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也可以去美國的國家公園旅遊嗎?」
.
這幾張照片來自美國猶他州的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園內最著名的就是數百萬根自然形成的赭紅色岩柱(hoodoo),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相當壯觀。我造訪的時間是幾年前的12月底,岩柱頂端附上了一層積雪,看上去簡直就像是鋪上了糖霜的千層蛋糕一樣可口啊(宵夜文無誤XD)。
整理這些照片的同時,也想起了數次在冬天拜訪美國國家公園的經驗(包括當年帶著大同電鍋在旅館裡偷煮火鍋,科科),於是就決定來稍微整理一下這些心得和大家稍微分享一下啦!
冬天到底適不適合拜訪美國國家公園呢?我想最簡單的答案會是:可以,但冬天有冬天的玩法!
(本文能完成得特別感謝 Antz Yang,詳見文末XD)
.
🏔️ 冬天造訪美國國家公園是什麼感覺?
排除位在較溫暖地區(例如佛羅里達、阿帕拉契山)的國家公園不論,國際遊客最愛去的幾個國家公園(黃石、優勝美地、大峽谷、冰河等),冬天的氣溫都非常低,而且園內大部分範圍都會降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許多公路和步道是處於封閉狀態,很多區域是無法進入的。以大峽谷為例,冬天就只能在南緣的頂上拍拍照,無法長途健行;而優勝美地則只有海拔較低的山谷內部開放,許多知名的拍照點都上不去;黃石更是只有東北一小角以及老忠實間歇泉(必須跟團進入)開放。
其次,也因為開放範圍小且遊客少,許多的服務設施像是遊客中心、旅館、餐廳都不會開放,或者縮短營業時間,方便性相對降低許多。因此如果冬天想去這些國家公園,一定要事先做好功課,預先確認哪些區域有開、冬天營運時間等,並且參考天氣與路況資料,在穿著與車輛方面做好準備。
既然冬天那麼多地方都進不去、又要事先做那麼多準備,那冬天造訪這些國家公園究竟有什麼好處?個人覺得兩個最大的好處是:1. 遊客比較少,相對來說安靜許多; 2. 有很多特殊的景觀是只有冬天才有的,像是前面照片裡積著雪的峽谷、岩壁上垂掛的各式冰柱,甚至是優勝美地的冰瀑,都是冬天限定的景觀。
結論:夏天(6到8月)是最適合去這些國家公園的時候;但如果想看看不同的景色,冬天還是可以考慮來個小旅行的!
.
🏜️ 布萊斯峽谷,與科羅拉多高原上的國家公園群
包含布萊斯峽谷在內,猶他州共有5座國家公園,另外再加上亞利桑那州名聞遐邇的大峽谷,這一大群國家公園都位在科羅拉多高原上,共通點是都有鬼斧神工的沉積岩地形。原本在海平面以下的岩層,在科羅拉多河與雨雪長期侵蝕後,逐漸形成峽谷、拱門、岩柱、曲流、台地等景觀,一路往南延伸數百公里到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無論是在其中露營、健行、騎自行車、溯溪或只是開車兜風,這裡的風景都不會讓人失望。
這幾個國家公園中,布萊斯與錫安(Zion)較為接近、拱門(Arches)與峽谷地(Canyonlands)相鄰,可以分別安排在同一趟行程裡拜訪;如果有兩週以上的時間的話,還可以考慮將這幾個國家公園和大峽谷、紀念碑谷、羚羊峽谷(Antelope Canyon)等地串連成一趟壯遊,從各種不同角度品味科羅拉多高原的美!(由於同時與四個州交界,這片區域又被稱為「四角」,The Four Corners。)
.
🙏 特別感謝:提供照片以及提議要帶著大同電鍋去山上煮火鍋的 Antz Yang
話說那年從布萊斯峽谷玩回來之後把手機備份到Google相簿,然後便很瀟灑把手機上的原檔全部刪光光了,完全沒注意到有一大批照片是上傳失敗的XD 因此,本篇的照片全數來自
Antz Yang 的手機,在此特別致謝orz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90後的香港女生,往往被說成有「公主病」,但23歲的何易恩(Yanise)卻擁有比王子更勇往直前的一面。今年初,她決定隻身飛往美國,用一雙單排滾軸溜冰鞋,由東岸踏到西岸,中途不花錢,亦不帶武器傍身,只依靠別人提供食宿,目標是完成9千公里的旅程,同時為非洲的女孩籌款,讓她們有機會讀中學,用知識改變命運...
佛羅里達 夏天 氣溫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2018.01.08 觀點—《泰晤士報》Matt Ridley ※
美國超冷:全球寒化不必緊張
作者 Matt Ridley 是英國保守黨的上議院議員,曾任《經濟學人》科學版主編,並出版多本暢銷的科普著作。他是英國醫學科學院(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院士、皇家文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院士、以及美國文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外國院士。
————————————
北美洲今冬破紀錄地寒冷,北達科他州最低溫降到攝氏零下 44 度,冷凍的鯊魚沖上麻塞諸塞州海灘,佛羅里達州的美洲鬣蜥(iguana)冷得從樹上掉下來。高爾(譯註:美國前副總統)認為罪魁禍首是全球暖化,他引述一位科學家的說法表示:「氣候危機正會帶來這種結果。」然而,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美國國立大氣研究中心(America’s National Centre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川柏斯(Kevin Trenberth)表示:「冬風暴(winter storms)是冬天的顯示,不是氣候變遷的顯示。」
四十五年前,連續幾年的寒冬造成了「全球寒化」(global cooling)的恐慌。兩位科學家在 1972 年寫信給尼克森總統:「全球氣候大大變壞,人類文明有史以來僅見,不但有可能,還很快就會發生。」他們總結 42 位「頂尖」同事的看法:「寒化的導因是自然的,符合上一次冰河期發生的過程。」美國政府回函表示:「正在對此事進行思考。」
接下來好幾年,美國的報章雜誌、電視紀錄片紛紛開始渲染即將來臨的冰河期。CIA 的報告指出:「頂尖氣候學家們愈來愈同意全球正在經歷寒化的過程。」當時,BBC 的科普節目地平線(Horizon)的節目主持人馬格努森(Magnus Magnusson)宣布:「除非另有變化,認定下個冰河期隨時可能降臨,是個萬無一失的看法。」
在這個全球暖化甚囂塵上的時代,全球寒化說似乎已經被遺忘,但並沒有完全消聲匿跡。英國諾森布里亞大學(Northumbria University)教授沙科瓦(Valentina Zharkova)認為:太陽暫時的靜止,是小冰河期的前兆,屆時地球將回歸公元 1300-1850 年的氣候。此說法未能說服我。然而,世界經歷一萬年溫暖的氣候之後,會漸漸地回歸冰河期,基本上是正確的論點。
間冰期(interglacial periods)——就是大陸上沒有大型冰蓋(ice sheets)的時期——持續的時間是一萬年左右。格陵蘭島所挖出的冰芯(ice cores)顯示,過去三千年裡,溫度持續下降,每一千年都比前一個千禧年溫度更低。
南極大陸所挖出來的冰芯,以及格陵蘭島的冰芯,顯示在間冰期開始時,地球會突然、快速的暖化,但結束時卻是長達數千年漸漸的寒化。這些冰芯也澄清了地球暖化/寒化的原因。
冰河為何來臨、以及離開的最古老理論,與二氧化碳有關。第一位主張溫室理論的瑞典科學家斯凡特・阿瑞尼斯(Svante Arreheniuns),在 1895 年發表論文,主張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導致冰河撤退;二氧化碳一旦減少,冰河就前進。如果此說為真,那麼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應該會阻止下一個冰河期的來臨。(南極、格陵蘭的)冰芯顯示,二氧化碳與溫度確實有關連,但卻不符合阿瑞尼斯的假說,其效果剛好相反:冰河期來臨時,氣溫下降,二氧化碳的濃度才會降低,而非二氧化碳先降低,氣溫才下降。
塞爾維亞的科學家米盧廷・米蘭科維奇(Milutin Milankovich)在 1941 年發表論文,主張冰河期與間冰期的發生,與地球繞太陽軌道發生變化有關係。他說,這種變化可以分成三種:軌道離心率(eccentricity)、轉軸傾角(obliquity)、歲差(precession,物理學翻為「進動」)。有時候三種變化加起來,使得北半球的夏季相對變熱,融化北美洲、歐亞大陸的冰帽(ice caps),也把溫暖散播到全球,他稱之為大夏(a great summer)。
劍橋大學的物理學家雪克頓(Nicholas Shackleton)在 1976 年發表論文,舉出深海的冰芯證據,顯示過去兩百五十萬年地球暖化、寒化的過程,符合米科蘭維奇的軌道變化說。歲差現象,決定地球會在七月還是一月時最接近太陽,其週期是兩萬三千年。轉軸傾角,決定地球軸心傾斜的角度,也決定夏季的溫暖程度,週期是四萬一千年。軌道離心率,決定地球軌道是橢圓形還是偏圓形,週期是十萬年。三者加起來,在北半球形成「大夏」的時候,冰帽就會萎縮撤退。
這樣說起來,米蘭科維奇的學說可以定於一尊了嗎?不盡然。回溯八十萬年的南極冰芯顯示,米蘭科維奇所預言、地球軌道變化應該造成的幾次大夏,也就是間冰期的暖和天氧,事實上並未出現。為了解釋「間冰期失蹤」的現象,科學家艾利斯(Ralph Ellis)與帕爾馬(Michael Palmer)最近在《地科前鋒》(Geoscience Frontiers)發表論文,主張我們需要二氧化碳,不是作為溫室的氣體,而是植物所需要的食物。
他們的論證如下。海洋愈冷,蒸發的水氣愈少,降雨量自然變少。上一次冰河期的高峰,非洲經歷了長期的超級大旱;只有少數地方殘存著一些雨林。冰河期愈長,融解在冷海的二氧化碳就會愈多。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低於 0.02%(200ppm)時,植物就很難生長,尤其是在高海拔或高緯度地區。沙漠因此擴大。沙塵暴發生率愈來愈頻繁,規模也愈來愈大。南極冰芯顯示,當二氧化碳濃度降到 200ppm 以下,灰塵明顯增多。灰塵會累積在冰帽上,在歐亞大陸與北美洲尤其明顯,也就是靠近沙漠的地方。一旦米蘭科維奇的大夏開始出現,冰帽開始融化,冰會變得愈來愈髒,累積多年的沙塵匯集起來,造成「黑」冰。黑冰會吸收較多的太陽能,造成冰帽的大融解。
人類的文明都是發生在間冰期:此時期的氣候穩定,雨水豐富,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也相對較高,能讓植物繁茂生長。沒有這樣的環境,農業大概不可能發生。而若沒有穩定的農業供應能源,人類的文化也無從發展。
間冰期肯定會結束。目前北半球夏天的陽光,比起南半球,已經稍弱。幾萬年後,我們的子孫可能必須應付多變的天氣、沙塵暴、無法支持農作物成長的大氣。但那將是很久遠的未來所發生的事。屆時,科技應該已經更加進步(除非我們阻止科技進步)。屆時,能源將是關鍵。我們的子孫若能享受豐富且便宜的能源,即使身處冰河時期,他們還是能夠繼續栽培農作物、灌溉沙漠、維繫雨林、甚至融化冰帽。
https://www.thetimes.co.uk/…/global-cooling-is-not-worth-sh…
佛羅里達 夏天 氣溫 在 阿甘的美國大冒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計其數的電視影集和電影以邁阿密為背景, Miami 到底有甚麼魅力呢?
佛羅里達 夏天 氣溫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90後的香港女生,往往被說成有「公主病」,但23歲的何易恩(Yanise)卻擁有比王子更勇往直前的一面。今年初,她決定隻身飛往美國,用一雙單排滾軸溜冰鞋,由東岸踏到西岸,中途不花錢,亦不帶武器傍身,只依靠別人提供食宿,目標是完成9千公里的旅程,同時為非洲的女孩籌款,讓她們有機會讀中學,用知識改變命運。
籌款助弱勢女孩
先後在意大利、美國讀書,又喜歡四處遊歷的Yanise,知道世界上某些角落很多女孩子,因為缺乏教育,或受到重男輕女的思想影響,生存就只能被安排結婚生孩子,「仍然是沒有人相信她們有能力,連她們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她籌款正是希望幫這群女孩子發掘潛能,找到自己的夢想。
行動獲認同讚賞
而為了要證明女性一樣有能力,她一個人孭着超過40磅的背囊,由美國東岸最南面的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出發,花了三個月順利踏到紐約,不少從網上得知Yanise消息的人,齊集在華盛頓廣場公園為她歡呼。其中一位滾軸溜冰愛好者Pauline,即晚就決定要帶Yanise回家留宿,以行動表達支持,「她不但有勇氣去做,而且是為了慈善,真的非常具啟發性」。
最困難是說再見
Yanise說,從來不擔心沒有人收留自己,因為總會有人上前對她伸出援手,或許最初只是出於好奇,但交談中彼此就會慢慢建立互信,「可能我們經常忘記了,其實我們在這個世上生存時,我們只有大家,我們應該要互相幫助、互相愛護。」所以Yanise反而覺得,每天跟收留她的人道別,才是旅途上最困難的地方。
相信世界有很多好人
這趟旅程不論是對自己的信心、抑或對陌生人的信心,都是一個極大考驗,「我就是要告訴別人,我有的就是一百分之一百的信念,我不覺得這個世界那麼危險。」Yanise相信世界上有很多好人存在。
父母成忠實粉絲
但作為父母又怎會不擔心呢?何生何太坦言,每天都會擔心女兒是否吃得飽、睡得好,最怕的當然是她「中了六合彩,真是遇到一個壞人。」所以他們經常在社交媒體上留意女兒的行蹤。儘管如此,口裏說擔心的爸媽,心裏卻是十分支持女兒,「真是一個很好的體驗,可能未必人人都做到,既然她那麼有決心,我就唯有支持她。」何太說,而Yanise亦非常感激父母的支持。
前面的路更具挑戰
紐約過後,前往洛杉磯的一段路將會更難,亦會有更多渺無人煙的地方,以及會有更多崎嶇的山路。Yanise準備了帳幕和睡袋等露營用品,令背囊更重,加上正值夏天,在美國中部的氣溫非常高,Yanise指她不會勉強自己,會慢慢一步步前進,「我並不是一個滾軸溜冰踏得好的人,我真是一隻烏龜,但是如果你有看過《龜兔賽跑》的故事,最終烏龜都會去到牠的目的地。」
「我覺得給我最大的鼓勵是,大家對我笑,和我打招呼,汽車會響號,給我一個擁抱,這樣我就可以再踏多一英里的路。」
誰說女性只會生兒育女?誰說世界已無人情味?今集《港。故》用8分鐘,透過這個勇敢少女的故事,為大家找出答案。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bit.ly/oncckonggu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