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確幸成癮症 ]
常常在想快樂到底是什麼?下班後去大吃一餐補償自己的滿足感,是快樂嗎?那樣的快樂和幫助一個人所獲得的喜悅,是一樣的嗎?
二十歲前半,我的快樂很多來自日常的享受,例如吃美食、上咖啡廳或單純的出遊,但後來隨著成長,我漸漸發現了另一種「快樂」,那和宵夜大吃鹽酥雞的爽不一樣,而是一種更深邃也更饒富興味的愉悅狀態。
以前我一直說不清這到底是一種什麼轉變,直到最近在《醫療不思議》中讀到了一篇文章才終於恍然大悟。這本書的作者汪漢澄是一位神經科醫師,他結合科學與人文史哲的觀點,來探討醫療史上的各種趣事,其中一篇〈科學的快樂論〉非常有趣且發人深省。
他說,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快樂有兩種,一種是「hedonia」,可以勉強翻譯成「快感」,而另一種是「eudaimonia」,可以勉強翻譯成「幸福」。
「快感」和直接的感官享樂有關,例如吃美食、追劇、打電動等等,以及現代人所謂的各種「小確幸」。這些「快感」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心靈調劑,能讓我們忘卻人生的痛苦與不完美,不發瘋也不自殺地活下去。
作者說,這種快感和大腦深處的「腹側蒼白球」及其相關神經連結有關,也和人腦的賞罰機制有關。賞罰機制鼓勵我們趨近讓人感到愉悅的事物,避開那些讓人感到危險不悅的,這種神經反應在許多哺乳類動物身上也能見到,是生物重要的生存機制。但是,如果這個機制失去了平衡(一昧追求愉悅的獎賞,卻無視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就會產生各種成癮症,例如菸癮、嗜甜、酒癮等等。
而作者又說,除了「腹側蒼白球」之外,人腦前方皮質還有其他幾個能激發「快樂」的熱點,那就是「前額葉皮質」和「眶額皮質」,這些地方掌握了學習、計劃與思考等高等智能,不斷訓練刺激這些部位,會讓人獲得「玩味」的能力,還可以自己加強對這種快樂的感受度。
那這與亞里士多德的快樂觀點有什麼關係呢?
作者說,亞里士多德的「eudaimonia」跟短暫的、感官相關的「hedonia」很不一樣:「eudaimonia 是一個人經過長時間累積下來的滿足感與自我評價。比方說,有沒有好好發揮過自己的才智與潛能?有沒有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有沒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
讀到這裡我恍然大悟,其實「快樂」也是一種需要學習與練習的東西。
Hedonia 的快樂是立即的、容易追求的,甚至似乎是比較「自私」的,但是它就像從手裡落下的沙子,握著當下感到舒適愉悅,過後卻什麼都沒抓住,只能永無止盡地渴求;Eudaimonia 的幸福則需要一個人長久的思考和實踐,透過深度認識自我,行使自身道德觀,並在世界中發揮所長,達到「成為自己」的目的,快樂的泉源不在他方,而在自己的內心。
就像「吃」或許是一種 hedonia,那當一個人吃出了興趣,漸漸朝著食評家、料理家或健康飲食的推廣者之路前進,那或許就會在其中體會到 eudaimonia 的樂趣。
Eudaimonia 雖然粗翻為「幸福」,但它的真義更接近「透過忠於和實現自我,來達成一種生命圓滿的狀態」,有人說這就是「Human flourishing」。這種幸福感是向下紮根的,它和一個人的理想、道德感、智識才能直接相關,互相灌溉,達成一種至善的完整茁壯。
我們這個時代,充滿了很多的小確幸,但我觀察到很多人或許是對人生感到徬徨失望,又或是不知該如何追求 Eudaimonia 式的幸福,於是過份放大了小確幸的價值,甚至完全耽溺在小確幸裡面。
小確幸會不會也可能是一種癮?甚至和其他癮互相結合加乘的一種癮?
這麼說並不是在否定小確幸本身,也不是說人一定要完全清心寡慾,畢竟感官的享樂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娛樂與調劑,有時候也會為人帶來各種靈感的啟發,但我認為 hedonia 和 eudaimonia 在我們人生中的比例分配很重要,若是失衡,便可能永遠追逐真正的快樂而不可得。
年輕一點的我總覺得自己在生活中跌撞,快樂是一種不可預測的偶然,小確幸是我唯一能掌握的愉悅,快樂也常常取決於外在的環境和別人的作為。
但後來隨著經驗與智識的成長,體會到 eudaimonia 後,發現那無疑是一種更為「主動積極」追求快樂的狀態,雖然它可能相對較有挑戰性,需要更長的時間累積,有時候也需要意志力的支撐,但它帶來的幸福感卻是非常實在且長久的。而且我發現長期處在 eudaimonia 中,會讓人整體的狀態更為穩定正向,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法喜充滿吧(?)
總之,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想要成為的人也不一樣,因此追求 eudaimonia 更像一條私人的修行之路,我想也是因為這樣,學著減少為他人目光而活才能讓人感到更自由,也更能接近個人的幸福吧。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快樂 #神經科學 #哲學 #生活 #醫療不思議 #aristotle #eudaimonia #hedonia #abbychao #少女A 麥田出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老景观影-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景观影:一个用心的电影爱好者,专注解说每一部电影。 欢迎订阅:http://t.cn/A6bCY0TS 短片 科幻 悬疑 心理 英国 惊悚 2015 英国电影 《大脑越狱》2015 这是一部只有20分钟、只有两个人的短片。 但是!就是这两个人撑起了整整20分钟! 宗教,是人们不可逾越的存在,而上帝...
人腦潛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普讀本:人體相關】
人體所有器官裡,小子第一有興趣的就是大腦。
《X怪奇偵察隊 3 走不出的大腦迷宮》裡有介紹到愛因斯坦,小子很愛因斯坦,只要看到任何內容有介紹到愛因斯坦就會非常認真。有段時間我看小子的搜尋紀錄都是「愛因斯坦的腦袋」。
🧠 《X怪奇偵察隊 3 走不出的大腦迷宮》
🛒https://reurl.cc/O0Zerg
無注音|適合高年級|漫畫+相關知識介紹+學習單
小角落文化
《x怪奇偵查隊》系列書籍,小子曾在停課期間有直播過前面兩集:
👂《X怪奇偵察隊 1哭泣的樓梯》介紹「耳朵、聽覺」
👁️《x怪奇偵查隊2四個瞳孔》介紹「眼睛、視覺」
漫畫部分的圖,因為線條配色比較厚重強烈,所以看起來有點恐怖
但是小子說,其實漫畫部分的劇情內容不會很恐怖
是講述主角小黑、小潔的偵探冒險故事
最近小子常在看這套書,主要看的已經不是漫畫了
他會一直反覆看其中『案件調查報告』的知識內容
這一集『案件調查報告』裡介紹到大腦相關的內容非常豐富
#大腦的結構
#慣用手與大腦
#腦波與催眠
#睡眠與夢境
#自然界中奇特的大腦現象
#動物都有大腦嗎?
#神經細胞的功用
#人腦與電腦
#大腦的潛能
小子也會找youtube上科普頻道的影片
最近比較常看他點來看的是
#大林慈濟醫學教學研發組
的影片,影片時間都不長,10分鐘上下
🧠認識頭腦剖析👉
https://youtu.be/9dE7Q4xOcMw
🧠認識腦中風👉
https://youtu.be/2VZ5i6nl_pQ
#這兩支影片是我看小子來回反覆看好幾次的
#會一直看腦中風是因為媽媽打疫苗以後一直在健忘和無力
#一直擔心我是不是腦袋缺氧
#我只是上班時能量都用光了
因為最近暑假的時間比較多
小子有看書大多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寫心得(我覺得這次像筆記)
#小子的手稿在附圖
人腦潛能 在 畫說有一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現實已趨近荒誕,虛構故事卻越為真實】
若要說最不適合在深夜閱讀的書,非推理類莫屬,一頁一頁,消失在沒有時間感的無邊世界。(看完猛然驚覺已半夜兩點,然後隔天上班快掛點…)
然而要介紹推理小說又難,常夾在說與不說之間,以免任何暴雷可能。
更何況,這是一部「消失」又「匿名」的小說家故事,多說一點都是危險,只能先提醒你,千萬忍住,別翻到最後一頁。
小說裡正是有那麼一名匿名小說家莫德.迪克森,他撰寫的處女作《密西西比狐步舞》一鳴驚人,成為美國文壇暢銷冠軍,本人卻是個謎。
主角芙羅倫斯,一位沒沒無聞的編輯助理,如何與莫德.迪克森扯上邊?在前頭的鋪陳看似冗長,沒有關聯的描寫,積壓到最後磨出角色的心態轉變,吁了一口氣,一切善惡都有所根源。
📍所有的虛構,都是來自本人經驗
怪物新人作家邱常婷於《哨譜》劇情描寫到:「說故事能讓人感受到莫大的權力-虛構的權力。」
當你的真實世界日復一日的趨近無聊平庸,小說世界的幻想與虛構就成為遁逃另一個世界的入口。芙羅倫斯就是這麼一個相信自己不凡且終將會成功,卻還是在光鮮亮麗的紐約載浮載沉,一邊鄙視家鄉的一切,用幻想餵飽自己的渴望。她深信成為小說家能讓她重新寫下嶄新人生,沉迷將廣闊無邊的世界握在手中,也想將自己的幻想書寫成全新天地,擺脫那個如舊外套般的自己。
然而科學研究顯示,人腦幾乎很難憑空想像出沒有任何人經歷過的世界。
「我們透過現實創造故事,同時,故事也形塑著你我的現實。」謝哲青這句話,也說明虛構與現實的界線已趨模糊。
就在失去一切,命運卻來敲門,她應徵上了這位鼎鼎大名的匿名作家莫德.迪克森的助理,一切風雲變色,她多想向那些老是拿她做比較的人證明自己的能力,並深信自己將脫胎換骨。那些過往的經驗都是雜碎,自己創造出來的,才叫「真實」。
芙羅倫斯與匿名小說家莫德.迪克森相遇直至意外突然降臨,再再發現到掌握這股虛構權力的美好。
中後段幾乎直視人性黑暗的翻轉,讓人不禁懷疑劇中情節並非虛構,甚至懷疑一竿子驚悚推理小說家,是不是都有殺人的潛能…(欸)
為了打造你我都能有的共鳴,作家要吐露多少黑暗,抑或是自己「創造經驗」,即便出賣他人也在所不惜?
📍扭曲內心為了成為正當的怪物
有一個崇尚的目標而先去模仿,是我們常做的事情,但當這樣的努力不問本質初心,不去細究他人成功的原因,而是直接追求眾人的眼光,當掌聲不斷落入別人家,就會不小心讓嫉妒啃食內心。
在懸疑與反轉的劇情中,包裹著人性在追求極致成就的黑暗面。
情節可以虛構,人名更是能輕易改造,但人的情感與善惡選擇,永遠都是你我之間的真實。
✨感謝圓神出版社 #寂寞出版 邀約選書
-
#消失的匿名小說家 - #亞莉珊卓安德魯斯
#2021booklist #reading #whoismauddixon #alexandraandrews #好書推薦 #推理小說 #懸疑 #說書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畫說有一天
人腦潛能 在 老景观影-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景观影:一个用心的电影爱好者,专注解说每一部电影。
欢迎订阅:http://t.cn/A6bCY0TS
短片 科幻 悬疑 心理 英国 惊悚 2015 英国电影 《大脑越狱》2015 这是一部只有20分钟、只有两个人的短片。 但是!就是这两个人撑起了整整20分钟! 宗教,是人们不可逾越的存在,而上帝,则是宗教中不可质疑的存在。但是在这部片子里,主角就挑战了上帝。是的,他们并不相信上帝,甚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上帝只是神经区域的一个bug。 视神经和产生宗教信仰的大脑区域是离得很近相互关联的,也就是说当你的视神经受到强烈的冲击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上帝。 于是为了证明这个论断,男主在一次电影课堂上找到了另外一个男人,让他帮忙把他试验的整个过程都拍下来。 他们制作不同的几何图像来刺激的大脑,企图开发出大脑的潜能,简单点来说,就是刷机来越狱。 但是有一天,男主发现有一个人经常跟着他,他认为这是宗教派来的人,最后男主在被杀死之前拍下了一段录像。 #老景观影 #电影

人腦潛能 在 人類大腦開發到100%會發生什麼?如同神一般的存在『超體』 的必吃

Limitless · 人類大腦被外星人鎖死, 潛能 開發不到10%? · 16年奥斯卡最佳,皮克斯第一部没有反派的动画|《头脑特工队》最走心解说,带你回忆成长,告别童年. ... <看更多>
人腦潛能 在 腦潛能啟發培訓中心 - Facebook 的必吃
腦潛能 啟發培訓中心, 香港。 44 個讚。用腦感應世界喚醒大腦潛能, 成就天才兒童敲醒沉睡的右腦, 開發超能力. ... <看更多>
人腦潛能 在 如果人類使用了100%腦力會如何? - YouTube 的必吃
你的腦子是個驚人的東西;它是身體的控制系統;它告訴身體要做什麼,詳細到告訴你的心臟要繼續跳動…但你猜怎麼著?我們甚至還沒使用到整顆大腦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