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閱讀時間】
如果你喜歡《Dr.STONE 新石紀》,憧憬在無人的荒野上重建文明的生活,那就絕對不能不讀《製造文明》這本實用的工具書。
如果你曾經讀過,而且喜歡《製造文明》這本書,那《Dr.STONE 新石紀》這部動漫作品也肯定適合你的調性。
身處動蕩的年代,尤其是每天不斷持續發生會被寫入歷史 / 社會史課本事件的 2020 年,可能某些人手一滑,就把世界化為廢土。
當然,咬著麵包跑步趕往學校途中被卡車一撞就穿越到了沒有電氣的異世界這種事,或許還真有可能發生。
總之,《製造文明》正是為了應對這種狀況而產生的百科工具書,封面主旨寫著:「只要擁有此書,不管落在地球哪個時期,都能保全性命、發展技術、創造歷史,成為新世界的神。」
本書原名其實是《時空旅人手冊:如何修復你的 FC3000 時光機,以及無法修復時要如何從無到有重新建立文明》。
書中對於時空旅人可能遭遇的問題都提出了解答,不管穿越到任何時空,但凡重建人類文明所需要的一切根本知識,盡皆收藏在這本輕便攜帶的小小書中。
全書包括了「如何定年」、「如何創造文字與語言」、「如何制訂測量單位」..........「如何判斷食物毒性」,而這本書的終極目標就是讓你創造出電腦,建立網路,然後可以躺在舒適的沙發上開始滑手機。
當然,雖然風格看起來灰諧,但書內的所傳遞的知識倒是相當紮實的。
「~重建文明的五大必備基礎技術包含口頭語、書寫語、好用數字、科學方法、有多餘熱量可供儲存。」
「~如何實作二區耕作系統,如何發展三區輪作系統。」
「~如何利用可食性通用測試避免路邊野草毒死你。」
最後順便附上了第九號交響曲的樂譜供你剽竊,成為新世界的音樂之神。
==
五六個月前檢查信箱時,收到了大家出版社的來信,問有沒有興趣讀讀這本書。
當時簡短禮貌地回覆了信件表示婉拒,因為公務繁忙,縱然有時間閱讀,也沒有心力寫心得。
但大家出版方面回了封更客氣的信表示純粹分享閱讀的喜悅,只好恭敬不如從命。
當時收到試讀本後很快地就看完了,但拖到了現在才敲下鍵盤打出上面那一堆沒有營養的內容。
==
隨著年紀增長,以及實務上挫折的增加,慢慢從天不怕地不怕的狀態,轉變為「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所以也就開始不像十年前那樣,能夠(急切地想要)將自己咀嚼後的產物分享出來。
凡事開始點到為止,從參戰者轉變為旁觀者。
書本方面,則又開始回頭讀起當年灌溉自己心靈的老書。
想起一段話,當時在二十出頭歲時不太能接受,而現在慢慢變成那種模樣:
「比起讀未讀之書,我更喜歡回味已讀之書。」
當然,還是感謝大家出版的贈書,把我從回味已讀之書的循環中拉了出來,最近還是又開始讀一些新的著作,學海無涯,繼續努力。
光遇樂譜數字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沒關係!我們一起!
❤️❤️❤️
未能上場的海報--抱歉我的缺席
親愛的大家,
我來解釋我的消失,嗯,也許就從「十天來我沒能排便」這件事說起吧,聽起來亂沒頭緒,但那真是另一個世界的故事了。
這陣子我忙壞一群人。因為,十天來我只被餵食五餐,且每餐都是小人國待遇:小碗小杯小小口。頻繁禁食禁水是因許多檢查跟手術反覆交叉,我的右手臂上有近四十個針孔,我全身上下左右裝著不同管線跟器具,十天內我進出手術室五次。
我生病了。
這件事發生於上星期一清晨八點我接到我醫師的電話,她說我定期的血液檢查結果出現令人擔心的數值,得把我送急診室。
這解釋我前陣子不舒服有其原因,我和科學家在急診室的初步檢驗知道了大概,我被告知短期內無法回家。
接下來,就是台灣幾個耗時多月張羅我11月回台活動的單位陸續接到我簡訊:「我生病了,上不了預定的飛機,得一併取消回台或任何稿約行程,很抱歉讓你們白費功夫一場,期待落了空…」
接下來,我親愛的家人與佳燕醫師知道了。
接下來,我開始從邀約我工作的單位與夥伴那收到一圈溢出又一圈愛的告白,「愛你」、「很愛你」、「好愛你」、「超級愛你」,瞬時像談了多場戀愛,也多了好多“阿木們”。 <3 <3
再接下來,就是你們了,我希望那些我敬我愛的好朋友,與那些被告知活動取消、等不到我身影的朋友,能從我這裡親自聽到我的解釋與抱歉。
(我在半夜用手機克難敲字兼語音輸入,請包涵我的混屯與粗糙)
在我住院後,我體驗幾次跟地球斷了連結、漂旅外空的經驗。每當我搭乘太空船艦試著返回地球時,我便經歷一段神奇的復返之旅。
在手術恢復室,我從一個完全寂靜、毫無記憶、完美而陌生的空洞裡,鑽回我熟悉的世界,在睜眼的剎那,我原本停擺的感官知覺有如一只春芽,沉睡多時後心有不甘的費力甦醒。
首先襲來紛亂的色差與光影,混著痛苦叫聲、醫護人員指令、硬物碰撞及各種機器運作的雜音,這些影音何其不協調、顏色庸俗、線條凌亂、人員匆忙來去,沒一個訊息能讓腦神經感到安寧或悅目。
因為仍無力張口,為拼湊紊雜的訊息,頭眼合作使力挪動:發現身上蓋了被子,一身沈甸且有局部不適,一句似乎對我說的「親愛的,你醒來了,你剛剛好棒…」從遠邊模糊的制服傳來。接著,我看到牆上的鐘,鐘上數字喚起我的記憶,我一看再看身旁的各種符碼,逐漸明白幾個小時的暫別所為何事。
我想起失去意識前一刻見過的數張面容,尤其想著那一張深情又憂心的臉龐。護士彷彿從螢幕上我的心跳樂譜讀出我心思,精準奏出:「我讓你的先生知道你醒過來了,你等會就能見到他。」
我想著,原來平常那個紛爭不斷、永遠走調不合拍、充滿敵意和對立的世界,也能如此美好。
我想著,能返回地球真好。
在我足夠清醒敲字時,我得通知各單位取消我回台的活動或手上工作時,那些海報、演講題目幫我複習近年我的生命風景,包括聽說台北150名速滿的兩日「兒童權繪本工作坊」、台東原住民的「為土地唱歌、為尊嚴而跑」、「聯合盃作文大賽」的評審、花蓮慈大的「這世界真有兒童樂園嗎?--你我都錯過的多元咖啡杯、性平碰碰車、平權摩天輪、參與旋轉木馬」、花蓮嘉義苗栗彰化的「給孩子最好的獻禮:嬰幼親子共讀」、台東史前博物館的「讓歷史活起來-親子學習的展演設計」
這些未能張貼的海報,我好喜歡。 兒童樂園那張,還有邀請老師的孩子參與設計。孩子問媽媽說,「這個人就是那個有名的童書作家嗎?」這位大學老師得知我生病,邊掉眼淚邊打一封長長的告白情書給我,也讓我哭了。
還沒海報的還有,和小劉醫師籌備在高市圖一場盛大的「兒童安全座談會」,其中我要和小燈泡母親王婉諭以「一盞照亮前路的燈--從家庭到社會的安全道路談起」為題的座談。還有,台南一場關於兒童創傷的心輔老師工作坊,當中包括談論我的新作、是關於兒童性侵的繪本《 蝴蝶朵朵》。還有,我計畫上山田調著手另一本白恐受難者的繪本,還有...還有......我多麼期待透過活動的發生連結更多人。
取消這些行程,讓我回頭省視部分自己與我這些年專注的事務。我想著,即使我的生命在未來某個節拍嘎然而止,我也該因為參與過這些事而感到安慰感激。
我想著,我好愛那些和我一起在這些道路上摸索前行的旅伴,尤其愛那些把公益擺在己利之前又重情重義的典範與夥伴。這些可能是原本不相識卻因開始因做幼親子共讀有所斬獲喜悅而發訊息給我的母親,或能同心理解支持好奇好動孩子的父母師長,或是多年來引導或並肩力抗逆流的前輩與戰友。
你們的珍惜相知,都是我舉步行路的來源,儘管有些路走來沒那麼順暢,但一路即使沒神閒也有氣定。因此,我的病並沒有讓我陷入傳說中的恐慌、怨憤或絕望,一點都沒有,也許還沒有,不過我向來跟那條路線不熟,人人有意外、會生病沒什麼好計較怨懟。但我想更是因為你們給我的回饋已累積到幫我施打足夠的疫苗,讓我免於慌亂憂傷的擊打。
事實上,在美這段期間我常逗醫院的人笑,連一臉苦瓜的科學家在旁聽了也忍不了而裂嘴。有個護士跟我說她很喜歡看我笑,總叫我pumpkin、loved bug、honey bug;有個抽血檢驗的護士警告科學家要小心,因為她很想把我帶回家。
同時,在初步診斷跟治療的這期間,台灣有群朋友秘密組成阿慧加油團,每天的每天我都被他們的愛與行動烹出無數的驚訝與感動,我跟科學家說:這些人是怎麼了,膽敢毫不客氣教訓我,讓我知道他們比我更看重我的生命。
科學家跟著我一起領受這些驚奇,但他多了安慰與混著受脅的嫉妒,他大概覺得他對我的愛似乎快被這些人比下去了。
才不,科學家對我呵護之至,美名一下就在醫院護士圈傳開,護士們常跟我讚美他。一次我從等候室推往手術室時,他本來以為可在外面就近等我,但當護士在轉角要送他走出宛如迷宮的通道、回到老遠的病房時,他一時慌了,趕緊驅前和我右摸左碰吻別,護士把他拉走送出閘門返回後跟另一個護士細語:「多麼可愛的一對夫妻啊!」閉眼的我聽見了,插嘴「昨天一位護士才對我說,妳有個好老公。」那位護士把床推進另一個通道後語意深長道:「我們在醫院看多了,什麼是真愛一看就明白。」
是不是真愛,你們早知道了。
我跟小阿木佳燕說當我從死寂的暗處回來混亂的光處,感受到「原來那個紛亂、永遠走調、充滿對立的世界,也能如此美好」時,她立馬回嘴「世界好紛亂,其實一點也不美好,是有妳這種亂糟糟的人,才美好!」 我讀了甘拜下風:「此言一百分、一秒完勝」。佳燕回說:「哇!我好久沒有考一百分了,亂糟糟阿慧的小阿木只有考這種試,才會考一百分。」
我想就是這樣了,我來到一個紛亂不堪的世界,但我認識了亂糟糟的長襪皮皮,她教我用亂糟糟的哲理行走江湖,得幸,不但有你們容忍我的亂糟糟、甚至陪我一起亂糟糟。我已美好。
(OS: 淒風苦雨時還是想幫偶像林格倫打書)
儘管我在曼菲斯醫院也混得不錯,但由佳燕帶領的超強加油團盡力說服我回台,近日即將返鄉治療。這段時間,要請大家諒解我暫時無法處理邀約或委託等訊息,但任何和寶寶共讀的文字影音報告都歡迎、任何和我在江湖同行的進展回報都歡迎、任何告白情書也歡迎,排山倒海、扑街倒懷的愛,我能承受。(雖然無法一一回覆或詳回)
我會勇敢與疾病和平共處,也需要你們為我掛念集心運氣,讓我回台後、迎接後續的每個治療。
再次跟原本那些籌備多時的單位與期待參與活動的朋友致歉,讓許多人白忙一場、期待撲空,尤其感謝各單位體貼的諒解與善後,一致要我無後顧之憂的安心養病。
也請大家原諒我暫時得卸下俠女虛名,容許我一段時間沒能亂糟糟的愛管閒事(但誰知道呢),換個角色演人生。等我航過幾次太空之旅,飽覽更遼闊之穹蒼,再回來和大家同在。
幸阿慧 <3
寫於2018/11/3
美國曼菲斯
光遇樂譜數字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肆. 談談現場演出實務經驗 }}_08
近年來,我很榮幸能有機會,以『樂團教練』的身份,參與一些臺灣新興樂團音樂整合與訓練的工作。在過程中,我們除了先訓練與克服樂團在前置工作上的障礙---譬如現場Sound Check的順序與方式、監聽的調整、樂器、人聲音色的調整、Click的強制性要求等等這些在前述文章中已經討論過的要點之外,當我們終於可以開始去要求音樂構成細節時,我才開始意識到:現在的年輕音樂工作者是多麼一致地忽略了今天所要討論的器材。
這個『器材』…以器材的角度來說,直覺上是有一點兒勉強的;但如果『器材是為了更有效率達成音樂完整的呈現』,那麼,『開始對這個器材感知到重要性』,是我非常希望能分享給所有年輕音樂工作者的。
我們遇到的狀況常常會是:樂團們走(Run)過了他們某一首曲目的內容後,我開始想要針對某一個特定的段落做音樂情緒的調整,或針對某個特定的節奏拍分,想要做一些重音的改變,或聽到在某些小節,樂器明顯有用音打架的狀況、而想請樂手相互確認使用的和絃時,往往,幾乎是百分之百,就會看到這些樂手開始相互張望、交頭接耳地討論:『是在說什麼地方啊?』…『喔~就是…那個唱進來第幾第幾小節……嗎?』…『這裡嗎?』…『不是啦!是那個咚次咚咚的過門之後啦~』…『不然…我們再跑一次,看看是不是那邊』。而我明明是希望去調整…副歌的第三小節的第二拍,樂團們幾乎都會下意識地從前奏又再開始走一遍…
『時間』!很可能是這些年輕音樂家最珍貴的資產,看起來很可以揮霍,但其實是不應該這麼無意義地揮霍;因此,在也許三個小時的訓練過程中,樂團們需要花去很高的比例去確認『那是在什麼地方』。
原因無他!到現在,我還沒有看到過一個年輕的樂團,會在進行訓練的第一次就準備好這個器材:
『樂譜』。
[二. 認識現場的器材_03]~樂譜
音樂,是一種與時間行進高度相關的藝術,就物理現象來說,你可以『感受』到音樂聲量的大小,但你完全無法明確地『看到』它的存在;不過,你可以『意識』到,整個音樂的進行會有一個符合時間流動的『橫向感』(關於這個究竟是不是一種假議題,我們還是先忽略跳過、而採用這種可以取得共識的概念來繼續往下討論),而樂譜的功能,就會像是一張『時間地圖』,它明確地告知你『在什麼時間點會發生什麼事情』,『它發生的構成元素是什麼』,『它用什麼方式發生』,『整件事的順序與邏輯是什麼』。
在1984年的電影『阿瑪迪斯』(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91%AA%E8%BF%AA%E6%96%AF )裡有一幕至今我仍然印象深刻:作曲家薩列里拿著莫扎特的音樂總譜入神地看著,一行一行的墨水音符在他的腦海中即時地組織起來,在只有他一個人的空間裡,他已經憑著他的音樂知識,看著譜面、就『幻聽』到整個音樂構成的聲響!(關於這個傑出的演員所詮釋的角色,我真的認為無人能出其右!而這部電影真的很值得看啊!有另外一篇關於電影內容的影評,我覺得也可以參考一下:http://jjhsu.pixnet.net/blog/post/15757111-%E3%80%8A%E9%98%BF%E7%91%AA%E8%BF%AA%E6%96%AF%E3%80%8B%E7%86%B1%E6%83%85%E7%9A%84%E5%A4%A9%E6%89%8D-vs.-%E5%A6%92%E6%81%A8%E7%9A%84%E5%BA%B8%E6%89%8D%EF%BC%88%2B%E5%BD%B1 )
對於古典科班訓練的人才來說,我的讚嘆他們也許會覺得是『少見多怪』的土包子反應;不過…殊不知現今在流行音樂產業界的人物,卻很少是真正科班訓練出身的呀!
但是!我並不是想要要求年輕的音樂家們都要有古典訓練的視譜能力(話又說回來,如果你就是有很好的視譜能力,那真是可喜可賀!),這一回我所想討論的,是適合於這個產業的簡化型譜面。
我們以範例來解釋:Pic 01是一份在錄音室(或編曲)時通用的和絃譜面,這是當時為金曲獎台語歌王謝銘祐先生編寫『彼卡皮箱』的編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iJIaQXQHs&feature=share )時所寫的工作紀錄;Pic 02是一份在現場演出時提供給職業樂手的樂團總譜示意,這一份譜是由『佛跳牆』吉他手、戴佩妮演唱會音樂總監黃宣銘先生(A.K.A 理事長),為歌手的下一場音樂演出的曲目『水中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UmHWXPfMlc )所採寫的。而不論是哪一份譜面,它們都有一些功能可以被提出討論:
1. 和絃內容。
兩份譜剛好呈現兩種在職場上都可以通用的記譜法:音名式的和絃與數字級數式的和絃;前者,對於偏向古典訓練的人比較友善,後者,對於職業樂手在現場時常常遇到的『改Key』狀況會有比較大的幫助。但不論是哪一種類,當所有的樂手都是依據同一份譜面來操作時,對於『打架』的用音,就會有比較有效率的除錯功能---其實,更重要的是,我真的很希望年輕的樂團都能明確地知道,每一個人都是在同一個和絃的基礎上。
2. 段落標記。
這個看似沒什麼學問的小動作,卻是一個能夠提供鳥瞰音樂全貌的重要工具,它來自古典音樂對於『曲式』的定義,而在現代流行音樂增加了若干必要的銜接樂段,當它們能被清楚標示時,至少會提供兩個功能:
A. 它能夠更快提示你現在所討論的小節是在什麼精確的位置。
B. 針對這個『時間地圖』,它能從段落的標記約略得到音樂能量起伏變化的提示,讓你可以去分配在整個音樂演奏的過程中,如何去掌握力度或音色的變化---我指的是整個樂團都可以共有的一種『資訊』。
而段落的『命名』,除了依循曲式學上的標記,也有現代所約定俗成的音樂段落稱呼方式,它不見得有『絕對的正確性』,但當全部的樂手都是用『同一個標記來稱呼一個樂段』時,它就有了相對正確的意義---至少,大大降低一夥兒樂手迷路的畫面。
3. 反覆的方式。
為了讓樂手閱讀方便,我們習慣將整個音樂進行的書面紀錄,控制在兩頁的範圍內(當然,偶有真的必須超出的長篇型樂曲)。因此,針對重複型的樂段,我們會採用適當的反覆記號方式,來提高記譜的效率。關於反覆記號的使用,其實也來自古典樂譜的書寫,如果想知道大家通用的使用正確順序,可以參考一下這一篇的解釋:http://a8802020.pixnet.net/blog/post/27423618-%E5%8F%8D%E8%A6%86%E8%A8%98%E8%99%9F%E7%9A%84%E4%BD%BF%E7%94%A8 。可以補充一下的是:文中提到的『加蓋』,樂手習慣用『一房』、『二房』這種稱呼方式(但吊詭的是…我不知道是『房』還是『防』這個字~真是抱歉!希望這個疑點,可以有高手來指點解救一下,不勝感激!)。
4. 關鍵細節的紀錄。
以第一份編曲的譜面來說,因為它只是提供我在編曲過程中的和絃提醒,而所有的編曲細節都在電腦的DAW裡,所以呈現得非常粗略。而第二份的樂團譜面,上面幾乎將樂曲中的重要樂器的重要樂句,甚至包括了鼓手的節奏模式,都做了明確的紀錄,這對於職業樂手在排練音樂過程中,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相同資訊』來操作樂器---請不要誤解我的意思!其實職業樂手通常會在排練開始之前的好幾天,就會先拿到類似這樣的詳盡樂譜,一方面協助樂手在自己練習的過程中,簡省掉一些自己用聽力去『抓』音樂內容的時間(…有的時候,每一位樂手所抓出來的細節會不盡相同……),但當樂手走進排練室時,基本上他們都已經知道自己要負責的音樂內容,而譜面的資料,只是一種提醒作用,以及共同討論時的資料基礎;如果一位職業樂手在毫無事前準備的情形下,只對著一份團譜、視譜彈奏他所負責的部份,即便他有著優秀的視譜能力,但他的彈奏,在音樂性上,很可能會與原曲相去甚遠。因此,『樂譜』這個工具,理論上應該是要在事前準備的過程中,才能發揮最好的效能。
以上。
不過,承第四點所述,樂譜也有它在功能上的局限性。以吉他來說,同樣的一個和絃命名,你可以在吉他指板上找到不知多少種的組合可能,而不同把位上所呈現同一個和絃的不同『Voicing』所詮釋的音樂聲響,可能會與原來的編曲所想呈現的音樂語彙相去甚遠,這即便是用了五線譜來紀錄,恐怕也不能窺其全貌。偶爾,我會看到樂手用吉他特有的六線Tab譜,來特別補註指型的位置與按法,但這也都必須建立在『事前準備』的基礎上。
那麼,這對於…特別是時下所謂的『創作樂團』來說,有什麼重要性呢?『反正我就是彈我編的東西,絕對錯不了!』、『我用背的就好了!』。
是!你可以彈任何你想彈的!但關鍵是,你其他的樂手知道你正在彈什麼、用了什麼和絃嗎?以及,他究竟可以怎麼協助你去延伸你的和絃、增加聲響的寬度,讓你們的音樂有更豐富的層次---如果他根本『記不住』你的下一個和絃?
對我來說,任何能夠有效率去整合音樂整體的工具,就是一個應該要使用的工具!我並不是要你在演出的過程中,去扮演類似職業樂手的角色,在面前擺一個譜架、看著譜來減弱你的英雄氣概。應該是反過來說:正因為我希望你可以在演出過程中能夠更有英雄氣概,所以在練習過程中,更需要這樣一種工具、器材,來幫助所有的樂手『都處在同一個世界裡』,來提高你們音樂的正確性!
後記~
1. 類似範例二的這種詳盡的團譜,已經發展成一個專門的『譜面採寫』的工作,在商業演唱會的前置階段,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專業項目,因此,所費不貲!對於某些刻意壓低成本的無良主辦方,會故意忽略這個部份的費用產生,而讓職業樂手『用自己的方式』來採譜;我個人對於這樣的作業單位非常不齒。
2. 範例二的譜面產生方式,是應用一個書寫軟體『GoodNotes 4』(https://itunes.apple.com/tw/app/goodnotes-4-notes-pdf/id778658393?mt=8 )來寫作的。這個軟體所提供的編輯功能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像我這種只習慣手工書寫的老傢伙來說,它的方便性真是令我咋舌!你可以看到整個譜面有多少密密麻麻的簡譜註記,這如果是用傳統的書寫模式…不說別的,光是省下來的立可白都可以買好幾打這個軟體了!
近日,有越來越多的樂手使用i-Pad或類似的平板行動裝置,直接以電子檔的方式來讀取譜面,說實話,這真的讓『樂譜』越來越成為一種『器材』,而且,潮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