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在歐美國家除了有專業系所外,更多是以大學通識課程的形式向未來的社會菁英傳遞尊重多元文化、擁抱異己者的價值觀。換句話說,即是要培養未來人才的「文化素養」。
【經濟日報】上的這篇文章,帶我們看到文化素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人類學來培養文化素養。
————————————
我在美國念書時,讀James Clifford的《Writing Culture》一書,探討與批判西方觀點的文化人類學研究,深受啟發。西方霸權把原住民族群視為靜止不變的文化,他們的「異國情調」(exotic)適合來展示表演,以滿足西方對其他人種的好奇與窺視。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在國內參觀原住民文化園區時,看到石板屋的展示。有觀眾問說:現在的原住民為什麼不住在石板屋呢?這種質問就像前述的文化霸權,把原住民視為未進化的他者,不能和我們同樣享有現代化所帶來的諸多便利。
我們把與自己不同的文化當作異端,甚至出於「善意」,想辦法將其同化。如同早年的政府,在蘭嶼蓋水泥屋給達悟族人居住,以改善其半穴居的生活環境,但當地氣候環境完全不適合而失敗,水泥房子最後都淪為羊欄或豬舍。
蘭嶼的丁字褲、頭髮舞和獨木舟有其文化生成原因,值得敬重,就像漢人的宗廟儀式,具有信仰、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他們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一點也不奇怪。我們該如何走出自我中心的限制,以更大的角度來看待文化素養呢?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1/5739411?fbclid=IwAR3LofBUtx5w1uV7bgwWl5-YXC_ngCj5_WXPpybKEZF3txNNE5rtGmuXsXY
人類學在 學 什麼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昨天的【奧沃】創辦人林宛瑩的分享演講中,我們看到了她如何從人類學出發一步一步轉向解決商業上的問題與挑戰,也如何不忘初心,把人文的關懷帶入她面向商業顧問研究的工作之中。那麼人類學的視角在國際上又如何能被用來解決各種商業問題呢。
這篇貼文來自【經理人】雜誌上的文章,當中介紹了《金融時報》美國執行主編、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吉蓮.邰蒂(Gillian Tett)的新書《人類學視野》(暫譯,原文書名《Anthro-Vision》)。該書介紹如何使用人類學的視角來觀看今日的商業挑戰,也點出了人類學在商業應用的價值。
————————————
忽略文化差異,再好的產品也可能失敗
當你看到可口可樂瓶,會想到什麼?或許是一罐普通的碳酸飲料。然而,俄羅斯人相信,可樂能撫平皺紋;在海地,他們說可樂能使人死而復生;西印度群島島國巴貝多(Barbados)人則認為,可樂可以把銅變成銀。
這個故事說明,人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一件事情有各種意義。當企業意識到這點,就有助於他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邰蒂指出,想要學習運用人類學,除了仔細觀察,第一個重點是,接納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以及留意多樣性衍生的不同可能性。如此一來,你在解讀、評判時,視野才能比較寬廣,有利做出更圓融且正確的決定。
雀巢(Nestle)旗下的美國嬰兒食品公司嘉寶(Gerber),就曾犯了一個錯。在業務快速擴張時期,嘉寶把「微笑嬰兒」的照片印在食品罐上,這在歐美是很常見的廣告手法,但他們沒料到,這在非洲行不通。
在非洲文化,罐頭上的圖片代表食物的成分。有非洲村民就大力抨擊,罐子裡裝的,根本不是嬰兒食品,「美國人會吃嬰兒嗎?」由此可見,不同的文化差異,會產生令人驚訝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愈來愈多企業發現,使用人類學的視角,可以解決更多問題。Google、IBM、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等科技巨頭,近幾年都聘用人類學家當顧問。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63724?fbclid=IwAR0shmi2U2LTtXuZS5K4M_YOkrisB3eYNnhuV1WMaHnaOYrdMR3s9QSUQzA
人類學在 學 什麼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身為在地人,但換了一個外地人的視角重新看屏東,鄭開翔發現,屏東其實非常有文化底蘊。」
人類學在傳統上是西方認識其他民族社會的方式,但在今天各國都有自己的人類學家,用人類學的方式來研究自己的社會與文化。而他們的工作常是提醒已經太過習慣全球化生活的我們,別忘了在地其實有非常精彩的生活,更有深刻的文化底蘊等待挖掘。
這篇來自【CSR@天下】上的文章,介紹了「回家」的屏東畫家鄭開翔,以及他用畫筆觀察描繪屏東家鄉還有台灣各鄉鎮「老屋」的故事。從中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在地人,如何發現與介紹「在地之美」。如果你也喜歡鄭老師的故事,千萬不要錯過明天晚上的活動喔!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高雄SOGO誠品】八月份活動
主題: 用畫筆記錄街屋文化X《街屋台灣》
分享人:鄭開翔(《街屋台灣》、《速寫台灣》作者)
時間:8/25 1900-2030
地點:高雄SOGO百貨 12樓 誠品書店 書室
台灣各地的「街屋」不僅反映出了在地的發展歷史,也形成獨特的建築與生活美學,值得細細探究。在這場活動中,《街屋台灣》的作者/畫家鄭開翔將分享他對於台灣街屋的田野觀察以及精彩的創作。
主辦單位│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誠品書店
-------------------------------
一個在地人 用外地人角度看自己的家
2015年鄭開翔自軍中退伍,回到屏東老家唸書、畫畫。許多人用「青年回鄉」形容這一波響應政府推動在地創生的計畫,鄭開翔不喜歡「回鄉」這個詞,「我就是『回家』而已。畫畫不一定要在台北,透過網路,不管人在哪裡都可以跟世界各地連結。」
鄭開翔一開始都在畫屏東以外的縣市,感覺很多縣市都很漂亮。他心想,「如果我回到屏東,把自己當外地人,會看到什麼?」許多在地人的第一個念頭是:屏東無聊死了。他說,把這個感覺放大來看,就是一些人對台灣的感覺,總認為要跑去國外才能看到城市的美。
身為在地人,但換了一個外地人的視角重新看屏東,鄭開翔發現,屏東其實非常有文化底蘊。
每次他從屏東火車站出來,喜歡先繞去夜市,除了愛上吃的,會想起日本時代就有的夜市——「露店」,繞到這些夜市攤位的背後,還可以看到一些老房子。「巷子後面的老房子,被時間遺忘了,」鄭開翔說,如果有外地朋友來,他會帶他們去看後巷「被冰封的時間」。
老屋內的每個物件 都有它自己的歷史故事
為了讓自己走入屏東的文化底蘊,鄭開翔三年多前進駐屏東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開始在這裡生活、創作。他說,之前只知道這裡是眷村,是從前日本要打大東亞戰爭時,從屏東機場起飛的飛官宿舍。
鄭開翔說,跟勝利星村這個空間相處快三年多,一開始急著要弄這個、弄那個,希望植物快點爬上牆,好像在反映自己一開始面對城市時,比較激烈、像憤青的心態,會畫一些怪手拆除建物等等,現在則比較緩和,「也許跟這個空間帶給我的平靜有關,」他說。
在勝利星村園區,鄭開翔遇到一位幫他整理植物的大姐,有天,他觀察大姐掃地跟他自己掃地的差別,他發現自己還是太快了,體會到「掃地掃心」的緩慢感覺。
也因此,他「發現」這間1936年興建的房子,有著灌木叢當圍牆,門前的兩棵樹因為修剪方式不同長出正、歪的不同樹形,屋後有防空用的小坑道,坑道的燈具還可以看到古老電線絕緣用的礙子,後方庭院的楊桃樹結果纍纍。屋旁的一處空地,還架上可以忘憂的盪鞦韆。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