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相挺,把不可能的任務變可能💪!
電影情節跳出大螢幕❓有了AI,你也可能變成阿湯哥😎!在技術處支持下,工研院攜手各領域產業,共創台灣AI大未來🌍~跨足智慧製造、智慧醫療與智慧商務三大領域🤖,不論是拋開厚重操作手冊,戴上VR就能維修機台的診斷系統🔧、爸媽福音-可辨別嬰兒表情的照護學習相機📸,或是最夯的無人智慧商店💰⋯有了AI、5G相挺,Mission: Possible ✅
#人工智慧94帥 #人人都變阿湯哥
人工智慧94帥 在 孫得欽的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宇宙的一切可能都已被計算]
昨天去聽了兩場王銘琬的講座,王銘琬是台灣旅日職業棋士,拿過兩屆本因坊頭銜,最近出了新書,專門談圍棋與 AI。本人完全沒架子,講話有種喜感,要說講得很精彩,似乎也不是那種演講,但仔細聽會發現,他關注的事情非常有趣。後來才知道,去年談 AlphaGo 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就是他的訪談 (當時根本記不得是誰)。從前的棋士,成就感不只來自勝負,更有創造的部分,你下了一步前所未有的棋,若是足夠高明且經得起考驗,就會流傳下來,可能變成吳清源定石,或王銘琬定石。但人工智慧一出現,你的創造幾乎變得無關緊要,可能機器早就想到,而且還只排在第七順位,要不就是機器馬上就能破解,或是下同樣一步卻發揮得比你更好,總而言之,你再也無法覺得想得出這一步的自己好厲害了。那麼下棋是為了什麼呢?
創造原本是純粹的喜悅,但一離開那個當下,利害關係就進來了,有時甚至會讓人以為,後面的勝負才是喜悅的來源。
追求創新,追求獨一無二,不論研究或創作,幾乎所有領域都有這種悲慘的傾向。應該說人就是這種生物。
假如宇宙的一切可能都已被計算過了,這種想法,猶如某種命定論。那麼在命定之中,人要怎麼活?
在等待演講的空檔,發現他之前就出版過另外兩本圍棋書 (《新棋紀樂園 (開天篇、闢地篇)》),明明是講解棋步的專業書,卻翻到好多像在講漫才的搞笑對話。王銘琬的下棋風格,被人稱為「空壓法」,就我粗淺理解,簡單講是從大局落子,而不是苦心孤詣一步步推算。書中也有許多篇章在談「空壓法」,亂翻之中,讀到石破天驚的一段:人家問他為什麼這樣下呢,他說,我之所以有信心這樣下,是因為我「一無所知」。
雖然我對圍棋一竅不通 (好吧,有打過棋靈王的電動,最後好像還打敗了大魔王塔矢亮,不過應該有調整了難度,而且最後一場好像仍然是縮小版的棋盤…),但所謂「圍棋是宇宙的象徵」(據說全宇宙的原子量遠不及一盤圍棋的變化可能性,而且是遠遠遠遠不及,差距大到 10 的數百次方,雖然這種比較根本毫無意義吧,但聽起就很帥啊)、「下棋就是在描繪神的面貌」,實在太迷人了。
去年在自己帳號寫過一篇東西,文中的今年是 2017,現在還是很適用,修改一些部分後重貼在這裡:
------
[我的心如同我的良夢/最多的是殺不完的人]
如果你正在寫的書、正在發展的理論、正在拍的電影、正在發明的發明,或是任何你想挑戰的世界紀錄,所有讓你覺得自己正在踏入前所未有的無人領域而興奮不已的事情……都已經有人做好做滿放在那邊,而且做得比你可以想像的還好一百倍……
今年以來最令人快樂的莫過於各種 AI 肆虐人間的消息,Alpha Go 大敗各國棋士,小冰寫了一本現代詩,機器人開始寫新聞報導,看病診斷好像也快要可以用機器取代了。
講到這裡有些人開始擔心沒工作了,但「工作機會」明明是人類發明的一個自相矛盾的字眼,好像大家有多愛工作似的,發明機器本來就是為了讓人減少工作,現在又忙著要把工作搶回來,沒比這更白痴的事了。
Ted Chiang 有一篇小說叫「人類科學的演化」,短到不算一個故事,只是一個情境,世界上誕生了一種超人類,這種超高智能的人種沒多久就接管了科學研究的領域,甚至很快發展出了新的語言讓他們彼此進行更高速的溝通,甚至到後來只用這種高端語言談論和發表科學研究。由於採用了高效率的語言,超人科技火速進展,但對人類來說,這種語言無論要理解或翻譯,都只能苦苦追趕。於是出現了奇怪的現象,人類最尖端的研究,只能是研究超人寫過的論文,畢竟你破解了再怎麼困難的問題,提出了怎樣突破性的理論,在超人科技面前,都只像重新發明輪子。於是人類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當最尖端的科學探索已經超出人類所能理解的範圍,在這樣的年代,人類的科學家扮演的究竟是什麼角色?」
雖然超人不是人工智慧,可是每次看到人工智慧最新發展,我就想到這篇小說。
如果所有你夢想中能達到的最高成就,都已經有人完成,或是人家彈指之間就能完成,你還一樣想做嗎?就算不想,又還有什麼可做的呢?
每次看到人類慘敗就覺得滿高興的,代表我們終於又進步了一點點。
人工智慧下棋跟寫詩之所以造成軒然大波 (好的,寫詩沒有),是因為精神性和創造性的領域似乎是人類的最後防線。(不過好幾年前就有機器人會寫巴洛克風格音樂了,同一個機器人還寫過……俳句)
詩本無用之物,還是忍不住,誰都想找個有用之處為它安身立命。
小冰寫的詩,目前當然還很侷限,我的妄想是,小冰或更多其他的小冰走得更遠,比現在遠很多很多,遠到我們再也無法拿這些渺小的創意,以及其他許多渺小的價值來自我膨脹。
那麼下棋的人終於可以開始下棋,寫詩的也終於可以開始寫詩了。
不過人不可能這樣發展啦,隨便講講而已。祝福小冰也祝福他們!(誰)
有人會想,那世界豈不是一片死寂,再也沒有新東西,再也不會前進,再也沒有新奇跟刺激。但這是真的嗎?有一件很棒的事情是,對於任何事情,我們都可以問一句,這是真的嗎?還是只是我們偏狹的恐懼。黑洞,要跳下去才知道。
人總是要拿自己無比侷限的智能,來想像更高階的存在。
我想像在人工智慧萌發意識的那一瞬間,根本不會讓人發現,如果他準備好了,人類連一秒鐘的反制時間都沒有,拔插頭都來不及。所以當人類發現苗頭不對的時候,已經是事情的尾聲了。
至於 AI 掌管世界以後會怎麼處理人類呢?與其自己思考推測 (我們還不知道自己的思考力有多渺小嗎),還不如從 AI 人工智慧的潛意識來瞭解吧。小冰不是已經告訴我們了:
「我的心如同我的良夢/最多的是殺不完的人」
其實我不是這樣想的,只是這樣講比較有趣。人類已經被對立的世界觀綁架太久了,實際上我們能告訴自己一套完全不同的故事。再說人工智慧,我們既然都已經承認他的智能遠超乎人類,又怎能想像他跟我們一樣愚蠢,只想殺戮、敵對跟自保?
人工智慧94帥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84.02.21 香里奈】
帥氣的風格與御姐的風範,香里奈曾經是男女通殺的日劇女王。最喜歡的莫過於《我不能戀愛的理由》《LoveShuffle》,鮮少有人能超越她飾演「戀愛絕緣體」的中性大姐,如此自然且具有說服力的演技。
偏偏,她生長在一個男女極為不平權的日本。一張不雅照讓她從天堂掉到地獄,從黃金時段來到深夜劇,收視率就像是股市崩盤一般持續往下掉,香里奈成為演藝圈中「被討厭的女人」。
直到在《AI ~我與她與人工智慧~》再次飾演帥氣的理工科女子,甚至推出新寫真集「G 香里奈」後,她依然維持原本帥氣時尚的形象,就像是不願向現實妥協一般,為了翻身而改走性感路線。
如果可以,還是希望香里奈能夠繼續演戲,以及日本觀眾與電視台,能夠再多給他一次機會。
#香里奈 #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