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努力 #我希望你覺得我很好
#不能犯錯的怡琪 #書摘 周慕姿
.
「有件事情,我不知道需不需要說。」在諮商室裡,坐在沙發的怡琪,突然吞吞吐吐地說出這句話。
.
我很認真地看著她。現在她要告訴我的事,一定是對她很重要的事,才會需要這麼掙扎。
.
「什麼事呢?」
「我……壓力很大的時候,會買很多東西回家吃。吃完之後,會再全部催吐出來。」
怡琪低下頭,完全不敢看我,像是覺得自己做錯事、怕被責罵的小孩。
.
#秘密往往帶著羞愧
.
「說出這件事,對你一定很不容易。這個狀況,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鼓勵怡琪多說一點。
「………從我大學時,偶爾就會出現這個狀況。有時候要趕重要報告,或是期中期末考前,覺得壓力很大時,我就會這麼做。出來工作後,好像慢慢變成一個習慣,幾乎天天都會這樣。」
「那通常是什麼狀況?你願意舉例看看嗎?」
「例如說,今天開了會,我又覺得自己很糟糕。工作結束後,我就會買很多東西回去吃,例如一大桶炸雞加上一堆薯條,還有洋芋片跟一大瓶可樂、好幾個蛋糕等等。一口氣吃完後,又很有罪惡感,很害怕自己變得很胖,所以我會再去催吐掉。
「吐完之後,會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但也感覺非常糟糕,很討厭自己這樣。」
.
對怡琪來說,「暴食症」成為她無法訴說的情緒出口。吞嚥下與吐掉的那些,就像那些她無法辨識,也無法說出口的情緒與壓力。於是,暴食症變成一種儀式,成為她日常紓壓的管道,也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只是,這樣的過程,雖然讓壓力暫時緩解,卻也帶來更大的「覺得自己不好」的羞愧感。
.
強大的自我懷疑——懷疑自己能力不夠、自己不好,以及暴食症等,都成為恰琪生命中不能讓別人知道的「秘密」。而「秘密」,是帶著「羞愧」的:只要需要掩蓋某些事,那些事就會讓人覺得丟臉、覺得自己很糟,因為「這件事不好,不能讓別人知道」。
.
若長久不說,本來是我們「覺得這件事不好、很丟臉」的罪惡感,就會轉移到自己身上,變成「覺得自己有地方不好、不能讓別人知道,很丟臉」的羞愧感。
.
對怡琪來說,如果這是隱藏那麼久的秘密,現在要說出口,要面對自認不夠好的自己,是非常需要勇氣的。
.
「聽起來,這個習慣陪你度過很多辛苦、卻沒有辦法跟別人訴說的時刻。我很好奇,用『吃東西』來撫慰自己,這是你一直以來的習慣嗎?還是大學才開始呢?」
.
怡琪開始玩起她的手指。
我們之間,沉默了。
.
過了一陣子,像是下了決心般,她突然抬起頭來,對著我倒出這些話:「從我國中開始,我就會一直吃東西。那時候我是個大胖子,沒有人喜歡我,爸爸會打我,媽媽不要我。」
.
我看著她,她看著我。
.
「你剛剛說的是很重要的事。願意再多告訴我一點嗎?」聽到她的話,我的心揪成一團,我放慢我的聲音,鼓勵怡琪再多說一點。
開了個頭之後,要多說一些,似乎就比較容易,怡琪妮妮道來自己的成長歲月。
.
#媽媽不要走
.
怡琪是獨生女,從小爸媽就常打打鬧鬧;嚴格說來,是爸爸喝酒之後大吼大叫,然後媽媽回了幾句話之後,就被打。從怡琪有印象以來,就不停看到這樣的衝突;甚至有的時候,爸爸還會為了氣媽媽,把怡琪抓過來打給媽媽看。
.
記得是怡琪十歲左右,父母的某一次衝突,喝醉酒的爸爸,又再一次打了媽媽後,媽媽隨手拿起自己外出的包包,然後衝出家門。
.
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怡琪,記得自己跟在後面跑,一直哭著說:「媽媽,不要走。」那時候的她,有一個很深的預感:「如果現在讓媽媽走,媽媽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
沒想到,預感成真了。她還記得,那時候,在她的呼喊下,媽媽停了下來,看了她一眼。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
.
「後來,你是怎麼度過的?」
.
怡琪跟我分享的事,很重、很重,沉甸甸地壓在我的心上。
.
「生活還是要過。我爸還是照喝酒,有的時候想到,也可能對我拳打腳踢。他還會對著我一直罵媽媽,說媽媽就是不要我了。」怡琪笑了,眼眶帶著淚。
「我應該恨他,但其實很難。因為他仍有疼愛我、對我好的時候,例如沒喝酒的時候。他會記得我喜歡吃什麼,不管要排多久,他都會去排隊,然後買回來放在桌上,裝作不在意地說是別人送他的。
「我知道,他是愛我的。」怡琪流下眼淚。
.
「國中的時候,我姑姑跟我爸說,我很會念書,最好讓我去念升學率比較高的學校,我爸就送我去念一家很有名的升學國中。
「換了個新環境,大家看起來都很厲害,我不知道怎麼跟別人相處;而且,班上有個同學,是小學隔壁班同學,住我家附近。我老家在鄉下,一點事情大家都很清楚,那個人就到處跟別的同學亂講我媽離家出走的事。
「因為他,再加上那時候我又醜、又胖,又不會說話,所以根本沒有人想跟我當朋友。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是覺得自己好寂寞、好寂寞。
「那時候回家,我就是念書,跟吃東西。沒有多久,我就從胖,變成超胖,被笑是家常便飯。連我爸爸都會嫌棄地對我說:『你會念書有什麼用,這麼胖,以後沒人敢娶你。』」
.
說到這,怡琪的眼淚撲簌簌地掉下來。
.
「聽到他的話,我忍不住唸他說:『結婚有什麼好,你老婆還不是被你打跑!』然後我爸就賞我一巴掌。」
怡琪又笑。那種笑,真的讓人不忍。
「被你這麼一問,回想起來,好像就是那時候,我很習慣靠吃東西紓壓,感覺到自己很糟、很寂寞的時候,就吃東西,不然,就念書。」怡琪用手背擦著眼淚。
「『覺得自己很糟』的感覺,是覺得自己不被喜歡嗎?你那時候是怎麼看自己的?」
「沒錯。我就是覺得,我不會被任何人喜歡,沒有人會愛我;如果我沒用,別人就會拋棄我。你看,我媽就是覺得我是拖油瓶,所以她離開,根本沒有想帶我走。」
.
那是很深、很深的孤單,也是很深、很深的痛。
.
媽媽丟下了我,把我留給爸爸,不管我的死活。
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好,所以你才不要我?
對怡琪來說,那時候不會拋棄她的,就是食物了。在被愛的渴望與不被接納的寂寞當中,沒有兄弟姊妹一起面對這一切,也沒有朋友;會傷害自己的爸爸,又是唯一的照顧者,雖然沒辦法狠下心來恨他,卻也不敢讓他靠近。
.
於是,能夠陪伴自己不寂寞的,就只剩下食物;能夠證明自己還有點價值,可以活在這世界上的,只有學業成就。
.
這兩樣東西,成為後來陪伴怡琪、度過一次次自我懷疑與難關的重要夥伴。
.
「我其實不太跟別人講家裡的事。例如現在,我身邊沒有人知道我家裡的狀況。」她有些猶豫地看著我。
「你很在意,你說出來之後,我是怎麼看你的嗎?」
怡琪遲疑了一會兒,點點頭。
「那你要不要直接問我看看?」
怡琪盯著自己的手,然後,抬起頭看向我,不過,不敢對上我的眼睛
「你⋯⋯聽了,覺得我怎樣?」
「我覺得,你真的非常、非常的努力,真不容易。」
.
怡琪抬起頭、看著我,我看著她,我們同時紅了眼眶。
眼淚,汨汨流出。
.
--
.
本文摘自周慕姿心理師最新著作《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
八個生命故事,溫柔提醒我們,在華人推崇努力的文化裡,「過度努力」是多麼容易被忽視,它甚至被完美掩蓋在高收入與不凡成就裡。但,每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靈魂受創、傷痕累累的大人。過度努力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因為過度努力的人,追逐的是他人或社會眼光中的自己,而非真實的自己。而當你相信自己夠好,你就不用總是必須向這個世界證明什麼。
.
📖讀讀本書:https://reurl.cc/3aeb2O
「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Yim Mau-Kun Studio 冉茂芹畫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黃大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問題] 求救!有關兄妹結婚需間隔四個月的習俗! - 看板GetMarry 的評價
- 關於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兄弟結婚隔多久- 結婚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訂婚結婚隔多久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訂婚結婚隔多久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匿名2公社| 我是台北人、男友是高雄人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請益]同一個家族人結婚要間隔四個月- getmar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Yim Mau-Kun Studio 冉茂芹畫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母親
油畫 75x47cm 1982 香港
母親名皇甫道安,湖南桃源縣人,外祖父時家道中落,但外祖父喜愛讀書,曾收集原版「二十四史」。母親中學上長沙周南女中,後逃婚到上海讀大夏大學,與父親結婚而輟學。生我們兄弟姐妹六人,隨鄉親躲日軍赴重慶,直至1949年父親赴台,從此父母分隔兩岸,至死未得見面。孩子長大,分散各地,母親申請做小學教師,帶我與弟弟在身邊,艱苦度日。
她體弱多病,多次開刀,曾在課室講台暈倒。1950年她帶我投靠鄉下的舅舅。舅舅是「小地主」,土改時被農會吊打,追討金銀財寶,外婆嚇得投水淹死。不久,媽媽也驚嚇得半夜投水,被我發現,馬上叫醒舅舅,急忙點了火把,拿了竹竿將尚浮在水壩中的母親打救上來。多少年後,母親告訴我,那次她看見水底好亮堂,一定是觀世音菩薩來救她了。她在小學簡易木樓宿舍的柱子上長年貼著印有觀音坐像的香烟長盒包裝紙。
盼啊盼啊,到1978年,我們盼來的卻是父親在台北去世的噩耗!1980年,獲准到香港,五年後,弟弟陪她到台北,終於在父親墓前舉香祭拜……。再過四年,她與大姐家和我一家都遷居台北。沒過多久,她病倒了,我們送她往基隆長庚醫院檢查後醫生告知為器官衰竭。
我當年很忙,開始時還沒意識到母親身體病況嚴重。有次我去看她,幫她老搓揉冰涼的雙手,她問我:「茂芹,媽媽偉不偉大?」,我一時楞住了,不知怎麼回答,我說:「我們不要用偉大,妳是了不起的榜樣……」,媽媽拍拍我的手背……。
在基隆簡易治喪會上我哭得差點噎到。媽媽,妳度過多少苦難!妳還以微薄的工資去救濟水災難民,妳教育我寫字要端正,要文從字順,要以忠厚為人之本……,我的偉大的母親啊。我們重修父墓,將母親的骨灰罈放在棺木內父親的肩旁……他們會有說不完的唐詩宋詞……。
My Mother
Oil painting 75x47cm 1982 Hong Kong
My mother’s maiden name was Huangpu Daoan and she was born in Taoyuan County, Hunan. The Huangpu family had fallen upon hard times, but her father was an avid reader who counted an original copy of the Twenty Four Histories in his collection. My mother attended the Zhounan Women School in Changsha then fled an arranged marriage to study at Daxi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She quit the university after marrying my father. Together they had six children and when the Japanese invaded, she fled to Chongqing with relatives. When my father went to Taiwan in 1949 with Chiang Kai-shek’s government, the cross-strait separation meant they never did meet again in this life. When her children grew up and moved 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my mother applied to become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She kept me and my little brother by her side and made the ends meet as best as she could.
My mother’s health was always poor and underwent many operations. She even fainted once at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In 1950, she took me to the countryside to seek refuge with her brother. My uncle was a “small landowner” who had been persecuted by the farmers’ co-operative during the land reforms to cough up his “ill-gotten gains.” My grandma was so terrified that she chose to drown herself. My mother also tried to drown herself one night but I immediately woke my uncle up. He lit a torch and we fished my mother out of the dam with a bamboo pole. Many years later, my mother told me that it seemed so bright under the water that she thought the Guanyin Goddess had come to save her. On a pillar of the simple wooden house used as a dormitory by the primary school, she had pasted a picture of the Guanyin Goddess sitting in the lotus position from the packaging of a cigarette box.
We waited and waited, but when we finally received word from Taiwan in 1978, it was bad news. My father had passed away in Taipei! In 1980, I received permission to go to Hong Kong. Five years later, my little brother accompanied her to Taipei where she could finally burn incense at my father’s grave….Four years later, she moved with me and my big sister’s entire family to Taipei. She fell sick a short while later; when we took her to the Chang Gung Hospital in Keelung, the doctor said that it was organ failure.
I was very busy at the time and I didn’t realize how serious my mother’s condition was at first. As I was massaging her icy-cold hands during one visit, she asked me, “Mau-kun, was your mother great or not?” I was taken by surprise and did not know what to say. I eventually answered: “Let’s not use the word great. You are a wonderful example…” My mother patted the back of my hand…
I almost choked on my tears during the simple funeral in Keelung. Oh, mother, how much you suffered! You even donated what little wages you earned towards flood relief. You taught me to write in a neat hand, to be fluent in my writings, and to lead an earnest life….My mother was a truly great woman. We refurbished my father’s tomb and placed the urn with my mothers’ ashes inside the coffin by my father’s shoulder….They can now talk about ancient Chinese poetry for all time…
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黃大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師兄採訪稿上】
死亡帶給我們的意義僅有悲傷嗎?還是每個人都在那一刻,替自己的人生寫下最後的註解。他是大師兄,一個每天都在殯儀館接屍體的小人物,因為在PTT寫故事爆紅,出書暢銷到像是多年來收過屍的往生者回來助攻,神奇的不得了,本想約他在農曆七月採訪,錯過了好兄弟的月份,也就日日是好日了。
大師兄做過超商店員、開過賠錢的雞排店、照服員等等,目前在殯儀館工作,以前負責當收屍的接體員,現在被轉調到火葬場,人生處處撞牆的小人物,他活得渺小卻非常自得其樂,採訪當天我問他,你喜歡當接體員嗎?「我覺得每天接體很好,很像在開福袋,不知道今天又有什麼,我覺得這些往生的人,死在荒郊野外暫時休息,我去把他們的身體接回來,讓他們好好休息,我覺得這樣很好。」胖胖的他笑著說,我的眼淚卻因為他的話,感動到在眼眶打轉。
#爸爸欠債外遇_帶媽離家打工遇到黑心老闆
「我家一直都沒有錢,我小時候爸爸外遇小三被抓到,見笑轉生氣,我親眼看到我媽被逼喝農藥,那個畫面太震撼了,我爸爸長期都會打我媽,我不想要結婚,婚姻太恐怖了,我這輩子只想守候著我的媽媽、養我長大的阿嬤、我的狗,那就夠了。」他的童年是很多窮困家庭的典型,愛賭欠錢的爸爸,四處借錢的媽媽,爸爸還會打阿公,為了保護媽媽,他有樣學樣也打爸爸,「我跟我爸打累了,一起躺在地上,他問我為什麼敢打他,我說『因為你也都打阿公啊。」父子之間的權力轉移,與平等對話,居然是在這樣荒唐的情況下產生,「這是我跟我爸人生中,唯一一次平等的對話,短短的五分鐘,我們父子終於可溝通了,在我們打架累到躺在地上等警察來的時候。」
還在念大學的他帶著媽媽離家,遠離爸爸的家暴,為了養媽媽,他到便利商店打工,老闆給他遠低於法定時薪的六十元,他也覺得蠻好的,「我覺得可以接觸到人,又有工作,我很開心啊」超商不僅有錢賺,還可以吃東西,只是這些食物,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買,「我們店員可以吃超商過期的東西,我都喝過期的牛奶。」低層的人生處處都可以挖寶,撿拾別人的不要也怡然「過期的牛奶喝起來怎麼樣?」我不解他的日常,他眼中閃耀亮光,跟我分享他的大發現,「我後來有喝到沒有保存期限的牛奶,真的比較濃,過期的比較淡,保存期限內的牛奶真的比較好喝。」太精闢了,食物果然新鮮就美味,我點點頭,領略了他的心法,決定未來買牛奶都挑最新鮮的。
超商老闆栽培大師兄去受店長訓練,在受訓時他打聽到直營店的店長月薪三萬多,三萬多塊的薪水對一個領時薪六十多元的大師兄來說,根本是台灣首富的價格,他詢問是否有機會可跳槽,卻惹來被迫離職的災難,「我的老闆讓我去受訓不是要升我當店長,是打算用工讀生的薪水,凹我去做店長的事情,我想跳槽的事情傳到他耳中,他就四處去說我手腳不乾淨,偷喝店裡的咖啡,讓我連想跳槽的機會都沒有。」
「你會生氣嗎?會怨恨嗎?」我怯生生地問。
「不會,我只是覺得有點好笑,怎麼在台灣這麼一家小小的便利商店,我也能看到職場這麼奇怪的事情。」大師兄對任何事情似乎都逆來順受,人活在底層久了,可能會覺得自己遭遇到任何不公不義的對待也都應該,也都該吃進去,吞下來,消化殆盡。
#賣雞排夢碎_攤車回收只拿回兩千元
「我後來去賣雞排,那是我的夢想。」為什麼?「因為我小時候,媽媽開雞排店,她說我太胖了,都不給我吃雞排,我有錢時,就去對面的雞排店買雞排到我們店裡面吃。」這真是太荒唐了,家裡賣雞排,卻吃不到雞排,走到對面買雞排回來氣媽媽,這是繞口令嗎?大師兄開的雞排店生意很差,隔壁的滷味攤生意也奇爛,兩人的日常話題就是,還能撐多久。
不賺錢的雞排店,經歷許多歷史性的一刻「我當時什麼毒油事件、九層塔天價,我都碰上了。」生意差,聽到政府宣布毒油回收一桶補貼業者五百元,他想起倉庫還有二十幾桶庫存的油,換算下來可以拿到一萬多,也是不無小補,「隔壁攤的老闆看了我的油後說,你的油不是毒油不能拿到補貼的錢,我當時超心碎,我幹嘛用這麼好的的油炸雞排,然後都賣不掉。」人缺錢時。可以有一點點活水,真的涓滴都好,興致勃勃的開店,攤車最後淪為回收,只拿回兩千。
(採訪稿太長~~~太愛寫~~因此分為上下集)
精彩內容,歡迎收聽這集的 #黃大米哈拉王Podcast,連結在下方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9D10j
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兄弟結婚隔多久- 結婚板 - Dcard 的必吃
兄弟結婚要隔 四個月的習俗,男友和男友哥哥兩方都有再談婚事,男友哥哥的日期出來是國歷明年一月/農曆十二月,那我和男友的婚期還要在隔四個月嗎? ... <看更多>
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訂婚結婚隔多久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必吃
一般来说,订婚和结婚之间相隔半年是比较合适的时间。订婚代表的是双方想要缔结婚姻的医院,结婚是人生大事,利用相隔的半年之间可以将许多事情筹备好, ... ... <看更多>
兄弟 結婚 要隔多久 在 [問題] 求救!有關兄妹結婚需間隔四個月的習俗! - 看板GetMarry 的必吃
大家好,
從決定結婚後到現在將近半年,包含下星期即將去挑婚紗及禮服,準備拍婚紗照,
一直都在這個版潛水蒐集資訊,非常感謝大家的分享以及籌備婚禮心得,
每天瀏覽此版已成為習慣之一,實在讓我們非常非常受用,感謝大家!
但現在卻遇到難題,而且是有關所謂「習俗」的難解習題,
我和男友目前想破頭也想不到兩全其美的辦法,
因此特來向大家求助,是否有完美解套的方法....
(已上網google搜尋資料,也已爬文)
簡而言之,今年和男友達成共識:2015年3月登記,6月婚假出國度蜜月。
會需要先登記是因為我目前調動至男友所在縣市目前積分是99%不可能成功的,
加上也非常確定要和彼此在一起,男友也大我三歲,我們也有生小孩的打算等等,
而登記及蜜月的時間安排,也是因雙方工作狀況及種種因素經過難產而訂出的。
正也因為相隔兩地(最大原因),以及我們兩個想要婚禮籌備步調適中(次要原因),
不想活在搶新秘婚攝場地等等的窘狀之中,而且我們兩週才見一次面,
現在的情況貿然舉行婚禮實在是會忙到焦頭爛額,過度消磨兩人體力等,
因此結婚宴客預定會在2016,而訂婚儀式則是尊重女方家長,
如希望和登記同一年,那麼要在2015下半年辦也可以。
以上是我們的狀況,但問題就在於.....
在這籌備近半年的時間內,交往穩定的哥哥和女友也決定結婚,
訂婚日期目前決定在2015年1月(在他女友所在縣市),
結婚日期尚未決定(因為日子還不能算),但我媽媽預定是2015「上半年」要完婚。
我認為如果家裡同一年辦喜事太麻煩,自己的訂婚宴要延至2016辦也可以,
畢竟哥哥大我五歲,他和嫂嫂的婚事我也很祝福,樂見其成,
也加上我調動加分認可是看「登記」而非訂結婚儀式,因此也很能接受延後辦理。
我媽一開始知道我的結婚計畫時也都OK,但就在她思考之後,
她想到有個習俗是「兄弟姊妹不可在四個月內接連結婚,否則會有不幸的事發生」。
雖然我和男友不是很在意這習俗,但依舊上網查了資訊想瞭解更多關於此習俗,也想
和媽媽好好溝通,尊重她的心情和看法,不想讓她明明是辦喜事卻心中有疙瘩:
1.此習俗只適用於結婚宴客等公開儀式,在以前的社會是怕短期內辦喜事收紅包造成
親戚觀感不佳或破費,但我只有純登記和蜜月,沒有儀式/宴客/發餅/穿婚紗等。
→但我媽卻說「登記就算是喜事」。
2.想說既然結婚日期也還沒算出來,要不哥哥在同一年(2015)7或8月再辦結婚喜宴,
這樣就和我登記日差四個月。
→但她說不行,一定要在上半年辦完結婚宴(已確認嫂嫂沒有懷孕)。
3.請媽媽詢問她信賴的算命師是否有解套方式,讓她心裡能好過一些。
→但她很堅持這是連問都不用問,不行就是不行。
4.要不我和哥哥同一天辦理結婚登記,因為網路有人提到同一天似乎是可以的,又或
者是先嫁再娶也是可以的。
→但她非常斬釘截鐵地說不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非常確定我媽不是因為不想我嫁而找藉口拖延,
因為她甚至連「要不你們現在(今年)就去登記也可以」這樣的話都說了,
然後就開始了一連串想要說服我提前/延後登記的話語,
我們真的也很想配合,但當初會訂在明年3月登記,6月蜜月,
實在就是我和男友的工作狀況及其他因素只允許這樣的安排,
現在已做了些前置作業,要變動已經幾近困難,也會牽涉到許多其他人。
因此... 特來請問版上有經驗的前輩是否有好的解套方式呢?
實在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98.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tMarry/M.1406095024.A.19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