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京都情意結:茶寮 京都仁王門 @荃灣海之戀]
10次去日本,9次會選擇大阪
一來為了吃(大阪有「日本廚房」之稱)
二來是喜歡去京都,觀光和吃(又是吃!)
看到FB memories,2年前的今天我又是人在大阪/京都
跟老公兩個人去吃吃逛逛
住在一間有多國人士晚晚一起飲酒談天的民宿
實在太開心,好想好想快d可以返去探民宿的柴犬店長
無法出國,只好先在香港吃京都美食
逾60年歷史京都和菓子老店京榮堂創立的新世代和菓子品牌
旗下首間休閒茶寮「茶寮 京都仁王門」登陸香港
位置就在超近我的荃灣海之戀!
馬上約了幾位願意跨區陪我食tea嘅朋友一齊
食咗以下幾款特色食品:
🍵宇治抹茶班戟
加入日本直送蕨餅,質感不是一陣風,用日本麵粉和新鮮雞蛋製作,宇治抹茶味香濃,帶甘,是最近吃過最好味嘅抹茶甜品!
🍹抹茶煉乳奶昔
🍹白熊冰沙
白熊冰沙是朋友堅持點的,我覺得:「不會太凍嗎?」原來白熊冰沙是鹿兒島招牌刨冰的變奏版,水果與牛奶加沙冰在一起,味道像calpis,好特別
🍎期間限定赤色林檎班戟
材料由京都總店直送,用慢煮的赤色林檎果肉,配上赤色林檎果汁製成的啫喱,是夢幻組合
🍙仁王門御膳
另一展現京都文化的食品——以小碟形式奉上9 款美味和風料理組合,包括:京都玉子燒、北寄貝沙律、吉列炸蠔、燒鯖魚、日式燒茄子、唐揚配柚子胡椒醬、醬醃溏心蛋、牛肉煮及日式照燒雞,看似每款少少,食哂其實太飽會無位食甜品,建議share
🍜海之幸忌廉烏冬
忌廉烏冬加入廣島蠔、海膽、三文魚籽等材料,和洋式風格
🥪半熟蛋蟹肉吐司配薯菜
另一和洋風食品。也是京都咖啡廳常見的食品選擇
🍰拿破崙蛋糕
除了班戟,這店還有其他甜品,包括原個戚風蛋糕及多款拿破崙蛋糕。當日朋友選了栗子味道,分量十足,有興趣下次訂原個
上網再找找母店 京都和菓子老店京榮堂
原來京榮堂就是出品每次我去京都一定買的甜品「生八橋」
如果香港都有得賣就好喇~~~
#茶寮京都仁王門 #京都仁王門 #茶寮 #班戟 #saryokyotoniomon #kyotoniomon #tusenwan #opmall #pancake #japanesedessert #dessert #oodie #foodinhongkong #kyoto #discoverhongkong #milkshake #matcha #matchalover #定食 #抹茶 #抹茶控 #荃灣美食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Mr.京都アッキ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まれも育ちも京都です! 京都や大阪近郊の飲食店で飲んだり食ったりする動画を配信しております。 京都や大阪へ旅行される際に参考にして頂けたら嬉しいなぁ~と思ってます!! 僕の力に繋がりますので、チャンネル登録と応援宜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
「京都文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京都文化 在 蘋果的化妝箱 by Meling L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京都文化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京都文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京都文化 在 Mr.京都アッキ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京都文化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京都文化 在 放鬆兄弟奕寬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京都文化 在 [心得] 京都文化雜談- 看板JP_Custo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京都文化 在 京都文化日本語学校 的評價
- 關於京都文化 在 獨家》京都嵐山文化祭在台中遊客怨:完全感受不到@newsebc 的評價
京都文化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漫步在京都街上,究竟妳是遠古的唐朝,還是千年的京都呢?】#關鍵專欄
自從西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至此,京都就開啟了她千年來的美麗倩影。最初的名字叫平安京,由於大唐風華的聲聲招喚,設計者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理念,就是把她變成大唐國都的美麗複刻。
京都人自稱為洛陽人,京都的行政區劃分洛南、洛京、洛中、洛北、上洛等,到現在仍在使用。街上隨處可見的洛陽字樣,讓人有時空錯置之感,彷彿是這座千年古城,生怕遊客不知這裡乃是洛陽京城,處處提醒著遊客她那遠古的繁華記憶……
#京都 #日本 #洛陽 #中國 #唐朝
京都文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京都 Kyoto】金閣寺
❄️京都名所金閣寺,以外牆塗漆後貼滿了金箔裝飾的獨特外觀著稱。夏季嫩綠環繞中的金色建築更顯華麗
⛩️ 興建於1397年的金閣寺,至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三層樓建築方式都不太一樣,但看起來又非常協調,現在名列世界文化遺產
📸credit@tera_2002
👍更多京都絕景文化與自助旅行相關資訊,請參考我們專文連結「七種不能錯過的京都文化體驗」
https://wp.me/p7CYfA-38Q
▶️也歡迎加入我們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ravelwithmikeanna
#Japan #Kyoto #kinkakujitemple #金閣寺 #把世界當教室🌍 #travelwithmikeanna
京都文化 在 Mr.京都アッキ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生まれも育ちも京都です!
京都や大阪近郊の飲食店で飲んだり食ったりする動画を配信しております。
京都や大阪へ旅行される際に参考にして頂けたら嬉しいなぁ~と思ってます!!
僕の力に繋がりますので、チャンネル登録と応援宜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k6N-PJf4O481tRq8cHYCA?sub_confirmation=1
★Mr京都アッキー2ndチャンネル★
(男飯動画な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yyeW3eSD55QucxiXmdzoQ
——————————【本日のお店】———————————
※カタパン屋
https://tabelog.com/kyoto/A2601/A260101/26033844/
————————【アッキーのSNS情報】————————
【Facebook公式】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24564860902
【Instagramアカウント】
https://www.instagram.com/akihito19771021/
【Twitter】
https://twitter.com/_1969313036622
―――――【仕事のご依頼】―――――
☆ネットで確認出来る飲食店限定です。
お店以外からのご依頼は基本的に受付出来ません。(その他内容によってはお伺い出来ないケースもございますのでご了承下さい)
☆受付連絡先
下記のFacebookのmessenger、Instagramのメッセ、Gmailで受付させて頂きます。但し京都市内に限ります。(他の地域は要相談)
尚、取材を受付けするに当たり『費用はいくら掛かるのか?』と先ず皆さん心配されますが、他のYouTuberは案件費用として現金を請求する人もいますが、僕の場合は『手を繋いで助け合う』と言う精神でやっておりますので『京都市内なら交通費も案件費用も無料(駐車料が発生する場合はご負担お願いします)』で受付させて頂きます‼️
尚、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がご依頼を受けながら一番高い料理を進められたり高級店で高額費用を支払ったりと様々な経験がありますのでトラブル回避の為、飲食に伴う費用はお店側の自己負担でお願いしております。
後、メニューに付きましてはお店側の『お任せ』でお願いしておりますのでご協力お願いします。
動画撮影から配信するまでに当たっては10日前後のお日にちを頂く場合もあります。
宜しくお願い致します。
【Facebook公式】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24564860902
【Instagramアカウント】
https://www.instagram.com/akihito19771021/
【Gmail】
akihito19771023@gmail.com
#Mr京都アッキー#京都グルメ#カタパン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KP1U2iTU9E/hqdefault.jpg)
京都文化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各地的諸侯都想瞭解京都,是渴望京都所象徵的權力,
還有對於京都文化的一種嚮往、一種時尚潮流的追求。
身為日本最大的觀光都市,京都無疑有著豐富的歷史和人文景觀,
迎接全球遊客的是歷史與現代碰撞的火花。
京都,擁有專屬的漫步速度、角度和深度
京都,擁有許多在地人才知道的這些、那些事
看似靜懿悠然的古都,其實在日本歷史上是個不斷流動著的城市!
〈 京都歷史迷走 〉
作者:胡川安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6/09
#古都 #觀光都市 #迷走京都
------不管你愛哪一味,總有一個對你味---------
按讚【觀點】FB: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ewpoint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中廣流行網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likeradiobcc
趙少康時間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kjawtime
【ON AIR同步即時味】
●網頁版線上收聽 http://www.bcc.com.tw/stream.html?c=0
★手機APP-蘋果ios系統 https://apple.co/2Icmyek
★手機APP-安卓系統 https://bit.ly/2PsBUOB
【有空再來慢慢sway】
◆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iLikeRadioFM103
◆ Podcast頻道
◎ Apple Podcast-蘋果ios系統 https://apple.co/3jQQai2
◎ Google播客-安卓系統 https://bit.ly/2PvET8R
◎ Spotify Podcast https://spoti.fi/3gK7jYE
【頻率永遠是我們的根】
FM103.3 台北、基隆、桃園、台南、高雄、屏東、玉里、澎湖
FM102.9 新竹、苗栗
FM102.1 台中、南投、台東、花蓮、宜蘭
FM103.1 嘉義
FM107.3 埔里
FM 96.3 金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XTYI_DbAyk/hqdefault.jpg)
京都文化 在 放鬆兄弟奕寬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KS47 – Japan Kitou Society / 日本祈祷團 - https://jks47.jp/
題材啟發 - 稻荷堂 - 京都文化介紹與旅遊規劃 - https://www.facebook.com/daohetang/
加入奕寬的會員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vfCLsgDFvoBhvnK-Emf-g/join
ECPay小額贊助 - http://pesc.pw/MF4WK
奕寬FB - http://pesc.pw/JKQFY
奕寬IG - http://pesc.pw/ME2GM
工商合作(不做無酬互惠) - ikuanjp@gmail.com
放鬆兄弟不動產團隊 東京部門 - https://lin.ee/2A7Nnyv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r_VbAzRdLM/hqdefault.jpg)
京都文化 在 京都文化日本語学校 的必吃
京都文化 日本語学校, 京都市。 7531 個讚· 9 人正在談論這個。 Kyoto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Language's official Facebook page. Our official home page can be ... ... <看更多>
京都文化 在 獨家》京都嵐山文化祭在台中遊客怨:完全感受不到@newsebc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台中后里馬場近期舉辦「2023 京都 嵐山 文化 祭」,強調以 京都 嵐山 文化 為主軸,推出 文化 展演和特色美食活動,但有民眾前往體驗後,抱怨完全沒有 京都 嵐山的 ... ... <看更多>
京都文化 在 [心得] 京都文化雜談- 看板JP_Custo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https://www.wretch.cc/blog/Doco&article_id=7428803
其實是自己blog上的文章,很有興趣與大家分享。
------------------------------------------------------------
在聊天時,多次被問到日本人與台灣人的不同,
誠實而坦率的台灣人如我:嗯…台灣人不分裡外的,很快容易變熟。
結果日本人自己爆料,京都人難相處哪!
記得在座有京都出身者,也呼應大家所說:京都人難相處啊!
真有那麼難?我也不清楚,
身旁所能碰到純種的京都人似乎太少,畢竟大學本就是各地學子融一爐,
走在京都市街,多少外來者,工作亦或旅行,
不知是否巧合,身旁較熟的日本人朋友也不多,大阪出身就佔了大半。
唯一稱得上熟識的純種京都人,是我的三味線老師。
不僅從小在京都生長,還是文化最優秀的一區,
雖然老師親切不擺架子,對我這個絲毫不懂日式禮節的外國侵入者,
依然談笑,甚至照顧有加,
不時提供我京都各類文化資訊,或是提供我免費票券參加活動,
但在我眼裡,老師儼然是個「現代貴族」。
對京都稍有了解都知道,上京區指的是京都御所周邊,
也就是天皇鎮坐千年之處,
天皇坐北朝南,右手邊稱右京區、左手邊稱左京區,
因此拿起京都地圖南北一擺,會發現東邊是左京、而西邊才是右京。
上京皇宮、中京商業、下京庶民,
現代的京都由北到南走一遭,仍然能夠分辨出其中差異。
也因此,我一向以為京都文化發達之處,是在皇宮周邊的上京區。
那天與三味線老師聊天才發現,並非如此。
皇宮周邊所居住的,多是為皇宮服務的職人們,
反倒是商業鼎盛區,以前多從事和服販賣,才是真正文化流通之處,
而我的三味線老師,便從小生長在這文化鼎盛區。
在錦小路與烏丸交叉口附近,有間京都芸術センター(京都藝術中心),
前身是為明倫小學,依老師所言,以前附近居民都上這所小學,
而老師班上就有能劇師的兒子,或是各類藝術傳承者後代,
老師從小與其他孩子們,一起看能劇、看歌舞伎,
能劇之中穿插的狂言表演,有如中場休息時間,
就成了孩童們聊天吃點心的交流機會。
這裡的小朋友們,女孩學三味線或日本琴、男孩就練習狂言,
大家並非專業,只是在宴會時偶爾來個一段,當成娛興節目,
也因此,京都弁的古語,對這些孩童來說並非陌生。
閒時,家長會帶小朋友們參加茶道,茶會的基本禮儀,大家多少都熟悉。
跟老師習琴已逾半年,從秋天起,輪了一圈,即將走進夏天,
在這四季分明的日本島國,一切事物皆隨著季節輪迴,
而老師家也隨著季節更迭,每年重複著同樣的行事。
正月固定的「初弾き」,聚集所有弟子齊一堂,來個開春演奏,
各種節日,雛祭、子供の日、甚至是西方的耶誕,
老師一定會在家擺上合時宜的裝飾。
七月則是大節日,老師要準備祇園祭的山鉾巡行,擔任其中一組的負責人。
至於老師平時的娛樂,很現代也很傳統。
老師也寫blog、也發手機mail(收到老師mail還真驚嚇呢),
定期參加三弦及箏曲的演奏會, 歌舞伎、能劇、聞香會等傳統藝能,有興趣必定觀賞,
甚至還追尋市川團十郎,遠達巴黎歌劇院,欣賞歌劇院開館以來第一次的歌舞伎公演,
當然,若聽聞哪兒有特別美味的菓子或蛋糕餅乾,
老師也不忘趕熱潮,順道帶些回來分給弟子們享用。
老師的生活型態,就有如京都本身,集傳統與現代融合大成。
當初只是隨意在網路上查詢三味線教室的情報,
沒想到誤打誤中,就這麼讓我切入了京都文化的核心哪!
老師所居住的這區,現在已少有店家蹤影,成了純住宅區,
傳承下來的老店舖許多也轉型成工廠或企業,
而明倫小學,也因學生數不足,利用此區文化優勢,轉型成了藝術中心。
當老師隨口提及:本能寺之變其實發生在我們家附近喔!
歷史上著名的事件,好像如同身邊發生的芝麻小事一般,不再是遙遠的歷史書上白底黑字,
我才真正感受自己來到了古都,闖入了這千年文化發源地。
--
https://doco.kghs.net
京都生活‧音樂創作‧繪畫‧戲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28.195.44
※ Doco:轉錄至看板 Japan_Travel 06/17 20:24
... <看更多>