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網友吳英雄拍攝分享27年前的今天(1994年4月9日)的《聯合報》第36版,右下方可以看到當時熱映中(3月26日在臺上映)的香港電影《九品芝麻官》的廣告,上頭寫著「票房再爆!口碑大呼過癮!周星馳再獲觀眾肯定!」,而廣告中列出的戲院裡,還有誰仍在營業呢?
片體鱗傷,看啥名堂?
「銀色獵物」 中沒有銀色, 「惡意的缺席」中沒有缺席,電影片名關係票房賣座與否,可是,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 「片名」跟電影內容一點關係也沒有?
█王立青
好萊塢性感艷星莎朗史東,前陣子主演一部激情懸疑電影「銀色獵物」,知道此片原名「Sliver」者,看到中文片名居然譯成「銀色獵物」,難免莞爾一笑。顯然該片翻譯人員看走了眼,將SIiver(細片、切片)看作Silver(銀色)。真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是惡意?是騙局?
記憶所及,這已不是台灣片商翻譯電影片名頭一回鬧笑話了。十二年前保羅紐曼、莎莉菲爾德主演的「惡意的缺席」,片名譯得之離譜,與「銀色獵物」有異曲同工之「謬」。
「惡意的缺席」原名「Absence of Malice」,是句法律用語,意指「惡意不足」或「缺乏惡意」。片商不知打那兒請來的高手,電影內容也沒看,便來個原名直譯;等我電影看完,才知道「惡意」不曾缺席,也無法缺席。譯者一時疏懶譯錯,才真是「惡意不足」的失誤了。
往前追溯,一九七四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由保羅紐曼和勞勃瑞福連手主演的「The Sting」,中文片名「刺激」,也犯了直譯的錯誤。
那年看完「刺激」,滿腹狐疑,這樣的劇情與刺激何干?回家翻辭典才發現,Sting除了作「刺」、「螫」、「刺激」解釋之外,尚有「詐騙」的俚俗用法。這才恍然大悟,片名不是「刺激」,該是「騙局」才對。
準此要領,一九九二年由詹姆斯伍德領銜主演的「Midnight Sting」可譯為「午夜騙局」,若沿用舊模式來個「午夜刺激」就糟了。不過該片正式的中文片名是「英雄本詐」,也很貼切傳神。
●天馬行空,莫名其妙
中譯片名,除了直譯之外,往往考量到國情、文化背景的差異,而需採取意譯。譬如「The Long Gray Line」,若直譯成「長灰色的行列」,誰懂?原來,其中的「灰色」是指西點軍校學生制服的顏色,因而這部電影依其內容意義,給它取個「西點軍魂」的中國名字,誰曰不宜?? 問題是在台灣意譯,照樣也會產生風馬牛不相及的天方夜譚式笑話。像當年名導演亞瑟潘的力作「Bonnie and Clyde」,是敘述美國經濟大蕭條年代,一對著名鴛鴦大盜的故事。對美國民眾而言,邦妮與克萊可謂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只是到了台灣若直譯其名,則真是不知所云。這部警匪片起先在台灣遭到禁演的命運,影評人談及此片,冠名為「雌雄大盜」,至為允當。後來此片開禁,片商捨現成的好片名不用,竟然異想天開,來個「我倆沒有明天」。真是教人不想罵也難。
一九六七年,法國名導演梅爾維爾拍了一部由亞蘭德倫主演的警匪片「Le Samourai」,是日本話「武士」的羅馬拼音字。電影公映之前,片商耍了個噱頭,廣告刊登劇情大綱(電影本事),公開徵求中文片名。
結果中選的竟然是玄之又玄的「午後七點零七分」,搞得觀眾一頭霧水,莫名所以。誠可謂「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
●群魔亂舞,終極滿街
直譯、意譯固然鬧過不少笑話,「援例引用」也是趣事連篇,歡笑一籮筐。
所謂援例引用,就是某部電影票房告捷,引來片商像蒼蠅叮肉般蜂擁而至,給新片取個類似的片名,一方面圖個吉利,二方面也盼望沾光,大發利市。
一九八二年,席維斯史特龍演的「第一滴血」,轟動世界,瘋狂天賣座。台灣有片商突發奇想,打算給新片取名為「女人的第一滴血」;這則消息是我某天邊吃早餐邊閱報看到的,害我當場噴飯!
阿諾史瓦辛格自從「魔鬼終結者」竄紅之後,凡是由他主演的電影幾乎都掛上「魔鬼」二字:「魔鬼司令」、「魔鬼殺陣」、「魔鬼阿諾」、「魔鬼紅星」、「魔鬼孩子王」、「魔鬼總動員」、「最後魔鬼英雄」,一時之間但見群魔亂舞,鬼影幢幢。
其中不沾魔鬼二字的「終極戰士」,據說原本也打算和魔鬼攀上關係的,卻被別部電影搶先登記註冊,只好更名。阿諾雖在台灣率先使用「終極」二字,後來卻成了布魯斯威利的正字商標。
布魯斯威利於螢幕「雙面嬌娃」揚名立萬後,以「終極警探」勇闖大銀幕,發紅泛紫,自此與「終極」結下不解之緣。後來有「終極神鷹」、「終極尖兵」等作品,票房卻是欲振乏力,害得威利悶悶不樂,額頭上的毛髮更形稀疏了。
當此之際,凱文柯斯納居然乘虛而入,盜用「終極」二字冠於「保鑣」之上,賣了個滿堂彩。此舉雖可稱為「篡位」而不過分,但其實布魯斯威利不也是從阿諾那兒篡奪而得「終極」?
「終極」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誰厲害就給誰用,有何不可??
●一窩蜂,不見新意
國片片名當然也少不了模仿抄襲、東施效顰之舉。
古龍原著、倪匡編劇、楚原導演,這個鐵三角組合拍的新派武俠推理片「流星.蝴蝶.劍」賣座,一時之間,但見三段式片名如雨後春筍,四處皆是。像「天涯.明月.刀」、「劍.花.煙雨江南」、「俠士.鏢客.殺手」、「千刀.萬里.追」⋯⋯族繁不及備載。
後來鐵三角又推出片名頗見新意的「三少爺的劍」,也引來一部「二小姐的刀」追隨其後,忠心耿耿。
以往國片命名,甚少使用到「的」這個字。直到「台灣新電影」浪潮掀起,眾家新銳導演不約而同地,酷愛用「的」字夾於片名之中,蔚為一股風潮。
試看這些片名:光陰的故事、小畢的故事、海灘的一天、看海的日子、帶劍的小孩、兒子的大玩偶、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小爸爸的天空、最想念的季節、我們的天空、老莫的第二個春天、霧裡的笛聲。
以上所列,全是台灣新電影運動意氣風發時期的重要代表作。仔細一瞧,還真別具一格,饒富妙趣。
如果我有錢,當上片商老闆,一定要搞個一網打盡的全方位片名,比方說「終極魔鬼奇兵的第一滴血」,如何?夠狠夠絕吧!
【1994-04-09/聯合報/36版/繽紛】
「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公視粉絲團- #這是臺灣新浪潮電影的經典作品《兒子的大玩偶 ... 的評價
- 關於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兒子的大玩偶佳句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兒子的大玩偶佳句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應該不少人最近也觀賞了這部 80 年代的經典電影《#兒子的大玩偶》,是早期引領文學改編電影的成功作品之一,吳念真提筆改編自黃春明的同名小說,將三則短篇故事〈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與〈蘋果的滋味〉分別交由侯孝賢、曾壯祥以及萬仁三位導演執導,以寫實主義重現戰後一代艱困貧瘠的無奈困境與鄉土面貌。
這些不起眼的角色都被抹去了臉孔,眼前所見的生活、貧窮、挫敗將多數底層小人誤折磨的不成人形,面臨社會轉型,無論情願與否,都不得不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強行闖入,頓時多出了小丑、快鍋、蘋果,稀有而昂貴的舶來品在在象徵著潔白無瑕的色澤與香甜美妙的滋味。
〈小琪的那頂帽子〉是兩個推銷員的故事,一位一板一眼,只想盡快將商品推銷出去,一位漫不經心,心思都放在鎮上一名老戴著帽子的女孩小琪身上。那個年代做業務才有賺錢機會,設法將多數人過去不需要的事物變成家家戶戶皆有的民生必需物資,像是快鍋。因為效率愈來愈重要,滷一鍋豬腳可以比傳統慢火燉煮節省八成以上的時間,不消幾分鐘,鍋中的肉已熟爛入味,迅速上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兩個大男人根本看起來不像是平時會穿梭在爐灶之間的身影,甚至連一般鍋子的用法都有些陌生,無從得知快鍋對於料理是利大於弊或弊多於利,只聽信主管一句「必須相信公司的產品」、「日本人用了幾十年也沒問題」,但現實卻難逃雙雙演變為悲劇,小說的收尾更令人心寒,理應得到回報的努力成了災難,理應純真無瑕的笑容底下是慘痛的疤痕,那些美好、善良的事物一一在生活中幻滅。
楊德昌導演在《青梅竹馬》片頭獻給記者楊士琪的「削蘋果事件」就是源自片中第三篇〈蘋果的滋味〉,其戲謔手法為三段故事最明顯的,崇洋媚外的自卑心態無處不滲透這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諷刺寓言。舉家浩浩蕩蕩遷往台北的江阿發,住在家徒四壁的屋簷下,加上嗷嗷待哺的四張小嘴,整家人整被貧窮癌侵蝕得喘不過氣,一天,江阿發準備上工時意外被美軍上校開車撞斷雙腿,住進了當時的美軍醫院,也就是現在北榮東院區。然後危機就是轉機,罪人就是貴人,江阿發枕頭下壓有大把美金,妻子中於破涕為笑,啞巴女兒有機會受教育,蘋果的滋味似乎不如想像中甜美,但整家人嚐著一顆價值四斤米的蘋果,清脆的咀嚼聲此起彼落,光想像便覺幸福,原來真如卡謬所言,幸福與荒謬本是同根生。
選擇將首則〈兒子的大玩偶〉留在最後談論,是因此篇還是整部電影中最喜愛的部分,有著像是觀賞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作品之感,將生活的辛酸無奈寓於影像藝術跟前,就如電影海報寫著「把歡笑帶給兒子,把眼淚留給自己」。身為家中經濟支柱,坤樹不得不拉下臉來為自己爭取一份工作,頭頂烈日抹上白粉的臉斑駁參差,紅紅圓圓的喜感鼻子藏著無法言說的苦楚,忍受孩子嘲弄欺凌,忍受長輩冷嘲熱諷,漫無目的跨出的每一步是更加舉步維艱。在外面滿腹委屈,回到家也不敢多說一句話,疲憊、落寞又非得撐下去的身影讓人越看越鼻酸,為了家計早出晚歸,好不容易終於可以擺脫可笑扮相,卻換得兒子相見不相識,還能怎麼辦呢?
「坤樹把小孩子還給阿珠,心突然沉下來。他走到阿珠小梳粧臺,坐下來,躊躇地打開抽屜,取出粉塊,深深地望著鏡子,慢慢地把臉塗抹起來。」
▍現在到 CATCHPLAY+ 輸入代碼【TGHFF57】,就可以享有57元優惠重溫華語影壇大師的《兒子的大玩偶》與侯孝賢導演其他經典作品:https://bit.ly/3prJycH
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還記得看的第一部侯孝賢電影嗎?是在哪裡看?小編的答案是「悲情城市」、「兒子的大玩偶」,都是上課時老師播放的。
週六侯導就要上台領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了,或許很多人和小編一樣,對這位揚名國際的台灣導演有點認識又不太熟。小編真心推薦來看看專題吧!
侯導對電影是這樣執著、充滿熱情,整個過程只有一個念頭「心甘情願」,73歲仍在籌備新作。電影是他的全部,也是他最大的資產,更是留給後人的種子。
侯孝賢談台灣電影 10大金句揭示困境與解方
https://bit.ly/2UDyICp
侯孝賢愛用長鏡頭不排戲 演員們眼中的侯導難捉摸
https://bit.ly/3nvTaBy
文化+/冷靜的深情──侯孝賢如何成為台灣新浪潮電影舵手
https://bit.ly/3pdwzLy
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兒子的大玩偶佳句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必吃
兒子的大玩偶 佳句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兒子的大玩偶文章,兒子的大玩偶心得,兒子的大玩偶佳句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兒子的大玩偶佳 ... ... <看更多>
相關內容
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兒子的大玩偶佳句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必吃
兒子的大玩偶 佳句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兒子的大玩偶文章,兒子的大玩偶心得,兒子的大玩偶佳句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兒子的大玩偶佳 ... ... <看更多>
兒子的大玩偶 金 句 在 公視粉絲團- #這是臺灣新浪潮電影的經典作品《兒子的大玩偶 ... 的必吃
這是臺灣新浪潮電影的經典作品《兒子的大玩偶》根據黃春明小說改編-在街上穿著小丑裝, ... 洪萬金, profile picture ... 尤其西哥最後那句台詞“我就是兒子的大玩偶”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