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士培訓|自助互助讓社區更安全!
#歡迎更多社區下次一起加入
上星期四(10日)在宜蘭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7地震,深夜接連數次的有感地震,讓國家級警報再度響起,好在全台目前都沒有重大災情傳出,不過一個晚上的連震也讓不少台中市民想起當年的「921大地震」。
在當年防災意識,及建築法規還不普及完善的年代,一次大地震的發生,讓大家都付出慘痛的代價,也讓所有人認識到天災隨時都有可能會降臨,沒有人是局外人。
近年隨著防災意識高漲,大家開始注意到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或許就潛藏著危害,除了地震、風災、水災等天然災害以外,火災、氣爆等人為災害也愈加頻繁,尤其在目前居住型態的轉變,以及伴隨都市化的發展,公寓大樓在近年來成為都市地區主流的居住型態,災害的類型也更為複雜。
在社區大樓林立的現今,每當災害發生後,「自助」、「互助」的能量需求更為迫切。建立自主救災機制,並有核心參與者來落實自主防災,與由下而上的永續運作機制,才能有效降低災害傷亡及損失,社區「防災士」的角色由此孕育而生。
根據專業救災經驗,如果社區中有「自助」、「互助」防災士的配駐,臨災時將有更多應變的空間,而且平日可帶領大家進行防災準備、臨災時可發揮緊急指揮與安定人心的角色,災後可集結大家對資源與安置做有效處理,將可能的危害降至最低。
此次我們特別與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 共同合作,並初步徵詢幾棟平時互動較多的社區管委會,展開社區「防災士」的培訓,11月底時在台中市北屯區、東區、南區率先展開了培訓計畫,我們希望能夠達到理想的居住型態,就是「每棟社區大樓都有防災士」、「防災士就是你的鄰居」!
在社區主動積極的參與下,社區防災士理念也讓北屯區30個公寓大厦、東區南區25個社區大樓的大力響應,各社區派出1至2名代表參加培訓課程。
在中央立法上,內政部也已頒布「#防災士培訓及認證管理要點」,參與培訓課程完訓且通過測驗者,將獲得消防署頒授防災士資格,正式成為國家與社區防災能量的一部分。
社區自主防災是台灣未來整體防災體系建構的趨勢,此次的培訓僅是一個開始,未來也歡迎社區大樓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會持續與李鴻源前部長合作,推動社區防災士的培訓,協助更多社區擁有更多的「防災士」,讓「防災融入社區生活中」這樣的理念推廣下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8的網紅阮昭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 今天「阮ㄟ觀點」要跟大家分享”防災士”。 台灣的防災士概念從日本引進,只是日本細分為防災士(社區防災觀念推廣)、防災介助士(技能技術協助)。 昭雄在台灣成功推動的防災士的認證,主要由內政部消防署、台北市及各地方民政局、消防局,舉辦訓練課程,加強防災知識、議題、基本技能。 防災不只是...
內政部 防災士 在 徐榛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又是風災地震複合式災害,同時並存,而花蓮綿長海岸缐首當其衝,花蓮縣政府這幾年,無論在硬體建置或軟體提升,已成立特搜隊、特搜中心、防災教育訓練,都積極推動投入,而社區鄰里的自主防災觀念,更需落實推動,感謝此次紅十字會針對干城社區自主防災課程,花蓮縣政府這幾年來對韌性社區與自主防災觀念,分年分期投入輔導工作,恭喜今天到內政部受獎團隊:
1,花蓮縣政府
2,玉里鎮公所
3,國興里韌性社區
4、績優防災士獎-黃智益先生
也感謝花蓮縣消防局吳兆遠副局長帶隊,這是花蓮的榮耀。
內政部 防災士 在 阮昭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防災議員 #阮昭雄 #防災學者 #馬士元 #居家檢視 #日本 #防災士
防災一直是我關注的議題
日本因為阪神大地震,開始重視防災士制度;主要由政府退休的高階公務員來倡導,由民間自費訓練防災士志工,再跟各縣市政府合作,提高人民自助互助的防災能量。
日本的企業防災士則由企業出資訓練,目標是”全社員防災”概念;舉例遇到類似錢櫃KTV公安意外,或許就能降低災害損失。
台灣20年前開始推動防災政策,但至近年才開始有較規模的訓練規劃。台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受內政部消防署委託,制定防災士的課程,再由全省10個培訓機構,做第一線的在地訓練。
不論民眾或企業,都要培養自己的防災意識;未來如果面臨重大災害,當政府公共部門資源還沒抵達前,民間要能自助、互助,最後才是公助。
防災士不是只有防災,還有減災。舉例大家可以檢視家中的家具,是否做好固定?遇到地震會否容易掉下來?或是避難時要準備防災背包,這些都是民眾可以自己去做的基本工作。
#日本 #阪神大地震 #防災 #台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 #內政部
內政部 防災士 在 阮昭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家好!
今天「阮ㄟ觀點」要跟大家分享”防災士”。
台灣的防災士概念從日本引進,只是日本細分為防災士(社區防災觀念推廣)、防災介助士(技能技術協助)。
昭雄在台灣成功推動的防災士的認證,主要由內政部消防署、台北市及各地方民政局、消防局,舉辦訓練課程,加強防災知識、議題、基本技能。
防災不只是政府的工作,企業如果也具備防災能量,則大家都能為城市防災安全,盡一份社會責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aOkfOGqkz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