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國際三條線的小編Oscar。
我在假日花了一點時間,想一下白羅斯這條新聞的內容和抗爭何去何從。白羅斯抗爭因為美國,歐盟,俄羅斯都衝進來競爭,讓情勢變得更複雜。在BBC中文的「翻譯」稿裡,就有一篇文,我非常辛苦的看完它的「中文」之後,我覺得它的結論是說白羅斯的抗議活動可能會以亞美尼亞模式落幕。
亞美尼亞模式是什麼?我的印象「亞美尼亞模式」是指抗爭到最後,由選上總理的抗爭領袖帕欣揚(Nikol Pashinyan)向俄國保證將來政府裡的親俄的外交和國防方針不會更動,也就是說抗爭主要是內政導向,反腐、減低高壓統治和更有效率的治理,但不會讓亞美尼亞比以前不親俄,來換取普丁不介入。
金融時報另有一篇文章也是在講這種不親歐也不親俄的「外交中性」式抗爭。
但我現在問題比以前更多了。白羅斯抗爭也是外交中性式的抗爭嗎?亞美尼亞模式就可以保證外國不介入嗎?如果該國抗爭想要獲得俄國大禮「袖手旁觀」,抗爭領袖似乎得給予俄國一些「保證」,也就是說俄國在看盧卡申科總統和反對派誰開的價比較高。這跟烏克蘭和喬治亞的顏色革命又有什麼不一樣?而且,白羅斯真的沒有反俄情緒嗎?
今天晚上會有寰宇漫遊首播,在「世界都在看」單元,我們的主筆鄒宗翰就會跟我們解釋目前各國在白羅斯角力的情形。
🔎以下是今天的國際三條線
▪️國際:白俄羅斯危機持續 「烏克蘭革命」式結局會否重現?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3841537
👉劃重點:季哈諾夫斯卡婭在歐洲委員會周三舉行緊急會議前發出上述呼籲,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會前說,「白俄羅斯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以及自由選舉出他們的領導人。」
上周白俄羅斯選舉結束後,歐盟首席外交官博雷利( Josep Borrell)就已經表示,歐盟不會承認白俄羅斯的選舉結果,並且威脅說如果白俄羅斯的政治危機惡化,白俄羅斯將會受到制裁。
不過,俄羅斯已經對歐盟領導人發出警告說,外國干涉是「不可接受」的。周二,俄羅斯總統普京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說,克里姆林宮不會接受在白俄羅斯的任何外部干涉。
▪️國際:非洲國家馬里傳出軍事政變 總統辭職並宣佈解散議會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3830668
👉劃重點:根據當地國家電視台報道,馬里總統易卜拉欣·布巴卡爾·凱塔(Ibrahim Boubacar Keïta)周二(8月18日)被軍人拘留後辭職。
凱塔在電視講話中說,他也在解散政府和議會。他補充說:「我不希望為了保住權力,而有流血發生。」
聲明發出數小時前,他和總理西塞(Boubou Cissé)被軍隊帶到首都巴馬科(Bamako)附近的卡蒂軍營的。軍隊舉動受到馬里附近一些非洲大國和前殖民國法國的譴責。
早些時候,叛變的士兵控制了該營地。
軍隊一直對低薪資感到憤怒,並且對與聖戰士的持續衝突感到憤怒,同時也對總統凱塔不滿。
▪️國際:美國全面加強與台灣關係,反制中國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818/trump-china-taiwan-hong-kong/zh-hant/
👉劃重點:近幾週來,川普政府採取措施,增進美國與民主島嶼台灣的關係,並且加強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這些舉動旨在突顯亞洲一個蓬勃發展的民主體制,並對中國削弱台灣全球外交地位的行動進行反制。北京宣稱台灣是其領土。
這一切都屬於國家安全官員一場總體行動:讓美國走上一條與中國競爭、對抗的長遠道路。如此一來,未來任何美國總統,無論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都難以偏離這條道路。
「從軍事和信譽角度來看,台灣是最重要的,」負責戰略和軍力發展的前副助理國防部長埃爾布里奇·A·科爾比(Elbridge A. Colby)說。科爾比撰寫了川普政府的國防戰略,該戰略強調了與中國和俄羅斯的競爭。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日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別忘了《#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俄國外交官辭職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呢幾日好似有唔少人講返呢段 #咸豐年 嘅事。
二,咁講啦,#Nancies 最難面對嘅事實係:一直以來令佢哋 #又自卑又自大 嘅情意結,原來係因為讀書唔通,又唔肯自己去考證。
三,咸豐年間對清帝國影響最大,死最多人嘅事件,其實係太平天國。咸豐之後,死最多人嘅,係 1876 到 1879 嘅丁戊奇荒。丁戊奇荒嘅同時,清帝國鷹派左宗棠帶兵攻打今日嘅新疆。究竟丁茂奇荒同呢場戰爭有冇直接關係,有好多地方可以去辯證。
四,但得罪講句,Nancies 對於 #自己人殺自己人 嘅歷史,一係就聽到未聽過,你講畀佢哋聽佢哋都會話:「我讀書個陣都冇聽過。」係呀,宇宙間嘅真理,都係中學教晒你,所以 DSE 係咁重要。 #曲
五,之前嘅 post 另一個觀察係,好多 Nancies 接受唔到原來兩次中英戰爭之後,清帝國由鴉片進口國變成鴉片出口國。冇錯,清帝國話就禁煙,實情係地方貪官壟斷進口仲食埋人哋夾棍之後走數。呢啲史實,全部都有白紙黑字嘅紀錄,但 Nancies 又唔識睇文言文,教人情何以堪?
六,再講,十九世紀,又何止兩次中英戰爭?歐洲各國打到九彩,時至今日,雖然歐洲都有民族主義份子,但好少會有人,有咁多人,集體咁對咸豐年咁耐,而且自己唔係咁了解嘅事,咁上心,咁咬牙切齒。
七,又再講,又有人話林則徐係民族英雄。真係唔知嚇一跳;係日本歷史學家發現,最初捧林則徐做反殖英雄,就係日本人。係喎,所謂嘅中華民族,係1900前後嘅概念;林則徐年代,根本只有封建帝國同滿漢關係,同今日班 Nancies 對民族嘅理解好唔一樣。
八,日本人,又點解會咁得閒去捧反殖英雄呢,又?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區,大東亞共榮圈,呢啲點都聽過下,係咪?大東亞共榮圈其實,就係打反殖反帝嘅旗幟去進行軍國殖民囉。Nancies 跟日本軍國主義嘅口水尾⋯⋯ 覺得讀書真係好緊要。
#講住咁多先 #有心情再寫
【歷史在笑】由咸豐年講起
一,「咸豐年咁耐嘅事仲攞返來講?」究竟咸豐年間發生過咩事呢?英法聯軍發燒圓明園,大家聽過喇啩?無錯,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就係發生響咸豐年間。
二,話說1842年清帝國簽署《南京條約》,講明永久割讓香港島予大英,並且承諾開放沿海五個港口,包括廣州、福州、廈門、寧波同上海。當然最重要係,清帝國同大英同意停戰。
三,大清雖然將香港島割畀英國,不過,十幾年間一直都冇完全履行開放五大商港嘅承諾。嘿原來早在1860年代,清政府已經將有史以來第一份「中英聯合聲明」當作「歷史文件」」。正所謂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呢?咪就係自己攞來。
四,藍朋友所讀嘅「已修正歷史」,將鴉片戰爭同南京條約,講到係國恥。不過,原來雍正早在1729年頒佈首個禁煙令,超過一世紀,清帝國越來越多人食鴉片;甚之連咸豐個老竇道光,據說都有鋪煙癮。
五,聰明嘅香港人一眼就睇得出,鴉片禁之不絕,最大原因係清帝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沿海省份高官有走私鴉片生意;例如兩廣總督鄧廷楨嘅家族,就係當年廣州最大煙商。最諷刺係,鄧廷楨因為曾經同林則徐拍檔對戰英軍,被奉為「民族英雄」。
六,鴉片戰爭之後,清帝國將由官員權貴私幫嘅生意,變成要納稅嘅貿易。由1850年起,一直幫補清帝國嘅龐大軍費開支。再者,清帝國之後索性發展罌栗種植,提煉煙土。到光緒年間,清帝國已經有能力出口鴉片煙土去東南亞地區。
七,《南京條約》之後,清帝國同大英係咪世仇呢?原來當時對大清最大威脅,係一個有妄想症叫做洪秀全嘅癲佬。太平天國前後擾攘足足13年,做成過千萬人死亡。假如要我比喻,太平天國係中共同文革嘅原形;又或者應該話,中共同文革,完成咗太平天國未完成嘅破壞。
八,太平天國對清帝國嘅最大影響,就係令到漢族為主力嘅湘軍、淮軍冒起。漢人為主力嘅部隊,後來改革成北洋水師同新陸軍,之後再演變成北洋軍閥嘅格局。晚清幾乎出現「東南互保」嘅分裂情況,好大程度都係因為地方武裝勢力無論財政抑或人手,都唔需要聽令於北京;此為後話。
九,李鴻章曾經上奏同治皇帝寫:「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其實想講嘅就係洋務運動;而洋務運動嘅重點,就係要用洋人嘅財經手段為軍隊同基建融資,改革軍隊。又話說,當年究竟要強化陸軍定建立海軍,又內耗過一輪。陸軍,其實係向西推進;海軍就係對日本同俄國。
十,另外,清帝國對付太平天國嘅時候,好依賴洋人僱傭兵。1860年美國人「華飛烈」(Frederick Townsend Ward)響上海創立一支只有二百人嘅「洋槍隊」,仲娶埋銀行家楊坊嘅女,放棄美國國籍,入籍大清,獲同治賜四品頂戴。可惜,華飛烈成立洋槍隊無幾耐,就戰死沙場。英國軍官戈登接手常勝軍,整頓軍紀,成為近代軍事史入面一個神話。
十一,另外,清帝國引入現代財政管理,完善關稅制度,要多得英國人赫德爵士(尖沙咀條赫德,就係以佢命名。)1859年赫德向英女王辭職,加入清帝國新成立嘅海關;幾年之後,官拜布政使,官階係從二品。赫德其實除咗係建立清帝國關稅制度,亦為清帝國處理外交問題。
十二,當然啦,大中華膠寫嘅歷史教科書,就只會講李鴻章,而絕口不提戈登、赫德等人。其實,洋務運動,又點只李鴻章?
十三,講返咸豐年嘅事:其實由1842年簽《南京條約》到1858年《天津條約》,再到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其實清帝國同洋人唔算敵對,甚至乎應該話,當時唔係有洋人協助,清帝國可能早就被太平天國打到失去半壁江山。
十四,千錯萬錯,就要講返1858年《天津條約》之後咸豐皇帝反口唔認帳嘅一段歷史。話說大中華膠歷史教科書,無論點都會話《天津條約》係「不平等條約」,但無端端點解英法兩國會出兵呢?
十五,香港讀過多少書嘅知識份子,可能聽過 1856 年「亞羅號事件」。但法國籍天主教傳教士 Auguste Chapdelaine (後來被約望保祿二世封聖),1856年於廣西遇害,大家又聽過未?歷史書都話,呢兩件事引起英法聯軍打到大沽口,最終令清政府唔情願咁簽落《天津條約》。
十六,兩件事都發生於 1856年,唔係出於純粹嘅偶然。話說自 1853年太平天國攻下金陵,清帝國入面班官僚權貴將自己嘅無能同失敗,講到係洋人嘅錯;呢種仇外仇洋嘅情緒,好快成為清帝國主流權貴嘅想法。我亦唔排除兩廣地區有人因利失義,又或者借機向北京獻媚,要示忠。總之,歷史一直在重演;廿一世紀,一樣有人咁樣去諗問題。
十七,《天津條約》有幾不平等呢?其中英國嘅要求係「北京駐使、內地旅行、長江通商」。嘩,明益你啦,係咪?
十八,1859年英國駐華代表同法國駐華代表,奉命去北京簽約,順便想見下皇帝。你估下咸豐皇帝會點決定?佢叫蒙古大將僧格林沁偷襲並捉拿英法外交人員。
十九,咸豐同當時班京官抱住嘅思維,就係呢度係天朝大國,幾時到你哋班洋人說三道四。呢種口吻,係咪好熟口面?
二十,英法聯軍為咗救自己嘅外交官,就由天津打到去北京。雖然英法聯軍人數只有八千,僧格林沁部隊有三萬人;最終結果係咸豐走佬去承德避暑山莊,留低恭親王奕訢講數求和。
廿一,奕訢同英法聯軍代表講:「所有外交人員都冇事。」但唔肯放人,因為怕英法兩國唔走。點知,兩個星期後放人,39個被扣留嘅外交官,只有18人生還;當中有人被虐致死,在生嘅亦有人被打到殘廢。
廿二,英法聯軍見自己友被清帝國咁糟質,你話會唔會就咁收兵?英國部隊認為外交人員響圓明園受虐,就將呢個地方夷為平地啦。法國部隊,其實係諗住燒埋紫禁城。但最終覺得唔好禍及無辜嘅北京百姓,都係燒圓明園。而且仲要提早幾日貼晒告示;結果咩人入去搶掠搜奪奇珍異寶,你懂的。
廿三,火燒圓明園之後半年左右,咸豐就死於承德避暑山莊,終年30歲。
廿四,我成日話,今時今日北京班人同百幾年前北京班人,思維方式大同小異。重點包括:
(一)條約簽咗,轉個頭就變成「歷史文件」;
(二)國家有問題,一定係洋人靠害;
(三)學人哋個套,但其實又要學半套,仲要係冇用個半套;
(四)我哋國家嘅事,外人無權說三道四。
廿五,歷史會唔會重演?歷史唔會重演,但有一定嘅規律同模式,就正如我哋唔可能踩入同一條河兩次。不過,河水一樣係流,歷史嘅鬧劇,換下人物角色,同一個戲本,可以演完又演。師傅教落,歷史唯一嘅教訓,就係我哋從來都唔會從歷史吸取教訓。
廿六,今日中共正如當年清帝國,並唔係想同全世界為敵,亦都冇呢個條件,而且對內有大把問題未解決。你問我,中國2025,真係連洋務運動都不如。中共又借洋人嘅資本同技術,但又唔想開放市場畀外資公平競爭;加入世貿都就快廿年,好多改革,最終都冇下文。美國今次出手對付中共,我真係覺得有少少 déjà vu 嘅感覺。
廿七,更諷刺係,當年如果唔係有英國幫清帝國,清帝國早就玩完。到後來,美國亦為清帝國現代化出唔少力。庚子賠款,唔單止送返晒畀清帝國人民,除咗成立清華大學;上海嘅聖約翰大學,都係美國聖公會創立。今日班藍朋友,仲成日同人講話要讀多啲中國近代史。如果佢哋有認真讀過中國近代史,就一定唔會成日攞《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同圓明園來講;因為真正嘅民族恥辱,係一班恩將仇報,是非不分嘅義和拳、藍朋友、小粉紅。
廿八,至於人權問題,宗教自由問題等,今日中共同當年滿清,同樣以為單憑武力就可以鎮壓,不過,中共同以前嘅所有統治者,從來都冇諗過,究竟長遠計代價有幾大。
廿九,1900年義和拳之亂引發八國聯軍,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以「亂命不奉偽詔」為由,勾結外國勢力實行「東南互保」,清帝國已經出現覆亡嘅先兆:對地區仕紳同武裝部隊失去絕對控制能力。失去共同利益,意味統治者失去威權。從更宏觀歷史角度分析,縱容地方武裝部隊勢力膨漲,以換取鎮壓民間嘅武力,先至係帝國覆亡最主要原因。1911年9月保路運動,各地仕紳為自身利益聯同武裝部隊起義政變,引發武昌起義嘅互動。清帝國政府唯有請求北洋新軍領袖嘅袁世凱復出;最終袁世凱亦成功促成宣統遜位。
三十,歷史上呢片土地上嘅集權統治者,只有極少案例被外族入侵者取代,平民革命雖然比較多發生,但亦唔算最常見。所謂更替規律,其實係仕紳與武裝部隊勾結奪權,時而形成割據分裂局面,各方勢力混戰後又出現集權。《三國演義》卷首「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亦應作如是觀。
最後,以上歷史分享,亦反映我對中共嘅睇法。
今日到此為止;假如你睇晒,梗係要share 畀朋友啦。
俄國外交官辭職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擔心外交或軍事危機 對美國的考驗
早前曾提過,過去半世紀以上,全球最出色的geopolitical strategists(地緣策略家),肯定包括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和前任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兩位,堪稱東西瑜亮。亦有人認為美國前總統卡特政府國家安全顧問Zbigniew Brzezinski(布熱津斯基)可與基辛格匹敵,但我更欣賞前總理周恩來,因為他才是中美建交的真正推手,並非一般人以為的尼克遜和基辛格。
滾滾紅塵,如今除基辛格外,其他的都已成古人。現時全球局勢,風起雲湧,中美似乎正站在墮進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險邊緣,俄國更在一旁肆意搞局。Ray Dalio形容現時全球政經局勢,有點近似1937年的狀况,經濟剛從大衰退恢復過來,利率仍徧低,資產價格處於高位,貧富懸殊加劇,導致德國、意大利等地方的Nationalism(國家主義)上揚。非常不幸,最後結果當然是80年前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目前形勢難與二戰前相提並論
我不太認同也不願接受現在形勢跟二戰前的局面作比較。我認為最少有四個重要分別。第一,雖說國家主義再度上揚,但其實仍只佔少數人。大部分尤其年青人,他們幾乎活在無國界的互聯網(中國例外),應驗了Marshall Mcluhan的global village預言。例如在英國,絕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是支持留歐的。
第二,QE可能真的有份令貧富懸殊加劇,但當然並非唯一原因,科技發展可能更重要。只是賴有形的華爾街、富人、政客和外來移民,總比賴無形的AI、自動化、氣候變化、時代巨輪、巿場之手,和永遠最重要的自己。無論如何,現代民粹雖頗嚴重,但所謂西方窮人絕非真正肚餓,只是不順氣,不開心,整天怨天尤人而已。這種推動力似乎較為消極,雖會投反對票(如有投票的話),會上街示威遊行,甚至小暴亂,但真的搞革命的情况不多。更多人似乎選擇濫藥,每年美國死於opioid(鴉片)的人仍有好幾萬,比交通意外還要多。
西方民粹主義強烈 但不至於革命
第三,幸而暫時全球領袖中,似乎並無瘋狂到希特勒和日本皇軍這個地步的人。大家應已看出,朝鮮領袖金正恩當然不是一個民主政客,但絕非一個精神病患者。伊朗的宗教領袖,非常保守,但也非瘋狂。沙特的MbS年少傲慢,有點狂妄,但希望不會演變成大魔頭。俄羅斯總統普京老謀深算,對原有世界秩序構成威脅,但當然更非狂人,有非常厲害的克制能力。剩下來最擔心的當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確有病性自戀狂和sociopath傾向,亦有些精神和心理學專家企圖以此為由,推動憲法Article 25罷免他。但特朗普的病情尚未到這個地步。而且似乎他的本性並非太過暴力,中學時雖然念軍校,但反而越戰時找藉口逃避兵役。當上總統後,第一次命令轟炸敘利亞時,據說極擔心甚至敵方人命傷亡,是好事。
最後,當然現在接近10個國家擁有核武,仍是最有效阻嚇力。只希望不會再擴散出去,讓更多國家或更可怕的non-state actors得到此巨大威力武器。
Rudd分析 南中國海最易擦槍走火
曾見過有人問哈佛的Graham Allison教授, 在這亂世中,誰有資格繼承李光耀和基辛格,擔當中美等大國極需要的智者顧問角色呢?Allison想不出很好的答案。蜀中無大將,唯有廖化作先鋒,最後他只可推薦他的好友,澳洲前總理Kevin Rudd。他出身外交官,大學時已主修中文,對中國確有一定了解。但懂中文的老外很多,當然不等如就一定有智慧。Rudd屬工黨,兩度拜相(第二次只3個月),在2013年下台,在國內口碑一般,被認為最擅長搞黨內鬥爭(果然熟悉中國文化)。2014年宣布告別政壇,開始轉型走向國際關係,索性搬去美國,成為了哈佛Kennedy School學者,現在亦是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 President,經常在傳媒出現,游走於全球各大峰會。但似乎本周沒有去Davos。
題外話,今年Davos真的差勁,G7只有三位元首出席,中俄元首亦沒有。另外主要嘉賓就是中國副主席王岐山和巴西新總統Bolsonaro,其他的就是一般大小企業的CEO,和其他大型峰會沒甚分別。過去最能代表Globalist(全球化支持者),被稱為Mr. Davos(從前是褒,現在是貶)的Carlos Ghosn,現在仍身困東京牢獄,除了是他的個人羞辱外,亦是對整個Davos class global elites 的一個極大警惕和諷刺。
說回到Rudd,雖然身分有點像李光耀,都曾當一國元首,但江湖地位和智慧,坦白來說,都有很大段距離。
看到他的最新視頻,討論今年中美關係。他認為中美今F年內將能達成某些貿易協議,但更重要的科技戰才剛開始。這觀點已是主流意見,沒甚新意。另外,他擔心如特朗普遇到Mueller(米勒)調查帶來的更大政治打擊,將變得更針對中國,利用「外敵」來團結國內支持者。他認為最容易擦槍走火的地方是南中國海,他亦擔心中國國家主義也在抬頭,會否同樣導致較緊張的南中國海局面。最後他也擔心朝鮮半島的局勢發展。他認為美朝對談判的預期或有愈來愈大的落差,將導致失望。而南北韓關係就愈來愈好,反而美韓關係惡化。
特朗普疑通俄 國內上下信心動搖
我也有類似擔憂,但比Rudd的論點較為深入和複雜。我擔心,假如美國遇上外交或軍事危機,無論是在亞洲、中東、歐洲,或其他地區,將會如何應對。原因是特朗普已面對嚴重內部問題,內閣都不齊全,根本缺乏處理外交或軍事危機的能力,甚至更關鍵的威信。更嚴重的是特朗普已開始公然被傳媒和國民懷疑直接通俄,某程度上,前國防部長Mattis(馬蒂斯)將軍辭職的原因也與此有關。從敘利亞撤軍,除背棄Kurd族反Assad政權的戰友外,亦大大幫了俄國在中東的部署和影響力。
所以我非常擔心如美國遇上某一個意外發生,或故意的挑釁,必須由特朗普作出一個重要的軍事行動決定。無論他作出任何決定,傳媒、人民、官員和最重要的軍方,會否對他的動機判斷有任何懷疑?正所謂軍令如山,總統是Commander in Chief,如下面的軍官和士兵對總統是否效忠國家這個最基本問題都存疑,是天大的事。如拒絕執行命令,則當然更嚴重,接近叛變,但不知是誰叛誰,更恐怖。到時,整個美國政府可能已接近崩潰邊緣。
但願連俄國、朝鮮、敘利亞和伊朗等國家,都不會瘋狂到試探這條底線。祈禱、祈禱、再祈禱!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