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歌◎楊牧
這樣的天氣,不知道
做甚麼最好。煩亂的
天氣:
也許作戰最好
每個人發一支步槍
各據一個街口
猛烈地,向對方開火
打死了也不惋惜
互相都不惋惜
死了算了。這樣的
天氣:沒有花,沒有月
只有些風
只有雪和雨
這樣教人煩亂的
天氣,不知道做別的可不可以
譬如說做愛,可不可以?
都是花,到處都是月
讓狼噑他的噑
鶴唳他的唳
讓這個兔子撲朔
讓那個迷離
---
詩人曾琮琇賞析:
柏克萊大學作為自由思想的搖籃,反越戰的先鋒,嬉皮文化(Hippie)的堡壘,校園紅磚方場上,「年輕而悲哀又如此樂觀」的抗議學生不時敲打楊牧心靈:「柏克萊的自由主義與批判精神,使我睜開眼睛,更迫切地觀察社會認識社會。⋯⋯知識是力量,但知識不可以禁閉在學院裏,知識必須釋放,放到現實社會裏,方才是力量」(1975)(注一)。 1971年,美軍膠著於越南戰場,進退維谷;這一年,楊牧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指導教授陳世驤五月過世。十二月,楊牧寫下〈霰歌〉,彼時,卅甫過的楊牧還不是楊牧,葉珊時期的最後一本詩集《傳說》在這一年出版。
「霰」本意是雨遇冷空氣凝成的雪珠。它多降於下雪前或下雪時,降落時,呈白色不透明的球形或圓錐形冰粒。據詩集後記的陳述,新英格蘭州飛霰凍日,百無聊賴,作〈霰歌〉消遣(注二)。 重複出現了「這樣的天氣」、「煩亂的天氣」以及「沒有花,沒有月/只有些風/只有雪和雨」,外在氣候環境的酷寒映照書寫當下煩躁、迷亂的生命情境。不過,這只是〈霰歌〉的表層意義。
除冰珠之意,「霰」,作為近戰的單兵利器,在濃密的熱帶叢林中被美軍廣泛用來對抗擅長游擊的越共。面對美國同學日益高漲的反戰情緒,曾以「浪漫的右外野手」自居的楊牧已經無法置身風雪之外。「於情如何介入,於法不得申訴」(1976),知識分子之於時代、戰爭、種族的困惑涵攝於「作戰」意象的鋪陳。如果說,緊促,斬截的短句是雪霰落下:「也許作戰最好/每個人發一支步槍/各據一個街口/猛烈地,向對方開火」,那麼,此段末兩句則是霰彈四射,相互殘殺:「打死了也不惋惜/互相都不惋惜」,「不惋惜」重複出現,不啻為「作戰」合理性的強烈諷刺。
唐捐〈嬉皮之聲〉以一九六八年為切片,談冷戰的年代,嬉皮的年代後,余光中、鄭愁予、楊牧等台灣詩人詩風丕變。冷戰開啟了搖滾樂和迷幻藥(LSD)的潘朵拉盒,「做愛不作戰(MAKE LOVE, NOT WAR)」的反戰標語風行街頭,他們通過性與藥物,釋放心中對於傳統和戰爭的反抗。1967年2月,反戰群眾遊行到五角大廈前,與陸軍對峙,把盛放的花朵放在士兵的步槍槍口;跨掉的一代的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口中的「Flower Power」,成為以和平對抗殘暴越戰的象徵。「譬如說做愛,可不可以?」唐捐指出,此詩從第一段「作戰」想像到第二段「做愛」欲求,捕捉嬉皮士的解放路徑(注三)。 進一步地說,戰爭和愛,寒冷和狂熱,風雪和花月,恐懼和歡愉,它們的悖論結構,收攏在「霰」這一具有液體、乳滴狀、發洩等具有交合意涵的象徵符號底下,呈現性死相溶,靈肉分離的關係。
「風花雪月」原作「雪風花月」,代表春花、夏風、秋月、冬雪的四時美景;「本是些風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比喻男女間情愛韻事,後也用來比喻辭藻華美,內容空泛的言情詩文。這裏,「沒有花,沒有月/只有些風/只有雪和雨」,從地凍天寒,萬物凋零的天氣指涉,到「都是花,到處都是月」,一方面呈現詩人坐觀越戰的無力感;另一方面,則透過「風花雪月」這一陳辭的重新組合,營造情迷意亂的嬉皮氛圍。
這首詩結束在動物意象的佈置上。詩人除了拆解「狼嗥」、「鶴唳」、「撲朔」、「迷離」的語法之外,其中可能還蘊藏兩個典故。「狼噑」的意象可能是金斯伯格在舊金山畫廊朗誦的長詩(HOWL)〉(1955),也可能來自紀弦〈狼之獨步〉(1964)(這個解讀,來自鄭毓瑜院士的提示,特此誌謝)。無論如何,都對現實社會提出強烈批判。「撲朔」、「迷離」則出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樂府詩集・木蘭辭〉)。前者是現代的西方,後者是古典的中國;一是反戰嬉皮,一是替父從征。楊牧在詩集自序寫道,過去對詩的設想和憧憬,「有一部分好像已經到了眼前,不但已成事實,而且逐漸陳舊,甚至變得可厭」。「霰」的隱喻,既是疏離,也是凝結。它飽含聲音與血氣,照見冷戰年代下瘋狂,躁動的肉身。還有詩人試圖告別過去的自己的心。
注一:楊牧:〈柏克萊精神〉,《柏克萊精神》(臺北:洪範出版社,1977年10 月),頁88。
注二:楊牧:《楊牧詩集I:一九五六—一九七四》(臺北:洪範出版社,1978年9 月),頁622。
注三:唐捐:〈嬉皮之聲〉,《文訊》(臺北:文訊雜誌社,2020年9月),頁11-12。
---
美術設計:�泱泱
攝影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person-walking-outside-city-urban-731264/?fbclid=IwAR1qT6RbmHbUk3P7QCNaarcGVUX9ZoXCZrr91BRIOQoKssMmmAhTSWAwK8Q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霰歌 #曾琮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無尾熊性病」vs.「達賴出專輯」。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無尾熊性病」獲得56%的網友支持。 我們難得可以這麼光明正大討論性病。這則我提議的,先前還真的不知道在無尾熊可愛外表下竟然藏著花柳病,而且據說有半數都被感染,有些地方甚至九成都確診。 其實性病並不是人類...
兔子 死 掉 眼睛 閉 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團體治療 #也許你該找一群人聊聊 #心理小說
.
「克莉絲蒂,要不要告訴大家你昨天吃了什麼?」羅森醫師說。
.
「不要!」我的聲音在牆壁間迴盪。我跳下椅子,在圓圈中跳動,好像我想要踏熄一堆火。「不要!拜託,羅森醫師,別叫我這麼做!」我像孩子般懇求。不要這樣;拜託不要。我以前從來不會這樣。但那是因為沒人直接問我吃過了什麼。
.
「天啊,姑娘。如果你會這樣子,那一定要告訴我們。」卡羅斯說。
.
我們根本沒談到食物。我們談的是羅莉的寵物雪貂的醫療帳單。
.
我參加 #團體治療 一個月了。在四次的週二聚會中,團體與我進行了互相認識的儀式。他們知道我參加是因為情感關係的問題。他們知道我的暴食。他們知道我與露絲博士。但這個?告訴我面前的七個人,我昨天吃了什麼?不可能。
.
我的飲食失調已不再是劇情片的題材——我不會吃遍速食店然後嘔吐,但我的吃法很古怪。證據一:每天早上我會吃一片包心菜葉捲乾乳酪,還有一碗微波加熱的脫脂牛奶與蘋果片。這是我幾乎三年以來的早餐。絕不吃香腸麵包、巧克力可頌或燕麥棒。如果我無法吃這個祕密的特別早餐,還有私密的廚房,我就不吃早餐。這種早餐很安全。不會誘惑我大吃特吃。
.
我的法學院朋友每天都會看到我的古怪午餐,因為我無法躲藏:一罐水煮鮪魚倒在包心菜葉上,淋上法國經典黃芥末醬。他們很合理地取笑我的食物看起來多麼噁心與缺乏想像力。一個正常人絕不會在任何人面前吃這個午餐超過一次,但我每天都吃。午餐時間,其他學生會穿過校園,去買裝滿了紅白肉類與乳酪的潛艇三明治,淋上大量的蔬菜醬汁。而我坐在學生餐廳中有如兔子般吃東西,準備下一堂課。他們不知道我戒癮之前,我與食物的關係導致我幾乎餐後都趴在馬桶上嘔吐。胃口失控的身體記憶與廁所的慘狀總是糾纏著我。我在大學差點就真的暴斃。我的午餐可以接受很多批評—索然無味、虐待自己、保證引發胃痛,但它可以防止我失控。那些潛艇堡做得到嗎?
.
晚餐,我吃煎碎的火雞肉搭配花椰菜、胡蘿蔔、一湯匙乾酪。有時候我會用雞肉取代火雞肉。有次我還嘗試了碎羊肉,但是太油膩,讓我的公寓有氣味。當我開始戒癮暴食,我選擇了一些看似「安全」的食物,因為我沒有大吃特吃。我不敢放棄自己的安全食物。
.
但是暴食出現在其他地方。那是我心中腐壞的祕密。每天晚上的「甜點」,我會吃三或四顆紅蘋果—通常更多。有時多達八顆。當我對德州的輔導人凱蒂暗示我的蘋果消耗量,她向我保證,只要不吃砂糖就沒關係,不管是一次吃一百顆蘋果,還是一天吃三頓都可以。砂糖是許多戒癮者的毒藥,可以讓你死於甜甜圈。凱蒂允許我把蘋果放在「安全食物」中,不管我每週吃下幾百顆。
・
我花在蘋果上的錢超過了有線電視、瓦斯與交通加起來的費用。蘋果導致我沒有室友,因為我怕被人發現,但我也難以想像每晚只吃一顆蘋果。
・
「告訴我們吧。」羅莉說,她的聲音很輕柔溫和。
・
我閉上眼睛,快速說話如連珠炮,就像拍賣場上的拍賣官:「乳酪、包心菜、蘋果、牛奶、包心菜、鮪魚、芥末醬、一顆柳橙、雞肉、胡蘿蔔與菠菜。」我停下來,不敢繼續。無法想像告訴他們蘋果的情況,但保密突然變得難以忍受。他們會說我沒有戒癮,我沒有正確按照步驟,我是個失敗者。我在內心歇斯底里地尖叫。但不知如何,我脫口說出:「然後我又吃了六顆蘋果。」
・
很難說哪種羞愧更讓人難受:晚餐後吃六顆蘋果,或我的飲食敵人是受歡迎的無辜水果。我參加過數百次戒癮聚會,聽到人們描述他們對櫻桃乳酪蛋糕、黑甘草、焗烤馬鈴薯所做的怪異與恐怖事情。還有我與我大腿上的一袋蘋果。
・
前一天晚上的吃法是例行公事。我在晚餐後就吃了一顆蘋果,並發誓今天不再吃了。但是我肚子開始攪動:我還餓嗎?身體發出需要更多熱量的信號了嗎?我不知道。戒癮聚會中的一位女子總是說,如果晚餐後還想吃東西,就應該坐在床上等待欲望消退。我試了—盤腿坐在床上聆聽著街道上的聲音——但對蘋果的渴望卻拉我下床進入廚房。
・
我從冰箱中又拿出一顆。很快地吃下一顆,覺得如果在六十秒內吃掉就不算數。然後一個人快速吃蘋果的羞愧——我在團體治療中學到的關鍵詞——達到了巔峰,所以我又吃了兩顆。我的肚子摸起來有點疼。我在搞什麼鬼?我不知道,但我又吃了兩顆。當我終於爬回床上睡覺時,那些沒有好好被咀嚼的蘋果硬皮開始戳刺我的胃。胃酸刺痛了我的喉嚨。
・
我的每天晚上都像這樣,怎麼還能稱自己戒癮食物?誰會愛上像我這樣吃東西的人?我這樣做已經好幾年了。要如何才能停止?
・
羅森醫師問我是否需要幫助。我慢慢點頭,很怕他會建議我像正常的孤獨者一樣,每晚吃漢堡或披薩或喝啤酒。或更糟的,要我停止吃蘋果。
・
「每天晚上打電話給羅莉,說說你吃了什麼。」
・
羅莉看著我,笑容非常友善,我必須轉移視線,不然會哭出來—如羅森醫師恭賀我的第一名成績時一樣。當頭的善意有如一盞燈溫暖了我的心,讓我流淚。
・
詳細說出我的例行公事,就像剝掉了一層皮膚。我的飲食關鍵在於保密。幼稚園時,我從零食櫃中偷餅乾;高中三年級的感恩節週末,我偷吃了核桃派的頂層;我偷吃所有室友的食物;連在戒癮時,我雖然停止嘔吐,但保留了祕密,還有某些形式的暴食。
・
「我不會叫你停止吃蘋果,」羅森醫師說,「要吃多少都可以。蘋果不會害死你;祕密才會。重點是⋯⋯」他往前傾,放低聲音,「如果你能讓這個團體進入你與食物的關係,就更接近親密的情感關係。你可以從羅莉開始。」
⋯⋯⋯⋯⋯⋯⋯⋯⋯⋯⋯⋯⋯⋯⋯⋯⋯⋯
⋯⋯⋯⋯⋯⋯⋯⋯⋯⋯⋯⋯⋯⋯⋯⋯⋯⋯
以上片段摘自《你不需治療,只需說出口:心理師和那群拯救我的人》,作者克莉絲蒂・塔特(Christie Tate)為芝加哥出身的作家與散文家、成功的律師,也是名心理治療患者。
・
本書主角法學院優等生克莉絲蒂・塔特儘管擁有了一切成就,卻覺得自己被深沉的悲哀與孤獨所纏繞,更不用說從小開始的 #神經性暴食、不斷干擾她的失眠問題,以及老是以失敗收場的親密關係,與在一旁伺機而動的死亡陰影。
・
因緣巧合下,她遇見了古怪的羅森醫師,戰戰兢兢地踏上令人畏懼又讓人重生的團體治療之旅。唯一的條件就是:必須在6名陌生人前完全坦白每一樣事情,不容許有祕密。
・
面對這樣的挑戰,還有羅森醫師看似荒謬的各種要求,她開始赤裸裸地剖析自己的心理和情緒,揭露自身靈魂的一切。聚會成員一次次幫助她放下防線,而她也一步步面對自己的恐懼、感受,並體驗到建立親密關係時必須付出的代價。自此,她明白了「聯繫」的真義,走上通往幸福的道路。
・
這是一場充滿恐懼、羞愧、憤怒、氣餒、不安、悲傷,到最終重獲與人、與自己連結的旅程。為了接受人類情感關係中的混亂現實,你我需要的不是解藥,而是見證者。
・
看看本書介紹吧👉https://tinyurl.com/bdu7yxbp
感謝出版發行 👉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兔子 死 掉 眼睛 閉 著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女孩,女孩有個影子,女孩和影子,共用一個靈魂,女孩吃東西,食物溫暖又美味,影子肚子餓,只能吃兔子,生冷又血腥。聖誕節時,女孩收到精美玩具,柔軟又舒服,影子的玩具,卻尖銳又冰冷,她伸手想玩,馬上劃破手指。女孩遇到白馬王子,墜入愛河,而影子遇到了亞伯拉罕,她愛不愛他根本不重要,他只是女孩那王子的影子。後來,女孩生下第一個孩子,一個漂亮的小女娃,而影子...卻生下一個小怪物,安柏拉天生愛笑。女孩生下第二個孩子,這次是個小男生,醫生得剖開她的肚子取出寶寶,影子比照辦理,但她只能...自己來,她為他取名布魯托,他天生愛火。所以呢,影子恨透了女孩,恨了好久好久,直到有天,影子終於明白,上天是在考驗她。」
.
一,《#我們》開場,阿蒂在遊樂園裡獲得一件麥可傑克遜的《顫慄》T-Shirt。她趁父親不注意時,走入一間鏡屋,看見一名穿著打扮與外貌跟她一模一樣的女孩。驚慌失措的阿蒂逃出鏡屋,失語好一段時日,透過舞蹈,抒發內心的恐懼,重新找回聲音,回到生活的常軌。許多年後,阿蒂結婚,並與丈夫育有兩個孩子,但她內心隱約感到不安,總覺得年幼時看見的女孩會再次出現在她的生命之中。
.
Netflix 已經上線 Jordan Peele 導演的《我們》,看過電影的朋友,可以讀一下麥可傑克遜的《顫慄》歌詞,會發現這首歌根本是「#深度解析」阿蒂和女孩的心情和她們所做的任何行動!
.
「It's Close To Midnight
午夜時分
And Something Evil's Lurking In The Dark
#魔鬼在暗處隱藏
Under The Moonlight
月光之下
You See A Sight That Almost Stops Your Heart
這幅景象幾乎能讓你心臟停止
.
You Try To Scream
想要尖叫
But Terror Takes The Sound Before You Make It
恐怖卻讓你聲帶失效
You Start To Freeze
渾身冰涼
As Horror Looks You Right Between The Eyes
#驚駭眼中閃光
You're Paralyzed
你完全癱瘓
.
You Hear The Door Slam
門猛地關上
And Realize There's Nowhere Left To Run
你意識到無處可逃
You Feel The Cold Hand
手腳冰涼
And Wonder If You'll Ever See The Sun
#不知能否得見明日朝陽
.
You Close Your Eyes
閉上眼睛
And Hope That This Is Just Imagination
希望一切只是幻想
But All The While
時時刻刻
You Hear The Creature Creepin' Up Behind
你都聽見鬼怪在偷偷來到身旁
You're Out Of Time
你來不及逃竄
.
They're Out To Get You,
#它們出來抓你
There's Demons Closing In On Every Side
惡靈四面逼近
They Will Possess You
它們將迷住你
Unless You Change The Number On Your Dial
除非你掉頭離去
Now Is The Time For You
現在正是時候
And I To Cuddle Close Together
讓我們緊擁一起
All Thru The Night
整個夜晚
I'll Save You From The Terror On The Screen,
我會把你從那些妖魔的手中救出
I'll Make You See
我要讓你看見
.
Cause This Is Thriller, Thriller Night
因為這是顫慄之夜
And No One's Gonna Save You
沒人能救你於
From The Beast About Strike
猛獸之口
You Know It's Thriller, Thriller Night
你看,這就是顫慄之夜
You're Fighting For Your Life
#要活命就要拼搏
Inside A Killer, Thriller Tonight
在這個陰森的顫慄之夜
.
Cause This Is Thriller, Thriller Night
因為這是顫慄之夜
There Ain't No Second Chance
與百眼妖魔的戰鬥
Against The Thing With Forty Eyes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You Know It's Thriller, Thriller Night
你看,這就是顫慄之夜
You're Fighting For Your Life
要活命,就要拼搏
Inside Of Killer, Thriller Tonight
在這個陰森的顫慄之夜」
.
(#中文歌詞翻譯出處:https://reurl.cc/NXQWam)
.
二,《我們》也放了 Janelle Monáe 的「I like that」作為插曲,這首歌的 MV 可以看到 Janelle Monáe 分裂出多個自己,與電影的內容有著呼應。
.
三,「能在天空底下長大該有多麼幸福,可以感受陽光、清風、綠樹,你們卻覺得理所當然,我們也是活生生的人,有眼睛、牙齒、雙手、血肉,跟你們一模一樣。」
.
《逃出絕命鎮》談種族議題,《我們》講的是階級,地上與地下世界是階級,上流階層坐享一切,卻不懂得珍惜,底層群體的需求被忽視被剝削,他們本來習慣吞忍一切,直到「革命意識」的注入,給予他們希望,決定走上地面(抗爭),打破階級之間的界線。《我們》其實是融合了科幻與驚悚元素的《悲慘世界》。
.
四,《我們》也可視為人與自我的戰爭(我喜歡劇本的概念),為了獲得更好的人生(權勢、利益),我們都可能變得殘暴(無情),甚至可以謀殺一部份的自己(影子),來確保自己可以繼續維持階級上的優勢。
.
五,#Lupita_Nyongo 演得非常好,儘管阿蒂與女孩的外貌與舉止差異頗大,我們卻能在 Lupita Nyong'o 的表演細節中,看見兩個角色(靈魂)的微妙相似之處。奧斯卡獎沒有提名女主角,是我心目中的年度遺珠之一。
.
除了 Lupita Nyong'o 外,飾演兒女的兩位年輕演員(Shahadi Wright Joseph 和 Evan Alex )也演超好,兩種性格的反差都處理得很細膩。
.
六,女孩臨死前的口哨聲,超級淒涼,被奪走的人生,被奪去的幸福,只剩殘響。
.
七,無論是《逃出絕命鎮》或《我們》,我都很喜歡(而且都禁得起反覆重看),氣氛處理出色,故事概念也有很多想像空間,我會繼續期待 #Jordan_Peele 導演的日後發展!
.
延伸閱讀:《我們》:我變得好不像我自己!
https://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77948191
兔子 死 掉 眼睛 閉 著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無尾熊性病」vs.「達賴出專輯」。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無尾熊性病」獲得56%的網友支持。
我們難得可以這麼光明正大討論性病。這則我提議的,先前還真的不知道在無尾熊可愛外表下竟然藏著花柳病,而且據說有半數都被感染,有些地方甚至九成都確診。
其實性病並不是人類專屬的,例如牡蠣會得皰疹,兔子會得梅毒,海豚會得生殖器疣,就是像「菜花」那類的東西。但是今天的主角「披衣菌」(Chlamydia)是一種「很成功的菌」,從青蛙到魚再到鸚鵡等的所有動物,都可能被它感染而生病,披衣菌可以說是聯繫所有物種的細菌,是全球最常見的性病,每年有大約1.31億人患病,而美國大約有十分之一性生活豐富的青少年,都感染了披衣菌。但是呢,披衣菌在人類身上的症狀很輕微,大部分的人是沒有症狀的,所以根本不會知道自己感染,但是放著不管最後可能導致不孕、骨盆腔發炎,病人往往是等到想生小孩卻一直不孕的時候,才赫然發現自己感染了披衣菌。
雖然這些症狀是「人熊共通」的,但和人類不一樣的是,無尾熊一旦感染披衣菌,症狀就會非常嚴重,會引發劇烈發炎反應、長巨大的囊腫,還會損傷生殖器官,其實最明顯的就是,如果看到無尾熊眼睛周圍怎麼紅紅的,好像發炎的樣子,通常都是感染了披衣菌,而且細菌會快速跑到泌尿道,從生殖器跳到膀胱上,在最壞的情況下,無尾熊小便的時候會痛到慘叫,而且會產生明顯的氣味,嚴重的話可能會失明,最後死亡。
我特地去查了一下,無尾熊一天差不多會睡20小時,清醒的時候也不太會消耗牠們珍貴的體力,唯二會做的事情就是吃飯和進行「樹上運動」,而且不管母熊有沒有排卵,公熊都會「硬上」,但公熊處處留情又不戴套,小寶寶生下來也會被媽媽感染,所以性病就這樣傳來傳去,最後就變成現在這樣超過半數都得病了。
加上無尾熊跟人類一樣也會感染「反轉錄病毒」,這種病毒類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會削弱無尾熊的免疫系統,讓牠們更容易遭受病魔攻擊,像是感染披衣菌或罹患癌症。還有我們人類壓力大的時候,免疫力不是會下降,容易生病嗎?無尾熊也很容易在壓力過大的時候感染披衣菌,我也不知道他們每天都在睡覺壓力是能夠多大。
其實無尾熊很脆弱,熊生很辛苦,主要死因有10%是被狗咬死,30%被汽車撞死,近年森林大火也是嚴重衝擊,但這些都不及披衣菌的殺傷力,40%的無尾熊都死於性病,導致最近20年來無尾熊數量暴跌了80%。
目前雖然有抗生素可以對付披衣菌,但有點治標不治本,加上用抗生素會干擾無尾熊的腸道微生物群系,影響牠們分解尤加利葉的能力,專家就希望從能夠預防疾病的疫苗下手。我們剛剛提到披衣菌是人熊共通嘛,但其實無尾熊感染的披衣菌版本,和人類感染的並非一模一樣,不過因為披衣菌本身的特性,加上菌的基因組比較單純,所以人熊身上兩種菌的相似度還是非常高,這些相似之處就使得專家認為,無尾熊很可能就是研發人類疫苗「缺少的那塊拼圖」!
目前生物學家正打算在無尾熊身上,進行披衣菌疫苗的相關試驗,但其實也是頗有難度,因為專家們還在努力瞭解牠們的免疫系統,另外光是要從樹上摘下一隻無尾熊並且進行健康檢查,就要花掉2000美元,差不多6萬台幣,後續要讓無尾熊測試30種不同的標靶疫苗,費用也將會相當可觀。一般實驗室都會用「白老鼠」來做醫療研究,但可惜的是老鼠對披衣菌的免應反應與人類的有很大不同,所以直接拿無尾熊做實驗會是較為理想的。目前還無法得知,對無尾熊披衣菌的研究,會對開發人類疫苗方面有多大的幫助,尤其是目前COVID-19衝擊,連動物學家們的實驗室都被迫關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項研究就算沒有幫到人,也絕對會幫助到無尾熊們。
看起來披衣菌的疫苗研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無法被抗生素治療的無尾熊,現在已經嚴重威脅整個物種的生存,目前有個充滿爭議的解決之道,就是把感染披衣菌的無尾熊安樂死,留下健康的個體繁衍後代,你同意這個做法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