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從 57 歲的「台灣女孩」說起 — 中國文化的年齡政治】
「台籍」全國政協港區委員凌友詩一夕爆紅於網絡,因為她在會上關於「支持兩岸統一」、「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演辭,七情上面,極有朗誦感,再用力一點,就有北韓官台第一女主播李春姬的風範。
凌友詩很自豪,演講風格激昂:「作為一個平凡的台灣女孩、一個香港的外來客,今天能歷經『一國兩制』的實踐、共襄兩岸統一的盛舉……」然而據傳媒起底,凌友詩今年 57 歲,自稱「女孩」,顛覆了一般人對「女孩」的認知。但根據香港高智商局長羅致光提高綜援申領年齡資格的政策想像,「當大家都有一百二十歲的時候,六十歲的人就是『中年』」,57 歲仍未到「中年」,自稱為「女孩」亦未太離罩。
「台灣女孩」四個字,其實充滿年齡政治。在中文和中國文化之中,年齡就是輩份,有相應的權力和義務,中原文明自西周以來,輩份即政治,不能少看屁股耆老之別。自稱「女孩」其實是一種低姿態的說服進路,發言者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年幼、真誠、無染的形象,為接下來的議題鋪路。
凌友詩先自報家門,談自己在台灣讀完中學、之後去香港讀書、進入特區政府,並擔任「福建省政協委員」之類之類。建構了這個台灣身份之後,進而宣示「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參與國家的政治體制而自豪」;她也主張中國應該在戶籍上將台灣人納入中國公民,建立台灣人與中國的所謂「法律關聯」。
中國體制在這裡是帶有成年想像的,而台灣和香港則被演繹為一個大家庭的新成員。凌友詩的港台身份並不只是「代表權」,而是透過「平凡台灣女孩」、「香港的外來客」,在家長式的中國體制之前,展現出客體、低姿態,以及等待被統治的屬性。將台灣人納入中國公民體系之中,凌友詩描述為「中央政府能像母親認回親兒一樣」,語調雖然煽情但內容是一步都沒偏離過中國的對外意識形態。
在香港,我們對這樣的政治語言並不陌生。「主權移交」(Handover)在中文語境中,一開始是廣東話的「中國收返香港」,之後再定於一尊:「香港回歸祖國」。香港在官方史觀中,是一個迷途知返的小孩。「現代香港」自開埠以來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比中華人民共和國要長一倍,是民間自己重認歷史而得知;在文化和經濟甚至救災上,香港作為先行者、協助者和救濟者的角色,也在大歷史中慢慢煙滅。
甚至中國在談自身改革開放的時候,也淡化自己借助了香港的歷史,甚至說香港以前有經濟發展,是因為中國決定改革開放。甚至在所謂的反對派中,中國是「阿爺」,年齡是充滿政治的。
甚至中國在 2003 年將沙士傳入香港,令香港人仰馬翻之後,再用「自由行」這種經濟毒品淘空香港產業,也經常被論述為「家長援助兒子」這樣的家庭倫理政治。金融風暴中,香港自己擊退炒家是歷史,但在中國的官員和人民心目中,香港是「在中央支持下」才能成功。再之後發生的中國人哄搶物資、建立走私經濟,中國人也有「內地幫助香港經濟」的恩主政治學,而不談自己需要「安全日用品」的本質。
中國殖民者的影響,則是香港自身的想像幼體化,需要家長管轄而沒有自治或獨立能力,可說是另一種將接手前的香港貶為「Barren Rock」[1] 的進路。而這種意識純粹只是權力需要,而與現實無關。在殖民統治的力場之下,經常需要做的是歪曲現實,將老熟的東西改成幼小,將新興的東西想像成老熟。
被統治者經常要洗刷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將自己想像成土著,將自己的風塵洗掉,就像 57 歲的女人會自稱為女孩,香港稱中國為阿爺,是一樣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之前的所有政權均聲稱繼承「中原」開天辟地以來的所有文明歷史,則是年輕人化一個老人妝。
「老」在中國文化中,是代表權力的。所謂媳婦熬成婆,權力和年齡總是成正比。以下這個民間故事,已經流傳多年:相傳紀曉嵐私下稱呼乾隆為「老頭子」,被後者發現並問罪,紀曉嵐回應:萬歲長壽為「老」;萬物之首為「頭」;聖人和老師稱為「子」,連在一起便是「老頭子」。馬屁擦到這個程度,乾隆就沒跟他計較。這個故事雖然胡鬧,但挖下深層,便是說到了權力機構的歷史感。「老頭子」這個詞有時也被用來形容一個集團中的首領。
求老和求年輕,在不同的權力處境中,有不一樣的表現。在權力機構,「老」往往不是劣勢(除非造成肉體死亡或失智),而是強勢,因為年齡老,代表輩份,代表人脈、聲望、財富、經驗都多。
年幼亦不只是肉體,還是一種順服和無知,那是被統治者的自我修養。即便不是真那麼年幼,也要裝出個樣子。就像 57 歲的女人也要自稱女孩,因為她的談話對像是權力機構,就是一班萬歲的老頭子。在他們面前,自然便成了女孩和男孩 — 被統治者。
注釋:
[1] 多年來流傳一種說法:以前英國人習慣將香港貶為「Barren Rock」。這位朋友對這個問題有如此的考證。我比較傾向認為「Barren Rock」之說的盛行,是中國歷史家對香港英殖史的反動,即他們站在「香港是中國的」的立場,反向地建構了一個「英國認為香港在開埠前空白一片」的論述,作為自己論述(香港一向就有深厚中國文明)的破解對象。
不過即使有人認為「英國人視自己殖民之前的香港是空白一片」,則現在中國人(及歸化中國的香港人)認為香港在主權移交之前是黑得反光、混亂困苦,而現在則撥亂反正,其實也是自我中心的五十步笑百步。
近年一些以香港英殖時期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也是持這種立場,即強調「英殖時期非常黑暗」。例如《反黑》、《葉問外傳:張天志》甚至《福爾摩師奶》,都是很安全、政治正確也值得我們注意的意識形態風氣。
便辟注釋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從 57 歲的「台灣女孩」說起 — 中國文化的年齡政治】
「台籍」全國政協港區委員凌友詩一夕爆紅於網絡,因為她在會上關於「支持兩岸統一」、「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演辭,七情上面,極有朗誦感,再用力一點,就有北韓官台第一女主播李春姬的風範。
凌友詩很自豪,演講風格激昂:「作為一個平凡的台灣女孩、一個香港的外來客,今天能歷經『一國兩制』的實踐、共襄兩岸統一的盛舉……」然而據傳媒起底,凌友詩今年 57 歲,自稱「女孩」,顛覆了一般人對「女孩」的認知。但根據香港高智商局長羅致光提高綜援申領年齡資格的政策想像,「當大家都有一百二十歲的時候,六十歲的人就是『中年』」,57 歲仍未到「中年」,自稱為「女孩」亦未太離罩。
「台灣女孩」四個字,其實充滿年齡政治。在中文和中國文化之中,年齡就是輩份,有相應的權力和義務,中原文明自西周以來,輩份即政治,不能少看屁股耆老之別。自稱「女孩」其實是一種低姿態的說服進路,發言者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年幼、真誠、無染的形象,為接下來的議題鋪路。
凌友詩先自報家門,談自己在台灣讀完中學、之後去香港讀書、進入特區政府,並擔任「福建省政協委員」之類之類。建構了這個台灣身份之後,進而宣示「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參與國家的政治體制而自豪」;她也主張中國應該在戶籍上將台灣人納入中國公民,建立台灣人與中國的所謂「法律關聯」。
中國體制在這裡是帶有成年想像的,而台灣和香港則被演繹為一個大家庭的新成員。凌友詩的港台身份並不只是「代表權」,而是透過「平凡台灣女孩」、「香港的外來客」,在家長式的中國體制之前,展現出客體、低姿態,以及等待被統治的屬性。將台灣人納入中國公民體系之中,凌友詩描述為「中央政府能像母親認回親兒一樣」,語調雖然煽情但內容是一步都沒偏離過中國的對外意識形態。
在香港,我們對這樣的政治語言並不陌生。「主權移交」(Handover)在中文語境中,一開始是廣東話的「中國收返香港」,之後再定於一尊:「香港回歸祖國」。香港在官方史觀中,是一個迷途知返的小孩。「現代香港」自開埠以來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比中華人民共和國要長一倍,是民間自己重認歷史而得知;在文化和經濟甚至救災上,香港作為先行者、協助者和救濟者的角色,也在大歷史中慢慢煙滅。
甚至中國在談自身改革開放的時候,也淡化自己借助了香港的歷史,甚至說香港以前有經濟發展,是因為中國決定改革開放。甚至在所謂的反對派中,中國是「阿爺」,年齡是充滿政治的。
甚至中國在 2003 年將沙士傳入香港,令香港人仰馬翻之後,再用「自由行」這種經濟毒品淘空香港產業,也經常被論述為「家長援助兒子」這樣的家庭倫理政治。金融風暴中,香港自己擊退炒家是歷史,但在中國的官員和人民心目中,香港是「在中央支持下」才能成功。再之後發生的中國人哄搶物資、建立走私經濟,中國人也有「內地幫助香港經濟」的恩主政治學,而不談自己需要「安全日用品」的本質。
中國殖民者的影響,則是香港自身的想像幼體化,需要家長管轄而沒有自治或獨立能力,可說是另一種將接手前的香港貶為「Barren Rock」[1] 的進路。而這種意識純粹只是權力需要,而與現實無關。在殖民統治的力場之下,經常需要做的是歪曲現實,將老熟的東西改成幼小,將新興的東西想像成老熟。
被統治者經常要洗刷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將自己想像成土著,將自己的風塵洗掉,就像 57 歲的女人會自稱為女孩,香港稱中國為阿爺,是一樣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之前的所有政權均聲稱繼承「中原」開天辟地以來的所有文明歷史,則是年輕人化一個老人妝。
「老」在中國文化中,是代表權力的。所謂媳婦熬成婆,權力和年齡總是成正比。以下這個民間故事,已經流傳多年:相傳紀曉嵐私下稱呼乾隆為「老頭子」,被後者發現並問罪,紀曉嵐回應:萬歲長壽為「老」;萬物之首為「頭」;聖人和老師稱為「子」,連在一起便是「老頭子」。馬屁擦到這個程度,乾隆就沒跟他計較。這個故事雖然胡鬧,但挖下深層,便是說到了權力機構的歷史感。「老頭子」這個詞有時也被用來形容一個集團中的首領。
求老和求年輕,在不同的權力處境中,有不一樣的表現。在權力機構,「老」往往不是劣勢(除非造成肉體死亡或失智),而是強勢,因為年齡老,代表輩份,代表人脈、聲望、財富、經驗都多。
年幼亦不只是肉體,還是一種順服和無知,那是被統治者的自我修養。即便不是真那麼年幼,也要裝出個樣子。就像 57 歲的女人也要自稱女孩,因為她的談話對像是權力機構,就是一班萬歲的老頭子。在他們面前,自然便成了女孩和男孩 — 被統治者。
注釋:
[1] 多年來流傳一種說法:以前英國人習慣將香港貶為「Barren Rock」。這位朋友對這個問題有如此的考證。我比較傾向認為「Barren Rock」之說的盛行,是中國歷史家對香港英殖史的反動,即他們站在「香港是中國的」的立場,反向地建構了一個「英國認為香港在開埠前空白一片」的論述,作為自己論述(香港一向就有深厚中國文明)的破解對象。
不過即使有人認為「英國人視自己殖民之前的香港是空白一片」,則現在中國人(及歸化中國的香港人)認為香港在主權移交之前是黑得反光、混亂困苦,而現在則撥亂反正,其實也是自我中心的五十步笑百步。
近年一些以香港英殖時期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也是持這種立場,即強調「英殖時期非常黑暗」。例如《反黑》、《葉問外傳:張天志》甚至《福爾摩師奶》,都是很安全、政治正確也值得我們注意的意識形態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