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64真相:Tokyo Olympiad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
今晚東京時間八時(香港七時)舉行東京奧運揭幕禮,與之前歐國盃一樣,在這個像被疫情停頓了般的世界時空,名義上仍稱2020年東奧,世人卻身處2021年,與其自欺說是new normal,實是有種身不由己,失去自由的感覺。至今晚還有半天,介紹大家趁這幾小時上網觀看這部當年東奧特別找名導演市川崑拍攝的官方紀錄片,get in the mood 吧!
市川崑固然是上世紀日本最著名導演之一,但據說日本奧委會當時首選導演是黑澤明,不過,黑澤大導要求完全百分百創作自由,東奧委會怕了,找了市川崑,不過市川大導「俾面」都只是多些少,畢竟他自己成名作品中不乏爭議題目之作,這次亦不是為了拍一部歌功頌德、集中勝利者的祝賀式紀錄片,而是從人性角度,把這「東奧64真相」,呈現出來。
結果,紀錄片得到一致讚賞,甚至被後世列為「1001部一生必看電影」[1] 中少數紀錄片之一,不過,多年來亦曾被剪輯為多個不同版本,有些cut了幾乎一半,當中最方便大家今天找來看的,可以在奧委網站的原裝超過2小時45分鐘的原日文版,或在YouTube官方奧運頻道上的英文2小時版本。我推介日文版,原汁原味但數碼修復,有多國語言字幕,而英文版除了cut短,旁述似乎亦被簡化,略去不少。
日文版:https://olympics.com/en/video/tokyo-1964-official-film
英文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t0eAdCCns
市川大導從片中第一個shot,已經有他的話兒要說。好一個白色太陽在一個紅色背景上,似是代表日本「日出之國」,但顏色卻把日本國旗反轉了,鏡頭一轉,變成一個黑色大鐵球wrecking ball,把一棟一棟的舊建築物破壞、擊毀、拆除,片中最先出現的人,不是奧委會主席,不是日皇,不是運動員,是一個表情茫然的建築工人。當鏡頭一直破壞,旁白卻「正經」而且抽離地,逐一讀出每屆奧運會主辦城市的名字。
這短短一幕,令我不禁想起之前為大家介紹過的柳美里作品 《JR上野駅公園口》(Yu Miri: "Tokyo Ueno Station") [2] ,這本呼應1964和2020東京奧運會,描寫弱勢社群的小說。
鏡頭再轉,全球聖火傳遞由希臘雅典開始,片段包括途經香港,而當聖火在飛機上飛向日本第一站的廣島,首個影像就是廣島原爆圓頂樓(廣島原爆ドーム,Genbaku Dōmu),也許是表達和平、反戰,和重生?
當年的奧運會,原來是在「雙十」十月十日當地下午二時舉行開幕禮,是十月,而非現在的夏季奧運會的七、八月。下午二時,也許是因為晚上燈光照明未及現在高明,要在天黑前完成典禮吧,而當年電視尚未普及,而奧運一向亦不特別遷就美國主要電視直播市場的時區,事關日本下午二時,北美東岸是半夜一點。不過今年的日本晚上八時,香港固然方便,對歐洲時區還好,美國東岸卻是早上七時,西岸更是半夜四時,不利收視了。
從片中看到開幕禮出場運動員的衣服設計,蠻是有趣,因為多數西方國家的女子制服,很像當年的航空公司空姐啊!而當年仍以歐美國家代表團人數最多,普遍都是白人面孔,一些非洲國家代表團只得幾個人,但有趣的是,東、西德原來早已聯合參賽(雖然德國在1990年才真正統一),這早已忘記了(冷知識,原來德國聯隊協調用上的「國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樂!);另外,鏡頭出現「台灣」數十人代表團(英文卻是ROC),還有「南越」(不是越南)和南韓(可惜卻沒有播出北韓當年首次參加奧運代表的片段)。當年祖國和黨還在忙別的事情,沒有參加,可以理解。
再想今晚的開幕禮,人數因疫情將大幅減少,實在可惜。
奧運是運動會,紀錄片當然花最多的時間和片段介紹各項比賽,而佔最多篇幅的,不意外是田徑部分。男子100米美國選手以十秒正完成,平了世界紀錄;英國美少女選手Ann Packer意外地在最後段後來居上勝出800米跑,過終點後直衝向她的未婚夫兼隊長擁抱親吻(兩人今天已八十歲)....日文版的確比較原汁,片段較完整,包括多些選手受傷和落敗者的片段,應該也是導演原意。十月天時,有些項目要在雨中比賽,只得攝氏十多度,而導演在鏈球雨中比賽用上黑白菲林拍攝,捕捉獨特氣氛。導演後段在拳擊部分亦用上黑白菲林,像後來馬田史高西斯的經典拳擊電影《狂牛》,也許是英雄所見略同吧!
田徑後有體操項目,當年仍是白人選手為主,亞洲體操運動員中,除了日本男子隊,尚未上位,就是游泳項目片段中,還是美國代表為首,而當澳洲選手勝出時,當年播出的國歌,仍是採用英國國歌「個個揸住個兜」。其他出現的賽事片段,還有舉重、摔角、劍擊、射擊、馬術、足球、曲棍球、籃球、水球、划艇、風帆、競步等。
此外,較特別的還有穿過美麗日本郊外田野的公路單車賽,和男子柔道決賽,6'5"的荷蘭選手擊敗了「細一個碼」5'9"的日本選手,在日本柔道主場擊敗日本選手,固具特別意義,但這位荷蘭冠軍獲勝後仍保持頭腦清醒,鏡頭見他走向場邊揮手示意,原來是叫隊友們守日本規矩,不要踩上柔道蓆慶祝,以示尊敬,可敬。
不知道是否導演總有點偏心,播出美國選手勝出的最多,雖然他們當時亦是獎牌榜之首,但實在比第二位的蘇聯出鏡多太多,美國國歌也播多很多次了。日本當年在獎牌榜排第三,以主辦國而言導演主要只在體操等對他們落墨較多,另外就是首次成為奧運項目的女排決賽,日本對蘇聯,當然是瘋魔一時的東洋魔女最後勝出!
導演最後花上較多時間在最後的比賽項目,當然是馬拉松!那個閉幕前又熱又潮濕的下午,跑手經過橋底時,頭上還有火車經過,而萬人空巷的東京街頭,不乏分別身穿小黑帽和水手服的制服男女中學生,看得有趣。而在比賽部分,導演特別描繪不支退出比賽的選手的失望和痛苦、落敗選手在完成後脫下跑鞋的傷勢。
紀錄片中段有一段關於非洲小國乍得(Chad)選手的特寫,是日本版才有,在英文版被剪走的部分。喜歡電影的,欣賞本片時會留意導演拍攝手法的流暢、取鏡角度的多元、配樂的細緻、氣氛的掌握,他應該在have fun,我們觀眾也enjoy!
最終,一如傳統,閉幕禮各國選手「撈亂」進場,可惜今屆又是因為疫情可能只找些代表算了。本片中,紅日落下,1964年的選手閉幕派對,銀幕打出SAYONARA,天上煙火,奧運火焰熄滅,好樣我們預先重溫這今屆可能將會的失落。
結束前,導演分享了以下詩句:
(英文版)
"Night,
And the fire returns to the sun
For humans dream thus only once
Is it then enough for us
This infrequent, created peace?" (英文有點怪)
(日文版中的英文字幕)
"The sacred flame returns
Humans share a dream every four year
Is it enough for this peace
To be merely a dream?"
(我嘗試綜合翻譯)
「晚上,
聖火回歸太陽
人們四年才一次同夢
這和平足夠嗎?
還是不過一場夢?」
最後一個shot,是個空空如也的場館,場中剩下最後一人的工作人員。市川大導,最後都要玩一玩嘢,幽奧委會一默。
最後一提,今屆東奧找了近年多部傑出作品的女導演河瀨直美(《甜味人間》、《光》、《晨曦將至》等)執導2020東奧的紀錄片,珠玉在前,但要表達這沒有觀眾的奧運,又要反映疫情下的困境、無助、希望、重生,挑戰極大,亦令人格外預望!
#TokyoOlympiad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 #市川崑
#東奧1964 #東奧2020
#光影評 #影評 #電影 #電影介紹
Note: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001_Movies_You_Must_See_Before_You_Die
[2] https://www.facebook.com/CharlesMokOffice/posts/34805061667745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萬的網紅蔡佩軒 Ariel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ILINGUAL: 中文 CHINESE 00:00|英文 ENGLISH 29:13 Podcast每週四10點一集 👉https://arieltsai.lnk.to/ArielsWhisper_CH YouTube每週日11點一集👉https://bit.ly/3ucWNiG 今天是說故...
人間清醒英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出發◎楊牧
(給名名的十四行詩)
1
一些些風雨之後,強大的
日光照醒苜蓿,地丁,薇蕨
我們相扶持走過草地,巡視
潮濕的圍牆,發散着早春的
氣味,往朝北朝西的方向
移植一棵冬青,順手將角門
釘牢。然後又是徹夜的風雨
在我們生命巨大的古琴上
拉緊預言的絃,張開一片恢弘
嚴肅崇高,豐盈的三月天
我們在凌晨的小寒中依偎
互相期許等待,傾聽最遠處
雨雲在海面漸漸聚集,分裂:
莊嚴的號角聲,準確的鼓點
2
在那個完整的日子裏,我們
目睹冬寒節節向春暖讓步
破曉爆炸的聲響,在長橋
兩側,濺起廣大的湖水和烟
當生命以超越的端毅,挾貫耳的
萬鈞雷霆在那選擇了的日子
那個完整的日子裏向我們宣示⋯⋯
朝陽後迅速下過一場細雪
豪雨乃在午間洗滌清醒的大地
山脈升得更高,河流急急
蒼松在狂風裏喧嘩催促,瞬息
瞬息間,一群白鳥掠過萌芽的
原野,飛雹敲打面海的大窗:
你選擇了一個完整的日子來到
3
我聽到宇宙震動如橄欖葉
當它感受歸來的春風,海浪
在無限的空間裏以時間的
面貌將過去,現在,未來
雍容地延續——超越感官的
真實的聲音;我看到天地間
久久堅持的一份光明如爝火
如北斗七星,如劍訣,如電
如哲人無垢之鏡,一燈心傳
長照除卻灰塵苔綠的寶殿
——超越一切的,眞實的炫耀
在東南之東,北西以北——
我們聽見,看見,當生命
以大無畏的聲音和光明呈現
4
面向萌發的葉芽,巨樹
森嚴的手勢,我的大門洞開
羣鳥從草地上躍然飛起
啁啾相呼於牆裏牆外,搶據
新綠的枝頭,叮噹搖響的
簷角,所有的蓓蕾都提早
迸裂去年的寒衣,蚯蚓
在土壤裏迅速翻了一個身
小蛾焦躁,頂撞著金色的蛹
以他正成形的翅膀;古典的
和浪漫的書在架子上爭持不下
應該朗誦幾首詩?以甚麼程序
進行?中文先呢還是英文?
迎接他們啼聲宏亮的小主人
5
這是你的王國,牛乳領域
最初的家園譬如草莓小島
風波萬里——牢記蓊鬱一片
萬里風波外的才是鄉土
模仿它,億萬倍廣闊偉大
牢記香蕉鳳梨的南溫帶
藍天大海的西涯,美麗的
火山連鎖裏突破雪線的峯巒
而所有河水都向四方奔流,齊赴
仰望,等待的汪洋。這就是
你的王國,是我們集結的
營盤,在多雨微涼的北溫帶
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
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
6
我們比你自己性急,中午
凝視你在蒲公英的手推車上
驚喜如對鏡,眉毛逐漸成型
逼向日光的眸子聚滿遼闊的天
你不知道你在何處,我們知道
夜裏我彷彿打開一盒粉蠟筆
看你進行偉大的顏色試驗
在燈前,黃與藍調和為衝刺的
新綠,紅與黑互相砥礪,構成
歐洲最深刻,不朽的古典
我甚至讓你肆意將光的七色
揉碎在一面鏡子上,看你如何
對著暗淡的後果納悶,體驗
性情,一次放縱想像力的失誤
7
並且自一次小小的失誤中
領悟夢幻以外的經驗,準確的
線條和顏色如東籬新栽的
菊苗。小滿黃昏淺淺的天——
雲霓忽遠忽近,在雨後搬弄
一些樓臺和城堡,嘽嘽揚塵的
馬匹,武士的旗幟——瞬息間
化為古琴,團扇,刀尺,秋千
或者這些將證實為經驗以外
帶著夢幻色彩的現狀,然而
透過落花的小院,北窗高處
若無聲息一架軍機,筆直
由西向東飛行,穿破解散的
秋千影,讓我們神馳傾聽
8
七重天外,宇宙的起點
和終點,永遠閃爍著的
是我們認同的星海。如此熟悉
你的聲音和面貌,如此熟悉
許久許久以前,在另外的
一個世代,我們曾經是一體
結伴而行的形和影,流浪過
在無比沉寂的七重天外
以一份不可追懷的意志,反抗
人間愚妄的制和哲學體系
向激情的權威挑戰,以冷漠
以不可詮釋不可模仿的微笑
我們曾經並肩,跋涉千山萬水
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
9
你必將認知,通過一些喧囂
誇張的歌詠和頌讚,認知
人物和事件的舞臺;倘若可能
在歡呼聲中保持我們的沉默
用理性的心靈去觀察體會
逼視冗長,一再重複的戲劇
帶著不妥協的眼光,永遠永遠
卓越地,堅持我們傳承的三一律
則你將認知,一切空間時間
和角色都必須和諧統一如神諭
事件的虛實可以辨別,根據
大自然,日月星辰和山岳河川
根據宇宙開闢的法則和秩序
除此之外,一切都不必容許
10
遲遲的夏陽在蘋果林外
渲染歲月連綿,風從山谷
從鮭魚的家鄉吹來,擁向
大海,濃厚的針葉林的氣味
我們將為你說明,一般的
洋流方向,廣闊汹湧的姿勢
亘古而然——歸向一條抽象
威猛的子午線,由北極以北
垂直向南切入企鵝的冰山
你將飛越這永恆的抽象和威猛
感受,且旋轉尋覓親切的
北回歸,西東不斷的走向
在上升的氣溫和濕度中,葱龍
快綠,平生最美麗的島嶼
11
風也吹向山谷,河水來自
原始的寧靜。刺青,鳴蟬
那是我們秘密的世界,充滿
無遠而弗屆,不是你有限的
粉臘筆所能描摹,有一種
焚身的炙熱,從童年的彼端
傳來,曾在我生涯裏挫折冷卻
又導回童年的此端,熾熱如昔
你不必畏懼,往檳榔樹開花的
方向走去,使用簡單的方言
有禮親善的手勢,在適當的
場合,以微笑回報族人的好奇
他們將擁戴你如部落的兄弟
故鄉,我們不可凌辱的土地
12
這一切都是眞實的,蘆葦花
如此,容許它在鐵路橋下飛奔
過車聲和心血的脈搏,眞實
凝重跌宕,不是異邦的白雲
它閃過你學習認識的眼睛
復停留在磊落鏗鏘的記憶
海岸線曝晒的漁網,容許它
張開我們先人求生的信念
蹈向無窮的波浪,如同憤怒的
雨點,寧為浩瀚天地之一霎
碎落虛無深處,見證擔當
一份意志之揮舞,又如彎刀
砍入黑暗的森林。這一切都是
眞實的,我們不可凌辱的先人
13
你是會喜愛,我們的鄉音
甚至積極聆聽寺廟的鐘,鼓
焚唄,微風吹過甘蔗田,瑟瑟
悠遠,甜蜜的信仰。是的
人們曾經失落在交談和議論
在不實的消息和忿怒之中
我們找尋到穩固的立足點
冷眼觀察竄走潛伏的灰塵
輕薄可笑的宣言和控訴,因為
我們也曾經失落,卻在認眞的
思考之後,選擇了青山巍巍
流泉的冷冽和充沛,我們
從鄉村進入都市,又回歸
鄉村,清潔亢奮如新鼓
14
這是出發,在號角聲中
鐘鼓齊鳴的日子,微風細雨
充足的陽光是你的被褥,啊春天
水仙和蜜蜂已經廣泛散開在
你快速成長的領域。你揮動
有力的雙手,佈置滿天燦爛的
音符。你必須認識這些
進而加以支配。讓飛雁的行列
嘎嘎為西經,鯨魚噴水是北緯
月色安詳着色,小星星亮晶晶
裝飾你學習抬頭翻身的床
車馬和船舶都在驛站上等候
準確如音樂交響,如篆如隸
如黼如黻,如一組十四行詩
---
詩人利文祺賞析:
〈出發〉寫於一九八零年。前一年的十二月發生了美麗島事件,以及接下來的美麗島大審和林宅血案,這些事件皆標誌了台灣民主運動進入新的里程,更多的台灣人覺醒,發現國民黨的惡行以及渴望更自由和民主的社會。寫於這樣政治背景之中,楊牧的〈出發〉不僅只是寫給未出生的兒子名名,亦透過兒子,表達下一代的政治面向的期許,以及對於台灣未來社群 (community)的想像。
楊牧以很特別的體裁來寫這首詩,因此有必要花點時間討論詩的形式。和這首詩連袂的是寫於八零年一月的〈海岸七疊〉,也是獻給未出生的兒子。〈海岸七疊〉有七段,每段七行,同樣地,〈出發〉為工整的十四首十日行詩。我們或許可以用楊牧喜愛的愛爾蘭文學解釋這樣的手法。學者Tara Guissin-Stubbs發現,愛爾蘭詩人似乎常寫十四行詩,但溯及傳統,十四行詩應為沙士比亞以降的英格蘭產物。這樣的僭取(appropriate),除了表現愛爾蘭文學的混雜性(hybridity),也表示這體裁如何在愛爾蘭生根,從「英格蘭的」(English)成為「愛爾蘭的」(Irish)。Helen Vendler也注意到葉慈的十四行詩有類似傾向,她將葉慈的作品稱之為「僭越性的十四行詩」(transgressive sonnets)。熟悉英語文學的楊牧,將這樣外來的文學形式套用在台灣本地,書寫美麗島事件後對自由的想望,可以說體現了台灣文學的「混雜」,以及如何將中西文學在地化,成為「台灣的」(Taiwanese)。
在內容方面,可謂典型的「台灣情節」。陳芳明認為,楊牧在美國寫的詩都是在回盼花蓮,如〈瓶中稿〉這首詩,因此陳芳明稱之為「花蓮情節」。有趣的是,〈出發〉確實展現了類似精神,只是從花蓮放大為整個台灣。在詩的一開始,地點是西雅圖家中的花園,楊牧和妻子盈盈將角門修好,等待兒子的誕生。他想像如果兒子出生,他將開始以西雅圖作為經緯,教他認識世界,如第五首:「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他也將讓孩子拿起粉臘筆畫畫,並允許他放縱想像力(對比國民黨戒嚴時期不給予太多自由)。第七首最為關鍵,透過飛機飛出窗外,從西雅圖,飛到第八首之後的台灣,進入台灣的情境描寫。
第八首開始楊牧的「台灣情節」,從這裡開始,不再描繪西雅圖那邊屬於童稚時期的歡樂場所,而是在台灣,討論兒子長成青年之後(或者廣義的說,所以下一代的台灣年輕人包含我長大之後)所要面對的期許和課題。第八首提到楊牧他們那一代,也就是那群「黨外」人士,曾經「反抗法治」、「向權威挑戰」、「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雖然是回顧過去,但也期許了下一代能繼續擁抱其精神。在第九首,楊牧提到下一代將在喧囂時刻「保持沉默」,「用理性的心靈體察」,「帶著不妥協的眼光」,頗析這個社會。在這裏我們彷彿聽到楊牧曾說的「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亦是保持距離,隨時警醒,觀察社會動向。除了社會正義,楊牧也提到了族群正義。在第十一首,楊牧寫到對於原住民的尊重,這些原住民也是「兄弟」,他們的土地「不可凌辱」。在第十二首,楊牧想到了本省人,他們跨過黑水溝而來台定居,有堅強的意識,然而他們的後代,在國民黨時期被外省人排斥,本省人和他們的祖先應也是「不可凌辱」。
在這首詩歌,楊牧描繪了對外來社群的想像,他希望下一代比他們更勇敢、睿智,挑戰國民黨的權威,熱愛民主和自由,他也同時描繪了族群和解,不管是本省或是原住民,都不應該被欺負。
----
設計:泱泱
圖源:https://pxhere.com/en/photo/1452645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利文祺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人間清醒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長情漢子 潘燦良
很久以前,他被稱為蘇玉華男友;在娛樂版,他被稱為劇團王子;在舞台劇界,他是最佳男主角和年度最佳藝術家(戲劇);自從他近年拍電視劇和電影,包括HKTV《來生不做香港人》及電影《逆流大叔》,他說:「路人走來要求合照,輪到蘇玉華要讓開。」
溫文儒雅的潘燦良原來喜歡喝啤酒,原來他讀中學時考試包尾,原來他三次報考演藝學院失敗,第四次才考進去,原來他喜歡搬搬抬抬做木工,原來他的性格比蘇玉華保守和穩陣,原來他曾在香港話劇團駐團廿二年,原來他認識蘇玉華已有三十四年,原來他們認識八年才拍拖,他們拍拖廿四年,去年才註冊結婚,原來真正原因是……很多原來,很多謎團解開了,潘燦良這位長情漢子的演藝旅途、愛情長跑,翻開一看,像一疊厚厚的劇本。
連考四次演藝學院
潘燦良即將演出舞台劇《聖荷西謀殺案》,導演甄詠蓓和拍檔田蕊妮都說,有潘燦良坐陣,大家都安心。
這是潘燦良給別人的感覺,處事穩陣,演戲有經驗,擅長演繹難處理的角色。潘燦良的演藝路並非一帆風順,先後四年報名演藝學院才考入。
「我讀書成績很差,班中排名倒數三甲,一個偶然機會,有人叫我去『玩吓』演戲,中文老師讚:『潘燦良,原來你做戲好睇。』一個充滿挫敗感的學生獲得肯定,變成一個重要契機。」
可是,他頭兩次考演藝都不成功。「不夠別人叻,當時報考的是黃秋生、謝君豪,別人入到,我入不到,現在回看就知是應該的。」
他只好找一份接近表演的工作,在城市當代舞蹈團做佈景,其實是粗重工作,要做搬運和木工。「我很享受,對佈景、燈光、道具很有興趣,覺得讀不到演藝學院,做幕後工作已經很滿足,可以做燈光設計師或舞台監督。」
到了第三次報考演藝,面試信寄失了。「打電話去問,對方說:『潘燦良,你應該昨日來面試喎。』我急急去見,那次最失敗,因為沒有準備。」
第四次報名,心態是不如再試一次,心情放鬆了,結果獲取錄。
英文不好感吃力
潘燦良英文不好,進了演藝後,上外國老師的課和看英文劇本比較吃力,要拿着字典逐個字查。班中有位同學名叫蘇玉華,不過當年他們還未拍拖,他聽不明書,全班同學都幫他。「當老師講完課,同學問:『阿燦,你明不明白?』我明即是全班都明。」
但說到表演,潘燦良成績不錯。「當你發現自己目標,小宇宙就會爆發,以前完全沒心機讀書,一事無成,當你渴望知道更多,就會鍥而不捨的追求。」
畢業那年,他和同學到無綫面試,但那年TVB沒有聘請演藝畢業生,他和蘇玉華入了香港話劇團。「那年劇團請了兩個畢業生,就是我們兩個,剛加入時,我們的際遇不是想像中那麼好,演出機會不是特別多,演投閒置散的崗位,所謂跑龍套,演清兵,站在後面拿着枝矛,又或者做『under study』,假如主角病,就去頂替他,類似後備。」
懷才不遇的感覺
跑龍套、當後備的歲月,過了三年。「感到不如意,當然希望有多些演出機會,我和蘇玉華一起進團,她的機會比我多,後來她遇上《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角色,不久之後轉到TVB拍劇,我時常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固之然會喝酒,會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開始很多自我質疑,為什麼我沒有機會呢?為什麼別人不給機會我?」
當演員的工作就是這樣,運氣和際遇很重要,演員很被動,因為是被選的一個。後來他被一位外國導演選中演出一個劇,才開始有人留意,亦令香港話劇團的總監賞識到他,機會才逐漸增加。
由於《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帶起熱潮,不少舞台劇拍成電影,潘燦良拍過關於梁蘇記雨遮的《人間有情》和《南海十三郎》,他和蘇玉華拍攝《人間有情》時開始拍拖,這部電影頗有紀念價值,他在《南海十三郎》演唐滌生,亦曾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但蘇玉華因在無綫拍劇,較多人認識。
在劇團廿二年
潘燦良先後憑《心洞》、《教授》和《親愛的‧胡雪巖》三次拿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不過他說:「演員有個特性,過一段時間就會問:『究竟我是否適合做演員?』每過一個階段,就會遇到困局,不是演過某部戲,就以後演什麼戲都演得好。別人說有潘燦良就放心了,這些只是客氣說話,我要很清醒。」
他穩陣的性格,讓他留在香港話劇團二十二年,直至二○一二年,他才離開劇團,轉入讓更多觀眾認識他的電視和電影圈。
「我不是一心想着入電視台,只是工作了廿二年的階段,覺得夠了,想停一停,未有計劃,甚至乎是否繼續演戲,也不讓自己去想,我跟蘇玉華說:『不知想做什麼,可能去做木工,如果沒有飯食,就去做便利店員。只是偶然有人找我拍劇,試一下吧。」
於是他與張可頤拍了HKTV劇集《來生不做香港人》,之後又拍電影《逆流大叔》,再次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那時他的知名度就以倍數增加了,蘇玉華變了被稱為潘燦良女友。
「以前和蘇玉華一起出街,路人請她合照,我就彈開。當電視劇播出時,路人突然走來請我合照,變了蘇玉華要讓位。」
「最想嫁的男人」
潘燦良感受到媒體的力量,他直到現在仍抱平常心態去對待知名度。「我沒有因此改變自己,唯一可能要提醒自己:『小心些,可能有人認得你,不要在街上撩鼻屎。』」
好笑的是,更多觀眾知道潘燦良、蘇玉華這對情侶拍拖廿幾年,志同道合、恩愛如昔的故事後,他被女網民選為「最想嫁的男人」,觀眾欣賞他們不太高調、默默在一起廿多年。「我們兩個人只是一起過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值得讚賞,很明白娛樂新聞,需要一些故事,我們很幸運,被放在正面的類別。」
結婚的原因
潘燦良和蘇玉華去年註冊,正式成為夫婦,他們說這麼多年來沒有結婚,原因是對繁文褥節比較懶惰。
「這是原因之一,我們一起這麼多年,是否需要一個儀式?我們不會否定,可以有,可以沒有,那為什麼不做呢?可能有時我忙,有時她忙,一直在等適當時刻,剛巧去年大家都很空閒,我們覺得:『好啦,去註冊啦。』那就去做。」
他說另外有一個實際原因,是希望在緊急關頭,有另一半能為自己在法律上做個決定。
「我們想到有可能需要有人簽字,幫你決定一些事。(譬如在醫院。)是呀,到了某個年紀,就會想這些實際問題,之前我們有兩個朋友,他們沒有註冊,真的發生事情時,警察跟其中一位說:「你沒有權替他作任何決定。」這件事對我們來說有些衝擊,因為看着朋友要面對這種困難,會細心思考這個問題,是需要的。如果有事時,她需要我幫手,我沒有權去幫她,又或者我需要她幫手,她幫不到我,會令我們很遺憾。以前年輕時,不會這樣想。」
夫婦合作
潘燦良和蘇玉華近年在戲劇有很多合作,例如推動「Project Roundabout」計劃。「我們想實踐自己對戲劇的想法,三年內做三個演出,包括《謊言》、《她媽的葬禮》和葉德嫻演出的《親親麗南》,完成了這個實驗。去年疫情,很多同行停工,我們辦讀戲計劃《不日上演》,集合了一百五十多人,讀了十二個劇本,首先拿出一筆錢,三個慈善另外拿出同等的錢,給同行一點支援,最寶貴的是同行走在一起、互相幫助的力量。」
四月他和田蕊妮演舞台劇《聖荷西謀殺案》,他不介意觀眾拿電影版的佟大為比較。「不同班底,就會演出不同感覺。」
求婚與情趣
潘燦良和蘇玉華去年註冊時,有沒有一個小小的儀式?
他說:「沒有,很簡單的,我們只是到律師樓,家人見證簽字,那晚訂了一間酒店房,過了一晚,就是這樣。因為去年什麼地方都去不到、什麼都做不到,就簡簡單單,完成一件事,連家人一起吃飯也未做,因為一直不可以聚餐,要等回復正常,才可以兩家人一起吃餐飯。」
其實他數年前已經在日本向蘇玉華求婚,他承認:「帶隻戒指去旅行,中途拿出來求婚,就是這麼簡單。(她怎樣反應?)『好呀,yes。』這樣囉。」
對於維繫感情,他的秘訣是:「兩個人相處,要好好經營,好好建構大家的關係,偶然要少許趣味,製造一些有趣的時刻,是需要的。」
明報周刊 2733
撰文:王志強 攝影:洪志富
Youtube: https://youtu.be/u1HkGp-JXtk
人間清醒英文 在 蔡佩軒 Ariel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BILINGUAL: 中文 CHINESE 00:00|英文 ENGLISH 29:13
Podcast每週四10點一集 👉https://arieltsai.lnk.to/ArielsWhisper_CH
YouTube每週日11點一集👉https://bit.ly/3ucWNiG
今天是說故事時間,要念的故事是一篇短篇小說,來自於村上春樹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其中一篇,叫做《獨立器官》。
最近又重讀村上春樹的這本書,讀到這篇小說覺得非常有意思,想讀給大家聽,分享我認為很有意思的觀點。
這篇小說敘述一個不婚主義的單身貴族,52歲的整形醫生,算是人生勝利組,在愛情上也是遊戲人間,然而這樣的人,終於在某天遇上了讓他心儀不已的女子,但卻陷入了自我懷疑,「自己」究竟是什麼呢?
書中主角對於愛情的觀點用獨立器官來形容,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一起來聽聽故事吧!
節目最後送上這首《清醒》,這首創作接近我第一次接觸村上春樹作品的年紀,enjoy!
《清醒》歌曲收聽:https://youtu.be/9EI7-o7JsYM
✨
Love this short story “An Independent Organ” by Murakami Haruki from “Men Without Women”.
Some questions worth thinking after finishing this story:
Do you have an independent organ as well when it comes to love?
When stripped away from all external and societal expectations, what makes you “you”?
What do you want to be remembered for? What is/will be your legacy?
**Song at the end “清醒” (Awake) :http://bit.ly/331Cecw
----------------------------------------------------------------------------------
秘密計畫終於公佈:我出書了!
✨📕新書《做好自己喜歡的事,就會閃閃發光》✨
Ariel 蔡佩軒的 3 步驟夢想實踐清單
【首刷限量隨書贈:夢想清單記事本】
■ STEP1 談夢想:沒有夢想很正常。不確定自己的夢想,更正常
■ STEP2 寫日記:最糟的都撐過去了。現在,不是最糟的時候
■ STEP3 列清單:堅持不是一個長跑,它是很多一個接一個的短跑
...............................................
📔博客來 (獨家限量親簽版 + 限量夢想記事本)👉https://reurl.cc/AgQQyY
📔博客來👉🏻https://reurl.cc/2bX4Va
📔誠品 (獨家封面版 + 限量夢想記事本)👉🏻https://reurl.cc/9ZMzxx
📔誠品 (獨家封面版)👉🏻https://reurl.cc/E2kKyn
📔MOMO (獨家限量海報版 + 限量夢想記事本)👉🏻https://reurl.cc/9Zjj1O
📔金石堂 (贈限量夢想記事本)👉🏻https://reurl.cc/Gd7kDD
📔墊腳石 (贈限量夢想記事本)👉🏻6/3網路及門市開賣
📔讀冊生活👉🏻https://reurl.cc/Agx1Lp
📔三民👉🏻https://reurl.cc/WE5509
...............................................
📔博客來電子書(首賣二週) ─ 新書上線7折、境好電子書展單書再88折、二書85折👉🏻https://reurl.cc/2bX4Va
...............................................
【海外購書】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實體書店預計7月初可以到貨
📔新加坡、馬來西亞:大眾書店👉🏻https://ppt.cc/fK9FVx
📔香港:香港商務/三聯/中華/誠品/城邦
📔其他:博客來 (海外運送)👉🏻https://tinyurl.com/yegltbc5
📔PChome 全球購物 (103個國家)👉🏻https://global.pchome.com.tw/
------------------------------------------------------
🔔 SUBSCRIBE訂閱: http://bit.ly/ariel_youtube
📸INSTAGRAM: http://bit.ly/ariel_tsai_IG
▶︎Facebook: http://bit.ly/ariel_tsai_FB
▶︎YouTube副頻道: http://bit.ly/2VdVX3A
▶︎小魚家族: http://bit.ly/2j4GMKk
▶︎TikTok: http://vt.tiktok.com/JBNFxy
▶︎抖音: http://bit.ly/2Jb0hPL
▶︎微博: http://bit.ly/2mRyCab
【青春有你2021】歌曲收聽:https://arieltsai.lnk.to/TY2
Ariel首張個人實體專輯【ARIEL】:https://ArielTsai.lnk.to/ARIEL
#Ariel悄悄對你說 #ArielsWhisper #Ariel蔡佩軒

人間清醒英文 在 王大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7/21生命紀錄
#食器天 #食氣天 #清明夢 #清醒夢 #LucidDream
老和尚傳授『食氣天』與以大地(天創造大地)之力轉化集體意識。(生命紀錄於Nicole Marks的Golden Purify後)
詳細生命紀錄:https://www.facebook.com/713880123/posts/10157095676955124/?d=n
「樹人樁打通經絡要領」
1.無身、無想、無念。
2.還多餘之力於天地間,(並非出力,而是放掉多於之力,以上下弦相消金球之力,承天,還於自然。)
3.每個人經絡時序不同,因此法不著相,道不著相,僅供參考。(此系列生命紀錄於Nicole Marks “Golden Purify Work”後的生命紀實)
參考:
原始一小時生命對話紀錄,與Bill,已發佈於我的臉書及有聲書
The synesthesia between two people, Time and space crisscrossing, God work through time and space, the Holy Spirits heal the land and memories.神重新創造的時空及療癒的紀錄,與比爾的對話。
https://www.podbean.com/ei/pb-u5iyr-e56e16
2020/08/01Life Record(USD12/Single episode,the English version)已於臉書分享
全英文紀錄。基礎音頻將在Youtube發布試水溫,
聯覺工作者的對話,時空於現實的重疊,人物與不同時空與靈的共存共融,及療癒能量場的創造於同時性中,正開啟的門。 與Bill的生命對談。
The synesthesia between two people,
Time and space crisscrossing,
God work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the Holy Spirits heal the land and memories.
The Golden Door open while the Synchronicity comes with two empath work through Synesthesia.
The conversation with Bill.
[同時性畫作: "善財童子53參,創造時空的球“ Jonathan]
(夢行者,™,醒夢人)
RastaWang.com
未來線上視頻療癒工作紀錄,於我的app中播出。
[夢行者,行夢人 .王大喜]Apple app(整理架構中):https://apps.apple.com/us/app/insight/id1499426525
Donation for us as below(樂捐):
BTC: LZR6rnu8kUCzKPak3xAkTgSwz2HdG5GUxo
ETH: 0xFf3f95B0EdD3fD9A942f787F678D6FeF1Dce14c8
LTC: LZR6rnu8kUCzKPak3xAkTgSwz2HdG5GUxo
銀行代號:048 銀行名稱:王道銀行 帳號:01000115473288
(保護自己及客戶免受干擾,僅提供兩種協助,務必至以下官網詳閱,時間有限,不再回答任何問題!敬請見諒!)
Dream Walker: RastaWang.com
(生命及工作紀錄視狀況開費給不同付費範圍的觀眾)
RastaWang.podbean.com
警語:所有內容及文字為生命發現及工作紀實,純原創生命紀錄,高度注意他台最初發佈時間是否為實!發布動機!他台、他人間接造成負面能量纏結、誤導、損傷及模糊焦點等結果,本台恕不負責,自行判斷!大量來信,為保存時間給予真正需要的人,已不回答任何問題,敬請見諒!

人間清醒英文 在 天下雜誌- #3分鐘搶救爛英文【Today is so busy 這句英文哪裡 ... 的必吃
COM.TW. 養貓狗、瘋算命中國Z世代的情緒消費:焦慮是門大生意|天下雜誌. 【北京之外專欄】人間清醒的一代也有失心瘋時刻,中國Z世代的情緒型消費,成了品牌追捧重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