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會竹篙套菜刀的國民黨
國民黨為了反擊民進黨,丟內臟、散布國際認證的「假萊豬顫抖影片」、近日再以「2009年反毒牛遊行」畫面、言論來抹黑民進黨,惡意將當時民進黨對「#狂牛症」的疑慮,混淆成抗議進口「#萊牛」!我呼應柯總召的說法,當時我也在現場參與整個遊行過程,因此對國民黨為反對而反對,拿竹蒿套菜刀,刻意扭曲歷史真相,攻擊民進黨的行為為恥!
還原一下,為什麼會有2009年11月的「反毒牛、反出賣、反欺騙」示威遊行?要先問2009年發生了什麼事情,難道不是因為馬英九在上任後簽訂了「#台美牛肉議定書」?馬英九不顧當時「狂牛症疫情」在全球肆虐,造成各國對於肉品食安的恐慌,同意放寬進口條件,准許帶骨牛肉、絞肉類與內臟類進口臺灣,這就是馬英九的歷史定位。
回顧歷史,全球最早發現「狂牛症」首例是1996年在英國,2001年在日本,相繼2003年美國境內也發現案例。有別於「美豬」,「美牛」的重點是在俗稱「狂牛症」的牛海綿狀腦病引發的 #食安 疑慮。
當年地方不斷接獲民眾對食安疑慮的陳情,為了阻止馬英九放寬開放有「狂牛症」食安疑慮的美牛。11月14日由臺南地方發起,北上舉行「反毒牛、反出賣、反欺騙」抗議遊行運動。邀請中央黨部參與,當時包括主席蔡英文等許多黨內同仁一起走上街頭,以行動力挺食安,捍衛國人健康。也因為有這場示威活動與國人的反對,成功阻止馬政府開放有狂牛症疑慮的「毒牛」進口臺灣。
但馬英九在2012年第二次勝選連任後,他端出的「牛肉」是什麼?加速進口「萊牛」政策。立法院7月召開臨時會,強勢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以容許質10ppb為基準,允許開放進口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入台灣市場。馬英九還裝傻帶頭抗議萊豬?還原歷史真相後就他最沒資格!國民黨還竹篙套菜刀,將當時為了「阻擋狂牛症的毒牛」所發起的抗議影片,抹黑成「民進黨當時反萊牛,現在支持萊豬」?
#無論國際間如何開放經貿往來
#我們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臺灣人支持臺灣豬
任擇議定書是什麼 在 朱哲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蔡政府開放美豬進口台灣,美方也隨即宣示對台友好政策,其中包含重申台灣關係法原則及美台高階經濟對話平台。其實從小布希執政時期開始,美國即力推輸出美豬、美牛,而時任我國總統皆以台美關係良好為原則,試圖說服國內朝野開放,馬英九至蔡英文皆然。
美中台三角關係下,維持與美國的聯盟關係顯然是台灣總統的重要任務,2000年政黨輪替後,唯一在政治上選擇與美方不同調而非全然輸誠的只有被小布希政府稱作「trouble maker」的陳水扁。
馬英九於2009年,與美國簽訂台美擴大美牛進口議定書,開放台灣進口美國牛肉。2012年因美國境內發生狂牛症病例,社會反彈,立法院進行表決是否下架美牛,民進黨等在野黨團甲級動員下仍不敵國民黨立委人數優勢。
政黨再度輪替後,2020年蔡英文在連任後隨即宣布開放美豬,與民進黨過去立場180度轉變,當然,國民黨也從當年的美牛守護者轉身變成台灣食安捍衛者。
其實,就連外交手腕強硬的陳水扁總統,也曾於2006年,由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執行開放進口美國牛肉,並限30個月以下小牛,禁止帶骨牛肉進口,禁用萊克多巴胺等四類瘦肉精。
在美國牛肉、豬肉進口台灣的政策上,15年來唯一沒有動搖過的,是美國政府,無論共和黨或民主黨執政,皆維持一貫主張,而且沒有實質改變任何對台經濟政策,台灣自從2002年加入WTO後也未實際參與過美國主導之國際經濟組織。
在外交角力與國內社會需求上找尋平衡點是非常高深的課題,但也絕不是無法解決的難題。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誠實為上策)對台灣國民來說,藍綠隨著執政和在野角色的交換,在各種法案及議題上輪流轉彎早習以為常,但這並非正常的政治風氣。
身為一個政黨,務必要堅定的告訴人民,我們的核心立場是什麼?可以是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可以是國民的食安及健康,也可以是保護台灣畜牧業的發展。
馬英九用進口美牛換取美國的支持,他也順利於2012年連任,蔡英文用進口美豬換取美國的支持,她也在2020年再度執政。而台灣在這十年內透過進口美豬及美牛得到了什麼呢?我想國民需要更實際的答案。
台灣在國際政治現實上是如此的需要美國,這無法忽視,似乎任何當政者都很難應對來自美方的壓力,但對國內民眾必須要誠實,以免引起社會恐慌和動亂,更要做好最大的防護措施,例如如何保障食安和國內的畜牧產業。
台灣人對藍綠立場反覆帶來的不安全感其實比進口美豬更危險,畢竟,一個健全的社會是建立在無論哪個政黨執政,人民對政府都存在基本的信任。
為了美國的信任,破壞國內民眾對政黨的信任,是本末倒置的。
任擇議定書是什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一個十六歲女孩喚起歐洲新社會運動 經濟、食品、農業政策必須無害環境,歐洲議會選舉綠黨大勝,反煤、反空污、反塑料、反殺蟲劑成為歐洲新政治主軸 】
這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綠黨成為此次歐洲議會選舉的最大贏家,不只得票率在德法英等國,破紀錄寫下兩位數的好成績,席次更一口氣從51席上看70席,成為歐洲議會第四大黨團,足以在政策決定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Annalena Baerbock/綠黨主席)
我們不僅在德國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且在愛爾蘭 荷蘭 奧地利都是如此,整個歐洲,綠黨都很強大
綠黨在德國的表現尤其是一個重要指標,30歲以下選民有三分之一投給綠黨,在柏林 慕尼黑 漢堡等都會區,綠黨在60歲以下選民得票率,甚至囊括第一,得票率足足比上屆2014年選舉多出一倍。
(桑柏格/瑞典環保人士)
我叫桑柏格,我今年16歲
有媒體認為,綠黨的勝選,源自一場由16歲瑞典女孩桑柏格所發起,「周五為未來而戰」的氣候保護罷課行動,從去年底開始席捲整個歐洲,並促使歐盟執委會與歐洲議會數度加緊討論,歐盟因應氣候變遷政策的中長程目標,幾個抗暖化的小短打也讓人眼睛一亮
像是今年五月,歐洲議會就投票禁止一次性使用的塑膠,2021年起實施,避免塑膠垃圾對海洋造成污染。另外,禁止使用殺蟲劑,因為已經有足夠科學證據指出,這將導致蜜蜂及其它授粉媒介的數量急劇下降。
歐洲議會也加速推動,讓清潔能源車在2030年前上路,希望藉此在11年內,讓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40%,雖然目前看起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望達標。
瑞典女孩桑柏格,四月受邀在歐洲議會的演說,讓綠黨聲勢再創新高,5月24號發動數萬學生走上街頭,更毫不掩飾這是一場「由青年颳起的綠色浪潮」,他們要把對氣候危機的急迫關切,從街頭送進歐洲議會的投票箱。
(抗議學生)
我們必須為了我們想要的東西而戰,為了我們的未來和現在而戰,因為氣候變遷正在發生
只是來自青年的聲音固然重要,越來越多分析指,綠黨這場「意外的逆襲」,其實是對歐洲 尤其是德國,近期能源政策的迎頭痛擊。
(新聞旁白)
德國向來認為自己是捍衛全球氣候變遷的領導者,但事實是令人失望的,德國還在繼續燃燒大量的煤炭,製造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萊因區蘊藏了歐洲最大的化石能源儲量,這也是為什麼捍衛氣候變遷的運動人士,選擇到這裡來抗議煤礦的開採
早在廢核政策推出前,德國就是全球最早致力開發再生能源的國家之一,太陽能產量是全球第二,風電產量全球第三,總理梅克爾呼籲工業強國,全力發展「去碳」技術,讓德國一度成全球的環保模範生。
(新聞片段)
德國訂下了要在2050年,讓再生能源達到80%的比例,而且可以滿足50%的用電量
但隨著一次次大選失利,德國鐵娘子的光環逐漸褪去,就在美國總統川普敲鑼打鼓地宣布,要大肆啟動鐵鏽區的煤礦開採,在京都議定書和巴黎氣候協議都沒有缺席的德國,悄悄地增加了最具污染性褐煤的運用。
(德國總理/梅克爾)(2017)
我們承認德國仍然是一個在很大程度上使用煤炭的國家,當然煤炭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褐煤,我們將要為此努力
梅克爾被迫承認,在瞬間宣布關閉8座核電廠之後,兩年內德國啟動了8座仰賴煤炭的火力發電廠,釀成了更大的污染,從廢核到擁煤,德國這個能源政策的髮夾彎,讓當地的排碳指數不減反增了2%,甚至放眼歐洲,當前污染最嚴重的30個火力發電廠,自詡環保先驅的德國,強占了第二三四五名。
(新聞片段)
這就是埃爾德根,這個謎樣的名字後面是一個號稱全世界效率最高的煤炭發電廠,一個每天可以吞下6000噸燃料的大怪獸,但是請注意,只是煤炭而已
這被稱為「超超臨界發電廠」的新一代火力發電廠,正巧和台灣林口發電廠使用的是相同機組號稱「乾淨的煤」,指的是採用高效能 低硫 低氮 低汞成分,換言之,是所謂雜質最少的混合煤來進行發電,雖然電力產量可以拉高到46%,遠超過老式煤炭發電廠的30%,但就連德國人自己也說不出,這是「乾淨的煤」,而是坦白承認,這是廢核之後填補能源缺口的必經歷程。
(德國總理/梅克爾)(2017)
正如同OECD(世界經合組織)已經明確表示,只有在改善氣候變遷上做到廣泛的投資,才能確保未來經濟的繁榮,我們的信念是氣候政策要關注經濟政策
當梅克爾皺著眉公開說出了,德國將經濟先於環保的政策理念,自此德國的環保運動正式從推動「反核」走向「反煤」,畢竟德國是全球最大的褐煤出產國,也是歐洲最大的煤電出口國,褐煤外銷更在2013年,創下230億歐元外匯的歷史新高。最重要的是,煤礦工會是德國最強大的工會,製造污染的煤礦,曾經是德國的鈔票,也是梅克爾的選票,如今的綠黨要德國人,甚至全歐洲站起來全盤翻轉,才能搶救地球。
(Ska Keller/歐洲綠黨領導候選人)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和重大的責任,那就是把選民的信任化成具體的氣候保護,這必須仰賴團結的歐洲與法治民主的具體行動,所有的歐洲人,讓我們一起走進歐洲議會裡實踐
德國福茲海默報 (Pforzheimer Zeitung),周一(5月27日)對歐盟選舉發表社論裡頭寫道,「現在每個人都要清楚」,「時代精神是綠色的」,「尤其是在歐洲議會選舉過後」,「經濟政策必須無害環境」,「是當前與未來人類的主旋律」,一個擁有這麼多年輕選民支持的政黨,未來將不會只是空談環保,而是一個全新要求執行力
,代表人民和時代的綠黨4.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1oWaJsCYR8
任擇議定書是什麼 在 #禁止酷刑公約任擇議定書#OPCAT #聯合國通過17週年... - 人權 ... 的必吃
什麼是酷刑(torture)?什麼是不當對待(ill-treatment)?酷刑與不當對待通常會在什麼樣的地方發生?哪些人又特別容易遭到酷刑與不當對待的傷害?我們要如何觀察到酷刑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