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身體的反映認識真實的自我
尼采認為,身體才是深淵中的深淵。
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出現過許多次「深淵」這個詞,指得也是身體的深淵。身體,就是這麼有深度且模糊,遠比我們所認知的語言和理性更巨大,紮根於更深的深層心理,因此難以靠近,但也是越了解就越覺得新奇。
因為那樣的模糊,我們的四周圍繞著許多扭曲與壓抑,無數的情緒層層糾纏;那些情緒先於語言,伴隨著無以名狀的事物。那樣複雜的情緒會以模糊的感受、以身體的感覺出現。
也因此,為情緒取名時,絕不能使用抽象的名字。身體已經產生模糊的情緒了,我們卻為它取了一個類似「憤怒!」的抽象名字,或僅是以「生氣!」這種單純的情緒名詞代稱,並無法使兩者相符。這是因為用語言切斷的部分情緒,與實際發生的情緒並不一致。當我們所認知到的事物與情緒不一致時,身體自然不會有所回應。我們應該要保留那份模糊,並且為其取一個十分具體的名字。就像前面說過的「沸騰的心」、「沉重黑暗的恐懼」等。即使實際取名仍沒有任何反應,那麼通常都是因為太過抽象或是名字過於簡單的關係。
模糊的情緒,會以十分細微的差異偏離你所取的名字,這時應該更仔細觀察,再為它取一個更符合、更貼切的名字。例如:本以為是沸騰的心,但其實可能是熊熊燃燒且緊繃的攻擊欲望。這樣一來便必須配合這種感受,再次將其取名為「熊熊燃燒且緊繃的攻擊欲望」,並觀察看看身體有沒有反應。
此外,有時身體不會從某個部份產生鮮明的感受,反而是淸楚地想起特定的景象,就像對情緒的隱喻一樣。如果能夠具體且生動地將那景象表達出來,也能達到認淸情緒的效果。
情緒不是只有一種,尤其模糊的情緒更是如此。那些模糊的事物,其實是眾多情緒堆疊而成,其中甚至可能混入了扭曲、壓抑其他情緒的恐懼等。
舉例來說,現在有個失戀的人,他因為失去摯愛而感到心如刀割,但靜靜觀察那份情緒,會發現其中有「是不是該再努力挽回試試看?」的「遺憾」,也有即便只有一次機會,也仍希望能再擁抱對方的「渴望」,更有再也無法與愛人在一起的「恐懼」;更可能參雜了曾經視為此生摯愛的對象消失,所帶來的「空虛」,以及因兩人關係破裂而起的閒言閒語所導致的「羞愧」等情緒。我們可以說,這世上沒有一種只能稱為「悲傷」的離別情緒。
試著回想生氣的瞬間,便會發現也是一樣的情況。首先,我們會感覺對方與自己站在對立面,但那一刻也能感受到對當下狀況的「恐懼」、對對方的「愛」。相反地,那些靜靜聽從對方指示的人,也可能會同時感受到必須服從的心態,與討厭這種虛耗的「不滿」。
實際上,就連吃東西也藴藏了多種情緒。例如:現在有個喜歡吃辣的人,由於他平時就吃得很辣,所以經常感覺肚子不舒服,胃部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如果我們把雖然很辣,但卻看起來很美味的食物,端到這個人面前會怎麼樣呢?他或許會開心地享用,然後感到非常滿足。他會想:「啊,辣到讓人說不出話來,居然有這麼美味的東西……。」不過另一方面,他內心也會有另一個聲音說:「哎呀,肚子好難過,這樣下去會不會把我的胃搞壞?」萌生對健康的擔憂與不安。情緒就像這樣,不只會有一種。
由於我們生活在用語言裁決一切的社會中,因此會單純且習慣性地認為情緒就只有一種。這或許是因為我們不假思索地、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認定「事情本來就是這樣」所致。畢竟,依照我們所學,離別就只是心如刀割的「疼痛」,生氣就是「憤怒」的爆發。也因為我們一直將感受或情緒是為單一的存在,所以經常無法更專注傾聽更根本的情緒。
如果能為自己模糊的情緒與感受取名,一層又一層的情緒就會漸漸顯露。只要一個名字取對了,身體就會產生對該情緒的反應,模糊的情緒感受便會改變;接著再為改變後的情緒感受取名,就會再產生另外的反應,情緒感受再一次改變。如同前面的例子,失戀的人在意識到「喪失感」之後做出情緒反應,接著轉化成「惋惜」,那份惋惜再轉化成「渴望」與「害怕」,緊接著是「羞愧」,我們能夠發現情緒的接連排解與改變。
我們可以藉著為身體反應取名,慢慢逐一讀出自己隱藏的情緒,並往我們極度渴望理解的深層心理靠近,進而認識到自己深深埋藏的眞實面貌,並與其展開對話。
許多人會為了瞭解自己的深層心理,去學習夢的解析或精神分析。不過對這些理論的解釋會因為流派不同,而大相逕庭;更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支撐,且沒有明確的答案。相較之下這種觀察身體的技巧,則是人人都能夠輕易嘗試的。
運用這種簡單的方式,能觀察到自己身上隱藏的情緒,這是一種令人驚訝的體驗。重要的是,我們能在生活中透過親自體驗身體的反應變化,證明對情緒解釋是否妥當。當我們面對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的感受,並找到合適的名字時,就能夠經常接收到「對的」感受,也能感覺到心中那種負面情緒逐漸改變的喜悅。面對特定對象與情況時,便能以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感覺去接受它。比起單純用話語改變自我,這種方式更能讓我們透過實際改變,感受這個世界。
過去糾結的情緒、此刻折磨自己的情緒都將重新建構,進而讓我們感到更安定,就像已經獲得治癒一樣。
.
《#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
學習用最快樂的方法享受痛苦、成為超人,從此不再被情緒左右
.
作者:朱賢成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0)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身體跟情緒緊密相關。為情緒命名,固然可以帶著我們去認識情緒,然後,聚焦在身體感受它,才能回到根本。
清楚在身體層次感受,再回到語言,梳理情緒與想法,這能讓人獲得一時的輕鬆,進一步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讓情緒自由,這個世界因此多彩,我們也確實能走向安定。
祝願您,能享受感受情緒,並且看著它們不斷流轉變化的無常!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內心痛苦像被刀割一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推薦書單】離職吧!再撐也不會變好
看到這本書,彷彿腦海穿梭回過去剛畢業那段地獄直場歲月。2003年,大學畢業之後的我,歷經了SARS疫情跟次貸金融風暴。數年間換過幾家公司,前幾份工作離職簡直就是轟轟烈烈、慘不忍睹。準備要離職時,彷彿千人唾棄,萬人逼罵,得到全世界都不諒解。尤其是最親近的人。我媽曾大罵我說:「難道你就不能忍忍嗎!工作就是這樣阿!不要腦袋只一直想換工作。」但她根本不知道因為那些年我經歷了什麼。我是畜生,老闆的奴隸,常常身體氣到直顫抖,眼淚不自覺往下掉,一想到上班打卡就感到噁心想吐,心想人為什麼要活在世上。
金炫奭說:「別再猶豫了,讓明天的你,不會再次受到傷害,今天就離開那個毫無慈悲的地方。」簡直就是一個職場奧運金牌射手,正中紅心。
書中提到的黑心企業簡直就是當年我的公司翻版,完全就是同模樣:
1.強迫加班,但不提供加班餐費或津貼。
2.沒有教育訓練,強迫員工自我學習。
3.要求提交改善專案,但漠視人員跟組長的意見
4.強調全體員工一視同仁,但正式員工跟派遣人員的待遇,明顯不同。
5.說是雙向溝通,但是永遠都只有單方面的上對下。
6.嘴巴說對員工就像家人一樣,但所有員工福利都取消了。
7.貶低員工價值,加重工作量。
8.愛記仇的執行長常在背後刁難員工。
曾經公司有一場尾牙,新創公司老闆為了省錢,要全體員工下班後去排特價飯店牛排專案!然後大言不慚的說:「今年尾牙吃的不錯吧!」我整個內心無比翻白眼到底。
老闆最愛的就是叫員工去發掘新大陸,別人都可以,為什麼你不可以!老是拿「員工就是家人」這種鬼理論攏絡勒索同事情感,要一堆員工去情緒勒索「表現不佳」的同事,最奇葩的是「案子若出了問題,一定是某個同事的錯,絕對不是身為決策者的他有問題。」
「裝睡的上司,叫不醒!」完全就是說中我的心聲,時間會證明某些主管就是草包,但上司不想承認他的錯誤,都已經把話說到明點上,上司仍然可以左顧右盼,然後甩鍋到外太空。更證明一點,在職場千萬不要有正義感,你會被一群人孤立,然後捅刀!接下來抹黑,最後送到垃圾場,不是資源回收桶。
真的不懂年輕的我,怎麼能在那個公司待了將近兩年!?經歷了職場各種荒唐,金炫奭書中寫的每一個章節,根本就是那幾年職場的翻版。包括上司喜歡出題目叫員工去找資料並整理,最後說「這根本不是他要的。」然後高高在上罵了你一番,說我再給你機會。想買一些書籍充實自己,卻說公司沒有這樣的預算,但鼓勵同仁們下班之後花錢去進修。最喜歡用「好好表現」四個字來婊員工,彷彿期待你能做出什麼驚人成績,最後收割你的一切。
小時候我媽總覺得工廠很辛苦,所以希望孩子都可以去坐辦公室,認為「辦公室工作很單純。」每次聽到「辦公室工作很好」就會惱火中燒,我認為世界上最邪惡的牢籠是辦公室。你必須看別人眼神跟臉色過活。不能踩到資深會計的雷,不能得罪行政阿姨,你想走。「組長,再撐一年吧!」唯一欣慰大概就是有一群願意相信你的同事。
職場說穿了,就是擁有利害關係的團體。但公司人事總認為給你薪水,你必須要有極大的犧牲奉獻精神,一旦你有更好的去處,他們就會在背後說「公司付錢培養你,還教你做事,現在給你多一點工作,你就要去其他公司,根本忘恩負義!」最終優秀的員工都走了,只剩下一群聽話的員工繼續待著。
相信這本書,會給妳很多一針見血的認同,更下定決心接下來非離職不可。看完之後我非常慶幸當初的決定,離開,不會不好,與其跟一堆爛人攪和,不如下定決心做自己想要嚮往,不適合的公司只會越做越痛苦,而你不該是痛苦的幫兇。
博客來:https://reurl.cc/qge24E
感謝 #樂金文化 提供三本給讀者,FB2本,IG1本,絕對讓你引起 99 %廣大共鳴!
請在臉書或是IG該文章處留言:你最討厭黑心公司哪一點 並TAG書名。例如:主管只會叫你好好表現 #離職吧再撐也不會變好,並邀請您公開分享此書,就有機會在8/16號得到此書。
活動寄送限制台灣,會在8/16由版主公告在留言區,請自行確認領獎。
#我知道你超想離職 #我也是過來人
內心痛苦像被刀割一樣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的世界球后。可愛的小戴竟然也被霸凌⁉️
早上看到真的超生氣的‼️
但一整天都很忙,現在才有空po文~
根據國內資料統計,
大學生涉入網路霸凌的比例為85.6%,
曾經有網路霸凌受害經驗的比例為74.6%,其中以被他人盜用帳號及密碼最多,高達59.2%,
而網路霸凌加害的經驗中,以男性多於女性。
批評的網友po了一番自以為的言論,還tag小戴
也不知道這位網友的羽毛球🏸️打的如何?
有資格批判我們世界球后?
也許有人會說,不會打球就不能批評嗎?可以啊~就是旁邊的人看起來有點可笑而已🤷🏻♀️
如果自己不是很專精,那請問有什麼資格批評呢?有像我們球后一樣幾乎全年無休的體能訓練,世界各地的征戰過嗎?
躲在鍵盤後面說的輕鬆⋯
而且還tag球后, 請問。你誰?
也許有人會安慰小戴,沒關係啦,不要理那種只會嘴的路人,當然~小戴經歷過各種大大小小的賽事,抗壓性一定不低,事後一定會安慰自己,不要理這種沒有建設性的語言⋯
再打起精神來專注在自己的比賽跟好好休息~
但 人心是肉做的 沒有人看到攻擊自己的言語會開心,那些尖銳的話語就像刀子一樣
割了你的肉,會流血🩸、會復原、會結疤如果多砍幾刀🔪,一樣傷痕累累⋯
四次奧運金牌得主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因為身心問題,這次東奧女子體操團體決賽中途退出⋯
世界排名第二、今年退出法網賽的日本網球名將──大坂直美,也是長期受到憂鬱症所苦⋯
拿下奧運史上最多金牌的傳奇泳將「飛魚」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也在退役後多次公開談論他的憂鬱症與焦慮病史,甚至表示在他最顛峰的時期,內心其實非常痛苦,曾動過自殺的念頭⋯
這些優秀的運動員接受了長期的高強度訓練,承受了全國的期待,非他們所願的暴露在鎂光燈下,而鍵盤後的酸民說話卻輕鬆又不用負責任⋯
「什麼?竟然只有銀牌⋯好廢⋯」
「他是不是老了?狀態不好?」
「搞什麼鬼,一直失誤?」⋯⋯
這些話在全力以赴、熱愛運動的選手裡聽到做何感想?
我今天想了很久,到底可以如何幫忙減少網路霸凌?
網路霸凌好像是人性的展現,當生活越不如意,越容易將情緒發洩在貶低別人身上⋯
但對自己有自信、溫暖、正向的人,總是可以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包容不完美,而這樣的人在社會上總是受歡迎的~
🔴家長可以做到:
🔹言教不如身教,在孩子面前不輕易批判別人,不口出惡言,教導孩子禮儀與尊重。
🔹如果孩子在現實社會中批判他人,如:小明好肥又好醜、小美好臭我不想跟他玩⋯等
➡️可以即時開導他,讓他學會注意到朋友的優點,學習包容跟接納朋友的不完美。
🔹高中生以前,建議將電腦擺設在家中的公共場所,如:客廳或書房,家長適時的關心孩子瀏覽的網站及交友情況。
🔹隨時注意孩子的身心狀態,是否遭到校園霸凌、網路霸凌,精神、食慾、是否害怕上學、情緒變得易怒焦躁。
🟠老師可以做到:
🔹希望從中小學就開始納入「網路禮儀」的課程,讓孩子了解到文字背後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必須維持基本的禮貌。
🔹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正確面對網路霸凌的心態,培養正面思考。
🟡媒體記者可以做到:
🔹避免加油添醋、無中生有、洩露當事者隱私造成當事人二度傷害。
🟢民眾可以做到:
🔹減少酸言酸語,po出負面言論前建議三思而後行。
🔹避免成為霸凌者的幫兇,不任意轉寄或張貼可能傷害他人的訊息。
🔹勇於向網站經營人檢舉網路霸凌行為。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希望可以設立防止網路霸凌法律條文:
🔹美國設立反網路霸凌條款(教育相關法案、電子法)與AB86法案,針對網路霸凌者,進行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一千美元以下之罰金懲處;
🔹法國亦針對網路霸凌設置專法,並對涉入網路霸凌者祭出兩年有期徒刑即三萬歐元的罰金;
🔹台灣目前網路霸凌常見的法律規範:
✔️刑法第309條-#公然侮辱罪
✔️刑法第310條第2項-#加重誹謗罪
✔️刑法第305條-#恐嚇危害安全罪
✔️民法第184條、第195條-#侵害他人名譽權
✔民法第184條、第195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真心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減少網路霸凌,也許發負面言論前多思考三秒鐘,可以多救回幾條人命⋯
#反對網路霸凌
#戴資穎戴資穎我們愛妳😘😘😘
內心痛苦像被刀割一樣 在 G.E.M.鄧紫棋【很久以後Long After】MV (電影《可不可以 的必吃
... 帶至高潮,情感的流瀉更加豐沛直接,喚醒每個人 內心 裡的這位「曾經」。 ... 愛情,這樣的分手不容易叫人接受,卻仍因必須面對,更為心如 刀割 。 ... <看更多>
內心痛苦像被刀割一樣 在 只要那一處被人攻陷... -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的必吃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脆弱的角落,只要那一處被人攻陷,就有可能產生人質心理。』- p.27 《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把痛苦、走偏的關係,勇敢退貨,只留下對的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