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過去傳統所強調的文化相對價值、換位思考、地方知識等論點,經過了20世紀70年代之後針對這些知識背景背後的殖民思維與權力不對等的自我反思之後,新世代的人類學訓練已經讓人類學徒都有著自我反思與批判的習慣,這也是這個學科的吸引人之處。在這個脈絡下,許多人類學研究都會以帝國、國家、建置、治理等話題作為研究對象,只不過,現在這些研究已經不再是為了粉飾殖民或國家權力不對等的著作,而成為了「知己知彼」、揭示權力不對等的處境與機制,以此來描述與分析該如何面對與理解權力不對等的情況。反政府主義的人類學因而成為前述這些研究者沒有明說的知識論共識,長時間研究歷史與國家治理的人類學家James Scott就直接將自己關於反政府主義與人類學觀點的論著集結成書。本次小編推薦的正是這本反政府主義人類學的中文繁體翻譯版,希望大家會對反政府主義以及人類學這兩個批判性與反身性思考體系的結合感到興趣。
----------------------------
當國家緊扼人民的命脈、財團資本控制世界,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艱困世道中,
人類學大師斯科特以29篇幽默的靈光片段,捍衛地方性知識、常識、個體創造力與自發性的無政府主義思維,
帶領我們審視世間百態,用不同眼光看歷史、尋找政治生活的另類出路!
詹姆斯.斯科特相信,默默無名的小人物才是創造歷史的主角,無論馬來半島的小農民、不願臣服的東南亞高地少數民族,亦或是東歐社會主義統治下的尋常百姓。斯科特對於國家保持戒心,因為統治者往往編織出一套正當化其特權的理由,從新石器時期的農業帝國,到二十世紀掌握了現代科學與追求發展的現代政權,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人性與生態浩劫。無政府主義者的核心信條之一,即是平民百姓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創造出合理而公正的社會秩序,而不需要依賴立基於強制力的國家體制。這一本充滿日常觀察智慧的小書,肯定能將無政府主義的思維帶入二十一世紀。
──何明修/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活在政治無所不在的今日,我們更需要理解無政府主義的發展與理想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察覺人們的生活是如何被政府、政黨與大型企業共同形成的結構所影響,也才有機會自我解殖,看到自己的能動性與社會發展的可能。本書用一篇篇深入淺出的短文,如同操作手冊般帶我們重新檢驗當今社會的運作,為理想主義留下一片淨土。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在這本書中,斯科特(James Scott)從農民運動的觀察與政治批判出發,討論國家,階級,治理,暴力,結構,行動策略等狀態,一方面組合成為利維坦巨獸的穩固,卻又提示人民面對壓迫時的可能逃脫策略。斯科特擅長分析階級差異下的「底層政治」(infrapolitics),對他而言「無政府主義」是一種歷史思維方式,也是不與政府與國家統治發生合作下的相互性。我們若從「無政府主義」的角度對不同階層的社會行動「逆行理路以爬梳」
(read against the grain),將會看到非精英階層的能動性,以庶民行動的歷史辯證重新打造意義的偶發性。如果葛雷伯(David Graeber)書寫的是當代無政府主義的行動綱領,則斯科特寫給我們的是歷史條件下無政府主義的鏡像碎片。
──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斯科特(James Scott)的這本小書不是嚴謹的學術作品,但卻是想要理解他從1960 年開始以來,一本又一本充滿原創性與挑戰性的經典,不可或缺的指南。我們這些長期跟隨他、受到他啟發的學徒,一直都感受得到他的著作背後那種無政府主義脈動,但是真正讀到大師娓娓將他的政治哲學坦誠的鋪陳,還是一種令人激動與感動的經驗。
高度的推薦給所有關心未來的政治如何可能的人,希望這本書能夠溢出校園,讓一般讀者也能加入討論。像斯科特這樣的學者,在當代已經是寥寂的晨星。
──林開世/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近年我一直在想我們需要無時無刻存在的國家嗎?有需要管東管西的政府嗎?有需要一個以愛國為前提的政權嗎?面對這種政府,除了奮力抗爭外,我們還能做什麼?有什麼「另類」被管治而不失尊嚴的可能性?斯科特(James Scott)持續出版學術研究著作,探討政府的思維及行動模式,也討論弱者的「武器」以及被管治者的「抵抗藝術」。看不懂嗎?不要緊!這本書是他以普羅大眾為對象的一本小書,從他的日常生活、閱讀及(相對)少量田野、文獻資料出發,以「碎片」的簡單概念分享他對無政府主義的思考和期待。這是我讀過最接地氣的斯科特著作,邊呷一口咖啡邊讀此小書,總有會心微笑的時刻。
──鄭肇祺/芭樂人類學寫手之一、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products/9789863448860?fbclid=IwAR1xVeXQxmjBEyctpG9j_WrQZM_JF130F8yLWF61wK7V2o-UUqJnjyz97ys
休閒運動學系出路 在 勞動黨陳新源:新埔——改變,才會不一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源的長子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12950003006066&set=a.1480541614772&type=3&theater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就常跟別人說父親是我的偶像,但是直到真正長大之後,要從男孩變成男人後,我才真正的明白,原來父親是在我心中那麼了不起的偶像。
去過工廠輪班,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之後,我才明白原來父親身為一個勞工,賺錢養家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經過高三指考的衝刺期後,我才明白原來父親在那個年代,能在工作之後,自我修習考上中興大學社會學系是有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自己生了小孩之後,我才明白父親把我們三個小毛頭養大成人,三個都有精采的生活,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研究所讀了社會學之後,我才明白原來那麼奮不顧身投入勞工運動、社會運動的父親,是有多麼的了不起。
最近在書中讀到,社會學家該如何回饋這個社會是一個大哉問,因為當你真正的仔細觀察這個社會的時候,你一定會發現許多不公不義,那該如何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所學與專長回饋這個社會,好像就是讀社會學的最終目的。當讀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我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就是我的父親。原來當深刻的體會到這個社會的不公與困境,用行動回饋這個社會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正因為看到勞工們的困境,所以選擇加入勞動黨,用盡大半輩子為勞工發聲,替勞工解決勞資糾紛,甚至帶領勞工們抗爭、爭取權利。
正因為看到了家鄉、農業發展的困境,所以選擇留在家鄉發展休閒農業,擔任照門休閒農業區總幹事、照門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協助家鄉的發展觀光,為農民找另外一條新的出路。
正因為看到家鄉環境被污染的困境,所以用盡全力地去和大財團抗爭,阻擋汙水流入家鄉的水源頭-霄裡溪,並且嘗試推動新埔汙水下水道建置。
正因為看到新埔的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困境,所以選擇投身政治,想盡辦法回饋新埔。這樣的精神,直到現在的我,讀了社會學之後的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將一生所學,回饋給家鄉、社區、農民、工人、新埔與新埔的未來,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11月24日前,如果你是勞工,請翻開選舉公報。如果你是農民,請翻開選舉公報。如果你是新手父母,請翻開選舉公報。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新埔人,請翻開選舉公報。
我相信11月24日,當你看過選舉公報之後,你會了解到誰才是真正有為新埔著想,真正想要回饋新埔的候選人,不用花俏的宣傳,實際的政見就是最好的宣傳。當你看過選舉公報之後,我相信我可以很驕傲地跟你說,他就是,我父親-新埔鎮縣議員候選人8號:陳新源。
休閒運動學系出路 在 臺北市立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暨碩士班' s post - Facebook 的必吃
【快問快答-未來出路篇】 北市大休管系都在做什麼? 想不到未來志向嗎? 讀休管系對未來有幫助嗎? 想了解更多? 快問快答系列,一一解答你的疑問點選下方連結 ... ... <看更多>
休閒運動學系出路 在 未來出路. 休閒運動管理學系Dcard 的必吃
而運動管理科系的出路更廣,包括職業運動組織(像是球隊)、健身休閒中心、. 一字之隔,便是因為本系的名稱為休閒運動管理學系,畢業出路包含休閒. 運動 ... ... <看更多>
休閒運動學系出路 在 運休系讀完,出路未知- 課程板 - Dcard 的必吃
運休系,對家人說無用,我從小學到國中普通科換到高職商業經營科,在度換成如今大學 ...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系. 運休系讀完,出路未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