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黑,先祝大家年初一快樂!
相信大家已經看過帥氣好看的黑化封王。這次希望跟大家分享封王美術圖背後的設計意念和過程。
========================
Q:黑化封王系列的設計意念是什麼?
黑化封王系列是從克蘇魯神話出發,使神魔本身存在的各層封王被黑暗吞併。負責此系列的畫師單尼dAN最初接到了克蘇魯這個大方向主題後,立即在腦內想像畫面……神魔各層的封王都被黑暗吞併,邪惡意識不斷吸食他們的能量壯大自身,成為了混沌、巨大的瘋狂力量體,這些恐怖巨獸將為神魔世界帶來末日。在經過搜集大量參考圖,研究不同相關原素的故事和作品後,再慢慢創作出使各封王變異後,都能突出其獨特個性的設計。
單尼非常推薦電影如『迷霧 The Mist』、『恐懼虛空 The Void』、『星之彩 Color Out of Space』、『極地詭變 / 怪形 The Thing』、『滅絕 Annihilation』;劇集如『洛夫克拉夫特之鄉:逃出絕命村 Lovecraft Country』、『真探 True Detective』;小說如『克蘇魯的呼喚:H.P. Lovecraft恐怖小說傑作選』和『詭秘之主』 (網絡小說)。
對這類型作品有興趣的召喚師可以找以上的作品看看呢!
========================
Q:畫師是怎樣從構思到完成黑化封王的美術圖?
A:這系列是由神魔畫師單尼從 2020 年 3 月開始負責的系列。(那段時間團隊還同時需要準備天元突破、七大罪和部分自家系列的美術圖。 )
一般情況下,神魔團隊的繪師會以約 4 到 8 日為標準去完成一個角色 (完成時間會因角色大小、稀有度而改變) 。不過如上所說,因為畫師需費大量時間做研究,所以這一批封王角色比一般角色作畫更加花時間。而在關鍵的作畫步驟中,除了有單尼作畫外,還拜託了 Zeen Chin 和 Chin Lik hui 兩位畫師幫忙,期間團隊花了挺長時間討論、修改和統一作畫風格。完稿後再安排部分封王的動態製作,拆件補圖和提供動態指示給動畫師。最後工程師為封王們添加不同的攻擊特效。
========================
Q:設計過程中,讓畫師最注意的是什麼地方?
A:單尼從小便很喜愛克蘇魯神話,他本人說雖然畫得很爽,但要同時為這麼多數量的角色設計會很痛苦,腦袋很容易當機。還好因為克蘇魯神話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神,總能在其中找到跟各封王相性配合的原素,能幫助更突出角色個性和特色。
另外,設計時亦需要考慮召喚師的口味和大眾接受度。原本的克蘇魯元素包含大量破洞、嘔心、腐爛或是血腥色情的一面,若是添加過多這些元素,角色就不容易被大眾接受。畫師希望最終的角色能表達帥氣邪惡好看而不是噁心,所以在整個設計過程時都需要控制各種元素的平衡。
大家如果想詳細逐一看每一個黑化封王的設計介紹,可以去單尼的粉專看:
(https://www.facebook.com/danieldanartist/posts/3604838592916089)
(https://www.facebook.com/danieldanartist/posts/3717554684977812)
很高興此系列的成品能成功得到不少玩家的喜愛,沒有令大家失望。每一個帥氣的怪物封王、漂亮的女性封王等等,全都是畫師精心設計的結果。最後,也希望大家期待最後一隻推出的封王!
========================
Q:我還可以去什麼地方關注神魔畫師?
A:大家可以去他們共同的經營「神魔繪師畫什麼」粉專,也能追蹤他們各自的粉專喔,美圖很多!希望大家繼續支持神魔之塔的美術團隊,
神魔繪師畫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TOSXARTIST)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老湯 (https://www.facebook.com/%E8%80%81%E6%B9%AF-1463056700612633/)
單尼 (https://www.facebook.com/danieldanartist)
黑色玉米軍艦s (https://www.facebook.com/badboyxboy)
BLUEROSE (https://www.facebook.com/BlueRoseVenom/)
Vaeedo (https://www.facebook.com/VaeedoLong)
離子少年D (https://www.facebook.com/Boy.ionD)
紙外Meru (https://www.facebook.com/outofsheet/)
迷你麥克 (https://www.facebook.com/MiniMarkHK)
========================
最後,再次祝大家農曆新年快樂!在農曆新年期間,神魔之塔準備了慶祝活動,包括有登入活動『戰帝十抽登入送』,召喚師只要於活動期間登入,即可獲得包含全新角色「九黎戰神 ‧ 蚩尤」的抽卡機會 10 次喔。今天晚上亦會推出全新地獄級『亞卡斯的色彩女王 』。接著,十一封的主線亦會有重大發展,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蘇美神話中的冥界之神。 如長槍般的籠檻在她手上活用自如, 有時用來穿刺敵人,有時用來囚禁魂魄,有時用來召雷引電, 是位令人畏懼的冥界支配者。 自出生起便擔任管理冥界一職的女神, 直至最後都不識地表與自由為何物,便隨神代一同消逝而去。 這副姿態並非埃列什基伽勒的真身, 而是找了一個與她波長相近的人類靈...
克蘇魯之腦召喚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卡爾維諾:月亮的女兒們】
如標題,這次分享的是卡爾維諾的短篇〈月亮的女兒們〉。
這部短篇小說,描述一個喜新厭舊的城市在即將把月亮也廢棄時出現很多女孩一路救起月亮並反撲了城市的的故事。
咳,好吧上面這段描述有點長,總之是個奇幻的、頗有深意的故事。
一起來看看這部作品吧。
-
月亮的女兒們 / 卡爾維諾
地球最初並沒有表層大氣作為保護層,暴露於無休無止的隕石撞擊和太陽輻射的侵蝕之中。據康奈爾大學湯瑪斯·葛得教授所說,月球表面的岩石在與隕石粒子的磨擦過程裡被研成粉末。而根據芝加哥大學格拉德·凱柏教授的說法,從月球岩漿散逸出來的氣體可能曾使這個地球的衛星變得輕盈而多孔,有如一塊浮石。
「月亮是個老傢伙,」他表示同意,「滿臉都是坑洞,傷痕累累。它裸露著身體在宇宙中運轉,就像一條被啃光的骨頭,身上的肉被侵蝕殆盡。但這樣的事情不是頭一回發生了。我記得,有許多月亮比這個更為年邁,也更為殘破。我曾目睹這些月亮的一生,目睹他們的誕生,運轉和死亡:一個被飛射而來的星星穿刺而亡,另一個死於它上面的所有火山口發生大爆炸,還有一個身上滲出瞬間揮發的琥珀色汗珠,然後渾身覆蓋了淡綠色的雲團,爾後收縮成一扇乾燥而多孔的貝殼。」
當一個月亮死去的時候,地球上發生的事情是難以描述的,但我嘗試用還記得的最後一個例子來談談。在經歷漫長的進化過程之後,地球已經多少有點我們現在的樣子;換言之,它已進入一個轎車比鞋底淘汰得更快的時代。與現今人類幾乎一模一樣的生物生產、購買、銷售各樣商品,城市的璀璨覆蓋了所有大陸。這些城市的發展類似于我們今時今日的相同地點,不過大陸的形狀有所不同。那會兒甚至也有一個紐約市,相似於你們都熟悉的紐約,但它更顯新,應該說,更充溢著各種新產品——它如同一個全新的牙刷,它的曼哈頓區向外伸展著,上面閃閃發光的摩天大廈就像那尼龍質地的刷毛一般
在這個世界,每一樣物件只要有一點點損壞或變舊,亦即在出現第一處壓痕或者汙跡時,便會遭到丟棄,並且一件嶄新而完美的替代品會取而代之——只有一個錯漏,一個陰影:月亮。它裸露著身體,歷經侵蝕地行走於天際,黯淡無光,越發與這裡地上的世界背道而馳,是過氣物品中的漏網之魚。
古老的表述,像「盈滿之月」啦,「半月」啦,「下弦月」啦,依然在延用,但事實上已經變成一種修辭手段:我們怎麼能夠說一個佈滿劃痕和坑洞,並且看上去像就要伴隨著一場碎石雨墜落到我們頭上的東西「盈滿」呢?更不要說漸晦之時的月亮了!它十足一塊被一點點啃掉的乳酪外皮,而那月朔之時總是在我們預期不到的時候到來。在每一期新月之夜,我們都疑惑他會否再度出現(還是我們期望它就此消失而去?),而當它真的再度出現,並且變得越來越像一把缺齒的梳子時,我們不由打個寒顫,側目而不視之。
這是個壓抑的情景。我們離開人群,挎著包包,從日夜開放的百貨公司出來,看見在摩天大廈上架設得越來越高的霓虹燈告知我們,將會有源源不斷的新產品發售,我們突然之間見到它蒼白的身影在炫目的燈光之中緩慢而病態地移動著——一種想法便縈繞於我們腦間無法被驅散:我們所買的每一件新貨,每一個產品,都會相似地變舊,破損,褪色;我們還損失了外出購物和瘋狂工作的熱誠——一種對工商業不無影響的損失。
正是如此,我們開始考慮如何處置這個有害無益的衛星。它毫無貢獻,只是一艘無用的棄船。當它變輕之時,它的軌道會開始偏向地球:沒有其他什麼東西比它更危險了。隨著它的逼近,它的運轉週期越來越慢;我們不能再計算出月相。甚至乎連曆法,這月份更替的節奏,也變成只是一項例行公事;月亮一瘸一瘸地向前移動,仿佛它就要準備崩潰。
在這些月亮低懸的夜晚,性情變得更為躁動的人們開始舉止異常。總有一個夢遊者沿著摩天大樓的扶手緩慢向上爬,伸出雙手想要搆到月亮,或是一個變狼幻想症病人,在時代廣場的中心放聲狂嘯,又或者是一個縱火狂放火燒碼頭倉庫。如今這些都已經是尋常事,不再吸引好事者聚集圍觀。但當我看見一個少女完全赤裸地坐在中央公園的長凳上時,我還是不得不停了下來。
甚至在我遇見她之前,我便有種感覺,某樣神秘的事情將會發生。當我開著敞蓬跑車經過中央公園時,我感到自己正沐浴在一道閃爍著的光之中,就像螢光燈泡在達到穩定之前放射出的一閃一閃的鉛色亮光。我周遭的景色就如同一個陷入月球火山口的花園一般。那個一絲不掛的女孩,坐在一個反射著單薄月光的池塘旁邊。我刹住車。我想是在一秒之間我留意到了她。我走出車向她跑去,但一下子又停下來。我並不知道她的身份;我只是感覺到,我得趕緊為她做點事兒。
所有東西都散落在那張長凳周圍:她的衣服,一隻長襪和一隻鞋子在這兒,另一隻襪子與另一隻鞋子卻在那兒,她的耳環,她的項鍊,她的手鐲,錢包,裡面的東西從大大的口子漏出來的購物袋,還有數不盡的小包和小物件,仿佛她在一次大手筆瘋狂購物後的回家路上,突然聽到某種東西召喚她的聲音,然後扔掉所有東西,發覺必須把自己從所有將其束縛於地球的客體和符號中解放出來,而現在她正等待著被帶上月球去。
「發生什麼事了?」我結結巴巴地說,「有什麼我能幫助你的嗎?」
「幫助?」她朝上注視著我問道,「所有人都愛莫能助。所有人都無能為力。」很明顯,她說的話並非關於她自己,而是關於月亮。
月亮在我們之上,呈現一個中間突出的形狀,一副就要壓下來的樣子,如同一個破損的屋頂,佈滿芝士磨板上的那種坑孔。就在這一刻,動物園裡的動物開始嗥叫起來。
「到此為止了嗎?」我機械地問道,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她回答道:「剛開始呢。」或者是類似的其他說話(她說話時幾乎沒有張開嘴唇。)
「你想說什麼?是說這是結局的開始,還是其他別的什麼事情正要開始?」
她站起來,走過草地。她有一頭銅紅色的頭髮,披散在肩上。她是那麼的弱質纖纖,以使我覺得有需要以某種方式去守著她,保護她。我把手伸過去,準備若是她倒下來或者接近什麼可能會傷害到她的東西時抓住她。但我不敢用手碰到她,總是和她的皮膚保持幾釐米的距離。在我跟著她穿過花園的一路上,我發覺她的動作和我十分相似,即是,她也在盡力保護著某樣易碎的東西,某樣容易掉到地上,摔成碎片的東西——因此需要這樣子將這件東西帶到一個可以把它輕輕安置下來的地方——某樣她不能夠碰到,只能夠用手勢指出的東西:月亮。
月亮仿似迷了路一樣。它偏離了軌道,再也不知何去何從;它任自己如一片枯葉般飄零。有時候它突然出現,垂直墜向地球,在另一些時候,則以螺旋之勢打著圈兒下降,還有些時候,它看上去就像漂流著一樣。它正在變輕,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有一瞬間,它看似就要撞向廣場飯店,但其實它滑入了兩座摩天大樓之間的防火走廊,從哈德遜河的方向消失而去。短暫時間過後它再度出現在城市的另一邊,突然從一朵雲彩之後竄出,以灰白色的月光灑照著黑人住宅區和東河,然後,它似乎被一股強風吹颳到,滾向了布朗科斯區。
「在那兒!」我喊出來,「在那兒——它停下來了!」
「它不能停下來!」少女驚叫道,裸露身體,赤著腳板地跑出草地。
「你要去哪裡呀?你不能這樣子周圍走!快停下來!喂,我在跟你說話啊!你叫什麼名字?」
她喊出一個像是戴安娜或者狄安娜的名字,也可能是一聲祈禱。然後她就消失不見了。為了跟上她,我鑽進汽車,沿著中央公園的快車道搜尋。
車燈的光線照亮了籬笆,山丘,石塔,但那少女,戴安娜,卻無跡可尋。如今我已走得太遠了:我必定已經略過她了。我轉頭照原路駛去。一把聲音在我身後說:「不,就是那頭,繼續追!」
坐在車後座的正是那位赤裸的少女。她正直指著月亮。
我想叫她下車,解釋我不能這個樣子載著她大模大樣地在城市裡開車,但我不敢叫她分神。她正專心致志,以防那時隱時現的輝光從視線逃走。但不管怎麼樣——這更為詭異——似乎沒有路人留意這個坐在我車子後座的女性幻影。
我們駛過一條連接曼哈頓和主城的大橋。現在我們走在一條多車道高速公路上。其他車就走在我們旁邊。我兩眼直直地盯著前方,害怕我倆的行徑所必然引起的來自周圍車輛那兒的譁然大笑和說三道四。但當有一輛轎車超過我時,我驚訝得幾乎要把車開出馬路:一個全裸的少女蜷伏在車頂,頭髮隨風飄揚。一刹那間,我以為我的乘客從一輛開足馬力的轎車跳上了另一輛;但我只稍微轉過臉去便看見戴安娜的雙膝仍在那兒,與我鼻子持平的位置。她的身體不是在我眼前唯一的奪目之軀,我見到少女隨處都是,用各種最怪異的姿勢伸展著身體,緊貼著賓士的汽車天線,車門,或者擋泥板。她們金色或黑色的秀髮,和她們裸露的皮膚發出的粉色或小麥色光澤形成鮮明對比。每一輛車上都有一名這種謎之女乘客,全都身體往前靠,催促她們的司機追趕月亮。
她們受到瀕危之月的召喚——我敢肯定。那兒有多少這樣的少女呢?越來越多的車子載著月之少女從城市的各個城區匯合於似乎停止不動的月亮之下的地方,聚集在每一個十字路口和道路交界。在城市的邊緣,我們發覺來到了一個廢車停置場前面。
道路消失於一片有著小型的山谷、山脊、山丘和山峰的地方,但造就這種崎嶇地勢的並非這裡的原始地形,而是那些一層層被扔掉的商品:消費至上的城市用過的東西,為了享受到使用新商品的快樂便將其拋諸腦後,讓它們在積聚二手貨的鄰居這兒壽終正寢。
經過長年累月的堆積,破冰箱壘成的堆阜,生活雜誌黃頁以及廢棄燈泡遍佈於一個巨大的垃圾場。月亮現身於這個狼藉腐爛的王國之上,一片片變形廢舊金屬垃圾鼓起上升,猶如被洶湧的潮水沖起。老朽的月亮和那片如同焊上了一塊各類殘骸的混成物的地表十分相像;廢舊金屬的山脈變成首尾相接的一條鏈,就像一座露天圓形劇場,形狀就跟一個隕石坑或月海如出一轍。月亮懸掛在這片空間之上。行星和它的衛星就如同對方的鏡像一般運轉。
我們的車子停下來了。沒有什麼比車的墳墓更讓汽車怯懦了。戴安娜下了車,其他所有的戴安娜也一樣。但現在她們身上的能量好像在減弱:她們邁著猶豫不決的步伐,似乎她們發覺自己置身於那些廢銅爛鐵之中,就驀然意識到自己全身一絲不掛;許多少女抱著雙臂擋著乳房,就好似受涼而打著顫一樣。與此同時,她們散開來,爬上廢棄物的山脈,爬下來進入那露天圓形劇場,在中心排成一個巨大的圈。然後她們全都高高舉起雙手。
月亮動了起來,就像受到她們手勢的影響。在一霎那間它似乎恢復了能量,再度爬起來。站成圈子的少女雙手向外伸展,臉和乳房朝著月亮。這是月亮向她們要求的嗎?它需要她們把自己撐回天空?我沒有時間去細想這問題。在那非常時刻,起重吊車粉墨登場了。
這台起重機由權威設計及製造,特別用作除去那不美觀的累贅,淨化蒼穹。這是一輛加裝了一條高高舉起,蟹鉗一般的吊臂的推土機。履帶運轉,吊車前行,穩夯有力,有如螃蟹;等它到達施工地點,似乎變得更是穩當了,底盤緊貼地面。吊臂快速旋轉,起重車把它的爪子伸向天空:一輛有一條這麼長吊臂的起重吊車能被造出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吊臂上的鏟斗張開,露出利齒;現在,與其說像一隻蟹鉗,不如說它更像一張鯊魚的大嘴。月亮就在那兒。它顫抖著身體,好像想要逃跑,但起重車似乎帶有磁力:正如我們所見,月亮像被吸住了,落到起重車的爪子上。伴隨著一陣乾澀的響聲——「咵!」——鏟斗的雙頜閉上了。在一瞬間,月亮似乎是像塊蛋白酥那樣被粉碎了,但是事實上它仍留在那兒,一半在鏟斗內,一半在鏟斗外。它被壓成了扁圓形,就像被鏟斗牙齒咬著的一支雪茄煙。土塵如驟雨一般掉下來。
吊車現在嘗試把月亮從軌道上扯下來。吊臂開始扭向後方:此刻,需要很費力氣才能夠扭動吊臂。在這整個過程中,戴安娜和她的夥伴們高舉雙手一動不動地留在原地,似是在期盼以圈子的力量戰勝敵人的進攻。土塵從崩潰的月亮上掉下來,落到她們的臉上、乳房上,她們才只好散開。戴安娜失聲痛哭起來。
此時,被禁錮的月亮失去了它僅餘的光華:它變成一塊形狀醜陋的黑色岩石。如果鏟斗不能將它好好卸下,它便會撞到地球上。地面上,工人們正張羅著一張金屬網,用長釘固定在地上;起重車正小心翼翼地把它的負荷卸載到這個區域。
月亮到達地面,呈現為一個佈滿坑洞的沙質巨岩,如此的黯淡、渾濁,難以想像曾幾何時它以明亮的反射光華來照亮天空。鏟斗的雙頜張開了:吊車隨著履帶運轉而後退,當卸下負重的一霎,它差點兒翻倒。工人們已經把網準備好了:他們把月亮網住,困在大網和地面之間。月亮在桎梏之中掙扎了一下:就像地震時出現的一波振盪,導致垃圾山上的空罐子雪崩般地滾下來。其後一切便再度回復平靜。現在,那片無月的天空被大型照燈的光芒所浸淫。但不管怎麼樣,黑暗總算是消退了些。
拂曉之神發現這車的墳地上又增添了一具殘骸:月亮被困在墳地中央,幾乎不能將其和其他被棄置的東西區分開來;一樣的顏色,一樣糟糕的外觀,讓你難以想像他們也曾經新淨光鮮過。一陣低沉連續的聲響在這凡塵垃圾上的火山坑中迴盪:拂曉之光照在一群懶洋洋,剛醒的活物身上。蓬頭垢面的傢伙們正在廢棄貨車被掏空了的軀殼,損毀的輪胎,受壓變形的鐵皮之間穿行。
在這堆被拋棄的物件之中居住著一個被拋棄者的社群——被排擠於社會邊緣,或者是寧願自我放逐的人;厭倦了奔走於城市,購買和銷售註定轉眼便會落伍的新商品的人;認為被丟棄的東西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財富的人。這些消瘦的人圍繞著月亮,遍佈那露天劇場似的垃圾場,或站或坐。這幫人的臉都被鬍鬚或蓬亂的長髮遮去半邊。這是一幫衣衫襤褸,穿著失禮的人,而我那全身赤裸的戴安娜,還有昨晚其他所有少女就混在他們中間。他們走上前去,動手把那些用深紮土中的長釘固定著的鋼網弄松。
忽然,如同一艘軟式飛艇從停泊碼頭飆出,月亮上升起來,盤旋於少女的頭頂和擠滿流浪漢的看臺之上,被鋼網纏著,懸掛在那裡。戴安娜和她的夥伴們正對付著那些網絲,一會兒用力拉扯,一會兒把它們抽出來。突然,少女們跑起來,月亮跟著她們,身上依然纏著網絲的一頭。
隨著月亮移動,一股浪潮從殘骸的深谷中湧起:被壓擠得像手風琴的廢車蹣跚地加入到遊行隊伍當中,踴動前進;由破罐匯成的奔流發出像雷鳴一般的響聲。你無法判斷它們是在拖動著什麼還是被什麼所拖動。跟隨著這個在垃圾堆裡被拯救出來的月亮,那些被遺棄的人和物在馬路之上捲土重來,湧向城市的富裕鄰居那頭。
那天早晨,城市裡正在歡度消費者感恩日。這一年一度的盛會在九月某一天舉辦,專為購物者向那孜孜不倦地滿足大家每一個願望的生產活動之神表達感激而設。城鎮裡最大的百貨公司每年都組織一次節日遊行:跟隨一支奏樂隊伍之後,一群盛裝打扮的女孩用彩帶牽引著一個體積巨大、顏色明豔的娃娃外形氣球招搖過市。那天,巡遊隊伍正走到第五大街:領隊的女孩揮舞指揮棒,大鼓被敲得梆梆響,而那個象徵著「心滿意足之消費者」的巨型氣球,溫馴地被一群頭戴圓頂單簷帽、滿身彩穗飾物、佩戴流蘇肩章、騎著漂亮摩托車的女孩用彩帶拉扯著前行。
與此同時,另一支巡遊隊伍正穿過邁哈頓區。那乾裂而黴爛的月亮也正被赤裸的少女們拉著前進,在高樓大廈之間航行。在它後面跟著一條由報廢汽車和火車殘骸構成的長龍,被靜默不語而漸漸壯大起來的人群簇擁其中。成千上萬的人又加入了那從清晨就開始追隨月亮的隊伍當中。只見各種膚色的人們,許多帶著大大小小孩子的家庭,紛紛加入到隊伍當中,尤其是在隊伍經過黑人聚居地和哈萊姆的波多黎各區時這種情況更見明顯。
月之巡遊在市郊一帶兜兜轉轉,然後開始沿百老匯大街而下,靜悄悄而迅速地來與那拖著巨型氣球沿著第五大街行進的另一支隊伍相會。
在麥迪森廣場,一支巡遊隊伍與另一支相遇;或者可以更準確地說,兩支巡遊隊伍匯成了單獨一支。也許是因為撞到了月亮那尖突不平的表面,那「心滿意足之消費者」癟了氣變為一張塑膠布。現在坐在摩托車上的是戴安娜們,她們正用五彩繽紛的帶子拖動月亮:或著,應該這麼說,裸女的數目翻了一翻,那些女騎手們都甩掉了她們的制服和圓頂帽子。類似的變化也出現在巡遊的摩托車和汽車之上。你不能再分辨出,哪些車子是新的而哪些車子是舊的:扭曲的輪子和生銹的擋泥板跟光潔如鏡、陶瓷般地反射著光澤的車身混合在一起,。
不止如此,巡遊隊伍所過之處,商鋪櫥窗便佈滿了蛛網和黴菌;高樓大廈裡的升降電梯吱嘎作響;廣告海報變得發黃;電冰箱好像變成恒溫孵化箱,蛋架上坐滿了小雞;電視機上顯示一片雪花。城市一下子把自己消費殆盡了:現在它變成跟隨在月亮背後,作告別巡遊的一個用後即棄的城市。
伴隨著樂隊打在空罐子上的鼓聲,巡遊隊伍來到了布魯克林大橋。戴安娜高舉她的指揮棒:她的同伴們擺舞起她們的彩帶。月亮作最後衝刺,穿過大橋弧形鋼架的間隙,滾向大海,像一塊磚頭那樣墜進水中,沉下去,在水面上弄出千千萬萬小泡沫。
此時此刻,少女們並沒有鬆開抓著彩帶的手,而是繼續緊緊握著彩帶;月亮把他們甩高,飛過鋼架,飛出大橋:她們就像潛水者一樣,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然後消失於水中。
我們一部分人在布魯克林橋上,其餘就在岸邊的防波堤上,都站在原地吃驚地看著這一幕,正猶豫該趕緊跳下去救人,還是相信她們會再度像以前那樣出現。
我們無須守候多久,海上便蕩起圓圈形的波浪。在水波的中心出現了一個小島,向上升起,就像一座山丘,然後變成一個半球,再後如同一個放在水面的球體,準確說,剛升到水面之上了;不,就像一個升向天空的月亮。說是月亮,但它已經不再和幾分鐘前那個我們看到沉入深海的月亮相像:然而,這個新的月亮用一種非比尋常的方式來表現它的脫胎換骨。它從海中出現,垂著一條由閃閃發亮的綠色水藻構成的尾巴;月球上噴泉噴出的水流賦予它翡翠般的光彩。它的表面就如同被一個水汽彌漫,但沒有一點植物的熱帶雨林所覆蓋。這層覆蓋物看上去就像用孔雀的羽毛編成,上面佈滿眼睛圖案,一身明豔色彩。
在這球體轉眼升上天空之前,我們幾乎未想到過會看到這樣的景象。更多的細節都佚失於一種「重獲新生」和「生機勃勃」的籠統印象之中。此時正是黃昏:顏色的強烈差異淡化為顫慄不穩的明暗對比;現在,那月陸和月樹只是這個光潔的發亮球體表面上勉強可見的輪廓。但我們能看到一些吊床正掛在月樹的樹枝上隨風搖曳。我看到,躺在上面的,正是那些把我們帶來這兒的少女。我發現了戴安娜,她悠然自得地搖著一把羽毛扇子,可能正是向我示意。
「她們在那兒!她就在那兒!」我高聲喊道。我們都在叫喊。但隨著月亮升入黑暗天空,只可看到月海和月陸反射太陽的光華,那再度見到她們的喜悅便已被因永遠失去她們而起的痛苦所代替。
我們全都喪失了理性:所有人在大陸之上狂奔疾走,穿過那些重新覆蓋大地的草原和森林,焚燒城市和公路,銷毀一切我們存在的痕跡。我們仰天長嘯,高高昂起長鼻和獠牙,甩動著屁股上蓬鬆的長毛。這股充斥我們這群青年猛獁象內心的盛怒讓我們做出了這一切——其時我們發覺如今正是生命誕生之初,才明白到,我們想要的,我們永遠都不能得到。
克蘇魯之腦召喚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蘇美神話中的冥界之神。
如長槍般的籠檻在她手上活用自如,
有時用來穿刺敵人,有時用來囚禁魂魄,有時用來召雷引電,
是位令人畏懼的冥界支配者。
自出生起便擔任管理冥界一職的女神,
直至最後都不識地表與自由為何物,便隨神代一同消逝而去。
這副姿態並非埃列什基伽勒的真身,
而是找了一個與她波長相近的人類靈魂來附身所顯現出來的擬似從者狀態。
雖然她表示拿出冥界女神的樣子來監視人類是她的職責,但,
「……一大群人下來冥界我也傷腦筋……囚禁魂魄的籠檻製作起來也很費工夫的說……
不知道我能不能給他們一個舒適的環境……」這句話卻藏不住她照顧人的一面。
可說是冥界的(鮮紅)天使。
身高/體重:159cm・47kg
典出: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神話
地區:美索不達米亞
屬性:混沌・惡 性別:女性
「我對人類沒有興趣。活著的東西讓我不舒服。
不過,如果你真的很堅持,我可以答應以死亡為前提和你交往。」
美索不達米亞神話原典裡,
她掌管植物的成長與腐敗,差遣蛇與龍,
並能自由使喚冥界使者的迦爾拉靈。
『天之女主人』的伊斯塔和
『冥界女主人』的埃列什基伽勒是死對頭。
在神話學上,豐饒女神伊斯塔(伊南娜)被視為表現出人類生命的偉大地母,
而埃列什基伽勒則是被視為表現出人類死亡的恐懼地母。
神話中伊斯塔下冥界後,被埃列什基伽勒奪走了性命。
伊斯塔之後雖然得以復活,但伊斯塔下冥界的理由,還有
埃列什基伽勒氣到不惜痛下殺手的理由,皆隻字未提。
而本作對此則是解釋成
這是她們一體兩面的關係性所造成的。
伊斯塔和埃列什基伽勒。
這兩位女神猜測是同一存在,
或是從單一神祇分割出來的兩個神性。
『踏抱靈峰的冥府之鞴』
等級:A 種別:對山寶具
射程:10~999 最大網羅數:1000人
《Kur Kigal Irkalla》
與伊斯塔的寶具『震撼山脈的明星之薪』是同樣之物。
但有別於那從宏偉之天射向壯闊之地的攻擊,
冥界女主人的制裁,是一路從地底延綿竄出的。
透過地震、地殼變動來使埃比赫山崩塌的一記震地衝擊。
論威力雖不及伊斯塔的金星炮,但此寶具的奧妙之處就在『把地形改變成冥界』這點。
身處冥界即能擁有莫大權力的埃列什基伽勒,
屆時勢必能賦予強大的加持給所有與她並肩作戰的人。
○對魔力:D
使D級以下的魔術無効。
過去沉浸在冥界的陰氣裡讓她視死亡已如家常便飯,對魔力有了顯著的下降。
○秘密大王冠:A
經由從伊斯塔手上沒收來的寶物製作而成的女神之冠。
身為天與地,一體兩面的女神讓她把伊斯塔持有的各種權能納為己有,
但當中的效果卻轉暗(陰沉)了一些。
○魔力放出(檻):A+
埃列什基伽勒是一位勤勉認真,性格稍微陰暗的女神。
平時有空就會將魔力存在槍檻裡,等戰鬥時再取出使用。
○冥界的加持:EX
被拱上冥界之神的位子,支配冥界的埃列什基伽勒所擁有的權能。
統治冥界直至最後的她就形同冥界本身,同時也成了受冥界庇護的女王。
將給予全體我方支援,並使她的寶具性能產生變化。
被動內向的性格。
由於才智和榮譽心過高,使這位死與腐敗的女神過分投入於冥界主人的工作上,
導致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妒忌美麗,嘲笑醜陋,為了不讓想要的東西落入他人之手還會不惜痛下殺手。
……這些原本都是埃列什基伽勒習性,然而在與附身的少女融合後,
她變得能客觀認識那類欲求是「不好的」,是「該引以為恥的」,
使暴虐的習性沒入到了深層意識底下。
但由於她直腸子的性格,一生氣就會浮現出該面相,變回神話那恐怖又令人扶額的女神。
由於其行動理念來自埃列什基伽勒,故也可看出她比她附身的少女要來得冷靜並自虐。
說話方式雖和伊斯塔如出一轍,但不時就會用上上流千金般的用字遣詞。
當她忽然變得坦率或突然陷入慌亂時,句尾就會煞有其事地加上「なのだわ」,
但這是出於教養良好的她所表露的真實一面。
原本該被呵護養育成深閨千金的伊斯塔,因為嬌生慣養和她自由奔放的性格,
使她說話方式像個活潑的女性,反倒是在冥界從小正經八百值勤到大的埃列什基伽勒
用字遣詞才給人『深閨千金(沒見過世面)』的印象。
埃列什基伽勒自神話時代起就對自己顧人怨又見不得光的經歷感到忿恨及痛苦。
「我也想跟伊斯塔一樣自由活一次看看。我想遇見一個能接受我冥界主人的身分,
但不管我是不是冥界主人都願意看著我的對象」她甚至懷有如此少女般的心願。
「我不否認自己扮的是黑臉,但黑歸黑也是有造福人類啊,為什麼大家都怕我のだわ!」
正當心裡如此鬧脾氣時,她目睹了降臨到美索不達米亞世界的末日,
於是為了用自己的方式保護人類而加入三女神同盟,成為了烏魯克的敵人。
在那之後,因為種種原因沉落到了深淵底下,但又因為種種原因肯定了"現在的自己",
並為了修復人理而選擇了協助迦勒底的道路。
手持的槍是發熱神殿梅斯拉姆塔。
只限此靈基下可手握的一道,溫暖地底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