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屬性」入法,定義更明確】(分享也是鼓勵喔!感恩)
近日一連發生兩起食物外送員交通意外死亡的事故,讓社會重新檢視這些食物外送平台跟外送員之間的關係究竟為何?
主要為以下兩種關係之認定:
1.僱傭關係:民法第482條
稱僱傭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一定或不定之期限內為他方服勞務,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
2.承攬關係:民法第490條
稱承攬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之工作,他方俟工作完成,給付報酬之契約。
若為僱傭關係,僱主需替勞工保勞健保,且有職災補償等義務,但承攬則為平等之夥伴關係。
發生事故的兩家平台堅持自己是承攬關係,今天傍晚勞動部召開記者會宣布經勞檢認定,該平台與外送員為僱傭關係。
其中最重要的認定方式就是勞工是否具「從屬性」,而從屬性之說明並未在《民法》或《勞動基準法》裡明定細項,目前一般判定上常是以過往判例為依據。
如最高法院八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三四七號民事判決:
一般學理上亦認勞動契約當事人之勞工,具有下列特徵:
(一) 人格從屬性,即受雇人在雇主企業組織內,服從雇主權威,並有接受懲戒或制裁之義務。
(二) 親自履行,不得使用代理人。
(三) 經濟上從屬性,即受雇人並不是為自己之營業勞動而是從屬於他人,為該他人之目的而勞動。
(四) 納入雇方生產組織體系,並與同僚間居於分工合作狀態。勞動契約之 特徵,即在此從屬性。又基於保護勞工之立場,一般就勞動契約關係之成立,均從寬認定,只要有部分從屬性,即應成立。
而本次勞動部之認定主要依據「組織從屬性」,我相當肯定勞動部的判決,符合我為勞工發聲的價值觀,但台灣既然為法治國家,哲成在此主張,「僱傭、承攬、委任」等關係之「從屬性」認定細則應入法,如此不但有明確的法源依據,也能因應時代變遷做修正,而非被動等待判決結果或函釋,如此才能作為勞工更長久穩固的保障。
新聞連結:
勞動部認定:Foodpanda、Uber Eats「假承攬、真雇傭」
https://ppt.cc/fTRHQx
#我在選立委
#藍綠推兩邊民眾擺中間
#勞權第一
Search
僱傭關係民法 在 489條) 民法§482的規定:「稱僱傭者,謂當事人 ... - Facebook 的必吃
先來小小了解一下「僱傭關係」: 最簡單來認定,就是老闆(雇主)指揮監督勞工,勞工透過勞務並獲得工資,與老闆有從屬性質的關係,便稱為僱傭關係。 #民法第七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