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蘭陽創作繪本《我家住在田中央》呼朋喚友來抽書,認識宜蘭 📣
用童趣的望遠鏡,看到四季不同的蘭陽平原
故事內容📚
小女孩拿著望遠鏡,站在陽台上和媽媽比賽誰是千里眼,並將所見之景象畫成圖畫。不同於媽媽全景式的觀察,小女孩的眼光像特寫鏡頭,聚焦在動態、有趣的事物上,例如:把秧苗插入土裡的插秧機、像一把把小剪刀似穿梭的燕子、花花綠綠的稻草人、跳舞的白鷺鷥、紅紅彎彎的利澤簡橋等等。
對比成人和孩童所見的不同視角,書中小女孩在望遠鏡中發現的景物,作者也以不講求正確比例的仿幼兒繪畫手法來呈現,透過童趣的表現方式,貼近年齡層較低的讀者們。
🎨 🎨 🎨 🎨 🎨 🎨
作家背景👩🏫
石麗蓉老師當了二十五年的老師後,現在定居在美麗的蘭陽平原上。因為身分證上的出生地註記著宜蘭,父親與先生都是宜蘭人,所以對宜蘭有著深厚的情感。目前從事繪本、詩和繪畫創作以及兒童美術教學。作品曾榮獲文化部金鼎獎、好書大家讀、信誼幼兒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等。喜歡採集生活中、生命裡讓人心動的題材,並用簡潔而有韻味的文字和畫面呈現出來。
相關報導📰
宜蘭縣政府
https://reurl.cc/v1M1l1
書蟲媽🐛
https://reurl.cc/WLnL67
🏠
購買連結🛒
隨書附贈紀念版及創作版明信片,可畫下並收藏屬於自己的風景
小魯文化
https://reurl.cc/9XlXj8
博客來
https://reurl.cc/LdEd8a
🌾 🌾 🌾 🌾 🌾 🌾
抽獎參加辦法
🌾按讚
🌾設公開分享文
🌾留言「2020蘭陽創作繪本《我家住在田中央》」,並tag 2位朋友
活動於12月18日(五)晚上12點截止,於12月19日(六)公布一位中獎朋友,本次贈書由書蟲媽提供,並提供郵寄(限台灣本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逐鹿之海:一六六一台灣之戰」小說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朱和之 本書特色: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首獎第一人 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得獎作品《逐鹿之海》 這場戰役沒有勝利者,飢餓是最大的敵人! 為了糊一口飯吃,你願意付出甚麼代價? 是甚麼樣的力量,讓來自東西半球、...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大書蟲帶小書蟲來啃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2021第十一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全球徵文! 的評價
- 關於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情報] 2023第十三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7/28)- 看板Literprize 的評價
- 關於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诠释历史,洞察人生!第十三届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参选报名中 的評價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聯合文學 新書分享:《#我的室友卡夫卡》※
伊絲塔〈藏石之家〉(節錄二)
奶奶說,只是很不幸,爸爸出生那天,剛好爺爺爬樹摘椰子,不小心掉下來摔斷腿,跌下來那刻,爸爸剛好出生。所以爺爺總說爸爸是剋他的孽子、掃把星,爸爸出生後很少跟他說話,更甭說給他好臉色看了。
妳彷彿看見爺爺拄著柺杖,一跛一跛的背影無限拉長,蓋住爸爸的臉、童年,直到現在。
無形的罪責,都壓在爸爸身上。
爸爸是家中最不得寵,地位最卑微的,媽媽也說過。雖然住得極近,爸爸只有過年過節才會下去探視住在魚池旁的爺爺。他會帶三個小孩上樓,把我與弟妹們丟在樓上陪爺爺,自己便默默下樓找大伯聊天。
或許爸爸那麼聽大伯的話,也是因為大伯在家中最得寵,躲在他背後就無事了吧?
從小到大,我不止一次聽媽抱怨大伯予取予求,彷彿整個家都是他的廚房,用爸爸名字刻私章、抵押祖產,再買房過戶給自己的四個兒子。
爸爸一聲不吭,如石沉默。
跟爸爸不一樣,我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不怕真相。
那怕真相一如石頭般沉重。我開始理解爸爸的壓力在哪裡。因為他哪也不能去,只能守著老家,爺爺與奶奶,還有四個兄弟打拚起來的祖厝。
最近,我還發現爸爸撿的石頭都很像人臉,男女老少,各式各樣的臉,它們不經意地出現在角落,有的微笑,有的哭泣,有的一臉惶然。只要一轉身,就會跟這些臉對上。
它們彷彿都在說:「看我吧,我如此存在著,即便沉重,即便無人注意,仍是渴望被愛。」
渴望被愛,這點我跟爸爸一樣。用優秀的成績、學位,拋光打磨生活的每一面,像水晶一樣,為了證明自己遠行有足夠的發光理由,任缺席、不在場的歲月,填滿最遠的傷口。彷彿隔得遠遠的:老家的瘋姑姑,心力交瘁的奶奶,快被逼瘋的母親,沉默不語、體力不斷倒退的爸爸……那些沉重問題都像石頭一樣,只是暫時擋在那裡,時間一到就會自動解決,搬到看不見的地方。
然而每到一個外宿的房間,或換到異地工作,我非得帶水晶不可。彷彿有它們陪伴,生命才完整。水晶堅硬,禁不起摔;就像石頭摔碎、分裂、落地就不完整。
堅硬外表下,藏著敏感脆弱的心。
現在的我慢慢能瞭解,為何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跟脆弱敏感的賈寶玉,都是石頭變成的。
不同的是,孫悟空多少渴望唐僧對他有豬八戒那樣的溺愛與重視,賈寶玉則渴望父親對他的管教不再嚴厲。爸爸跟在大伯的身後看著爺爺,而我在奶奶與媽媽的背後躲著爸爸,只是一個渴望被看見,一個希望不要被看見。至少,不要第一個被發現。
無處可躲,石頭就是最好的掩護。
石頭無罪,石頭不說話,石頭靜靜存在。
畢竟我與爸爸,都是這般有稜有角、脆弱又敏感的存在,即便無法隱藏,卻渴望愛、需要愛,想被人好好珍藏對待;我跟爸爸是如此不一樣的一樣,不同的相同。
想起華萊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的詩句:
「是逐出、拉扯,白日成為碎片,哭喊你的石頭詩節?
人在哪裡聽見真理?這唯一。」
爸爸是唯一。
現在我懂得傾聽,開始欣賞爸爸的石頭,慢慢體會要得到愛,唯有先給出愛。雖然家裡石頭仍到處擋道,但我發現自己已不再排斥,慢慢能接受它們在那兒了。就像我接受爸爸的存在。雖然表達方式如此抽象,但只要彼此理解,那怕時光流逝,孫悟空掉牙、禿頭、啤酒肚……仍是可愛的,「可以值得好好被愛」。
我衷心希望,這分愛與理解,不會太慢。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伊絲塔 創作
#林依儂 手寫,Instagram:writingxphotography
※〈#藏石之家〉全文收錄於伊絲塔最新創作集《我的室友卡夫卡》(#聯合文學,2020年9月21日);新書上市時,我們曾分享該篇的節錄內容之一(請見留言處連結)。
※伊絲塔(1982-)
政大文學博士。散文作品曾獲第十八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類、梁實秋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台中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等。著有《#飛羽集》,《我的室友卡夫卡》,後者曾獲第三十二屆 #梁實秋文學獎評審獎。
聯絡信箱:ishtarstory@gmail.com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報出版 小說分享※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桑青日記──美國獨樹鎮》
「行動會議」還沒採取行動就鬧內鬨。一天晚上,小鄧開完會很是納悶,一個人到紅蔥酒店去喝酒,碰到一個美國女人:娃娃臉,婦人身子。他們喝酒、跳舞,最後她要他到她公寓去。她住在一百一十街一幢黑黑高大的「公眾公寓」。她一進屋就脫光了衣服。他和她上了床。他撫摸她。她呻吟。他突然想到漢口租界上公園門口的牌子:華人和狗不得入內;想到租界上外國巡捕打洋車夫的棍子。他的手仍然摸著她的身子。她的呻吟到了高潮。他卻對她說那是他們第一次,也就是最後一次;他從不見一個女人第二面。他那麼說著,他的手在她身上摸的更溫柔了。女人好像沒有聽見他的話,只是又哭又笑地大叫王八蛋,她從來沒有那樣子快活過。她身子猛地一抽,就靜下來了,那時候他自己興奮起來了。他鑽進她的身子。她不住嘴地說話了:床就是男人的放大鏡,男人的自我中心在床上放大了一萬倍!放心吧!她不會留住一個外國人;她和他上床只為了無聊。他仍然在她身上做運動。她拿起床頭電話和另一個男人大談男人性器官。她在電話上大笑。小鄧在她身上大叫──她的話叫他興奮,最後她對電話說:「我身上這個小支那人可有個大棒子!」小鄧突然軟下來了,從她身上翻下來。她扔了電話,說那是她生平最大的侮辱;從來沒有一個男人在她身上變成性無能。小支那人!小支那人!小支那人!她對著床上光身子的他不住地大叫。他披上衣服走了。他再不走就要扳出水手刀殺人了──他永遠帶著水手刀。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聶華苓 作品
#1u04少女 節選
#Gloria 手寫,粉專 字遊空間,Instagram:gloria_handwriting
※聶華苓小說《#桑青與桃紅》(#時報出版,2020年2月)
※出版社粉專 時報出版思潮線
※聶華苓(1925-)
出生於武漢,南京中央大學畢業。一九四九年隨國民政府遷臺,從事創作,曾任《#自由中國》編輯,於臺大、東海大學任教,後應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之邀赴美訪問,一九六七年與安格爾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四十餘年來,已有七十多個國家與千位作家因此計畫能與世界各地作家交流。
著有《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三生三世》、《三輩子》等二十三部作品。《桑青與桃紅》英文版獲頒一九九○年美國國家書卷獎,二○○九年獲頒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同年獲授臺灣二等景星勛章。二○一一年獲頒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特別獎」。
※原有留言抽獎(已結束),規則如下:
標註兩位臉友一起來閱讀(寫什麼不限),即有機會獲得《桑青與桃紅(新世紀珍藏本)》。
#離散 #離散文學 #離散文化 #情慾書寫 #種族歧視 #美國國家書卷獎 #新世紀珍藏版 #Diaspora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逐鹿之海:一六六一台灣之戰」小說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朱和之
本書特色: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首獎第一人
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得獎作品《逐鹿之海》
這場戰役沒有勝利者,飢餓是最大的敵人!
為了糊一口飯吃,你願意付出甚麼代價?
是甚麼樣的力量,讓來自東西半球、地北天南的人們聚集在這一片小小的海灣裡彼此廝殺?誰的信仰和價值,才是上天眷顧的一方?
以三百六十度環場視角,逼真重現將近三百六十年前的熱蘭遮大戰。在荷蘭東印度公司、臺灣漢人移民、西拉雅族蕭壠社以及國姓爺鄭成功軍隊的價值衝突與生存競爭之間,追索人性亙古的欲求。
太多人在這塊土地上失去生命,最後換來甚麼?
他們想在這裡找尋甚麼?
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清晨,當濃霧被朝陽驅散,熱蘭遮城守望的哨兵詫異地看見海上出現了一片光禿禿的森林,仔細一瞧,那竟是無數戰船。多年來荷蘭人恐懼的噩夢終於成真,城內警鐘急響、人們奔走呼號:「國姓爺來了!」
多年來,荷蘭人始終提防著國姓爺對臺灣的野心,卻又無法抗拒與之接觸貿易。雙方彼此試探、爾虞我詐,最終無法避免一戰。而這場巨大的戰爭風暴,將來自東西半球、地北天南的各色人物捲入小小的台江內海周邊,彼此屠戮傾軋。
荷蘭商人、新教傳教士、瑞典貴族、日耳曼士兵、印尼僕傭,為了守護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殊死奮戰;敬畏天地諸神的西拉雅頭目、篤信基督上帝的頭目之子,在戰火中走向敵對兩方;泉州海商、漳州地主,為了赤崁大地的開墾與兩岸通商利益爭鬥不休;福建水師、內陸將領,同處國姓爺的復國大纛之下卻彼此懷抱異心。
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道德大義、宗教信仰、世俗利益與個人情感,促使他們在事件中採取不同行動,推動局勢發展也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在戰爭中承受巨大創傷,也都有所領悟。
這部小說以史詩般的視野描繪大局變遷、政商角力、人文風貌和壯闊的戰爭場面,呈現十七世紀臺灣不可思議的豐富景觀。並且刻劃戰爭中各種飢餓的樣態──鄭成功以小吃激勵軍隊士氣、荷蘭小兵為吃上一口肉而捨命冒險、流寓文人以忍飢彰顯志節、漢商爭奪田地、鄭軍極度缺糧不得不放棄攻擊四出屯墾……藉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點出人類紛爭的根本原因,也呈現了這場驚心動魄變局的國際性、多元性、文明衝擊性,以及人們在危難中的掙扎與昇華。
作者簡介:朱和之
本名朱致賢,一九七五年生於台北。畢業於傳播科系而偏好文史。好音樂,不求甚解。
著有長篇歷史小說《鄭森》、《樂土》,歷史隨筆《滄海月明──找尋臺灣歷史幽光》,幽默小說《冥河忘川有限公司》,音樂人物傳記《指揮大師亨利‧梅哲》,編著有《杜撰的城堡──附中野史》等。兩度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以《逐鹿之海》獲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佳作,以《樂土》榮獲二○一六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首獎,為該獎創設六屆以來第一位首獎得主。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情報] 2023第十三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7/28)- 看板Literprize 的必吃
首獎6萬元、貳獎5萬元、參獎4萬元,佳作各3萬元,並各贈獎牌乙面。 (三)參選作品必須未曾在任何書報、雜誌、網路等發表;已獲其他文學獎項者,不得參選 ... ... <看更多>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诠释历史,洞察人生!第十三届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参选报名中 的必吃
近日,公益信托星云大师教育基金发布2023第十三届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作品征集信息,信息中显示,海内外从事文学创作者皆可参选,截止时间为7月28日。详细如下:. ... <看更多>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作品 在 2021第十一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全球徵文! 的必吃
2021第十一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6月1日至7月23日.全球徵文-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為提倡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風氣、發掘優秀作家及作品、獎勵在文學方面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