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WaterTranslated
達人經/先養後殺?不用蚊香殺蟲劑 蚊子絕子絕孫!
記者謝禮仲/宜蘭報導‧攝影
天氣相對春天來得穩定的夏天即將逐漸接近,每到那個時節,政府也要開始宣導「清除家中積水容器,避免蚊子滋 生,預防登革熱......」,
我們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家戶清潔概念,然而,在宜蘭,卻有一個人,不但不「清除容器積水」,反而做了200多 個積水容器,
他說:「要殺蚊子,必須先養蚊子」,而且,蚊子還真的減少了!
這個地方位於宜蘭冬山鄉最南邊山坳處的三富農場,農場的東邊與南邊,被仁山植物園包圍,背倚著廣大而不虞被開 發更動的林區,
環境相當原始天然。然而,深處山林間,加上宜蘭多雨潮濕的氣候,惱人的蚊子無可避免,但說也奇怪,坐在三富農場的露天庭園,
非 但不用像多數地方,要在桌椅底下擺蚊香,而且,穿短褲短裙,也毋需擔心蚊子的攻擊。
農場主人徐文良說,「人家來這裡是想呼吸新鮮空氣,不是來被蚊香嗆」,「以前,只要噴過藥,蚊子就沒了,但撐 不了兩個禮拜,
蚊子又多起來了,這實在是很困擾的問題」,喜愛大自然觀察、愛動腦筋的他,在一次自然觀察中,找到了徹底解決之道。
大約是十幾年前了,徐文良用來觀察地下蟲的魚缸,因為降雨積水,積聚了許多蝌蚪,高興沒多久,水中聚集了比蝌 蚪數量多得多的孑孓,
等到它們「長大」,不就是恐怖的「蚊子大軍」?
在水中摻入肥皂粉或漂白水,據說可以殺孑孓,但,那不是連蝌蚪、水中有益的生物,通通都殺光?把水倒掉呢?
結 果一樣!更何況,園區山林間,許多地方都有可能積水,偌大範圍,積水怎麼清得完?
既然積水清不完,清除積水也不是最有效的「滅蚊大法」,而蚊子喜歡在積水環境中產卵,那麼趁孑孓還沒來得及長 大,
就把它們消滅殆盡,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嗎?
就是這樣的「靈光一閃」,徐文良想到了自創的「滅蚊大法」。他不再費心費工地清除容器積水,反而製造蚊子喜歡 的積水環境,
吸引它們前來產卵,同時,在容器內放入俗稱「大肚魚」的小魚,只要水中有孑孓,小魚就會把它們吃光光,孑孓來不及長大,
就葬身小 魚肚,又哪來的蚊子呢?
這個理論想起來有道理,實際試驗之後,也確實行得通。雖然山中的蚊子多不勝數,也不盡然都會跑到他設置的容器 中產卵,
但基於蚊子的習性,「總有一天等到你」,只要來產卵,肯定「絕子絕孫」!就用時間來跟蚊子長期作戰。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這所謂的「蚊子陷阱」果真發生效用,不僅裡面的小生物、小魚兒快樂生活其中,園區內的蚊 子數量真的減少了!
以一般的儲水容器積水引誘蚊子產卵固然沒錯,但容器內的水需要經常更換,否則,水中的氧氣不足,魚養不活,殺 蚊的效果也沒了。
園區那麼大,需要設置的積水容器那麼多,要一個個的換水,太費時費工,如果能讓水自動更換,問題不就解決了?
愛動腦的徐文良於是發明了「第二代的蚊子陷阱」。
他說,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利用「連通管原理」,徐文良在原有的積水桶旁,加裝一根比桶緣高度低約3公分的管 子,
在底部兩相連通,只要遇到下雨就能自動進行換水。
因為,桶內的蓄水一旦增加,高過於連通管的高度,水就先從連通管流出,「上面收多少,底下就流出多少」,即使 下大雨也不怕,
而且,這樣的換水過程,是將積水桶底部的水先透過連通管流出,得以保持容器內的水「生生不息」。
第二代蚊子陷阱透過簡單的設計,已經是「一潭活水」,裡面長了藻類等植物,魚有食物吃,活得健康,消滅孑孓的 成效也與日激增。
▲就是如小圖中的一根小管子,徐文良利用「連通管原理」讓「蚊子陷阱」可以自動換水,既達到誘殺蚊子的效果, 盆內不是死水一潭,
反倒生機盎然。(攝影/記者謝禮仲)
徐文良說,「政府用的方式是防堵,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二代蚊子陷阱的成效,隨著時間累積,越來越顯著。
「當然不可能把園區內的蚊子都殺光,但數量的確減少很多,至少在紫屋森林咖啡等戶外休憩區,蚊子就幾乎不見蹤跡,
連小黑蚊也沒有」,談到這 裡,徐文良露出自信的喜悅。
曾經有學校來到三富農場參觀,校長看到這樣的設計,感到相當有興趣,那位校長說,他們在學校裡種了許多「驅蚊 植物」,
但似乎效果不彰;徐文良的理解是,植物需要生長在有陽光照射的地方,但蚊子偏偏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驅蚊效果打折扣,
或許是這個原因 吧。
這種另類的「養蚊再殺蚊」的創意,透過休閒農業協會幾年來前往東南亞國家推廣台灣休閒農業的機會,也傳遞到那 些國家,
聽聞者無不躍躍欲試;徐文良說,最近還有馬來西亞、加勒比海國家來農場參觀學習,「二代蚊子陷阱」就是重點之一。
對於這種經過實驗具有實效的「養蚊再殺蚊」的創意,徐文良感到相當自豪,也非常願意與人分享,曾有人問他要不 要去申請專利,
他笑笑說:「這種方式不需要花費大錢,卻真的有效,只要有人願意學,我都願意免費教,希望的就是大家都能用更環保更有效的
方法 滅蚊,一起創造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他再度強調,這種方式得注意「蚊子陷阱」設置的地方,陰涼陰暗的地方最好,但樟樹下卻不適合,
此外,時間越 長、桶子設置的密度越高,滅蚊的效果越好。
免換水魚缸原理 在 2022免換水過濾器-寵物社群,精選在Youtube上的熱門影片 的必吃
2022免換水過濾器-寵物社群,精選在Youtube的熱門影片,找免換水過濾器,免換水魚缸原理,免換水生態魚缸,生態魚缸製作在Youtube熱門影片就來最豐富的 ... ... <看更多>
免換水魚缸原理 在 【生活】免插電!自動換水魚缸~ | 家裡有養魚的寶粉們請舉手 ... 的必吃
最近阿編挖到一個神奇的好東西~ 免插電【自動 換水魚缸 】利用水位差 原理 輕輕鬆鬆就可以幫你把底部髒水都抽出來唷快點看看影片阿編的示範吧! ... <看更多>
免換水魚缸原理 在 [閒聊] 分享一下養孔雀魚技巧Part_1 - 看板Aquarium 的必吃
本身對孔雀魚 短雕 異型 皆有小小研究
這篇就來介紹如何養好孔雀魚
因為對養魚有興趣 不知不覺就慢慢的把養魚技巧學起來
才知道養魚其實並不難 只要一些細節做好就可以養好魚
進入正題 這篇我就來介紹養孔雀魚的一些相關細節
孔雀魚是大家最常養的淡水魚 因為漂亮 價格又親民
養魚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 1.硝化菌 2.養水,水質照顧 3.魚的品質 4.孔雀魚介紹
1.硝化菌
這對很隨性沒有講究就養魚的人來說 是很陌生的一個細節
硝化菌市面上有好幾種狀態的商品 大致上就分 粉狀 液態狀兩種
使用起來就很多前輩的經驗而言 粉狀似乎會比較有成效 保存也容易 使用的量也省
有稍微接觸養魚的就會常常聽過建立硝化系統的有多重要
主要目的是可以分解水族生物所排放的排泄物 讓水呈現一個小生態圈
所以把硝化系統建立好 水質自然就會很穩定
養魚就不容易莫名死亡 魚也會不容易生病
其實從我知道硝化系統之後 就常常有看到人問 怎麼知道硝化菌有沒有建立好
答案是:並無從觀察 除非你用試劑
不過最簡單我也覺得有效的分辨方式就是 如果有建立好通常水真的會很"清澈"
2-1 養水
養水其實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
首先 養水的目的主要是要把自來水裡對魚有害的物質去除掉
最主要的成分就是幫助自來水消毒的"氯"
*簡單的方式就是 用個空缸或者空容器把自來水裝好 然後放著曝氣幾天
因為"氯"蠻容易揮發掉的 所以用曝氣的方式就可以解決
*稍微麻煩一點的 就是用打氣機 邊曝氣邊打氣 加速氯的揮發
(這邊有部分鄉民提出 沒打氣曝氣1天就夠了 有打氣曝氣半天就可以
但我認為沒打氣曝個2天吧 有打氣也曝個1天這樣比較保險 除非你有試劑可以測
我是覺得要做就做紮實 因為每個地區的水含氯量都不一樣 有些資訊不能一概而論
既然都有心要做 多那一點時間買些放心 我是覺得ok的
拿個2L寶特瓶裝一罐 放著又不礙事 如果是只有1缸或者小缸 1罐寶特瓶就很好用了)
*最困難也最複雜的就是經過層層的濾材過濾自來水並且順便養成硝化菌
比較常見的用具且最容易的就是"三胞胎" 不過也只是省了曝氣這部分
真正還有做的順便培菌的 就是養水缸那種 本身就有養好硝化菌的濾材
然後每次的新水都會經過這養水缸 這樣子輪替 這方式才是所謂"真正的養水"
2-2 水質的掌控
我就針對養孔雀魚的水質來介紹
孔雀魚屬於弱鹼性的魚種 這點一定要明白
接下來 就看你是否有底砂或者裸缸
裸缸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底砂必須靠人工來清理 通常都是玩家才會這麼做
平常辦公室.家裡的魚缸建議還是放底砂來培養足夠的硝化菌 省事又方便
有底砂的養法 其實很簡單 每週換約1/3的水量就可以把水質掌控的很好
不過有個很重要的問題 就是餵食方式 切忌孔雀魚是真的是很貪吃的魚
所以少量多餐是可以讓水質不容易變質的方式
(這邊會這樣說是因為可以減少飼料跟水反應的時間) 簡單說就是不讓飼料污染水
也不能因為因為孔雀魚貪吃 就少少餵 這樣不對 做好水質掌控才是解決方式
裸缸養法就建議2~3天就換一次約1/3水量的水
因為裸缸水質變化快這樣才能確保水質的穩定
養孔雀魚大部分都會用大磯砂或者珊瑚砂(弱鹼性底砂)來當做底砂使用 可參考看看
不過用其他底砂也可以 只要不要用黑土或者其他酸性底土都可以接受
3-1 魚的品質
很多人都覺得怎麼魚那麼容易死 才買回來幾天就莫名死掉 有的更快 當天就翻肚了
其實很多都是在你買魚的瞬間就已經決定結果了 因為魚店的挑選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 挑選魚的時候 記得看缸內的魚是否都很活潑 如果缸內有發現很多隻魚不健康樣
建議那缸魚就不要挑選 因為帶病機率很高 很有機會連同你原缸的魚一起...帶走
再來就是看魚缸的水色 是否有藍色或者黃色等等其他色澤
通常魚店的魚缸水出現顏色 大概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再檢疫 一種是老闆發現有魚生病
(這邊有其他鄉民提到 其實還是有部分因為是市外魚場 所以進來的魚還是會做檢疫
既然如此 那就挑選方式上 做些加強 再有其他水色缸內不要看到任何病厭厭的魚
魚隻是否活潑 健壯 "還有建議問一下老闆 這批魚是剛進的嗎" 如果是那就是檢疫
如果不是 那...你應該知道了 應該就是有魚隻生病)
3-2 再來就是回家後的處理
"對溫對水"步驟要紮實做好 不然真的是在賭魚的命硬不硬
但是做這兩步驟前有一個觀念我一定要說 把老闆包給你的水 倒掉一些(約倒掉7成)
(*為什麼要把水倒除一些 其實是因為很多例子是把魚店的水跟著倒入自己魚缸後
造成原本魚缸內的魚大量死亡 簡單說就是你不知道魚店水的狀況 有沒有病菌存在
等等因素 所以把老闆給的水剩下一點 是最保險的 更保險的是對完水後 只把魚撈
到魚缸 那些水全部不要 除非老闆你很熟識 不然我都建議這麼做
*另一個原因 因為原本水量變少很多 可以加速對水這過程 加快讓魚適應水的時間)
剩下足夠讓魚可以自由活動的水量就好 接下來就把袋子放到你的魚缸內
隔著袋子讓裡頭的水跟你原本魚缸的水讓溫度達到相同 這就是"對溫"
對水也很簡單 比較怕麻煩的人 那就是把你魚缸內的水大概一次倒入約1/4的量到
裝著魚的袋子裡 勤勞的每10分鐘1次這動作(越珍貴的魚就要越紮實)重複約1小時共6次
怕麻煩的 就是10分鐘一次 但是想到再一次 大概補到原本水量一倍後再放著一下
換完水後建議放著一下 讓魚適應一下水 然後就把袋子整個塞到水裡吧
讓魚自己游出去 這樣對魚或者蝦都是比較好的
*其實我自己的對溫對水是很複雜的 我是直接把水弄到剩下約1~2成
直接用滴流的方式讓水以每秒約1滴的方式入袋內 持續2小時
再把袋子丟到魚缸放1小時對溫 最後才把魚整袋放入水中讓魚游出
(滴流 我是用風管利用虹吸管原理然後另一頭接上調節閥的這種方式)
這是我對魚的一種態度 但是也會因為魚的價值會有時間的調整
4.孔雀魚的介紹
孔雀魚也是有分貴跟便宜的區分
簡單區分就是無品系跟有品系 (也就是純種跟混種)
魚店內會看到的10元~20元這左右的價格(名字只會寫公孔雀.母孔雀) 通常都是混種
現在也越來越多純種孔雀魚專賣店 當然價格自然會貴一點 通常都是一對這樣賣
有品系的有非常多的種類 例如:全紅 黃禮 藍禮 草尾 蛇王等等 還有非常多
因為每種又有可能分 野生色 白子 黃化 燕尾 緞帶等等不一樣的基因造成的外觀
有一點一定要說 緞帶公魚如果是純粹要觀賞用 可以買來養
如果想要生仔魚... 緞帶公魚是沒有繁殖能力的 千萬不要買錯
所謂緞帶基因繁殖仔魚是怎樣來的 就是只要母魚是緞帶就一定生的出緞帶仔魚
相對的 母魚是沒緞帶的就"不可能"生出來 不過也因為緞帶關係母魚很不容易受孕
通常術語如果是針對緞帶
長母就是有緞帶的母魚 短母就是沒有緞帶 以基因來說短母就是普通母魚摟
短公就是有繁殖能力的公魚 長公就是觀賞用的緞帶公魚
而緞帶公魚對於玩家來說 是...沒有用的
接下來也介紹燕尾 燕尾有分拉跟型 還有 拉片型 繡球型
燕尾跟緞帶一樣都會有長長的腹鰭 不一樣的地方是 尾巴也會有變化
*拉跟型就是原本扇型的尾巴外 還突出一根或者好幾根的尾巴構造
*拉片型則是突出的部分變成一片一片這樣 看起來好像原本得尾巴破掉 亂亂的
其實是原本的尾巴額外又突出的部分造成的外觀
也因為以上外觀 所以喜歡的人很喜歡 不喜歡的人就真的不喜歡
我以前也沒辦法接受 但是後來覺得拉根型好漂亮 進而就慢慢接受拉片型
繡球型就不多加介紹 因為出現的機率非常的低 而且因為特殊的外觀很容易得病
燕尾跟緞帶術語上差不多 長短母 長短公 但是多了一項"燕尾短公"
其實就是不同於長公 有著燕尾的尾型但是沒有突變的繁殖器
有著繁殖能力的燕尾基因公魚 出現機率也是很低 但有著一隻絕對就是寶
說明一下燕尾跟緞帶有個基因上不同的地方 緞帶"只有"緞帶母魚才能生出緞帶子代
燕尾就不同摟 短母跟短公(通稱燕基短公.燕基短母)
能夠生出有燕尾表現的子代非常的好搭配 簡單來說只要不要搭配的燕尾長公
其他你怎麼搭都會生出燕尾子代的
所謂燕基短公+燕基短母互相搭配也是會生出燕尾表現的喔
不過出現機率還是要看本身含有的燕基成分
其他有搭配長母跟燕尾短公就更不用說了
燕尾保證班 其實就是 用燕尾短公去搭配燕尾長母
因為都確定是燕尾表現 所以子代一定都有燕"基"甚至燕尾
以上是當初養孔雀魚的經驗
現在轉戰短雕 不過過陣子會再回來養孔雀魚
如果還有想要知道什麼 我可能沒提到 都可以下面回文看看
或者我有什麼錯誤觀念 也麻煩指教
養魚真的不難 看你願不願意花些時間把細節做好
這樣子真的可以讓魚的壽命長很多 自己也會養的比較開心
改天再來po part2 介紹一下孔雀魚容易遇到的病 以及 仔魚的照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13.59
所以我上面也有寫到 真正的其實是應該大大你說的這樣 所以魚缸本身就建立好系統
水不要太講究 有些許的曝氣 基本上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當然對於玩家來說 能夠同時做到硝化系統建立+水曝氯 設備上也是要花些腦筋
我就只有三胞胎跟缸內健全的硝化菌來養 我覺得就很足夠了
硬度到是沒這麼講究 養孔雀我是覺得水質顧好就好 那些很細的數據 我覺得沒必要...
其實不會有太大影響
不然其實大部分的小蝦是屬於偏酸性水質的水族生物
不過我也是有養過玫瑰蝦在矽砂缸內瘋狂的生
而且我學習的地方並不是在ptt上 而是跟眾多前輩親自請教學習的
推薦你去老爹孔雀魚網 那邊圖片非常多
除非你水質掌控的很好 不然得病機率更高 簡單講 死的更快
反而是系統缸 大部分都是半裸缸 甚至裸缸 因為清理問題
不過會使用系統缸的 基本上都有些功力了 所以裸不裸已經不成問題
對於一般養魚的人 我覺得底砂是絕對可以幫助到他們的 因為有底砂的存在
只要先把系統建立好 水有定期的去換 底砂反而可以做到緩衝的效果 水質變化不會太大
至於大大說到反而容易得病 這並不然 有底砂還容易得到的病
通常都是水質偏髒造成的 如果有做好換水跟系統建立的動作 這根本不太會發生
其實我下篇會說到 我很討厭治療魚 所以我寧願把前面顧好 不讓牠們生病
因為魚的個體小 抵抗力自然也小 所以什麼小病 也很難治
白點有種聽說還不錯的治療方式 可以試看看 去中藥店買一點點"連翹"然後稍微沖洗後
包起來 掛在水裡 此時水也要加溫 因為這種病菌好像在高溫會無法生存
水也聽說會變成有點黃黃的 我養魚很久了 說真的 沒遇到白點 我也不想遇到
治標不治本 白點發生的原因 就是感冒 簡單說 一定你拿來時對溫沒做好
不然就是 離開你朋友家時 魚在外面冷天嫌晃很久 瞬間溫度差異太大造成的
底砂跟缸子都做一次 接下來 放水養缸時 大把的粗鹽給他灑下去 不用怕 大力的灑
但也不要飽和就是了... 這樣的水 跑個幾天 把水換掉換新水來養水 就算消毒了
這是我消毒的方式 參考看看 比較不會有殘留的問題 不然有聽過用漂白水的...
※ 編輯: leevins 來自: 59.112.113.59 (02/28 10:39)
※ 編輯: leevins 來自: 59.112.113.59 (02/28 10:46)
※ 編輯: leevins 來自: 59.112.113.59 (02/28 13: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