%,但要留意計算當中包含了上年特別股息,這股息並不一定每年都有。扣除特別息計,只有不足3.6%,長線投資價值一般。
------------------------------------------------
Q14383:
呀Sir,我想問下呢,每個月可以儲到兩萬蚊,咁用幾多成投資 ,萬3投資,7千蚊儲,咁岩唔岩?
龔成老師︰
恆指過往市盈率,約為8-24倍的水平,恆指在27500點,大約為11倍市盈率,算是處合理水平。
我建議你以50/50去分配資,先用$10000去作投資,月供或分注買入優質股。
餘下的$10000會先儲起,等大市大跌時才入市掃貨,咁做會較理想。
------------------------------------------------
Q14384:
想問月供股票,港交所,領展,港鐵邊隻較好?
龔成老師︰
港交所(0388)佢係香港唯一獲認可的證券市場及期貨市場,在香港有壟斷性優勢。盈利方面有保證,問題只是賺多與賺少。
領展(0823)有一定規模,坐擁不少優質商場。,現有一些商場,有提升潛力。再加上佢開始在海外尋找有潛力物業,預期由本地化進一步國際化,這都是潛力所在。
港鐵(0066)因為港鐵的獨特性好強,運輸+物業的模式,令佢處於穩賺的局面,可說是無競爭,因此長期月供好適合。
以上3隻都是平穏增長型股票,都是十分優質,當中港交所和港鐵較優秀。作為月供的話,3隻都適合。
------------------------------------------------
Q14385:
你認為恆大嘅債券值得買嗎?現價好吸引,派息高,但風險高嗎?謝謝你!
龔成老師︰
我不如先從佢的股票、股息方面講起。恒大(3333)剛公布派息,以現價計股息率達7%以上。
但你睇佢過去財務數據,雖然見到佢生意不差,企業有賺錢能力,但負債情況不理想,處於極高水平,令這企業存有風險。
對經濟好時,佢有賺錢能力。但經濟轉差,物業滯銷,資金鏈出現問題,後果可以好嚴重,所以投資此企業風險不輕。
你投資債券,比起股票,能有較早的償債次序,同時有穩定的利息回報,但你要留意,佢本身已經好多負債,風險已不低。因此,佢的債券不是無風險的,你不能以100%保本去分析。
如果你能承受風險,才可以買佢的債券,我相信佢出事的機會不大,但如果樓市逆轉,可以大件事。
------------------------------------------------
Q14386:
老師,想問點先睇到嗰隻股票係最低位最便宜才買? 有時低處未算低 又或者一買就跌 我有好多呢啲經驗
龔成老師:
我地不是分析高低,而是計算平貴。
每間企業都有佢的企業價值,當中主要由資產價值與業務價值組成,計算後,比較現時股價,就知這刻平與貴。
不過,就算在平宜價買入,不代表不會跌,只是我地預期佢在長期,會回歸到企業價值,即是中短期可能會跌,但長期股價會趨向上。
------------------------------------------------
Q14387:
龔老師你好,我今年34歲,月入約3萬,一家4口住公屋,投資零經驗,有留意開你的投資分享,好想學習一下投資,希望老師可以俾一下意見。
扣除每月家庭正常開支1萬5千元,每月投資1萬,月儲5千元以備不時之需,希望15至20年時間後能達到收3萬元利息,這數字合理嗎?我應該怎樣部署?投資組合又應該如何 ?
謝謝老師解答
龔成老師︰
如果你希望20年後有3萬現金流,以5%股息率計,你要720萬資金。
策略上,你可以每月用$8000去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港交所(388)、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823)、深高速(0548)或潛力股︰比亞迪(1211),中生(1177)或福壽園(1448)等。
至於餘下的現金,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以恆指過去年平均回報10%計(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15000,20年後大約會增值至1000萬,這樣安排相信很大機會達至你的財務目標。
------------------------------------------------
Q14388:
唉,我冇資金
完全唔知點計劃
資本主義社會
龔成老師:
對呀,第一步要有資金,所以十幾年前,我做銀行得$10000人工,由零開始,就係明白錢搵錢的道理,我用盡各種方法,儲本金。
一星期返7日工,正職與兼職,帶飯返工,唔亂洗錢。用盡方法,將儲到的錢用作投資,5年累積到第一個$100萬。
$100萬多嗎?
當然唔多!
但$100萬就係重要的初期本金,有資金有可以玩錢搵錢的遊戲,就有機會向上流,否則,打死$1萬工一世!
------------------------------------------------
Q14389:
你好..龔成
我32歲, 投資了股票有4年多.
現時持有大約30萬現金-月入17K,
扣除家用及日常開支,還有6K
另外, 持有以下股票
1398 $5.54 13000
883 $8.71 3000
788 $1.26 12000
405 $5.32 5000
3 $14.8 4000
1) 我應否進行月供股票?
看了很多資訊有關月供既好處及壞處
也明白平均成本法
價高 買入少 ; 價低 買入多
但如果股價不斷上升 不是等於買貴了?
又看到其他財經人一些看法
在低位時不敢買入, 到來升回又會後悔沒有做任何操作
反而, 月供就不用理會, 還可以令投資者感覺一下大市的高低
高時, 可以減持及減供款.. 股票變回大量資金,
低位時又可以加大供款, 將大量資金慢慢放回股票內.
我覺得這個看法很好.
2) 打算月供3000 盈富基金
其實我也不喜歡月供的感覺, 覺得全手買入,乾淨利落些.
但我在想如果我不斷儲現金,
有足夠資金再入市, 又要等一個合理價
這樣的時間值損耗, 不是會令我的回報下低及現金也會貶值?
所以我才想月供股票, 這個想法是否有誤?
簡單講我不想再防守..
3) 分注入市VS長期持有
假設, 已到了合理價, 或自己能承受的風險, 少注入市.
股價升值了,已有一定盈利,因為長期持有, 不想沽出
哪升值了的股價是否不宜再買入?
哪分注的定義,是否只適用於買入價以下才加注?-「溝淡」有可分別?
4) 可否評論一下我持有的股票成績如何? 謝謝
龔成老師:
1)要準確定義高低,其實是好難的,當年我做銀行時,見好多散戶在$15買入港交所(0388),但當去到當時歷史高位$20時,99%都賣出了。
你想想,應該點定高低?
如何用策略?
如果我地馬後砲以為自己足到,就會變得自以為是。
所以,我地應該用一套面的方法,第一,月供股票應該長期進行,只要供的是優質股就得,因為當企業價值向上時,就算你之後供的價高左少少,仍然是值得,而月供的好處,就是減少了人為的因素。
當然,你中間增加或減少金額是可以的,但我希望你唔好單單用「股價」去衡量,而是同時有「價值」的分析,這會更加全面。
2)唔好比「感覺」影響到你,投資者「理性」是最重要的。
我會比較建議你用「平貴」去衡量投資策略,現時大市處合理,你部分月供,同時留有部分的現金,等機會,是最好的方法。
「留現金等機會」都是長線投資中,增加回報的模式之一,你都要用。
3)永遠都是睇「平貴」,不是睇「高低」。
如果現價$1,企業價值$1,合理。
當股價由$1升到$2,而企業價值升到$3,雖然股價升左一倍,但卻是平貴左,我地不應賣,應該買。
另外決定我地是否加注的因素,是自己的投資組合。
記住,我地投資是「將現金轉為冷產組合」的一個過程,要著重各股票間的配置比例,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
4)基本不差,但工行(1398)增長力不強,未必最適合你的年齡。中海油(0883)只是商品企業,質素不是最高之列,因此不會佔組合的比例太多。
------------------------------------------------
Q14390:
老師
想請教你
我有間海外物業,仲有一年就要比125萬
兩年後再比埋最後125萬
我想問我現在我還應該買股票嗎
有50萬買左1177 ,在$10.72買入
有20萬買左175,在$15.5
另外有80萬係月供股票
我唔知應該在餘下一兩年間
應該點處理好
可以比意見我嗎
謝謝
其間,會努力工作的
龔成老師:
1年時間,是比較短的時間,2年時間,相可以叫做中長期。
所以,你這刻要集中,處理左1年時間去比的費用。
你要計翻現時有多少現金,與$125萬的差距是多少,同時,在支付這筆資金之前,你靠收入與儲蓄有多少。
如果不足的話,即是要賣出股票,那麼,你就唔好再投入資金入股市,而是睇下,應該賣出那些股票去套現。
賣出時,首先睇那些股票質素差,會賣出這些先(記住,唔好睇賺蝕),另外,下一個賣出的,是佔你的組合比例過多的類別。如果之後仍是選股賣出,就選這刻股價較貴的。
------------------------------------------------
Q14391:
老師您好,我今年26歲,月入5萬,我希望30歲可以有500萬資產,我應該要點部署?
投資方面我現在持有以下股票:
941 ---1500股,77.1
857----30000股,4.85
19----500股,75.8
823----500股,79
778-----6000股,8.92
788------70000股,1.71
2314-----10000股, 5.5
1211----500股,38
1398---10000股,5.89
1810----5000股,10.82
其實857同941我知道自己犯了錯,想溝淡所以入多左,不過放中長線我又吾擔心佢地升吾番上去嘅…只係機會成本嘅問題,令我買吾到其他更優質嘅股票。
另外我有一份10萬元嘅基金。
短期儲蓄方面我持有10萬元現金,同10萬元嘅定期存款,半年後到期。每月基本洗費6000蚊左右,其餘洗淨就會草起佢。
中長線黎講,我有兩份每年供2萬元嘅儲蓄保險,一份儲15年,另一份儲5年。仲有一份每年供2萬元嘅危疾以備不時之需。以上就係我嘅投資組合,請求老師賜教!
龔成老師:
基本上,你的財富組合,都能做到「攻守兼備」,有適當的保險及現金,以及備用現金,其實防守部分已足,餘下要好好進攻。
現時你持有的股票,基本上都有質素,都可以長線投資,記住,唔好因為買入價因素而加注,只有在平宜價(即在有較大投資值博率),以及這股,在你組合的比例仍想增加,先可以加注。
你現時26歲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則小注已可。
如果你想30歲有$500萬資產,你要好大力去做儲蓄先得,要大幅加強本金,這點十分重要。現時的$20萬現金,不要用。
你要一邊投資一邊儲現金,你要投資「平穩增值股」為主力,再加「潛力股」(所以要大幅增加你的投資知識),提升潛力股佔你的比例。利用每月儲到的資金,以分注模式投入股市。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十分重要,如運用得好,將會大幅提高你的回報,你要好好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4392:
老師,我想請教一下你的心態,你年少的時候會否和身邊的朋友比較?
我相信很多人也會喜歡跟身邊的人去比較,但因着比較,我覺得很辛苦,老身常談的什麼不用和別人比較我做不到。
眼見一個朋友,她大我一年,19歲,她幫人補9個習,還有2份part time ,dse又考得好,讀緊survey,係專業工,而自己呢?
我明白應該視他人為學習對象嘛,但我一和她比較,便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有自尊自信可言,同時也沒動力去做好自己。
眼見人地19歲可能已經月入2,3萬而白己仲靠緊屋企,霎時覺得自己好似爛泥扶唔上炳咁,覺得好唔開心但又無動力去改變:(
龔成老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所以根本無必要事事同人比較。
比較,有時我都會,但不會對我有影響,我通常會睇下佢有無我學習的地方,我明白,我有我的強項,佢有佢的強項,我無可能在所有範疇都精通,我只要做好自己,同時學習別人強項已得。
比較不是問題,但你要同時學識欣賞自己,你都有你的強項,這是你要發掘的地方。
例如,你見人地補習賺到錢,但人地同時的付出都好多,你願意付出嗎?如果你無這付出,回報不及別人都是正常。
如果你比較完,你感得人地好強,你想學習,你要做的「不是要覺得自己無用,而是要行動!」
你可以立刻想想,自己如果賺得更多,別人幫9個人補習,你會否行第一步,幫一個人補習?
你要做的是行動!
你首先要找自己的目標、強項,有能力做到那些事,下一步就是行動!行動最重要,那怕是小小一步,都十分動要!
你睇完我同你講呢翻說話後,希望你立刻,用紙筆,寫低自己的目標,計劃,貼在家中當眼位,然後行動!
------------------------------------------------
Q14393:
老師 我的投資目標是投資組合的回報能打敗大市,每年複息回報至少15%,而我的股票組合居然跑輸大市。
組合(12,27,388,1211,1177) 當中只有1177,27跑贏大市,388,12與大市持平,1211蝕17%
我在反思,追求高回報同時,一部分資金買入指數型etf係咪更好,因為事實證明我的投資實力未夠強,未足以打敗大市。
所以最近研究etf,的確etf是好好追蹤大市的工具,但有2點,令我一直不願意買etf。
1,費用比率,費用比率當然愈低愈好,即使己經好低,但長遠複息計,吞食投資者的回報亦愈來愈多。
2,沒有股東權益,一般買股票擁有投票權,能出席股東大會,而etf雖然持有實際股票,但只有基金公司擁有股東權益。
我的問題是,投資真是一門大學問,我不太喜歡etf,但我承認組合中持有etf能降低風險。我們投資者是否應該不理會自己意願,能一切對自己有利的選擇都要做?
即是我應該買etf來達到打敗大市的目標?雖然我不喜歡etf
龔成老師:
小心犯了一個錯!
我地投資,一定以長期計算,唔好以一年的回報,去衡量整個組合的價值。好多投資組合,特別是如果當中有潛力股,都要3年以上才能慢慢顯現價值,因此,回報一定是長期計,唔好睇中短期表現。
你上述的組合不差,保持持有就得。
1)所以要投資費用較低的基金,例如盈富(2800)每年的管理費只是0.1%,我相信是全港最平的。
2)對,基金是比人管理,是較被動的模式,有好有壞。
如果我地有選股的能力,就不必投資ETF。但對於好多散戶來講,投資ETF仍是較好的選擇。
其實,你可以部分投資ETF,部分自行選股,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
Q14394:
你好成哥,follow左你兩年幾。我係2017年股票班同學仔。
好耐冇問問題請教你,自從上左你堂後,係投資 理財方面改變不少,依兩年連工作都有很大的改善,相信同個人思維有關,先感謝你既啟發。
今次想請教既係關放創業方面,其實一直想建立被動收入系統。
以前有開過店,亦有在網上做買賣,因正職問題都能夠好好去做,加上網店工作量頗大,一個人做衍生唔少客服問題。
依兩年都不斷同做生意朋友交流,發覺大部份都有獨特技能令盤生意做得住,草到舊客之餘又吸引到新客。
例如十分專業的網上營銷、IT知識去接project、專業攝影同拍片技巧、會計師、工程裝修等等…
反觀自己好似除左銷售都冇咩專長,而家online shop林立,透明度高,做網店競爭好大。又想做,又好多顧慮,應該點好
希望成哥可以指引下,謝謝你
但我確實已經想去發展副業,難得終於工作配合到
龔成老師:
每個人都有佢的強項,你唔需要太刻意同人比較,而且太過個人化,企業反而較大莊大,如果要搞大,反而唔好個人化,要系統化,麥當勞就是一例。
如果你過往有開過店,其實已有生意經驗,你會知道那些地方應該優化,當時的問題所在。如果當時已有穩定生意,只是工作量問題,其實一個兼職幫手,可能能解決問題。
當時你能夠有生意,即是你有爭取生意的能力,這已經是你的強項,你要做好這點,而客服問題,就交給員工去做,你自己就繼續找生意。
當然,現時網上競爭大,要開一門生意不易,但記住,你不是要「與別人比強項」,而是要「與別人比不同」,緊記!
生意的切入點,從來不是大家鬥強,這是無意義的,你要找出與別不同之處,獨特點,顧客能很易記得你的地方,專心做好一個類別,這是最重要的。你試試從獨有需求的方向去想想。
------------------------------------------------
Q14395:
老師我今年29歲,因做家族貿易生意,另上其他收入,平均一個月8萬,因未知中美貿易影響如何,有可能影響我。
因之前亂買股票及短炒輸接近百萬,現在重新出發我手上持有250萬現金,珠海物業約60萬。
日本樓兩層分別250萬及60萬價值每月收租進帳1萬3及25萬股票。
現打算將50萬再投入股市,請問有什麼可提議,我打算香港自己未來5年購入自住單位約800萬樓下的樓。
還有老師點睇珠海樓價,及本人睇好股票775 及173 作長遠投資。吾知老師點睇,謝謝
龔成老師:
記住,你一定要以「整體財富組合」的角度去分析,建議你以一個圓的模式,去寫低自己的資產分佈,各資產所佔的比例,你會好多野清楚好多。
唔好再做短炒,而是要以「建立財富組合」的模式去進行。
這刻你物業已足夠,不用太心急增持物業,否則會令你的比例過多。
另外,你這刻現金較多,應該將部分現金,以分注模式,轉為優質股,長期持有。
長江生命科技(0775)是潛力股,雖鰳都有投資價值,但這類股,不能佔組合太多,因此你只可以小注投資。
嘉華國際(0173)有質素,現時股價合理,可分注投資。
另外,建議你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記住,你不是炒賣,而是配置,買入優質股長線持有。
另外,以你的年齡,財富仍有一定的增值力,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4396:
龔sir,另外岩岩去完大陸返黎,見到路面上好多BYD既車...令我考慮緊好唔好入返d 比亞迪....但如果同時候持有比亞迪同吉利係咪好奇怪既組合???
始終佢地未來可能會成為左競爭對手,係咪應該選其一好d?
龔成老師:
中國車市中短期仍會較弱,不過,長遠仍是正面,加上比亞迪(1211)發展得不差,在外國都有好多歐洲國家,正試用佢的電動車,我相信佢的前景。因此這股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至於吉利(0175),同樣是不差的股票,可長線投資。
其實,只要是優質股,而你又能了解與分析,就算同行,都可以一同持有,這可以有分散風險的作用。不過,同一行業不能佔你股票組合的比例太多,你只要用「比例」的角度分析就可以了,無論一隻還是三隻,概念都是一樣的。
你最好唔好佔股票組合過3成,這就無問題。
------------------------------------------------
Q14397:
老師你好,朗廷最近半年都跌左,請問現時入朗廷是否合理區?如果是,入10手會否太多?還是維持分注入較好?
本人見它派息穩定並較高息,考慮長線持有。
但亦矛盾於其業務沒有更大增長。
謝謝 老師
龔成老師:
朗廷(1270)是酒店類別的房託,雖然都有一些協議的租約,但始終都會受經濟週期的上落影響、遊客情況影響,因此在股價及股息上會較為波動。
香港的社會情況,對佢都有一定的影響,但我相信這只是中短期,這刻反而令佢有更大的投資值博率。
現時股息率去到8%,已反映香港的不利情況,有投資值博率,現價合理,分注投資可以。增長力不算強,你預佢平穩增長。
至於入多少,最主要睇你組合的比例,只要唔好過多比例就得,你要衡量這類股,應該佔你組合的比例多少,同時,同一隻股,佔組合比例不能太多。
------------------------------------------------
Q14398:
師兄,1951現價合理嗎
我見行業獨特 有興趣
龔成老師:
錦欣生殖(1951)本質不差的,長遠有增長力。
佢主要係中國及美國,透過合約安排從事經營及管理輔助生殖醫療機構,以提供輔助生殖服務、管理服務,以及輔助醫療服務。
佢的自有輔助生殖醫療機構,包括位於中國的成都西囡婦科醫院及深圳中山泌尿外科醫院,以及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3間HRC Medical手術中心以及NexGenomics PGS實驗室。
佢過往的財務數據不差,生意與盈利都有不差的增長。
不過,佢上市年期不算長,加上佢現時市值去到$250億以上,就算佢盈利增長快速,相信佢接下來幾年,每年盈利都只會有幾億,以這作假設推算,佢現時的估值都幾貴。
如果你見佢有回落,先小注投資,之後再跌先入。
------------------------------------------------
Q14399:
龔sir,你好。
多謝你分享行之有效既理財知識及方法。我很喜歡看你寫的文章及聽Youtube的分享,極具建設性!謝謝
受龔sir鼓勵,本人由2020開始月供股票,希望獲得龔sir既指點
本人24歲,3年前開始做私人健身教練(Freelancer),有自己既客(10-12個),收入依舊很不穩定 月入介乎八千至一萬四之間。
另外,為增加競爭力,今年開始進修運動治療(大學生Yr3),為期2-3年。
本人有開源節流的經驗,每月開支最多可減至二至三千元。來源方面:有幫中介公司教1-3個客,幸運的話會接到相關的教班合約 以增加收入,有必要時會做散工。
節流方面:懂得購入當季食材並自行煮野食,甚少娛樂/逛街,現時八成的客人都是在我居所附近,車程15mins內。
受到龔sir教的Time Value of Money、平均成本法及主動創作被動收入等理財概念所啟蒙,希望透過月供股票增加創業成本,用於畢業後的小生意上(與現有工作相關)。
現有後備生活金約3萬,可月存3千(男友給的生活資助金,存起以便他之後置業用),打算月供股票5千。若把5千全部供盈富(2800)適合嗎?
龔成老師:
首先,你方向正確,利用各種方法,去盡力開源節流,因為你這刻24歲,是累積財富的黃金年期,要盡全力做,之後才慢慢放鬆。
不過,你都要同時作出長期的提升,例如你進修運動治療,方向正確,但你要多想思考,進修與前途的相關性,尋找相關性較高的進修,亦要想方法提高你的身價。
你一天24小時,用盡都是有限數,因此,除了找更多客外,另一方法是提高你的身價,你要提高自己的形象及競爭力,這都是你長遠要發展的方向。
至於你現時的開源、節流,方向正確,保持做就得。這可以令你有更多的初期資金,能作出投資。
現金$3萬不要動用。月供$4000盈富(2800),可以的,如果你本身有其他心水股,就可以減$1000盈富,供該心水股,如無,就$4000供盈富。
以你的年齡,財富仍有一定的增值力,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4400:
我剛剛睇到「財務自由行」講借貸可以加速達到財務自由,我想知呀sir你08年/15年果時有冇曾經試過運用借貸去掃平貨。
其實係咪只要計算到股息足夠支付借款利息就可以好安全地建立更多資產?
龔成老師:
對,借貸是加速財富增長的方法,但有利有弊,因此要平衡運用,第一,要明白當中風險,第二,要控制好比例(財務自由行有講),第三,要有息差或時機。
我一向都有在物業方面運用,因為物業運用的風險較少。
至於股票方面,在2008年,我當時利用私人貸款,去盡力掃股票。最主要是因為當時股市大平賣,是盡力掃貨的時機,因此,是運用最後一張皇牌「借貸」的時機。
所以,不能為借而借,而是有機會才借,這點十分重要。
----------------------------------------------
多謝各位提問,若然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的,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的部分刪去。
另外,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全球遊戲進化黃金 在 Amongus我的世界3.0:我手握黃金劍,進洞尋寶 - YouTube 的必吃
Amongus我的世界 進化 :手持 黃金 寶劍,對戰苦力怕,展開激烈逃脫. 辉哥 游戏 解说. 辉哥 游戏 解说. •. 155K views 10 months ag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