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用之不盡的乾淨能源,可能是所有現代國家的夢想,而利用「托克馬克反應爐」造一顆核融合太陽可能就是選項之一!☀️☀️☀️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9868
#核融合 #托克馬克 #核電 #人造 #太陽 #綠能
⭐快加入【信傳媒財神到】社團一起財富自由:https://is.gd/pMrY87
⭐掌握更多訊息,快加入信傳媒Telegram:https://is.gd/a5lUNM
⭐好玩有趣的新聞分享,歡迎加入信傳媒IG:https://tinyurl.com/y6oqqqbh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傳統能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雄落實中小學校「班班有冷氣」政策 搭配太陽能光電設置量已達85.3MW
陳其邁市長於競選期間,率全國之先所提出的中小學校「班班有冷氣」政策,獲得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經費支持,所需近30億元經費,由中央補助88%,餘由市府自籌辦理。今天下午我隨同陳其邁市長,以及教育局謝文斌局長,陪同行政院沈榮津副院長前往仁武區登發國小、鼓山區龍華國小,巡視各項工程設施的建置情形。
陳其邁市長表示,如若沒有蘇院長、沈副院長在中央全力支持,光靠地方政府絕對是做不起來的;高雄目前已有333所學校開始投入,以「班班有冷氣、校校有光電」的目標來照顧我們的孩子;未來全市將有348所學校、9,774間教室,將透過冷氣設置與電力改善工程,搭配校園設置太陽能光電設備,為孩子們打造舒適的綠能環境。
在視察仁武區登發國小、鼓山區龍華國小的工程進度時,沈副院長即表示,電力改善及冷氣裝設原來預定於明年2月完成,但希望能提早至今年12月底就完成;至於太陽光電則是預定在明年2月,達到8成的裝置容量,以提供學校冷氣電力來源,避免因為班班裝了冷氣而造成學校負擔。此外,沈榮津副院長此次巡視,極為重視各校仍於施工中之施工品質以及冷氣丶線路丶分電盤等施工的美感品質;也希望透過實地走訪,為學校的施工品質把關,讓台灣頭至台灣尾,均能享有同等的施工品質提升。
高雄當前推動的「班班有冷氣」政策,除盤點校園電力現況、透過設計監造招標改善電力系統,並進行電力系統改善工程招標及施工、同時採購並安裝冷氣機與能源管理系統等,希望全面性改善校園的基礎設施;推動校園屋頂太陽光電設施建置與校園植樹計畫等兩項配套措施,更為校園長遠的綠能永續發展打下基礎。
為加速招標作業的行政效能,市府將348所學校分為62群,以群為單位進行電力改善工程,然囿於疫情嚴峻及大環境缺工、缺料影響發包進度,為此,依據陳市長指示我召開跨局處平台會議,於7月底邀集各機關及台電公司等單位,檢視各項發包案件所遭遇的難題,逐一排除障礙,終於順利完成全數招標作業。接下來教育局將力拼相關工作能於炎熱的夏天到來前完成,好為孩子建置好舒適涼爽的教室空間,讓孩子安心學習。
綠電,即是未來,隨著全球暖化日益嚴重與傳統能源快速耗竭,全球企業紛紛投入參與RE100(再生能源使用率100%)的行列,高雄要吸引國內外高科技產業進駐,為孩子們創造優質就業機會,就必定要走上綠電發展的道路、追求環境永續。
高雄推動綠電政策,率先以公有校舍作為示範,本市已盤點216校可供太陽光電系統設置,今年度由教育局輔導學校自行辦理招租,及工務局統一標租的設置容量,總計已達56.4百萬瓦(MW),並以「綠能光電6年1G」為目標,將於110年至115年,實現1000MW的光電設置容量;截至今年7月底,高雄的光電設置備案容量達164.5MW(百萬瓦),已逾130MW(百萬瓦) 年度目標,接下來,高雄市仍會持續努力,建構安全穩定、效率及潔淨能源供需基礎,並為孩子的綠色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班班有冷氣
#校校有光電
傳統能源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實際數據來說話..... 全球核能有在復興嗎?至少在後疫情經濟復甦中並沒有!!
隨著世界近幾年對於氣候變遷的重視,不斷有擁核者試圖將核能描繪成減緩世紀末地表均溫的必要手段。然而在數十年的補貼和研發之後,除了核能產業的精美宣傳以及某些和其搭唱的政治勢力的漂亮口號以外,放眼世界,核能理論上的減碳潛能有真的被世界各國政府和電業採納並落實嗎?我們或許可以參考氣候與能源智庫Ember所整理的資料,觀察2021年後疫情的經濟復甦過程中,各國如何因應反彈的用電需求,來得到比較客觀的推論。
實情令核能支持者難堪-2021年上半年和疫情尚未爆發的2019年相較,核能的全球發電量不增反減-事實上,太陽能和風能供給了絕大部分反彈的用電成長,其次(令人遺憾地)是燃煤。
中國以外的世界:核煤發電量大減 綠能持續增加
但以上是把全球能源發展的異數-中國給考慮進去的結果。中國是G20中,2021年上半少數核能發電量有所成長的經濟體,也是唯一一個核能和燃煤發電量同時顯著成長的成員。當我們把中國的資料視為離群值去除後,全球其他地區電力系統的趨勢便很明顯:2021年上半相較於2019年,燃煤和核能發電量都大幅減少,而太陽能和風能則負擔了這一年用電成長的絕大部分。
當我們把焦點放在能源轉型較先進的地區的時候,也可以得到和世界趨勢類似的結論:比如在歐盟,2021年上半和2019年相比,核能和化石能源等傳統能源發電量皆下降,而綠能發電量則有持續成長。
在美國,再生能源佔了2021年上半新設裝置容量總量的92%
(https://bit.ly/2Y6xJj6),而2021年上半相較於2019年,核煤發電量都有所減少,減少的量則由太陽能和風能有效補足。
風光發電量已經超越核能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上半,歷史性的一刻發生了:太陽能和風能的發電量達到全球用電量的10.5%,正式超越核能發電量。如果將時間軸拉長,本世紀以來各種發電來源別的趨勢十分明顯:當風能和光能的占比逐步且加速成長的同時,核能和燃煤的占比卻是逐步下降的。
鑒於核能產業近日仍不時傳出工程延宕(https://reut.rs/3BoO3tZ)或者計畫縮編(https://bit.ly/2Y6yuIY)的消息,我們沒有理由相信這些晚近的世界趨勢不會持續下去。當然,擁核者可以繼續等待核能復興的奇蹟來臨,但同時風能和太陽能的加速成長只會持續;我們身處的世界線裡,能源系統的未來注定建築在這兩大綠能之上。
本文作者:Tony Yen /德國弗萊堡大學再生能源工程與管理碩士、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
傳統能源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傳統能源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再生能源ETF今年大幅跑贏傳統能源ETF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傳統能源 在 天下有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開始嶄露頭角,蠶食了傳統能源汽車不小的一份市場。不斷的有車企加入到這場交通工具能源改革戰中,從小車企到世界知名車企,無一例外。就在前幾天,捷豹發布了它的首款純電動汽車I-Pace。發布會可謂是別出心裁,現場和小短片交叉進行,與全球數千萬捷豹車迷共襄勝局。最有意思的是,捷豹官方還將新車與特斯拉Model X 75D的對決視頻公之於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