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6月7日苗栗縣政府頒布移工禁足令,已經過了22天,縣府終於在昨日解除禁足令。先不論禁足令本身法律爭議,我想談談,這22天裡發生的事。
我們先快速run一遍。
6月1日確診名單中,苗栗縣出現了2名電子廠外籍移工;相隔一天,整個苗栗的確診個案驟升到二位數,當縣民陷入緊張的氛圍之際,縣長卻未在第一時間召開記者會。接著晚間發出新聞稿,6月3日京元電7300人全數快篩。隔日,卻發生快篩動線安排不當,引爆衝突。當晚,又傳出公司急call快篩陰的員工進產線上班;與此同時,要求全面停工的聲浪居高不下。
短短幾日,不僅是京元電的員工、竹南頭份地區的居民,整個苗栗縣都陷入一種草木皆兵的氣氛。面對看不見的病毒,恐懼的心情寫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6月4日,中央設立前進指揮所,與縣府、京元電公司三方討論要如何控制疫情,防堵擴散。由於移工宿舍多半是8-12人一房,不符合快篩陰自主隔離的條件,6月6日晚間決議進行『京元電外籍移工宿舍降載』。
6月7日清晨,移工帶著簡易行李從竹南搬遷到台南、高雄與造橋的新宿舍,時間緊湊再加上部分新宿舍環境髒亂,移工與仲介爆發激烈衝突,雙方僵持不下。
而我非常記得那一天,不論是移工朋友或陳情人都不斷的傳訊息給我,第一現場發生移工與管理人員對峙的影片、宿舍髒亂不堪的照片,於是,這些移工朋友們只能擠在遊覽車上焦急的等待。一整天下來,我不停的與陳情人、縣府來回聯絡、溝通協調,為的就是,讓早已疲憊不堪的移工能夠盡快入住。同時也為了避免物資缺乏,隔天清晨送了幾箱的飲用水到造橋宿舍,希望能多少幫上一點忙。
前進指揮所進駐後,縣府內部的工作分配,大致是衛生局負責疫調與篩檢;勞青處負責移工宿舍照顧、生活起居。但第一線的管理問題仍舊層出不窮。該如何解決問題,除了在第一線的協助,也希望從制度面找到答案。即便縣府總是回覆我會督促仲介、盡快改善情況,但陳情人仍不停的傳來大量的照片,line叮咚叮咚的響,每一個通知訊息都像一個求救訊號。
終於,在6月9日,我與造橋宿舍第一線仲介聯繫上了。
『我們公司好多同事都離職,還有一些快篩陽.....雖然不知道我還能撐多久』,他百般無奈的和我說著現況。
當時造橋宿舍安置將近800位外籍移工,但根據我的了解,現場僅有4名仲介與縣警局1名不定時巡邏警力,懸殊的人力比導致許多問題來不及處理。餐食簡陋寒酸、住宿環境髒亂、生活用品缺乏、飲用水補給不足,每個問題都像不定時炸彈一樣,隨時等待爆發。
許多第一線的仲介基層員工,不僅要面臨疫情的考驗,還要面臨公司內部不斷有同事確診、離職,人力不足的現實。
與此同時,竹南頭份地區,正經歷著其他電子廠零星確診的消息,與疫苗開放施打後,縣府造冊不及與疫苗預約google表單塞車的鬧劇。
6月21日,14天隔離期滿,大批移工要重新回到竹南主要宿舍,富比一宿、富比二宿。
但是現場等著大家的是一片混亂,被棄置在外頭的行李,房間內來不及組裝好的床架。那幾天,時常下著大雨,雨水澆濕的不僅是移工的身體,還有他們被棄置在宿舍外的家當。
直到28日,徐耀昌縣長宣布解除將近22天的移工禁足令。
故事到這邊差不多就更新到最新進度了。
.
這段日子以來,我們看到移工朋友確實遇到一些狀況。老實說,不論影射仲介公司的老闆與縣長是否熟識;或是認為仲介公司可惡至極,要負起全部責任,這些傳聞或說法我都有聽過。但若認為這就是問題的終點,等於變相錯失了深入討論和解決制度問題的機會。
1️⃣依據目前的制度設計,雇主必須依照『外國人生活照顧服務計畫書』,確實執行移工的生活照顧,當雇主聘請的移工人數達到10人以上,另外要設置『生活照顧服務員』,設置人數隨著移工人數而比例增加,例如:當聘雇移工達100人以上時,至少設置3人;每增聘100人,至少再增置1人。
但這樣的人數比例,足以應付這波疫情下對於移工的防疫照顧嗎?
2️⃣第二個弔詭的狀況是,依照勞動部的設計,雇主和人力仲介之間是『委任關係』;但是移工和仲介之間,在勞動部的官方契約的設計裡,也是『委任關係』,移工每個月必須支付費用。這個制度設計,讓仲介同時接受『勞資雙方』委任處理事務,角色上不會衝突嗎?
縣府的移工禁足令,仲介成了管理者的角色,監督著移工不得外出。移工「付費」請仲介來管理自己,相當弔詭,而且似乎連主管機關也都是這樣的思考模式。
我不敢說在這波苗栗面對到的疫情裡,仲介公司的處理狀況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我們整個制度設計與主管機關根深蒂固的管理思考,似乎已註定我們對移工防疫的走向,那麼,我相信,這更是我們接下來迫切要思考及面對的問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8的網紅阮昭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民安全不該跟天賭運氣 #預算最多第一名是應該的 20200508是台北市議會-警政衛生委員會的質詢。防疫期間,所有警政衛生一線人員都辛苦了! 錢櫃火災燒出公安問題,讓消防局士氣低落,但昭雄知道消防局同仁的努力,繼續解決問題! 針對消防局的質詢,昭雄具體建議在防災自治條例列入企業防災士、企業...
人力不足 離職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港蘋果全面 #被下架
香港蘋果日報在昨天發表公開聲明,表示為顧及員工安全及人手考量,在今天最後一天蘋果日報紙本報紙,將停刊;網站則是在今天凌晨12點後,全面停止更新。
哪知,紙本報紙出版的最後一天,連帶的蘋果新聞網站跟粉絲專頁,一併被下架,26年的新聞資料,現在只能在庫頁存檔嘗試搜尋。
這一天,香港蘋果日報的最後一天,也象徵香港媒體自由的終結。香港蘋果的前一天聲明中,表示,為了員工安全,已經讓記者、編輯、新聞部門的員工無條件離職;當員工因為繼續撰寫新聞,就會擔心被扣上違反國安法相關人等的罪名進行調查之時,讓執筆者心生畏懼,主動求去,人力不足下,只能停刊。
至此,香港已失去真正監督的第四權。
只是沒想到,從6/17,香港政府逮捕五位蘋果日報的高層、凍結蘋果新聞、廣告及印刷部門相關資金後,在短短的一周內,除了停刊,蘋果連網站都全面被下架;香港警方進入蘋果總部,取走員工電腦,讓過去的新聞資料,在一夕間消失;
這種打壓異議的手段是中國政府的慣性手法,但沒想到,港府2019/6/9 因欲修正 #逃犯引渡條例 ,引起超過百萬港人遊行抗議的兩年後,不只沒能踩住中國霸權入侵控制香港的剎車,還直接配合對 #新聞自由 完全打壓。
港府在6/17之後,不斷對外發布,這些行動跟新聞自由無關,是對於違反國安法的相關人士進行調查;不過,大家不是瞎子,所謂違反國安法,就是寫出中國不想看的新聞;不只撰寫對港、對中不利報導的記者被調查、連同社論投書的評論者,也遭到清查;
與此同時,港府呼籲蘋果記者離開,不要跟違反國安法的蘋果人士站在一起,否則可能會遭到調查;用大規模的搜索及約談行動,讓第一線新聞工作者心生畏懼,只好主動離開。
這樣的政府控制,讓蘋果日報快速的在一周內,不得不宣布停刊;也坐實早先傳出,港府要讓蘋果在7/1關門的傳聞。當時我還在想,遲早發生,但會這麼快嗎?沒想到,港府鎮壓新聞自由的手段,比想像中還要粗暴!
台灣蘋果新聞,在台灣香港蘋果紙本都停刊、香港蘋果新聞網站關閉後,成了蘋果維繫的唯一命脈。還有不少在蘋果新聞工作的朋友、以及媒體工作者,感受想必更強烈;
在全球疫情傳播未平息的當下,香港新聞資訊傳播卻嘎然中止,我們真的要十分警惕,中國對民主滲透的速度,相較病毒入侵 (我相信病毒也絕對跟中國政府有關),對於全球社會的影響,可能更深更廣泛;這個政權,對於全人類的威脅,必須要集結力量來抵抗;同時對於香港人,我們必須給予國際社會的支持;對堅守新聞自由的蘋果人,給予無上敬意!
人力不足 離職 在 葉元之.板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希望台灣更美好!國外的我們需要的是根......」
剛剛我送一台掃地機器人及300個面罩到亞東醫院,其中掃地機器人是一位華僑在美國訂購的,寄到我服務處。
最近經常接到美國華僑的訊息,說美國最近疫情比較穩了,因為施打疫苗普及率高,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但是心繫台灣,想為台灣醫護做一點事。
移民科羅拉多州20多年的Tyler上周跟我聯絡,他說在美國疫情最嚴重時,醫療資源嚴重缺乏,急診室醫師連防護衣、護目鏡、N95口罩都要自己準備,他擔心台灣也面臨一樣的狀況,希望能捐贈醫護人員物資。
我跟亞東醫院聯絡,院方告訴我,他們現在最缺的是掃地機器人。
因為疫情爆發後,外包清潔人員大量離職或請長假,導致專責病房清潔工作人力不足,所以希望由掃地機器人,來清潔專責病房及ICU。機器人先做第一次的清掃、消毒,再讓外包人員清掃第二次,透過設備的提升,節省人力,也保護病人及醫護人員。
Tyler知道後二話不說,立刻訂了一台,從美國寄到我服務處。
Tyler的鄰居Max和Rick,知道輔大醫院缺某品牌防病毒面罩的濾心,特地從美國訂購了一個月份,直接寄給輔大醫院急診室,供醫護人員更換使用。
今天送亞東的300個面罩,則是來自一位遠在台南的工廠老闆,他說他們工廠開發新的防疫面罩,想送給新北市的醫院,供第一線人員使用,展現真正的南北一家親。
謝謝美國華僑、謝謝台南魏先生,雖然你們不在新北,但關心新北。
新北加油、台灣加油!
人力不足 離職 在 阮昭雄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人民安全不該跟天賭運氣
#預算最多第一名是應該的
20200508是台北市議會-警政衛生委員會的質詢。防疫期間,所有警政衛生一線人員都辛苦了!
錢櫃火災燒出公安問題,讓消防局士氣低落,但昭雄知道消防局同仁的努力,繼續解決問題!
針對消防局的質詢,昭雄具體建議在防災自治條例列入企業防災士、企業內吹哨制度,要求企業防災演練更確實;如有違規者,要有明確罰則,可連續處罰及立即上線消防設備雲端監控。這次公安事件的教訓慘痛,大家要記取教訓!
針對環保局的質詢,原定今年完工的台北市生質能源廠,目前卻仍只停留在鎖定三個場地評估、正在走BOT程序。昭雄提醒多能源發展的重要性,六都的台中生質能源廠已經開始營運、桃園及新北也已經發包,希望台北市要加緊腳步。
近日大同區發生青少年圍毆致死案件,昭雄針對組織犯罪的問題,質詢警察局關於防範制度,尤其校園安全維護,避免黑幫滲入校園!
衛生局質詢的部分,邀請台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列席,昭雄提醒院內的護理師如果離職有職缺,院方務必要迅速積極補齊職缺,避免醫護人員的人力不足問題。
疫情期間大家都辛苦了~但是該質詢把關的一樣不能少,感謝各單位首長的回覆,我會持續追蹤進度!

人力不足 離職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護理師的付出和薪資嚴重不成正比,菜鳥護理師的平均薪資為32,000,元至35,000元,扣掉勞保、健保、醫療互助金等費用後,換算成時薪竟然只剩121元,比時薪150元的工讀生還低!不僅如此,前幾天還有診所用月薪25,000元的「高薪」徵聘全職護理師,請問勞動部和衛福部可有關愛過這群辛勤勞累的護理人員?
根據勞動部提供的資料顯示,護理師在106年的平均月薪為40,707元,10年來成長幅度僅12.6%,相較於醫師薪資漲幅33.4%、社工心理人員31.7%、藥事人員17.3%,護理師的薪資漲幅為醫療相關專業人員中最低,跟國外相比更是差了一大截。在美國,護理師的平均月薪為124,495元到534,539元,澳洲則為108,675元到328,613元,高出我國好幾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才表示要開放引入外籍醫療看護人力,在起薪低和環境差的狀況下,我國有什麼競爭力可以挽留這群護理人才?
雖然衛福部健保署在2016年投入了約104億元來提高醫院及診所共145個服務項目的支付點數,並稱此舉能「為醫護人員加薪」,但只要沒有將給付給醫院和醫護人員的經費分開,實質分配的權利還是在醫院與資方手中,就如同健保署在2008年至2014年投入91.6億元來推行「提升住院護理照護品質計畫」,就有不少醫院未將款項用在提升護理人力上,反而濫用於旅遊、餐會等吃喝玩樂項目。
此外,不僅月薪少,護理人員的血汗工作環境更是眾所皆知。護理師愛喝珍奶是因為沒時間吃飯、生病不敢請假是因為怕工作會落在其他同事身上,甚至還要面臨醫療暴力、背負人命關天等壓力。諷刺的是,政府近年不斷提倡長照2.0政策需要護理人力,然而在執業環境不改善、薪資低落的情況下,哪裡還找得到人力去執行呢?
在執業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台灣每年都會流失約2%的護理人力。國健署在調查台灣100家醫院23,123名全職臨床護理人員後發現,有轉業意念的護理人員竟然高達74.66%。勞動部勞安研究所在103年發布的資料也顯示,薪資、晉升、職業壓力是影響國內護理人員離職的最主要三個原因,而領照後不執業的原因則為輪三班、職業壓力大等健康問題,還有專業不受尊重、工作繁重、薪資低、福利制度不佳等因素。
要改善執業環境,調整薪資為必要手段之一,政府應研擬提升護理人員薪資的具體可行方案,並調查護理人員在納入勞基法後,是否有縮減福利措施、降低實質薪資等情形發生,並建議輔導護理人員籌組工會,讓護理人員有與資方抗衡的空間。
最後,護理人員的職場留任的比率為全球最低,僅有7年,原因多為輪三班、無法兼顧家庭,故政府也應提撥補助獎勵,鼓勵機構設置全日托兒方案,各醫療機構也應附設托兒所或與托兒機構簽訂合約,才能改善護理人員執業環境,解決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