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不同,馬拉松式現場會勘 #第二篇
中午短暫的用過餐後,隨即前往新莊里。
#新莊停車場(新莊街129巷)
這裡路幅非常小,在尖峰時刻還必須同時容納大量的車潮還有行人,常常在這裡出沒的民眾一定知道,行人走在這裡是完全弱勢,其實關於新莊停車場我與陳建名議員與盧秋永新莊里大小事已經現勘過數次,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未來新莊停車場將辦理整建,建置實體人行道,步行環境將獲得顯著改善。
當天的會勘現場,除了鄰、里長,還聚集了很多住在附近的居民,大家對於停車場改建計畫,都提出了希望可以更符合期待的建議,雖然時間延誤對下一場會勘的人很抱歉,但民意就是決定改善最重要的推動力,「其實生活就是政治」,民眾透過參與現勘發表意見,爭取改善生活品質,而我的責任即是耐心聆聽並解決問題,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事情,改善生活品質更重要的力量,是需要一個肯做事、高效率的政府。
以下是與居民及公部門一起討論出來的結論,供大家知曉。
1、『新莊停車場鋪面暨附屬設施改善工程』將於明日9/1日起施工,施工陣痛期必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請大家多多擔待!
2、有關臨界私人圍牆及建築物部分,由於民眾提出安全問題,本次工程於私人圍牆及建築物周界評估增設混凝土或排水溝渠,以減少本工程路基土壤乘載力加壓圍牆及建築物。
3、大家最關心的行人空間(新莊街129巷),將會施做「實體人行道」的方式讓大家有安全的步行環境。在現勘時,認為路幅留太小,經過協調過改善後,道路寬度將從原定改善的6.6公尺增加為7.6公尺,希望路幅增加讓大家通行更順暢。
未來新莊停車場會有汽車格96格,未來收費將會採自動化柵門,另外也考慮了機車停車需求,新增加路外機車格34格。
提醒大家,新莊街129巷空間真的有限,也請大家避免違停,顧及公眾交通安全。
#新莊里
#新莊街停車場周邊環境改善
#改善行人步行安全
#提高生活品質
馬拉松式會勘[第一篇]
🔗 https://reurl.cc/MAn2D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侯Sir 說:「做出成績,才能對市民有交代。」 市長來到新北市人口密度第二高 #新北蘆洲 ,2/24率領市府團隊、區公所與里長們展開第二輪的基層座談,來針對 #南北側農業區、#電塔地下化、#污水下水道、公園、道路、交通及附屬設施改善規劃等議題進行討論,來盡快改善並提升民眾更優質的生活環境。侯Si...
人行道 道路 附屬設施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同盟路地下道拆除工期18天將禁止通行 交通疏導配套預先布置 未來將以平面道路之姿重現天際線
鐵路地下化後縫合的高雄城市空間,歷經7座陸橋的拆除,及兩處地下道的填平後,市府工務團隊持續推展的園道建設,終於步入最後收尾階段。
位於三民區同盟三路的同盟路地下道(力行路至建國三路),也將拆除鐵路涵洞,引流雨水箱涵匯入愛河,除能有效改善園道沿線積淹水隱患,也能同步透過工程手段移除不必要的結構設施,能讓舊城區的市容景觀豁然開朗,居民也能享受平面道路的便利通行。
向市民朋友報告,同盟路地下道將在110年3月20日封閉,原合約計畫預計以40天工程完成填平工程,此際,高雄正值城市轉型的陣痛期,任何的工程施作,都將牽動市民生活;於是我召集工務局、水利局及交通局共同檢討施工方法,以下面三項策略縮短工期為18天:
1.使用早強混凝土材料
2.原有級配回填改用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CLSM
3.通車後再行施作水溝附屬設施
由此,同盟三路(力行路至建國三路)將自3月20日到4月7日封閉施工,這段期間請市民朋友多加利用中都橋或建國橋改道河西一路,南北向車輛改行市中一路、中庸街及河西一路。18天工期過後,即可於4月7日上午6點先開放主線道雙向通行,以求最大幅度降低市民出入交通的不便,至兩側人行道等附屬設施則持續施作至5月底完成。
讓我們共同期待,回復平整亮麗的同盟三路,不久後將重現於愛河畔的天際線
#同盟路地下道拆除工期18天將禁止通行(自3月20日到4月7日封閉施工)
#施工期間請按牌面疏導以及義交指揮疏導
人行道 道路 附屬設施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過日podcast Ep.50|中博橋拆除恐陷黑暗期? 才怪!】
(順便在最下面解釋一下有些人在比的拆橋時間)
到今天下午為止,中博橋拆除工程進度已達96%,有望提早一天就將工程全部完成。這一集我們就來講講中博的身世,和拆橋期間城市交通的觀察。
這集中,你可能知道一些高雄小常識:
★1980年代末之前,博愛路只到後驛,凹子底以北就沒了。
★所以中博的交通量,一向是小於民族,跟中華差不多。
★這也是中博一直到1987年才需要貫通的原因。
★1987年通車的地下道,存在15年;2003年通車的臨時橋,卻存在18年。
★鐵路地下化動工時,原本有中博地下道復活的規劃,位在車站地下三樓。
★但因施工安全性、通風設計等問題,改為平面環抱道路。
★高雄帝冠式舊車站,是台灣唯一搬走又搬回的車站,相隔19年。
★1941年車站施工和2002年車站搬遷的承包商都是日本清水組(和其後代分公司)
★2002年車站搬遷和2021年車站搬回的監督主官都是林欽榮
高雄鐵路地下化通車前,曾有市議員質詢,拆中博橋時會造成「#交通黑暗期」;中博沒貫通改為環抱道路,也會造成「交通大打結」。這和許多人膝蓋反射的想法一致,如果如果哪處要縮小路寬,減少停車格,那一定會是交通災難,一定會讓城市癱瘓!反之,要解決塞車,就把路做得更大條就可以了。如果沒地方停,就蓋更多停車場就可以了。
然而,#代誌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在中博拆橋的期間,高雄的交通並沒有癱瘓。替代道路平均車流增加20~60%,總計大約70%車流分散到周邊替代道路。另外,高雄車站捷運運量大增30%,等於一日增加約14000人搭乘捷運。雖然少了一條幹道,但整體道路服務水準大致不變。
我們之前就提過幾個案例:
#封路讓交通更順暢?
同樣是依賴汽車的加州洛杉磯,有一條全美最塞的高速公路:州際公路405號。加州人戲稱,叫做405公路,是因為雖然已經有10線道,平均時速還是只有4-5英里。
為了解決長期壅塞的問題,2011年的時候洛杉磯市政府決定修繕拓寬道路,但中間需要封路一週。消息一出,大家怕得要死,認為洛杉磯的「交通末日」要來了,那週所有市民都會塞死在路上,城市機能癱瘓陷入黑暗期。急診室招回工作人員,準備迎接因交通混亂造成的大量車禍傷患。
但當2011年7月15日末日降臨時,卻什麼也沒有發生。交通居然更順暢,空氣污染改善25%,急診的車禍患者下降......不過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
很快路就蓋好了,一開通以後,駕駛人很高興,但過沒多久實際一算,通勤者在405公路上行駛所需的的時間平均居然還增加一分鐘。
#把路拆了可以改善交通?
1990年代,貫穿首爾市中心的清溪快速道路,是首爾交通量最大,天天都塞車的一條快速路,車多到橋體都被壓到出現裂縫,不得不限制大車通行。
面對老朽的橋體,一般來說用路人應該會希望趕快修繕改建更大更寬的道路吧。但是居然有市長候選人提出政見:我要把路拆了,沒有路走就不會塞車。
這位市長叫做李明博。而快速路在2003年拆除改建後的的結果,就是首爾少了一條四線快速道路,多了一條清溪川。
每天16萬輛的車輛並沒有灌到其他道路,造成首爾市中心「永遠的交通黑暗期」,反而讓車潮減少交通更順暢!
★學習香榭麗舍大道的美麗島大道
謝長廷市長任內,曾以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作為美麗島大道的願景。然而十多年過去,巴黎在近日宣布,將要啟動一項大改造,將香榭麗舍大道的核心段,變成一座大花園。計畫中,將大幅縮減車站、擴增行人徒步區、增加腳踏車道、增加植栽、興建兒童遊戲場和節慶時的攤販攤位,把這條世界最有名的道路還給行人。之前學香榭麗舍不徹底的高雄,能否在世界各大城紛紛限縮車輛空間的同時,更積極的「#還路於民」,讓我們的城市更適合步行生活呢?
詳細內容請聽本集Podcast:
#ApplePodcast|https://reurl.cc/kdxD2L
#Spotify|https://reurl.cc/L3yRgL
#GooglePodcast|https://reurl.cc/qd7Q2y
#SoundOn|https://reurl.cc/z83xk6
#Firstory|https://reurl.cc/62orRO
#KKBOX|https://reurl.cc/4ygKkj
#附註:
中博橋拆的比忠孝橋引道還久,是高雄比較遜嗎?
★兩者都是林欽榮指揮,林副市長自己表示拆中博較困難。
#交管問題:
★忠孝橋是拆除引道,主橋面仍可通行。中博是直接失去高雄南北三幹道中的一條。
★忠孝橋引道拆除時間是春節,交通量只有平常1/3,高雄並無此特性,必須面對尖峰時間挑戰。
★忠孝橋引道拆除封閉區域,不影響北車進出,但中博會。
★忠孝橋周邊以政府機構與商辦大樓為主,中博尚有較多數量的民宅。
#工程問題:
★忠孝橋引道是RC結構,而中博橋結構是SC,橋面是RC。忠孝橋是先用鏈鋸及盤鋸進行單元切割橋面版及墩柱,再吊離至暫置場進行破碎,而中博是先在原地打除RC橋面後,才吊離鋼骨。
★其實中博在兩天內就敲完橋面,開始吊鋼骨,真正麻煩的是後續的道路重鋪與銜接站西路等平面工程。
★忠孝橋引道拆除計畫八天,提前兩天完成。中博橋計畫九天,其實目前也接近完成(提前約一天)。忠孝橋引道拆除後仍有後續工程,包含平面道路路基路面改善、永久及暫時性路型、人行道拓寬、引道橋梁拓寬及照明交通附屬設施等作業。而這部分的工程在中博拆除有些是一起做完。
★如果能把精力放在有些建設性的提議上,而不是酸高雄,會讓世界更美好。
人行道 道路 附屬設施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侯Sir 說:「做出成績,才能對市民有交代。」
市長來到新北市人口密度第二高 #新北蘆洲 ,2/24率領市府團隊、區公所與里長們展開第二輪的基層座談,來針對 #南北側農業區、#電塔地下化、#污水下水道、公園、道路、交通及附屬設施改善規劃等議題進行討論,來盡快改善並提升民眾更優質的生活環境。侯Sir也特別強調必須守護民眾的安全,#道路畸零地 和人行道管理都要盡快處理完畢,給民眾良好的用路環境。
#新北市政府、#區公所、#里長 和 #議員,大家都是一家人,要站在同一陣線上。面對廣大市民,首要任務就是解決問題、滿足民眾需求,他要求每場座談前事先彙整各里的問題,能處理的就馬上處理,不能處理的當面協調,找出最佳解決方式。今天就跟 #小編 收看本週的簽到簿,一起關心蘆洲地方大小事吧!
#侯Sir簽到簿 #行動治理 #安居樂業 #侯友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2r_virym_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