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專研認知戰的沈伯洋教授,發表了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成果顯示「認為『藍綠都很爛』的人最容易受假資訊影響」
看到這個論點,我的感觸很深。因為我身邊多得是這種開口閉口就是「藍綠一樣爛」的人。我這裡寫的主題倒不是關於沈教授的研究成果,而是關於「藍綠一樣爛」的這類人。
其實「藍綠一樣爛」的深層,是一種「#風險與責任規避」的心態。
這個推論好像扯得有點遠。但其實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人性:#反對比支持簡單得多。
怎麼說呢?「支持」這件事的通常是這樣的:現實社會中的決策過程,往往是起於一團混沌,一路排除掉枝枝蔓蔓,到最後化約成一個選邊站的問題。我支持A,無可避免連帶要反對B。而且支持A是有代價的:我要投入資源去實行A、承擔過程中的風險,並且為A的成敗負起責任。即使我只是個不負管理責任的外圍群眾,也得放感情在A裡面,A不如預期時我也會灰頭土臉,這多多少少也是一種情緒和面子的成本。
但「反對」這件事卻往往是這樣:我反對A,並不代表我就會支持B。更多時候是一種棄權-我反對A,而B臨到我身上時,我會說我只是被動接受而已,我從沒表態支持過B,因此也不對B負責任。
我的感情是冷漠的、與事情的成敗隔離的;如果B傷害到我的利益,我還可以抱怨,把責任歸到那些真正支持B的人頭上-都是那些B陣營的笨蛋害慘我的。我的面子也保住了。
回到沈教授的命題:「認為『藍綠都很爛』的人最容易受假資訊影響」。我認為精確來講,這類人對於一種特定類型的假資訊特別容易照單全收,那就是爆料與陰謀論的「#負面假資訊」。
為什麼呢?其實人都是先決定立場以後,再為立場找佐證。像我就不避諱說自己是個本土保守派色彩的人,也會據此去篩選資訊。我是根本不相信世上有真正的「理性中立」的。愈是愛端出一副「理性中立」架子的人,其實立場就愈深。
那麼,這類人的立場是什麼呢?他們的立場就是我不要選邊站,我要兩邊都反對、各打五十大板;尤其是當家作主掌權的那一邊,我的板子更要打用力一點。
順著這個思路去篩選資訊,當然就會篩出一堆負面資訊了。例如說,看到「蔡英文內線炒作高端股票」這種農場假資訊,我就會心地想:「啊哈,我就知道這裡面有貓膩!蔡英文一定在做什麼偷偷摸摸見不得人的事,我找到罵她的理由了!」
這類人還真不見得就是國民黨的支持者。就在吸收這種假資訊的同時,我還可以義正辭嚴地大罵國民黨的真.AZ特攻隊。反正我就是討厭民進黨,但國民黨在我眼中也是一群笨蛋。藍綠就是一樣爛,誰來當家都是來搞砸的、來剝削我們的。
但,這種反對一切的心態,是很虛無的。這個世界,是由那些支持一個選項,並為此投入成本、承擔風險、負責後果的人來推進的。世界不會因為那些反對一切,然後又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而改變。
這種「風險與責任規避」的心態,會進一步變成「#柿子挑軟的吃」的心態。
什麼意思呢?就是我罵他,他會理我、會遷就我,或至少給我面子。那我當然天天打沙包,何樂而不為呢?如果他出了差錯,我罵他是應該,而且要毫不留情地罵,來顯示自己特別地正直無私。即使他做對了事,我也不肯褒美他,這樣會顯得我好像在阿諛奉承,太沒格調了。
相對來講,另一邊根本就不理我,怎麼罵他也我行我素、只照顧自己的鐵桿子粉絲。那我罵他根本是自討沒趣,何必多此一舉呢?甚至偶爾他對我釋出點善意,我還會特別給他credit,顯示我這個人超越藍綠大公無私呢!(我可沒有說某個社運團體喔)
但長久下來,就會形成一種扭曲的獎懲機制:真正在做事的、會回應民眾的批評的一方,被視為軟弱可欺的沙包、聲量提款機,誰打他都能得分。而不幹實事、不回應民眾觀感,還會發動鐵桿粉絲反洗批評者的一方,卻被視為難啃而看起來很硬。
這種風氣發展到極點,就會變成誰來當家誰沙包,動輒得咎之下造成國政的癱瘓。而失去耐性的普羅大眾就會自暴自棄,把那個「看起來很硬、很與眾不同」的極端主義小丑請上神壇,然後跟著他一邊跳舞一邊下地獄。
威瑪共和國就是這樣癱瘓的,而納粹也是這樣上台的。而中共認知戰的長遠目標,也是要透過這種虛無的不信任,來癱瘓台灣社會,讓失去耐性的台灣人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用民主原則對待百姓,連打不打疫苗、打哪牌的疫苗、領不領五倍券,都要充份尊重個人意志的執政黨,整天被罵做「綠共」;而某個低配毛澤東、「我講話就這樣,高興不高興隨便你」的高腰褲惡棍,儼然被當做民主之神拿來拜。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矛盾、更虛無、更可笑的?
如果這傢伙最後入主總統府,也必然是台灣社會的虛無主義極體作祟的緣故。
以前我會覺得「要做永遠的反對黨」是很帥的一句話,但現在我反而覺得這句話大有問題。因為會講這種看似很帥很有格調的話的人,其實多半是劉仲敬形容的:「現在的民主理論很容易鼓勵出這樣一種人,對於朋友和保護人是無比苛求,對於敵人好像是他應該就是那樣的。」
即便沒有人是完美的,不同陣營之間,仍然有路線、親疏、敵我、善惡的區別。「你一定要確保你給那些幫助你的人的待遇,要比那些不理你的人的待遇要好,同時要保證你對那些不理你的人的待遇,要比那些打擊你、反對你的人的待遇要好。如果你把這個順序弄顛倒了,那就變成永遠是對你最好的人什麼都錯、那些做你敵人的人好像是什麼都對一樣。」
這是最基本、最簡單的社會博弈原則。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種「藍綠一樣爛」的人,看似一碗水端平,實則柿子挑軟的吃的人,說穿了就是鄉愿。#鄉愿,德之賊也,是政治德性墮落之始,也是縱容投機惡徒掌控整個社會的溫床。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重溫《#健忘村》: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
民國初年,半月居士向富人表示,山中小鎮裕旺村乃是龍穴,若是將富人過世的父親葬在村內,他便能當皇帝。富人派村民大餅帶炸藥回到村落,誣陷村內有人準備造反,想用「白道」的方式趕跑村民佔領村落,然而大餅意外中毒身亡,計劃暫時停擺。
.
自稱是天虹真人的男子田貴帶著一台忘憂機器來到裕旺村,他說機器可以消除人們的煩惱。裕旺村村長想要蓋火車站,好讓村子大富大貴,只是村民分成兩派意見,吵鬧不休。村長與田貴合作,把村民的記憶全部洗掉,讓他們成為聽話的傀儡。然而,一山還有一山高,田貴接著把村長的記憶也給消除掉,扭曲事實,自命為村長,他命令村民幫他尋找藏在村內的寶物,並將村婦秋蓉霸佔為妻。
.
秋蓉與村長的兒子丁遠本是一對,但村長不想兒子跟孤女配對,趁兒子上京求取功名,強將秋蓉許配給大餅做妻子,大餅死後,秋蓉被田貴洗去記憶,成了田貴之妻。在外遊學的丁遠因為清朝滅亡,又遭盜匪洗劫財物,淪為盜匪集團一片雲的一員,當他回到村落找尋父親與秋蓉下落,發現村子已經人事全非...
.
Netflix 重看陳玉勳導演的《健忘村》。
.
裕旺村盡是貪婪之士,大餅不識字但識得名利財富,答應富人作惡、村長想要蓋火車站,聯手田貴洗腦村民、劉大夫與有夫之婦春花有染,春花為了愛情,打算毒殺親夫金財、秋蓉無父無母,孤苦無依,眾人看她被強制許配給大餅,並且遭到大餅軟禁,卻沒人替秋蓉發不平之聲,只是冷眼看她遭受剝削...一整個村子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唯獨異鄉人萬大俠算是正直人士,然而萬大俠空有一身武藝卻是性格膽小,鄉愿地接受了裕旺村內的種種離譜行徑。
.
田貴緊接著入場,外來者(田貴)與地方勢力(村長)聯手合作,強行洗腦村民,消抹掉每個人的性格,消除掉每一種聲音,讓裕旺村成為一言堂之地。田貴不只消除村民與村長的記憶,還篡改歷史,強者寫的歷史,通通經過扭曲,小魚向上奮力游,田貴成為大英雄。
.
失憶的秋蓉好奇失憶前的日子,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或者拯救一隻貓?不具有歷史感的人,只是傀儡。#找回歷史真相才能尋回自己的根源。秋蓉偷偷使用忘憂機器,看見真相。內心種下對權勢者質疑的種子,就再也回不去當一個什麼事都不知道的傻子。當盜匪集團一片雲入侵裕旺村,村民與盜匪殺得你死我活,恢復記憶的萬大俠拯救村民,田貴被捕,忘憂機器落入秋蓉手上。
.
田貴向秋蓉說起他的過往,原來田貴也是忘憂機器的受害者,他也不記得更早之前的自己究竟是怎樣的人(電影沒有解釋忘憂機器的由來,意即沒有人知道劇中角色「認定/熟知」的歷史到底距離「真相」有多遙遠)。田貴希望秋蓉網開一面,讓他恢復記憶,但秋蓉沒忘記田貴對她的剝削,以德報怨只是神話,以牙還牙才是亂世唯一選擇。秋蓉洗去田貴的記憶,把他變成另一個木頭人。順便消除掉村民對大餅與田貴曾經是秋蓉伴侶的記憶,讓秋蓉得以「洗白」,繼續過全新(但充滿謊言)的日子。
.
新時代已然展開,歷史依然扭曲。#這樣的和解是一種釋懷或是是另一種恐怖?沒有正視真相的正義,永遠只會是一個妝點美麗的假象。
.
多年前看《健忘村》,覺得劇情紊亂而笑點尷尬,如今重溫,觀感其實好很多,而且這個劇本也確實挺有意思,它被歸在喜劇類型,演員的表演也走卡通式的誇大,但其實《健忘村》是披著喜劇外皮的恐怖片,它點明了人性之惡、人類歷史不斷重複的造神運動、利出一孔且無力扭轉的權力結構、「新時代」不過是另一個掌權者用不同的神話去欺瞞群眾獲取所需權力的「舊時代」變形罷了。
.
話說,劉大夫與春花的愛情,是《#王牌冤家》來著。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世道人生:感恩與報恩(李怡)
1900年,八國聯軍大敗滿清後,八國中的七國提出瓜分中國,遭美國堅決反對,主張「門戶開放」,維持中國主權。滿清付出的庚子賠款,美國或退款或用於資助中國留學生。美國在中國沒有租界,在中國辦大學、設醫院、傳福音。二戰時美國支援中國抗日,後更參戰而扭轉戰局。中共建政後,為支持朝鮮南侵而出兵與美國交戰。但1972年美國主動恢復與中共交往,在美國支持下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全球化中,中國用國家資本主義加不守規則的方式而經濟崛起,大獲全勝,特朗普說:「美國在過去25年重建了中國」。不過,中共就一直向人民洗腦「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日本過去侵華,但與中共國建交後,1979年開始大量對中國經濟援助,40年一共提供了約325億美元包括貸款、無償資金提供、技術提供的援助。中共國的GDP已經超越日本了,日本的援助直到2018年才叫停。這期間中共國絕口不提日本援助,反而三不五時就煽動人民反日,拍許多抗日神劇去鼓動人民仇日的民族主義情緒。
對中國一直不放過任何機會欺凌掠奪的是蘇俄,滿清時代俄國強佔了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中共建政之初蘇聯逼中共出兵援朝,傷亡、被俘超過百萬人。2005年中俄簽密約,中國承認了被俄國佔領的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今年7月2日,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在其官方微博上發文,慶祝符拉迪沃斯托克(即中國舊日的海參崴)建城160周年,帖文提到,俄文名字的意思是「統治東方」。中共對此沒有吭一聲。
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起源據說是400年前五月花號把一批歐洲清教徒帶到美洲大陸,他們在原住民幫助下學會狩獵、種植,迎來第一個豐收,為感恩上帝所賜而舉行的節日活動。
感恩,是一種由信仰而產生的情感,一種精神狀態。中國人近年也很多人說要感恩,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恩」是沒有「感」只有「報」的。「感」是精神,「報」是物質。「知恩圖報」「恩將仇報」「以德報怨」「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重點都是「報」。報恩的意思是:誰給了我好處,我就報答誰,這是好人。但也有中山狼、白眼狼,永遠是誰給他好處,就向誰搶掠偷盜甚而下毒手,因人善故可欺也。對惡人反而怕了,不敢還手甚而不敢聲張。
有一段關於中國人性的話:你幫了人家十次,人家覺得理所當然,這意味着你已經沒有反駁的權利了。你再拒絕,你就是惡人。如果你一開始就亮出了底線,你偶爾幫人家一次,你就是天使,你就是無敵大好人。
今年4月間,據聞俄羅斯把以萬計的中國人驅離,中國政府不吱聲,沒有像美國對中國封關那樣大聲抗議。大陸網有時評女作家沉雁說「我突然喜歡上了俄羅斯」,因為他們太清楚南邊來的人是甚麼脾性了,「所以,從來就沒有一個好態度,該捶的捶,該揍的揍,該驅的驅,一點也不拖泥帶水。俄羅斯的態度越狠,南邊的人越是奉承他們為戰鬥的民族。太可愛了,真的好喜歡俄羅斯,做人從來不含糊。」
喜歡俄羅斯,對美國就越來越難以忍受,她說從小記住兩則寓言:農夫和蛇;東郭先生和狼。「美國就像農夫和東郭先生,爛施善心,本該一鎚子錘死的毒蛇和中山狼,而美國人不,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活下來。結果呢?結果就不用我說了吧,大家都知道農夫和東郭先生的下場了。」
作為中國人,為甚麼對美國的善心如此難忍受呢?因為姑息養奸。就像越多人愛國,這國就越趨專權可怕一樣,越姑息就越讓蛇或狼變得更強壯兇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